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写论文?写好论文?免费论文网提供各类免费论文写作素材!
当前位置:免费论文网 > 范文百科 > 雪花的心跳阅读答案

雪花的心跳阅读答案

来源:免费论文网 | 时间:2017-03-14 06:39:56 | 移动端:雪花的心跳阅读答案

篇一:习题

大柳塔二小教学案

主备教师:刘爱梅 授课教师: 授课班级:

大柳塔二小教学案

主备教师:刘爱梅 授课教师: 授课班级:

大柳塔二小教学案

主备教师:刘爱梅 授课教师: 授课班级:

篇二:高一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_4

广东省金山中学2008-2009学年度高一语文上学期期末试卷

命题人:吴瑛 刘晓丹

一、基础知识(每小题2分,共10分)

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A.鬈(quán)曲 遒(qiú)劲 暌(kuí)违 纤纤(xiān) .....

B.青荇(xíng) 絮聒(guō) 鞭笞(chī) 觌(dú)面 ....

C.愀(chǒu)然 江渚(zǔ) 譬(pǐ)如 劳什(sh?)子 ....

D.箱箧(jiá) 蹇(jiǎn)滞涟漪(yí) 金钏(chuān) ....

2.下列各组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辜负 作崇 溯造 自欺其人

B.提纲 融洽 脉搏 拭目以待

C.精悍 奥秘 隔漠 茫然失错

D.通碟 汲取 隐弊 百舸争流

3.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①各级政府要切实解决侵害妇女儿童权益和妇女儿童发展的突出问题。

②那英勇悲壮的一幕,今天仍让人。

③随着未来的科学进步,我相信,宗教______教条____ 迷信,都必将让位于科学;可是人的对于超越人世的渴望,必将由未来的哲学来满足。

A.妨害 振动 以及/或 B.妨害 震撼 及其/或

C.妨碍 震撼 及其/和 D.妨碍 振动 以及/和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入世后,面对强大的竞争对手,通过强强联合的方式来实现文化产业的集团化,无疑是一个重要的举措。

B.为了防止今后不再发生类似的事件,有关部门进一步完善了防范措施。

C.针对国际原油价格步步攀升的情况,美国、印度等国家纷纷建立和增加了石油储备。

D.春风一阵阵吹来,树枝摇曳着,月光、树影一起晃动起来,发出沙沙的响声。

5.填入下面横线处的语句,与上下文语意连贯的一句是 ( )

北朝的碑刻达到了空前的繁盛,地上有碑铭、摩崖、造像记、刻经;地下则埋有众多墓志。,在书法史上放出灿烂的光辉。

A.它们丰富多彩,格调既雅而又形质朴茂。

B.它们上面的字丰富多彩,格调既雅而形质朴茂。

C.它们丰富多彩,格调虽雅而形质朴茂。

D.它们上面的字丰富多彩,格调虽雅而形质朴茂。

二、古诗文阅读(共25分)

(一)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苏子曰:“客亦知夫水与月乎?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主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客喜而笑,洗盏更酌。肴核既尽,杯盘狼藉。相与枕藉乎舟中,不知东方之既白。

6.下列各句中,与例句的“之”字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2分)

例句:不知东方之既白 .

A.此非曹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 B.凌万顷之茫然 ..

C.倚歌而和之 D.唯江上之清风 ..

7.与例句的句式特点不同的一项是 ()(2分)

例句:而又何羡乎?

A.而今安在哉? B.彼且恶乎待哉!

C.且何谓阁子也?D.背负青天而莫之夭阏者

8.作者超越自我,把生命放到宇宙的永恒中加以考察,终于积郁释然,作出了超旷达观的解释,得出“ ”的认识。(2分)

(二)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包拯,字希仁,庐州合肥人也。始举进士,除大理评事,出知建昌县。久之,赴调,知天长县。有盗割.

人牛舌者,主来诉。拯曰:“第归,杀而鬻之。”寻复有来告私杀牛者,拯曰:“何为割牛舌而又告之?”.

