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写论文?写好论文?免费论文网提供各类免费论文写作素材!
当前位置:免费论文网 > 科技论文 > 民生科技伦理文献综述

民生科技伦理文献综述

来源:免费论文网 | 时间:2019-07-30 11:21:03 | 移动端:民生科技伦理文献综述

民生科技伦理文献综述 本文关键词:伦理,民生,综述,文献,科技

民生科技伦理文献综述 本文简介:第一章绪论    民生科技的研究对于我国科技发展具有重要指导意义,随着全球化脚步的加快,科技的发展呈现日新月异的趋势。在人类认识和利用科技进行生产生活改造时,科技的负作用也逐渐成为人类面临的难题。民生科技的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发展为民,这种科技发展方式更加注重对消极因素的研究。本文在这种社会背景下,

民生科技伦理文献综述 本文内容:

  第一章 绪 论
  
  民生科技的研究对于我国科技发展具有重要指导意义,随着全球化脚步的加快,科技的发展呈现日新月异的趋势。在人类认识和利用科技进行生产生活改造时,科技的负作用也逐渐成为人类面临的难题。民生科技的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发展为民,这种科技发展方式更加注重对消极因素的研究。本文在这种社会背景下,研究民生科技的伦理问题,并在此基础上从伦理视角上研究民生科技发展的对策,为民生科技健康持续发展提供理论依据。
  
  一、问题的提出
  
  国内外学者对科技伦理思想的研究已经十分成熟,从西方的古罗马时期,到中世纪、再到文艺复兴时期,最后到近代的工业革命,不同时期的科技伦理呈现出时代性的特点。从我国古代科技伦理思想的形成,再到现代科技伦理思想的演变。科技伦理已经具备自己的研究体系。我国提出了民生科技的理论,并对民生科技的内涵、民生科技的发展现状、对策和前景都相关的理论研究。国外对民生科技的具体的发展领域也有相关研究。民生科技关注人的发展,有促进社会的和谐的作用,在这个意义上来讲,民生科技与伦理的关系更加直接。这是本文研究民生科技与伦理关系的理论背景。
  
  过去的十二五规划明确指出要以科学发展观为主题,牢固树立“以人为本,发展为民”的思想,强调把民生科技的发展放在突出位置,着力落实好人口健康、生态环境、公共安全以及防灾减灾等科技工作。刚刚结束的全国两会,发布的十三五规划着重强调了中国在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确保社会的稳定是五年规划的主要目标之一。稳定的关键在于确保民生问题的落实。十三五从公共安全,生态环境等民生领域做了重要部署。这使社会对民生的关注更加强烈,在这样的现实背景下,研究民生科技的发展,以及民生科技与伦理之间的协调发展,让民生科技在符合时代观的伦理背景下健康发展,为民生问题的落实提供了依据。
  
  二、文献综述与评价
  
  民生科技是与民生直接相关的技术,科技伦理思想对科技活动具有一定的能动作用。本文旨在研究民生科技发展的伦理诉求,让民生科技在正确的伦理观的指引下,健康的发展。同时,在技术层面、管理层面和基于伦理视角的层面上对民生科技进行对策研究。本论文所涉及的文献有三类:民生科技及科技伦理的理论研究 、民生科技的伦理研究以及民生科技的未来及发展政研究。
  
  (一)民生科技及其科技伦理的理论研究
  
  此部分的文献包括两方面,首先是民生科技的理论研究的文献,其次是有关科技伦理理论研究的文献。
  
  1、民生科技的理论研究
  
  这方面的研究主要涉及到两个方面。第一,民生科技内涵及其特征。第二,我国以及发达国家民生科技发展现状及模式研究。
  
  (1)民生科技内涵及其特征
  
  民生科技概念。民生科技重在民生,服务于民生。这符合科技的最终的实现目标,即为人类服务。秦远建和肖志雄在《民生科技的内涵及发展模式研究》的着作中指出,民生科技与民众实际生活相关,解决民众生活中最关心的利益问题。
  
  使民众生活更方便,更舒心,更安全。贾品荣在《民生科技发展的四位一体》的着作中指出,民生科技是我国公共科技特有的运作模式。这种科技形式把科技成果应用到民众的实际生活中去,旨在降低成本、提高效益、改善人民生活质量。
  
  民生科技特征。秦远建和肖志雄在《民生科技的内涵及发展模式研究》期刊中指出,民生科技一般具有这些特征:实用性、适用性、普适性、发展性、自主性。
  
  贾品荣在《民生科技发展的四位一体》的着作中指出,民生科技具有准公共性与外部性。民生科技重要的一部分是属于非营利性公共服务的科技,同时,民生科技具有溢出效应。民生科技第一次研发成本远大于日后研究成本。鲁敏在《我国民生科技发展问题研究》着作中提到,民生科技的公益性与收益性并存,民生科技的基础性与层次性并存,民生科技的适用性与先进性并存。
  
