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会议记录模板
会议记录模板
做为记录人,第一,会前要认真准备。事先要认真了解会议议题及相关情况; 第二,记录要尽可能的详细。最好先草记,就是不直接在会议记录本上记,会后再整理,挑选重点内容记到会议记录本上,有条件的可以录音,会后整理。
第三,要把握重点。就是发言人对会议议题的根本态度,同意或不同意,有什么具体的建议。
总之,会议上的发言废话很多,重点很好找,会前充分做好准备,了解会议的主要议题。先看看前面的记录人是怎么记的,就知道你们领导对会议记录的要求了,是详细具体还是突出重点。格式一定要和前面的一致,别让领导说你不懂行。
纸质记录:
1,准备好合适的纸张,笔记本、信笺比A4纸更方便记录。
2,可以多准备几只笔,备用铅笔和红笔 方便标记。
3,提前到场,熟悉会议座次,不用抬头看就能知道发言者是谁,另外自己可以找个最佳记录地。
4,别和领导坐太近,太近会影响你注意力。
5,记录不下来的,或者发言者表达不清楚的可以主动询问对方。
6,可以网上看一下或书店找找,法院书记员记笔录的方法,对词汇准确度要很大要求。
电脑记录:
1,熟悉WORD的基本功能、熟练掌握快捷键。
2,打字速度。
3,其他项目参见前面。
辅助工具:录音笔-MP3-手机录音功能。事后总结工作很重要。
首先你要对召开的会议有所了解,比如今天开会的主题,大概的内容,是何性质的会议,那么就会了解参与会议的人员,同时熟悉一下与会议内容有关的一些部门情况,然后在开会做记录时,并不要把发言的人每句话都记下来,应该用速记的方法,记住每句话的一些词句,然后在会后进行整理,由于你事先有些准备,所以在记录时也对发言人所要讲的内容,大致能猜到一些,如果你觉得自己记录的速度不够的话,那么需要经常锻炼就可以能跟上发言人的讲话速度了,也可以用录音笔辅助,至于总结每个人讲话的重点,这一方面要看讲话的人是否有内容,还有就要你能理解发言者所讲的东西来概括总结。一般会议记录的格式包括两部分:一部分是会议的组织情况,要求写明会议名称、时间、地点、出席人数、缺席人数、列席人数、主持人、记录人等。另一部分是会议的内容,要求写明发言、决议、问题。这是会议记录的核心部分。
最主要的就是要速记,把每一位发言的人所讲的中心意思概括出来,不一定要一字一句的写出来。重点放在所讨论的问题上,把问题的核心点出来。如:会议待解决的问题,提出的观点,问题各个小点解决的方案,问题讨论到最后的结果。
当然,要是有条件的话,你可以用MP3录音,或者是录音笔等其他录音器材,这样,你会事半功倍的。
会议记录的写作范例
例文一:
会议名称会议时间
会议地点记录人
出席与列席会议人员
缺席人员
会议主持人 审阅签字
主要议题
发言记录:
例文二:××公司办公会议记录
时间:一九××年×月×日×时
地点:公司办公楼五楼大会议室
出席人:××× ××× ××× ××× ××× ??
缺席人:××× ××× ××× ??
主持人:公司总经理
记录人:办公室主任刘××
主持人发言:(略)
与会者发言××× ????????????????????????
×××????????????????????????
