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写论文?写好论文?免费论文网提供各类免费论文写作素材!
当前位置:免费论文网 > 论文范文 > 论文格式 > 影视传播中的文化趋同的分析论文

影视传播中的文化趋同的分析论文

来源:免费论文网 | 时间:2019-02-23 12:39:53 | 移动端:影视传播中的文化趋同的分析论文

影视传播中的文化趋同的分析论文 本文关键词:趋同,传播,分析,影视,文化

影视传播中的文化趋同的分析论文 本文简介:论文关键词:文化传播影视媒介文化趋同  论文摘要:全球人类文化的发展使得文化传播内容更加复杂,手段更加丰富,以书本为媒介的文化传播手段已不能满足文化传播的需求。由于视听媒介的易接受性和直观性,影视传媒手段便理所当然地成为当代文化传播的时代特色,充当了中西文化趋同的主要媒介。  全球人类文化的发展使得

影视传播中的文化趋同的分析论文 本文内容:

  论文关键词:文化传播 影视媒介 文化趋同

  论文摘要:全球人类文化的发展使得文化传播内容更加复杂,手段更加丰富,以书本为媒介的文化传播手段已不能满足文化传播的需求。由于视听媒介的易接受性和直观性,影视传媒手段便理所当然地成为当代文化传播的时代特色,充当了中西文化趋同的主要媒介。

  全球人类文化的发展使得文化传播手段变得丰富和有效。人们接受外民族文化的方式也由原来单一凭借书本、报纸、杂志等静态文本媒介向视觉、听觉等动态影视媒介转变。由于视听媒介的易接受性和直观性,影视传媒手段便理所当然地成为当代文化传播的时代特色,并以此深刻地改变着我们对世界的看法,也在逐步影响着我们的意识形态,全球各民族文化,尤其是中西文化正逐步走向趋同。因此,影视作为这种趋同的有效手段也备受关注和讨论。

  文化和文化趋同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是一个虽正确但过于简单的结论,因为即使掌握了文本语言也不一定就掌握了相应的文化知识,语言与文化之间的关系是复杂的,需要悉心收集和分析尽可能多的零散的材料才有可能得到一个系统的概念和理解。自从19世纪人类学问世以来,关于“文化”一词的界定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文化”最接近的词源是拉丁文cultura,可追溯的最早的词源是拉丁文。olrer,有居住、栽种、保护和朝拜的含义。此后,“文化”一词的含义经过复杂漫长的演变变得更加宽广。由此看来,文化的内容包罗万象,极为复杂,光靠短时间的文本资料很难全面掌握文化的实质。

  人类的整个历史可以说是一部文化史。从远古时代开始,地球上的先民们在交流极为困难的情况下无论在思维活动方面还是在物质创造方面都表现出了极大的相似性。这说明文化趋同并不是人为的趋同,而是人类社会所具有的固有特性。在现代社会,文化趋同现象时有发生,这是当代全球化大气候影响的结果,也是人类文化发展的大趋势。文化趋同现象发生的理论基础有两个:一是认为人类各种族之间具有一种共同的“基本概念”,导致了人类文化的某种相似性;二是认为人类文化产生相似性的原因在于传播。促使趋同的“基本概念”在德国人种学家阿道夫·巴斯蒂安看来就是人类精神的普遍一致性,在神话传统、祭祀仪式、宗教信仰中常常遵循着某种共同规律,只是由于地理环境的不同而产生了差异。正是由于有这种共同“基本概念”为基础,文化传播才成为可能,再加上便捷的传播媒介,趋同将变得更加顺畅。但是文化趋同不是全同,而是“趋而不同”,是“和而不同”、“大同小异”,这是由文化的个性和差异决定的,各民族文化发展的大趋势是既同其他民族文化交流融合,又要保持其文化身份和地位,以各种方式和手段达到和谐共处。基于此,影视媒介便以其直观性和便捷性优势承担起了这一重要的历史使命,与文本媒介共同促进文化间的交流。

  影视中的文化与书本中的文化的差异

  “人们通常称作‘电影’的东西,在我看来实际上是一种范围广阔而繁复的社会文化现象。”这是法国著名的电影艺术泰斗克里斯丁·麦茨对电影艺术做的一个概括。作为一种大众文化艺术,影视不仅真实记录与反映着人类的历史以及在创造历史、发展历史进程中所取得的伟大成就,塑造了一系列丰满感人、真实可信的英雄人物形象,还起到了引领社会时尚、鼓动流行文化、掀动社会风潮的作用,具有强大的号召力和感染力。影视本身作为一种文化娱乐形式,在笔者看来,它所展现和承载的文化内容才是影视艺术所具有的魅力,它的直观性和真实性是其能够被普通民众所接受的主要原因。