盗惊服。徙知端州,迁殿中丞。端土产砚,前守缘贡,率取数十倍以遗权贵。拯命制者才足贡数,岁满不持一砚归。 张方平为三司使,坐买豪民产,拯劾奏罢之;而宋祁代方平,拯又论之;祁罢,而拯以枢密直学士权三司使。欧阳修言:“拯所谓牵牛蹊田而夺之牛,罚已重矣,又贪其富,不亦甚乎!”拯因家居避命,久之乃出。其在三司,凡诸管库供上物,旧皆科率外郡,积以困民。拯特为置场和市,民得无扰。吏负钱帛多缧系,..间辄逃去,并械其妻子者,拯皆释之。

拯性峭直,恶吏苛刻,务敦厚,虽甚嫉恶,而未尝不推以忠恕也。与人不苟合,不伪辞色悦人,平居无私书,故人、亲党皆绝之。虽贵,衣服、器用、饮食如布衣时 尝曰:“后世子孙仕宦,有犯赃者,不得放归.

本家,死不得葬大茔中。不从吾志,非吾子孙也。”

(节选自《宋史·列传第七十五》)

9.下列加点的字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2分)

A.除大理评事 除:任命,授职 .

B.杀而鬻之鬻:卖 .

C.吏负钱帛多缧系缧系:拘禁 ..

D.故人、亲党皆绝之 绝:绝交 .

10.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2分)

A.①久之,赴调B.①张方平为三司使 ..

②一人之心,千万人之心也②何为其然也 ..

C.①虽甚嫉恶,而未尝不推以忠恕也D.①并械其妻子者 ..

②万籁有声,而庭阶寂寂 ②汝其善抚之 ..

11.下列对原文的叙述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包拯巧用妙计,智破盗割牛舌案,连盗贼都吃惊佩服。

B.包拯以枢密直学士的身份权兼三司使时,革除了三司的一些弊端,减轻了百姓负担。

C.包拯虽然性格严厉,却能极力推行仁政。

D.包拯规定犯贪污罪的子孙不得入葬。

12.翻译句子(共4分)

①端土产砚,前守缘贡,率取数十倍以遗权贵。(2分)

②张方平为三司使,坐买豪民产,拯劾奏罢之。(2分)

13.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5分)

访城西友人别墅

雍 陶

澧水桥西小路斜,日高犹未到君家。

村园门巷多相似,处处春风枳壳花。

⑴这首随笔式的小诗,主要写了春郊访友的感受,那么作者对朋友别墅所在地熟不熟悉

呢?哪句诗比较明确地透露出了这一信息?(2分)

答:

⑵本诗题为《访城西友人别墅》,但一直到结束都没有具体写“君家”怎样、“友人”如何,

请结合内容谈谈诗人运用了怎样的表现手法?(3分)

答:

14.默写(从下面5小题中任选4道,共4分)

⑴,春与秋其代序。 ,恐美人之迟暮。

⑵ ,水不厌深。,天下归心。

⑶ ,未云何龙?复道行空, ?

⑷五步一楼, 。廊腰缦回, 。

⑸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 ,驾一叶之扁舟, 。

三、现代文阅读(共15分)

雨 的 四 季

刘湛秋

我喜欢雨,无论什么季节的雨,我都喜欢。她给我的形象和记忆,永远是美的。 春天,树叶开始闪出黄青,花苞轻轻地在风中摆动,似乎还带着一种冬天的昏黄。可是只要经过一场春雨的洗淋,那种颜色和神态是难以想像的。每一棵树仿佛都睁开特别明亮的眼睛,树枝的手臂也顿时柔软了,而那萌发的叶子,简直就起伏着一层绿茵茵的波浪。水珠子从花苞里滴下来,比少女的眼泪还娇媚。半空中似乎总挂着透明的水雾的丝帘,牵动着阳光的彩棱镜。这时,整个大地是美丽的,小草像复苏的蚯蚓一样翻动,发出一种春天才能听到的沙沙声。呼吸变得畅快,空气里像有无数芳甜的果子,在诱惑着鼻子和嘴唇。真的,只有这一场雨,才完全驱走了冬天,才使世界改变了姿容。

