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写论文?写好论文?免费论文网提供各类免费论文写作素材!
当前位置:免费论文网 > 范文百科 > 世界的物质性教学反思

世界的物质性教学反思

来源:免费论文网 | 时间:2016-08-26 10:59:44 | 移动端:世界的物质性教学反思

篇一:世界物质性教学反思

《世界的物质性》教学反思

曹瑞芸

《世界的物质性》这一框题作为必修四生活与哲学开启唯物论的第一课内容,对于学生对唯物论的理解具有很重要的作用。虽然这框知识我已经上过一遍,但是再上时仍然还是有一些问题。

一、 教学目标反思

从教学目标来说本框的目标是要了解物质的定义及理解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物质性。从而培养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物质观分析宇宙一切事物及现象的能力。重点是理解人类社会的物质性,难点是物质的哲学含义以及物质概念和物质具体形态之间的关系。对此我将教学目标进行了拆分:

1、 理解哲学意义上的物质的概念

2、 理解为什么自然界和人类社会是具有物质性的

一节课下来后,我发现学生对自然界的物质性的理解还是很到位的。但是对于人类社会物质性的理解就有所欠缺了。下面我从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反思。

二、 教学过程反思

教学过程中,一开始我先导入一个哲学故事,通过哲学故事让学生否定上帝创始论。从哲学故事导入哲理清楚,同时能够很好的衔接下面的教学内容。紧接着由课前学生准备的地理知识地球的起源来分析证明自然界是物质的。哲学故事的导入和

学生的地理科学知识的讲述能够很清楚的否定神创论,肯定自然界的物质性。

通过自然界的物质性的理解后我引入哲学中物质的概念,这既是本框的重点也是难点。所以我特别设立的举例的环节。通过教师举例让学生了解什么是物质,从而得到物质的概念与物质具体形态之间的关系。过后我对此进行了反思,发现从教师举例的角度,其内容是有限的,导致学生对物质及物质的具体形态区分是在被动的理解。如果我采取举一反三的模式,我举一个例子剩下的例子交给学生,在学生所举例子中进行归纳,概括,我想效果会更好一些。同时学生也能更容易理解一些。

接下来人类社会的物质性的讲解,我觉得这一部分是问题最多的,首先是对学生已有知识的预期把握不够,在讲到人类社会的构成因素特别是生产方式时许多学生是不能够理解的。我又对生产方式进行了详解,因此耽误了一定的时间,致使课堂小结和当堂训练都未完成。其次是人类的生产方式较为抽象,学生理解起来也较困难。其次对于“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这一点,我更应该强调的是物质决定意识,物质第一性,而并不是意识也是物质的。同时应该把一些问题放给学生课前就做些准备,不至于课上所有内容都要进行讲解和举例,没有很好的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所以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我应该不断启发学生,更好的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同时在备课过程中更加严谨和科学。

篇二:第二讲 世界的物质性和人的实践活动

第二讲 世界的物质性和人的实践活动

从总体上把握人与世界的关系,这是哲学的进步任务,而要把握人与世界的关系,首先就要探讨世界的本质和人的存在方式,探讨自然、社会、人类是在什么基础上统一起来的。这是哲学世界观的基础。与唯心主义把世界的统一性归结于精神性不同,唯物主义认为世界的统一性在于世界的物质性,唯物主义的进步前提是承认物质在我们意识之外并且不依赖于我们的意识而存在。而且辩证唯物主义对世界的物质性的理解,看法了旧唯物主义的主要缺点――不理解实践活动及其意义,而是把它们当作实践去理解。人的实践活动不仅是人与世界全部关系的基础,而且本身就构成了一种物质活动,构成了一种直接而现实的客观实在。辩证唯物主义所理解的世界的物质统一性,是包括人的实践活动在内的物质统一性。辩证唯物主义关于世界物质统一性的学说,是坚持唯物主义一元论、反对唯心主义和二元论的前提,是正确解决一切哲学问题的根本出发点。马克思主义哲学高出以往一切哲学的地方就在于,它把世界的物质性和人的能动性的实践活动辩证地统一起来了。这是哲学世界观的深刻变革。

