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写论文?写好论文?免费论文网提供各类免费论文写作素材!
当前位置:免费论文网 > 范文百科 > 一棵丝瓜爬上楼阅读

一棵丝瓜爬上楼阅读

来源:免费论文网 | 时间:2017-03-17 06:48:51 | 移动端:一棵丝瓜爬上楼阅读

篇一:神奇的丝瓜 阅读答案

1、在丝瓜成长过程中,哪些神奇的现象引起了作者的深思?请简要概括。

2、“两个瓜不知道从什么时候突然弯(“弯”为加点词)了起来,把躯体放在老太太的窗台上,从下面看上去,活像两个粗大弯曲的绿色牛角。”品味句中加点词的作用。

3、作者心中的丝瓜是怎样的一个形象,为什么?

4、品读课文,说说作者看待事物的方式给了你什么启迪。

1:①丝瓜秧生长迅速,细秧能养育出浓绿的瓜叶,充满了活力与生机。②丝瓜能控制瓜的生长,似乎有思想。

2这两个动词描绘了丝瓜主动调整生存状态的动作,表现出丝瓜具有主动性,似乎有思想的特点。

3在作者心中,丝瓜好像是一位智者,因为它能从容不迫地应对各种生存环境。 4把植物当作一个生命去看待,细心观察,用心体味和思考,并从中获得生活的启示。

篇二:2013学年第二学期五年级语文阅读卷6

2013学年第二学期五年级语文阅读卷6

班级 姓名

百朵千朵丝瓜花

盛夏的乡下,最美的风景,莫过于满眼的丝瓜花了。

那花是怎么开的?简直像一群活泼的孩子,在天地间撒野了,草垛上伏着,院墙上爬着,树上攀着,满屋顶的花笑逐颜开,一朵一朵的小花异常兴奋地笑着。

其实,单朵看丝瓜花,不美。但清纯、朴素的一张笑脸,让你忍不住喜爱。而百朵千朵的丝瓜花一齐开放,就是壮观了。看着它们,心里不能不涌起一种震撼:微弱的生命,原来也是有这样的爆发力。

有首著名的写春天的诗句“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我猜想诗里的花是桃花,或是梨花。若是换成丝瓜花呢?定是“千朵万朵压藤低”了。那些丝瓜藤,实在美妙得很,细细的,沿着什么攀援而上。它们是袅娜的,如有着纤弱的腰肢的少女,一步一步,都藏了生动,藏了语言。

我在怀念丝瓜花的时候,不能不想起我老去的祖母。记忆里的每个夏天,她都会把房前屋后打扮成丝瓜花的乐园。这还不够,她还搭了丝瓜架,专门长丝瓜。她会做很好喝的丝瓜汤,她会用丝瓜做成许多菜肴,如丝瓜炒鸡蛋、丝瓜炒豆瓣。

一院的丝瓜花,这朵谢了,那朵又开了,那种浓烈的美好,是记忆里永存的景象........。一个人可以离去,但他(她)曾经的印迹,会因一株植物而复活。

1、圈出加点汉字正确的读音。(2分)

.夏(shang ch?ng) 专门长.

丝瓜(cháng zhǎng) 2、改变文中划线语句的说法,意思不变。(2分) 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第2节中,作者用“简直像一群活泼的孩子,在天地间撒野了”生动地描写出丝瓜花___________的景象;这节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几个词具体写出了它们是怎样“在天地间撒野”的。(2分)

4、联系上文,可以知道最后一节中的“记忆里永存的景象”具体指的是:(4分) 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读了文章后,你体会到了作者怎样的情感?勾选出正确的一项。(2分)

⑴怀念百朵千朵的丝瓜花一齐开放的壮观景象,也怀念老去的祖母。 () ⑵喜爱看丝瓜花,震撼于丝瓜花微弱的生命产生的爆发力,同时表达了对奶奶的思念之情。()

⑶记忆中一切美好的东西都是值得永存的,更是值得怀念和回味的。 ()

