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写论文?写好论文?免费论文网提供各类免费论文写作素材!
当前位置:免费论文网 > 范文百科 > 李纳

李纳

来源:免费论文网 | 时间:2017-03-14 06:44:31 | 移动端:李纳

篇一:揭秘西方人害怕毛泽东的真正原因

令中国人震惊:揭秘西方人害怕毛泽东的真正原因 狐狼0012015/3/9 9:50:07收藏

分享 >

12319056

导读: 这个世界上,没有无缘无故的爱,也没有无缘无故的恨。在西方世界里,他们欣赏两个非他们族类的人物,前一个是印度的甘地,后一个是苏联的戈尔巴乔夫。甘地的绝技就是“不抵抗”,虽然使印度独立了,但也让印度分裂为三个国家:印度、巴基斯坦、孟加拉。而且使印度成为了一个封建社会为基础的资本主义国家、民主只在特权阶层内部体现。戈氏的绝技是“新思维”,其实就是做西方思想的顺民,结果苏联倒塌了,国家分裂了,其主体国家俄罗斯成了三流国家。

这个世界上,没有无缘无故的爱,也没有无缘无故的恨。在西方世界里,他们欣赏两个非他们族类的人物,前一个是印度的甘地,后一个是苏联的戈尔巴乔夫。甘地的绝技就是“不抵抗”,虽然使印度独立了,但也让印度分裂为三个国家:印度、巴基斯坦、孟加拉。而且使印度成为了一个封建社会为基础的资本主义国家、民主只在特权阶层内部体现。戈氏的绝技是“新思维”,其实就是做西方思想的顺民,结果苏联倒塌了,国家分裂了,其主体国家俄罗斯成了三流国家。

西方为什么吹捧甘地和戈尔巴乔夫,前者虽然用乞讨的方式让印度半岛独立了,但并没有实质损害西方在此地的利益,也没让西方感觉到丢脸。印度至今是英联邦的成员。后者戈尔巴乔夫更是解除了西方的心腹大患,让西方更是有胜利者的感觉。对于这样两个人物,西方怎么能不喜欢?戈尔巴乔夫得到了诺贝尔奖,甘地得到了“圣雄”的称号。我至今不明白,“圣雄”到底是什么意思?毛主席的绝技就是:“造反”,“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一个新中国建立起来了,妨害中国进入现代社会的宗法、官僚买办、腐朽的程朱儒家理论,都几乎被他消灭殆尽。他的理论成了世界受压迫受奴役人民的指路明灯。让中国人长志气而且能拿来说的事情好象都是他那个年代发生的,长江上炮轰大英帝国舰队,朝鲜战场上以劣胜强,在肚子吃不饱的情况下发展“两弹一星”、反印、抗美援越等等。看看今天的网络上,只要你想论证中国人的胆量,抒发自豪感,你肯定就得说说毛主席。

毛泽东让西方丢尽了脸。越战时期,毛主席对美国说:“你们的陆军不能越过17度线”,美国自始至终没有越过

西方给毛泽东起了很多令人毛骨悚然的外号,但他们对于到北京朝见毛主席时心情却特别激动,和红卫兵没什么两样,有兴趣的可以去读读尼克松、田中角容及当时法国总统的的回忆录。想想看,在这个世界上,还有谁坐在在自己的书房里接见了美国总统,还让美国总统心情激动?

