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写论文?写好论文?免费论文网提供各类免费论文写作素材!
当前位置:免费论文网 > 范文百科 > 胎儿与母亲面对面

胎儿与母亲面对面

来源:免费论文网 | 时间:2017-03-20 06:00:49 | 移动端:胎儿与母亲面对面

篇一:教案

器械——鸡毛

目标:1、用鸡毛感知身体的各个部位,感知鸡毛的柔软性。2、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

活动准备:鸡毛9根。

过程:1、教师出示鸡毛后,引导宝宝观察,宝宝取回一根鸡毛。

2、妈妈拿着鸡毛引导宝宝感知身体各个部位,在额头上面试一试,脸上、耳朵、鼻子、脖子、胳膊、腿、脚丫上面。

3、妈妈吹一下鸡毛,让宝宝观察。

4、教师引导宝宝把鸡毛举高后松手,观察鸡毛轻轻落下。

指导要点:1、妈妈引导宝宝感知身体时,要用语言告诉宝宝,这是额头、这是脸??2、妈妈注意引导宝宝观察鸡毛轻轻飘落。活动反馈:宝宝玩得很开心,家长也比较配合,引导幼儿进行感知。 精细——套圈

目标:1、培养宝宝的手眼协调能力2、引导宝宝认识不同的颜色。 活动准备:套圈教具

过程:1、老师出示套圈,引导幼儿对游戏感兴趣,老师示范玩法,并向家长讲清游戏的目的;

2、宝宝取回教具,妈妈引导宝宝练习套圈,宝宝和妈妈面对面坐好;

3、套圈时,妈妈引导宝宝认识各种颜色的圈。

活动指导:在宝宝套圈时,妈妈把圈一个一个交给宝宝,并且引导宝宝认识圈的颜色。宝把小圈套在小棍上。暂时不要求按大小排列,看宝宝能套上几个。做套圈游戏时,开始套的圈中间洞要大,容易套八

食指上。在玩套塔时,圈的洞可小些,开始只要求把圈套入小棍上,不必按大小次序套入。因为以后学穿珠子时洞更小些,需要进一步的手眼协调。

活动反馈:宝宝对套圈感兴趣,大部分的宝宝能够在家长引导下能够独立套圈,个别的宝宝只是对圈感兴趣。

家庭延伸:回家后家长也可以引导宝宝练习套圈。

视觉追逐训练——抓红点

目标:训练宝宝的视觉追逐能力,促进宝宝的手眼协调能力,练习爬行。

准备:红外线手电筒

过程:手电筒光斑出现在天花板上、墙上、地上,引导宝宝追逐红点。指导要点:1、老师注意不能用手电筒照到宝宝的眼睛。2、妈妈引导宝宝注意观察,鼓励宝宝边爬行边抓红点。

活动反馈:宝宝对此活动反应积极,都爬着抓红点。目标完成的较好。 精细——倒铃铛

目标:培养宝宝手眼协调的能力

活动准备:纸杯16个,小铃铛若干

过程:1、老师出示杯子和小铃铛示范倒铃铛,并向家长讲述活动的目标。 2、发给宝宝纸杯和铃铛,让宝宝和家长面对面坐好,让宝宝自己试着把铃铛从一个杯子倒入另一个杯子里面。 3、请宝宝把杯子和铃铛交给老师,收回教具。

指导要点:开始时家长可以扶着宝宝的手进行练习,注意安全,不要

让宝宝误食小铃铛。

家庭延伸:家长在家可以用大口杯子装入一些花生米等小物品让宝宝练习倒物品。提高手眼协调能力。

亲子游戏——小袋鼠

目标:1、练习双脚的跳跃2、体验亲子游戏的快乐

活动准备:儿歌“小袋鼠,蹦蹦跳,左跳跳,右跳跳,跳到妈妈怀里来,妈妈亲亲乖宝宝。”