  民生科技的分类。秦远建和肖志雄在《民生科技的内涵及发展模式研究》着作中指出,环保科技,健康科技、安全科技、数字科技,教育科技。
  
  贾品荣在《民生科技的框架体系》着作中指出,民生科技包含四大维度,即科技资源维度、公共服务维度、技术支撑维度、科技产出维度。民生科技的类别遍及生活生产的众多领域,是我国科技发展的的重要组成部分。
  
  各国学者对于民生科技领域中的环保和安全领域的研究成果颇多。英国学者 Diwakar Poudel,在《在农作物遗传资源保护:事实上的多样性下降和最优融资策略》(On Farm Conservation of CropGenetic Resource: Declining De Facto Diversity and Optimal Funding Strategy)着作中对生物安全问题做了阐述,他说到“作物遗传资源(CGRs)是至关重要的自然资源,这种自然资源能够确保今天人类的饮食或数十亿人的生活安全,以及为未来的农业创新做出保障。然而,作物遗传资源为什么使作物的多样性下降以及如何导致的下降,荷兰国际集团用经济学和技术的角度进行了分析。提出建立用最小化成本的就地保护生物多样性的农场。”
  
  中国学者 Zhiyuan HU , Chen-chen Zhang 在英国学术刊物上发表了《以民生的视角谈生态环境保护》一文中谈到,生态环境是人类生存和活动的基础,指出环境保护能推动民生问题的解决和实践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提出用科技的力量为环境保护进行保驾护航。
  
  从民生科技内涵、特征和分类可以看出民生科技是在民生基础上融合了相关技术,民生科技最终目标是使人民过上和谐幸福生活。实现这一目标,必须关注民生科技发展中涉及的科技伦理问题。
  
  (2)我国以及发达国家民生科技发展现状及模式研究
  
  发达国家存在四种比较具有代表性民生科技的发展模式。包括美国模式、日韩模式、欧盟模式以及德国模式。这四种模式的共同特点都是以构建低碳社会为目标,注重人才储备和依托科技创新。周元在《民生科技论》着作中提到美国作为经济体系成熟的发达国家,政府把民生科技发展纳入到国家总体规划中。政府把国家安全、威望性项目作为发展重点。
  
  王喜红在《西方发达国家民生科技发展经验及启示》着作中对二战后日本和韩国的发展进行了阐述,得出两国的经济腾飞得益于资源集中地投向民生这一结论。
  
  梅伟在《发达国家民生科技发展的经验与启示》着作中谈到北欧国家主要包括瑞典、芬兰、挪威、丹麦和冰岛等国。
  
  这些国家具有以“高税费、高福利”的特点。北欧各国十分重视全民教育和终身教育,以这种方式提高国民素质。德国一直就十分重视民生科技的发展,从上个世纪 90 年代以来,德国科技发展的政策就向民生领域倾斜,目的是从根本上改善民众的生活质量[11]西方发达国家民生科技发展现状。宦静在《民生倚靠科技 发达国家各有重点》着作中,说到民生科技是世界各国科技发展的重点,她拿美国作为例子,说明美国十分重视民生科技的规划、研发、推广和应用,美国把民生科技的发展作为经济和社会重要转型期的战略手段。作者从美国的医疗卫生、民生科技的计划项目以及制造业等方面对民生科技的重点发展领域进行阐述。
  
  但民生科技的概念是由我国提出的,西方与民生科技相交叉的科技形式叫做“民用科技”.美国近年来,把民用科技摆在和军用科技同等的地位。美国民用科技的发展极大带动了美国的经济发展。美国的民用科技在能源、材料、制造、节能环保、安防监控、航空运输以及通讯等领域作为重点发展方向。美国学者 Akinci, Burcu;Hendrickson,Chris;Karaesmen, Itir 发表了《利用机动车交通工程信息和通信技术》(ExploitingMotor Vehicl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For TransportationEngineering)的着作,文中提到民用科技的通讯与运输的发展。汽车装有的传感器可以捕获车速、位置、周围的交通和道路情况,实现机动车的信息交流。未来汽车将能够报告各种各样的关于他们自己的信息和当地环境条件,包括基础设施的状况。这样的技术能有效改善交通状况,提高驾驶安全性,并有效调整旅游时间和舒适性。
  
  李威在《韩国民生科技发展战略和政策支持体系对中国的启示》中提到韩国民生科技在经历了几十年的发展后,其信息产业和汽车产业已经跃居世界前列。
  
  韩国的生物技术、新能源技术和环保技术是民生科技发展的重点领域。其中,2004年一年韩国政府科技投资 4049 亿韩元中 80%都与民生息息相关。以此同时,韩国还在不断加大对民生科技的投入,2011 年民生科技的投入资金比 2010 年增长11.2%.韩国政府为了促进科技创新还颁发了“韩国科学界诺贝尔奖”等奖项。韩国政府承诺继续加大对民生科技的优惠政策,优化对民生科技领域科技人才培养策略。
  