而夏天,就更是别有一番风情了。夏天的雨也有夏天的性格,热烈而又粗犷 一点雷的预告也没有,当你还来不及思索,豆大的雨点就打来了。可这时雨也并不可怕,因为你浑身的毛孔都热得张开了嘴,巴望着那清凉的甘露。打伞,戴斗笠,固然能保持住身上的干净,可当头浇,洗个雨澡却更有滋味,只是淋湿的头发、额头、睫毛滴着水,挡着眼睛的视线,耳朵也有些痒嗦嗦的。这时,你会更喜欢一切。如果说,春雨给大地披上美丽的衣裳,而经过几场夏天的透雨的浇灌,大地就以自己的丰满而展增它全部的诱惑了。一切都毫不掩饰地敞开了。花朵怒放着,树叶鼓着浆汁,数不清的杂草争先恐后地成长,暑气被一片绿的海绵吸收着。而荷叶铺满了河面,迫不及待地等待着雨点,和远方的蝉声近处的蛙鼓一起奏起了夏天的雨的交响曲。

当田野上染上一层金黄,各种各样的果实摇着铃铛的时候,雨,似乎也像出嫁生了孩子的母亲,显得端庄而又沉思了。这时候,雨不大出门。田野上几乎总是金黄的太阳。也许,人们都忘记了雨。成熟的庄稼地等待收割,金灿灿的种子需要晒干,甚至红透了山果也希望最后晒甜。忽然,在一个夜晚,窗玻璃上发出了响声,那是雨,是使人静谧、使人怀想、使人动情的秋雨啊!天空是暗的,但雨却闪着光;田野是静的,但雨在倾诉着。顿时,你会产生一脉悠远的情思。也许,在人们劳累了一个春夏,收获已经在大门口的时候多么需要安静和沉思啊!雨变得更轻,也更深情了,水声在屋檐下,水花在窗玻璃上,会陪伴着你的夜梦。如果你怀着那种快乐感的话,那白天的秋雨也不会使人厌烦。你只会感到更高邈、深远,并让凄冷的雨滴,去纯净你的灵魂,而且一定会遥望到在一场秋雨后将出现一个更净美、开阔的大地。

也许,到冬天来临,人们会讨厌雨吧!但这时候,雨已经化妆了,它经常变成美丽的雪花,飘然莅临人间。但在南国,雨仍然偶尔造访大地,但它变得更吝啬了。它既不倾盆瓢泼,又不绵绵如丝,或淅淅沥沥,它显出一种自然、平静。在冬日灰蒙蒙的天空中,雨变得透明,甚至有些干巴,几乎不像春、夏、秋那样富有色彩。但是,在人们受够了冷冽的风的刺激,讨厌那干涩而苦的气息。当雨在头顶上飘落的时候,似乎又降临了一种特殊的温暖,仿佛从那湿润中又漾出花和树叶的气息。那种清冷是柔和的,没有北风那样咄咄逼

人。远远地望过去,收割过的田野变得很亮,没有叶的枝干,淋着雨的草垛,对着瓷色的天空,像一幅干净利落的木刻。而近处池畦里的油菜,经这冬雨一洗,甚至忘记了严冬。忽然到了晚间,水银柱降下来,黎明提前敲着窗户,你睁睛一看,屋顶,树枝,街道,都已经盖上柔软的雪被,地上的光亮比天上的还亮。这雨的精灵,雨的公主,给南国城市和田野带来异常的蜜情,是它送给人们一年中最后的一份礼物。

啊,雨,我爱恋的雨啊,你一年四季常在我的眼前流动,你给我的生命带来活力,你给我的感情带来滋润,你给我的思想带来流动。只有在雨中,我才真正感到这世界是活的,是有欢乐和泪水的。但在北方干燥的城市,我们的相逢是多么稀少!只希望日益增多的绿色,能把你请回我们的生活之中。 啊,总是美丽而使人爱恋的雨啊!