过程:1、老师介绍游戏名称以及玩法。准备动作:妈妈双手扶住宝宝腋下,弯腰与宝宝面对面站好。2、老师带领家长边念儿歌边做游戏。

活动指导:妈妈示意宝宝跳跃时,动作不能太生硬,不要强迫宝宝。同时还要注意宝宝肩膀和肘部等关节的安全。

经典游戏:吹泡泡

目标:1、练习抓泡泡,锻炼手眼协调能力。2、练习视觉追逐能力。

3、知道事物之间的因果关系:因为手的接触所以泡泡会破。 准备:泡泡液,泡泡器

过程:老师吹泡泡,同时鼓励宝宝用手抓泡泡。指导要点:家长引导宝宝观察泡泡,并和宝宝一起来抓泡泡。

器械——彩带

目标:练习挥动彩带,锻炼手臂的肌肉力量。

活动准备:彩带每人一条。

过程:活动指导:挥动彩带时,要注意宝宝的安全。不要碰到宝宝的

眼睛。

综合认知活动 : 找玩具

教学目的1 、发展宝宝的探索能力。 2 、激发宝宝参与活动的兴趣。

教学准备 : 有盖子的盒子、宝宝喜欢的一些玩具、布

教学步骤1 、将玩具放入盒中 , 盖上盖子 ( 不要盖紧 ), 让宝宝在妈妈示范动作或语言指导下学习用手掀开盖子取出玩具 , 然后再放入盒中 , 盖上盖子. 2 、用布将玩具蒙上 , 在成妈妈指示下学习用手拉开布拿取玩具。

注意事项:盒子口的边缘应该光滑 , 以免使宝宝受伤。

综合认知活动 : 敲敲打打

教学目的l 、发展宝宝手部动作的灵活性、准确性及手眼协调性。 2 、激发宝宝探索的兴趣。

教学准备 : 每个宝宝 2-3 个能敲击的玩具

教学步骤 : 1 、给每个宝宝 2-3 个能敲击的玩具练习 , 两只手各拿 -个玩具。 2 、引导宝宝用两个玩具相互击打 , 发出响声激发兴趣。 3 、当宝宝敲击几次兴趣不浓时 , 可引导宝宝与旁边宝宝交换手中玩具再敲打。

注意事项 : 1 、选用的教具要比较合适宝宝练习敲打。 2 、提示家长注意宝宝手部的安全。

宝宝游戏一、听声辨图

将印有动物、用品、食物等图片的认知卡放在桌上,妈妈说出名称,

让宝宝找出相应的图片,重复学习多次。这一阶段的婴儿,认图的兴趣增高,比较容易学会捡出新的图片。这个游戏使宝宝手脑并用,学会听声辨图,还能动手去捡出来。通过视、听、手的协作,增强宝宝记忆力。宝宝学的新图要经常复习,并及时鼓励,培养锻炼学习兴趣。 宝宝游戏一、辨认颜色

比如,妈妈拿起一个红色的积木,对宝宝说“红色”,宝宝能很快记住。但宝宝往往只将一种颜色与一种物体联系起来。因此,为避免宝宝混淆,妈妈最好把一堆红色的物体放在一起,告诉宝宝“这些都是红色”,让宝宝接受:许多东西都可以是红色的。从而将红色变成一个共性概念。这个改变可以延迟到1岁时才能真正懂得。让宝宝接受第一个共性概念,即一个词不单指一物,而是指许多颜色相同的物品。学习辨认颜色,要在宝宝已经知道许多的用品词汇之后才比较有效。如果宝宝认识的词汇不多,颜色认识就应该1岁后才开始学习。宝宝游戏一、感知圆形的游戏

让宝宝自己盖上喝水用的塑料杯盖,这是宝宝喜欢做的事。但盖要准确放在圆口上,不是随便歪着放。然后告诉宝宝,这是圆形。在硬纸板上画圆形、方形和三角形,把中间的形状剪去,留出平整的洞穴。用另一张硬纸板再剪出与洞穴相配的圆形、方形和三角形。让宝宝试着将圆的形状放在放的过程中宝宝认识圆形。

宝宝游戏一、宝宝几岁?

