如何写论文?写好论文?免费论文网提供各类免费论文写作素材!
当前位置:免费论文网 > 范文百科 > 沈从文经典情书

沈从文经典情书

来源:免费论文网 | 时间:2017-03-05 06:02:27 | 移动端:沈从文经典情书

篇一:国民时期最美情书 听听那时他们的爱情

国民时期最美情书 听听那时他们的爱情

对于国民年代的爱情是怎么样?或许你我现在不能真实体会到那个年代的爱情故事。但是我们却可以听听那时他们的爱情。

我一辈子走过许多地方的路,行过许多地方的桥,看过许多形状的云,喝过许多种类的酒,却只爱过一个正当最好年龄的人。

EeE

——沈从文致张兆和

我寄你的信,总要送往邮局,不喜欢放在街边的绿色邮筒中,我总疑心那里会慢一点。

——鲁迅致许广平

妹妹,你的信我都好好收起,注明号码。哪封是哪天发的,哪天到,我都写得明明白白,好带回家去。我们肩并着肩的从头细看,细数这五年的离情别意。

——朱湘致刘霓君

我爱你朴素,不爱你奢华。你穿上一件蓝布袍,你的眉目间就有一种特异的光彩,我看了心里就觉着无可名状的欢喜。朴素是真的高贵。你穿戴整齐的时候当然是好看,但那好看是寻常的,人人都认得的。素服时的美,有我独到的领略。

——徐志摩致陆小曼

不要愁老之将至,你老了一定很可爱。而且,假如你老了十岁,我当然也同样老了十岁,世界也老了十岁,上帝也老了十岁,一切都是一样。

——朱生豪致宋清如

有你一切都好,有你爱我,我真幸福,我会写文章的。而且我决定安心等到暑假再和你相聚,照我们的计划去做,而且也决心,也宣誓以后再不离开了。

——丁玲致胡也频

梦醒来,我身在忘川,立在属于我的那块三生石旁,三生石上只有爱玲的名字,可是我看不到爱玲你在哪儿,原是今生今世已惘然,山河岁月空惆怅,而我,终将是要等着你的。

——胡兰成致张爱玲

一见你的眼睛,我便清醒起来,我更喜欢看你那晕红的双腮,黄昏时的霞彩似的,谢谢你给我力量。

——朱自清致陈竹隐

你来!我们同游奇山,去洗温泉不好么?早晚一块儿往群芳竞放的原野,在黄茑回啭的密林下散步不好么?无论如何请来吧!我在等你。

——白薇致杨骚

妹:今天早晨起来拔了半天草,心里想到等你回来看着高兴,荷花也放了苞,大概也要等你回来开,一切都是为你。

——闻一多致高孝贤

你所希望我的,规劝我的话,我以后一定牢牢的记着。假使我将来若有一点成就的时候,那么我的这一点成就的荣耀,愿意全部归赠给你。

——郁达夫致王映霞

国民时期,离我们太过于遥远,但是他们的爱情故事,却对我们来说一点都不陌生。听完那时他们的爱情故事,你有什么感想呢?

(舞步学院,专研追女生技巧和方法的学院,教你让你喜欢的女生爱上你)

当你学会了这些核心技巧,你便可以让你从前搞砸的许多妹子起死回生,因为你比以前更懂得女人心!而这些方法之所以管用,因为这都是舞步从无数的女人身上得知的,而不是凭空想出来的。而这些实用的技能,已经成功帮助5000名舞步学院的学员过上了美女环绕的生活,更多的技能将会在我们每周的内部课进行全方位的详细解析。

篇二:七夕:品读大师的经典情书--舟度文化

七夕节,让我们一起来品读一下鲁迅、徐志摩、沈从文、顾城等大师笔下的经典情书,因为他们的情书不仅有一般情书中通信双方情感的对抗与相融,而且文情并茂,蕴含着丰富的哲理与睿智,是一种名副其实的书简文学。

