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写论文?写好论文?免费论文网提供各类免费论文写作素材!
当前位置:免费论文网 > 范文百科 > 档案专项审核回头看

档案专项审核回头看

来源:免费论文网 | 时间:2017-03-21 06:13:23 | 移动端:档案专项审核回头看

篇一:干部人事档案审核整理工作总结)

干部人事档案审核整理工作总结

根据省、市委组织部关于干部人事档案审核整理工作的安排部署,在市委组织部相关科室和县委组织部领导的精心指导下,强化措施,扎实工作,现将有关情况汇报如下。

一、基本情况

县委组织部保管的主要是科级干部、党群系统公务员和参公人员,以及部分政府部门公务员、参公人员和卫生系统部分干部的档案。组织部档案室共有干部人事档案1513人,其中,县级干部3人,正科级干部249人,副科级干部512人,一般干部749人。

二、做法和特点

组织部领导高度重视,大力支持,协调解决干部档案室2间,实现了库房面积达标和“三室”分开的要求,配备了防盗门窗、灭火器、温湿度表、空调等,为圆满完成干部档案审核整理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在干部人事档案审核整理过程中,我们本着对组织负责、对个人负责的原则,严格按照各个工作阶段的具体要求,认真检查、核对、装订每一本档案,自始至终做到精益求精、慎之又慎。在“三个时间”和干部身份认定上突出一个“准”字,对收集上来的归档材料都要严格审查、核对,经过审查凡有疑点的全部退回,并深入审核对象的相关单位实地调查

核实。截至目前为止,审核登记档案1513卷,无问题的780卷,需要调查核实的干部人数300人,已经核实完毕的干部人数433人。应上会认定的档案卷数1513卷,已上会认定780卷,形成认定表的70份。

在档案装订的同时,我们将所有的档案资料,包括目录、“三个时间”、干部身份认定表以及一些原始材料都录入了档案室电脑中的人事档案管理软件中,并且连接配备了32寸显示器。比如需要查找某人的档案资料,通过计算机查询其编号或姓名就可以直接快速的将个人信息清楚的显示出来,真正做到了一目了然和快捷迅速。

三、 存在问题和今后打算

尽管我们在干部人事档案审核整理方面做了不少工作,取得了一些成效,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一是档案资料还存在不齐全问题。尽管我们在干部档案资料收集方面花费了大量心血,付出了艰苦努力,但是由于时间久远,一些不准确的材料又不能入档,致使部分干部档案中资料仍不完整。二是部分单位、个人对干部人事档案工作仍不够重视。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积极致力于建立干部人事档案工作长效机制,完善干部人事档案材料收集,强化人事档案日常动态管理,加快信息化进程,使干部人事档案管理工作再上新水平,再登新台阶。

篇二:关于医保业务档案达标验收“回头看”检查的自检报告

关于医保业务档案达标验收

“回头看”检查的自检报告

福鼎市医疗保险管理中心,隶属于福鼎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成立于2001年,经省人事厅批准,中心现为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事业单位。现有编内职工19人,下设6个科室:办公室、财务科、基金科、医疗科、信息科、居民档案科,主要为城镇职工、城镇居民提供基本医疗保险服务。中心成立以来,在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的正确领导和上级业务部门的大力指导下,认真贯彻落实上级有关医疗保险的文件精神,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努力构筑多层次的医疗保障体系,以完善制度、扩大覆盖面为重点,以强化管理、优化服务为手段,保障了广大参保人员的医疗待遇,促进了我市医疗保险事业的全面、协调、快速发展。

近年来,我市医保中心档案工作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在主管部门的领导下,在上级业务部门的指导下,在市档案部门的支持下,经中心全体同仁的共同努力下,档案基础设施不断得到完善,业务水平有了较大的提高,为档案科学管理,逐步实现规范化、标准化、现代化打下了良好基础,2013年中心更是高分通过省一级档案规范化管理达标验收,成为首家省一级档案规范化管理单位社保经办机构。现根据《转发福建省医疗保险管理中心<关于开展医保业务档案达

