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顺铂
顺铂
顺铂
本品是中心以二价铂同两个氯原子和两个氨分子结合的重金属络合物,类似于双功能烷化剂,可与DNA复制。DDP细胞最敏感,高浓度时抑制RNA及蛋白质合成。本品对乏氧细胞作用,进入人体后可扩散通过带电的细胞膜。目前认为,DDP主要作用部位在DNA的嘌呤和嘧啶碱基。
作用与用途:本品属细胞周期非特异性药物,具有细胞毒性,可抑制癌细胞的DNA复制过程,并损伤其细胞膜上结构,有较强的广谱抗癌作用。临床用于卵巢癌、前列腺癌、睾丸癌、肺癌、鼻咽癌、食道癌、恶性淋巴瘤、头颈部鳞癌、甲状腺癌及成骨肉瘤等多种实体肿瘤均能显示疗效。
顺铂(Cisplatin),1965年由美国科学家B.Rosenborg等人首次发现的,第一个具有抗癌活性的金属配合物。他在1965年意外发现“惰性的铂电极”能引起细菌的菌丝生长这一事实,从而展开了顺式二氯二铂的抗癌特性。
化学名:顺式二氨基二氯络铂。外文缩写:DDP,PDD。
中文别名:顺氯氨铂,顺式铂,顺式二氨二氯铂。
外文名:Cisplatin,Platinol,Cis-diammin-odichloroplatinum
Ⅱdichloridle,platistil,Neo-plain。
分子式:Cl2(NH3)2Pt纯度:Pt≥65.0%分子量: 300.1
西药剂量:成人常用剂量10mg-20mg/日,溶于200ml-300ml生理盐水中,静脉滴注,避光2小时内滴完,每疗程为200mg-400mg,在用量达到100mg-200mg后,需间隔1-2周。总用量达200mg时,多数病人呈现主客观缓解。
药效及药代动力学
顺铂中心中的铂原子对其抗肿瘤作用具有重要意义,只有顺式结构有效,反式无效。
静脉注射、动脉给药或腔内注射吸收均极迅速。注射后广泛分布于肝、肾、前列腺、膀胱、卵巢,亦可达胸、腹腔,极少通过血脑屏障。T1/22日以上,若并用利尿剂T1/2可明显缩短。
本品主要由肾排泄,通过肾小球过滤或部分由肾小管分泌,用药后96小时内25%-45%由尿排出。腹腔内注射后腔内器官浓度为静脉注药的2.5-8.0倍。
本品为铂的金属络合物,作用似烷化剂,主要作用靶点为DNA,作用于DNA链间及链内交链,形成DDP-DNA复合物,干扰DNA复制,或与核蛋白及胞浆蛋白结合。
体内过程:DDP口服无效,静脉注射后开始在肝、肾、大小肠及皮肤中分布最多,18-24小时后肾内积蓄最多,而脑组织中最少。在血浆中消失迅速,呈双相型。开始血浆半衰期为25-49分钟,分布后血浆半衰期为55-73小时。静脉注射后1小时血浆含量为10%左右,90%与血浆蛋白等大分子结合。排泄较慢,1日内尿中排出19%-34%,4日内尿中仅排出25%-44%,但在全剂量注入后的5日内,仅有27%-43%的顺铂排出体外;胆法或肠道排出甚少,腹腔给药时腹腔器官的药物浓度相当于静脉给药的2.5-8倍,这对卵巢癌等治疗有增效作用。
药物相互作用
氨基糖甙类抗生素、两性霉素B或头孢噻吩等与本品并用,有肾毒性叠加作用;
MTX及BLM主要由肾脏排泄,本品所致的肾损害会延缓上述两种药物的排泄,导致毒性增加。
丙磺舒与本品并用时,可致高尿酸血症;
氯霉素或其呋喃苯胺酸或利尿酸钠增加本品耳毒性;
抗组胺药可掩盖本品所致的耳鸣、眩晕等症状。
临床应用
DDP具有抗癌谱广、作用强、与多种抗肿瘤药有协同作用、且无交叉耐药等特点,为当前联合化疗中最常用的药物之一。
1.生殖系统肿瘤:对卵巢癌及睾丸癌疗效显著。DDP与ADM的联合化疗可使40%以上的卵巢癌取得较好疗效;DDP与BLM、VLB的联合化疗,对非精原细胞睾丸癌的有效率与治愈率分别达到80%和60%。亦可用于绒癌、宫颈癌等其他生殖系统肿瘤。
2.头颈部癌:鼻咽癌、甲状腺癌、喉癌等。
3.对膀胱癌、肺癌、恶性淋巴瘤、乳腺癌、肾细胞癌、前列腺癌、软组织肉瘤、恶性黑色素瘤也有一定疗效。
4.其他:恶性胸腹水;与放疗并用,有放射增敏作用。
适应症
为治疗多种实体瘤的一线用药。与VP-16联合(EP方案)为治疗SCLC或NSCLC一线方案,联合MMC、IFO(IMP方案),或NVB等方案为目前治疗NSCLC常用方案,以DDP为主的联合化疗亦为晚期卵巢癌、骨肉瘤及神经母细胞瘤的主要治疗方案,与ADM、CTX等联用对多部位鳞状上皮癌、移行细胞癌有效,如头颈部、宫颈、食管及泌尿系肿瘤等。