妈妈问宝宝“几岁了?”同时伸出一只手指,宝宝会模仿妈妈的动作,马上也将食指举起来;宝宝吃饼干、取积木、玩玩具时,都用一只手

篇二:儿歌

一、妈妈请宝宝按指令快速指出五官,速度逐渐加快;激发宝宝游戏兴趣

摸,摸,摸耳朵,(双手同时有节奏地摸左右两边的耳朵) 左手摸摸左耳朵,(右手放腿上,左手有节奏的摸左耳朵) 摸,摸,摸耳朵,(双手同时有节奏地摸左右两边的耳朵) 右手摸摸右耳朵。(左手放腿上,右手有节奏的摸右耳朵)

温馨提示:妈妈要协助和提示宝宝做动作,帮助宝宝认识左右,可以更换其中的词,如指眼睛。让宝宝认识五官的同时分清左右。

二、妈妈和宝宝面对面坐好,拉起宝宝的一只小手,在宝宝掌心边画圈边说儿歌:

小熊圆脸胖乎乎,(用食指在宝宝手心画圈)

嘿哟嘿哟爬上山,(食指与中指交替象爬山状慢慢从手腕爬向肩头) 一不小心掉下来,(食指和中指迅速从肩头滑向手腕)

屁股坐到洞洞里。(说到“洞洞里”时突然把手伸到宝宝的腋窝下瘙痒,目的是逗宝宝笑)

温馨提示:儿歌说到最后还可以挠宝宝脚心,腋窝或腰,使游戏更加有趣味性。

三、妈妈引导宝宝认识自己的五官,眼睛在哪里?鼻子在哪里?等等。 拍手掌,看我摸,(拍手有节奏的说儿歌)

我不摸呀你别摸。(摇手)

我摸耳朵你也摸耳朵,(双手有节奏的轻拉耳垂)

我摸眼睛你也摸眼睛,(双手有节奏的轻摸眼睛)

我摸鼻子你也摸鼻子,(双手食指有节奏的轻指鼻子)

我摸脑壳你也摸脑壳。(双手有节奏的轻拍头顶)

温馨提示:在家中做同样的游戏,可以换成身体其他部位,如肩膀,腰,膝盖,脚等。

四、妈妈带着宝宝在镜子前做动作,用语言和动作感染宝宝,熟练后可以让宝宝模仿妈妈的动作。

小花猫,喵喵喵,(五指张开做小花猫捋胡子的动作)

每天早上伸伸腰,(两臂上举交叉做伸懒腰的动作)

左伸伸,(两臂上举向左弯腰)

右伸伸,(两臂上举向右弯腰)

最后还要扭扭腰。(双手叉腰左右晃动)

五、这个是坐着玩的游戏,妈妈带着宝宝面对面坐着,动作一定要轻柔,并用表情与宝宝交流;说儿歌时吐字要清晰,便于宝宝听清楚。 蒸,蒸,蒸馒头,帮我蒸一个大馒头,(据着宝宝的手,按节奏拍拍掌心)

揉好面,(揉一揉宝宝的手)

拍一拍,(拍三下手)

然后再来揉一揉,(再揉手)

再在中间点个点儿,(用手指轻轻点在宝宝的鼻尖上)

放到蒸锅蒸一蒸,(握住手,并按节奏拍掌心)

馒头蒸好了,把它送给谁?(停顿,妈妈做出寻找的样子)

送给我亲爱的小宝贝!(挠宝宝的腋窝或腰,亲密的抱起宝宝)