标验收“回头看”检查的通知>》(闽医险发?2014?13号)文精神,对照标准再次进行认真自查,自评分为99分。其中,第一部分“组织管理”20分,第二部分“设施建设”25分,第三部分“专业建设”39分,第四部分“利用服务”15分。已达到省医保中心关于开展医保业务档案达标验收标准,具体情况汇报如下:

一、组织管理(自评得分20分)

1、管理办法(自评得分5分)。近四年来,中心每年有针对档案工作存在的实际问题在工作汇报会及周、月例会上进行讨论和研究解决。2010年中心下发了《关于成立业务档案管理工作领导小组的通知》(鼎劳社医保?2010?36号)和《关于成立福鼎市医疗保险管理中心综合档案室的通知》(鼎劳社医保?2010?38号),成立综合档案室并明确专兼职档案人员的工作职责。近四年来,均把档案工作列入中心工作计划报告中,并投入大量经费用于档案装具、档案设备的配置,2011年投入经费63532.5元,2012年投入经费23654.3元,2013年投入经费65439.5元,有力保障了档案室工作的顺利开展。

2、管理人员(自评得分8分)。2010年中心综合档案室成立时便设立了从上至下的档案管理工作领导小组,并配备了与档案工作相适应的、稳定的专职档案人员陈涛同志(本科学历并已经过上岗培训)。同时,专职档案员陈涛同志于

2013年被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省档案局联合授予《2010-2012年社会保险业务档案管理工作先进个人》的光荣称号。其次,中心各职能科室均配备兼职档案人员负责各类档案的收集、整理工作。近三年来,中心每年都针对当年度档案工作实际,下发了《福鼎市医疗保险管理中心业务档案管理工作实施方案》,对中心档案工作进行有效的指导和监督;同时,中心于2013年11月组织干部职工参加由档案局举办的《归档文件整理》的培训。此外,中心于2012年12月成立居民档案科,配备了3名工作人员,将业务工作与档案工作有效结合在一起。

3、管理措施(自评得分7分)。2010年,中心多次组织全体干部职工共同学习、贯彻了《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省档案局关于印发<福建省社会保险业务档案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同时,进一步健全和完善了档案收集、保管、利用、保密和档案人员岗位责任制等相关制度。按照档案管理要求,经中心班子专题会议研究,于2011年制定和下发《关于印发福鼎市医保中心档案安全突发事件应急预案》,有效预防和解决了档案管理工作中的突发事件,维护了档案工作的正常秩序,确保了中心档案资料的安全。

二、设施建设(自评得分25分)

1、档案用房(自评得分10分)。我中心档案室设于中心二楼,档案办公室、查阅室及库房实现三分开,规划合理。

其次,库房设计包括库房位置、窗户设置、内用电线路的安装、库房密闭性等均符合规范要求。与此同时,由于档案库房面积有限,已不适应目前中心业务档案入库需求,为此,中心多次召开专题会议,研究和讨论了库房问题,最后议定将信息科办公室规划到库房使用,并按照有关规定进行重新装修。扩容面积达29.22m,扩容后库房总面积达47.27m,现藏档案2322卷。

2、档案用具(自评得分5分)。档案室现用的档案箱柜和档案盒等档案装具的规格和质量均符合国家标准规范要求,并设有备用柜架。

3、设施设备(自评得分10分)。为了加强档案安全防护措施,库房配有不锈钢防盗窗、视频监控、灭火器、除湿机、吸尘器、空调机、温湿度计、防光窗帘、防磁柜等。此外,我们还定期更换库房档案箱柜的驱杀虫药,保障档案安全。为了促进档案室的现代化管理,居民档案科还配备了相应的计算机、扫描仪、复印机、光盘刻录机、照相机等相关设备;在软件系统方面,中心有一套自用的办公自动化系统,应用于档案工作。

