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临床输血科室建设与管理评分标准
附件:
湖北省医疗机构临床输血科室建设与管理评分标准
篇二:输血科建设与管理规范复习题
临床输血科室建设与管理规范
单选题
1.《湖北省临床输血科室建设与管理规范》的制定宗旨是(D)
A 持续加强医疗机构临床输血管理 B 规范临床科学合理用血
C 确保临床输血质量与安全 D 以上都是
2.医院输血科的功能包括(D)
A 负责储血B 负责交叉配血C 实施输血诊断与治疗D 以上都是
3.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
A 三级综合医院和年用血量大于3000单位的二级以上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应设立
独立建制的输血科。
B 年用血量小于3000单位的医疗机构应设立独立建制的输血科
C 年用血量小于1000单位的医疗机构应设立相对独的输血科或血库
D 不具备血液检测条件的其他医疗机构可直接委托有资质的二级以上医疗机构
指导开展输血业务
4.以下不是输血科职责的是:(D)
A 制定临床用血储备计划,负责血液预定、入库、储存、发放工作;
B 负责输血相容性检测,开展室内质量控制,参加省级以上室间质评;
C 参与疑难输血病例的诊断与治疗,配合临床用血事件及不良反应的调查,指导
临床科学合理用血;开展病理性血液成分去除等输血相关技术;
D 对血站发出的血液进行传染病因子的复核检测;
5.下列哪一项不是输血科必须开展的项目(D)
A 血型检测、不规则抗体筛选; B 交叉配血、直接抗人球蛋白实验
C 受血者输血前乙肝全项、HCV抗体、HIV抗体、梅毒实验 D 疑难血型鉴定
6.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A)
A 暂不具备血液检测条件的医疗机构开展临床输血业务可不指定专职或固定兼
职人员负责血液管理,检验科代管即可;
B 独立建制的输血科配备专业技术人员7—9人;
C 相对独立的输血科或血库配备专业技术人员2—3人;
D 年用血量小于1000单位的血库至少配备2人;
7.输血科(血库)工作人员资质要求不包括(D)
A 具有医学检验、医疗等大学专科以上学历,中级以上卫生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
格;
B 经过省级以上临床输血专业知识和操作技能的培训考核并达到合格标准;
C 取得国家采供血机构从业人员岗位培训考核合格证书
D 医院领导指定
8. 对于输血科(血库)业务用房使用面积说法错误的是(D)
A 独立建制的输血科应达到200-300平方米
B 相对独立的输血科或血库应达到60-100平方米
C 年用血量小于1000单位的血库应达到40-60平方米
D 无特殊要求,只要房屋够用就行
9.输血科至少设臵的房屋不包括(D)
A交叉配血室、储血室、发血室 B实验室(包括血型血清学、输血前检验)C资料档案室、值班室、办公室D 取血人员休息室
10. 血库至少设臵的房屋不包括(D)
A 交叉配血室 B储血室、发血室 C值班室 D取血人员休息室
11.以下说法错误的是(B)
A 配臵的仪器设备符合国家相关标准,生产商和供应商具有国家法律法规及规章
所规定的相应有效资质证件
B 关键设备要明显标识,明确维护和校准周期。同类设备标识可相同。
C 制定关键设备发生故障时的应急预案,明确应急措施实施的人员及职责
D 必须建立设备的确认、维护、校准和持续监控等管理制度,保证设备符合预期
使用要求
12.输血科应建立和实施内部质量审核程序,下列哪项不是内部审核程序的(C)
A 组织具有资质的内部审核员负责开展至少每年一次内部审核工作。
B 应预先制定计划,规定审核的准则、范围和方法。