15.文章第2自然段画横线的文字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作用是什么?(3分)

答:

16.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四季雨的特点。(4分)

答:春雨

夏雨

秋雨

冬雨

17.文章的最后,作者动情地说:“总是美丽而使人爱恋的雨啊!”这表达了作者对雨的无限爱恋。结合全

文,请说说作者爱恋雨的理由是什么?(4分)

答:

18.下列对文章的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4分)

A.文章通过对雨在四季中的不同特点的描绘,抒发了作者对雨的爱恋之情。感情真挚而浓烈。

B.文章从形、声、气等方面写出了雨的趣味,雨的性格,将雨写得可感可触,可亲可爱。

C.本文是一篇托物言志的散文,对“雨”的描写形象生动,语言古朴典雅。

D.文章条理清晰。先总写对雨的感受,再具体描绘不同季节雨的特点,最后抒发对雨的爱恋之情。 E.“只希望日益增多的绿色,能把你请回我们的生活之中。”这句话是对工业污染的批判和对工业文明

的否定。

四、语言表达(共10分)

19.下面是一份实验报告《木材的蒸馏》中的两段。文中划线处的文字有四处运用不得体,请找出来,并给予修改。(4分)

先给盛有1木头碎末儿的试管2加小火烧,然后3用大火烧;当尖嘴导气管的末端开始④不知不觉地飘散出干馏生成的气体时,就5用火柴燃点,以检验其可燃性。木焦油与三氧化铁作用时,如果显现6酚的特有颜色反应,则说明其中有酚的存在。

修改:(序号)改为

(序号)改为

(序号)改为

(序号)改为

20.提取下面材料的要点,并以“中国棋手谢军”为陈述对象,整合成一个句子(2分)

①齐布尔达妮泽是格鲁吉亚的国际象棋特级大师

②齐布尔达妮泽独步国际棋坛13年

③在被称为“世纪之战”的国际象棋女子冠军赛上,齐布尔达妮泽被中国棋手谢军击败

④欧洲棋手垄断棋坛64年的格局因此被打破

答:

21.仿照下面的句子完成这一节小诗,可略为增减字数,可不考虑押韵。(4分)

我骄傲:我是中国人——

黄土高原,是我挺起的胸膛,

黄河流水,是我沸腾的血液,

五、作文(40分)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美国生理学家曾做过这样的实验,将出生的婴儿分成四组:第一组听不到任何声音;第二组播放录制的催眠曲;第三组用节拍器仿声;第四组播放母亲心跳的声音。结果表明,第四组仅用了其他三组所用时间的一半,婴儿就安安稳稳地睡着了。而第一组的婴儿在长达60%的时间内都在啼哭,骚动。这很耐人寻味。

请以“倾听”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立意自定; ②文体自选(诗歌除外); ③不少于800字。

汕头金山中学2008-2009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高一语文参考答案

一、基础知识(每小题2分,共10分)

1.A (B项“荇”为“xìng”,“觌”为“dí”;C项“愀”为“qiǎo”,“渚”为“zhǔ”,“什”为“shí”;

D项“箧”为“qia”,“漪”为“yī”,“钏”为“chuàn”)

2.B (A项“作崇”为“作祟”,“溯造”为“塑造”,“自欺其人”为“自欺欺人”;C项“隔漠”为“隔

膜”,“茫然失错”为“茫然失措”;D项“通碟”为“通牒”,“隐弊”为“隐蔽”)

3.C (与“发展”配搭,只能是“阻碍”,而不是“危害”; “震撼”有摇撼之意,形容对人内心的冲击

很大,“振动”多形容物体往复运动,用在这里不合适;“及其”是词组,表示“以及它的”,这里“宗教及其教条”,就是“宗教和宗教的教条”,与“迷信”并列,所以后用连词“和”)

