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家风家规》观后感
《家风家规》观后感
今天,我们全班同学在老师的带领下,一起观看了动画片《家风家规》。看完了这部动画片,很多地方都深深打动了我。
这部动画片一共有十二篇——爱国篇、诚信篇、节俭篇??其中,令我记忆最深刻的便是爱国篇了!
爱国篇主要讲了宋朝著名文学家范仲淹因为指责皇帝废除了王后,又指责宰相乱立官职,而遭受到了“三度出京”的故事。虽然被贬成小官被流放到边境,但范仲淹仍然为老百姓着想,为百姓做了不少好事。这种忧国忧民的精神,是多么的难能可贵啊。
回到今天,就拿大家生活中熟知的汽车来说吧。日本品牌汽车在每月的汽车销售榜里,至少有一款上了前三。现在,日本品牌汽车的4S店无论在什么时候,一走进大厅,便看见一位位销售人员和许多客人正在忙碌地交谈着,展厅里真是“门庭若市”呀!难道大家都忘了七十多年前的抗日战争,忘了那一个个为建设新中国而献出宝贵生命的烈士,忘了钓鱼岛事件?
人们平时选购汽车时,仅仅只想到了日本车省油,却忘了每月上万辆的销售量,给日本“捐献”了至少几千万元的人民币。只有有了“大家”才会有“小家”。因此,让我们每一个中国人一起自觉地拒绝日货,为我们的祖国献上自己的一份力量。爱国,从我做起,从小做起!
篇二:家风家训家规读后感
家风家训家规读后感
最近,央视的“新春走基层”栏目中对于家风、家规进行采访,镜头既对着街头草根,也对着文化名人。网友也纷纷通过网络、微信进行互动。很多人认为,有什么样的家风,就有什么样的做人做事的态度、为人处事的伦理。甚至于家风可以影响一个人的一生。 家风又称门风就是一个家庭的传统习惯、生活作风。可能很多人并没有意识到,家风构成了其精神成长的重要源头。好的家风也可以传递正能量。不同的家风之间,传递着一代人和一代人之间的关怀与希望,智慧与坦诚。
首先,家风是民风社风的主要组成要素。家风虽说只是一个家庭的风气,却是社风民风的基础。如果一个个家庭家风不正、家规颓败,想要形成良好向上的社会风气,基本就是不可能的。想想那些颐指气使、目空一切根本不把别人甚至法律放在眼里最终锒铛入狱的犯罪分子,很多都有家风不正的背景。所以重视家风培育,就是重视社会风气建设,就是为社风向好向善打下坚实的基础。
其次,家风是文化的组成部分,它浓缩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不管是形诸文字的,还是言传身教代代相传的家风,都是家庭里的主流价值观,一个人的是非标准、价值判断自在其中,这也是中华文化的朴素沉淀。绝大多数家庭,不会将蝇营狗苟、舍义取生作为家庭的教育。反而五常八德、俭朴持家、睦邻友善??一直都是家风传承的核心。
讲家风就是讲文化。讲文化强国战略,自然不能脱离家风的内含。舍弃家风的文化,只能是蹩脚的文化。例如,古人所说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它不仅是一种家风,更是一种文化。
第三,改革开放以来,在国家重视精神文明建设的前提下,我国公民的思想道德得到长足的发展,整个社会的思想道德主流是积极向上的。但是,社会道德领域仍存在著一些亟待解決的问题:少数人道德失范,诚信缺失,价值观扭曲,是非善恶不分;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严重。这些问题的存在,与长期以来不重视家风建设有着直接的关系。
总而言之,树立端正的家风,传承优秀的家规和家训,是值得弘扬的民族文化。如今党风、政风、社风明显好转,如果加上优良家风的打造,就能成为风气更加好转的基础。让好的家风引导人们自觉履行法定义务、社会责任、家庭责任,营造一种不浪费、知荣辱、讲正气、作奉献、促和谐的良好风尚。
篇三:家风读后感
《家风》读后感
椿树馆小学二年级一班 马梓峻家长
对于如今的许多家庭来说,家风,可以说是一个久违了的字眼,让人既熟悉又陌生。说它熟悉,是因为我们常在一些影视剧中看到,一些豪门大户、达官贵人十分强调家风,注重诗礼传家;在很多文化典籍中,一些革命先烈、知名学者等,也给我们留下了很多“治家格言”、“家训家规”。寒假期间,儿子学校老师给家长布置了一项作业,读《家风》,而且要写读后感,这项任务引发我对我们寻常百姓“家风”的思考。2014年央视访谈“家风是什么”广受关注赞许。节目既体现家风传统对中国人的无声滋润和深刻影响,也反映人们对家风传统日渐流失的无奈和感慨,以及重温家风的热切期盼。在我看来,央视探讨“家风是什么”,有益于清白、正面家风的传播,对社会精神文明建设大有裨益。而拜读了一系列家风的相关文章后让我认识到好的家风可以通过自己及家人的共同努力创建。并且我认识到通过家风影响社会风气,创建和谐家庭便是创建和谐社会的主要组成部分。
家风又称门风,是指一家或一族世代相传的道德准则和处世方法。良好的家风对社会而言,就是一种道德的力量。电视里的被采访者回答的很多关于家风的答案都是社会需要的优良传统,这种家风需要大家一代又一代的传承下去。如果每个家庭都能传承优良的家风、如果每个家庭成员都能拥有良好的家风意识,令人心寒的社会道德滑坡,就一定能得到有力遏制。一个家庭的家风是积极向善的,一个家的所有家庭成员的品德是纯洁的、高尚的,那么一个社会定然是和谐的。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家风是国风的基础,家风正则国风清,家风乱,则国风浊。
在现代社会,尽管大多数家庭都没有成文的家规,但家家都有家风,大都推崇正直、守法、勤俭、淳朴、孝顺、诚信、友善,求学、上进等,清正的家风向社会道德注入了正能量,守住了国风的本色。
但是,我们的家风中也有一些个性或共性的问题,比如,有的家庭教育子女自私自利、不能吃一点亏,有的家庭迷信不良的社会潜规则,把投机取巧、不择手段、托关系走后门、欺诈失信甚至违法乱纪视为能事,有的家庭好吃懒做,有的家庭骄奢淫逸,有的家庭长幼失序??类似不良家风只会向社会道德注入负能量,侵蚀国风。
家风是家庭的性格,是家庭的形象,是家庭的魂魄,好的家风对家庭有益,对国家也有益,每一个家庭都应该根据法律、社会公德树立正派、健康、积极的家风,摒弃歪门邪道、丑陋、消极的家风。
家风能够影响国风,反过来又受国风的影响。鉴于此,我们应该做到家风、国风共树,让家风国风相互促进,相辅相成。
愿每个家庭都能从自身做起,传承优秀的家规和家训,树立一种令人肃然起敬的家风,共同为醇化民风、国风,促进社会风气进一步好转努一把力,合力推动我们这个社会以满满的正能量向前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