三、专业建设(自评得分39分)

1、相关制度(自评得分5分)。2010年,中心多次组织全体干部职工共同学习、贯彻了《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省档案局关于印发<福建省社会保险业务档案管理办法(试22

行)>的通知》。同时,进一步健全和完善了档案收集、保管、利用、保密和档案人员岗位责任制等相关制度。按照档案管理要求,经中心班子专题会议研究,于2011年制定和下发《关于印发福鼎市医保中心档案安全突发事件应急预案》,有效预防和解决了档案管理工作中的突发事件,维护了档案工作的正常秩序,确保了中心档案资料的安全。

2、立卷(自评得分9分)。我中心十分重视立卷归档工作,为保证立卷工作的顺利进行,中心定期对立卷工作进行了具体的布置,每个科室还配有专门人员协助居民档案科进行档案立卷工作,中心也成立了档案管理小组定期、不定期的对档案立卷工作进行检查、督促,每周例会上相关责任人汇报档案工作进展情况,保证每阶段的档案立卷工作有部署有落实。中心档案分为七大类包括:业务档案、文书档案、会计档案、音像档案、实物档案、照片档案、档案资料,其中针对中心的业务实际,立卷中认真实行基金征缴科、医疗管理科两大业务部门的立卷,做到业务档案文件的保存、查询能有条不紊、分门别类。定期向福鼎市档案局移交档案,做好相关的交接工作,保证档案的完整。档案居民科工作人员坚持立卷工作制度化、日常化,对于能及时立卷的档案及时立卷,对于因工作要求不能及时归档的档案也实行分类保管,在立卷过程中,能严格要求案卷的质量,完整、规范、清楚、准确的填写档案的相关说明材料,卷内的文件排列有序、整齐合理。

篇三:开展健康档案回头看的通知

黑龙江省卫生厅文件

黑卫社发?2012?392号

黑龙江省卫生厅关于开展居民健康档案 “回头看”质量年活动的通知

各市(行署)、绥芬河市、抚远县卫生局,省农垦、森工总局卫生局:

目前,全省居民健康档案建档率平均达到89% ,有的地方已达到了98%,但其居民健康档案内容填写不全、不规范等现象较为普遍,甚至出现虚假信息。为进一步夯实居民健康档案,提高居民健康档案真实、连续、综合、规范的健康管理服务质量,我厅决定在全省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以下统称“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机构”)中开展居民健康档案“回头看”质量年活动。现就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活动主题

完善健康档案,提高合格率。

二、活动目标

健康档案合格率达到100%。

三、活动内容

(一)一看居民健康档案封面。

如是2009版,必须按照2011版服务规范中各种服务项目内容补充完善相关表项等信息或更换使用2011版居民健康档案表单。2011年5月以后新建的居民健康档案必须使用2011版中的健康档案模板或补充印制缺失的信息表项、表单,确保健康档案表项、表单等信息的完整性和规范性。

(二)二看个人基本信息表。

对个人基本信息进行一次复核查对,确保信息的准确性。对缺失信息进行补充完善,确保信息的连续性、完整性和规范性。

(三)三看健康体检表。

对缺失的信息进行补充完善,尤其是检验单、检查单等辅助检查表项、表单齐全,以及健康评价、健康指导信息不能缺失。住院治疗、主要用药等内容要符合常规、符合逻辑关系。要尽量弥补缺失信息,对实在无法弥补的表项、表单等信息内容,要总结经验教训,不断完善今后的工作,确保今后各项信息填写的准确性、连续性、完整性和规范性。

