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 笔算除法 教学设计
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笔算除法》教学设计.
万达学校黄春梅
一、 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四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第二节,教科书第81、82页的内容。
除法运算是小学数学数与代数这一学习领域重要的学习内容,掌握除法的计算方法是小学生必须掌握的基本技能之一。整数除法的教学内容分三个阶段进行学习:第一阶段是二年级下学期学《除法的初步认识》,让学生会用表内乘法求商;第二阶段是三年级上学期学习《有余数的除法》和下学期学习《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让学生掌握笔算除法的基本方法;第三阶段在四年级上学期学《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是除法运算的进一步学习,这部分的内容的安排呈螺旋式上升。
《除数是两位的除法》是小学生学习整数除法的最后阶段,它是在学生学习了多位数乘一位数、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同时,学好这部分内容也为以后学习小数除法奠定了扎实的知识基础。
《除数是整十数的笔算除法》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五单元第二课时的内容,它是在学生学习了除数是一位数的笔算除法和第一课时除数是整十数的口算除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通过例一的教学,主要解决商的书写位置,除的顺序,突出基本的数学思想方法,这些知识是学生后续学习除数是两位数的笔算除法的重要基础。因此,笔算除法的计算方法将是设计本节课教与学的一条思维主线。
二、学情分析
学生已经学习了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掌握了除法计算的笔算方法和基本的试商方法,为本节课的学习打下了知识基础。通过前面的学习,学生已经具备了用观察、归纳、迁移、类推、合作探究等方法学习知识的认知体验,在教学中要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引导学生从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计算中迁移、类推到除数是整十数的笔算除法中,培养他们自主学习的能力。由于小学四年级的学生思维正处于由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的阶段,学生之间存在个体差异,为了保证底线教学,让每个孩子都能理解算理,既可以借助教材进行自
主学习,也可以借助直观学具帮助学生理解算理,再通过在计算中进行思考与交流等数学活动,让孩子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逐步建构除数是整十数的笔算除法的计算方法。
三、教学目标
1、理解除数是整十数的笔算除法的算理,掌握除数是整十数的笔算除法的计算方法。
2、通过动手操作,思考与交流等数学学习活动,经历除数是整十数的除法的计算过程,体验迁移的思想和方法。
3、在小组学习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教学重点:掌握除数是整十数的笔算除法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除数是整十数的除法中,商的书写位置。
学具准备:小棒、方格图、反馈卡。
四、教法、学法。
根据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学习特点,教学中我力求通过让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使学生经历笔算的过程,掌握除数是整十数的笔算除法的计算方法。
五、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1、师:我们万达学校开展了“书香校园”读书活动,力争让浓浓书香充满校园的每一个角落,让书香浸染同学们美丽的童年,今天是我们学校的读书日,黄老师带领大家到图书室看看。(出示81页主题图)
2、观察画面,你能发现什么数学信息?
3、根据这些信息,你能提出一个用除法计算的数学问题吗?
①、92本连环画,每班30本,可以分给几个班?
②、140本故事书,每班30本,可以分给几个班?
4、要解决这两个问题,用什么方法计算呢?
根据学生回答板书:92÷30=140÷30=
为什么要用除法计算呢?
5、这两道题你准备怎样计算?
6、除了口算和估算以外,我们还可以笔算。(板书课题:笔算除法)
7、看到这个课题,你想知道些什么?
【设计意图:“让学生在现实情景中体验和理解计算的作用”是新课程的课程理念之一。我创设了“读书日分书”活动这样一个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数学情景,让学生经历发现数学信息,提出数学问题,选择计算方法的学习过程,让计算成为解决问题的需要,这样既有利于学生理解掌握计算方法,又可以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二)自主学习,探究新知
1、自主学习
自学提示:①、借助你手中的学具或阅读课本第81页、82页的内容进行学习,尝试用竖式计算92÷30=,140÷30=,并思考下面两个问题。
②、商是几?余数是几?
③、商写在什么位置?为什么3要商在个位?
④、先独立学习,再在小组内交流。
【设计意图:除法的计算方法是本节课学习的核心问题,通过自学提示这一教学设计把核心问题分解成具有指向性的小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有效地自主学习。】
2、全班交流
多媒体课件出示几种不同的竖式写法,让学生充分的交流商应该写在什么位置?为什么要写在那里?
