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2015.6上海少先队活动课培训心得体会
2015.6上海少先队活动课培训心得体会
孙晓宇
少先队活动课——学校德育的催化剂
学校的德育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其中学校的思想品德课、少先队活动、课外阅读、校外教育等都是该工程的子系统,它们之间互相联系,彼此渗透、互相促进、互相依存。但是中国少年先锋队作为少年儿童学习共产主义的学校,是学校实施德育工作的重要阵地,是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载体,对配合学校实现德育目标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功能。
在新的形势下,学校德育工作如何激活各类少先队特色活动,把抽象的德育寓含到看得见、摸得着的少年儿童喜闻乐见的少先队活动上来,让队员在丰富多彩的少先队主题教育活动中受薰陶,健康成长呢?这就需要广大的少先队工作者挖掘素材,创设环境,让队员们在少先队的一系列活动中接受直观形象的德育教育。
结合本校的教育实际,本人认为少先队活动这剂催化剂应在以下几个方面来发挥它的作用:
首先是主题队会的丰富开展。
主题队会是少先队活动开展的最基本的组织形式,也是对队员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最有效的途径,它拥有学校班级授课并列入课程表的特有优势,抓住主题队会活动就是抓住少先队德育活动的关键,开创性地开展主题队会活动,会让学校德育工作更加具体化、多样化,会充分体现少先队特有的德育功能。
主题队会开展的德育教育类型有很多,其中可主要包括:
(一)爱国主义教育活动
爱国主义教育始终是少先队活动的主旋律,也是学校德育工作的首要任务。在少先队主题队会中始终发扬爱国主义教育的旗帜,让队员接受爱国主义教育是少先队活动永恒的思想主题。例如在国庆节我们可以举行“我与国旗一同升起”“做一名光荣的升(护)旗手”等主题队会,让队员了解中华民族的成长史,激发队员热爱国旗,热爱祖国,从小努力学习,长大报效祖国的心情;例如在建队节,我们可以开展“追寻少先队的历史”“我为队旗添光彩”等队活动,让队员在对自己组织的寻根问源中,激发他们更加珍惜自己这个无数象他们一样的同龄人用生命和鲜血换来的组织,更加珍惜他们胸前用革命烈士用鲜血染成的红领巾。让队员在对少先队光荣的历史的沉醉中感受社会主义的温暖,感受中国共产党的伟大,让他们的爱国、爱党、爱社会主义的思想油然而生。
(二)榜样激励教育活动
学校德育最常用、最有效地方法是榜样激励法。记得有一位名人曾经这样说过“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这句话来形容小学生德育工作也是最为贴切的。这类活动可以有“名人名言”激励活动,“英雄激励”教育活动,“身边榜样”体验活动等
(三)行规礼仪教育活动
队员行为是一切德育活动的最终体现,如何针对队员的实际开展以小学生行为规范为主要内容的思想品德教育活动,是学校少先
队组织对队员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显性内容。少先队可以紧紧地抓住这个支点,让班主任、辅导员老师通过举行丰富多彩的主题班队会,让队员通过队会来学规范,守规范,无论是在礼仪习惯,行为习惯,学习习惯,都在队会中得到了反复的煅炼,反复的薰陶。
其次是阵地活动的有效展开。
少先队阵地活动是少先队特有的一项活动。少先队组织固有的阵地和学校专门开辟的各类少先队德育阵地,更为学校实施德育工作提供了基本保证,用好这些阵地,开展好少先队阵地活动,是少先队对队员强化德育的又一重大举措。
最后就是雏鹰争章活动的火热开展。
“跨世纪雏鹰行动”是少先队活动的名牌工程,也是学校少先队工作最根本的内容之一,我们只有充分发掘雏鹰行动中蕴藏着的巨大的教育内涵,学校德育工作才会真正地与队员的生活实际联系起来。
总之,各少先队工作者需要从小事着眼,从细处入手,把德育的重点放到少先队活动的过程中,放到学生日常生活中。少先队工作这一把火炬定会照亮每个少先队员的心灵,让他们用自己的行动谱写生命的乐章,让学校的德育之花开得更加绚烂多姿。
篇二:上海人震惊了:只有上海小学生才戴绿领巾?
上海人震惊了:只有上海小学生才戴绿领巾? 昨晚小编去看自家小外甥,只见他挥动手中那抹绿色,神情得瑟:“蜀黍蜀黍,你造吗?我戴绿领巾了!”看着小外甥的脸,小编回想起十几年前那段无忧无虑的岁月,感慨不已。于是第二天想跟同事们一起分享下外甥的喜悦,顺带回忆各自绿色的童年。同事们来自全国各地,有北京的,有山东东营的,还有河南信阳的,可回答却出奇地一致:绿领巾是什么鬼……当时他们的表情分明是在说:“哎,没救了,谁会没事在身上带个绿色的东西……”
绿领巾,你们真的都没戴过么?
神马?绿领巾又不是绿帽子,怎么可能只有上海学生戴过?!小编震惊了。记忆中的旋律又在脑中缓缓响起,鼓点坚实,歌声激昂:“准备好了吗/时刻准备着/我们都是共产儿童团/将来的主人必定是我们/滴滴答滴答滴滴答滴答。”在上海读书的小编就这样滴滴答滴答,唱了两年儿童团团歌,戴了两年绿领巾,就为了加入少先队时刻准备着……那时候,班里的同学都知道,欲戴红领巾,必先戴绿领巾,在团歌的浇灌下,做一颗根正红苗的好苗苗。
难道你没有经历过,全班皆戴绿领巾的年代?
