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写论文?写好论文?免费论文网提供各类免费论文写作素材!
当前位置:免费论文网 > 范文百科 > 百年孤独读后感50字

百年孤独读后感50字

来源:免费论文网 | 时间:2017-03-06 06:01:54 | 移动端:百年孤独读后感50字

篇一:《百年孤独》读后感

《百年孤独》读后感

作家在《百年孤独》一书中,通过对布恩迪亚家族七代人的传奇故事,以及加勒比海沿岸小镇马孔多的百年兴衰的描写,反映了拉丁美洲一个世纪以来风云变幻的历史。然而全书绝不仅仅是对这段历史的简单再现,它对人性深处难以排遣的孤独感的深入探讨,更值得深思。

全书没有波澜壮阔的情节,初读更是极其晦涩,展开平淡无奇,但越是读下去,越是能感受情节中所谓魔幻现实主义文学的诡异,略显混乱的故事,循环往复的回忆,总是容易让人迷失在虚构的世界之中。一个百年家族七代人,男性几乎都在不断的循环着“阿卡蒂奥”和“奥雷连诺”这两个名字,并且如整个家族母系的源头“乌苏娜”所预知的那样,他们继承着祖上骨子里的孤独感,无论在怎样的环境下成长,都重复着脱离社会,在生理与心理的孤独中悲惨死去的宿命。全书到最后,当作者点出,破落的大宅中,只剩下了这最后两个人,蜘蛛网,红蚂蚁开始在到处肆虐时,我们才倏然间发现,这个在百年间曾经扩建过,辉煌过的老宅,一个七代人的家族,竟在持久的孤独中凋零成了这般模样。

然而细细品读,全书的脉络确是渐趋清晰,每个布恩迪亚仿佛都有自己命中注定的轨道,令人震惊的情节发生得自然不突兀,经过开头几节的艰深滞涩,酣畅淋漓的情节展开扑面而来:那装满了两百节车厢的3000死尸被倒入大海,所有人却都相信了政府所说的“没有人死去”;乌苏娜至死都没让家人发现她的完全失明;皮拉 苔列娜一直活到了一百四十多岁,最后为并不认识知道自己是他高祖母的第六代奥雷连诺做了人生最后一个预言;奥雷连诺上校最终对革命的背叛;阿玛兰塔变态无耻的苟且活着,只是为了给自己的姐姐也是自己的情敌编织殓衣;第十七个小奥雷连诺躲过数十年的追杀,却被家人拒之门外,最终逃不掉额头被钉死的宿命??被表面蒙蔽的人将事实当作疯子的澹语和梦呓,而那些真正清醒的人却在无边无际的绝望和痛苦中发现自己的孤独和苦难是不可避免,只能孤独老去。

整个布恩迪亚家族中,给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奥雷连诺上校。奥雷连诺上校的一生跌宕起伏,是整个七代人中最传奇的一个,尽管晚年的他被失败与孤独折磨,只能专注于制作小金鱼来摆脱难堪的现实,直至像父亲一样与世隔绝至死。但“奥雷连诺上校发动了三十二次武装起义,三十二次都遭到了失败。他跟十六个女人生了十七个儿子,这些儿子在一个晚上接二连三被杀死了,其中最大的还不满三十五岁。他自己遭到过十四次暗杀、七十二次埋伏和一次枪决,但都幸免于难”的传奇故事直到百年之后还被人记得,虽然书的最后几章并没有他,但奥雷连诺上校却确是当之无愧的主人公。

这个男人自出生就显出了与人不同的一面,甚至具有屡屡灵验的第六感,只是参战回来后,性情大变,最后孤独终老。虽然年老的奥雷连诺上校曾想着,或许没有战争,他也会成为一个不知道荣誉的幸运的人,但正如乌苏娜所说的,奥雷连诺其实根本没有爱过任何人,包括她,雷麦黛丝,以及那些给他生了一群小奥雷连诺的女人。我想这正是他孤独的源头,奥雷连诺上校的一生辉煌过,但结局无疑是悲惨的,他最快乐的时刻或许就是他多次想起的,父亲带他去见识冰块的那个遥远的下午吧。