尧舜禅(shàn)让

传说黄帝以后,我国中原地区部落联盟中又出现了一位有名的领袖——尧。尧这个人非常能干,关心百姓,生活简朴,作风民主,所以在各部落享有很高的威

望。

是,尧召集部落联盟开会,讨论接班人的问题。尧做了许多年的领袖,年级大了,身体自然不如过去

了。于一个叫放齐的人说:“我看丹朱不错,他很开明。” 的儿子啊!知子莫若父,他脾气太坏,爱吵架,不能做领尧听了,(严肃 严厉 严格)地说:“丹朱可是袖我——不提他了。”

一个叫灌兜的人说:尧缓缓地说:“共工搞水利确实有本事,“我提共工。他搞水利很有一套。可他有一个” 很大的缺点——表里不一,为人不老实。不老实的人,不能用啊。我说,要是一下子找不到合适的人,这件事可以暂时放一会后,尧(持续 继续 陆续)四处物色接班人,放。”渐渐

地心中有了主意。

第二次开会,大伙儿一致推荐舜。舜的父亲是个瞎子,人又糊涂。舜的亲娘早死了,后娘喜欢自己的亲生儿子,老是

欺负舜。可是,舜待他的父亲、后娘、弟弟却一直很好。

尧听了很高兴,不过他还是对大家说:“让我再观察他一段时间。”参加会议的人一致赞同尧的意见。

会后,尧就把自己的两个女儿娥皇、女英嫁给了舜,又让几个儿子同舜住在一起;尧还给舜修了粮仓,送了些牛羊。舜的后娘和弟弟见了,分外眼红,几次想害死他。舜一次次躲过了危险,但仍然孝敬后娘,爱护弟弟。

舜不但心地善良,也聪明能干。周围的人发生什么纠纷,舜一去调解,立刻太平无事。舜烧制的陶器相当精美,有人要学,他就耐心地教。大家都认为舜是一个难得的人才。

经过几年的观察,尧觉得舜确实德才兼备,完全可以接自己的班,于是就把自己的位子让给了舜。

1、圈出括号里合适的词语。(2分)

2、选择正确的义项,把序号写在括号里。(3分)

“难”在字典里的解释有:①做起来很费事(跟“易”相对):~办┃笔画多的字很~写┃这条路很~走。②使感到困难:这一下子可把我~住了。③不容易;不大可能:~免┃~保。④不好:~听┃~看。

⑴大家都认为舜是一个难得的人才。 () .⑵他的脸色很难看,看来是生气了。 () .⑶这一带旧区早就被改造了,现在要找到这所老宅是很困难的。 () .

3、联系上下文,合理补充人物心理活动,并注意运用恰当的标点符号。(3分)

第二次开会,大伙儿一致推荐舜。听了舜的为人后,尧很高兴,心想: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过,他还是决定再观察一段时间。

4、根据文章内容用概括的语言填空。(2分)

舜心地善良表现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舜聪明能干表现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一开始人们推举了丹朱和共工为尧的接班人,尧不同意。从他选择舜为自己的接班人这件事上,你能总结出尧选择接班人的条件吗?(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篇三:2016-2017学年度下期八年级语文学业质量监测推荐题(一)

邛崃市2016—2017学年度下期学业监测单元练习推荐题

八年级语文试题(一)

说明:全卷分A卷和B卷,A卷满分100分,B卷满分50分,总分150分;考试时间120分

钟。

A卷(共100分)

第I卷(选择题,共24分)

一、语文基础知识及运用(每小题3分,共12分)

1.选择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 ( )(3分)

A.我到仙台也颇(pō)受了这样的优待,不但学校不收学费,几个职员还为我的食宿(xù)操心。 ..

B.长髯(rán)覆盖了两颊,遮住了嘴唇,遮住了皱似树皮的黝(y?u)黑的脸膛。 ..

C.我陪伴他长吁(yū)短叹,帮助他将衷(zhōng)情吐露。 ..

D.在寂静中,我用纤(qiān)细的手指轻轻地敲击着窗户上的玻璃,于是敲击声构成一种乐曲,启迪 .

那些敏感的心扉(fēi)。 .