  韩国学者 K. Kim;H. K. Lee 学者在《煤底灰在土木工程领域:回顾先进的应用程序和环境方面的考虑》(Coal BottomAsh in Field of Civil Engineering: AReview of AdvancedApplications and Environmental Considerations)着作中,对污染环境的煤底灰的处理技术加以说明,文章用案例的方式阐述了传统处理煤底灰技术的劣势,并从环保和节约成本角度对煤底灰的回收和处理技术进行综述。可见,韩国当前对环境保护十分重视。
  
  德 国学者 Antje Bierwisch;Author Vitae;Victoria Kayser Author Vitae;ErduanaShala Author Vitae 在《基于场景分析公民的安全技术》(Emerging Technologies inCivil Security-AScenario-based Analysis)着作中,对公民的安全科技的重要性进行了阐述,文章对现存的安全科技的评估做了现状分析从伦理角度提出了安全科技新技术的可行性,并提出安全科技发展需要与整个社会的利益相关者进行对接。综合分析了安全科技对构建民众安全生存环境的重要性。
  
  张妍着在《国际视野下民生科技的比较研究》的着作中,谈到日本的民生科技发展,他指出日本较好地实现了经济与社会的协调发展,其根源在于日本的民用科技的发展。日本在 70 年代后就把科技发展重点放在提高人民福祉和建设安全社会上,政府在民生科技领域制定多项科研计划,近年来,更是确定了明确的民生科技发展战略。这些项目都涉及食品安全,清洁能源开发,资源保护等民生领域。
  
  我国民生科技的发展模式。我国正处于从工业社会向知识社会转型期,各个地区之间、不同群体之间发展不平衡,民生科技呈现出时代性、社会性和广泛性。
  
  周元在《民生科技论》着作中对民生科技进行了详尽的解释,并且分析总结了我国民生科技发展模式。并把我国发展模式和一些发达国家发展模式进行比较研究,并提出中国以高科技产业带动国民经济发展的做法,产学研紧密结合,加强科技创新,开辟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发展道路。
  
  我国民生科技发展现状。王宇鸣在《我国民生科技发展现状与对策》的论文中,提到大力发展民生科技,实现民众的生活水平大幅度提高,在协调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中起到很大促进作用。作者从资源的开发,能源的节约,社会医疗的保障三个方面对民生科技的发展现状做了论述。
  
  鲁敏在《我国民生科技发展问题研究》的论文中,从我国民生科技已经取得的成就,以及政府对民生科技的重视程度加以论述。论文中还提到我们民生科技的重点民生问题的解决情况,最后从科技创新角度谈了民生科技在创新领域的现状与不足。
  
  这部分文献研究主要是民生科技的概念、特征、分类以及我国和发达国家民生科技发展现状与模式。通过这四方面的研究可知民生科技具有自身独特的特点,其中公共性和普适性的特点使民生科技的发展与公众的关系更加密切。从它的分类研究可以看出民生科技的类别遍及生活生产的众多领域,是我国科技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对比我国和发达国家的民生科技发展现状和模式,对本文民生科技发展对策研究有一定帮助。
  
  2、科技伦理理论研究
  
  此部分的文献包括两方面,首先是科技伦理思想历史发展的相关的文献,其次是有关科技时代新的伦理向度方面的文献。
  
  (1)科技伦理思想历史发展的相关文献
  
  中国古代科技伦理思想虽然没有形成系统的体系,但它对当今科学技术发展可以提供宝贵思想资源。特别是古代生态和医学伦理的发展,对研究当今民生科技领域的伦理发展很有借鉴意义。陈万球在《中国传统科技伦理产生发展的规律性》着作中指出,中国传统科技伦理不仅具有科技伦理发展的一般规律, 还具有自身的规律性。这种规律性可以表述为农业文明化、科技伦理化、伦理科技化、真善美化等四点。
  
  邹雨希在《中国科技伦理思想的发展变迁及启示》的论文中,把科技伦理思想发展分为三个发展阶段,即古代科技伦理发展、近代科技伦理发展以及现代科技伦理思想发展的历程。作者把古代科技伦理思想归纳为,知识与道德统一起来,知识和美德相伴而生。他们把学习科学知识作为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的必要条件。
  
  将自然知识作为封建道德的指导依据,并借此规范科技人员的行为。近代科技伦理思想从技术推动道德的发展、尊重科学知识和科学家以及鼓励科技创新和自由研究几个方面对近代科技伦理思想进行阐述。在现代科技伦理思想方面,作者对现代社会科技人员的伦理责任和科技带来的消极影响两个方面对现代科技伦理思想进行分析。
  