散会
主持人:×××(签名)
记录人:×××(签名)
(本会议记录共×页)
会议记录格式
一般会议记录的格式包括两部分:一部分是会议的组织情况,要求写明会议名称、时间、地点、出席人数、缺席人数、列席人数、主持人、记录人等。另一部分是会议的内容,要求写明发言、决议、问题。这是会议记录的核心部分。 对于发言的内容,一是详细具体地记录,尽量记录原话,主要用于比较重要的会议和重要的发言。二是摘要性记录,只记录会议要点和中心内容,多用于一般性会议。
会议结束,记录完毕,要另起一行写"散会"二字,如中途休会,要写明"休会"字样。
会议记录的基本要求
一、准确写明会议名称(要写全称),开会时间、地点,会议性质。
二、详细记下会议主持人、出席会议应到和实到人数,缺席、迟到或早退人数及其姓名、职务,记录者姓名。如果是群众性大会,只要记参加的对象和总人数,以及出席会议的较重要的领导成员即可。如果某些重要的会议,出席对象来自不同单位,应设置签名簿,请出席者签署姓名、单位、职务等。
三、忠实记录会议上的发言和有关动态。会议发言的内容是记录的重点。其他会议动态,如发言中插话、笑声、掌声,临时中断以及别的重要的会场情况等,也应予以记录。
记录发言可分摘要与全文两种。多数会议只要记录发言要点,即把发言者讲了哪几个问题,每一个问题的基本观点与主要事实、结论,对别人发言的态度等,作摘要式的记录,不必“有闻必录”。某些特别重要的会议或特别重要人物的发言,需要记下全部内容。有录音机的,可先录音,会后再整理出全文;没有录音条件,应由速记人员担任记录;没有速记人员,可以多配几个记得快的人担任记录,以便会后互相校对补充。
四、记录会议的结果,如会议的决定、决议或表决等情况。
会议记录要求忠于事实,不能夹杂记录者的任何个人情感,更不允许有意增删发言内容。会议记录一般不宜公开发表,如需发表,应征得发言者的审阅同意。
三、会议记录的重点
会议记录应该突出的重点有:
(1)会议中心议题以及围绕中心议题展开的有关活动;
(2)会议讨论、争论的焦点及其各方的主要见解;
(3)权威人士或代表人物的言论;
(4)会议开始时的定调性言论和结束前的总结性言论;
(5)会议已议决的或议而未决的事项;
(6)对会议产生较大影响的其他言论或活动。
四、会议记录的写作技巧
一般说来,有四条:一快、二要、三省、四代。
一快,即记得快。字要写得小一些、轻一点,多写连笔字。要顺着肘、手的自然去势,斜一点写。
二要,即择要而记。就记录一次会议来说,要围绕会议议题、会议主持人和主要领导同志发言的中心思想,与会者的不同意见或有争议的问题、结论性意见、决定或决议等作记录,就记录一个人的发言来说,要记其发言要点、主要论据和结论,论证过程可以不记。就记一句话来说,要记这句话的中心词,修饰语一般可以不记。要注意上下句子的连贯性、可讯性,一篇好的记录应当独立成篇。
三省,即在记录中正确使用省略法。如使用简称、简化词语和统称。省略词语和句子中的附加成分,比如"但是"只记"但",省略较长的成语、俗语、熟悉的词组,句子的后半部分,画一曲线代替,省略引文,记下起止句或起止词即可,会后查补。
四代,即用较为简便的写法代替复杂的写法。一可用姓代替全名,二可用笔画少易写的同音字代替笔画多难写的字;三可用一些数字和国际上通用的符号代
替文字;四可用汉语拼音代替生词难字;五可用外语符号代替某些词汇,等等。但在整理和印发会议记录时,均应按规范要求办理。
五、会议记录与会议纪要的区别
会议纪要有别于会议记录。二者的主要区别是:第一,性质不同:会议记录是讨论发言的实录,属事务文书。会议纪要只记要点,是法定行政公文。第二,功能不同:会议记录一般不公开,无须传达或传阅,只作资料存档;会议纪要通常要在一定范围内传达或传阅,要求贯彻执行。
5月25日会议记录
一、会议时间:5月25日
二、会议主持:万延海
三、会议议题:
1、报告上次会议进展;
2、六一活动;
3、艾滋病和性教育课程专家;
