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六年级上册美术全部
蒲掌中心校 学程导航
蒲掌中心校 学程导航
蒲掌中心校 学程导航
篇二:小学美术:我设计的一本书
本学期总第11课时 本单元第11课时 授课时间:2013.04.08
课题:我设计的一本书主备人:
年 级:三年级
课 型:造型·表现&设计·应用
课 时:2课时
一、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设计制作封面,使学生对设计的方法有所了解并掌握封面设计的基本方法,可以通过绘画形式绘制自己喜欢的一本书的封皮。
2.通过欣赏不同形式的封面设计作品,培养学生的美感。
3.在课堂学习合作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美术的兴趣与爱好。
二、教学重点
学习如何设计一本书的封皮的方法。
三、教学难点
学习如何设计并绘制一本书的封面的方法。
四、教学准备
封面设计作品、幻灯片课件。
五、授课过程
(一)导入:
教师拿出几本不同类型的书,让学生观察不同类型书封皮的异同之处,带学生回答完毕后,教师做简单的小结。
教师展示课题:我设计的一本书。
(二)引导学习阶段:
1.学生小组讨论设计一本书要注意什么方面?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并由一位同学来记录讨论出的设计几个在素。
2.教师请小组出示讨论结果。各小组进行回答,教师引导并给予肯定。
3.教师出示自己的设计要素。教师对学生各小组的回答情况给予总结并板书,并为学生讨论的要素进行补充,提出教师对设计的几个要素的意见。
设计要点:
(1)主题突出
(2)背景画面有趣并与主题内容相关
(3)图文并茂
(4)色彩艳丽
4.教师提出另一个问题:如何实施设计方案?
教师请学生自由举手并回答自己的意见,然后总结步骤:构思 打稿 修改 定稿 上色装饰(拼贴)
5.请同学们欣赏设计作品,教师边展示边与设计要素相结合进行引导学生的思考。
(三)学生课堂创作活动阶段。
教师布置作业(以“安徒生童话”为题设计一个封面),教师巡视辅导。
本学期总第12课时 本单元第12课时 授课时间:2013.04.10
课题:我设计的一本书主备人:
年 级:三年级
课 型:造型·表现&设计·应用
课 时:2课时
一、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设计制作封面,使学生对设计的方法有所了解并掌握封面设计的基本方法,可以通过绘画形式绘制自己喜欢的一本书的封皮。
2.通过欣赏不同形式的封面设计作品,培养学生的美感。
3.在课堂学习合作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美术的兴趣与爱好。
二、教学重点
学习如何设计一本书的封皮的方法。
三、教学难点
学习如何设计并绘制一本书的封面的方法。
四、教学准备
封面设计作品、幻灯片课件。
五、教学过程
1.继续完成上节课未画完的作品。
2.学生作业展示。学生完成作品的到黑板前展示,同学之间对作品互评,以此增强他们的审美能力,认识到创作过程中容易出现的小错误。
3.教师对学生作品提出看法,并对学生的作品给予表扬,评出优秀作品。
六、课后拓展
学生感兴趣可以以小组为单位同学们一起来设计并制作一本书,书的内容自己定,文字材料及相关资料在课前小组进行准备,可以拼贴图片和文字,课后把相关的材料带好,教师对其制作过程进行指导。
篇三:冀教版小学美术五年级上册
2015—2016学年度第一学期冀教版小学美术教学设计
五年级上册
1《描龙画凤》
教学目标:
1、欣赏饰有龙或凤的艺术品,了解龙或凤的造型特点及应用的多样性。
2、运用龙凤纹样进行装饰画练习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授新课
1、引导学生看课本,了解龙的原型是什么?龙的概念是怎样形成的。在中国文化中有何影响?
