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写论文?写好论文?免费论文网提供各类免费论文写作素材!
当前位置:免费论文网 > 范文百科 > 利用肖像,行,言等突出人物性格

利用肖像,行,言等突出人物性格

来源:免费论文网 | 时间:2017-03-06 16:24:40 | 移动端:利用肖像,行,言等突出人物性格

篇一:怎样塑造小说中的人物形象

怎样塑造小说中的人物形象

内容提要

本文对小说塑人物形象的方法进行了系统的论述,它从小说塑造人物方法的多样性,对故事情节的依赖性,还有通过具体描绘典型环境塑造人物形象进行了较全面的阐述,特别是对人物的肖像描写、心理描写、行为描写与语言描写以及细节描写分析得尤为详细,并引用了古今中外小说名著中大量的实例,从道理和事例两方面进行了论证。塑造人物是创作的首要任务。塑造人物形象是小说创作的命脉。“小说的艺术可以说是刻画人物的艺术,失去了对人物及其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的描写,就无法反映具体、生动的社会图画。”本文对进一步提高小说的写作能力和欣赏能力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关键词: 塑造人物形象 刻画人物性格综合运用 描写

正文

在文学作品中,小说能够多角度、全方位地刻画人物,它可以凭借各种艺术手段,从各个角度对人物进行肖像描写、心理描写、对话描写、行为描写和环境描写,既能展现人物音容笑貌、言谈举止和衣着服饰等外在形态,也能呈现出人物心理和思想感情等内在活动,还能完整展现人物与环境互为作用的关系,从而塑造出丰满而成功的人物形象。

一、 小说从肖像、行为、语言、心理、和细节等方面的描写刻画

人物形象。

(一)、肖像描写是指用精确、生动、形象的语言描绘人物外形各个方面的特点。如容貌、服饰、姿态、神情、风度等。成功的肖像描写不仅能够使人物凸现在读者眼前,而且可以表现人物的身份、地位、经历、遭遇,从而揭示人物的性格特征。

下面就肖像描写的特征、方法、民族特色等方面进行分析。

1、 肖像描写关键在于以形传神,做到形神兼备。如:曹雪芹《红楼梦》中对林黛玉的肖像描写:

两弯似蹙非蹙笼烟眉,一双似喜非含情目。态生两靨,娇柔袭一身之病。泪光点点,娇柔喘微微。闲静似娇花照水,行动如弱柳扶风。心较比干多一窍,病如西子胜三分。

这段肖像描写显示出林黛玉孤独、苦闷、深沉、阴郁的气质和多愁善感的性格,同时也刻画出林黛玉容貌娇美,体弱多病的柔弱女子的形象。

2、肖像描写要善于抓住人物的突出特征。要极省俭地刻画出一个人的特点,最好是画他的眼睛,倘若画了全副的头发,即使细得逼真,也毫无意义。眼睛是心灵的窗户,画眼睛,能够反映人物的内心世界,能够表现性格特征。如《祝福》中对祥林嫂的描写极为成功。作者通过她眼睛的变化,反映她精神的变化,表现她被害的过程,揭露祥林嫂被封建礼教压迫至死的不幸遭遇。

3、常见的肖像描写方法。

概括起来,中外小说家在肖像描写上所用的技法一般不外乎三种

形式。即整体的描绘,局部性的描绘和烘云托月式的描绘。

所谓整体式的描绘,是作家对所写人物的全面介绍。即并不局限于人物的一眼一眉的描摹,而是写出人物的全貌,包括人物的衣着、手脚、神态等等。例如:鲁迅在《故乡》中对“豆腐西施”杨二嫂的描绘,凸颧骨薄嘴唇、五十岁上下的女人,没系裙带,两脚张开,像圆规。

所谓局部性的描绘,是作者对所写人物的肖像最有特征性部位的着意描摹。有点像电影中的特写镜头,最能体现人物的性格特征。例如:老舍在《骆驼祥子》中对老姑娘虎妞的形象描绘。