  古希腊时期的科技伦理思想作为西方科技伦理思想的起源,对整个西方世界科技伦理思想的发展起着基础性的作用。宝兴在《古希腊时期的科技伦理思想》着作中介绍了古希腊时期的科技伦理思想的特点和在科技伦理思想发展中起到的作用。古希腊肯定科学技术的价值,重视科学技术的功能,这是科技道德精神的重要表现。这一时期伦理发展最大特点是探讨了科技与道德的关系问题,重视科学家在人生追求上的道德修养。
  
  潘建红和文涵在《论西方科技伦理思想的演进轨迹 》的着作中,对西方古代科技伦理思想的内容进行了总结,他在文中指出西方科技伦理思想分为四个阶段,古希腊、古罗马、中世纪和文艺复兴。古希腊时期的科技伦理思想是西方科技伦理思想的源头,古罗马又对其进行继承和发展,进入中世纪科技伦理思想受到宗教神学的影响,凡是揭示自然规律而违背神学的思想都受到宗教压制。但古希腊的科技伦理思想还是在艰难的处境中得以保留。
  
  胡东原和吴银锋在《古希腊罗马时期科技伦理思想研究》着作指出古希腊学者根据当时的自然状况,提出了朴素的科技伦理思想,这样的科技伦理思想形成了该时期科技伦理思想的理论框架。着作中指出古希腊罗马时期的科技伦理思想在整个西方科技伦理思想史中具有重要意义。同时该文献还指出希腊罗马时期的科技伦理思想对后来的科技伦理思想也带来了一些负面影响,如科学技术决定论。
  
  马克思主义科技伦理思想作为近代的科技伦理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中,它对中国的科技伦理思想发展起着重要指引作用。杨丽在《马克思科技观的人本意蕴及其当代价值》的论文中,具体分析了马克思科技观的以人为本层面的相关内容。包括科学技术与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认为科技发展目标是实现人的全面自由发展。
  
  科技伦理思想在整个世界经历了漫长的发展历程,从中国古代的天人合一思想和古代西方的朴素科技伦理思想到近代的马克思主义科技伦理思想,科技伦理思想在历史不断的演进中,随着时代发展而不断呈现新的特点。
  
  (2)有关科技时代新的伦理向度方面的文献
  
  传统的科技伦理思想由于发展的滞后性,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科技发展。科技活动与传统价值观念间的冲突,客观上要求与时俱进的伦理道德思想的出现。周晶晶在《论当代科技发展与伦理道德的协调及其途径》论文中论述要不断协调科学技术和伦理之间的关系。所以,在科技不断更新的今天,需要有符合时代要求的新的伦理观念来指导科技。
  
  郝富在《科技伦理问题研究》的论文中也提到科技伦理所涉及的层面应得到不断拓展。他提出了所谓新技术的伦理“软着陆”机制,就是新技术与社会伦理价值体系之间的缓冲机制。英国学者 Shunzo Majima在 《对全球道德发展的思考:军用机器人和新的食品科技》(ABrief Thought on theFuture of Global Ethics: Military Robots and New Food Technologies)从军用机器人和新的食品技术入手,讨论了道德是不是要为了科技的发展做出让步,作者认为,为了实现可持续发展和应对科技飞速发展下不确定的未来,我们要建立一种普遍的价值观。这样的价值观能指引我们未来前进的方向。文章提出,军用机器人能带来社会的不公平。同时,一种新的食品技术,比如,活体注射作为食物的肉类产品流入市场,它的安全性值得怀疑,这给人类健康带来了极大不确定性。这种不确定性势必会影响社会的稳定和和谐发展。从这种意义上来说,一种适应社会发展的道德准则必须随之确立,才能保证科技发展惠及民生。
  
  美国学者 Susanna Hornig Priest 在《科技政策和伦理》(Science and TechnologyPolicy and Ethics)着作中提到了当代科技与伦理协调发展的原则即公众参与原则。
  
  他在文中提到,公众具有不同的价值观和利益观,参与科技决策过程,可以有效降低社会面临着广泛的新技术前沿的风险,公众有权利对新技术进行利益选择和道德的评估。
  
  本部分文献通过梳理科技伦理思想的历史发展,可以帮助笔者在此基础上研究民生科技伦理思想。民生科技是随着科技不断深化发展才逐渐分离出来的一种科技类别,科技时代新的伦理向度,也正是民生科技发展中需要遵循的伦理向度。
  
  (二)民生科技伦理的研究文献
  
  此部分的文献包括三方面,首先是民生科技与伦理协调发展的必要性相关文献,其次是民生科技与伦理协调发展的原则及内容的相关文献,最后是民生科技发展中相关主体的伦理责任的相关文献。
  