沈从文:一生“顽固”爱着张兆和

沈从文写给张兆和的情书:一个白日带走了一点青春,日子虽不能毁坏我印象里你所给我的光明,却慢慢的使我不同了。一个女子在诗人的诗中,永远不会老去,但诗人他自己却老去了。我想到这些,我十分犹豫了。生命是太脆薄的一种东西,并不比一株花更经得住年月风雨,用对自然倾心的眼,反观人生。使我不能不觉得热情的可珍,而看重人与人凑巧的藤葛。在同一人事上,第二次的凑巧是不会有的。我生平只看过一回满月。我也安慰自己过,我说:“我行过许多地方的桥,看过许多次数的云,喝过许多种类的酒,却只爱过一个正当最好年龄的人。”(本文参考:腾讯文化、中国网、《朱生豪情书》、《海外寄霓君》等)

徐志摩:恋上两位风华绝代的名媛徐志摩

徐志摩写的情书:我爱你朴素,不爱你奢华。你穿上一件蓝布袍,你的眉目间就有一种特异的光彩,我看了心里就觉着不可名状的欢喜。朴素是真的高贵。你穿戴齐整的时候当然是好看,但那好看是

寻常的,人人都认得的,素服时的眉,有我独到的领略。眉,我写日记的时候我的意绪益发蚕丝似的绕着你;我笔下多写一个眉字,我口里低呼一声我的爱,我的心为你多跳了一下。你从前给我写的时候也是同样的情形我知道,因此我益发盼望你继续你的日记,也使我多得一点欢喜,多添几分安慰。

鲁迅:《两地书》记录恋情。

鲁迅写给许广平的情书:我先前偶一想到爱,总立刻自己惭愧,怕不配,因而也不敢爱某一个人,但看清了他们的言行的内幕,便使我自信我绝不是必须自己贬抑到那样的人了,我可以爱。听讲的学生倒多起来了,大概有许多是别科的。女生共五人。我决定目不斜视,而且将来永远如此,直到离开厦门。

顾城:对谢烨一见钟情

顾城的情书:收到你寄出的避暑山庄的照片了,真高兴,高兴极了,又有点后悔,我为什么没跟你去承德呢?斑驳的古塔夕阳孕含着多少哲理,又萌发出多少生命,无穷无尽的鸟没入黄昏,好象纷乱的世界从此结束,只有大自然,沉寂的历史,自由的灵魂。太阳落山的时候,你的眼睛充满了光明,像你的名字,像辉煌的天穹,我将默默注视你,让一生都沐浴着光辉。真不想让你走得太远,我曾想过用手遮住你的眼睛,现在不了,真的那么做,会使我不得安宁的。

没人说你是坏人,火车开来开去上边装满了人,有好有坏,你都不是,你是一种个别的人。

朱生豪:情书见证传奇而悲壮的爱情

朱生豪原名朱文森,又名文生。写有诗集多种,均毁于战火。同时还在报刊上发表散文、小品文。他是中国翻译莎士比亚作品较早和最多的一人,译文质量和风格卓具特色,为国内外莎士比亚研究者所公认。

朱生豪写给宋清如的情书:酒面扑春风,泪眼零秋雨,过了别离时,还解相思否。不要愁老之将至,你老了一定很可爱。而且,假如你老了十岁,我当然也同样老了十岁,世界也老了十岁,上帝也老了十岁,一切都是一样。我爱你也许并不为什么理由,虽然可以有理由,例如你聪明,你纯洁,你可爱,你是好人等,但主要的原因大概是你全然适合我的趣味。因此你仍知道我是自私的,故不用感激我。

朱湘:记录夫妻间的柔情蜜意

今天已经无法读到刘霓君给朱湘的信,只能从朱湘的回信以及信中引用的片言只语中,领略“旁人哪知道我夫妻感情,哪知道我们亲密恩爱”的咏叹。朱湘写给刘霓君的情书:你说我的信很可爱,这是因为你是一个可爱的人,所以我写给你的信也跟着可爱了。霓妹

我的爱人,我希望这四年快点过去,我好回家抱你进怀,说一声:“妹妹,我爱你!我永远爱你!”我如今过得越久,便越觉得你好。我前两天想,唉,要是我快点过了这几年,到霓妹妹身边,晚上挨