4、讨论甘肃回复;
议题一:报告上次会议进展
1、给国务院办公厅的信息公开申请本周完成;
2、给财政厅的信息公开申请本周完成;
议题二:六一活动
1、名地可以在六一节组织受艾滋影响儿童的小型活动,短距离低成本的。组织活动前要注意征求孩子的意见;
2、参会人员可以自己做确定一个活动方案,写一个计划书和预算,发给万延海。有少量经费支持,同时可以在网络募款;500字左右即可;
3、6月28日晚开会讨论;
议题三:青少年艾滋病教育和性教育专家和课程
1、学校艾滋病教育,可以用斯坦佛大学的动漫画教材;
2、学校性教育活动可以邀请当地妇幼保健院、计划生育中心,系统给学生讲解;
3、可以给教育局提建议落实《艾滋病防治条例》的规定;
4、小猪起草一个计划书,通过微博讨论;
议题四:甘肃省对政府信息公开的回函
1、甘肃回复晚、受影响家庭只纳入低保并不落实26号文件,两个概念混淆;
2、孙亚整理各地执行26号文件的情况,包括具体文件,6月8日讨论; 其它
1、5月28日举行一次会议;
2、下周六(6月1日)会议取消;
3、关爱之家资助16岁以下儿童且不论感染与否,每月150元生活费补助
篇二:进行会议记录的方法
如何做好会议记录
一、会议记录的概念及作用
会议记录是把会议的基本情况和会上的报告、议论的问题、发言、决议等内容当场记录下来的文字材料。 会议记录的作用十分重要。归纳起来,主要有:
(一)原始凭据作用
会议记录反映和记述了会议的全过程,什么时候在什么地方开过什么会议,由谁主持,有哪些成员出席了会议,会上传达了何种文件或有关会议精神,作出了什么重要决议等,均一一记录在案。这为分析、研究有关会议的议题,或总结、上报情况,起了原始凭据作用。
(二)撰文基础作用
很多重要会议之后,要撰写一系列文件,诸如决定、决议、会议纪要和简报等,都要以会议记录和大会文件提供的情况为基础。尤其是会议纪要,它完全是以记录为基础,通过整理加工而成的。因此,会议记录在撰写文件时起着不可替代的基础作用。
(三)存档备查作用
会议记录既有原始凭据作用,也有存档备查作用。很多事情和问题,时过境迁,容易忘却。有了会议记录等于有储备资料的“活电脑”。如过去一些重要议决事项或事情研究处理结果,只要一查当时的会议记录就一目了然。
二、会议记录的写法
会议记录的格式共分三部分:
(一)标题
会议记录的标题一般分两种:一是完全式公文标题,如《鬃县人民政府关于落实棉花种植面积办公会议记录》;二是省略性的公文标题,如《鬃学院第五次行政办公会议记录》。
(二)正文
正文由两部分组成:
1.会议的组织情况。它包括:
(1)会议名称。写清召集会议的单位或机构名称,要写全称。
(2)开会时间。写明会议起止时间,注意年、月、日的准确。
(3)会议地点。
(4)出席人。指按照规定必须参加的人数。规模小、人数少的会,应将出席人的名字全部列上;规模大、人数多的会,只写会议对象和范围,如全委会便写委员、候补委员多少人,扩大会扩大到哪一级。工作例会只写缺席者和名字,注明其他人均到。
(5)列席人。不属于本次会议的正式代表,被邀请参加会议的人员。
(6)主持人或会议主席。可写主持人姓名、职务。
(7)记录人。
以上七项均在会议开始前写好。
2.会议内容:
会议内容是记录的主体部分。
记录的内容包括:会议议题、领导的报告、会议的发言、讨论情况、形成的决议,及主持会议的总结情况。
3.会议记录的方法有三种:
(1)详细记录法
此种方法适用于重要会议,特别是会议审议或讨论的重大的关键性问题,或者是对审议的问题有重大原则分歧时,一定要将其发言具体完整地记录下来,尽量记录原话。记录时,应抓住:①主持人或报告人的发言。如果发言有书面稿子,只需记个题目,用括号注明。如是即兴发言,必须详细记下原话。②讨论发言。发言人的姓名、职务及谈话的内容。③主持人总结性发言,包括决议事项都得记清楚。④会议通过的情况,赞成、反对、弃权的票数要写清楚。
(2)摘要记录法