2.下列成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3分)

A.父亲看着我拿来的所谓小学一年级国语第一册,他愣了半天,翻来复去地看。

B. 我感到一种不可名状的恐惧,一种同亲人隔绝、同大地分离的孤独感油然而生。

C. 皮肤藏污纳诟,缺少光泽,就像用枝条扎成的村舍外墙那样粗糙,在四方脸中间,我们见到的是一 只宽宽的、两孔朝天的狮子鼻,仿佛被人一拳头打塌了的样子。

D. 精神上感到满足自在时,它们可以闪闪发光,转眼又因忧郁而暗然失色,罩上阴云,顿生凄凉,显得麻木不仁,神秘莫测。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我们学过的《爱莲说》、《陋室铭》,都是历来脍炙人口的名篇。 ....

B.年轻的城市,更需要青春活力,更需要丰富的想象力和摧枯拉朽的创造力。 ....

C.通过对海上日出这一奇观进行绘声绘色的描写,表现了作者作奋发向上的思想感情。 ....

D.有时说话就应照直说,别拐弯抹角的。 ....

4. 下列语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我们青少年,一定要肩负起建设伟大繁荣富强的社会主义强国。

B.为了避免交通事故不再发生,我们必须学习交通法规。

C.会不会用心观察,能不能重视积累,是提高写作水平的基础。

D.我们只有相信自己的能力,才能在各种考验前充满信心。

二、课内文言文知识(每小题3分,共12分)

5.下列各句中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

A.或置酒而招之。 B.不汲汲于富。

C.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D.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6. 下列加点词词义相同的一组是( )

A.自富阳至桐庐自非亭午夜分 ..

B.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 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

C.因以为号焉 以此自终 ..

D.其言兹若人之俦乎 黔娄之妻有言 ..

7. 下列句子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A.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 B.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

C.亲旧知/其如此。 D.先生/不知/何许人也

8.下列句子理解错误的一句是()

A.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译文:湍急的江流比箭还要快,那惊涛骇浪势若奔马。

B.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

译文:那些极力追求名利的人,看到这雄伟的山峰也会心跳停止。

C.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

译文:亲戚朋友知道他的情况,有时设酒席叫他来喝。

D.不戚戚于富贵,不汲汲于贫贱

译文:不为贫贱而忧虑,也不盲目追求富贵。

第II卷(共76分)

三、默写(6分))

9.默写古诗文中的名句名篇。(6分)

(1)补写出下列名句的上句或下句。(任选其中两句)(2分)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千里共婵娟。(苏轼《水调歌头》)

②沉舟侧畔千帆过,。(杜牧《赤壁》)

③海内存知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2)从陈子昂的《登幽州台歌》与王安石的《登飞来峰》中任选一首,先写出题目再按要求默写。(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

四、 阅读下列文段,按要求完成10——12题(10分)

时间去哪儿了

①“时间都去哪儿了?还没好好感受年轻就老了……”这首歌引起了许多人的共鸣。是啊,时间到底

去哪儿了?

②幼年的时光去哪儿了?我们为何很难记起3岁以前的事情?研究表明,对时间的感知需要儿童的注

意力和短期记忆能力的完全形成,这需要大脑前额叶皮质和海马体发育较成熟后才能具备。这两个区域的

成熟速度较慢,往往到了童年后期才能渐渐完善。而且孩子们的遗忘速度远比成年人要快,所以他们的记

忆更替也更快,这意味着留下幼时记忆的可能性并不大。

③幼时记忆究竟从何时开始模糊,直到被永久遗忘?研究发现,早期记忆往往从7岁开始丢失。虽然

不少3岁孩子能够记得前一年发生的事,但这些记忆也只能持续到五六岁。在7岁时,童年记忆迅速衰退,

到了八九岁,大部分孩子只能回想起幼年生活35%的内容。这是因为在7岁时,人们形成记忆的方式开始

改变——在那之前,儿童缺少时间和地点的观念,而在年龄较大的儿童中,回忆早期记忆的内容和形式趋

向于成年人。

④如果你到了一定的年纪,可能有这样的感觉:小时候总希望快快长大,但似乎过了很久才长了一岁,

而随着年龄的增长,就感觉时间过得越来越快。这是为什么呢?