一.物质及其存在形式

确立科学的物质观、运动观和时空观,是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的基础。物质、运动、时空以及它们的相互关系问题,历来是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斗争的一个焦点,也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根本分歧之一。准确的理解物质的概念,及其存在形式,对我们坚定辩证唯物主义的世界观非常重要。

1.物质的客观实在性

“物质”范畴是唯物主义哲学关于世界本原和统一性的最高抽象,是唯物主义世界观的一块基石。对“物质”的理解,唯物主义本身也有一个发展的过程。依据对“物质”的不同的认识深度和广度,我们可以把唯物主义哲学划分为三种形态,即古代的朴素唯物主义、近代的机械唯物主义(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现代的辩证唯物主义,这三种不同形态的唯物主义代表了对“物质”的哲学认识由低级到高级,由片面到全面的三个发展阶段。

古代朴素唯物主义是物质观发展的第一个基本历史阶段。古代哲学家们从世界的“本原”、“基质”、“统一性”问题,引出了物质问题。他们把水、火、土、“元气”、“原子”等“原初物质”当作世界的本原。这些朴素唯物主义的物质观坚持了唯物主义的根本方向,对客观世界穷根究底,试图说明世界的物质性,在本质上是正确的。但是,这些观点只是一种可贵的猜测,在当时并没有被科学所证实;它阿万物归结为某种具体的物质形态,这就把问题简单化了。

随着资本主义经济和近代自然科学的产生和发展,形成了形而上学的物质观。这是哲学物质观发展的第二个基本历史阶段。19世纪以前的自然科学揭示:自然界各种物质都是由不同的元素组成的,元素是组成化合物的基本单位,而各种元素的分子又可以进一步分解为原子。原子是当时科学认识能够达到的关于物质结构的最深层次。人们由此认为原子就是最小的物质单位,原子的属性是以前物质形态的不变的属性,各种元素的原子既不可分割,也不能相互转化,从而把物质归结为原子,并得出原子是世界的本原,原子的特性也就是一切物质特性的结论。这就是从17世纪到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以前长期占统治地位的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物质观。

同朴素唯物主义相比,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物质观以一定自然科学材料作根据,克服了自发的猜测的性质,并以此来解释世界的物质性,总的来说这是一种进步,是唯物主义物质观的发展和深化。但是,由于科学发展水平的限制和缺乏辩证思维,它仍然存在很大的缺陷:它把在质上无限复杂多样的物质世界,仅仅归结为某种特殊的、简单的粒子(原子)在量的组成上的不同,而看不到原子本身的质的的多样性、复杂性,看不到原子也是不可穷尽的;它不理解特殊和一般、个性和共性的辩证统一,把某种特殊的物质形态误认为物质的一般,把原子的个性看成物质的共性;于此相关,也就把特定历史条件下的关于物质结构的自然科学理论同哲学上的物质范畴混为一谈;它割裂了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物质统一性,在社会历史领域里陷入了唯心主义。

马克思主义哲学继承和发扬了以往唯物主义的传统,在总结科学,特别是19世纪以来自然科学的重大成就的基础上,创立了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观。这是哲学物质理论发展史上的重大飞跃,是哲学物质观历史发展的高级阶段,从而把哲学物质观提高到现代唯物主义的水平。

早在19世纪80年代,恩格斯就对哲学的物质观作了唯物辩证的说明。他指出:“实物、物质无非是各种实物的总和,额这个概念就是从这一总和中抽象出来的”。这说明,物质是各种具体实物的共性,物质范畴是从各种具体实物抽象概括出来的普遍的哲学概念。列宁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总结了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自然科学的新成就,对“物质”下了科学的经典性的定义:“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马克思主义哲学经典作家关于....................