六、一款模仿小动物叫声的游戏,适合刚会说话的宝宝

我是小宝宝,我会学小猫,(妈妈有节奏的拍着手说儿歌) 喵,喵,喵,(双手五指张开在脸的两侧,模仿小猫的胡子) 我是小宝宝,我会学小狗,(妈妈有节奏的拍着手说儿歌) 汪,汪,汪(双手并拢放在头两侧,模仿小狗的耳朵)

我是小宝宝,我会学小鸡,(有节奏的拍手)

叽,叽,叽,(双手握拳,伸出食指相碰,放在嘴边,模仿小鸡尖尖嘴)

我是小宝宝,我会学小鸭,(有节奏的拍手)

嘎,嘎,嘎,(双手上下重叠,放在嘴前,模仿小鸭子的扁扁嘴) 温馨提示:妈妈们可以变换任何有叫声的动物,只要你通体模仿出来就好了。

七、妈妈示范手臂高高向上举,再向下弯腰够地面的动作让宝宝模仿。 向上够天空,(踮起脚,手臂高高向上举)

向下摸草地,(向下弯腰双手够地面)

向上够天空,(重复第一个动作)

向下摸草地,(向下弯腰双手够地面)

再转一个圈。(原地自转圈)

砰!然后倒下去!(侧身倒在地上或床上)

温馨提示:请在地垫上玩这个游戏,没有地垫的情况下,在地上玩到最后也可以歪倒在床上。

八、小花狗。说这个儿歌前可以先和宝宝讲:“小花狗会看家,它最

爱吃肉骨头,吃饮了她就会向你点头,摇尾致谢。”

我是一只小花狗,(双手交叉抱肩)

天天蹲在大门口,(继续上面的动作并蹲下身)

竖起耳朵站起身,(双手五指并拢指尖向上放在耳朵上做小狗的耳朵,慢慢站起身)

翘起尾巴点点头。(双手背后交叉重叠,弯腰,臀部翘起,然后点头。) 温馨提示:这个游戏可重复几遍。

九、宝宝度过行走敏感期之后,对走路不像以前那样狂热了,当宝宝总赖在妈妈怀里让妈妈抱的时候,可以用这首儿歌引导宝宝自己走路。 小鸟自己飞(双臂伸开在身体两侧,模仿小鸟飞得动作)

小猫自己跑(五指伸开在脸颊两侧左右拉动,模仿小猫)

我们都是好孩子(双手点在胸前,两双臂伸平并挑起大指指做称赞状) 不要妈妈抱(身体直立,双臂伸手指前前方,同时五指张开左右摇摆,做出不要的动作)

不要妈妈抱!

十、手指游戏

两个拇指,弯弯腰,点点头(两手握拳,伸出拇指相对,随儿歌节奏拇指做出点头的动作)

两个食指,弯公鸡,斗一斗(两手握拳,食指伸出,指尖相碰) 两个小指,勾一勾,做朋友(两手握拳伸出小指弯曲勾在一起) 两个手掌,拍一拍一二三,一二三(每说一个字,就拍一次手) 十一、大拇哥,二拇弟,中鼓楼,四兄弟,

小妞妞(抓住孩子的小手,边点着她的手指头边说)

爬呀爬呀爬上山 (食指从胳膊一步步点到肩膀)

耳朵听听 (捏捏耳朵)

眼睛看看 (点点眼睛)

鼻子闻闻 (点点鼻子)

嘴巴尝尝 (点点嘴巴)

咯吱一下 (停顿,突然把手伸到孩子脖劲处,咯吱一下,以后每次孩子都会惊喜地等着这一时刻)

十二、《我多乖》

我(指着自己,表情夸张)是一个大苹果(双手张开表示“大”) 小朋友们都爱我 (双手食指点着前面的人)

请你先去洗洗手 (双手做洗手的动作)

要是手脏 (用右手食指点着左手手掌)

别碰我! (挥动右手表示“不”)

