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三体》观后感
笔名:姑姑是龙儿
封面图片:
《三体》|不谈想象力,谈谈故事里的人性色彩
“??在这个小小的生命世界中,几只清澈的水球在零重力环境中静静地飘浮着,有一条小鱼从一只水球中蹦出,跃入另一只水球,轻盈地穿游于绿藻之间。在一小块陆地上的草丛中,有一滴露珠从一片草叶上脱离,旋转着飘起,向太空中折射出一缕晶莹的阳光。”
随着《三体》小说最后这几行文字的行进,作者刘慈欣为这个波澜壮阔的宇宙故事缓缓地划上了句号。作为万千《三体》读者中的一员,跟随着作者的笔触,仿佛在浩渺无边的宇宙中进行了一场梦幻般的冒险,直到故事的结尾,这场梦犹似未醒……
作为一个科幻盲,以前从未接触过任何科幻类小说,可以说,《三体》打开了我的科幻视界,也许直到现在自己仍未清楚地认识《三体》在科幻文学界的地位若何。仅从个人的角度而言,这部小说已带给我足够的震撼,甚至可以认为这是2015年度个人零零碎碎的阅读中见过的最震撼人心的故事。这种震撼不仅来源于作者匪夷所思的想象,而且作品的思想高度亦可惊为天人!
阅读是一个见仁见智的过程,不同的人对同一个故事有不同的理解,同一个人立于不同的角度也可产生多种感悟。《三体》故事也许可以解读为科学幻想的故事、宇宙文明演化历史的故事、人性的故事、哲学思想的故事……我个人更乐意将它解读为一个人性的故事,并且作者关于人性的赞美、批判、褒扬、贬低乃至质疑贯穿了整个《三体》故事。
始于人性的故事
作者大胆地将故事的开始放在一个人性中的真善美饱受欺凌的时代:叶文洁的父亲在文革中因为坚持真理被红卫兵批判而死,
后来叶文洁在红岸的工作中又受到了自己爱慕之人的欺骗,
那个时代充斥的精神狂热以及人性的几近泯灭、扭曲、狡诈和虚伪使得当时还是少女的叶文洁心里种下了仇恨的种子。人性里的种种丑恶反映在叶文洁那双明亮的少女眸子中,她的那颗单纯善良的少女心彻底的破碎了,所以才有了后来出自她口中“消灭人类暴政” 的“反动口号”。初读于此,我为叶文洁其残忍泯灭的人性而大感厌恶和愤怒,但后来结合其身世,其所见所闻,又不禁为这个文革中成长起来的女人感到可怜和可悲,因为谁也无法厚颜无耻地向一个遭受过人性中的丑恶摧残过的人索求人性的善良。《三体》由此由一个人性的故事逐渐过渡到科幻故事,并将人性的探讨融入到科幻故事中,二者水乳交融,引人入胜。 爱的艺术与浪漫
《三体》第二部《黑暗森林》将人性的探讨升华了一个高度—在面对整个地球文明的危机时人性暴露出的美与丑。作者笔下的面壁者罗辑无疑是人性美的表现,并且这种美是一种充满浪漫色彩的美,是一种艺术刻画出的人性至美。作者运用艺术的手法描写了罗辑近乎真是的爱恋,罗辑与自己幻想中的“女友”发生了“切切实实”的恋爱,在这种幻想中充满了美好、平和、宁静、温柔和爱,罗辑幻想中的女友是那样的完美,更让人匪夷所思的是罗辑幻想中的女友竟然可以真实地出现在他的现实世界里,甚至作者将庄颜赋予“蒙娜丽莎的微笑”的艺术美的特征。我们在此可以试图这样解读:因为罗辑心中向往一个理想而美好的世界,罗辑的人性表现出人类向往“真善美”的意愿,而作者的笔触将这种幻想变为现实也正是对这种人性美的高度赞扬。其实,放诸芸芸众生,幻想自己的女友是纯洁的仙子、美丽的天使、完美无瑕、优雅而宁静、活泼而爽朗……也许几乎没有哪个还未真正成为男人的男生能够避免这种幻想,甚至通常已处在热恋中的男男女女也无法摆脱。这种天方夜谭式的幻想虽只是水中月、镜中花,永远不可企及,但它也给人性增添了一些可爱的、美好的色彩。
第三部《死神永生》中的云天明可与罗辑类比,云天明喜欢程心,这种喜欢亦是带有初恋美好纯真的味道。程心在云天明心中是可望不可及的天使,云天明明知如此却又无法克制心中的爱,他用自己丰厚的“遗产”买了一颗星星,然后默默地将那颗星星送给了毫不知情的程心。送一颗星星给所爱之人,在现代人看来,这种事情仅存在于亲密恋人间的海誓山盟和甜言蜜语之中,但在作者的笔下这竟成了并非痴人说梦式的现实。更为夸张的是,后来云天明还给程心送去了一个宇宙。引用小说中的原话“浪漫到这个程度,
即使在爱情小说和电影中,
我他妈都从没看见过”。作者极度夸张的想象,将人性之爱之美上升至浪漫与艺术的高度,尽善尽美,可谓教人称绝!