美国人尔·特里尔说,如果毛想过中国古代帝王的生活,他就能过,但他没有,他的生活水平甚至不如一个美国中产阶级家庭的生活。想想看,今天中国的一个县长甚至是镇长过得是什么生活。在中国革命中,毛主席家里牺牲了7个直系亲属。他去世后,也没有什么物质财产留给后代,如今他的儿女都是靠养老金过活,他的女儿李纳甚至连病都看不起。

西方及其走狗害怕毛主席,原因就是他留给中国人民天不怕地不怕的精神,他让一个一盘散沙的中国聚集起了不可摧毁的力量。中国历史上的各个王朝败亡,都是社会发展到一定程度时,官商士绅结合形成特权腐败阶层,攫取了社会财富,造成贫富悬殊,让大量的贫民流离失所,从而引起了革命所造成的。他在几十年前的文革中端掉了老的官商士绅阶层及其价值观,让中国走向了平民社会。这种现象,在目前又有了抬头迹象,但是我们这个社会基本价值观已经形成,平民社会的基础也已形成,任何逆历史潮流而动的事情绝不会成功。巨贪纷纷落马,也出现不了象解放前上海以黄金荣为代表的黑社会现象。台湾就是旧中国政体的一个缩影,那里的巨贪得不到惩处,“拉法叶”军舰采购巨额贪案,死了很多人,至今查不出来。黑社会的黑金政治四处蔓延。台湾表面好象是民主政体,但其社会中坚力量是由一个官商士绅结合形成特权腐败阶层组成,台湾目前的经济困境表面是受大陆的冲击影响,但其根本是政体的深层次原因所致。

“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这句话鼓舞着无数的人,已经成了全世界受压迫人民的信条。这就是西方及其走狗害怕毛主席的原因!

西方传记作家:毛泽东是马克思列宁斯大林结合体

11月1日,《毛泽东传》作者罗斯·特里尔做客首都图书馆,以“一个传记作家眼中的毛泽东:生平、个性及思想”为主题发表演讲。特里尔认为毛泽东的特殊之处在于使分裂一个世纪的中国得以统一,“我把他称为‘中国的马克思’、‘中国的列宁’和‘中国的斯大林’,他是这三个人物的统一体,三位一体的结合”。

特里尔说,毛泽东是半个知识分子,一方面喜欢读书,另一方面又喜欢实践,是身体力行的人,世界上的很多领袖也是这种半文人气质,比如丘吉尔、戴高乐

篇二:李敏李讷近况

毛泽东女儿李敏李讷近况

李敏是毛泽东与贺子珍的女儿。1937年出生在陕北保安。李敏从北京师范大学化学系毕业后先后在国防科委、解放军总政治部工作直至退休。几年前李敏写的《我的爸爸毛泽东》引起社会不小反响。因为她受了很多苦,内容特别感动,还因为她一生生活特别低调,父亲毛泽东教育她,不要鲜花,不要掌声,夹着尾巴做人,过普通人的生活。此书除了抒发无尽的思念,更多的是在继承以父亲为代表的老一代的精神遗产。

李讷是毛泽东和江青的女儿,1940年出生于延安,是毛泽东在47岁时生的,格外疼爱,不忍心送保育院,成了家中唯一在父亲母亲身边度过童年、少年和青年的孩子。北大历史系毕业,退休前在北京市委工作。毛泽东去世后,李讷有过一段异常孤独、困难的时刻。那些年由于母亲江青在京北远郊秦城监狱服刑,她常常要花整天的时间,乘公共汽车去那里探监。与前夫分手后她一个人带儿子生活。1984年在毛泽东卫士长李银桥夫妇的帮助下,李讷和王景清再婚,过着老百姓平静自由的生活。他们都是自己去市场买菜,几年前才搬进较大一点的房子。他们家中没有值钱的家具陈设,就是书多,专门有一间库房,李讷爱人王景清介绍说大多都是江青留下的书,很珍贵的,有两万多本呢。客厅一排书橱上面放有父亲毛泽东母亲江青的照片,还有一张在延安爸妈抱着李讷的老照片。此照片是李讷最喜欢的照片。

