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各院(系)
[教通20091015- 28]
通 知
各院(系):
毕业设计(论文)是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与技能,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重要环节,是学生综合素质与动手实践能力培养效果的全面检验。省教育厅每年都对部分院校毕业设计(论文)进行抽检,今年我校被列为抽检单位。
请各院(系)认真对照《江苏省普通 高等学校本(专)科生毕业设计(论文)抽检评审标准》,在10月25日前对2009届毕业生毕业设计(论文)材料进行整理、核查,以便接受省教育厅的抽检。
附件1:《省教育厅办公室关于2009年普通高等学校本专科毕业设计
(论文)评优与抽检工作的通知》
附件2:《抽检学校名单》
附件3:《江苏省普通高等学校本(专)科生毕业设计(论文)抽检
评审标准》
教务处 2009年10月15日
附件1:
省教育厅办公室关于2009年 普通高等学校本专科毕业设计(论文)
评优与抽检工作的通知
苏教办高〔2009〕1号
各普通高等学校:
根据《省教育厅办公室关于印发江苏省普通高等学校本专科毕业设计(论文)评优与抽检工作办法的通知》(苏教办高〔2006〕7号)精神,为提高评优抽检工作质量,充分发挥毕业设计(论文)对提高大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促进作用,我厅决定从今年起,适当增加评优获奖数量,并对评优与抽检工作进行部分调整,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评优范围与奖项(略)二、评优推荐条件(略)
三、评优推荐要求与数量(略)四、评优申报材料(略)五、毕业设计(论文)抽检
省教育厅依据以下原则确定抽检对象:
1.全省高校设置较多、招生规模较大的专业;2.毕业生不足三届的新专业;
3.续抽已被抽检过的专业,跟踪整改情况;4.教育部批准设立的独立学院的专业。抽检学生名单从各校提交的《江苏省普通高等学校应届本专科毕业设计(论文)情况表》中随机产生。被抽检学校的毕业设计(论文)相关材料一律从网上上传,不需报送书面材料。六、申报时间和方式
1.申报时间:2009年7月1日至18日。(评优申报时间)2.申报方式:采取网上申报方式。请学校在规定时间内通过“江苏省普通高等学校本专科毕业设计(论文)评优与抽检网”填报并上传有关材料(网址为http://sdr.nuaa.edu.cn/)。
工作联系单位:江苏省普通高等学校毕业设计(论文)评优与抽检组织工作委员会秘书处(设在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务处)。联系地址:南京市御道街29号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综合楼406室。邮编:210016。联系人:李莎。联系电话:025-84892737。传真:025-84890521。电子信箱:ded03@nuaa.edu.cn。
二○○九年五月十八日
附件2:抽检学校名单
附件3:
江苏省普通高等学校本(专)科生毕业设计(论文)抽检
评审标准
评价 项目 毕业设计(论文)工作规范情况
成绩评定
评价要素
评价内涵
合格
基本 不 合格 合格
01 学校规范性文件
根据学校定位、培养规格和目标制定了相应的指导毕业设计(论文)工作的规范性文件。
出题、任务书、开题报告、中期检查、论文
毕业设计(论文)02 撰写、图纸、外文翻译、评语、答辩意见和
规范性要求
成绩评定符合学校规范性要求。
毕业设计(论文)质量
选题方向 和范围
符合本专业的培养目标,基本达到科学研究和实践能力培养和锻炼的目的。
满足专业教学计划中对素质、能力和知识结构的要求,有一定难度,工作量适当。 选题符合本学科专业的发展,符合科技、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解决理论或实际工作中的问题,并能理论联系实际,具有一定的科技、应用的参考价值。
基本掌握检索中外文献资料的方法,对资料进行初步分析、综合、归纳等整理,并能适当应用。
能够综合应用所学知识,对课题所研究问题进行分析,研究目标明确,内容具体,且具有一定的深度。
较熟练运用本专业的方法、手段和工具开展课题的分析、设计和实施工作。
已基本掌握了专业技能和研究设计方法,实践能力较强。
能独立操作使用软件或根据课题需要编程、录入和排版。
03
选题 质量
04 难易度
05
理论意义和实际应用价值
06
查阅和应用文献资料能力
07
综合运用 知识能力 研究方法 与手段 实验技能和实践
