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17.给准大学生父母的建议
给准大学生父母的建议
“承启”夏令营主讲教师楼程富教授等老师们拥有丰富的教学经验,同时十分关心学生的个人成长。总结多年的教学经验后,他们特地为准大学生家长们提出了以下建议:
■不要为小孩买高档手机
学校周围常常是商贩云集,也给了小偷可乘之机,经常有学生抱怨自己的手机在校门口被偷了。有的学生在公交上、在回家或返校路上,在汽车站、在火车站,被小偷光顾,学生事后常常感叹进校前不该买高档手机。被偷的学生坦陈,买手机,其实只要有两个功能即可——打电话、发短信。
另外,在当今的大学课堂上,学生不听讲,已从不正常现象发展为司空见惯。在课堂上收短信、发短信已是小菜一碟;上课用手机QQ聊天,也是比比皆是,甚至有学生在同一教室内互发短信。更有甚者,有的学生瞄准教师在黑板上写字,从后门溜出打电话。手机功能越多,能诱惑学生上课不听讲的几率就越大。为了您的孩子,奉劝家长不要为小孩购买高档手机。
■不要为小孩买高档笔记本电脑
当今高校有一怪现象,就是阴盛阳衰,成绩好的,女生多;考取研究生的,女生多。有的研究生导师抱怨招不到男研究生。反思原因,其中不乏电脑和网络对学习的冲击。许多男生心不放在学习上,整天沉溺于上网游戏。一般而言,女生的学习态度要好得多,但有的女生热衷于在网上看电影、看韩剧。另外,电脑更新的速度太快,也不必为小孩买多好的笔记本。
这个可以有
■为小孩买U盘
大学学习容量比中学大得多,故购U盘(SD卡),最好购容量大一点的,有条件的也可以为小孩买个移动硬盘。
■了解孩子的恋爱动态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大学生谈恋爱都是“潜伏”,到了本世纪,大学生谈恋爱已公开化。大学生已到谈情说爱的年龄,但还不太适合谈婚论嫁。现在有的学生,既无媒妁之言,也无父母之命,两人就抛弃集体生活,到外租房过起买菜煮饭的日子。
这些事情,家长大都一无所知。因为任何时候,他们总是报喜不报忧,说善不说恶。家长应通过不同渠道了解小孩在恋爱方面的动态,做到有的放矢,适当疏导。
■刚入校需要适应期
在中学阶段,班主任除了不管天不管地,其余什么都管。大学也有班主任,但基本是放权。孩子从中学进入大学,如同笼中的鸟回到大自然,反而有点不习惯。加之大学课堂的教学容量大、节奏快,学生一开始不太适应,这个阶段大概一个月左右,做家长的抓住时机,与小孩沟通,及时疏导。
唠叨是父母对子女的爱的本能,特别是母亲。在与小孩通电话时,要长话短说,繁话简说。要说明一个问题,最好三言两语说到位,切忌唠唠叨叨,词不达意,否则会引起小孩的逆反心理,事情往往适得其反。
名师讲座、学长分享、同学交流、演讲比赛??准大学生“承启”夏令营给父母和学生一次提前体验大学生活的机会,在体验中学会适应。
篇二:当好大学生家长
当好大学生家长“三部曲”
一位有多年学生工作经验的高校教师总结大学家长工作的三部曲:首先关注,其次学会倾听,第三学会参谋,而不是帮助孩子决策。 关注。就是要关心孩子,但不要过分。比如定期与学校联系,了解孩子的情况,上网了解学校的近况。他举例说,很多家长很关心孩子的英语学习,“一定要好好学英语”这样的话语时常挂在嘴边。这种关心容易引起孩子的反感。可是如果换一种方式,比如与孩子一起制订学习目标,与孩子的对话变得具体起来,就能让孩子自己打开话匣子。
倾听。一位大学老师的孩子在期末考试时一门成绩是零分。因为老师说他没有交卷。刚进大学的小伙子不知如何处理这件事情,向父亲哭诉了一个多小时。父亲没有武断地责备孩子,而是安慰孩子。经过分析,父亲相信了孩子的话,并向学校教务部门反映。后来经过复查发现,孩子的卷子确实在阅卷时分给另外一个系的老师,问题迎刃而解。
参谋。过去家长总是习惯替孩子决定未来。这样孩子永远也长不大。如果以建议的方式,让孩子自己学习处理事情,家长只是给予参考意见,效果会好得多。
篇三:给大学生家长的一封信
给学生家长的一份信
尊敬的家长:
您好!我是山东水利技师学院建工造价15431班学生的辅导员张玉波,首先感谢您对学院学生管理工作的大力支持,我们都有着一个共同愿望,让孩子在学院有一个良好的校风和学风,给孩子们创造出一个安静、有序地学习环境;我们也有着一个共同的期待,那就是让孩子们都能健康地成长成才。 我们不能放松对孩子的教育和引导,为了更好的教育孩子,实现学校和家庭的共教共管,我们希望和您一起合作,共同完成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一、建立健全家庭与学校的沟通联络机制。孩子的健康成长需要一个良好的家庭环境和校园环境,家庭和学校教育双管齐下,才能巩固教育成果,才能使学生将教育内容内化为自身理念和道德标准。
二、关注孩子心理,促进孩子成长。孩子在大学阶段的心理依然不够成熟,需要我们及时的发现问题,教育引导,特别是在孩子犯错误后,往往会失去信心,自暴自弃。
三、加强对孩子的诚信教育。当代大学生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宏伟目标的主体,他们诚信素质的高低,直接关系到国家的建设和民族的振兴。 我们渴望得到您的支持配合,更希望听取您的意见和建议,以此来改进和提高我们的工作,我们期待着与您的沟通和交流,通过共同的努力,一定能够营造出孩子健康发展的学习、生活环境,实现孩子更好、更快的发展。 最后,祝愿您身体健康,工作顺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