⑤首先,人体内的生物钟在逐渐变慢。实验表明,让年轻人和老年人估测1分钟有多长,结果年轻人

通常还没到1分钟时就认为已经到时间了,而老年人则往往过了1分钟才觉得这才是1分钟的时长。在生

命的进程中,人体内的某种节律在变慢,而客观的时间没有变慢,老年人就会感觉时间过得快了。

⑥其次,与新鲜感能刺激大脑记忆有关。比如我们新去一个地方,去时路总是显得很长,回来时却似

乎要短得多。因为去时的路上你所看到的景色都是新鲜的,你的大脑需要对这些新鲜事物进行处理记忆,

就会感觉时间过得很慢,路似乎很长。而回来时,这些景象不再是第一次体验,一切变得熟悉,大脑需要

处理的事物也就少了,感觉时间过得就快了,路也似乎短了许多。人生也是一样,小时候看世界却是新鲜

的,外界充满了各种新刺激,这样就显得每一天都很漫长;随着年龄的增长,对外界的事物已经失去了新

鲜感,更多的是单调的重复刺激。丰富的经验使神经对生活中的信息处理极为快速,渐渐进入了“适应性”..

状态,不但削弱了对时间流逝的感知,同时保留的记忆也信息不全,这样,一天在不经意间就过去了。

⑦第三,可以用“相对论”来解释。一个5岁的儿童会感觉过去的一年很长很长,这是因为过去的一

年占他生命总过程的20%;一个20岁的青年,过去的一年只是他生命总过程的5%;而对于一个50岁的

中年人,过去的一年仅仅是他生命总过程的2%。人越老,几个月甚至几年的光阴在其整个人生当中所占的

比重就越小,同漫漫人生相比,就会觉得这些微不足道的时间过起来很快。

(选自《百科知识》2014年第4期,有删改)

10.文章第①小节引用歌词有什么作用?(2分)

11.仔细阅读文章第⑥⑦段,回答下列问题:(6分)

(1)第⑦段画线句子主要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3分)

(2)第⑥段加点的“渐渐”一词能否去掉?为什么?(3分)

12.请阅读下面的链接材料和选文第⑤段的画线句,比较两者在运用的主要表达方式及其表达效果方面的

不同。(2分)

【链接材料】时间都去哪儿了/还没好好看看你眼睛就花了/柴米油盐半辈子/转眼就只剩下满脸的皱纹了

(选自《时间都去哪儿了》歌词)

五、作文(60分)

13.根据要求完成作文。

文明是什么?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诠释。说文明话,办文明事,做文明人,建文明城。倡导文明新风,

共建美好家园。

请以“最美的风景叫文明”为题写一篇文章,写出你对“文明”的理解,写出你心中最美的风景。 注意:①文体自选(诗歌除外),不少于600字。②注意标点符号的正确使用。③文中不能出现真实姓名和校名。

B

一、古诗鉴赏 (4分)

阅读上面一首诗,回答问题。

春暮西园

明·高启

绿池芳草满晴波,春色都从雨里过。

知是人家花落尽,菜畦今日蝶来多。

1.请赏析诗歌第一句中的“满”字。(2分)

答:

2.诗歌第三、四句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何作用?(2分)

答:

二、阅读文言文,完成3-6题。(12分)

梁尝有疑狱,群臣半以为当罪,半以为无罪,虽梁王亦疑。梁王曰:“陶之朱公以布衣富侔国,是必有奇智。”乃召朱公而问曰:“梁有疑狱,狱吏半以为当罪,半以为不当罪,虽寡人亦疑,吾子决是,奈何?”朱公曰:“臣,鄙民也,不知当狱。虽然,臣之家有二白璧,其色相如也,其径相如也,其泽相如也,然其价一者千金,一者五百金。”王曰:“径与色泽相如也,一者千金,一者五百金,何也?”朱公曰:“侧而视之,一者厚倍,是以千金。”梁王曰:“善,故狱疑则从去,赏疑则从与。”梁国大悦。

由此观之,墙薄则亟坏,缯薄则亟裂,器薄则亟毁,酒薄则亟酸。夫薄而可以旷日持久者,殆未有也。故有国富民施政教者,宜厚之而可耳。

【注】①陶之朱公:即范蠡,相传他辅佐越王勾践灭吴之后,隐居陶山,改名朱公。②侔(móu):等同③缯(zēng):丝织品的总称。

3.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梁尝有疑狱(案件) B.臣,鄙民也(浅陋) ..