着她睡下,沾她一点热气,低低说些情话,拿一只臂膀围起她那腰身,我就心满意足了。

(以上内容转自网络)

篇三:情书圣手沈从文(简体版)

故事是从 1928年九月的一天开始的。那时一位穿着长衫的年轻人,坐在花八块钱雇的人力车上前往中国公学授课,而这次他的讲课费用只六元。即使这样,坐在车上的他还是紧张的,手微微颤抖,因为这是他第一次讲课。他讲的课在当时非常的新潮,流行,就跟现在很时兴的MBA课程一样,而他教授的科目却并不与金钱挂钩,他教的是——白话文;提前一个星期他就准备好了足够讲两堂课的内容,可即使如此,他还是紧张,因为他的文化程度是小学毕业,从资历上看,他去上课是典型的外行领导内行,但当时中国公学的校长力排众议,说白话文非他不讲,这一切除了这个年轻人相当有才外还因为一个人的推荐,而就是这三个人,在中国的近代文学史上都是响当当的人物,实实在在的大腕儿。这个校长是胡适,这个推荐人是徐志摩,这个第一次讲课的年轻人则是沈从文。

如此,只有小学文化水平的沈从文开始无证上岗,可让他没想到的是,中国课堂史上第一次重大教学事故将在今天发生。更让他没想到的是,他遇见了他一生最美丽的意外。

当时的沈从文在文艺界小有名气,用今天的话说就叫“文艺超男”。是明星肯定有人追,有人追肯定有FANS,所以当时的很多学生都是他的“从迷”和“文粉”。一听说沈从文要来讲课,那跟听见歌星举行见面会似的疯狂,还不要门票,那还不提前几天就去占座位。等沈从文如期而至,面对他的那是真真正正的人山人海,有座位的都坐了,没位置的就站着,走道都挤满了人,估计看热闹的比听课的多。沈从文哪见过这个架势,当时就傻了,讲课内容立马全部忘记,就这样呆呆的站着。一分钟过去了,两分钟过去了,五分钟过去了,十分钟过去了,沈从文没有一点反应,就是原地站着。沉默啊,沉默,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变傻!好在生性腼腆的他突然记起来自己还会写字,拿起粉笔,在黑板上写了几个字,写完后反倒弄得学生手足无措了——“你们人太多,我真的怕了,要哭了”。估计这是整个中国课堂史上,第一次学生仅凭人数上的优势就把老师差点吓哭的事例。而在学生中,有一个女生也在暗暗替他紧张。她是当时的校花,皮肤黑黑的,男生都叫她“黑凤”,当年18岁,名叫张兆和。在这里之所以提到她,是因为沈从文成为情书圣手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她功不可没。军功章有你的一半也有我的一半;而他和她之间也即将上演一段风花雪月的故事。

在当时的情况来看,沈从文小朋友的表现多多少少令人很不满意,给张兆和也只留下了会写出好文章却不会教书的印象。可一回生,二回熟,三回便是好手。慢慢的我们的沈从文已开始适应当着众人发表自己的看法,自如授课,甚至胡乱忽悠了,学生的上座率又慢慢回升,外系的张兆和又乖乖的回来旁听。事实证明,有真功夫就是不得了。授课越来越容易对付,在讲课之余,沈从文开始注意到了那个皮肤黑黑的旁听生——张兆和。从发现她的那一刻起,一条从情书高手到圣手的修炼之路为沈从文悄悄的铺开。

当时,自由恋爱的风气被认为是一种时尚与新潮,为大多年轻人所接受,写情书也成为当时人们所喜欢运用的求爱手段。报纸还专门刊登了徐志摩为陆小曼写的《爱眉札记》和鲁迅与许广平的《两地书》;都做为情书中的经典教材供广大情书爱好者参考,交流和学习。可以这样说,那个时候如果你不写情书,只能说你落伍了,你很逊。而我们的沈从文绝不是想争当时代的弄潮儿,做一场秀,让小有名气的自己红得发紫一把。他拿起笔只有一个原因,他实在羞得说不出口;对乡下娃来说,整天挑柴烧水,动手能力也确实比动嘴能力强。