与罗辑相反的是其他三位面壁者,在面对即将到来的人类文明危机时,他们心里各自打着自己的如意算盘,他们的计划中充斥了对生命的漠视和残忍,在《死神永生》中,在人类的灾难即将到来之前,每个人都为生的欲望而驱使,人性在危机面前将它低等动物性的一面赤裸裸呈现在人类面前,自私、虚伪、卑鄙、狡诈、残忍……
信任
《死神永生》中有一个特别值得注意的情节:程心将自己的星际公司交给一个魔鬼般的人物-维德掌管,并且让这个魔鬼承诺留给她最后的对公司的否决权,面对这样一个魔鬼,这种承诺在当时的情形下脆弱得不堪一击。当维德的行径与整个人类的期望相悖时,程心向维德行使了最后的否决权,让人大感意外的是——这个魔鬼般的维德居然真的遵守了当初的承诺,他听从了程心,最后被人类处以死刑!君子一诺千金,那么魔鬼呢?站在普通人的角度,这不可理喻!这多么像一个童话故事啊。可否这样解读,作者以童话般的思维诠释了人与人之间信任的可贵?
善良,是耶非耶?
按依据作者对宇宙黑暗森林状态的表述,黑暗森林法则具有某种哲学上的残酷性,在宇宙尺度上似乎并不存在一种具有普适性的善与恶的标尺。在广阔而黑暗的星际间,文明之间的联系是相当残酷的,星际战争是令人无法想象的。在生存问题上,人类无法向其他地外文明表示“善意”,人类对任何出现在视野里的地外文明都应该保持高度的“不善意”的警惕,这是文明之间缺乏平等的交流所导致的必然。三体危机正是由于人类积极地对地外文明表达“善意”而导致的。人类定义的“善良”一旦脱离了人类社会这个共同圈就失去了它本来的意义,在更加广阔的宇宙中,它甚至可能带来灭顶之灾。
不提“善良”在宇宙尺度上的正确与否,因为对于这个年代的绝大多数人,宇宙还很遥远。“善良”在整个人类的尺度上依然值得让人深思。《死神永生》中的程心几乎就是作者笔下善良的化身。由于她顾念生命来之不易的善良,她放弃了黑暗森林威慑操作,导致了人类社会一场空前的动乱,也正因此,她令维德放弃了制造曲率驱动的光速飞船的计划,结果证明光速飞船计划对保存整个人类文明是一个正确的选择,
光速飞船计划的放弃进而导致了整个
太阳系文明都被二维化而覆灭。
这正是一个冷冰冰的事实:尽管程心是一个极其善良的人,但由于她的无知导致了人类文明的毁灭!在平常的生活中,“好心办坏事”也并不罕见。在这种情况下,这是否意味着我们应该谴责“好心办坏事”的当事人呢?或者往细处说,是否该谴责当事人的“善良”或“无知”?也许大多数人会觉得“善良”是值得褒扬的,该谴责的是“无知”。但如果这种“无知”是由“善良”的天性而导致的呢?这样又是否该转而谴责“善良”呢?比如《三体》故事中的程心,因为她善良,她知道光速飞船的航迹会招来地外文明对人类文明的毁灭性打击,便毅然令维德中止了后来被证明可以拯救人类文明的光速飞船计划,而正是她的这种“善良”导致了她会“无知”,让她堵住了人类生存之门。可以设想,如果让恶魔维德继续进行“危险”的光速飞船计划,那么很有可能他会成为整个人类的救世主!
这些问题对我而言至今还算是一种人性善恶的悖论,如果有一天真的存在这种情形——“善良与无知并行”而“凶残走向真理”,在真与善不可调和的情形下,我们该作何取舍呢?希望Cooper可爱的读者们能够解答我心中的疑惑。
附:关于《三体》的讨论可以延伸很广,个人的感想在此微不足道,《三体》是一部很不错的小说,值得大家一看。很久没写Cooper了,2015年下半年几乎全靠朱氏兄弟撑住局面,运作之不易,我实感惭愧!