“PVB”(DDP、VLB、BLM)可治疗大部分IV期非精原细胞睾丸癌,缓解率50%-80%。此外,本品为放疗增敏剂,目前国外广泛用于IV期不能手术的NSCLC的局部放疗,可提高疗效及改善生存期。
用法用量
静脉注射或静脉滴注:每次20-30mg,或20mg/m,溶于生理盐水20-30ml中静脉注射,或溶于5%葡萄糖注射液250-500ml中静脉滴注,连用5日为1周期,一般3-4周重复,可间断用药3-4个周期。大剂量:80-120mg/m,每3周1次,同时注意水化,使患者尿量保持在2000-3000ml,也可加用甘露醇利尿。
胸腹腔注射:胸腔7-10日1次,每次30-60mg。腹腔每次100-160mg。 动脉注射:每次20-30ml,中由插管推注,连用5日为1周期,间隔3周可重复。动脉灌注主要用于头颈部肿瘤。
药物过量:药物剂量超过120mg/m,其毒性增加,尤其是肾毒性、骨髓毒性。222
禁忌症
肾功能损害、严重骨髓抑制、对本品有过敏史者及孕妇禁用。
不良反应
1.骨髓抑制:主要表现为白细胞减少,多发生于剂量超过每日100mg/m2时,血小板减少相对较轻。骨髓抑制一般在3周左右达高峰,4-6周恢复。
2.胃肠道反应:最常见,且明显,如食欲减退、恶心、呕吐、腹泻等,一般静脉注射1-2小时后发生,持续4-6小时或更长,停药后3-5日消失,但也有少数病人持续1周以上。
3.肾脏毒性:是最常见又严重的毒性反应,也是剂量限制毒性,重复用药可加剧肾毒性。主要损害肾近曲小管,使细胞空泡化、上皮脱落、管腔扩张,出现透明管型,血中尿酸过多,常发生于给药后7-14日之间。DDP肾小管的损伤在一般剂量下多为可逆性的;但剂量过大或用药过频,可导致药物在体内的蓄积,使肾小管损伤为不可逆的,产生肾功能衰竭,甚至死亡。
4.神经毒性:与总量有关,大剂量及反复用药时明显,损伤耳柯替口器的毛细胞,引起高频失听,在一些患者表现的头昏、耳鸣、耳聋、高频听力丧失;少
数人表现为球后神经炎、感觉异常,味觉丧失。
5.过敏反应:在用药后数分钟可出现颜面水肿、喘气、心动过速、低血压、非特异性丘疹类麻疹。
6.电解质紊乱:低血镁较为常见,低血钙亦较常见,二者同时出现时则发生手足抽搐。
7.其他反应:少数患者出现心电图ST-T改变,肝功能损害。
注意事项
(1)在运用较大剂量(80-120mg/m)时,必须同时进行水化和利尿。所谓 水化疗法即水化、利快活与增加尿中氯量,以降低肾脏毒性的一种治疗方法。一般在大剂量DDP给药前先给生理盐水或葡萄糖溶解1000ml加氯释后滴注。DDP用生理盐水200ml稀释后滴注。DDP给药前,一次给20%甘露醇125ml,DDP滴完后再用125ml,以达到利尿之目的。一般每日液体总量3000-4000ml ,输液从DDP给药前6-12小时开始,持续至DDP滴完后6小时为止;有的大剂量DDP一次给药,则连续输液3日,输液中根据尿量,每次给速尿40mg静脉冲入。
(2)为减轻毒副作用,用药期间尚应多饮水;用药前宜选用各类止吐药;同时备用肾上腺素、皮质激素、抗组织胺药,以便急救使用;用DDP后可肌肉注射安钠咖以巩固疗效。
(3)在用药前、中、后均应监测血、尿及肝肾功能。其停药指征为:白细胞﹤3.5*10/L,血小板﹤75*10/L;持续性恶心,呕吐;早期肾脏毒性如尿中白细胞10、红细胞10、管型5/高倍视野以上者;血清肌酐>186-351mmol/L者;过敏反应;在用药过程中发现有肾病史、肾功能不良及患有中耳炎的患者。若血清肌酐、尿素氮、白细胞、血小板等恢复到正常水平,一般情况良好,则可重复用药。
(4)本品可减少BLM的肾排泄而增加其肺毒性;与氨基甙类抗生素合用可发生致命的肾衰,并可能加重耳的损害;抗级别织胺药、吩噻嗪类等可能会掩盖DDP的耳毒性。
(5)DDP在生理盐水中溶解较慢,可加温30℃左右振荡助溶,也可选用溶液制剂。 992
贮 藏
避光、室温下保存。
制剂规格
注射剂:10mg/支,20mg/支,30mg/支,50mg/支。
篇二:大剂量顺铂化疗水化的护理
大剂量顺铂化疗水化的护理
【关键词】大剂量化铂;化疗;水化;护理