所谓烘云托月式的肖像描写,是作家不直接描绘人物,而是通过别人的口述或是言论、行动来曲折地加以表现,这样写不仅省力甚至有时比正面描写的效果更好。

4、中外小说家进行肖像描写采用不同的写法。

我国小说家对人物肖像描写的技艺表现在:描绘肖像时,不仅能抓住其主要特征,毫无铺陈,极其精炼地加以勾勒,而且还能与人物内在的精神状态联系起来,使人物跃然纸上。在对比中写人物的肖像,只写人物肖像中最传神的一面,留下大量的艺术空白,让读者自己去填补。而在一些现代派小说中,作品常常不是很呆板地进行肖像描写,而是在人物的各种情态下,很自然地着笔,让零散的肖像描绘给读者以更加贴近生活的感觉。

西方传统的小说技法,则在对人物进行肖像描写时,一则侧重细描,常以多种修辞手法,使之高度形象化;另一则便是夹以议论,使

读者不仅为作家的生动描绘所感化,也为作家的机智分析所折服。

(二)、行动描写和语言描写。

行动描写与语言描写是通过对人物的动作和对话的具体来表现人物的精神面貌,思想感情和性格特征的描写方式。动作描写给读者鲜明的视觉印象使人物形象具体、可感知、生动化;语言描写则易表现行动所不易显示的细微情感、态度等。总而言之,行动和语言两种形式密切配合,相得益彰。

行动描写指描写人物在特定情境下的动作,它包括人物的举手投足、跑跳坐卧。小说家描写人物动作,主要从下列角度进行加工描绘。

第一, 要善于抓住表现人物个性的富有特征性的动作。如叶圣陶在《潘先生在难》中能过描绘潘先生稍闻风险就张慌失措,携妻率子逃难过程中在车站及车上一系列富有特征性的动作,成功地塑造了一个自私而庸俗的小市民形象。

第二, 描写人物系列动作。

为了充分表现人物的性格,展示各种不同人物的风貌,小说家 经常描写人物的一系列彼此相关的动作,来刻画人物形象。如我国在古典小说中的人物,凡是在人民群众中有深刻影响的,都和他们的行动有关。《水浒》中一讲到武松,人们便会想到武松打老虎的行动。他到酒店如何三碗又三碗再三碗喝酒,如何看告示,如何上岗,如何哨棒打,哨棒断后如何用拳头等等,这一系列动作的描写,生动地刻画了武松这个英雄人物的形象。

对人物心态动作的描写。

一个人的内心所想,除了借助语言来表达,也常常借助某些行动加以表达。表现人物的内心、动作,既可以是幅度很大的举手投足,也可以是下意识的轻微一动。小说家常常细腻地表现笔下人物这种反映内心思绪的举止动态。如鲁迅在《祝福》中对祥林嫂的描绘:

“你放着吧,祥林嫂!”四婶慌忙大声说。她象是受到了炮烙似的缩手,脸色同时变作灰黑,也不再去取烛台,只是失神的站着.直到四叔上香的时候,教她走开,她才走开。这一回她的变化非常大,第二天,不但眼睛凹陷下去,连精神也更不济了。而且很胆怯,不单怕黑夜,怕黑影,即使看见人,虽是自己的主人,也总惴惴的,犹如在白天出穴游行的小鼠,否则呆坐着,象是一个木偶人。不半年,头发也花白起来了,记性尤其坏,甚至常常忘却了淘米,这诸种心态动作表现了祥林嫂深受封建礼教毒害,精神受到摧残后胆怯、卑微、麻木的心理。

语言描写。

小说中语言,即对话。语言描写对揭示人物思想,体现人物品德是十分重要的。语言对话是人物思想性格的反映。语言对话要求个性化、精彩。语言对话能使读者从中看出说话者的性格特征即言为心声。

小说家写人物对话时,常常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语言对话要求个性化,人物间的对话要写出人物的深层性格。如鲁迅在《孔乙己》中写孔乙己与喝酒的人的对话。孔乙己一到酒店,所有喝酒的人便都看着他笑,有的叫道:“孔乙己,你脸上又添新伤疤了!”他不回答,对柜是说:“温两碗酒,要一碟茴香豆。”便排出九文大钱。他们又故意地高声嚷道:“你一定又偷了人家的东西了!”