C.不知当狱 (应当) D.宜厚之而可耳 (厚待) ..

4.翻译(6分)

⑴虽寡人亦疑,吾子决是,奈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夫薄而可以旷日持久者,殆未有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陶朱公回答梁王询问时,拿一薄一厚两块玉作比,其目的是什么?这样做的好处是什么? (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①②卷(共50分)

三、名著及现代文阅读(22分)

(一)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按要求答题。(4分)

他离群索居,自我封闭,唯有大自然能给他些安慰。特雷泽德布伦瑞克说, “大自然是他唯一的知己”,是他的庇护所。1851年认识他的卡尔纳特说,从未见过一个人像他那样热爱花草、云霞和大自然,他似乎是靠这些活着。贝多芬自己写道: “世界上没有一个人象我这样爱田野……我爱一株树甚于爱一个人……” 在维也纳时,他每天都要围着城墙转一圈。从黎明到黑夜,在田野里,独自散步,帽子也不戴,顶着太阳,或者冒着雨。

(节选自罗曼·罗兰《名人传》)

6.文段中的贝多芬生活痛苦,唯有大自然能给他一些安慰,从《名人传》的整部作品中,我们可以知道,这一时期,贝多芬的最大痛苦是什么 (2分)

答:

7.结合选文从一个方面谈你读《名人传》的感受。 (2分)

答:

(二)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7-11题。(18分)

一棵丝瓜爬上楼

①搬到小区一年多了,我还不知道同一栋楼里住户的名字。这很正常,他们肯定也不知道我的名字和其他基本情况。但是我的母亲很不理解,怎么可以这样呢?在村里,谁家的孩子上几年级,谁家的姑娘和哪村的小子订了婚,谁家的老太太该过寿了……她都一清二楚。同样,村里别的人也知道她几个孙子,上次回来给她带的什么……可是在这儿,谁与谁也不说话,偶尔碰到了也都端着一副没表情的脸,母亲说:“城里人那么多,怎么住在这里感觉空空的呢?”

②我们住在一楼,窗台下面有一块巴掌大的空地。闲不住的母亲在地里种了丝瓜。这怎么行?丝瓜要爬架的,爬上二楼遮了人家窗户怎么办?但是母亲还是不解:“丝瓜蔓子爬上去不好吗?咱村谁家的丝瓜、南瓜爬过墙头,谁也不说什么,有菜大家吃嘛!”唉,怎么跟老太太说这个道理呢?不是人人都喜欢别人家的植物爬到自己家的。况且二楼的住户我也不认识,人家会生气吗? ③丝瓜不管我的忐忑,见风就长。很快,就爬上了我的窗台。翠绿的叶子,柔婉的卷须,隔着竹帘看过去,就像一幅写意画。还懂事地开出一朵朵金黄的花,摇曳给我灿烂的喜悦,尤其是有雨的下午,坐在窗前,想起很多事,随着丝瓜的藤蔓,铺衍成一片梦境。 ④但是不管梦能走多远,人总是活在红尘俗世的。我小心翼翼地观察着,只要丝瓜爬到窗户顶部,我阳光那么强烈明亮,是每一棵植物的梦想啊。如果丝瓜有知,它会怪我还是会悲叹自己的命运呢?

⑤有几天工作很忙,我加班到深夜才回家。那几株丝瓜湮没在一件又一件的杂事中,被我忽略了。 ⑥再次注意到它们,哎呀,它们已经偷偷地窜到二楼,把人家的窗台都快爬满了!现在再去掐藤蔓,是不是晚了?木已成舟,秧已成片,人家会不会杀下楼来,指责我家的丝瓜“侵占领空”?我想,还是硬着头皮,去做一次友好的拜访吧,请他们宽恕主人的管教不严。

⑦但我还没去,楼上的住户先来拜访我了:“我是你们楼上的,请问方便说话吗?”我赶紧把客人让进来,倒上茶,惴惴不安:“对不起,那些丝瓜……我马上就剪了……”客人却笑嘻嘻地拿出几根脆嫩的


一棵丝瓜爬上楼阅读》由:免费论文网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
链接地址:http://www.csmayi.cn/show/199584.html
转载请保留,谢谢!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