  1、民生科技与伦理协调发展必要性的相关文献
  
  此部分的文献包括四方面,首先是民生科技尊重伦理的重要性的相关文献,其次是民生科技与伦理的关系的相关文献,再次是几大民生科技凸显的伦理诉求相关文献,最后是民生科技凸显伦理问题的根源的文献。
  
  (1)民生科技尊重伦理的重要性
  
  段伟文在《民生科技亟须尊重伦理原则》着作中讲到,民生科技发展必然要更多地涉及不同个体与群体的利益分配价值取向与伦理诉求必然要更深地关涉个体与群体局部与整体当下与长远的各种利害关系的互动、选择与权衡。
  
  民生科技与伦理道德协调发展有利于中国梦的实现。苏玉娟在《民生科技与中国梦的实现》中提到,目前从民生科技发展看,民生科技正在为中国梦的实现提供科技保障。
  
  印度学者 Jameel S. 在《关于生物技术和生物安全的道德研究》着作(Ethics inBiotechnology and Biosecurity)中提到科技的两面性问题,文章写到“科技的进步给世界带来了很多改变,每一种科技都有两面性,它需要被正确的理解,正确的管理从而实现他的最大效益。20 世纪中叶,物理学家的成就给世界带来了原子科技,它不但是一种巨大的能源,也是一种破坏性的力量。20 世纪末期的信息技术的发展,让信息的流通速度更快,更直接,更便利,但同时也导致了私人信息的泄露。
  
  今天,生物科技正致力于拯救人的生命和提高生活质量,但同样的一种工具也给人类带来了极具破坏性的力量。我们如何为生物科技发展创建一种安全的管理体制呢?在这过程中的道德问题需要被关注。”这一研究对民生科技的生物技术的安全性提供了很多线索。同时,文章还涉及了科技的管理问题,这对笔者研究民生科技的管理有一定参考价值。
  
  (2)民生科技与伦理的关系
  
  民生科技和伦理之间是相互促进,相辅相成的关系。民生科技随着领域的不断扩大,伦理也需要与时俱进的发展。同样,伦理的发展又发过来规范和约束科技发展过程中相关群体的责任。周晶晶在《论当代科技发展与伦理道德的协调及其途径》论文中通过两个层面来解释科技和伦理的道德关系问题,这种解释同样可以适用于民生科技和伦理道德的关系。首先,科技发展对伦理道德的双重作用。
  
  科技发展拓宽了伦理领域,并为伦理道德研究提供了新方法和新途径。科技发展促进了伦理道德观念的转变和道德水平的提高。其次,伦理对科技发展的双重作用体现在,伦理对科技发展及其成果的运用起着正确的指导和规范作用。伦理不是科技发展的直接动因或动力,但是一定时代的适宜的伦理道德氛围却是科技发展的一个重要条件。伦理对科技的评价、约束和舆论作用。
  
  叶婷婷在《当代科学技术与伦理道德的关系研究》论文中从历史和当代相关学者对科技与伦理关系进行论述。她认为科学技术与伦理道德关系的论断大致可分为四种:一是等同论。二是相悖论。三是无关论。也就是科学技术与伦理道德中立说。主要代表是逻辑实证主义。这一学派认为,“科学是一个抽象直观的知识体系,它使用描述命题,确认在原则上应该证实的事实。
  
  美国学者 Domingues, Ivan.在《科技与伦理关系》(Ethics, Science and Technology)的着作中提到了科技与伦理之间的关系。同时,对道德和形而上学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探讨,旨在为科技和伦理的关系调整一个新的视角。作者研究了伦理背景下,科学和技术的关系。并提到现在的科技应该是以人为本的科技,文中指出应该在伦理的角度讨论生物技术的不确定性,以及用基因的方式去改变人的本性的社会问题。作者还在文中强调了伦理的判断和文化背景直接相关。
  
  科学技术与伦理道德关系可以总结为三种,第一种是对科学的否定态度。不承认科学家对科学和社会所做的贡献,认为科学家的一些科学活动是没有道德原则的。甚至认为科学技术的发展引发一系列道德和伦理争端。第二种是对盲目推崇科学技术的态度。这种思想把科学技术当成解决问题的万能钥匙。他们认为科学技术是绝对正确的,而科技对社会的作用是无须伦理道德来调节的。第三种观点认为,科学技术发展为伦理道德发展保驾护航,促进了伦理道德的进步。
  
  (3)几大民生科技凸显的伦理诉求
  
  贾品荣在《基于伦理视角的民生科技研究》着作中从数字科技、健康科技、安全科技和环保科技几个领域分别阐述了这些领域凸显的伦理诉求。
  
  国外学者也讨论了民生科技相关领域凸显出的伦理问题,同时还对如何进行道德评估进行了阐述。英国学者 Hofmann B 在《对于健康科技道德方面的评估:理论应该多于应用吗?》(Evaluation of Ethical Asppects in Heallth TechnologyAssessment : MoreMethods than Applications )着作介绍了如何在健康科技领域做出正确的道德评估。
  