【设计意图:大胆放手让学生分析讨论,这样不但会活跃课堂气氛,也大大提高教学效果。在学生讨论交流中,教师要根据实际情况合理灵活的处理教学,把判断对错和辩论的权利交给学生,准确的把握火候,进行必要的引导,提升学生对计算过程的认识,完善学生对算理的理解。】
(三)计算与思考,内化新知
1、出示题卡:64÷30=280÷50=
2、计算并思考:计算除数是整十数的笔算除法:
①、应该看被除数的前几位?
②、商要写在什么位置?
③、余数与除数有什么关系?
3、汇报交流,梳理新知。
【设计意图:计算教学不仅仅是一种技能,更重要的是内化新知的过程中进行数学的思考,促进学生数学思维的发展,提升学生的数学素养。本环节的教学设计体现了学生有感性认识到模仿学习,再到有思考的进行数学学习的过程,让学生感受到计算的学习,不再是机械的、单调的、枯燥的练习,而是充满思维挑战的学习过程,享受学习数学的乐趣。】
(四)知识反馈,运用新知,每个学生练习题单一份
1、计算下面各题:
30÷10 102÷30 364÷40
2、 足球30元一个,75元钱可以买几个小足球,还剩多少元钱?
3、有500吨货物,每节车厢限60吨,需要多少节车厢才能装完?
【设计意图:检测反馈既是对学生掌握知识的检测,也是对本节课教学效果的检测,同时又是下一步教学的前测,以便于进一步改进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
五、小结
本节课从现实生活的情景引入新知的学习,让学生在动手操作或自主阅读中,感性认识除数是整十数的笔算除法的计算方法;在计算中进行数学的思考,通过讨论交流,逐渐上升到理性认识,理解了除数是整十数的笔算除法的算理,掌握了除数是整十数的笔算除法的计算方法;在解决问题中应用新知,体现数学来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服务于生活,同时在笔算除法的学习过程中,促进学生数学思维的发展。
六、说板书设计:
笔算除法
——除数是整十数
(1)92÷30=3(个)??2(本) (2)140÷30=4(个)??20(本) 答:可以分给3个班,还剩2本。答:可以分给4个班,还剩20本。
篇二:小学四年级上册数学笔算除法教案
教学过程:
一、激发兴趣
1、引入谈话。
同学们,我们前面学习了除法的口算和估算。我们学习口算和估算,其中
有一个目的是为我们后面学习笔算做准备。今天这节课是我们学习笔算除法的
第一节课,希望同学们能积极参与,看谁能最快地掌握新知识。为了能使同学们更好更快地学习新知识,下面我们做一些相关的练习。(谈话过程中适时地出示课题:笔算除法)
2、看题直接说出得数。(课件出示)
(让每个学生独立完成,接着请个别同学起来说一说他们的计算方法) 设计意图:复习口算除法,为学习新知识作准备。
二、情景导入
1、出示教材第81页情境图,引导学生观察图中的文字和画面,理解其含义,并引导学生用语言描述。
师:从上面你看到了什么?了解到哪些数学信息?你能提一个数学问题吗?你提的数学问题可以指定一位同学来解答。
学生互动。
2.老师多引导学生从图中收集到的信息,加深对题目的理解。
今天是学校的“阅读日”。小红到图书馆去借书,张老师说现在图书馆里有92本连环画,140本故事书。
3、刚才同学们的表现非常好,那么我也有两个问题,想请同学们帮着解答一下,好不好?
图书室有92本连环画,每班30本连环画,可以分给几个班?(课件出示) 设计意图:创设情境,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增强解决问题的欲望。让学生自己交流了解到的数学信息,培养了其观察能力。
三、自主探究
(一)师:这个问题你会求吗?谁能把算式列出来?
1、指名回答,结合学生发言板书:92÷30
师:你们同意吗?(同意),那么这里为什么用除法计算呢?
2、指名回答后小结:92本连环画,每班30本,可以分给几个班,就是看92里面有几个30,那就可以分给几个班,所以用除法计算。
师:那92本连环画可以分给几个班呢?能否用我们以前学过的估算的方法解决这个问题呢?说一说你是怎样估的?同桌之间交流一下。
3、学生估算,回答:把92看成90,90里有3个30,所以可以分给三个班。 师:大家同意他的说法吗?(同意)课件同步跟进:92≈90 92÷30≈3
我们用估算求出了这些连环画可以分给3个班,想一想除了估算还可以用什么方法算呢?
