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写论文?写好论文?免费论文网提供各类免费论文写作素材!
当前位置:免费论文网 > 论文范文 > 论文格式 > 骆家辉任期内美对华公共外交特点

骆家辉任期内美对华公共外交特点

来源:免费论文网 | 时间:2019-10-28 13:27:22 | 移动端:骆家辉任期内美对华公共外交特点

骆家辉任期内美对华公共外交特点 本文关键词:对华,外交,任期内,骆家辉

骆家辉任期内美对华公共外交特点 本文简介:本篇论文目录导航:  【题目】从“骆家辉现象”看大使在公共外交中的作用  【绪论】公共外交中大使的重要性研究绪论  【第一章】骆家辉开展公共外交活动的背景  【第二章】骆家辉任驻华大使期间的公共外交活动  【3.1】骆家辉任期内美对华公共外交特点  【3.2】对大使在公共外交

骆家辉任期内美对华公共外交特点 本文内容:

本篇论文目录导航:

  【题目】从“骆家辉现象”看大使在公共外交中的作用
  【绪论】公共外交中大使的重要性研究绪论
  【第一章】骆家辉开展公共外交活动的背景
  【第二章】骆家辉任驻华大使期间的公共外交活动
  【3.1】骆家辉任期内美对华公共外交特点
  【3.2】对大使在公共外交中作用的思考
  【结论/参考文献】大使在公共外交中效用分析结论与参考文献  


  第三章 从“骆家辉现象”看大使在公共外交中的作用

  骆家辉认真践行奥巴马“E 化外交官”的倡议,担任驻华大使期间充分利用微博等自媒体与中国公众、公民组织进行互动,扩展了美国在华公共外交的深度和广度。

  第一节 骆家辉任期内美对华公共外交特点

  一 重视微博管理,打造对华公共外交根基

  2009 年 8 月,新浪微博平台开通,随后,搜狐、腾讯、网易等大型网站相继开办微博。根据最新统计结果,2013 年中国微博的用户数量为 2.8 亿②,接近世界第三人口大国美国(3.1 亿)。微博的巨大影响力和号召力,一开通就被各国驻华使馆重视。2009 年 11 月 23 日,英国驻华使馆在新浪开通官方微博,拉开了各国驻华使馆微博外交的序幕。截至目前,已有 50 个使馆和国际组织在新浪开通政务微博。

  2010 年 4 月 7 日,美国使馆开通腾讯微博;5 月 21 日,开通新浪微博。虽然美国并不是最早开通政务微博的驻华使馆,但是按照新浪微博“风云排行榜”2012 年6 月数据,主要国家驻华微博里影响力排名前三位的分别是美国驻港总领事馆、美国驻华大使馆和英国旅游局①.以下是主要国际机构微博基本情况比较(见表 2):美国使馆微博影响力的后来居上与其背后的专业团队密切相关。美国驻华使馆有 2 名专职微博事务官员,另有一个小组每天监测网民评论。美国使馆微博事务官员桂增仪曾在接受采访时表示:“我们在微博上投入了很大的精力,因为微博是我们接触中国公众的重要媒介。我们如此看重微博,是因为我们看重社交媒体的自然与流媒体特性,人们之间的交流是自发的、交互的、未经策划的。不过,当有重要事件发生时,我们会配合事件策划微博博客内容。”

  ②使馆前新闻发言人包日强也曾说,中国 4.2 亿网民都是潜在外交官:“中国微博的独特之处在于他们所达到的程度。他们的普及程度及他们作为中国讨论意见和分享信息首选平台的重要性每天都在突飞猛进地发展。拥有超过 4. 2 亿中国互联网用户,这还不包括散居在海外的华人社区,其潜在受众是惊人的。③”.

  美国使馆高度关注新浪、腾讯等微博平台还有其战略考虑。尽管2006年Twitter即在美国正式上线,拥有更庞大的用户群,但包括 Facebook 等在中国均受限。因此,尽快借道中国本地微博平台、运用中文提供信息,绕开官方渠道的信息屏蔽,建立与中国网民的直接沟通,就成为美国对华公共外交必须打通的战略渠道。借助微博、QQ 群等自媒体,美国使馆还打造了“河南小组”、“山东小组”、“陕西小组”等虚拟组织,开展公共外交活动。这些组织在当地没有固定办公地点,美国在当地也没有使领馆,但却参照大使馆建制有组长、文化事务专员等职务,这些人主要由大使馆负责该区域事务的工作人员兼任。骆家辉任期内这些虚拟小组活动比较频繁,成功地将触角伸向了中国的二三线城市,即美国现 5 个驻华使领馆未能辐射的区域。在回答“河南小组”、“陕西小组”和“山东小组”的组建原因时,大使馆公使衔经济参赞魏伟良(Wiliam Weinstein)说:“我们只有一个大使馆和五个领事馆,我们要致力于建立一支大使馆工作人员的队伍,深入访问中国除了领事馆驻地以外的各个省份。河南、陕西、山东是我们定期访问的省份。”

  ①不难看出,奥巴马政府的外交政策工具箱里,除了胡萝卜加大棒,最尖端“武器”是一张网--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媒体。运作 4 年来,美国使馆微博的确已成为其开展公共外交的重要平台:在奥巴马或希拉里访华前,美国使馆微博会先进行预热,收集中国网民关心的话题;访问进行中,微博又变身直播平台,链接领导人讲话视频或公布文字稿;微博上既有“美国历史系列”等常设专栏,也随时插播经贸、文化往来最新进展;在回应中国官方对其 PM2.5 监测和廉洁秀指责时,微博又成了反击的阵地。