能力
能力 水平
08
09
10 计算机应用能力
11 创新意识
能够在前人工作的基础上,进行科学的分析与综合,提出问题,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手段有一定的特色或新意,结论有新见解。 较完整地反映实际完成的工作,概念清楚,内容基本正确,数据可靠,结果可信。 结构较严谨,语言通顺,立论正确,论据充分,分析较深入,结论基本正确。
符合本校的毕设工作的规范要求,论文中的术语、格式、图表、数据、公式、引用、标注及参考文献均符合规范。
论文有一定的学术价值;有实物作品、实际运行的原型系统;初步得到应用或具有应用前景的成果。
12 内容与写作
13 结构与水平
论文(设计)质量
14
要求与规范 化程度
15 成果与成效
总体 评价
□ 合 格 □ 基本合格 □ 不合格
对不合格的
请说明原因
注:请在“成绩评定”、“总体评价”栏中“合格”、“基本合格”、“不合格”相应
位置打“√”。
篇二:计算机网络课程设计
中国传媒大学南广学院
课 程 设 计 报 告
企业网络构建与管理
学 院 传媒技术学院
专 业 电子信息工程
姓 名
学 号
指导教师 李永明
指导日期2012年12月22日
中国传媒大学南广学院
2012年 12月 22日
篇三:主持与播音教研室2010-2011第一学期工作计划
[主持与播音教研室2010-2011第一学期工作计划]南京视觉艺术学院传媒学院主持与播音教研室2010-2011学年第一学期工作计划一、指导思想以教书育人为宗旨,坚持以学生为本,在学校教务处的领导下,在传媒学院的直接指导下,认真开展教研室的各项常规工作,继续认真学习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力争创新常规工作思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主持与播音教研室2010-2011第一学期工作计划。不断的提高教师的专业教学热情和专业教学水平,继续加强主持与播音专业建设,促进主播专业学生专业水平的提高,力争把主播教研室培养成为一个优秀的教师团队。二、工作目标及措施
(1)、工作目标1、加强对年轻教师的指导和培养,努力造就一支师德优秀、业务精良,年轻化、专业化、专兼结合的教师团队。2、认真研究主播专业课程及其教学,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努力提高主播专业教学质量和教学科研水平。3、实施并完成江苏省大学生实践创新项目《非节目主持艺术对于提高大专层次主持与播音专业同学就业前景的调查报告》这一课题,工作计划《主持与播音教研室2010-2011第一学期工作计划》。(2)、工作措施1、规范备课程序,严格备课检查。坚持一月一次教案检查,一月一次组内备课评比,提升教师的规范备课水平。
2、坚持相互听、评课,提升教师的教学技能,促进教学研究,促进教学的规范化进程,促进教师间共同进步。3、加强主持与播音专业的教学与研究,提高主持与播音专业专业学科的教学、教研水平。承办好我校组织开展的第13届全国推广普通话宣传周系列活动,通过活动提高主持与播音专业学生的专业技能水平。4、继续加强《非节目主持艺术对于提高大专层次主持与播音专业同学就业前景的调查报告》这一课题的研究,能够较好地完成各项工作。5、强化思想政治工作和职业道德建设,造就一流教师队伍。6、抓好教学与科研,提高人才培养工作水平。7、加强与南京艺术学院、南京师范大学、中国传媒大学南广学院等兄弟院校之间的学术交流,取长补短,不断提高我校专业教学的质量及其方向。8、加强与江苏电视台、南京电视台、溧水电视台等新闻传媒单位的交流,为我校学生搭建一个良好的训练和就业平台。
三、具体工作安排1、统一组织专业教师进行业务学习;2、组织开展我校第13届全国推广普通话宣传周系列活动,做好相关作品的报送参评工作;3、研讨申请我校成为江苏省中华诵,经典诵读行动试点学校的方案;4、进行备课检查工作,找出优缺点,取长补短,共同提高;
5、组织开展专业教师说课活动及其组内教师的听、评课活动;6、研究如何上好专业大课和专业小课,及其对主播专业专业弱势学生集体会诊;7、组织学生去南京艺术学院观摩2007级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学生的毕业汇报演出同时进行两校专业交流会;8、精心筹划,办好我校08级主持与播音专业学生的毕业汇报演出;9、组织安排我校师生的普通话考级辅导相关工作;10、研究如何有效提高对学生的课堂管理水平和专业课回课效果;11、组织开展各年级专业成果汇报;12、学期末教学研讨会,撰写学期教学总结。主持与播音教研室2010年9月2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