C 实验室必须开展室内质量控制,参加省级以上室间质评。
D 应对纠正和预防措施的实施及其效果进行跟踪、验证和记录。
13.建立和使用临床输血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下列哪一项可不纳入计算机管理
(B)
A 入库 B 温度监控C 贮存 D 发放
14.医务人员开展临床输血应严格执行(D)
A 《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 B 《血站基本标准》
C 《血站技术操作规程》D 《临床输血技术规范》
15.医疗机构遇到重大输血事故或血液质量问题,应及时报告,不包括(A)
A 市政府B 临床输血管理委员会 C 供血机构 D 当地卫生行政部门
16. 关于输血科内部质量审核说法不正确的是(C)
A 由具有资质的内审员负责开展,每年至少一次
B 应预先制定计划,规定审核的准则、范围和方法
C 审核后形成报告,就发现的问题上报临床输血管理委员会解决
D 内审后还要对纠正预防措施的实施及其效果跟踪、验证和记录。
17.关于输血文档的保存,说法不正确的是(B)
A 从血液的入库、配血、发放、使用全过程记录完整,保证其可追溯性。
B 记录需要更改时,彻底擦去原记录并有更改者签名
C 记录内容真实、完整、清晰可辨
D 具有法律效力的原始记录至少保存10年
18.对于临床用血制定合理的(至少每月)用血计划,说法错误的是(D)
A 计划申报单应及时送达指定血站,保证最低库存量,确保急诊急救用血。
B 根据血站血液库存和预警信息,协调临床用血
C 计划申报单必须做到手续齐全、项目清楚、时间明确,并经双方确认无误登记
签名。
D 凡电话或邮箱联系预约(包括应急)备血的,双方口头承诺即可,无需将申报
单送交血站确认并备查。
19.医务人员在血液接收、入库前核对验收的内容不包括(D)
A 运输条件与运输温度 B 物理外观、血袋封闭性
C 血液包装及标签 D 每袋血的容量
20.关于血液登记入库和贮存,说法错误的是(C)
A 验收合格的血液,才能执行登记入库
B 按不同血型、品种、规格和采血日期(或有效期)存放
C 库存量较小的血库可混合存放以节约资源
D分别存放于专用冰箱不同层内或不同专用冰箱内,并有明显标识。
21.以下说法错误的是(C)
A 受血者输血前检验标本、检测及报告单必须按规定核对、登记、签收
B 检验报告单发送及时,从收到标本到发出报告时间,平诊或择期输血的小于24小时,急诊输血的小于2小时
C 配血前复查受血者和供血者ABO血型,常规检查受血者RH(D)血型,若情况紧急,ABO血型可只做正定型
D 两人值班时,交叉配血互相审核;一人值班时,操作完毕后自行复核
22.以下说法错误的是(C)
A 配血合格后,取血和发血双方必须共同核对相关项目,准确无误时,双方共同签字后方可发出
B 发现血袋或血液不合格时,一律不得发出
C 血液发出后若病人死亡或其他原因,可酌情退血
D 血液发出后,将受血者和供血者的血样标本保存于2-6℃冰箱至少7天。
二.判断题
1.医疗机构临床输血组织包括的部门有:临床输血管理委员会、医务、护理、院感、麻醉、输血、检验、后勤保障等。(√)
2. 临床输血管理委员会成员由医院领导、医疗、护理、院感、临床、输血、麻醉、检验等主要负责人和相关专业的专家组成。(√)
3.医疗机构可以对指定血站供应的血液自行加工如过滤、辐照等。(×)
4.医疗机构可以将血量和经济收入作为输血科(血库)绩效的核算依据。(×)
5.输血科工作人员经过培训后就可以为临床提供输血咨询和服务。(×)
6.输血科主任须具有医学大学本科以上学历或高级卫生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从事临床医疗或临床经验工作三年以上,有丰富的临床输血相关专业知识及一定的管理能力。(×)