篇二:分析和概括人物形象及精神品质

分析和概括人物形象及精神品质和学会补写对白(心理) 对于人物形象的分析,大致包括三种题型:

1指出人物描写的方法; ○

2从文中人物动作语言心理等的描写中,体会人物的性格特征; ○

3结合文中的具体描写概括人物形象、○对人物进行客观评价(包括作者对人物的态度和读者对人物的评价)。

概括人物形象要概括出哪些方面的内容呢?

首先要结合具体描写,揣摩人物心理,概括人物的性格特征;

其次从人物的行为中,概括人物精神品质。

人物形象的分析,答题步骤:

1首先找出人物描写的相关语段,指出描写人物的方法。○(肖像、语言、动作、心理、侧面描写等。注意:有时作者还会综合运用多种表现手法,如对比等,大家要学会在阅读中认真感受。

2指出这些描写的具体内容(找最能表现人物特点的重点词语和句子。○)

3对具体内容分析人物性格特点,○注意从外在的肖像特点到内在的心里想法,再到精神品质和作者的态度。要分析全面,具体,要结合主旨,不可泛泛而谈。

【解题策略】

1.从分析人物的直接描写入手。

人物直接描写(也叫正面描写),就是通过直接描写人物的肖像、行动、语言、心理、神态等,揭示人物思想品质和性格特点,反映作品的主题。(如果要求结合具体语言或动作 ,分析时一定要将具体词语找出来。某动作或语言表现出??。)

肖像描写(也叫外貌描写)

它的作用不只在于勾画出这个人物的外部特征,而是为了以“形”来传“神”,因此分析人物外貌可以揭示人物性格特征。注意区分外貌描写和神态描写:前者刻画人的长相和衣着等,是一种先天的和经常性的状态;后者是指某一具体情境下人物的神情状态。 行动描写和语言描写

人物行动最能体现人物的性格特点。言为心声,人物的语言也体现着人物的心理,体现人物的思想性格或品质。记叙文阅读中,大多依据人物的事件来分析人物性格及品质。所以,在概括人物形象时,大家要紧紧抓住事件,从中体会表现了人物的哪些性格及品质。 心理描写

分析人物的心理描写,能很好的揭示人物的内心世界。心理描写是对人物在一定环境中的思想活动描写,它往往和外貌、语言、行动交叉在一起。有时描写了人物的外貌、行动、语言,同时也反映了人物的内心世界。

2.从侧面描写人物。

侧面描写,概括地说就是通过其他人物的言行,间接写主人公。如用有关人物的对话,心理活动,事件叙述等烘托所要描写的主要人物的性格特征。

3.从细节描写入手。

所谓细节描写是指对人物的肖像、语言、动作、服饰、神情变化以及事物、场面、环境的细微处进行具体描写。分析细节描写,首先要注意细节的真实性,要经得起推敲;其次看是否具有典型意义,看其是否经过精心选择,巧妙安排。

人物描写的方法中有一种是心理描写。通过心理描写,能丰富人物形象,推动情节发展,突出文章的主旨。记叙文阅读中,也有一个题型是补写人物心理或对白,回答时也应符合以上要求。具体答题要点如下:

1. 注意要以人物的口吻“说话”,即关注人称;

2. 语言要符合人物身份、性格,符合当时的情境;

3. 扣住主题。

练习:

一、《伤口》

周海亮

他坐在正午的阳光里,面前的细铁架上绑一只白晃晃的口琴。①他的额头和脸颊上挂着亮晶晶的汗水,他微笑着,尽量用口琴吹出悦耳并且连贯的曲子。可是那曲子并不连贯,它断断续续,调子甚至跑出很远。他端坐着,脸上露出抱歉的表情,口琴声却并不停歇。他旁边放一个红色的小塑料桶,偶尔有行人走上前来,往塑料桶里扔一张零钞或者一枚硬币。他并不看行人,更不理会那个塑料桶。他只顾吹他的口琴。可是他的脸上分明写着感激,对好心人,对一张零钞,或者一枚硬币。

和着曲子,他的脸上表情丰富。人们注意到他肘部以下的袖筒空空荡荡,那袖筒随着他身体的微小动作而轻轻摆动。

男人带儿子横穿了马路。他们站在不远处听他吹琴,男孩说那里有个人在“演奏”。男人说他是乞丐,他不过是在胡乱地吹口琴。男孩坚持说,不,不,他在认真地演奏。

然后,男孩跟父亲要十块钱。

什么?男人吃了一惊。

五块钱也行。男孩让了一步。

你要给那个乞丐五块钱?

是,我想给他五块钱。男孩认真地说,我们听了他的演奏,我们应该付钱……他那么认真,他没有胳膊……

男人想了想,掏出五块钱递给男孩。男人拉着男孩的手,径直走到他的面前。②恰逢一曲终了,他抬起头,舔一舔干燥的嘴唇,冲男人和男孩笑笑,然后将头深低下来,在肩膀上擦一擦汗水。男孩捏着五块钱,向前跨一步,试图将钱扔进他面前的红色塑料桶。

稍等,男人说。他将五块钱重新握到手中。

男孩不解地看着自己的父亲。

我得看一看你的胳膊。男人对他说。

他再一次抬头,再一次看面前的男人。他的脸呈现出紫黑的颜色,分不清是因了阳光的照晒还是因了男人的话。他的嘴微张,嘴唇轻轻抖动,然而,他没有说话。

我得看一看你的胳膊。男人重复说,你知道,现在骗子太多……我不想让我和儿子再一次受到欺骗。我绝对没有别的意思,我只想证明你是乞丐……请你原谅我……

可是我不是乞丐。他说。

你不是乞丐?

我不是乞丐。我只是艺人———在大街上吹口琴的艺人。

男人不知是否应该把手里的五块钱扔进塑料桶。他迟疑着,愣怔不动。我还是想看一看你的胳膊,男人坚持说,我真的没有别的意思,我只是想证明一下……

他低下头,久久不语,然后,将嘴唇重新凑近口琴,吹起另一首曲子。他似乎完全沉浸到自己的曲子里,对面前的父子二人视若不见。

男孩看着父亲。他感到不知所措。

最终男人还是将那五块钱扔进了塑料桶。他拉起男孩,转身,往回走。他们需要重新横穿马路。

身后的口琴声戛然而止。

稍等!他喊住父子二人。他努力低下头,用牙齿咬开胸前的两粒纽扣。一滴汗水恰在这

时滑过额头,滴进他的眼睛。他用一种艰难并且笨拙的姿势脱下身上的T恤衫,男人和男孩同时看到他丑陋并且可怜的残肢———的确,他的两个肘部以下,空空如也。

男人和男孩,同时愣住。男人开始不安和尴尬。男人说,对不起。

③他笑一笑,重新用笨拙并且艰难的姿势将T恤衫穿好。他再一次低下头,用牙齿仔细地系上胸前的两粒纽扣。他抬头看看男人,对男人说,请收回您的钱。

什么?男人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请收回您的钱。他重复一遍,我想您还是把我当成了乞丐———只有把一个人当成乞丐,才会在意他是否伤残……但事实上,我并不是乞丐,我只是艺人……我给您看我的胳膊,既非为了博取您的同情和怜悯,更不是为了得到您的五块钱……