此种记录适用于一般性会议。其方法有两种:①记讨论情况的,将发言的要点和有争议的问题摘录下来,并写上发言人的名字;②不反映讨论情况,不记发言人,直接摘出议程、议题及决议事项。实则只需记下会议所报告的事情、讨论的问题、通过的决议。
(三)结尾
会议记录的结尾包括“散会”说明和“核稿签名”两项。前者另起一行,写上“散会”二字;后者是记录整理后,由主持人审核签名,记录人同时签名。
三、记录写作要注意的事项
(一)记录前要作好思想、物质方面的准备
作好思想准备,是指会前要了解会议的性质、任务,参加对象和主要议程,估计会议过程中可能产生的意见分歧。只有情况明,记录才能抓住会议重点,把握会议的大方向,掌握其主要精神,发现不同意见的分歧点。
作好物质准备是指及时准备好纸、笔、墨水等,尽管这些是微不足道的小事,一旦不注意,也会影响会议的记录。
(二)记录中要快要准
要忠实地记录会议情况,“快”和“准”是记录的基本功。
如何做到快?一要耳聪、脑灵、手快。平日养成边听、边记、边思的良好习惯;二要掌握一些速记的手段,诸如简称、简化符号的运用,以及长句的压缩和意表众多意义的合体字符,三要加快记录速度的有效手段。
要想做到准,首先,必须符合原意,不管是会议情况,还是发言,决议等,不能用记录人的语言加工概括,更不能随便增删改调,要忠于原话原意。有时,连发言人的措辞、语气、手势都要显示出来。其次,做到完整、清楚。对发言者,除记录他们的原话外,发言的中心、线索,分几层意思,都要记得一清二楚。
(三)记录后要仔细整理
记录有原始记录,整理记录和印发记录之分。会议进行中的记录,多为原始记录,这种记录不可能达到准确无误的
完美程度,这就需要整理加工。这种整理不象其它文字材料的整理,能加材料、换观点。它只要检查文字上的错漏,或记录中因时间紧张,空掉或错记、短缺的原话将其补正。
记录整理要趁热打铁,一般在会议的后半段,或者会议结束,就必须着手整理,趁着记忆犹新,及时完善整理工作,使记录更为完善。
例文:办公会议记录一(详细记录法)
党支部会议记录
地点:***会议室
主持者:*** (职务)
记录者:*** (职务)
出席者:支部全体党员(详见点名簿)
列席:***(职务)、***(职务)……
缺席者:***(缺席原因,如学习、出差、生病、无故等)
会议主题:
1、讨论支部工作报告;
2、讨论通过预备党员***、***转正。
发言内容和决定事项:
***(主持人、书记):今天,我们召开支部全体党员大会,有**人出席,超过应到会人员半数,会议有效。今天我们还邀请***、***等几位同志参加,大家向他们表示热烈欢迎。今天会议是讨论通过去年支部的工作报告和讨论***、***同志的转正。下面让我来向大会做支部工作报告。
篇三:会议记录与总结等要点
会议记录、决定、工作计划、总结
1、会议记录
为使会议的决议能在今后得到很好的贯彻和执行,并作为以后检查执行情况等的根据,或者便于传达一次会议的精神,有必要把会议的具体内容记录下来。这些记录的材料,就叫"会议记录"。记录要真实准确,符合原意。
会议记录包括两个部分:
(一)会议的组织情况:
1.会议的名称。
2.开会的时间、地点。
3.出席人数,如果人数不多,可一一写明姓名。
4.列席人数,也可写出姓名或只写列席人员范围。
5.缺席人数,也可一一写出姓名,注明缺席原因。
6.主持人。
7.记录人。
(二)会议内容,是会议记录的主要部分。记录方法有两种:
1.摘要记录。只记会上报告了什么事情,讨论了什么问题,通过了什么决议。
2.详细记录。要把每一个人的发言都记下来。
会议结束,记录完了,另起一行写"散会"两字。
最后,要由主席或主持人和记录人签名。
为了提高记录速度,可以适当使用一些自己熟悉的简称、代号、符号,待会议间歇或会后整理时再补上全称或原称。必要时,可以学习速记法。
2、决定
决定是机关、社会团体对某些问题或重大行动作出安排。决定一经作出,就不容改变,必须照办。它或者是有法规作用,或者是有行政约束力,所以,作决定时,必须十分慎重。