7.输血科(血库)工作人员应定期进行健康体检,每年进行血液传染病疾病检测。患有传染性疾病或经血传播疾病病原体携带者,不得从事临床输血工作。(√)
8.制定关键设备发生故障时的应急预案,明确应急措施实施的人员及职责。所有应急备用关键设备的管理要求与常规设备相同。(√)
9.医疗机构必须加强血液资源保护,科学合理用血,避免浪费,杜绝滥用血液。医务人员开展临床输血应严格执行卫生部《临床输血技术规范》。(√)
10.医疗机构开展成分输血和自体输血的比例应达到市级卫生行政部门规定的相应标准。将输血技术开展情况纳入临床科室考核指标。(×)
11.医疗机构法定代表人为输血质量管理的第一责任人,输血相关人员为输血质量管理的具体负责人。(×)
12.建立和实施差错的标识、报告、调查和处理的程序,确保及时发现差错,分析其产生的原因,采取措施消除产生差错的原因,以防止类似差错的再次发生。(√)
13.记录内容真实、完整、清晰可辨,更改需留有记录痕迹并注明更改日期及原因并更改者签名。(√)
14.血液是指用于临床的全血、血液成分、特殊血液。(√)
15.血液保护是指在治疗的各个不同阶段采取不同的技术或联合使用多种技术进行血液质和量的保护,减少失血,达到少输异体血,甚至不输异体血的目的。(√)
16.输血与检验所用的物料符合国家相关标准,明确关键物料清单,对物料的购入、验收、储存、使用等进行规范管理。(√)
17.医疗机构的疫情报告在规定时间内上报即可,无需专人负责。(×)
三.问答题
1.输血科(血库)按照《临床输血技术规范》的要求,结合临床输血业务的需要,必须开展的项目有哪些?
答:(1)血型检测包括:ABO血型正反定型,Rh(D)血型定型;
(2)不规则抗体筛选试验;
(3)交叉配血试验;
(4)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
(5)受血者输血前的乙型肝炎全项、丙型肝炎病毒抗体、梅毒试验、艾滋病
抗体等项目检测(艾滋病筛查实验室必须取得省卫生厅颁发的资质证书;暂未取得资质证书的应按规定程序书面委托具有资质的科室负责检测);
(6)自体输血;
(7)输血不良反应与输血相关疾病监控;
2.什么是不规则抗体?
答:不规则抗体是指不符合ABO血型系统Landsteiner法则的血型抗体,也即除抗-A、抗-B之外的血型抗体。ABO系统中的亚型,也属于不规则抗体的范畴。可引起溶血性输血反应和新生儿溶血病。
3.什么是混合凝集现象及出现的原因可能有哪些?
答:混合凝集现象是指在显微镜视野下标本中存在两群红细胞,一部分凝集,另一部分不凝集。原因可能有:接受了与自己ABO血型不同的异型输血或骨髓移植;某些红细胞亚型,如A3红细胞与抗-A试剂反应呈典型混合凝集现象等等。
4.简述凝聚胺实验的基本原理?
答:首先利用低离子介质降低溶液的离子强度以减少红细胞相互的静电排斥力,再加入带正电荷的高价阳离子凝聚胺溶液进一步中和红细胞表面的负电荷,两者联合作用就能够使红细胞形成可逆的非特异性凝集,并使IgG类抗体可以直接凝集红细胞;最后加入解聚液后,仅由凝聚胺引起的非特异性凝集会因中和作用而分散,而由抗体介导的特异性凝集则不会分散。
5.简述抗球蛋白实验检测IgG类不规则抗体的基本原理?
答:抗球蛋白实验又称Coombs实验。在盐水介质中,IgG类不规则抗体只能包被红细胞(即不规则抗体结合在红细胞上,又称致敏红细胞),而不能使红细胞出现凝集。加入抗球蛋白血清后,抗球蛋白分子的Fab片段与包被在红细胞上的抗球蛋白分子的Fc片段结合,从而通过抗人球蛋白分子的搭桥而产生红细胞凝集,未包被抗体的红细胞则不会凝集,因此使IgG类不规则抗体获得检测。
6.什么是自体输血,它的分类有哪些?
答:自体输血是指采集患者自身的血液或血液成分,经保存和处理后,在患者手术或紧急情况需要时再回输给患者的一种输血疗法。根据血液来源和保存方法分为:贮存式自体输血、稀释式自体输血、回收式自体输血。
7.什么是血小板输注无效及可能产生的原因?