2003年春天,李敏李讷姐俩一起被选为新一届全国政协委

员。李讷1999年被特别增补为委员。李敏和李讷整个50年代都和父亲毛泽东住在中南海,姐妹关系一直融洽。父亲逝世对姐俩打击太大,身体都不好,各自度过了多事的中年时期,如今步入老年。同时经历着人生悲欢离合的两姐妹,这几年身体反而慢慢好起来了,常有机会见面,联合出席一些社会活动,共同回忆和父亲生活在一起的快乐日子,从天真烂漫的少女变成祥和睿智的老妇,有说不完的话题。李讷的独子王孝芝,35岁。毛泽东曾用名“润芝”。李讷的儿子就叫孝芝了,自尊自强的个性,不喜欢抛头露面,在做文化传媒。孔继宁、孔东梅是毛泽东与贺子珍的外孙外孙女,李敏的孩子。儿子继宁的名字是继承列宁思想而来。他从南京军事外语学院毕业后即驻外工作,先是在我国驻巴基斯坦大使馆任武官助理,两年后因工作出色被调往驻英国大使馆。李敏的女儿东梅,出生于上海,童年与外婆贺子珍生活在一起。曾留学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硕士毕业。如今北京大学博士在读。在2003年纪念毛泽东诞辰110周年时,孔东梅出版了《翻开我家的老影集》、《听外婆讲那过去的事情》。在2006年9月9日毛泽东逝世30周年纪念日里出版了《改变世界的日子里》。

李敏曾将女儿出生后的照片带给父亲毛泽东看,毛泽东为外孙女起名“东梅”。这两个字既包括他自己的名字“东”又有他一生都喜欢的“梅”。孔东梅长得像外公一样,在下巴上也有一颗痣,这么巧。孔东梅说:“妈妈没有遗传,我却遗传了。”毛泽东去世后,李敏李讷没有继承毛泽东的一分钱的遗产,无论在毛泽东在世时还是在毛泽东

去世后,两个女儿都没有享受到一点特权。在随后的改革开放时代,李敏和李讷自然也属于那种落后于时代的人,没有什么时尚的生活方式。她们只是谨小慎微地依靠着那份工资生活着。

毛泽东后代的3个家庭,儿子毛岸青家,女儿李敏家和小女儿李讷家也常常聚聚。常在毛泽东侄女毛小青在华龙街开的“毛小青美食城”为毛泽东过生日。平时也相互走动,谁家有什么事都很关心相互照应,也常常一同参加一些社会活动。

在2006年9月9日毛泽东逝世30周年纪念日里,许多毛泽东生前身边工作人员、友好人员簇拥着毛泽东后代的3个家庭一同参加了纪念活动。毛泽东快3岁的曾孙毛东东,献给爷爷一个小花篮。毛家人每人站立在毛泽东遗体前都说了话:“希望爸爸保佑全国人民国泰民安、繁荣富强,保佑我们3个家庭成员身体健康、工作顺利??”

李讷在最后离开毛泽东纪念堂时,紧紧握住纪念堂工作人员的手,眼含热泪深情地说:“谢谢你们30年来照顾我爸爸。”然后双手合十后退一步深深鞠躬,连连说:“谢谢,谢谢。”然后不断擦着眼泪走出纪念堂。每年的9月9日,还有12月26日毛泽东的诞辰纪念日,是3家聚会的日子。30年了,作为永远的家长在天安门召唤着全家,后辈们去纪念毛泽东,瞻仰毛泽东,缅怀毛泽东。

篇三:建国后毛泽东忧虑:亦有干部子女比谁爸爸官大

建国后毛泽东忧虑:已有干部子女比谁爸爸官大 2014年06月29日 10:31

来源:新华网 作者:顾育豹

高清图集

毛泽东,中国革命家、战略家、理论家和诗人,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详细]

中央、省级机关的托儿所、幼儿园、部队的八一小学,孩子们相互之间比坐的是什么汽车来的,爸爸干什么,看谁的官大。这样不是从小培养一批贵族少爷吗?这使我很担心呀!