他用光秃秃的肘部指指面前的小男孩,说,我把伤口展示出来,只是想让您的儿子相信,这世上,并非所有需要帮助的人都是骗子;这世上,至少还有诚实……

他埋下头,再也不肯说话。稍顷,又一支曲子在正午白晃晃的阳光里飘荡开来。

(选自《小小说选刊》2009年第17期)

1.标题解读——联系全文说说文章以“伤口”为题,有哪几层含义。(2分)

2.阐述原因——吹口琴者为什么拒收男人的五块钱?(2分)

3.感知人物——本文人物形象刻画细腻生动,其中吹口琴者给人留下深刻印象,请你简要概括一下他的形象。(2分)

4.词句品味——文章画横线处都写到了吹口琴者的“笑”,请揣摩三处“笑”有何不同之处。(3分)

5.手法欣赏——小说在表现人物形象时采用了对比的手法,请举例谈谈这样写的作用。

(3分)

6.拓展延伸——结合本文和下面的材料,写出你的探究结果。(3分)

材料一:亲切不可抗拒,但它应该是真诚的,而不是虚假的微笑或伪装的面具。——奥列利斯

材料二:春秋时齐国连年灾荒。有个叫黔敖的富户在路边设了一个粥摊来周济逃荒的穷人。一天,黔敖看见一个人用袖子蒙着脸,拖着鞋子,没精打采地走过来,就高声喊道:“喂,来吃粥。”来人抬眼看着黔敖说:“我因为不吃嗟来之食才落到这样的地步。”说完他谢了黔敖又向前走去,最终饿死在路边。

二、 《迟到的善果》

这天,老根晚出门拾满了一袋子饮料瓶回家,天已经黑了。走进胡同口,听见里面有女孩哭喊救命,他折身就走出胡同,绕道回家。他觉得这条胡同简直就是他的灾根,20年前就是这里面一声救命让他一头扎入灾难!

回到家,老根发现儿子不在家里,早就放学了,怎么回事?等了好久,有电话打来:“你是老根吗?你儿子小三受伤了,现在二院……”老根呼地站起,说该来的终于来了,就往二院跑。

到二院,进病房,儿子还在打点滴,身上缠着绷带,伤得不轻。儿子看见他,挣扎着说:“爹,你别着急,没事……”老根问医生咋回事,医生说:“警察送来的。您老先回家拿住院费吧,先拿五千吧……”老根心里一紧,问儿子:“打架?”儿子说:“不是。我去接你,在胡同碰见几个歹徒劫持一个女孩,我救了那女孩……”老根吼断儿子:“那女孩呢?”儿子说:“我让她跑了,是她报的警……”老根跺脚骂:“你活该!老子没钱!”转身走了。

老根跑去派出所,送小三到医院的几个警察正在为此案忙着,老根进门就问:“我儿子怎么了?”警察说,是一个女孩报的警,说三个歹徒正在行凶……他们赶到现场,歹徒已经跑了,小三受伤倒地……老根吼:“他活该!我没钱!你们看着办!”说罢拧身就走。

老根回到家,坐立不安。他又悔又恨,悔的是他明明听见那胡同里的情况,却不知儿子会倒霉,如果他也跑过去,也许儿子不会受伤。恨的是,儿子和他从前一样,管这种闲事不是一次了,这次是管出大痛了,还不知能不能痛醒。

第二天,老根开始借钱,家里只有两千元,东借西借又借了三千元,凑够五千元,去了医院。

篇三:分析人物形象

记叙文阅读——分析人物形象

二、知识梳理:

要想理解并分析把握人物形象,首先就要了解刻画人物形象的方法。一般塑造、刻画人物形象的方法有以下几种:

(一)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

1、 正面描写:正面描写,是对人物做正面的刻画,使之直接呈现在读者面前。正面描写又分肖像描写,语言描写,行为描写、神态描写,心理描写。肖像描写,是指通过人物的音容笑貌、衣着打扮、姿态神情、说话腔调等外在特征来刻画人物。它是表现人物性格和精神面貌的重要手段。好的肖像描写,不仅显示出人物的身份、职业、教养、爱好、经历和遭遇等,而且能表现人物的精神世界和个性气质。如鲁迅《故乡》中的对中年闰土形容憔悴的肖像描写,形象地反映了旧中国农村的破产和农民的痛苦、贫困生活。