2、看光盘,欣赏绘画中的龙凤、建筑中的龙凤、器皿中的龙凤、服饰中的龙凤、龙凤纹等。
让学生知道自古以来,龙凤形象在记载历史、美化生活、激励精神等方面都有着重要的作用。
从而使学生关注社会、关注中国传统艺术的意识。让学生在欣赏探究中体悟背后的意蕴,在评述中发表自己探究的成果。
3、在第一、二课时分别让学生画一画龙凤纹样,在此前可看光盘上小朋友的作品启发思路。
三、课后小结
表扬造型生动的作业
2《学画漫画像》
一、教学目标
1,了解漫画的基本特点和基本表现方法。
2.学习运用漫画的表现手段创作漫画。
3.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的美好情操和善于观察生活、思索生活的良好习惯,、
二、教学重点
分析、了解漫画的特点和表现方法。
三、教学难点
如何创作漫画。
四、教学准备
1.布置学生课前预习教材。
2.搜集较易理解的漫画作品,并制成灯片或准备投影仪放大,
3.搜集漫画家张乐平的漫画作品《三毛爱科学》、《三毛流浪记》。
4.历届学生漫画作品。
5.学具同教材要求。
五、教学过程
(一)欣赏:了解漫画的特点。
1.出示漫画《三毛流浪记》和《三毛爱科学》。
2.出示历届学生漫画作品。
表现手法:夸张、比喻、拟人等。(板书)
特点:在讽刺和幽默中歌颂真、善,美,抨击假、恶、丑,使人们在笑声中受到教育,得到美的享受。
(二)分析:学习漫画的表现手法、
I.打开教材让学生自学。然后各自谈谈对漫画《妈妈和老师》、《如此值日》的分析和 理解,从而进一步加深理解漫画。
2.结合前面的范例,教师讲解漫画的构思和立意,让学生理解漫画是怎样达到宣传正义、抨击丑恶的目的。
(三)思索:尝试漫画的创作。
选择自己身边的人和事,通过联想夸张人和事的特征,画一幅或一组漫画。
1、教师举例提示,比如“皆大欢喜”、“学雷锋”等等。
2.学生联系生活大胆想象,尝试创作漫画。
3.教师巡视指导。
(四)展示:表扬优秀漫画创作。
3《漫画与生活》
一、 教学目标
1.在漫画头像学习的基础上,进一步了解漫画语言,学习简单的漫画创作手法。
2.通过本课的学习,让学生体会漫画与生活的关系,启发学生根据生活中的情节和感受,用漫画语言来表达。
3.了解生活中的幽默因素,培养学生[此文转于斐斐课件园 FFKJ.Net]开朗的个性,并通过观察与思考来明辨是非的能力。
二、教材分析
2.重点、难点。
重点:用夸张的方法设计形象,表达思想。
难点:能针对要表达的思想来设计,构思巧妙、幽默。
三、教学设计
课前准备
(学生)自己喜爱的漫画图片或漫画书,自己了解到的漫画创作故事或漫画家,绘画工具。
(教师)漫画资料、图片等。
教学过程(本文来自优秀教育资源网斐.斐.课.件.园)
1.激趣导入。
(1)出示一漫画图片:试添题目。
(漫画《画画》,学生看看想想,加上题目并说原因?)
(2)与我们平时的画比有什么不同?
(小结:漫画用夸张、变形等方法来表现生活中的某些现状,用讽刺、幽默的手段来表现自己的思想和感受。)
(3)揭题。
2.欣赏,进一步理解漫画与生活的关系。
(1)出示《半分》,想一想,给它加个题目并说理。
(2)出示第三幅四格漫画《原来如此》,仔细观察,体会其意,试加标题。
2.交流、分析。
(1)你喜爱的漫画形象是谁?有什么特点?为什么夸张他这一点?
(2)交流看法。
(小结:漫画的形象夸张、造型简练,能表达一定的思想。)
(3)大家熟悉的三毛形象,是我国著名的漫画大师张乐平爷爷创作的。大师的经验:漫画来自于生活。
3.学习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