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写论文?写好论文?免费论文网提供各类免费论文写作素材!
当前位置:免费论文网 > 范文百科 > 好家风孝顺

好家风孝顺

来源:免费论文网 | 时间:2017-03-24 06:00:06 | 移动端:好家风孝顺

篇一:家风之孝道

家风之百善孝为先

学校:连福一中 班级:八年级129班

姓名:张睿 指导老师:曹炜鹏 联系电话:15835424782

2014年,是传递正能量的一年,而家风成为这股正能量的

开山之作。“你家的家风是什么?”一句耳熟能详的话,让我们在世事纷争中停下脚步,重新思考我们生存的价值。

“家风”顾名思义指一个家庭的生存方式、文化氛围。中华民族素有“礼仪之邦”之称,向来重视家教。从古至今,有很多著名家训,如颜之推的《颜氏家训》、诸葛亮的《诫子书》、还有《朱子家训》、《傅雷家书》等在民间广为流传,闪烁着良好家风的光芒。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接近什么样的环境就会被什么环境所熏陶。而家庭教育对人的影响最大,父母作为启蒙老师,对子女的教育有重要作用。百善孝为先,在一个家庭中,最重要的是孝道。孝,作为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发扬了几千年,“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父母对子女的爱就如阳光对小草,小草报答不了太阳的恩情,我们更报答不了父母的恩情! 时间在流逝,光阴在老去,当失去的不在拥有,人还有多少亲情可供挥霍?人世间,父母是最亲近的人,当儿女遇到难处,能倾注所有心力来帮助他们的人,是父母。当儿

女受到委屈,能耐心听他们哭诉的人,是父母。当儿女取得成功,会衷心与他们分享喜悦的,是父母。而儿女远游在外,最牵挂着他们的,还是父母,试着问自己,这是一种怎样的爱,还有哪种爱比父母的爱更重?孝与感恩是人最基本的美德,感激父母,善事父母,体现的是人内在的品质。儿女最需做好的一件事情,就是好好报答养育自己的父母。

春晚一首《时间都去哪儿了》,触动了很多人心底那

根温情脉脉的心弦,作为晚辈的我们,更多地是在物质方面给予了长辈照顾,而忽略了对父母精神的关怀。2013年,子女必须“常回家看看”被写入法律,在这个世界上,最亲近你的人,最包容你的人,最舍得花时间陪你的人,是父母,而我们又花了多少时间去陪他们?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别让我们的爱等太久,常回家看看,多陪陪父母,他们要的不是你带回多少钱,而是围在他们膝下说说话,谈谈天……

对长辈的孝,是我们对生命之源的感恩,是最无私,

最伟大,最可贵的感情的回报。一个有孝心的人,才有可能爱他人,爱社会,爱国家;一个有孝心的人也必定是一个善良的人,一个有责任心的人,一个有大爱的人。而这种大爱正是现代社会缺少的一种正能量,是一个国、一个社会,一个家最核心的部分。

孝是一颗闪耀着人性道德之光的明珠,照耀着这个纷

纷扰扰的世界,让我们在一路行走中不迷失方向,有家才有国,家和谐,国才能安宁。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孝道家风的传承,如一颗颗璀璨的星光,洋溢于民族文化的夜空中,不断交织闪烁,为实现中国梦,传递正能量发出耀眼的光芒。

百善孝为先,孝应从点滴做起,从我们自己做起,作

为中学生的我们,给不了父母多大的爱,但我们可以做好自己身边的事,多努力学一些新知识,多增加自己的见识,课余时间多为父母、为家庭分担些家务事,多与父母沟通,尽自己最大努力做一个有孝心的人,一个有大爱的人,将孝文化传承!