就这样,作为老师的沈从文给学生张兆和写了第一封情书;而这只是一个开始,绝不是结束。

前面已经说过,张兆和是校花,所以她有三点不得不说。一,上文已经提到了,写情书在当时已成为时尚,我们的张兆和同学又有那么多疯狂追求的善男,其收到的情书的数量估计生炉子炒菜什么的都可以用大半年,还可以算她节能环保。沈从文的信?别说看,能从众多的情书中找出来都很不容易;二,张兆和还小,才18岁,还是懵懂无知的年龄,是一朵正待开放的花。她喜欢别人的赞美,享受这份荣耀,但不允许把她摘掉;据说在沈从文之前,就有位日本友人曾坚持对张兆和写了两年的情书,张兆和却不为所动,最后失败告终。这点,暂且算小张同志曲线爱国吧!三,虽说写情书新潮,虽说年轻人乐于接受新鲜事物,可接到自己老师的情书,张兆和心里就只有反感和接受不了。太前卫了吧,师生恋!想不到老师比她还时髦!想都不敢想,张兆和决定还是老办法,不

理睬,不回应,典型的“非暴力不合作”,试图用无声去胜有声。而那边的沈从文确实心急火燎的,不知诸位有过这种感受没?在没有表白前会很不好意思的去说“喜欢,爱”甚至名字提起时都会脸红,心中时时会想起,见面却又刻意保持距离,眼睛不敢正视,只趁在假装无意间享受偷瞄的惊喜。早先的沈从文就是如此,想见面,可不敢见;见了面,只会说再见,经常到张兆和的宿舍楼下渴望与她不期而遇,可如愿以偿了,沈又不知所言;饱含的情感都变成“今天天气不错,挺风和日丽的,你们下午有没有课,读了几本书”之类的废言。而就在第一封情书投出去之后,害羞就马上变成疯狂,腼腆蜕变成奔放,胆小升级成热情;爱要怎么说出口变成了我大声说我爱的就是你。张兆和不是石子,泛起的只是沈从文心中点点微波涟漪,确切的说她是一颗深水炸弹,让沈从文平静的心澎湃不已,永不宁静。

一方是疯狂的海洋,一方是冷静的月光,她一直在他的心中,却高高的挂在天上。张兆和的态度让沈从文一度很想死。行还是不行,请您给个明话,是有妻徒刑还是无妻徒刑只凭一句话;等待,只能让他在痛苦,折磨中煎熬,挣扎。张想要的是让沈从文的火种在无尽的黑暗中消逝。可她没想到,她错了,沈不是火种,而是油。还是痴心牌的,有长期的质量保证。

面对沈从文疯狂的情书攻势,张兆和渐渐有点坚持不住了。谁受得了呢,他的写信速度比张兆和的读信速度还快;高峰期,一天竟发出六,七封情书。他是情书高手里的保尔柯察金,只要他愿意,完全可以顺手再写一本《情书圣手是怎样炼成的》。张兆和无奈了,后来实在没有办法,拿着沈从文写的一沓信找到当时的校长胡适说明情况。在如山的铁证面前,张兆和长长的嘘出了一口气,感叹清静就要来临了,以后的日子又会变得美好,奇妙。蓝,将是那么的天;白,会是那么的云!就在张兆和对未来进行美好憧憬时,胡适的一句话让他差点昏了过去“不错啊,他写得很好嘛!”CUT!这也太不按套路出牌了吧,可胡适接下来的话,险些让张兆和崩溃“很好嘛,他未娶,你未嫁,小沈很有前途的,是你爸爸不同意吗?没事,我帮你做思想工作”前卫,真的是太前卫了!就算现在,我每每读到这一段,老有种给胡老鞠躬的冲动,对他的崇仰之情如滔滔江水连绵不绝,为什么我们学校就没有这样的好校长呢!