4.A (B项“防止”与“不再”矛盾;C项“建立”和“石油储备”搭配不当;D项“月光”与“树影”没

法“发出沙沙的响声”)

5.B

二、古诗文阅读(共25分)

6.A (例句的“之”是结构助词,取消句子独立性,与A项相同;B项的“之”是结构助词,提宾标志;C

项的“之”是代词;D项的“之”是结构助词“的”)(2分)

7.C (例句与A、B、D皆为宾语前置句,C项为一般疑问句)(2分)

8.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 (2分)

9.D (“绝”是“消息断绝”之意)(2分)

10.C (C项都为表转折的连词;A项分别为补音助词和结构助词“的”;B项分别为“做,担任”,动词和

“因为”,介词;D项分别为“他们的”,代词和表希望的副词)

(2分)

11.D(“不得入葬”错,是“不得葬入大墓”)(2分)

12.①端州这地方出产砚台,他的前任知州假借上贡的名义,随意多征几十倍的砚台来送

给权贵们。(2分)

②张方平担任三司使,因购买豪民的财产而获罪,包拯上奏弹劾。(2分)

13.(1)不熟悉。“村园门巷多相似”比较明确地透露出了这一信息。(2分)

(2)诗人运用了侧面着笔的写法,可谓清新别致、耐人寻味。从那门巷相似而又枳花满村的环境和那朴

素、划一、洋溢着闲野情趣的画面中看出友人及其别墅的投影,从而悟出作者对友人恬然自适的高雅情怀的赞赏。(3分)

14.⑴日月忽其不淹兮惟草木之零落兮 ⑵山不厌高 周公吐哺

⑶长桥卧波不霁何虹 ⑷十步一阁 檐牙高啄

⑸侣鱼虾而友麋鹿举匏尊以相属 (5道选4道,每一横线0.5分,共4分)

三、现代文阅读(共15分)

15.运用了比喻和拟人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突出了一场春雨给大地带来的勃勃生机

篇三:人教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下册阅读练习附参考答案

读下面的文段和短文,做后面的练习题。

(一)

“是啊,莺儿,你要好好保存!这梅花,是我们中国最有名的花。旁的花,大抵是春暖才开花。她却不一样,愈是寒冷,愈是风欺雪压,花开得愈精神,愈秀气。她是最有品格、最有灵魂、最有骨气的呢!几千年来,我们中华民族出了许多有气节的人物,他们不管历经多少磨难,不管受到怎样的欺凌,从来都是顶天立地,不肯低头折节。他们就像这梅花一样。一个中国人,无论在怎样的境遇里,总要有梅花的秉性才好!”

1. 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2分)

大抵------( )秉性------( )

2.“一个中国人,无论在怎样的境遇里,总要有梅花的秉性才好”的正确意

思是:( ) (3分)

①外祖父希望每个中国人都要有梅花坚强不屈的秉性。

②外祖父希望“我”像梅花一样迎风傲雪,不畏艰难。

③这句话是外祖父借梅花作比喻,表示他对“我”的殷切希望;希望“我”能在任何环境里,不忘自己是中国人,要做一个有骨气、堂堂正正的中国人。

3.用“//”把片段分为四层,并写出层意。(4分)

第一层: 第二层:

第三层:第四层:

(二)

现在,我已经有了很多作品,出版、发行了一部部小说、戏剧和电影剧本。我越来越体会到我当初是多么幸运。我有个慈祥的母亲,她常常对我说:“巴迪,这是你写的吗?精彩极了!”我还有个严厉的父亲,他总是皱着眉头,说:“这个糟糕透了。”一个作家,应该说生活中的每一个人,都需要来自母亲的力量,这种爱的力量是灵感和创作源泉。但是仅有这个是不全面的,它可能会把人引入歧途。所以还需要警告的力量来平衡,需要有人时常提醒你:“小心,注意,总结,提高。”这些年来,我少年时代听到的这两种声音一直交织在我的耳际:“精彩极了”,“糟糕透了”;“精彩极了”,“糟糕透了”??它