篇二:我的家风家训“百善孝为先”

我的家风家训

——百善孝为先

“百善孝为先”这就是我的家训,我的父母都是勤恳的庄稼人,他们不会讲深奥的大道理,只是从小告诉我做人要孝顺,我小的时候爸爸妈妈总是把地里长成的第一批玉米送给爷爷奶奶吃,每一次过节家里聚会的时候,都先请爷爷奶奶上坐,爷爷奶奶不动筷子,小辈人不会先吃一口。后来了我长大了,爷爷奶奶年纪更大了,脾气也比较倔强,经常为一点小事发脾气,这时候爸妈总是默默的听着,从来不顶嘴申辩,我有时候气不过,这时候妈妈就会跟我说,爷爷奶奶年纪大了,都是老小孩不要跟他们计较,孝顺,要孝先要顺。

后来我出嫁了,妈妈又对我说,到了公婆家要孝顺,不要顶撞长辈,家务事多做一点累不坏,妈妈不在身边要把婆婆当成自己的妈妈一样孝顺。现在我和公婆相处的非常融洽,我敬重孝顺公婆,公婆对我也如亲生孩子一般。成家后虽然不跟爸妈住在一个城市,但也会经常回家看看,帮妈妈做做家务,陪妈妈逛逛街,节日也会给爸妈邮礼物,过年的时候还一定要给爸妈一个大红包,我只希望操劳一辈子的爸爸妈妈能快乐的度过晚年时光,保重身体多给女儿尽孝道的机会。

家风就是一辈做给一辈看,一辈讲给一辈听,好的家风可以影响一代又一代的人,百善孝为先,我们想弘扬正能量,那就从孝顺自己的长辈开始吧!

篇三:好家风是一种正能量

好家风就是一种正能量

家是最小的国,国是千千万万家,家国两相依。一玉口成国,一瓦顶乃家。“家国天下”的情怀深入每一个中国人的骨髓。“家”是我心中的牵挂,是我温暖的港湾,是我情感的归宿。

“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每当《弟子规》被重新诵读,自豪之情,油然而生。

古语有云,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不论是母系社会,还是当今中国,无不是以家庭为单位,不断繁衍生息。周朝礼仪万古传,宗法情缘,让家人间情感相通。父传子,子传孙,家训家风就这样不断传承。社会的稳定依赖于家庭的和谐,而家庭的和谐,正是良好家风的传承。

随着春节期间央视的电视节目“新春走基层之家风是什么”的热播,我对家风也进行了认真的梳理和研究。家风是指一个家庭或家族的传统风尚,俗话也叫门风。我们这个中华民族有重视家风的传统,讲究道德,勤俭持家,看重亲情,严于教子。随着社会的发展,在新的条件下,继续发扬这个优良传统尤为重要。

古代人把家风总结为五常八德,五常:仁义礼智信;八德:忠孝仁爱信义和平。现代人的家风是什么,有勤俭节约、不铺张浪费,也有低调做人、为事清廉,孝顺和气、厚道诚实每个家庭给出的答案都不尽相同??在节目中,有个朴实的生意人说 “朴实一点,厚道一点,做人要实在一些,天上不会掉馅饼砸到我头上的。”说得很好很实在。 我的家庭文明守则、家训是:仁爱宽厚,父慈子孝,兄弟和睦,邻里友爱,克勤克俭,常怀一粥一饭来之不易之念,靠勤奋兴家聚业,讲节约精打细算;本分做人,不为富动,尽职敬事,诚信待人。

重家和、讲孝道、严教幼、懂礼节、邻里亲??从小父母给我读《孔融让梨》、《羊羔跪乳》等故事。长大后读背《三字经》、《论语》中的诗句。从这些故事中,我懂得了为人处世的道理,也懂得父母养育之恩;懂得了正确为人处事诚信第一;懂得了戒骄戒躁、谦逊有礼;??这些教育与熏陶,使我在成长的道路上少走了许多弯路。

勤奋问学、艰苦卓绝、言必行行必果、尊老爱幼、问鼎事业、友善、和睦、民主、敬业、书香??都可成为家庭或家族应该传承的必须的家风。家风就像一棵枝繁叶茂的百年大树,子子孙孙都在它的荫蔽之下。“家风”的传承,在五千年华夏文明之中,随时可现,处处可寻。中华民族的家风故事也一直是后世学习的典范。《国语》、《论语》一直是后人诵读的经典;视最近热播的动画片《郑义门》用12个生动的故事向我们传递着家风、家教和家训的精神??