  他写到,”随着 20 世纪 70 年代对健康科技体系的评估的需求,健康科技的内容加入到了道德研究的领域。尽管对道德评估的方法有很多,但是没有出现一种有普遍共识的认知。同时,现成的理论研究有很多,但是缺乏应用领域研究。因此,应该加强健康科技道德评估的理论的研究。“[35]
  
  在健康科技研究方面,印度学者 Wani, M.H.和 Baba, S.H.在《经过改善的大米技术的应用提升了克什米尔地区的经济和民生安全吗?》(Has Adoption ofImproved Rice Technology Enhanced Economic and Livelihood Security in KashmirValley?)着作中提到印度的改良的大米技术对印度民生的影响。这篇文章对笔者研究不同领域的民生科技有一定帮助。文章提到印度不断增长的人口对大米的需求量逐年增加,为了减轻国际市场的压力。印度改善了的玉米种子,极大提高了大米产量。文章对在克什米尔地区经改善了的大米种子技术的应用的延伸做了评估。研究了这种技术的应用对民生安全和经济的作用和影响。这项新技术给当地的经济和民生安全带来了很大提升。这个案例向我们展示出,民生科技在维护民生和促进国家经济发展上所作起到的促进作用。
  
  (4)民生科技凸显伦理问题的根源
  
  民生科技凸显的伦理问题和科技凸显伦理问题在从根源上说有某种一致性。但从作用方式看,民生科技领域涉及的伦理问题对公众产生的影响更直接。周晶晶在《论当代科技发展与伦理道德的协调及其途径》论文中,把民生科技和伦理道德的冲突归结为以下几个原因。一是历史的原因。自古技术的发展都伴随着伦理问题而产生。技术的发展趋势是由慢到快,由小范围到大规模,由浅层次到深层。这样的一个不断发展的趋势,致使技术与伦理之间的矛盾不断加深,直至激化。二是利益竞争。现代科技的发展,市场经济最求利益最大化,一些利益群体不惜损害自然和其他人的利益,给人类社会带来极大危害。人类开始对科技充满怀疑,科技与伦理道德之间的矛盾随着加深。三是价值观念影响。
  
  这一点林涛在《民生科技的价值观浅析》着作中也谈到,民生科技的价值观需要注重以下几点:一是民生科技要弥补过度市场化带来的只见经济不见人的价值迷失。二是民生科技近期要在改善基本生存保障方面取得重大科技突破。三是民生科技要与民众日常生活紧密结合。四是人文关怀的缺失,人是物质和精神的统一体,不仅需要物质产品来生存,同时还需要精神上的满足。
  
  综上所述,该部分文献对民生科技尊重伦理的重要性、民生科技与伦理的关系、几大民生科技凸显的伦理诉求以及凸显这些问题的根源进行归纳和整理。民生科技与伦理的关系的协调是民生科技发展的前提保障,也是本文研究的重点。
  
  2、民生科技与伦理协调发展的原则及内容的相关文献
  
  此部分的文献包括两方面,首先是民生科技与伦理协调发展的原则的相关文献,其次是民生科技与伦理协调发展的相关内容的文献。
  
  杨丽在《马克思科技观的人本意蕴及其当代价值》论文中提到马克思的人本观,提出以人为本思想。文章提到,人是马克思科技观的出发点和归宿,以人为本是马克思理论的根本原则。作者在文中提到马克思主义人本观念,即如何通过科学技术的发展对人与人、人与自然以及人与社会起到促进作用,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的和谐发展。
  
  潘建红在《论科技与道德协调发展的原则》的着作中,谈到科技发展的人本原则,作者从近代科技发展带来的一系列负面影响入手,比如人的生活和生产活动受到很多规则的限制,使人类失去很多自由。同时,人类不断追求物质利益最大化过程中,自己的心灵和情感倍感空虚。出于科技发展的初衷是实现人的价值,作者从两个方面提出人本原则。一是努力发掘科技的人道价值 ; 二是关于科学技术向人道主义的回归。从这两个方面强调科技活动回归人本精神的必要性,确立了科技发展的价值取向[40].
  