目前,大剂量顺铂(PDD)治疗恶性肿瘤患者的有效率为40.3%,常规剂量治疗肿瘤的有效率为24.3%,说明大剂量顺铂治疗比小剂量顺铂的疗效为优[1]。以大剂量顺铂为主的联合化疗,对于肿瘤、乳腺癌、卵巢癌的治疗取得了较好的效果[2]。但剂量加大,药物毒性增强,就其严重的肾毒性反应给患者带来极大的痛苦,我们通过大量输液充分水化和强迫利尿措施,有效降低肾毒性反应,疗效显著提高,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本组患者为2006年6月至2007年6月在本科治疗的恶性肿瘤患者,共24例,男11例,女13例,年龄41~71岁,平均59.2岁,均经病理细胞学确诊。其中乳腺癌5例,非小细胞肺癌7例,卵巢癌4例,膀胱癌3例,食管癌3例,骨肉瘤2例。
1.2 水化及利尿的方法 PDD80~120 mg/m2,第1天,4周重复,在大剂量PDD给药前先给液体1 000 ml。PDD用3%氯化钠稀释滴注,PDD滴完后再用20%甘露醇250 ml静脉滴注,20~30 min滴完,根据尿量情况酌情使用速尿,每天需补液2 000~3 000 ml,连续补液3 d,根据病情调整速尿用量,尿量>
2.5L/d以上。同时用止吐等药物进行对症支持疗法。根据病种的不同配合其他化疗:肺癌加用盖诺25 mg/m2,第1天,8周重复,鼻咽癌和食管癌加用5-FU0.5 g/m2,第1~5天;卵巢癌加用阿霉素50 mg/m2,第1天。
2 护理
2.1 心理护理 癌症患者是易发生心理障碍的脆弱人群,已有研究证实[3],癌症患者大多存在着不同程度的焦虑、抑郁等心理反应,加之大剂量顺铂化疗引起胃肠道反应,长时间连续输液难以坚持,使患者对化疗失去信心,应做好解释工作,告知其注意事项,必要时按医嘱应用止吐剂,让患者主动配合治疗。
2.2 水化肾毒性的护理 肾毒性是大剂量DDP化疗最常见、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DPP用后可致血清BUN及Cr升高,通常发生于给药后10~15 d,多为可逆性,个别严重者可致不可逆肾功能衰竭,目前尚无有效预防肾毒性的手段。DDP进入循环后可直接与肾小管结合,破坏肾功能。化疗时严格按医嘱用药,用药后及时给予利尿剂,每日摄入量维持在3 000~3 5000 ml,使尿量维持在2 500 ml以上,水化过程中注意观察液体超负荷病症并及时处理,定期检测血清电解质、肾功能情况,同时观察24 h尿量及尿颜色,鼓励患者多饮水,促进毒物排泄,以防尿酸结晶形成造成肾功能损害。必要时给予碳酸氢钠和别嘌呤醇碱化尿液,抑制尿酸形成,监测尿液的酸碱度,pH值保持在6.5~7.0之间,准确记录24 h尿量,密切观察尿量变化,及时向医生报告。
篇三:大剂量顺铂肾毒性的解救方法
大剂量顺铂肾毒性的解救方法
在使用大剂量DDP时,采用水化和利尿是减轻肾毒性的较好方法。实验证明在给予DDP之前,滴注生理盐水,可使肾毒性降低。甘露醇和速尿可以加强肾脏排泄,降低DDP在肾小管中的积聚。甘露醇能是正常组织较快恢复,而速尿无此效应。
水化和利尿方法:
1、先给液体1000ml(生理盐水或葡萄糖溶液)+氯化钾15ml; 2、20%甘露醇250ml,或DDP前125ml,DDP后再125ml,均为快速静滴,时间少于30;(有作者在此联用速尿20-40mg,再用甘露醇,速尿用后30开始用顺铂);
3、大剂量DDP用NS 200-250ml稀释后滴注;
4、每日液体总量3000-4000ml。输液从DDP给药前开始,持续至DDP滴注完后3日水化;输液中根据尿量每次给予速尿40mg,静脉冲入;
5、每输入1000ml液体,给氯化钾15ml,有的加入硫酸镁1g/L。
,
,
大剂量DDP水化医嘱表
患者姓名: 病案号: 体表面积:m2 第一日 年 月 日 医师签名:
第二日 年 月 日 医师签名: 给药医嘱 护士签名 观察记录
1、24h入量: ml 24h出量: ml 2、呕吐情况: N S250ml Iv gtt开始时间: 昂丹司琼 8mgiv 停止时间: 呕吐次数:次/天 Iv gtt 3、密切注意液体超负荷情况、电解质、尿素氮和肌酐等。
速尿 20mg iv
Iv gtt NS 500ml Iv gtt
第三日 年 月 日
医师签名: Iv gttd1,d8; q21d×4。
30-60),在顺铂前给药,相应减少第一天液体量。
有作者认为:在化疗前一天即开始水化,给予液体2000ml则更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