十三、

一个手指头,一个手指头,变啊变啊变啊变,变成毛毛虫,爬爬爬。 两个手指头,两个手指头,变啊变啊变啊变,变成小兔,跳跳跳。 三个手指头,三个手指头,变啊变啊变啊变,变成叉子,叉叉叉。 四个手指头,四个手指头,变啊变啊变啊变,变成小猫,喵喵喵。 五个手指头,五个手指头,变啊变啊变啊变,变成螃蟹,爬爬爬。

篇三:迎接新生命须知

迎接新生命须知

第1门课 哺喂母奶或配方奶

小叮咛

新生儿在喂食完后,拍打嗝的动作相当重要,可以有效地降低新生宝宝吐奶与溢奶的发生率。

“吸吮”是宝宝具备的基本能力之一,通过吸吮,宝宝即可获取成长所需的营养。无论是哺喂母乳或是配方奶的新手父母,都应该有基本的哺喂观念,才能让你的宝贝吃得顺利又健康。

Tips

哺喂母乳:约每2个小时哺喂1次。

哺喂配方奶:约每4个小时哺喂1次。

4个姿势正确喂母乳

妈妈在哺喂母乳时,可尝试不同的姿势让宝宝吸奶。

1.坐姿(摇篮抱法)

姿势提醒:以舒适的姿势坐在床上,或找一个有椅背及扶手的椅子靠着椅背坐下。

2.斜倚

姿势提醒:以舒适的姿势斜倚床上,腿部及背部垫枕头,使宝宝的头部躺在手臂上。

3.橄榄球抱姿

姿势提醒:此姿势适用于双胞胎、婴儿含乳有问题、乳腺管阻塞或是剖宫产的妈妈。妈妈的手臂环绕在宝宝身体的下方,用手掌及腕部拖住宝宝身体的下方,用另一只手掌及腕部拖住婴儿头部,以整双手臂支撑婴儿的身体。

4.侧躺(晚上哺乳或剖腹产后最好的姿势)

姿势提醒:妈妈侧卧,与宝宝面对面,妈妈的腹部接触宝宝的腹部,宝宝头部靠近妈妈的乳房。

5个步骤正确冲泡配方奶

在喂食宝宝配方奶时,建议新手父母遵循以下5步骤,会让宝宝吃得卫生又安心。

1.准备器具

消毒器及有盖的大锅、奶瓶、奶嘴、奶盖,宜准备6~8支奶瓶、洗奶瓶用毛刷(1支)、镊子(夹奶瓶、奶嘴用)。

2.消毒方法

先用肥皂清洗双手,用干净的消毒锅加8分满的水,准备加热。耐热的玻璃奶瓶、镊子等器具于冷水时放入锅内煮10分钟,再将较不耐热的器具包括奶嘴、奶盖、奶圈等用纱布包着一起放入煮5~10分钟。再将消毒好的奶瓶放置于干净的地方晾干,以备使用。

3.温开水冲泡奶粉

在奶瓶里倒入需要的温开水(煮沸过的热开水冷却至40℃左右)。不要用滚烫开水冲泡奶粉,易结成凝块,引起宝宝消化不良。

4.溶入奶粉

用汤匙舀起奶粉,舀起的奶粉需松松的,不可紧压,再用“D形罐口”刮平,对准奶瓶口倒入。

5.套上奶嘴并检查温度及流速

手不要碰到奶嘴,把它装上去并试试牛奶滴出的情形。在手内侧滴一滴,确定适当的温度。

第2门课 睡觉

1个月大以内的新生儿,平均每天有15~20小时的睡眠时间,是成年人的2倍多。宝宝的睡眠周期循环相当频繁,约每2个小时会有短暂的清醒,一个晚上约有7、8个周期,浅睡和深睡交替进行。