  王健在《科技道德的功利原则》着作中提到科技发展的真与善统一原则。科学的真是指科学认识具有真理性。善是指科技的成果的实用性。只重视真理性,忽视实用性就失去了科学研究的最终目标,即为人类服务。只重视善不重视真,会使科技走向功利化。民生科技是立足于民生的科技,它的最终目的是为了让人民群众共享幸福生活。
  
  郝富在《科技伦理问题研究》论文中提到科技与伦理协调发展的缓冲和互动原则,形成科技和伦理道德的”软着陆“机制。让民生科技和价值体系之间冲突有一定的缓冲,避免单向度发展。民生科技和伦理协调发展目标就是通过保持必要的张力为双方提供一个利于伸展缩放的弹力机制和驰骋的自由空间。
  
  邬晓燕 在《论科技与道德的张力》的论文中,用历史的梳理法,从科技伦理从古代、中世纪和现代的发展规律中发现,科技与道德的相互融合对人类社会的产生积极作用,反之道德的发展滞后科技的进步,则会阻碍社会发展。
  
  从而得出科技与道德之间需要保持必要的张力的结论。在文章中,作者论述了由于现实社会中存在的科技异化现象和一系列阻碍社会发展的伦理问题,使维护科技与道德的张力成为现实的诉求。同时,从促进人与社会的全面发展和实现人性的解放的角度论述了维护科技与道德的张力的重要作用。最后阐述了科技与道德之间形成合理的张力需要遵守的三个原则。从根本上明确了科技必须严格恪守道德底线,还要追求更高的道德理想。而道德需要谋求科学性、时代性与相对稳定性的整合。
  
  周晶晶在《论当代科技发展与伦理道德的协调及其途径》论文中把科技和伦理道德协调发展的内容归结为四类,即协调科技发展与人的生命价值之间的矛盾、协调科技发展与人的自由之间的矛盾、协调科技发展与人的平等之间的矛盾以及协调科技发展与社会公平正义之间的矛盾。她指出人的生命价值、人的自由与人的平等是科技的发展追求的目标。
  
  物化的世界激化了人与人,以及人与自然的矛盾,需要用道德的力量重树科技发展方向。在科技发展过程中,协调不同群体的利益关系,实现科技资源的均衡分配有助于社会的公平正义的实现。
  
  这部分文献主要了解民生科技与伦理协调发展的原则和相关内容,不同类别的民生科技呈现出与伦理相悖的方面也不同,研究民生科技与伦理协调发展的原则和相关内容,对解决这些矛盾有理论和现实意义。
  
  3、民生科技发展中相关主体的伦理责任
  
  此部分的文献包括四方面,首先是科技工作者的伦理责任的相关文献,其次是政府和企业的伦理责任的相关文献,再次是公众的伦理责任研究的相关文献,最后是如何营造全社会的伦理责任的文献。
  
  科技工作者的伦理责任。 金云亮在《科技人员的伦理责任》论文中从科技人员伦理责任的内因和外因两方面加以论述。
  
  刘让新在《试论科技人员的伦理责任》中从科研选题、立项时科技人员的伦理责任、项目研究与开发过程中科技人员的伦理责任以及科技成果应用中科技人员的伦理责任三方面加以论述。邹俊涛在《科技理性视角下的科学家伦理责任探析》中提到,切实提高科学家的职业使命感。科技伦理责任就强调科技活动应该是一项增进人类公共福利和生存环境的可持续性的公共事业。对于民生科技的建设,科学家的职业使命感尤为重要,科学家的科学活动必须秉承为人类持续发展负责。
  
  英国学者 David Koepsell 在《基因和水瓶:科学家的道德责任和危险科技》(On Genies and Bottles: Scientists'Moral Responsibility and Dangerous Technology R&D)中以基因工程和饮用水的水瓶对环境污染问题,谈及科学家在科技研究中的道德责任,剖析科学家的道德责任和在危险科技活动中的责任。他写到”科学家的工作已经给科技本身带来了危险性,而科学家本身没有受到责备,反倒是科技本身和政治学家要为科学的应用受到道德谴责。新技术威胁的不仅是人口而是生物和生态圈,当研究的领域具有灾难性的后果时,科学家应该重新评估自己的道德准则。“文中还提到,应该还有一些专门机构,监督科学家的道德准则。同时,这篇文章也对笔者研究民生科技的管理策略有一定帮助。
  
  政府和企业的伦理责任。李斐然在《高科技企业科技伦理责任研究》的着作中,认为高科技企业发展中涉及整个社会的公共伦理责任和企业自身的伦理责任。
  
  付琴在《论当代科技伦理的构建》论文中指出政府在公共决策过程中,应权衡科技发展的利弊,始终以人民的和民族的利益为根本导向,体现决策的公正性。
  
  其次,政府应该在科技行为上起到指导作用,决定哪些科技先行,哪些科技让步,哪些科技必须叫停,从未让民生科技的成果真正惠民。最后,政府在做科技决策时必须把保护环境因素放在评判科技项目可行性的因素里,以满足当代人需求,又不损害后代人利益为前提。
  
  美国学者 Rodney W. Nichols 在《科技事业中的道德潮流》(Ethical Currents in aCareer i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Case Study)着作中提到道德准则是科技企业的重心。当我们衡量科技道德准则在企业发展中作用时,我们不用质疑的是,在企业研究出的产品以及应用的评估上,科学家和工程师应具备什么样的道德准则。
  