小编决定一探究竟。一搜新闻,发觉绿领巾在上海还是存在的。
可一出上海,小编就从震惊变成思密达了。原来别的地方居然是“差生”才会被要求戴绿领巾……2011年10月,陕西西安未央区第一实验小学为部分学生发放绿领巾,要求这些学生进行佩戴。据该校教师解释称,学习、思想品德表现稍差的学生没有红领巾,所以该校便为这部分学生发放了绿领巾以资激励。
看到这里,有一个同事连声附和:对呀对呀,我小时候幼儿园老师检查洗手就是这么干的,如果手脏就发绿卡,如果干净就发红卡……
图为一个孩子坐上家人的自行车,便将绿领巾摘下
还有网友专门画了恶搞漫画……
连白岩松都被惊动了。为声援西安学生,他在主持节目时戴上“绿领带”,在《新闻1+1》中狠狠批评了学校给“差生”戴绿领巾的做法……
西安的学生还有白岩松给他们撑腰,小编的冤屈跟谁说?!说好的共产儿童团呢?!说好的苗苗章呢?!难道小学老师骗了上海学生20多年?小编不能忍,必须要找出原因压压惊。结果发现,在2011年西安绿领巾事件发生后,有上海媒体当时也没忍住,专门给绿领巾是给“差生”带的说法做了解释。这篇名为《上海绿领巾绝非区分优秀与后进》的文章如是写道:
据了解,“绿领巾”也称“苗苗领巾”,是上海少工委于1986年期间首创,当时得到了全国少工委的肯定。当年任团市委少年部部长、现任上海少先队名誉总辅导员的沈功玲昨表示,从1979年起,上海率先开展试点,为小学低年级儿童建立一个适合其特点的附属于少先队的分层组织小红星儿童团,先在第三中心小学建立了小红星儿童团,又在一师附小成立了苗苗儿童团。自1981年起,部分学校就开始自动效仿,自行建团,到1985年,全市自行试建单位达100多个。1986年12月4日,上海正式举行上海市小红星儿童团建团仪式。随后,全国许多省市纷纷仿效成立了隶属于少先队组织的儿童团。当年任团市委少年部部长沈功玲还表示,“绿领巾是小红星儿童团员的标志,绿色也是非常有生命力的颜色,小红星团员戴上绿领巾代表他们是祖国的苗。”
呼,原来绿领巾还真是上海的首创,绿色也是非常有生命力的颜色……总算保住了小时候的苗。
篇三:少先队上海培训心得体会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2012年成都市少先队工作专题培训情况汇报
朱熹的《观书有感》中有两句诗“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朱熹自问这“半亩方塘”为什么这么清澈呢?并自答:因为有这源头活水不断地补充进来,才使得它这么清澈。我做了3年的语文教师,今年九月接到了担任大队辅导员的工作,心中是万分焦急和茫然,我也自问“问心哪得大队部,唯有浑水一潭来。”在此时,有幸得到参加2012年成都市少先队工作专题培训班的机会,首先感谢领导给予我这个开拓视野、提升学习的机会,现将学习情况汇报如下:
一、 把有意义的工作做得有意思
第一天,共青团上海市委党组成员、副局级巡视员、上海市少先队总辅导员赵国强做了题为《建设少先队活动课程 把有意义工作做得有意思》的讲座。来自成都市各中小学44名少先队辅导员许多大队辅导员44人欢聚一堂,并展开热烈讨论。
讲座从“为什么要建设少先队活动课程”、“少先队活动课程内容是什么”、“怎么实施少先队活动课程”、“如何让少先队活动课程有意义有意思”三个方面展开。少先队活动课程有三个显著特点:用传承探索课程建设、用理论指导课程建设、用科研落实课程建设,阐述了建设少先队活动课程的重要意义;从课程目标的确定、课程实施的过程、课程评价的方法三个方面指导辅导员如何将有意义的工作做得有意思。
其中让我印象最为深刻的是,赵老师提到雏鹰争章活动的开展,经过宣传活动、定章、争章、考章,颁章几个阶段。章的种类很多,有先锋章、自理章、爱心章、保健章、民族章、社会章、友爱章、安全章、自护章、环保章、公益章、表达章、巧手章、阅读章、写作章、孝敬章、文明章、家务章、体育章。
各个年级按照不同的心理特点来开展。
“一队一品”创新中队集体建设
比如:绿芽中队、魔方中队、团结中队、海洋中队、海宝中队、
班主任就是中队辅导员,每一位中队辅导员都要要细心寻找、悉心策划、精心组织更入耳入心的儿童语言、更形象的引导方法、更鲜活动人的时尚元素、更生动典型的活动案例,用心打动队员、用情感染队员、用理教育队员,少先队活动课程才会更加有意义、有意思。 快乐的童年是孩子一生幸福的营养,建设好少先队活动课程,把幸福的童年还给孩子,为孩子一生的幸福奠基。
二、驻足崇文 在欣赏中且行且思
崇文实验小学坐落在西子湖畔,历史悠远,它是是全国第一所专门为小班化教育而创办的学校,也是习近平总书记在做浙江省委书记时参观的其中一所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