细品古昔,诸贤家风名扬万户。范仲淹在《严先生祠堂记》中云:云山苍苍,江水泱泱,先生之风,山高水长。仔细想来,这也是他的生平写照。少时家贫,划粥分食,刻苦攻读。苍天不负,终成名相。成功之后的他却依旧严于律己;简约朴素,不忘初心—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以致生前不曾豪奢,入殓竟无新衣。一日,看到为朝廷之女的儿媳用从娘家拿来的丝绸做帐幔,心里不高兴,道:这样好的丝绸,怎么能用来做帐幔呢?我们家一贯讲究清素节俭,你们如果把这些奢华的坏习惯带到我家里,乱了我的家规,我就要烧了你的绸缎!正是这样严格的范氏家风,影响了一代又一代后人。

凝望每个闪闪发光的家族故事背后,总有一种坚定向上的力量给予我们,再回首,那些流淌在国人骨髓中的血液似乎总有一种传承,家风凝聚中国传统文化与家庭教育理念的信仰,无论时光荏苒,信念永远定格??回顾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文明史,家风的表达方式各不相同,但其中的要义和精髓却是不变的:严于律己,宽以待人,勤俭持

家;孝敬父母;明事知礼;诚实守信,这些词语背后是一个个家庭生活理念、生活态度、文化氛围的凝结,贯穿整个家族辉煌的始终,这些于历史岁月中沉淀下来的优秀传统在见证每个家族辉煌的同时,也极大的推动了社会风气的净化,成为所处时代道德典范。

还看今朝,家是心灵的寄托,是每个人最温暖的港湾。家是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是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是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所以,春节对于所有国人的有着最特殊的意义,也凝聚了中国百姓最朴素的情感,回家这个简单的词语也让多少离家千里的子女满含热泪,翻山越岭也在在除夕之夜回家团聚。这是中国人对家的深深印记,是中华文明深厚积淀的折射。一碗热气腾腾的饺子,春节噼里啪啦的鞭炮声,消弭了离乡的酸苦。家的窗口里透着甜。回家过年,这是13亿中国人的共同习俗,是全球华夏儿女的共同语言。

习近平如何笃行“齐家”而后“治国”,值得我们深思。据习近平母亲齐心在回忆录《我与习仲勋风雨相伴的55年》中介绍,在习近平幼时,时任副总理兼国务院秘书长职务的习仲勋尽管工作繁忙,仍重视子女教育。习仲勋家里没有请保姆,“他宁愿在业余时间多照管孩子们一些,有时还要给四个孩子洗澡、洗衣服。对此,他视之为天伦之乐”。“也许是仲勋特爱孩子的缘故,所以他特别重视从严教子。我们的两个儿子从小就穿姐姐穿剩下的衣服或者是花红布鞋,就是在仲勋的影响下,勤俭节约成了我们的家风。”习近平曾经为穿他姐姐的旧鞋子而受到同学们的嘲笑,父亲就让他把花鞋染黑了穿。

家风对于以家庭的发展和延续是至关重要的,是家庭文化建设发展的结晶和支柱,是家庭精神的浓缩和特色所在,也是家庭文化特色的外在,更是社会精神文明的细胞,社会和谐进步的脊梁,国家繁荣昌盛的前提和基础。众多的家庭需要创建家风的魂魄去支撑,去走出家庭家族昙花

一现的辉煌,走出“富不过三代,穷不过三代”的生活怪圈。

在加快改革步伐、努力实现中国梦新形势下重提家风建设,有着重要的意义。家庭建设影响着社会建设,好的家风会带动好的社会风气。所以,好家风就是一种正能量。好家风不断传承,社会的正风正气就会发扬光大。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努力奋斗,让好家风代代相传。


好家风孝顺》由:免费论文网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
链接地址:http://www.csmayi.cn/show/205135.html
转载请保留,谢谢!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