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写论文?写好论文?免费论文网提供各类免费论文写作素材!
当前位置:免费论文网 > 管理学论文 > 民族院校公共管理学科定位及课程体系优化探讨

民族院校公共管理学科定位及课程体系优化探讨

来源:免费论文网 | 时间:2019-01-11 00:15:14 | 移动端:民族院校公共管理学科定位及课程体系优化探讨

民族院校公共管理学科定位及课程体系优化探讨 本文关键词:公共管理,学科,课程体系,探讨,定位

民族院校公共管理学科定位及课程体系优化探讨 本文简介:[摘要]为回应新时代新要求,加快民族院校公共管理学科发展,构建更具适应性和包容性的学科体系,需要围绕如何解决民族地区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矛盾这个中心,将公共管理专业课程体系建设与民族事务治理现代化的学科建设目标对接起来,探索民族地区公共管理人才培养的复合式发展路径。  [关键词]民族院校;公共管理;学

民族院校公共管理学科定位及课程体系优化探讨 本文内容:

  [摘 要] 为回应新时代新要求,加快民族院校公共管理学科发展,构建更具适应性和包容性的学科体系,需要围绕如何解决民族地区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矛盾这个中心,将公共管理专业课程体系建设与民族事务治理现代化的学科建设目标对接起来,探索民族地区公共管理人才培养的复合式发展路径。
  [关 键 词] 民族院校;公共管理;学科;课程体系
  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迫切需要高层次公共管理人才。民族地区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矛盾对新时代公共管理学科发展和人才培养提出了新要求,随着“一带一路”建设、精准扶贫、乡村振兴等战略深入实施,民族地区更加迫切需要既熟悉民族地区及民族事务,又具备专业素质和职业能力的复合型公共管理人才。为此,有必要精准定位民族院校公共管理学科建设目标,优化专业课程体系,更好服务国家战略和民族事务治理现代化。
  一、民族院校公共管理学科建设的目标定位
  民族地区公共管理是公共管理学科知识系统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也是当前公共管理专业教学研究的重点题域。我国民族院校公共管理学科建设的目标应当定位为:构建具有鲜明的民族、智库和学科交叉特色的一流公共管理学科。
  (一)凸显民族特色:公共管理学科发展的普遍规律与我国国情、民族地区實际相结合
  公共管理学源于西方,产自美国,一些思想学说植根于域外,与中国公共管理实践存在较大差异。民族院校公共管理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首先必须坚持“四个自信”,不盲从或照搬国外模式,要善于从中国公共管理的历史与现实中挖掘资源、汲取养分,构建符合中国国情和民族地区实际的公共管理学科话语体系。同时,民族院校公共管理专业要致力于构建民族底色、国际视野兼具的现代公共管理学科体系,以民族地区发展需求为靶向,把握理论与实践、学术与职业、共性与个性、一般与特殊的关系,拓展民族院校公共管理学科教学研究领域[1]。例如,践行服务民族地区和少数民族的办学宗旨,聚焦民族地区和民族事务,形成民族地区基层政府治理、人地关系、减贫与发展等研究方向。
  (二)凸显智库特色:公共管理理论创新与服务国家战略、服务民族工作重大现实问题相结合
  从学科渊源看,公共管理学的基础是公共行政学,因而公共管理学科在教学研究上偏重于政府行为及科层制组织结构;从学科发展看,公共管理学科应关照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要,推动公共管理理论创新,实现学科发展由单一的理论研究向综合性的学理、政策、战略、策略分析转变[2]。民族院校公共管理学科应立足于民族地区各族群众的需求,建立服务国家战略、服务民族工作重大现实问题的新型智库,通过对民族地区脱贫攻坚、村寨治理,以及城市民族关系、少数民族流动人口服务管理等问题专题研究,为党和政府科学决策提供参考。
  (三)凸显学科交叉特色:民族地区公共管理研究方法与其他人文社会科学、自然科学研究方法相结合
  公共管理学作为一门统合性较强的应用社会科学,与政治学、社会学、经济学、心理学等其他社会科学学科有着密切的关联。随着新科技革命的兴起和生产力的重大变革对公共事务治理的影响日益加剧,公共管理学科还呈现文理多学科交叉融合的发展态势[3]。民族院校公共管理学科应加强与民族学、音乐与舞蹈学、美术学、体育学和中国语言文学等学科合作开展文化遗产管理研究;与计算机科学学科合作开展“大数据+公共管理”“人工智能+公共服务”研究;与环境科学、农业资源等学科合作开展民族地区资源环境管理研究。
  二、民族院校公共管理专业课程体系的优化路径
  长期以来,民族院校公共管理专业课程体系存在课程设置同质化、民族特色不突出、专业应用性不强、实践教学薄弱等诸多不足。新时代中国特色公共管理学科的创新发展,要求民族院校补齐学科专业短板,以解决民族地区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矛盾为中心,推动公共管理专业课程体系建设与学科建设目标无缝对接,促进公共管理人才培养复合式发展。