张兆和好不容易回过神来,猛然发觉原来面前坐着的是比沈从文更不靠谱的主儿,忙不叠的再见,拜拜,就此告别。

在以后的日子里,沈从文一如既往的写着,张兆和一如既往的照单全收,一个愿打,一个愿挨,就这样写了四年。毛爷爷曾经夸雷锋说:“一个人做一件好事并不难,难的是他一辈子都在做好事”。同样一个人写一封情书并不难,难的是他对着一个人写了四年,而且保持平均每天两封以上的数量,质量更不用说;举个例子吧,张兆和的五弟在回忆沈从文时说,他朋友的朋友当时有幸看见了这些信,看完后激动的说:“这才是真正的情书!”牛人就是牛人,保质又保量。有能耐就一封都别看,看了一封就让你放不下,忘不了,离不开,期待着下一封。到了后期,虽然张兆和依然沉默,但那沉默已经转变成感动和期待,她无法不被那剔透的灵气打动,她无法放下那火热情感喷涌出的文字,那不是一封封信,而是一泓温泉,用持续的温度释化掉她心中的冰,可谁也未曾料到,爱情的到来却是如此的寻常,却又如此的难忘。

那应该是年夏天,四年后的夏天。苏州城的张公馆门前出现了一个穿着长衫戴着眼镜的年轻人,那羞涩与他四年前第一次授课一样。门人不是很能听懂他的湘西话,只知道,有位先生从青岛来找三小姐兆和。这时二姐允和走出来,方才告知,张去了图书馆,并不在家;要不请沈从文进来坐坐,等她回来。姐妹间没有秘密,对于沈从文,允和是相当有好感的,可沈从文相反很不自在,说“我走吧”,像是对允和说,又向是对自己说。

回到旅馆的沈从文,是周身的不自在,他在一次次的假设,一个个的怀疑,如害了相思的少女,一边撕花瓣,一边说:“她爱我,她不爱我”。正在这时一阵敲门声打断了沈从文的思考,他以为是送茶水的,起身为之开门,我敢说,如果上天再给他一次机会,沈从文会把门开得慢一点的,因为敲门的正是他魂牵梦绕的张兆和!张兆和呢,站在门口极不好意思的说了一句话,正是这句话确立了张和沈的恋爱关系。并让沈乖乖的跟张回到张公馆,究竟

是什么话具有如此的魅力呢?只一句,就几个字“沈先生,我们家弟弟很多,很好玩的,你来我们家一起玩吧。”现在才明白,原来弟弟是可以用来玩的!可不管如何,四年的马拉松式的追求就在这样一句颇具周星驰无厘头风格的话语中美满结束,而后来的故事,让每个看到的人都觉得小小的幸福。

人追到手了,恋爱也谈了,那就该求婚了,那就得提亲了,本人曾一度认为沈老是个有点闷骚的人,人都追到手了,而且自从那天去了张家后,连续十天每天早早去报到,不辞辛苦的去张家玩弟弟,比他教书还勤。可到求婚的时候,却害羞得只敢叫二姐允和帮忙,代为提出,还说若是答应,就发个电报告诉他,让他这个乡下人喝杯甜酒吧。都死皮赖脸的写了几年情书了,都在人家家里玩了快半个月了;竟然最后这一步都不敢,这不是闷骚是什么!可当我翻开他们两人的档案时,我觉得沈老闷骚还另有原因,什么原因,请看张兆和与沈从文的实力PK表。 姓名 张兆和 沈从文

性别 女 男

年龄 18 26

职业 学生 老师兼作家

家庭背景 家道殷实,良田万亩,这些田还有个共同的名字叫“张家老围”,为什么这么牛?因为他的曾祖父是张树声,不认识?那我给你讲,他是李鸿章手下的爱将之一,为淮军领袖,曾举兵镇压太平起义,用命拼出来,用血打出来的,堪称清王朝的著名儒将。其父张吉友,倾其家资在当地创办乐益女子中学。工人,下层人民出生的女娃一律实行免费(真正的义务教育),极受当地人景仰。