Tips

新生儿每天约清醒2~3小时,之后又进入睡眠状态。

宝宝夜夜难眠8项原因

“夜啼”有时是宝宝身体不适的表现,以下为你提供8项检视新生儿夜晚哭闹的原因,排除这些原因,宝宝就可以一觉到天明。

1.肚子饿

新生儿的胃部容量较小,进食变得较为频繁,有些新生儿在半夜还需要再喂一次奶,当爸妈忘了喂食自然会哭闹不止。

2.尿布湿了

新生儿每天大概需要换掉10片尿片,半夜宝宝哭闹不安,可能就是尿布湿了。尿液跟粪便中含有尿素和尿酸等刺激性物质,容易使宝宝的小屁屁不舒服,换尿片不仅可以预防尿布疹,也可以减少宝宝半夜哭闹。

3.胀气

奶嘴孔的大小不同、母亲喂奶的技巧不好、拍气的方式不对等都会令宝宝出现一阵哭闹一阵停止哭泣的胀气症状。这时,父母亲可以用手掌按摩小宝宝的腹部,来舒解宝宝因胀气带来的不适,若情况仍无法改善,则需要到医院请医生开药消除胀气。

4.皮肤痒、痛

注意宝宝是否有被刺伤、被蚊虫叮咬等未被注意到的伤口,甚至连严重红肿的尿布疹及异位性皮肤炎,都会使宝宝突然造成身体上的不适而影响睡眠,这时,爸妈们最好详细检查宝宝的身体状况,了解使宝宝不适的原因。

5.白天睡太饱

很多宝宝白天睡得十分香甜,半夜无法入眠。所以白天尽量不要让宝宝睡太久,以免晚上哭闹不休。

6.需要安全感

宝宝太冷或太热、奶嘴掉了、心爱的玩具没在手边或心理上感觉需要爸妈的关爱时,都会以哭闹来表达自己的意见。所以宝宝的睡眠环境温度要适当,不要盖过量的被子,爸妈们适时地给予宝宝拥抱与安抚,让宝宝更有安全感,自然会减少哭闹。

7.维持睡眠环境安宁

父母的脾气与生活习惯、家庭气氛、居家环境都会影响宝宝的睡眠,尽量维持一个安静、祥和的氛围,让宝宝带着好心情入睡。

8.宝宝生病了

1.肠绞痛由于婴幼儿在未满4个月之前,肠壁的神经发育尚未成熟,造成肠胃道蠕动不规则,蠕动过快,纠结在一起而导致痉挛疼痛。发作时间通常在傍晚4点到8点,以及半夜零时前后。

2.胃肠道疾病家长应留意宝宝的排便状况,是否好几天没排便。(如粪便嵌塞、肛裂、肠胃炎、消化不良或腹股沟疝气。)

3.感染性疾病 宝宝若发烧,则可能是新生儿感染的迹象。常见的感染器官为呼吸道、肠胃道、泌尿道与脑神经系统。

第3门课 宝宝哭泣与抱法

刚出生的宝宝,还不会说话,也无法自己行动,“哭”是宝宝表达及沟通的一种方式。了解宝宝的需求并给予安抚,可让宝宝感受父母的关怀。

宝宝在告诉我什么?

3个月以内的新生儿,对外界感受度很低,通常因为生理反应而哭,例如肚子饿、尿布湿等。也可能因为没有安全而放声大哭,毕竟宝宝才刚从把他包得紧紧的子宫出来,还不太习惯踢不到东西的感觉。如果妈妈发现,宝宝哭的声音和平常不太一样时,就要注意,是否身体不舒服。

宝宝哭泣所代表的讯息是多层面的,大约可分为3种:

1.心理需求 需要人陪、没有安全感、受到惊吓。

2.生理反应 肚子饿、尿布湿、想睡觉、太热或太冷。

3.病理状况 肠绞痛(腹绞痛)、发烧。

妈妈,我要抱抱!