  (一)在课程设计上融入民族特色、区域特色和文化特色
  民族事务治理是一个复杂系统工程,其中涉及民族宗教习俗、传统文化习惯、地域人文风情等因素,这些特殊因素对公共管理的教学研究有较大影响。民族院校应在公共管理学科基础必修课开足开齐的基础上,增设具有浓厚民族特色、区域特色、文化特色的课程,如民族政治学、族群社会学、城市民族事务治理、边疆行政管理、民族文化遗产管理等。通过上述课程的嵌入,拉近学生与公共管理学科专业的距离,使他们能够从专业课程的学习中不断提高对公共问题的判断、分析和处理能力,主动将对公共管理学科发展的规律性认识运用于民族地区公共管理改革与发展的鲜活实践中,锻造一支“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的实用型公共管理人才队伍。
  (二)以新型智库建设撬动实践教学和人才培养模式创新
  民族院校在优化公共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时,要重视实践教学环节的学时学分权重,构建理论与实践教学相得益彰的专业课程体系。建议在一些专业主干课程的教学大纲设计和具体安排中,增加案例分析(讨论)、情景模拟、技能大赛、专家讲座等实践性教学内容[4]。开发和使用具有民族特色的专业教学软件,在电子政务、管理信息系统、社会统计学、组织行为学等课程中检验效果。民族院校要依托民委系统、教育系统等各类资源,加强学科平台建设,组织学生和课题团队深入民族地区城镇和农村开展社会实践与调查研究,打造民族公共管理研究的新型智库,并将实践教学与研究基地、高层次人才互访、民族干部培训等工作纳入智库一体化建设。
  (三)强化公共管理大类的打通教育和跨学科跨专业交流
  公共管理学科对象的包容性和复杂性决定了公共管理专业课程体系需体现多学科相互交叉、相互融通的取向[5]。民族院校公共管理专业课程体系建设应兼顾通识课程与专业课程、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在大学本科一年级采取大类培养模式,打通行政管理、公共事业管理、劳动与社会保障、土地资源管理、社会医学与卫生事业管理等本科学科基础课和专业选修课平台,构建公共管理课程超市。依托课程超市,打牢专业基础,使学生更好地掌握政治学、经济学、法学、管理学、心理学、社会学等基本理论。对学科基础课程、专业核心课程和专业方向课程进行调整筛选,形成递进式专业教学机制。比如,在学科基础课程平台中设置政治学、管理学原理、宏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社会学、经济法等课程;将公共经济学、公共管理学、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公共政策学等课程纳入专业核心课程;以职业能力为导向,引入行政职业能力测试、申论写作等选修课程。通过强化大类必修学习与跨学科跨专业的选修学习,实现人才培养的分合有度、博专兼容。
  三、结论与展望
  新时代民族院校公共管理学科专业建设的主要任务,是为民族地区和少数民族培养高层次公共管理人才,因此民族院校要守正人才培养初心,凝练公共管理学科目标,明晰公共管理专业发展思路,彰显民族、智库和学科交叉的特色与优势。学科范式的边界是否能够准确勘定,是判断一个学科是否独立而成熟的依据之一。民族院校要进一步紧跟新时代公共事务治理的新趋势,开掘民族地区公共管理的源头活水,构建以研究民族事务治理现代化为主题的系统完备的公共管理学科体系。例如,在城市民族事务治理的研究方向中,可以借鉴整体性治理思维,对跨地域、跨功能、跨部门管理城市民族事务提出系统化的方案[6]。当然,不断优化民族院校公共管理专业课程体系,也要与学科发展同频共振,这既是人才培养质量提升的内在逻辑,也是公共管理学科中国化、民族化、本土化的可操作路径,如为适应当前城市民族工作法治化、社会化和智能化的要求,应率先开辟城市民族学等新兴专业领域。
  参考文献:
  [1]王春艳。民族地区公共管理类专业特色化发展研究[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4(11):104-105.
  [2]陈振明。公共管理的学科定位与知识增长[J].行政论坛,2010(4):17-20.
  [3]孔繁斌。集成性建构方式:公共管理学科再理解[J].学海,2018(1):84-89.
  [4]钟蔚,李斌。关于公共管理专业课程体系设置及其优化的思考[J].兰州教育学院学报,2012(2):115-117.
  [5]薛澜,彭宗超,张强。公共管理与中国发展:公共管理学科发展的回顾与前瞻[J].管理世界,2002(2):43-55.
  [6]方堃。城市民族事务治理社会化问题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6:250-255.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民族院校公共管理学科定位及课程体系优化探讨》由:免费论文网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
链接地址:http://www.csmayi.cn/show/215992.html
转载请保留,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