1.标题写"决定"或"关于××的决定"等字样。
2.写正文内容,交代作出决定的原因和决定本身。
3.最后写作出决定单位的名称(加盖公章)和作出决定的日期。
3、工作计划
工作计划是一个单位或团体在一定时期内的工作打算。写工作计划要求简明扼要、具体明确,用词造句必须准确,不能含糊。
(一)工作计划的格式:
1.计划的名称。包括订立计划单位或团体的名称和计划期限两个要素,如"××印刷厂团委1986年工作计划"。
2.计划的具体要求。一般包括工作的目的和要求,工作的项目和指标,实施的步骤和措施等,也就是为什么做、做什么怎么做、做到什么程度。
3.最后写订立计划的日期。
(二)工作计划的内容。一般地讲,包括:
1.情况分析(制定计划的根据)。制定计划前,要分析研究工作现状,充分了解下一步工作是在什么基础上进行的,是依据什么来制定这个计划的。
2.工作任务和要求(做什么)。根据需要与可能,规定出一定时期内所应完成的任务和应达到的工作指标。
3.工作的方法、步骤和措施(怎样做)。在明确了工作任务以后,还需要根据主客观条件,确定工作的方法和步骤,采取必要的措施,以保证工作任务的完成。
(三)制订好工作计划须经过的步骤:
1.认真学习研究上级的有关指示办法。领会精神,武装思想。
2.认真分析本单位的具体情况,这是制订计划的根据和基础。
3.根据上级的指示精神和本单位的现实情况,确定工作方针、工作任务、工作要求,再据此确定工作的具体办法和措施,确定工作的具体步骤。环环紧扣,付诸实现。
4.根据工作中可能出现的偏差、缺点、障碍、困难,确定预算克服的办法和措施,以免发生问题时,工作陷于被动。
5.根据工作任务的需要,组织并分配力量,明确分工。
6.计划草案制定后,应交全体人员讨论。计划是要靠群众来完成的,只有正确反映群众的要求,才能成为大家自觉为之奋斗的目标。
7.在实践中进一步修订、补充和完善计划。计划一经制定出来,并经正式通过或批准以后,就要坚决贯彻执行。在执行过程中,往往需要继续加以补充、修订,使其更加完善,切合实际。
4、总结
总结,就是把某一时期已经做过的工作,进行一次全面系统的总检查、总评价,进行一次具体的总分析、总研究;也就是看看取得了哪些成绩,存在哪些缺点和不足,有什么经验、提高。
(一)基本情况。
1.总结必须有情况的概述和叙述,有的比较简单,有的比较详细。这部分内容主要是对工作的主客观条件、有利和不利条件以及工作的环境和基础等进行分析。
2.成绩和缺点。这是总结的中心。总结的目的就是要肯定成绩,找出缺点。成绩有哪些,有多大,表现在哪些方面,是怎样取得的;缺点有多少,表现在哪些方面,是什么性质的,怎样产生的,都应讲清楚。
3.经验和教训。做过一件事,总会有经验和教训。为便于今后的工作,须对以往工作的经验和教训进行分析、研究、概括、集中,并上升到理论的高度来认识。
4.今后的打算。根据今后的工作任务和要求,吸取前一时期工作的经验和教训,明确努力方向,提出改进措施等。
(二)写好总结需要注意的问题
1.总结前要充分占有材料。最好通过不同的形式,听取各方面的意见,了解有关情况,或者把总结的想法、意图提出来,同各方面的干部、群众商量。一定要避免领导出观点,到群众中找事实的写法。
2.一定要实事求是,成绩不夸大,缺点不缩小,更不能弄虚作假。这是分析、得出教训的基础。
3.条理要清楚。总结是写给人看的,条理不清,人们就看不下去,即使看了也不知其所以然,这样就达不到总结的目的。
4.要剪裁得体,详略适宜。材料有本质的,有现象的;有重要的,有次要的,写作时要去芜存精。总结中的问题要有主次、详略之分,该详的要详,该略的要略。
5.总结的具体写作,可先议论,然后由专人写出初稿,再行讨论、修改。最好由主要负责人执笔,或亲自主持讨论、起草、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