核心提示:毛泽东称赞说:不错,你读书不少。现在有些高级干部的子女也是“汉献帝”,“生于深宫之中,长于妇人之手”,娇生惯养,吃不得苦,是温室里的花朵,有些是“阿斗”呀。中央、省级机关的托儿所、幼儿园、部队的八一小学,孩子们相互之间比坐的是什么汽车来的,爸爸干什么,看谁的官大。这样不是从小培养一批贵族少爷吗?这使我很担心呀!

毛泽东 资料图

本文来源:新华网,作者:顾育豹,原题为:《毛泽东担心教育不严干部子女成为“汉献帝”》

有一次,毛泽东同湖北省委秘书长梅白谈起领导干部子女的教育问题。毛泽东问梅白:你记得曹操评汉献帝的话吗?梅白答道:记得。有这样两句:“生于深宫之中,长于妇人之手。”毛泽东称赞说:不错,你读书不少。现在有些高级干部的子女也是“汉献帝”,“生于深宫之中,长于妇人之手”,娇生惯养,吃不得苦,是温室里的花朵,有些是“阿斗”呀。中央、省级机关的托儿所、幼儿园、部队的八一小学,孩子们相互之间比坐的是什么汽车来的,爸爸干什么,看谁的官大。这样不是从小培养一批贵族少爷吗?这使我很担心呀!毛泽东还说,现在有些高级干部对自己的子女要求不严格。根本问题是要自己带头,要严以律己。他问梅白,你的孩子要坐你的车吗?梅白说,我不给坐。毛泽东又问,你是怎么办的?梅白说,三个姑娘老实些,不敢上,两个男孩子上来,我就把他们从车上推下去。毛泽东说,这样好,应当推广你的经验。并且指出,有的领导干部让自己的子女跟着去北京、上海开会,这样很不好。他特别指出,高级干部的子女不管好,总有一天要犯罪的。

毛泽东的两个女儿李敏和李讷都出生于抗日战争时期的延安。“敏”与“讷”则出于《论语》中的“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从给女儿起的名字中,可以体会出毛泽东是希望自己的女儿长大要做多干实事、少说空话的人。就是对这两个爱女,毛泽东丝毫不溺爱,总是让她们在各种艰苦的环境中锻炼,过普通人的生活,从不允许搞特殊化。

建国初的某一天,毛泽东有一次散步时问卫士长李银桥:“你的感觉是李敏好还是李讷好呢?”李银桥说:“都很好,她们没有某些高干子女那种容易表现出的优越感,她们要求自

己严格,有上进心。”毛泽东摇了摇头说:“我看她们不如你们有出息,也不如你们有前途。她们比你们吃的苦少,能吃苦的人才能有出息。”李银桥说:“主席,你还想叫孩子们怎么吃苦?她们可是比普通人家的子女吃苦多多了!”毛泽东又摇头:“你说得不对。你讲吃苦的时候思想不对头,因为你首先想到她们是我的女儿,所以你给她们定了一个不同于一般人家子女的标准。她们不就是吃大食堂吗?大食堂的伙食要比多数农民家的伙食好,难道不是这样吗?”李银桥说:“主席,你总找低的比,这不公平。城里人家大多数未必比学校食堂伙食差,我家里就比大食堂的伙食好。”毛泽东笑着说:“你为革命作了贡献嘛,吃好点人民没意见。她们还没有作贡献呢。人哪,生活上还是跟低的比有好处。不比贡献比享受,那就是没出息了。”

1947年冬天,毛泽东转战陕北来到杨家沟时,吃粮非常困难,基本上是吃晋绥军区老根据地支援陕北的黑豆。小李讷看到大家的嘴都是黑的,好奇地笑了,对毛泽东说:“爸爸你看,阿姨、叔叔们的嘴都是黑的。”毛泽东对她说:“你不要笑,前方解放军叔叔就是靠吃黑豆打胜仗呀。黑豆好吃,吃了黑豆也能长胖长高。你也应该带上碗筷和阿姨一块去吃黑豆饭。听爸爸的话,你将来一定是个好孩子。”