们像两股风不断地向我吹来。我谨慎地把握住我生活的小船,使它不被哪一股

风刮倒。我从心底里知道,“精彩极了”也好,“糟糕透了”也好,这两个极端的断言有一个共同的出发点——那就是爱。在爱的鼓舞下,我努力地向前驶去。

1.写出下列词语的意思。(3分)

歧途: 谨慎:

2.从文中找出两对反义词。(2分)

( )------( ) ( )------( )

3. 两种声音是 和 ,它们

像 。这是一个句,是把 比作 。(3分)

4. 读句子,选择正确答案。(4分)

①“精彩极了”,“糟糕透了”; “精彩极了”,“糟糕透了”??句中

的引号表示:( )

A. 提示这是特别重要的词语;B.引用父母的话;C.反话;D.双重语

②这两个极端的断言有一个共同的出发点------那就是爱。句子中破折号的

作用是:( )

A. 解释说明;B.话题的转换;C.语意的跃进;D.时间或声音的延续

5. “我谨慎地把我住我生活的小船,使它不被哪一股风刮倒。”你是怎样

理解这句话的?(4分)

6. 你觉得拥有这样的母亲和父亲的“我”幸福吗?联系生活实际谈一谈。(4分)

(三)伸出你充满善意的手(16分)

①深夜,一辆长途客车在贵州的深山中抛锚了,巨大的暴风雪一次又一次

向旅客肆虐过来。尽管关紧了门,车上所有的人还是感觉到了浓浓的寒意。有人开始从旅行袋里取衣服,有人开始在车子里走来走去,试图驱除寒意。汽车的电力很快用完了,空调关闭,车里的温度一降再降,陌生的人们只好相互抱着取暖,然而还是无济于事。很多人在想:要是这时,有一团温暖的火那该多好。

②终于有一束手电扫了过来,车上所有的人都( )地惊呼起来。

来人是一个打扮非常普通的老人,他的背上还有一个篓子,里面是热腾腾的馒头。

③有人开了门,老人把篓子放在车上,他指着车前不远处说,那里就是他

的家,他真诚地邀请车上的人到他家去。然而让人意外的是,车上没有一个人起身,老人连续说了三次,唯一的反应还是沉默。老人只好把篓子放下,自己一个人回家了。

④这时车上的温度已经是零下五度,热腾腾的馒头正在迅速变冷,有一个

小男孩起了身,但迅速被身旁的母亲拉了回来:“你要干什么?那东西有毒,吃不得。”“就是,我们宁愿挨冷挨饿,也不去冒这个险。”车上不断有人附和。

⑤半个小时后,老人再次来到车上,当他发现篓子里的馒头一个都没少时,只是轻轻叹了口气。他再次邀请,依然没有人反应。当他正准备下车时,车上终于有人说话了:“爷爷,我相信你,我跟你去。”说话的正是刚才那个被母亲拉住的小孩。

⑥老人的眼圈红了 孩子你不怕我是个坏人 孩子走上去伸出

他的手挽住了老人说 爷爷 我相信你

⑦在孩子的影响下,车上才不断有人下车,跟随老人而去。

⑧第二天,所有人都安然无恙地上了车,面对送行的老人,很多人羞愧地

低下了头。

⑨有记者问老人:“你的善意一次次被人拒绝和怀疑,你为什么还要坚持

下去?” 老人告诉记者,在这座深山里,他经常能遇到抛锚的长途车,这已经是他做的第一百件善事了。老人语重心长地说,他只是希望能以自己充满善意的手,为这个陌生而隔阂的世界多添一点爱和温暖,让人心不再可畏。

1. 请在第②自然段的括号里填上一个合适的词语。(2分)

2. 给短文第⑥自然段加上合适的标点。(3分)

3. 读句子,填空。(4分)