沈这边,苗汉土家族血统,说得好听点是少数民族,说得不好听点,那就是比农村还农村的地方,既无新式留洋背景又无传统家学渊源,家里兄弟多是行伍出身,最有出息的就是他,如果不会写字,那么就是泥腿子一个,当时拿着一本《圣经》和《史记》就敢往城市里闯,算是最特别的进城农民工了

收入 家里有钱,还是学生,没有赚钱,倒能花钱

基本上在贫困在线来回,反复,多次挣扎,在写作方面有时更像是工作而不

是享受,是被迫而不是自愿。

家庭成员 四女五弟 (有趣的是,四姐妹名字里都有个“和”字,估计四个人打麻将没人会输)

九个兄弟,真正的人多力量大

从这张PK表上我们不难看出,除了在家庭成员打群架对掐方面,沈从文还占有一定的优势,在其他方面沈从文跟张兆和完全不是一个档次,一个重量级别的,早先二姐张允和曾开玩笑的把张兆和浩荡的求爱队伍分为“青蛙一号”“青蛙二号”,可怜的沈从文则是“癞蛤蟆十三号”,还好,癞蛤蟆终于吃到了天鹅肉,事实证明,沈从文的担心是多余的,其父张吉友在子女的恋爱方面是相当自由的,你喜欢谁就嫁谁,不管他是乞丐还是王子,这说明一点,接受新文化,新思潮是相当有好处的,那一刻真感觉世上只有爸爸好!

既然父亲都同意了,两姐妹就赶紧到邮局发电报,聪明的二姐发了个“允”字,这算是半个字的电报,一是父亲“应允了”;一是她的名字。这时候张兆和开始紧张沈从文的大脑发育程度了,生怕自己的情人不明其意,随即又拍出第二封电报,也是中国最早的白话文电报,内容是——乡巴佬,喝甜酒吧!

婚礼在一所公园中举行,简单,快乐,重要的是幸福。婚后的日子,他继续写作,照顾起居生活,那一段爱情还不时笑着提起,只可惜那上百封情书已在战乱中失去。其实失去也好,情书向来是一人只写给另一人看的,是如悄悄话,咬耳朵般偷喜,甜蜜不与外人道。沈从文写过,张兆和看过,便已足够;情书没有了,爱却持续了一生。 纵使后来残酷的文革批斗,沈从文在重压之下接近精神失常,张兆和都流着泪陪他默默的承受,像母亲照顾受伤的孩子,你给我全部的幸福,我把它变成尽心的呵护陪伴在你身边,我会陪你度过最不幸的岁月。抱歉,亲爱的,我无法让你不受伤害,但我会同你一起走下去,直到老去,永远。

他们的爱让我更多的想到了一个相当有温度的成语——相濡以沫,两只搁浅的鱼,互相吐唾沫,心中只有一个念头“如果我死了,你要好好活下去”。

1988年的一天,沈从文永远的闭上了眼睛,我累了想睡了,让我休息会吧,我还会给你写情书的。我走了,你要好好活。

2003年的一天,我猜那也是个夏天,张兆和老了,躺在摇椅上。阳光照在她的身上,她幽幽的想起,他为她写的那些情书;她还记得,不曾忘记。她又看见那些信,那些信一封封的铺在她的面前,形成了一条路。伴她穿过时间,回到过去,又回到那个七十五年前的夏天;又回到那间人满为患的教室,又回到她当时旁听坐过的位置,等着一位小有名气的作家来给他们上白话文。他还是那样,没有变,长衫,白净,羞涩,一如当年。那青年还是很踌躇,很害羞,可这一切在张兆和看来确是如此的憨直可爱。“我爱你”张兆和轻轻的说,脸上又泛起了红晕,声音很小,小得只有自己的心能听见。那青年突然对着她微笑,我听到了,终于,他鼓起勇气说出他只敢写出的那句话,那句张兆和记了一辈子的话——我这一辈子,走过许多地方的路,行过许多地方的桥,看过许多次数的云,喝过许多种类的酒,却只爱过一个正当最好年龄的人。

笑,一直持续到张兆和没有了呼吸。


沈从文经典情书》由:免费论文网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
链接地址:http://www.csmayi.cn/show/187399.html
转载请保留,谢谢!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