  二 精心选择素材,呼应中国社会热点

  观察美国使馆微博不难发现,从中国公众的兴趣点出发整合信息资源、利用热点事件吸引的注意力资源嫁接美国价值观、在敏感国际问题上保持缄默,是骆家辉任期内美国对华公共外交的重要传播策略。

  骆家辉曾表示,希望利用社交媒体增强相互理解、促进两国公众之间的交流,而这正是美国在华公共外交的根基。美国使馆新浪微表现出较强的受众导向,经常与网友互动,微博内容也高度贴合中国社会热点(见表 3)。网民戏称,使馆微博各具特色,例如,英国使馆爱直播,美国使馆爱晒家底。

  晒家底不是为了炫富,而是为了议程设置。议程设置是大众传播媒介影响社会的重要方式,按照李普曼的议程设置理论,大众传播虽然不能决定人们对某一事物的具体看法,但可以通过提供信息、安排相关的议题,有效地左右人们关注哪些事实和意见,及谈论的先后顺序。换言之,大众传播可能无法影响人们怎么想,却可以影响人们去想什么。美国使馆往往能在一个热点话题的上升形成期,利用公众希望了解更多事实和观点的心理,迅速整合美国的信息资源提供给中国公众。无论是中国的校车安全、大学学费、问题馒头,还是官员腐败、环境保护,美国使馆都快速提供了美国类似事件的处理方法和管理法规,表达一定倾向,引导网民进行比较。正是因为其对中国民生、社会、法制话题的关注,其微博内容还屡次登上《南方周末》、《南方都市报》的版面,吸引了更多大众传媒的读者。

  不难看出,美国使馆微博话题是经过专业团队谨慎选择和把关的,注重细节、精心策划,有明确的定位和编辑思路。对于中国社会热点话题,以侧面呼应、引导为主,避免直接表态;对敏感的国际问题,例如钓鱼岛、南海问题、贸易争端等,则从不发声,尽管这也是中国网民关注的热点。这说明,在看似轻松、平民化的风格背后,美国使馆微博一直在小心规避中国网民的民族情绪,避免使自己陷入尴尬境地;同时,公共外交是一个持续渗透过程,在微博运营之初,美国使馆高度重视其品牌形象,竭力避免因偶然事件或细节处理不当而透支公信力。

  三 关注意见领袖,辐射中产及青年人

  公共外交的核心是竞争话语权,话语因为被认同而产生权力。民众的态度转化是相对缓慢的,因此,公共外交总是先重点做一小部分人的工作,再通过他们将观点辐射出去影响更多的人。随着全球公民社会的兴起,美国使馆非常重视意见领袖在公共外交中的作用。

  美国驻华大使馆微博总计关注了 245 人,其中知名媒体人、知识分子比例最高,都拥有庞大的粉丝群,由此不难看出美国使馆对意见领袖的重视(见表 4)。

  美国使馆微博经常和这些意见领袖互动。例如,在 PM2.5 监测之争中,最先吐槽北京空气质量和北京环保局监测数据的是知名作家郑渊洁,最先转发美国使馆监测数据的是着名商人潘石屹;在《北京日报》要求骆家辉公示财产事件中,前谷歌中国区总裁李开复先是转发了查询美国高官财产的网址,然后又发微博公开敦促《北京日报》:“骆大使已经公开财产,请继续提倡这个建议啊”.不难看出,意见领袖在美国使馆主导的话题讨论中,多次起到了关键节点的作用。

  美国使馆还建立了与意见领袖的定期座谈机制,迄今为止组织了 2 次与中国意见领袖的座谈,每次都备受关注。第一次是在 2009 年 11 月奥巴马对中国进行国事访问前,北京使馆邀请中国 8 位知名博主,与 9 名使馆官员面对面,进行了一次奥巴马访华的博客吹风会,广州、上海地区的知名博主通过大屏幕可看到座谈会现场并参与讨论。值得注意的是,使馆在此之前并未按照惯例邀请传统媒体记者进行新闻吹风会,不仅如此,使馆还破例允许博主们带手机、上网设备对座谈会进行直播。

  由此不难看出,美国使馆更看重通过意见领袖与网民的直接沟通。2014 年 2 月 14 日,克里访华时,更是在紧凑的行程中安排 1 个半小时与中国 4位公共知识分子座谈,主题是互联网自由与中国公民社会发展,中方人员包括博联社创始人马晓霖、时事评论员王冲、调查记者王克勤以及腾讯财经记者张贾龙,他们也都是网络大 V.马晓霖会后在微博上写道:“美国新闻参赞说,昨晚 50 多家新闻单位参加的发布会克里只回答两个问题,今天对我们四个人谈了一个多小时。”王克勤则认为,这是美国政府积极面对中国社会各阶层的一个积极信号。

  另据《南方周末》对美国使馆微博粉丝的抽样调查显示,学生比例最大占20%,其次是商业人员、媒体人、科技人员、海外华人、学者和公务人员。这些人群,无疑也是社会的主流人群①.

返回本篇论文导航

返回本篇论文导航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骆家辉任期内美对华公共外交特点》由:免费论文网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
    链接地址:http://www.csmayi.cn/show/227162.html
    转载请保留,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