篇二:《三体》三部曲读后感
《三体》三部曲读后感
《三体Ⅰ》,说是科幻,更似人文。一个女人,到底要遭受怎样的苦难,才会将对人类文明的全部希望,都寄托在一个未知的外星文明身上。一个男人,当整个宇宙都因他而闪烁,而这闪烁却又是一个毁灭计划的倒计时的时候,他要如何忍受那无时无刻不在他视网膜上跳动的数字?智子,这维度级的小东西背后,到底隐藏着怎样一个文明,而这个不会撒谎的文明,又是如何在三个太阳的考验中,经历了那两百次毁灭与重生的传奇?第一部有太多的未知和谜团,就像一个装着精美蛋糕的盒子,诱使人望眼欲穿地等待盒子被打开。第一部的完结,更像是一部简介,整个宇宙的黑暗大幕被徐徐拉开。
《三体Ⅱ黑暗森林》则是典型的技术流科幻小说。“给岁月以文明,而不是给文明以岁月。”纵使一个文明可以存在一千万年,之后的八百万年也会抹除它的一切痕迹。“不理睬是最大的轻蔑。”在三体文明眼中,人类的面壁计划是如此的可笑,无论是建立太阳系的恒星级舰队进行抵抗的计划,还是将水星推向太阳而导致太阳系毁灭的计划,抑或是给全人类打上思想钢印进行宇宙逃亡的计划,这些看起来惊心动魄的计划都不过是一个无知的孩子自娱自乐的过家家游戏而已。对一个文明最大的轻蔑,不是毁灭它,而是不理睬。我告知你我将在四百年后毁灭你,然后,无论你做什么,我都不理睬。三体人是慈悲的,至少它给了人类四百年的等死时间。“毁灭你,与你有何相干!”在宇宙这个到处是狼的黑暗森林中,毁灭你只是我自保的手段,你没有错,我也没有。然而,面壁计划仍旧成功了,这个名为罗辑的浪子,第一个解读出了宇宙的真相,他代表全人类的怒目而视,终于令三体文明也不得不妥协。此时,人类才发现,三体文明既不是上帝,也不是恶魔,它只是一个要从婴儿手中抢走馒头的孩子而已。而这个宇宙森林中,到处是手持毁灭武器的成年人。
《三体Ⅲ死神永生》对前面的铺垫、宏伟的剧情都进行了叹为观止的
描述,如果说第二部是经典语句最多的,那么第三部必然是经典画面最多的。只送大脑的太阳帆,决定两个文明命运的执剑人,四十亿人的大迁徙,毁灭三体星系的光粒打击,匪夷所思的四维空间,云天明的三个故事,固步自封的慢光速黒域,沧海桑田的光速旅行,仅有千米的小宇宙以及以木星、土星等巨行星为掩体的失重之城、黑洞之城,如果这些还不够震撼,那么,二维太阳系巨画,这个惨烈至极又美妙无比的场景,绝对让你无话可说。
在第二部中,人类在三体人的“水滴”面前束手无策,如今在歌者的“纸条”面前更是如此。一个又一个高级文明露出獠牙,以宇宙规律为武器展开攻击,拥有光速飞船的三体文明尚不能幸免于难,人类这个还在使用核能和反物质能量的婴孩只能挥动着稚嫩的小胳膊静等死亡。或许我们的宇宙最初有十维,或许我们的光速最初是无限大,或许我们的时间维度最初不是线性而是平面或更高维度,然而或许只是或许。曾经的宇宙是宽广的海洋,如今的宇宙却只是一片正在迅速干涸的水洼,而我们这些水洼中的鱼儿,只能在宇宙坟墓中慢慢死去。死亡后的宇宙到底是成为一具永恒漂浮在黑暗中的尸体,还是会迎来新宇宙的诞生,我们并不知晓。我们只知道,那些把海弄干的鱼儿,早已离开,奔向了另一片黑暗森林。作者的想像,一直持续到作品的最后一个字,然后穿透各种阅读媒介,在读者大脑的沟回上,刻下“经典”这两个天文尺度的大字。
纵观《三体》三部曲,第一部是历史,第二部是现实,第三部是未来。整个三部曲,是作者献给人类,是人类献给宇宙的自传。
再说说三部曲的主角:
《三体Ⅰ》里的汪淼与叶文洁,不是主角的主角。汪淼,无需赘述,此人只是一个忠实的报幕员,我们通过他的眼睛和生活,了解了整个故事的梗概。叶文洁,这个失去一切的女人,在极度理智与极度疯狂中一把扯下了宇宙的曼妙面纱,将人类引入黑暗森林。
《三体Ⅱ黑暗森林》里的罗辑,不想做主角的主角。毫无疑问,罗辑
是伟大的,四百年的面壁者,六十年的执剑人和永远的守墓人,这三个身份让他成为整部小说中最伟大的人,没有之一。这个只想过舒服日子的家伙,完全尽职尽责地履行了他对一个文明的责任。
《三体Ⅲ死神永生》里的程心,最称职也最不称职的主角。与罗辑相对的,这个女人,第一次几乎断送人类文明,第二次则真正断送了人类文明。然而,她从始至终都是深爱着人类的,尽管人类给他的评价是“看你都干了些什么?!”可是,爱没有错,即使幼稚,纵然无知。正如关一帆所说的,一个人不可能毁灭一个世界,如果这个世界毁灭了,那是所有人,包括活着的和逝去的,共同努力的结果。相比之下,送给她一颗星星和一个宇宙的家伙,云天明,其实更不负责任,他从始至终都没有想过人类,他想拯救的,只有她,尽管全人类直到最后时刻都感谢他。然而终究,他留下了她的心,却错过了她的人。当人类流落太空,极权只需五分钟。
在作品的末尾,作者又给出了一个答案:当世界上只剩下一个男人和一个女人,相爱只需一秒钟。这是来自基因的相爱,与情感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