书中布恩迪亚看似荒诞的家族发展史,正印合了拉丁美洲人民在百年间所经

历的血泪,困苦以及孤独。孤独的背后,是加西亚·马尔克斯所指出的,拉丁美洲的人民若不相互理解并联合起来,孤独的奋斗终将是徒劳的。

而摆脱孤独的唯一途径就是学着去热爱,正如第七代的阿卡蒂奥降生时的描写一样,“这孩子命中注定将要重新为这个家族奠定基础,将要驱除这个家族固有的致命缺陷和孤独性格,因为他是百年里诞生的所有布恩迪亚当中唯一一个由于爱情而受胎的婴儿”。可惜的是这份驱除孤独的希望来的太晚且出现的如此不合适。百年之前,第一个阿尔卡蒂奥出生时,乌苏娜所担心的情况,经过百年岁月的轮回,降临到了这个家族唯一的希望之上,这个近亲婚配生下的孩子带着一条猪尾巴来到了世界。并最终如老吉卜赛人梅尔加德斯在百年前预言的一样,“家族中的最后一个人将被蚂蚁吃掉。加西亚·马尔克斯用残忍的一笔,抹去了布恩迪亚家族最后的希望,宣告了这个遭受百年孤独的家族必将灭亡的结局。这也正是他是对整个苦难的拉丁美洲被排斥现代文明世界的进程之外的愤懑和抗议的表达。

抛开沉重的历史,通过交流与爱人来远离孤独也是有这当代意义的,一个对人,对社会,对世界没有爱的人,必定也会掉入孤独的渊薮。上帝给我们爱与被爱的能力,就是为了排解独自一人的孤独,只有与人真诚的相处,进行思想与意见的交换,生活与情感的交流,才能更好的实现自我的价值,发掘自身存在的意义。

正如加西亚·马尔克斯在结尾写到:“羊皮纸手稿所记载的一切将永远不会重现,遭受百年孤独的家族,注定不会在大地上第二次出现了。”当我们都学会对生活热忱,乐于与世界相融时,这样宿命般无法挣脱的孤独,将不会再出现了吧。

篇二:《百年孤独》读后感

《百年孤独》读后感

一、简要概述 《百年孤独》,是哥伦比亚作家加西亚·马尔克斯的代表作,也是拉丁美洲魔幻现实主义文学的代表作,被誉为“再现拉丁美洲历史社会图景的鸿篇巨著”。作品描写了布恩迪亚家族七代人的传奇故事,以及加勒比海沿岸小镇马孔多的百年兴衰,反映了拉丁美洲一个世纪以来风云变幻的历史。作品融入神话传说、民间故事、宗教典故等神秘因素,巧妙地糅合了现实与虚幻,展现出一个瑰丽的想象世界,成为20世纪最重要的经典文学巨著之一。

二、内容梗概

在小镇马贡多,布恩地亚家族上演着百年的兴衰史。这个家族由衰转盛,又由盛转衰,

一 百年的历程,转来转去,又回到原来的样子,一切都逃不出一个诅咒。霍·阿·布恩地亚与表妹乌苏拉近-亲结婚,阿苏拉担心会像姨妈和姨父近-亲结婚那样生出长猪尾巴的孩子而拒绝与霍·阿·布恩地亚同房。布恩地亚于邻居发生口角的时候,布恩地亚因为邻居嘲笑他被乌苏拉拒绝同房而杀了邻居。结果死者的鬼魂搅得布恩地亚一家日夜不宁,布恩地亚家族被-迫迁移到小镇马贡多。起初布恩地亚转载自百分网请保留此标记家族人丁兴旺,但是随着内战的爆发和外敌的入侵,布恩地亚氏的命运急转直下,一代不如一代,甚至奥雷良诺·布恩地亚上校领导的32次土著居民起义都以失败而告终。到了第六代奥雷良诺·布恩地亚的时候,因为与姑妈乌苏拉通婚,结果生下一个带尾巴的女婴,正好应验了一百年前吉普赛人用梵语在羊皮纸上写下的密码,而这个密码的破译者就是第六代奥雷良诺·布恩地亚上校自己。这个无疑充满了讽刺的意味。而这个带尾的女婴,被蚂蚁咬烂以后拖入了蚁穴。随后,小镇马贡多消失在一阵飓风中。

三、人物介绍

这些人,从出生开始就是孤独,逐渐的,有人在孤独中失去自我,比如第一个霍赛阿卡迪奥、梅梅;有人在对抗孤独中失去自我,比如雷贝卡;有人清醒的知道自己的孤独,可却无能为力,比如阿兰玛塔;有人孤独一生却不自知,比如乌苏拉,比如俏姑娘雷梅苔丝;还有人在生命的最后幡然悔悟,可惜为时已晚,比如我的上将奥雷良诺。 这个根基是从霍赛·阿卡迪奥·布恩地亚那里延伸下去的。他向往吉卜赛人的“新式科学”,于是利用了他那强大的创新精神开始干各种各样的“新事”。本来这是好的,但他过于沉溺居然没有真正的关心过下一代。而他们家就像被下了魔咒一样,或者直接是墨尔基阿德斯写在羊皮书上的预言,就是布恩地亚家族的后代都有很强的私欲。这种私欲作者没有很直白的写出来,但他们的所作所为都是极其自私的。只除了那个可怜的家族主心骨——乌苏拉。她倾尽全力维护家族的统一,却无力对抗那已经定下来的命运。书中,他们家族的后代都有很强的情欲,所以导致家族里几乎乱伦的关系。家族里的人之间真的是很难有亲情出现,他们每个人似乎家人就只是一个客观的外人罢了,想爱便爱,要仇恨便仇恨。直至这个家根本不是一个整体,唯一把他们捆绑在一起的只不过是他们一直重复运用的家族名称罢了。所以当中的每个人自然是孤独的啦。