⑴让人意外的是,车上没有一个人起身,老人连续说了三次,唯一的反应

还是沉默。

①“老人连续说了三次”说的是: ⑵第二天,所有的人都安然无恙地上了车,面对送行的老人很多人羞愧地低下了头。

②“很多人羞愧地低下了头”的原因是:

4.写出本文的主要内容。(3分)

5. 请对文章中的两个主要人物作出你自己的评价。(4分)

⑴小男孩: ⑵老人:

(四)顾炎武自督读书(20分)

“天下兴亡(xīngxìng),匹夫有责。”这个家喻户晓的名言,是由明末清初的爱国主义思想家、著名学者顾炎武最先提出的。

顾炎武自幼勤学。他6岁启蒙,10岁开始读史书、文学名著。11岁那年,他的祖父蠡(lí)源公要求他读完《资治通鉴》,并告诫说:“现在有的人图省(shěng xǐng)事,只浏览一下《纲目》之类的书便以为万事皆了(le liǎo )了,我认为这是不足取的。”这番话使顾炎武领悟到,读书做学问是件老老实实的事,必须认真忠实地对待它。顾炎武勤奋治学,他采取了“自督读书”的措施:首先,他给自己规定每天必须读完的卷数;其次,他限定自己每天读完后把所读的书抄写一遍。他读完《资治通鉴》后,一部书就变成了两部书;再次,要求自己每读一本书都要做笔记,写下心得体会。他的一部分读书笔记,后来汇成了著名的《日知录》一书;最后,他在每年春秋两季,都要温习前半年读过的书籍,边默诵,边请人朗读,发现差(chà chā)异,立刻查对。他规定每天这样温课200页,温习不完,决不休息。

1.用“√”选出文中多音字的正确读音。(4分)

2.请你再写出一句像“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这样表达爱国情感的名言。

(3分)

②“老人连续说了三次,唯一的反应还是沉默”,“沉默”的原因是: ①“羞愧”的意思是:

3.用“ ”画出介绍顾炎武“自督读书”措施的句子,并谈谈你从他的措施中学到了什么读书方法.(4分)

4.将下列人物和他们勤学的故事连起来。(5分)

牛角挂书催光

韦编三绝匡衡

圆木警枕李密

凿壁借光司马光

昼拼夜诵孔子

5.你能说说自己的读书方法吗?也可以借助自己搜集的资料,为同学们介绍一些名人的读书方法。(4分)

(五)(15分)

①夜晚,我在灯下写稿,一只飞蛾不停地在我头顶上方飞来旋去,骚扰着我。我趁它停在眼前小憩时,一伸手抓住了它,我原想弄死它,但它鼓动双翅,极力挣扎,我感到一股生命的力量在我手中跃动,那样强烈!那样鲜明!这样一只小小的飞蛾,只要我的手指稍一用力,它就不能再动了,可是那双翅膀在我手中挣扎,那种生之欲望令我震惊,使我忍不住放了它!

②我常常想,生命是什么呢?墙角的砖缝中掉进一粒香瓜子,隔了几天,竟然冒出了一截小瓜苗。那小小的种子里,包含了一种怎样的力量,竟使它可以冲破坚硬的外壳,在没有阳光、没有泥土的砖缝中,不屈的向上,茁壮成长,昂然挺立。它仅仅活了几天,但是,那一股足以擎天撼地的生命力,令我肃然起敬!

③许多年前,有一次,我借来医生的听诊器,静听自己的心跳,那一声声沉稳而有规律的跳动,给我极大的震撼,这就是我的生命,单单属于我的。我可以好好的使用它,也可以白白的糟蹋它;我可以使它度过一个有意义的人生,也可以任它荒废,庸碌一生。一切全在我一念之间,我必须对自己负责。 ④虽然肉体的生命短暂,生老病死也往往令人无法捉摸,但是,让有限的生命发挥出无限的价值,使我们活得更加光彩有力,却在于我们自己掌握。


雪花的心跳阅读答案》由:免费论文网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
链接地址:http://www.csmayi.cn/show/195977.html
转载请保留,谢谢!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