  本文还结合作者自身经验,阐述了工业、政府和大学从业人员应具备的道德准则。
  
  社会公众伦理责任。周晶晶《论当代科技发展与伦理道德的协调及其途径》论文中提到公众如何树立正确的伦理责任意识, 如何提高自身的科学素养,树立正确科技观,认识到科技的负面效应,正视科技的负面效应,反对科学迷信。从而杜绝利己主义的科学技术观,树立真确的科技价值观。
  
  营造全社会的伦理责任的途径。 周晶晶《论当代科技发展与伦理道德的协调及其途径》论文把营造伦理道德的途径归纳为以下几点:大力进行科学普及,提高全民伦理道德素质实现。科学精神与人本精神的融通,为科技发展创造良好的文化氛围。建立法律问责机制,完善科技立法。
  
  蔡铭智在《论和谐视野下的科技伦理建设》着作中对科技伦理建设提出了几点想法。首先,认真研究社会主义的科技伦理规范, 明确科技伦理的价值取向。其次,增强科技工作者的道德责任感,突出科技伦理建设重点。最后,推进科技伦理的法律化, 实现科技伦理建设创新和飞跃。
  
  此部分文献研究了民生科技发展中相关主体的伦理责任,在不同主体伦理责任的基础上,对笔者研究民生科技未来发展对策有一定帮助。
  
  (三)伦理视域下民生科技发展对策的研究文献
  
  此部分的文献包括四方面,首先是发展民生科技的技术对策的相关文献,其次是发展民生科技的管理对策的相关文献,再次是基于伦理视角的民生科技发展对策的相关文献,最后是建立符合科学发展观的民生科技发展对策的相关文献。
  
  发展民生科技的技术对策相关文献。贾品荣在《民生科技的框架体系》着作把现有的技术政策归纳为:民生科技的技术支撑是以政府、科研院所、高校、企业等为主体,基于民生的需要,通过选择技术路线,形成能够支撑民生发展的主要技术体系。
  
  《基于自主创新的我国民生科技发展战略研究》着作从央政府层面、地方政府层面研究民生科技发展战略。提出依靠市场力量,发展面向基本需求的民生科技。鼓励自主创新,促进民生科技与民生产业的技术升级管理机制,完善民生科技的自主创新支撑体系。
  
  鲁敏在《我国民生科技发展问题研究》论文中就民生技的创新评价机制做出两点论述,首先,建立健全民生科技创新的评价机制,设定适合民生科技创新的评价指标。其次,改革科研机构、高校科研业绩评价体系。
  
  发展民生科技的管理对策的相关文献。鲁敏在《我国民生科技发展问题研究》论文中提到,国家应制定民生科技发展的战略和规划。首先,科研立项和科研经费应向民生领域倾斜。其次,确定民生科技发展的重点领域 ,由于具有技术外溢性、基础性强、风险大、成本高和经济效益不明显等特点企业不愿意承担,但这类科技对于经济发展、社会稳定以及人民生活水平提高都有积极作用,理应成为国家科技战略支持的重点。就我国而言,目前应主要选择能源科技创新、环境科技创新、人口健康科技创新、公共安全科技创新等作为我国民生科技发展的重点领域。
  
  基于伦理视角的民生科技发展对策的相关文献。站在伦理视角上研究民生科技发展对策,是本文研究的重点内容之一。贾品荣在《基于伦理视角的民生科技的研究》着作中认为科学发展与科学伦理是民生科技最重要的内容。同时,对于含有一定负面效应的伦理道德问题,我们需要培育正确的科技伦理观,以期解决科技活动的负面效应。文章还提到降低技术的潜在危险,加强道德评估在科技活动和科技成果中起到的作用。
  
  建立符合科学发展观的民生科技发展对策的相关文献。民生科技的发展只有遵循科学发展观,才能实现绿色发展和持续发展。周元和王海燕在《民生科技论》着作中从认识层面,管理层面提出符合科学发展观的民生科技发展对策。
  
  苏玉娟在《民生科技与中国梦的实现》着作中分析了我国民生科技现存的问题,提出民生科技应以继续深化经济发展方式和变革民众生活方式为发展方向,使民生科技在科学发展观指引下,为经济社会发展做出贡献。
  
  综上可以看出,国内外学者对于民生科技和科技伦理思想研究已经比较成熟,但是以民生为视角,在民生科技和伦理关系领域的研究还很少,笔者从这一方面入手,在研究民生科技以及古今科技伦理思想的基础上,按历史与逻辑相统一方法,研究民生科技发展的伦理诉求,和基于伦理视角的民生科技发展对策,为民生科技开拓新的研究领域。返回本篇论文导航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民生科技伦理文献综述》由:免费论文网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
    链接地址:http://www.csmayi.cn/show/224288.html
    转载请保留,谢谢!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