四、创作背景 从1830年至十九世纪末的70年间,哥伦比亚爆发过几十次内战,使数十万人丧生。本书以很大的篇幅描述了这方面的史实,并且通过书中主人公带有传奇色彩的生涯集中表现出来。政客们的虚伪,统治者们的残忍,民众的盲从和愚昧等等都写得淋漓尽致。作家以生动的笔触,刻画了性格鲜明的众多人物,描绘了这个家族的孤独精神。在这个家族中,夫妻之间、父子之间、母女之间、兄弟姐妹之间,没有感情沟通,缺乏信任和了解。尽管很多人为打破孤独进行过种种艰苦的探索,但由于无法找到一种有效的办法把分散的力量统一起来,最后均以失败告终。这种孤独不仅弥漫在布恩迪亚家族和马孔多镇,而且渗入了狭隘思想,成为阻碍民族向上、国家进步的一大包袱。

作家写出这一点,是希望拉丁美洲民众团结起来,共同努力摆脱孤独。所以,《百年孤独》中浸淫着的孤独感,其主要内涵应该是对整个苦难的拉丁美洲被排斥现代文明世界的进程之外的愤懑和抗议,是作家在对拉丁美洲近百年的历史、以及这块大陆上人民独特的生命力、生存状态、想象力进行独特的研究之后形成的倔强的自信。这个古老的家族也曾经在新文明的冲击下,努力的走出去寻找新的世界,尽管有过畏惧和退缩,可是他们还是抛弃了传统的外衣,希望溶入这个世界。可是外来文明以一种侵略的态度来吞噬这个家族,于是他们就在这样一个开放的文明世界中持续着“百年孤独”。作者表达着一种精神状态的孤独来批判外来者对拉美大陆的一种精神层面的侵略,以及西方文明对拉美的歧视与排斥。“羊皮纸手稿所记载的一切将永远不会重现,遭受百年孤独的家族,注定不会在大地上第二次出现了。” 作者用一个毁灭的结尾来表达了自己深深的愤懑。

五、作者意图

《百年孤独》的作者加西亚·马尔克斯著书的涵义无疑是深远的:他是要通过布恩地亚家族7代人充满神秘色彩的坎坷经历来反映哥伦比亚乃至拉丁美洲的历史演变和社会现实,要求读者思考造成马贡多百年孤独的原因,从而去寻找摆脱命运摆弄的正确途径。 《百年孤独》的作者加西亚·马尔克斯在完成巨著后曾有一个夙愿:希望一百年孤独的历史永远消失并再也不会出现。但愿,作者的苦心和夙愿梦想成真。作者著书的目的是希望拉丁美洲的民众要团结起来,走向文明,走向开放,走向繁荣。

六、读者感受

我不知道孤独象征着何物,也许是精神,也许是肉体。人类生而孤独,死后灵魂也无法幸免。也许这个世界给予人类的唯一的一生必须背负着的沉重的烙印,便是如影随形的孤独。从这一点上来看,无人不孤独。肉体、外在与表面是停留在这个繁华热闹的世界,与无数人打着交道,生活在群体中。灵魂、内在、却是活在独自、只有唯一的世界里,精神是独立于肉体而存在的,思想能与外界分享、交流,可灵魂必须得到独立的思考才能得以更高层次的深化。这本书在揭示了家人之间缺乏关爱导致的下场,告诫我们要多多关心身边人的同时,也让我对“孤独”这个词有了更全面的了解。但是我想我会用很长一段时间来好好消化当中的哲理,并更深的思考和领悟当中也许我还未发觉的真谛。