语言行为描写,是通过描写人物的语言和行动来表现人物,俗话说:“言为心声,行为意表”。读者通过“听其言,观其行”,而知其人的。因而要揭示人物的精神、性格,就必须抓住人物有代表性的言行进行描写。如《故乡》中刻画杨二嫂这个人物,除了极精彩的几笔肖像描写外,主要是写她的语言和行动,把一个高度典型化的小市民形象,活脱脱地呈现在读者面前。

心理描写,就是对人物在一定环境中围绕客观情势而产生的所想所思的内心活动的描写。好的心理描写可以揭示人物语言行动的思想基础,进一步揭示人物的精神境界。如鲁迅先生的《一件小事》中,多次写了“我”的心理活动,表现“我”对“车夫”的崇敬和“我”在车夫光明证直精神的感召下,勇于同自己灵魂深处的丑恶作斗争的自我解剖精神。

神态描写,就是对人物的脸部表情、神态的具体描写。描写时一要注意使用一些表示表情神态的词语,二要注意人物神态表情的变化。表现人物心理的手法很多,可由人物直接倾吐,即通过人物对话或内心独白来表现;也可以由用记叙性语言来描述;还可以用比较曲折的方式,如写梦境和幻觉等来反映。写好人物的心理,关键是对人物的透彻的了解和深人的体察,仅凭一般观察是不够的。

2、侧面描写,又叫间接描写,是从侧面烘托人物形象,是指在文学创作中,通过对周围人物或环境的描绘来表现所要描写的对象,以使其鲜明突出,即间接地对描写对象进行刻画描绘。通常情况下,文学作品人物形象的刻画多采用正面描写的手法,即直接通过对人物的肖像、语言、动作、神态、心理等方面的描写,去表现人物的性格、品行和技能。但有时恰当地借助一些侧面描写,常常可以起到正面描写无法替代或者很难达到的艺术效果。 侧面描写的方法有以下几点:a以旁面写正面,即通过对周围人物的描绘来表现所要描写的对象。例如《夜走灵官峡》,通过成渝的描述和介绍,表现了成渝的父母不畏艰险、忘我劳动的精神;

b以对面写正面。如《社戏》中写“我”因看戏等得不耐烦而兴味全无,没有正面写“我”扫兴,而是写舞台上演员的脸在自己眼中变得模糊了来表现;c以反面写正面。如用敌人的愚蠢来突出革命者的机智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经常结合在一起使用。主要有以下方法:

(1)正面与侧面描写相结合,以侧面烘托为辅[这是侧面描写使用最广泛的一种。正面描摹时,或以人物映衬,或用环境烘托,或通过事物加以点染。比如

鲁迅的小说《孔乙己》,全文详细地从正面描写了孔乙己第一次出场和最后一次出场的情景,但文中有关孔乙己被丁举人毒打的事是通过顾客交代的,属于侧面描写,这种侧面描写推动了故事情节的发展,使文章过渡非常自然、巧妙。又如白居易的《琵琶行》在正面描写琵琶女的精彩弹奏后,用了“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从外部环境上加以烘托,侧面表现琵琶女弹奏的魅力。

(2)、不宜正面描写的,用侧面描写加以渲染 侧面描写不仅能填补正面描写难以言说的空白,还能淋漓尽致的呈现描写对象难为人知之妙点、美点。比如,在《小镇女人》一文中,有这样的描写:我离开小镇那年,女人已不再摆地摊了,而是买了一辆出租车。过两年,小镇有人来,问及那个女人。小镇人说:“她现在发达了,家里有两辆车子,一辆跑出租,一辆跑长途。”最近又听小镇人说,女人新盖了三层楼房。我问:“她还盘发吗?还穿旗袍吗?”小镇人就笑了,说:“如果不盘发,不穿旗袍,她就不是她了。真的呢,她还跟从前一样漂亮,一点没见老。”这就是典型的侧面描写的方法。通过小镇人的介绍,交代小镇女人的结局。