从此以后,刚刚7岁的小李讷便和李敏一起去大食堂。吃盐水煮黑豆会胀肚,小李讷却从没有叫过苦。行军打仗的时候,她和大家一样风餐露宿,一样地经受飞机轰炸,小小年纪便经受了战争的考验。解放以后,条件好了,但李敏和李讷一直与警卫战士吃大食堂,没有随父亲一同享受共产党主席的“小灶”。

李敏和李讷进北师大附中学习,毛泽东让保健医生王鹤滨带她们去报名。学生注册表上有一项要填写家长的姓名。当王鹤滨请示毛泽东时,毛泽东看都没看,就说:“你带去,就填你的名字嘛。”毛泽东是担心填上自己的名字后,会给学校增加精神负担,或搞特殊待遇。这样会给孩子带来不好的影响。

李敏和李讷考上大学后,吃住都在学校里,与大家一样睡上下铺,吃清淡的菜,一样挤公共汽车,只有周末才回一趟家。由于学校离家远,卫士们担心女孩子走夜路不安全,便瞒着毛泽东派车去接。先将车子停到僻静处,然后进校找人,出了学校悄悄坐车回家。毛泽东得知此事后,严厉批评了卫士们。卫士们争辩:“天太黑,女孩子走夜路不安全……”

毛泽东便厉声说道:“别人的孩子就不是孩子了,别人的孩子能自己回家,我的孩子为什么就不行?”不管卫士们如何争辩,毛泽东不容置疑地命令:“不许接,说过就要照办,让她们自己骑车子回来。”

1959年冬天,毛泽东读苏联的《政治经济学教科书》时说:“我很担心我们的干部子弟,他们没有生活经验和社会经验,可是架子很大,有很大的优越感。要教育他们不要靠父母、不要靠先烈,要完全靠自己。”

1960年,正是国家经济最困难的时候,李讷很少回家。一次卫士尹荆山去看望李讷,小尹看李讷脸色不好,便关切地问是否病了?李纳不好意思地小声说:“尹叔叔,我确实很饿……”李银桥听了小尹的汇报后,心中很难过,他搞了一包饼干送给李讷。李讷怕让别人看见,匆匆填了两块在嘴里,把其余的包好,准备慢慢享用。李银桥看着不忍,说:“吃吧,我还给你送。”毛泽东知道后,非常生气:“三令五申,为什么还要搞特殊化?”“别的家长也给孩子送东西……”李银桥小声解释。“别人可以送,我的孩子一块饼干也不许送!”毛泽东拍着桌子,大声说道:“谁叫她是毛泽东的女儿!”

事后,毛泽东意味深长地说:“我心里也不好受。我是国家干部,国家按规定给我一定待遇。她是学生,按规定不该享受的就不能享受。还是那句话,谁叫她是毛泽东的女儿呢。还是恪守本分的好,现在这种形势尤其要严格!”

1964年7月,一次毛泽东在同侄子毛远新的谈话中说:“你就喜欢舒服,怕艰苦。你就知道为自己着想,考虑的都是自己的问题。你父亲在敌人面前坚强不屈,丝毫不动摇,就是因为他为了多数人服务。要是你,还不是双膝下跪,乞求饶命?我们家许多人,都是被国民党、帝国主义杀死的。你是吃蜜糖长大的,从来不知道什么是吃苦。你将来不当右派,当个中间派,我就满足了。”毛泽东还批评说:“你就喜欢人家捧你。嘴里吃的是蜜糖,耳朵听的是赞歌,这是最危险的。你就喜欢这个。”

毛泽东担心干部子女成为“汉献帝”,他是把干部子女尤其是高级干部子女的教育问题,提高到关系社会主义事业生死存亡的高度来认识的。(顾育豹

?

?


李纳》由:免费论文网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
链接地址:http://www.csmayi.cn/show/196206.html
转载请保留,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