研究指出,怀抱会促进宝宝的消化及循环系统,也会影响其人格发展。所以,怀抱宝宝不只是为了安抚,还可以增进亲子互动,让宝宝感受到爸爸妈妈的爱。

Tips

宝宝哭时,妈妈别慌了手脚,要平心静气的安抚宝宝,因为宝宝是可以感受到你的慌乱和烦躁的。

抱起·放下宝宝

抱起宝宝(以惯用右手为示范)

1.先用左手轻抬宝宝的头部及颈部,让宝宝的头与床之间产生空隙。

2.再用右手,放进空隙处,托住宝宝的头及颈部。

3.最后用左手托住宝宝的臀部,就可安全抱起。

放下宝宝

1.双手将宝宝放到床上,先将托住臀部的手移开。

2.原本托住宝宝的臀部的手,协助另一只手,将宝宝颈部轻轻放下。

3种宝宝抱姿

1.摇篮式抱法

适用时机 安抚情绪、喂奶

宝宝的头放在胳膊弯中,并用胳肢窝扣住宝宝内侧的手,而下手臂放在宝宝背部下方,以手掌抱住宝宝的臀部,将宝宝贴紧自己的身体,可以让宝宝更有安全感。

2.直立式抱法

适用时机 拍打嗝

先抱起宝宝并竖起身体,一只手臂垫在宝宝的臀部下方,另一只手托住头部及颈部,让宝宝靠在胸前,头部靠在肩膀上。帮宝宝拍隔时,要将宝宝头部稳稳地靠在肩膀上。

3.橄榄球式抱姿

适用时机 洗头、清理脸部、喂奶

抱起宝宝,竖直其身体面向自己,一手托住宝宝的头、颈部,再将其身体放到同一只手的腋下,并用手肘来夹住,让宝宝贴近自己的身体。

第4门课 换尿片

纸尿片要和宝宝小屁屁的肌肤长时间接触,因此,新手父母们须了解如何谨慎挑选适合小宝贝的纸尿片之外,正确地帮小宝贝换穿尿片,也能有效地降低红屁屁的发生率。4步骤 正确包尿片

要顺利地包好尿裤其实很不容易,以下提供你基本的换尿片5步骤,让新手爸妈也能轻松上手。

1.先用湿布或湿纸巾擦拭屁股。

擦拭小屁屁时,要把握从干净部位到脏部位擦拭的原则(如:从大腿擦拭到内部两侧、由生殖器擦到肛门等。)

2.抬起腿部,更换尿片。

抬起宝宝腿部时,由于新生儿骨骼很脆弱,所以照顾者在抬起双腿时,不要将腿直接向上拉直,而是将双腿抬起并向胸部微弯。

3.更换新尿片

轻柔地抬起宝宝双腿,照顾者应将宝宝的屁股跟着脚部一起微微抬起换上新尿片。

4.贴上腰贴

两侧的腰贴都贴上后,也要记得用手指翻开尿裤的防漏侧边,以防止尿液或便便渗出。Tips

新生儿1天至少更换6次以上。照顾者与新手父母可用手触摸尿片表面(若感觉有蒸气或沉重感)即可更换新尿片。若宝宝大便,则须立即更换新尿片。

尿布疹5大成因

尿布疹俗称“红屁股”,出现于婴幼儿尿布所覆盖部位的皮肤,由于刺激或其他成因而引起的皮肤发炎反应所长出的红疹,主要的成因有以下5点。

1.磨擦 皮肤与尿布之间的相互磨擦,产生的刺激红肿。

2.尿液 因皮肤表面过分吸水,特别容易在磨擦之后受伤,且表皮长时间接触水分,也易引起皮肤炎。

3.粪便 粪便会制造消化酵素造成肌肤刺激。

4.微生物 主要是指白色念珠菌感染,由于尿液或粪便刺激导致破皮,让微菌增生。

5.化学物的刺激 香皂、湿纸巾、纸尿布上的莹光剂或是洗衣粉用量过多,都是造成尿布疹的可能因素。


胎儿与母亲面对面》由:免费论文网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
链接地址:http://www.csmayi.cn/show/201497.html
转载请保留,谢谢!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