(3)侧面描写取代了正面描写。 优秀的汉乐府民歌《陌上桑》,塑造了一位美丽出众、机智善斗的农家姑娘秦罗敷的形象。“头上倭堕髻,耳中明月珠;缃绮为下裙,紫绮为上襦”,直接铺写了罗敷的穿着打扮,正面抒写了她那光彩照人的动人形象。但实际上并没有去正面写秦罗敷的发、脸、身材等,而是用了侧面描写:“行者见罗敷,下担捋髭须;少年见罗敷,脱帽著帩头。耕者忘其犁,锄者忘其锄;来归相怨怒,但坐观罗敷”,诗中通过长者、少年、耕者、锄者的不同动作、神态、表情,烘托出了罗敷的美丽。真可谓是“不着一字,尽得风流”,收到了正面描写达不到的艺术效果。

(二)欲扬先抑欲扬先抑,是一种人物描写技巧。欲扬先抑的“扬”,是指褒扬、抬高。“抑”,指按下、贬低。想褒扬某个人物,却不从褒扬处落笔,而先是按下,从相反的贬抑处落笔。用这种方法,使情节多变,形成波澜起伏,造成鲜明对比,容易使读者在阅读过程中,产生恍然大悟的感觉,留下比较深刻的印象。 欲扬先抑法,“抑扬”指控制和放纵感情,运用这种方法需要在结构上层层铺垫,“抑”为“扬”蓄足气势。这样,一方面使文章波澜起伏,摇曳多姿,更重要的是使的思想感情抒发得更加酣畅、深沉。欲扬先抑,这是一种表现手法,因为对比会让美丽的东西越发美丽。惊天动地的大逆就是这种手法的绝佳体现,他会让原本简单的东西变得复杂,让复杂的东西变得永恒。先贬抑再大力颂扬所描写的对象,上下文形成对比,突出所写的对象受到出乎意料的感人效果 。运用这种方法,在构思与写作过程中,要注意抑扬前后应具有对照性,而且大多是采用相反对立的形式构成对照。另外,对于抑扬两者,不可等量齐观,而是应该重在后扬。抑,起的是衬垫作用。这里的比例、分量的掌握,只能通过自己不断的写作实践,去细细地体会、揣摩。梁实秋先生的《我的一位国文老师》和2010年河北省中考试题记叙文阅读选的《最美的善举》两篇文章中对人物的刻画和塑造就是运用欲扬先抑手法的典范之作。

(三)对比衬托:

1、对比,是把具有明显差异、矛盾和对立的双方安排在一起,进行对照比较的表现手法。对比手法是把对立的意思或事物、或把事物的两个方面放在一起作比较,让读者在比较中分清好坏、辨别是非。写作中的对比手法,就是把事物、现象和过程中矛盾的双方,安置在一定条件下,使之集中在一个完整的艺术统一体中,形成相辅相成的比照和呼应关系。运用这种手法,有利于充分显示事物的矛