答:患者在输注合适剂量的血小板后没有产生“适当的反应”,即连续两次输注足量随机供者血小板后,没有达到合适的校正血小板计数增加值,临床出血表现也未见改善。多发生在长期依靠血小板支持治疗的病人。产生的原因包括HLA抗体等免疫因素、受血者存在脾肿大、感染等非免疫因素、输注血小板的制剂自身因素等。
8.简述ABO-HDN发病机制、三项实验诊断(需列举各种诊断结果组合模式)和换血疗法?
答:1.ABO-HDN是由母婴ABO血型不合引起的,常发生于母亲血型是O型,胎儿血型是A型、B型、AB型。O型的抗A、抗B和抗AB通常是IgG抗体,能通过胎盘进入胎儿体内,与胎儿A型、B型和AB型红细胞反应,破坏红细胞而产生溶血。
2. ABO-HDN诊断的三项实验是:直接抗球蛋白实验、游离实验、释放实验。各种组合模式如下:
直抗实验 游离实验 释放实验结论
- - - 不能证实为血型抗体引起的HDN + - - 可疑为新生儿溶血病 - + - 可疑为新生儿溶血病 - - + 证实为ABO新生儿溶血病 - + + 证实为ABO新生儿溶血病 + - + 证实为ABO新生儿溶血病 + + - 证实为ABO新生儿溶血病 + + + 证实为ABO新生儿溶血病
3.换血疗法血液选择:采用O型新鲜红细胞和AB型血浆的混合血液进行换血。
9.遇到哪些情况必须按《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有关规定做抗体筛选实验? 答:(1)交叉配血不合;(2)对有输血史、妊娠史或短期内需接受多次输血者。
10.输血过程中,受血者若出现异常情况应如何让处理?
答:(1)减慢或停止输血,用静脉注射生理盐水维持静脉通路
(2)立即通知值班医师和血库工作人员,及时检查、治疗和抢救,并查找原因,作好记录。
篇三:输血科检查评分表
附件1
卫生计生行政部门核查表
被核查单位名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一、血液核酸检测项目巩固情况 1. 血液核酸检测设备招标进度:
A:还未开始B:正在招标C:完成招标D: 其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核酸检测实验室建设或改造:
A:还未进行B:正在进行 C:已部分完成D:已全部完成 3. 核酸检测设备及配套设备安装使用进度:
A:还未安装B:正在安装调试 C:已部分投入使用D:已全部投入使用 4. 全省共规划布局核酸检测实验室_______个,已投入使用_______个;
5. 2016年1月1日以来采集并供应临床的血液,核酸检测率是否达到100%:A:是 B:否 6.人类嗜T淋巴细胞病毒监测工作是否完成: A:是B:部分完成 C:尚未开始
二、无偿献血政府主导机制
1.是否成立省级无偿献血领导小组: 是 □ 否 □ 组长职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组成部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领导小组有年度工作计划:是 □ 否 □ 领导小组是否定期召开会议:是 □否 □
2016年以来,领导小组会议召开了
1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是否将无偿献血工作纳入政府目标管理或精神文明建设评价体系; 是 □否 □ 考核方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是否针对无偿献血的宣传动员工作的指导意见,下发文件进行安排: 是 □ 否 □
4.在无偿献血激励机制方面有所创新,并取得良好效果:是 □ 否 □ 具体举措及实施效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2016年以来投放无偿献血公益广告的次数:_________次;是否将血站服务体系与医疗服务体系同部署、同规划、同建设:是 □ 否 □ 6.省(区、市)卫生计生委帮助血站协调解决哪些主要问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血液安全监督管理情况
1.2015年开展辖区内血液安全督导检查_________ 次:
2.是否建立医疗机构临床用血评价制度,定期开展评价工作是 □否 □3.是否有对近两年血液安全事件或相关投诉的调查记录及处理意见是 □否 □ 4.对整改措施和处理过程有完整记录,对整改结果进行追踪或复查是 □否 □
核查人员(签名): 被检查部门代表(签名):
核查日期: 2016年 月 日
2
附件2
血站技术核查表
3
4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