篇三:《百年孤独》读后感

《百年孤独》读后感

每样事物都有两面性,有阳光的一面,同样也有阴暗脆弱的一面,一个人如果没有孤独、寂寞这些东西,那么就相当于植物没有土壤,缺少了其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初次看这本书,立刻就被书里面各种复杂的人物关系以及人物名弄得思绪混乱,唯一清晰的是整个布恩蒂亚家族的性格,就如这本书的题目一样,“孤独”好像成为了整本书与所有人物的一种基调。整个布恩蒂亚家族,都是不会表达情感的人,他们有的沉默寡言,可以整日不与人说话,有的只执着于一个目标疯狂地表达,并不考虑到彼此的感受。他们渐渐地使得整个家族与世隔绝,疯狂致死。家族的第一人被绑在树上,家族中的最后一人被蚂蚁吃掉。虽然他们孤僻,但他们却有着坚毅的眼光,不经意言败的态度,可以用他们独特的魅力来吸引体态美丽、性格丰满的女性。

为了对抗这种孤独的画面,家族的第一个女性——乌苏娜作了许多努力,但孩子们却不可避免地走向孤独的深渊,最后她仍无法战胜这种孤独,遗憾终死。可以说,这一种孤独应该是一种共性,可以从表面折射出这个社会的深层次;这一种孤独深入了这片土地以及土地上的人们。

本书可以说是一部拉美历史的兴衰史,拉美土地上发生的种种事情的变迁:科技的发展,城市文化的推进,殖民者的入侵,原住民的反抗斗争以至于最后安于命运的安排,从头到尾,从每一个细节,既有着孤独的基调,又不失言语间的写实性,让人好像置身于作者所创造的情境里面,读来津津有味。在书里,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一套对抗孤独的方法,或是参加革命,或是远航,或是暴饮暴食挥霍无度,或是终其一生沉溺于情欲,有些甚至听起来就很疯狂。这些看似枯燥的条列式的方法,作者却把它们有机地结合起来,融入故事里,极端却真实地表现了人性,表现了整个家族的特性。

家族中的许多女性,最后也跟随着成为了疯狂的人。除了之前提到的第一个女性乌苏娜以及最后出现的阿玛兰塔乌苏娜,她们一直保持着乐观坚强的信念,而不是被卷入混乱的生活中。前前后后出现了不少牵扯到这个家族的女性,她们的改变究其根本还是两种不断循环的男性性格:奥雷连诺和霍阿华蒂奥。他们的循环推动着整个故事,并且使得整个家族的命运充满了魔化色彩。从创立小镇,

经历许多循环与波折后,又从同一个地方终结。就像绕了一个圈,最后还是归到原点。整个家族的这种循环,同样也是整本书里最吸引人的地方。

说到孤独,其实不仅仅是这本书,孤独在生活中应该是无所不在的,不管外表多么开朗的人都会有孤独的时候,只是每个人处理孤独的方式不同。孤独就是生命的一部分,有的人想抵抗,但却不能让它完全消失。生活在现代都市里,在每天的灯红酒绿、喧嚣繁华之后,人们总会在某一时刻感受到一种难以抗拒的孤独。无论怎样借由其它的活动来抗拒逃避,无论是《百年孤独》里面那些极端或疯狂的方式,或是转换成现实生活中,游戏也好,电视也好,钱也好,楼盘也好:各种各样的方式,虽然充实了我们的生活,但我们渐渐也从这每天重复的形式中找不到那种感觉,或者说是找不到真实的自己。

有时即使不是一个人,我们也会感到很孤独,看着别人能拿到好成绩在自己面前笑得开怀时,当别人诉说着和父母在假期的种种趣事时,即使近在耳边,在眼前,却好像离自己很远,不能像他们一样,所以很孤独。而既然这种孤独不能避免,为何不尝试着去享受它呢?《百年孤独》里家族的人们不停地想抵抗孤独,最后仍体力不支,被孤独埋葬。这样的结局谁也不想要。流淌了百年的历史,最后仍被孤独侵蚀。孤独无法遗忘,不会随时间流逝而消失,不会因有人陪伴而隐去。若是换一种方式,尝试着独自完成一些事,以一种骄傲的姿态俯视它,反正到最后总要有一个人的时候,不如独自适应社会中的一切,独自承担责任,找到那种适应孤独的感觉,不就不用害怕了吗?

孤独并不一定是负面的,它有时更是一种动力,让我们用于体验人生,勇于面对一个人时挫败的感觉。如果说有一样东西,能让我们认清自己,孤独时就像是我们与自己的对话,能够听清自己的心,能够在繁华之中有那么一刻的清静,好像全世界只剩下自己心跳的声音,这样我们便能更好地了解自己的心境。孤独使得一个人完善,更加有深度与厚度。享受孤独,享受与自己对话的每一秒钟,为自己留一方空间。

孤独不可避免,不如把它看成一个朋友,一个能够让我们时刻认清自己的朋友,足够用一生去珍惜,珍惜能与它共处的每一寸时光。


百年孤独读后感50字》由:免费论文网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
链接地址:http://www.csmayi.cn/show/188327.html
转载请保留,谢谢!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