盾,突出被表现事物的本质特征,加强文章的艺术效果和感染力。对比的作用在于同时使好的显得更好,坏的显得更坏。

2、衬托:为了突出主要事物,用类似的事物或反面的、有差别的事物作陪衬,这种“烘云托月”的修辞手法叫衬托。运用衬托手法,能突出主体或渲染主体,使之形象鲜明,给人以深刻的感受。按主要事物和衬托事物之间所呈现出来的不同关系,可分为正衬与反衬两种。 正衬用类似的事物衬托所描绘的事物,如用「高的」衬托「更高的」,用「好的」衬托「更好的」。例如: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赠汪伦》唐 李白 )就是 以桃花潭的水深衬托出跟汪伦的友情更深。反衬就是用相反或相异的事物衬托所描绘的事物,如用“高的”衬托“小的”;用“黑的”衬托“白的”;用“大的”衬托“小的”等。 例如:高尔基的《海燕》中“海鸥在大海上飞窜,轰隆隆的雷声把海鸭吓坏了,企鹅胆怯地把肥胖的身躯躲藏在悬崖底下......只有那高傲的海燕,勇敢地、自由自在地在没起白沫的大海上飞翔”这段文字的描写就是以海鸭及企鹅的懦弱衬托出海燕的勇敢。

(四)细节描写 细节描写,就是对能很好地表现人物思想性格的生动、细小的情节或人物或环境的某种细微特征的描写。细节描写可以使人物形象更丰满、更鲜明,给人以强烈的印象,还可以深化作品的主题思想,增加作品的生活气息,使作品更加生动活泼。对人物的细节描写主要是从肖像、动作、神态等方面进行描写。比如,在《安恩和奶牛》中,对老妇人的外貌的几处描写:“她戴的那条头巾颜色褪白,七皱八褶,好像是撂在抽屉里有了年头。脚上的木屐连后跟都磨平了,皮面上却抹了油,擦得锃亮。”对安恩的头巾、木屐的描写就是服饰细节描写。在《故乡》中,对捕鸟过程就运用了细节描写:“我扫出一块空地来,用短棒支起一个大竹匾,撒下秕谷,看鸟雀来吃时,我远远地将缚在棒上的绳子只一拉,那鸟雀就罩在竹匾下了。”在《背影》中,对父亲翻越站台的动作也是细节描写:“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

三、中考题型这个考点在历年来的中考和一模二模题中的题型基本有两种:

题型一、说说是如何将某某人物刻画的生动而感人的。 题型举例:2010年北京市中考记叙文阅读试题(15题)15.简要分析是怎样把只见过一面的冼星海描写得生动而感人的。(不超过150个字)(6分)

题型二、结合作品,分析某某人是如何影响某某人的,从中可以看出某某(文中主要正面人物)这一人物形象具有怎样的特点?题型举例:2011年北京市中考记叙文阅读试题17.结合作品,分析修鞋人是如何影响年轻人的,从中可以看出修鞋人这一人物形象具有怎样的特点?(不超过150个字)(7分)

四、解题思路、方法和技巧点拨:对人物形象的分析和理解,在阅读文章后,要弄清楚以下几点:

第一、文章写了几个人物,主要人物是谁?

第二、写了几件事?这些事与主要人物有什么联系?

第三、刻画人物用了什么方法?

记叙文阅读之人物描写方法及其作用 例句:

老师看了,微笑着道:“给我讲讲吧。我相信,每件事背后,都藏着一个故事。” 继母在床边坐了会儿,给他掖掖被,随后,轻轻地离开。 他觉得父亲果然变了心,心里更觉悲凉。

人物描写方法知识库:

1.人物描写方法一般分为:外貌描写(肖像描写)、动作描写、神态描写、语言描写、心理描写。

2.对人物进行描写的角度或途径: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

3.在人物的各种描写方法中都可能存在细节描写。

4.人物描写方法作用(依次分析,有一个答一个):

(1)生动形象地写出??(特点)

(2)表现了人物(要结合文章具体化)??(精神/品质/ 心理)

(3)表达作者(有时是“我”)??(情感)

(4)为下文??作铺垫

(5) 如果是侧面描写,应回答:从侧面烘托??

答题公式:

运用了xx描写,形象生动写出了什么(内容),表现了谁xx性格特点或XX品质。

注意:外貌描写 交代了人物的××身份、××地位、××处境、经历或写出了什么以及××心理状态、××思想性格等情况。


利用肖像,行,言等突出人物性格》由:免费论文网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
链接地址:http://www.csmayi.cn/show/189576.html
转载请保留,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