  其实,当代文化正在经历着一场巨大的变革,从以语言为中心的印刷文化转向以视觉为中心的视觉文化,这是我们每个文化人都能感知的社会事实。周宪在《世纪之交的文化景观》中指出,图形和影像构成了时代的文化特色,并深刻地改变着我们对世界的看法,影响了我们的意识形态。影视中的文化因为影视符号的“肖似性”特征而变得直观、易于接受和理解,尽管这种艺术形式也是源于生活,但高于生活的程度却较小,因而观赏者在解读时几乎不用做任何认知方面的准备,仅凭个人的阅历和一般常识即可;而书本中的文化却由于文本符号很强的因果性和邻近性或社会约定性而变得抽象,难以理解,这种艺术形式往往高于生活的程度很大,因而解读前必须做一定程度的文化和文字知识的准备,对读者的层次要求会更高。与语言文字相比,影视媒介最大限度地去掉了情感的阴影,让创作者和欣赏者在直觉体验上达到最亲密的接触,从而使人的视角渴求无所阻碍地得到满足。简单地讲,影视中的“文化”与文本中的“文化”之间的差别可总结为:影视形象是具体的,文本形象是抽象的;影视形象是单一的,文本形象是多义的。影视作为文化的传播手段是文化发展的大势所趋。 影视媒介中文化趋同的体现

  影视媒介中的文化趋同和世界全球化的进程是分不开的,这种模式和方式同样反映了处在不同社会意识形态、不同文化中的各国民族和睦相处、共同发展的美好愿望。然而,以影视为媒介的文化趋同表现出独特的个性,以其生动形象的蒙太奇式切换方式使得文化的声、色、味同时展现在观众面前,这也使得以影视为主角的视觉文化成为当代文化传播的主要媒介。

  影视中的文化趋同首先表现在文化内容上的互相借鉴。文化内容一方面包括表示文化产品和文化成就的“大文化”,如有形的雕像,或无形的教育体系、宗教、地理、历史、民族产品、文学艺术等;另一方面文化内容又指作为文化实践的“小文化”,如被社会接受的行为模式、生活方式等,也指语言体系中的社会知识。由于文化趋同只能是“大同”而“小异”,因而在文化传播中我们可以说“大文化”是趋同的趋势,而“小文化”则应保持各异。例如影视中的各种摩天大楼和各式全球化建筑对全球观众来说恐怕已经不怎么新鲜了,这种趋同的结果可以说是相当令人满意。相反,反映不同意识形态的教育、宗教、历史、文学艺术等抽象的文化元素却很难使观众产生认同感,因而也成为被关注的内容。在观看英国拍摄的电影《维多利亚和阿尔伯特》时发现,中国清政府当时派出代表出席1851年在英国伦敦举办的第一届万国世博会并受到女王的接见,虽然当时略显寒酸,但这一剧情的出现令人感到文化间的互相吸引和交际势不可挡。在文学艺术方面,由上海京剧院根据英国文豪莎士比亚戏剧《哈姆雷特》改编的京剧《王子复仇记》已作为文化交流剧目在丹麦、荷兰、德国和法国等地上演,引起极大轰动;而由美国迪士尼公司根据中国花木兰替父从军这一故事改编的《花木兰》在国内也备受观众喜爱;还有以大量中国文化元素为基础,结合美国影视表现手法的动画片《功夫熊猫》也无疑是反映文化趋同的一部力作,同时也为进一步交流奠定了基础。至于“小文化”内容,我们应该承认至少在国内有许多模仿西方行为、生活方式的影视作品,但我们还是应该极力保持本民族自身的生活行为方式,体现民族个性。

  影视中的文化趋同也表现在人类心灵的互相沟通和关怀上。近年来,由于人类面临诸多威胁自身生存的共同问题,如气候变暖、地震、咫风、海啸等自然灾害,大面积传播的全球流行性疾病,能源、资源枯竭等都使得各国人民走到了一起,共同探讨对策,这也变成影视中文化趋同现象的一个重要的心理支持。2008年初历史上罕见的雪灾和“SM2"汉川地震牵动了世界上爱好和平的人们的心,他们通过各种方式为我们送来了祝福和提供了援助;第29届北京奥运会更是世界宾朋聚集中国为代表人类和平的国际体育盛会欢呼喝彩,所有这些都是和影视媒体的大力宣传分不开的。每天只要打开电视,各种国际会议,国家间领导人的会晤都无不在讨论人类生存和发展之大计,民族文化间心灵的沟通已经必不可少。今年公映的由美国拍摄的科幻灾难片《2012》给全世界人民敲响了警钟—保护环境刻不容缓。然而面对“世界末日”,许多国家联合起来建造一艘拯救人类的“诺亚方舟”,而且是“中国制造”,最后的落脚点却是“中国拯救世界”。相信这一影片会唤醒全人类的优患意识,增强整个人类的亲密感和认同感,消除民族间的隔阂,实现共赢。

  影视媒介中的文化趋同是当今世界文化发展的趋势,但这种趋势只能强调“和而不同”,即既互相学习借鉴、关心沟通,又要保持本民族的文化个性和特征,谋求文化的共同发展。当然,影视中也存在文化霸权主义,那些以宗教和政治为目的的征服和战争片都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强势文化对弱势文化的欺凌。因此,文化趋同不能单纯地理解为文化“统一”。在以视觉文化传播为主的今天,影视更应成为人类文化间交际的主要工具,而不应成为文化战争武器。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影视传播中的文化趋同的分析论文》由:免费论文网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
链接地址:http://www.csmayi.cn/show/220347.html
转载请保留,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