学生回答:笔算
(二)师:对,我们还可以用竖式计算。
1、在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的基础上,引导学生用竖式计算。
2、教师板书竖式,问:商写在什么位置呢?
学生两种回答:a:写在个位上
b: 写在十位上
师:那商到底应该写在哪一位上呢?同学们交流沟通一下吧!
3、让学生思考交流
设计意图:给学生创造用自己的方法解决问题的机会。
师:谁来说一说你是怎么做的呀?
指名回答
4、课件演示,验证计算和格式是否正确。
师:老师在这给大家准备了92根小棒代表92本书,每30本分一个班,那么我们分一分!
演示过程。再看还剩几本?(2本),还能再分一个班吗?(不能)。为什么?(不够30本)
通过刚才的分一分我们也知道可以分给3个班,你们说一说那3应该写在什么位置?(个位),写在十位上表示多少?(3个十)
问:这里能分给30个班吗?连10个班也不够,十位上不够商1,也就是我们说的不够除。我们知道是3个班,3个班(强调“3个)那么你说商应该写在哪一位上呢?
好现在请你把竖式补充完整。
学生独立完成,指一名学生板书。
完成81页做一做。
教师小结。
设计意图:通过小棒演示,更加形象地说明商应写在个位上。提高了学生的感性认识。
(三)学习例1(2)
1、组织学生互相交流计算方法,通过交流,会笔算的学生在本上完成笔算过程。
2、请会做的学生说一说笔算的过程,老师课件演示。
3、引导学生说一说,为什么这样计算,是怎么想的?
除数是两位数,先看被除数的前两位。14个十除以不够商1个十,所以要看前三位。140除以30应在个位上商4,因为4乘30是120,小于140且最接近140,如果商5,5乘30是150,大于140了,所以只能商4。4乘30是120,对齐140写120,140减120等于20,余数小于除数,所以可以分给4个班,还剩20本。
4、演示方格图。
5、请学生在本上正确地完成140÷30这道题,老师巡视,并引导学生看黑
板上正确计算和正确地书写。
四、课堂练习
师:这几道题,请你试一试吧!
1、学生独立完成
2、同桌之间交流计算结果
3、全班交流,说出计算过程。
期间,教师不但引导学生强化认识商的书写位置,而且引导学生指出要注意验算和余数的要求。
五、 巩固提高
师:在这节课中,你学到了什么?
引导学生归纳总结:除数是整十数的除法,要看被除数的前两位,商要写在个位上;验算时,被除数=商×除数+余数;余数要比除数小……
设计意图:让学生自己归纳总结,既巩固了知识,又培养了学生的归纳总结能力。
篇三: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笔算除法(一)》教学实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笔算除法(一)》教学实录
盘龙区新迎第一小学 潘黎伟
一、复习旧知,铺垫新知。
教师:前一节课我们学习了整十数除整十数的口算除法,下面我们做几道口算。
ppt分别出示:
1.20×3=
学生:二十乘三等于六十
2.60÷20=
学生:六十除以二十等于三
教师:你是怎么想的?
学生1:因为二十乘三等于六十,所以六十除以二十等于三。
教师:(评价)想乘法做除法是一个好方法。还有不同的想法吗?
学生2:六除以二等于三,所以六十除以二十等于三。
教师:(评价)你把复杂的问题简单化,这也是好方法。
3.16÷3≈
学生:
教师:你是怎么想的?
学生:三乘五等于十六,十六接近十五,所以十六除以三约等于五
4.160÷30≈
学生:十百六十除以三十约等于五。因为三乘五等于十六,所以十百六十除以三十约等于五。
5.80÷20=
学生:八十除以二十等于四。因为二十乘四等于八十,所以八十除以二十等于四。
教师:还有其他方法吗?