(四)四看接诊、转诊、会诊记录等其他医疗卫生服务信息表。

对就诊者的主观资料、客观资料等信息进行核对并查找存在的问题和注意的事项,总结经验教训、不断完善今后的接诊、

转诊、会整记录,及时填写、更新和补充相应记录,确保信息的准确性、连续性、完整性和规范性。

(五)五看健康档案信息卡。

对个人信息进行复核查对,确保信息的准确性。对缺失信息进行补充完善,确保信息的连续性、完整性和规范性。

(六)六看重点人群健康管理记录表。

对0-6岁儿童、孕产妇、老年人、高血压、糖尿病、重症精神病等重点人群服务项目卡、表中各项记录信息进行复核查对,确保信息的准确性。对缺失信息进行补充完善,确保信息的连续性、完整性和规范性。对没有建立健康档案的重点人群,要立即抓紧建立,确保重点人群全部建立健康档案,并确保健康档案信息的真实性、综合性、连续性、完整性和规范性。

(七)七看35岁以上人群健康档案。

查看辖区内35岁以上人群首诊或入户随访时是否建立健康档案,是否进行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筛查。对没有建立健康档案的,要立即抓紧建立,并确保健康档案信息的真实性、综合性、连续性、完整性和规范性。

(八)八看纸制健康档案储存和使用。

查看居民健康档案室设置是否合理、科学、安全,方便居民调取查阅。是否有档案保管设施设备,按照防盗、防晒、防高温、防火、防潮、防尘、防鼠、防虫等要求妥善保管健康档案,指定专(兼)职人员负责健康档案管理工作。对设置不合

理的健康档案室要进行调整设置位置,或采取集中存放管理或服务团队自行存放管理或按照分类管理等方式,便于居民到基层医疗机构中接受服务时,方便调取本人健康档案。

(九)九看电子档案信息安全。

在使用电子档案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要注意保护服务对象的个人隐私和系统信息安全。是否定期或随时进行健康档案信息备份。是否有专职人员维护。

(十)十看基层卫生机构是否每月抽查考核一次

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是否按照绩效考核方案要求,制定了具体考核实施方案,每月对有关人员进行绩效考核一次,并与奖惩相结合。

四、活动方式和方法

(一)在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机构中接受服务时,由首诊医生负责或服务团队为其建立或复核补充更新居民健康档案相关信息,并发放《居民健康档案信息卡》,便于居民再次接受服务时调取使用。

(二)服务团队通过入户服务(调查)、疾病筛查、健康体检、宣传活动、健康教育等方式,为其建立或调阅并携带相关表格复核补充更新居民健康档案相关信息。

(三)及时补充居民健康档案资料

1、在医疗卫生服务过程中建立的健康档案相关记录表(单),及时装入居民健康档案袋统一存放,并录入计算机,

使健康档案资料保持完整性。

2、入户开展医疗卫生服务时,应事先查阅服务对象的健康档案并携带相应表单,在服务过程中记录、补充相应内容,并录入计算机。

五、承办机构、协助机构与组织管理。

由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乡镇卫生院、村卫生所(室)具体承办。未成立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县政府驻地,由承担建立居民健康档案的相关单位承办,并务于今年底前组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承担完成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任务。各县区级及以上疾病预防控制、妇幼保健院、精神病防治、二级以上公立医院(由卫生局指定)等专业预防保健机构要按照各自职责分工,具体负责业务指导、技术培训、督导检查和绩效考核等工作,定期深入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机构协助做好居民健康档案管理工作,不断提高建档质量。各县(市、区)卫生局统一组织管理,定期督导检查,确保质量年活动扎实有效开展。

六、几点要求

(一)提高认识,认真履行职责

建立居民健康档案是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为城乡居民提供医疗卫生服务过程中的规范记录,是以居民个人健康为核心、贯穿整个生命过程、涵盖各种健康相关因素的系统化文字记录,有利于更好地了解居民整体健康状况,提供连续性、综合性健康管理服务。是执行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的主要依


档案专项审核回头看》由:免费论文网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
链接地址:http://www.csmayi.cn/show/203056.html
转载请保留,谢谢!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