学生:因为八除以二等于四,所以八十除以二十等于四。
6.83÷20≈
学生:八十三除以二十约等于四。把八十三看做八十,二十乘四等于八十,八十除以二十等于四,所以八十三除以二十约等于四。
教师小结:我们在刚才在做口算的时候用了想乘法做除法、估算等,这些方法都是好方法,在下面的学习中我们还会用到。
二、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教师:同学们,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我们国家的领导人历来非常重视读书。周恩来总理少年时就树立了“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伟大志向;温家宝总理在今年的4月23日世界读书日活动中也说道:“人通过读书可以改变自己的命运”。同学们一定非常喜欢读书吧,下面请认真观察这幅情景图。
ppt呈现:
4月23日是世界读书日。这里有92本连环画,140本故事书。各种书每班30本。(强调)
教师:从图上你获得了那些信息?谁能完整的说一说。
学生:这里有92本连环画,140本故事书。各种书每班30本。
教师: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学生:这里有92本连环画,每班30本,可以分给几个班?
教师随机板书板书:(1)92本,可以分给几个班?
教师追问:会列式吗?
学生:92÷30
教师板书:92÷30=
教师:还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学生:这里有140本故事书,每班30本,可以分给几个班?
教师板书:(2)140本,可以分给几个班?
教师:怎么列式?
学生:140÷30
教师板书:140÷30=
三、迁移引导,解决问题
1.算法多样化
教师:同学们,(教师用手指92÷30=)这样的算式你们会算吗?(教师用红粉笔描92)谁能用很快的方法算出它的结果。
学生:92÷30=3??2
教师:你是怎么想的?
学生1:30×3=90,90<92, 90+2=92,所以92÷30=3??2。 教师评价:你是想乘法做除法,聪明的孩子。
学生2:92≈90,90÷30=3,所以 92÷30≈3
教师评价:你用了估算的方法。
教师:除了估算和口算还有什么方法?
学生:竖式计算。
教师:像这位同学说的,这道题还可以用竖式来计算。这就是我们今天研究的内容。(板书:笔算除法)
2.怎样确定商的位置(两位数除以整十数) 教师板书竖式:3092
教师:92÷30应该商几?
学生:商3。
教师:3写在什么位置?
学生1:写在2的上面。
学生:写在个位上。
教师追问:为什么要写在个位上?
学生:如果写在十位上就是30,30×30=900,就比被除数大了,所以应该写在个位上。
教师:真是有想法的同学。他说的对吗?下面请同学们看大屏幕。
ppt出示小棒图
教师:92用92根小棒来表示,每30根为一份,能分成几份?
学生:3份
教师:我们一起来数一数。
ppt演示
教师:能分成3份还剩2根,这个3表示什么?
学生:表示3个30。
教师追问:也就是3个??(教师同时伸出一个手指)
学生(恍然大悟):也就是3个1。
教师强调:这个3表示3个1,清楚吗?
教师:下面我们一起完成着竖式计算。 师生共同完成竖式:392
90
02
教师:商3,把3写在个位上,30×3=90,92—90=2。
教师:90是怎么得来的?
学生:30×3的积
教师:90在这道题中表示什么?
学生:表示分给三个班的连环画。
教师:对,也就是分掉的连环画的总数。2表示什么?
学生:表示还剩余的连环画的本数。
教师提醒并板书横式和答。
教师:谁能完整的说一说92÷30是怎样计算的。(1-2人)
学生:92÷30商3,把3写在个位上,30×3=90,92—90=2。
教师:这样的题会做了吗?老师有几道题想考考你们。
ppt出示即时练习:
10302040 3064 4085
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视指导,发现问题。
学生逐题汇报。(前三题直接汇报计算结果,第四题要求回报计算过程和想法) 汇报:4085
学生:92÷30商3,把3写在个位上,30×3=90,92—90=2。
教师小结(初步渗透算法):两位数除以整十数,除到个位就把商写在个位上。
3. 怎样确定商的位置(三位数除以整十数)
教师:在同学们的共同努力下,我们学会了用竖式计算两位数除以整十数。那么,140÷30,用竖式又该怎么计算?(教师用红粉笔描140并板书:30140)请同学们尝试着计算一下。
学生尝试计算,教师巡视指导,发现问题。
请一学生上台板书:
40
140 学生板书:20
学生此时发现错误,跃跃欲试地迫不及待想发言。
教师:我看好多同学已经迫不及待想发言了,你来说。
学生:商40是错的,因为30×40=1200,比被除数大了。
教师追问:应该商几?为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