物质概念的基本思想是:物质的根本特征是客观实在性,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是对于一切可以从感觉上感知的事物的共同本质的抽象,因而既包括一切可以从感觉上感知的自然事物,也包括可以从感觉上感知的人的感性活动即实践活动;这种客观实在独立于我们的精神而存在,为我们的精神所反映。

物质概念是任何唯物主义哲学的最为基本的范畴,是建造全部体系的基石。马克思主义哲学作为一种唯物主义,它对于物质概念的规定,自然也在自己的整个理论体系中具有根本性的意义。对于这一意义,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去把握: 第一,马克思主义哲学对于物质概念的理解体现了唯物论与辩证法的统一。正是以对物质概念的这种理解为基石,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现代唯物主义才成为辩证的唯物主义。

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物质是为人们的意识所反映的一切现象、事物、过程,是对物质世界的多样性所作的最高的哲学概括。物质的具体形态和具体结构是物质的个性,它是可变的、相对的;一切具体形态和不同结构的物质又都是离开人的意识而独立存在的客观实在,这是物质的共性,它是不变的、绝对的。不管物质的形态、属性和结构多么特殊、复杂和多变,它都永远保持着客观实在这一共性。从个性中看出共性,从相对中找到绝对,从暂时中把握永恒,这就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物质概念所体现的唯物辩证法。

旧唯物主义理解事物、物质的原则,是一种纯粹的受动性原则,它把事物仅仅理解为一种能够刺激我们感官的东西。在这种理解中,人就是一种完全受动性的存在。为了克服旧唯物主义的单纯受动性、直观性,消除旧哲学中客观性原则与能动性原则相分离的状况,应该把能动性导入对物质的理解之中。导入能动性的根本点, 就是把作为一种客观实在的人的感性活动或实践概念引入对物质概

念的理解之中。而实践作为一种客观实在,是人的能动的客观的活动,是能动与受动的统一。这样,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对于物质概念的理解原则就不再是一种纯粹的直观性、受动性,而是受动性与能动性的统一。在这一基础上,思维与存在、精神与物质、主体与客体的对立统一和相互作用的辩证法也就合理地被导入唯物主义体系之中,从而达成了唯物论与辩证法的统一。

第二,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物质概念体现了本体论与认识论的统一,为认识论奠定了唯物辩证法的坚实基础。物质概念是一个本体论的范畴,而任何认识论都是以一定的本体论为前提或基础的。作为唯物主义基石的物质概念,就构成了唯物主义哲学认识论的根本性前提。近代唯物主义作为一种感觉论、经验论的唯物主义,把物质理解为“一切以任何一种方式刺激我们感官的东西”,抓住了物质的可感觉性,这有其合理性。但以一种作为主体的内部状态的感觉经验为中介去规定作为客观实在的物质,在逻辑上往往要引向不可知论,如在洛克和拉美特利那里便有着十分明显的不可知论倾向。因此,在旧唯物主义那里,其本体论与认识论往往是不一致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把人类实践理解为一种客观实在并包括到对物质概念的理解之中,这就为克服旧唯物主义的不可知论倾向,实现本体论与认识论的统一提供了理论前提。由于实践既是人的有意识的活动,同时它本身又是一种客观现实的实在,因而它能够合理地沟通主客体,使主体超越内部状态达于客观实在,成为人的思维的客观真理性的证明。这样,以具有客观实在的能动性的实践为基础,马克思主义哲学也就把旧唯物主义直观的、消极的机械反映论改造成了能动的反映论。

第三,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物质概念体现了自然观与历史观的统一,是构成彻底的唯物主义的出发点。旧唯物主义只是在自然观领域才是唯物主义的,而在历史观领域则背叛了自己,陷入唯心主义,因而在旧唯物主义那里,自然观与历史观是相互分离甚至是相互对立的。旧唯物主义在对自然事物的说明中坚持了客观性原则,即把自然事物理解为独立于人的精神的存在,而对于社会事物,则由于不理解人类的实践活动本身即是一种客观实在,因而不能坚持客观性原则,把历史过程完全理解为一种主观的存在。这样便导致了自然观与历史观的分裂,即所谓“半截子”的唯物主义。马克思主义哲学对于物质概念理解上的革命性变革,就在于它揭示了人类实践的客观实在性,从而把客观性原则贯彻到了历史领域,建立起统一地说明自然过程和历史过程的彻底的、完备的理论。这里,是否把人类实践理解为一种客观的活动、客观的存在,是全部问题的关键。旧唯物主义不理解实践的客观实在性,因而在历史观上都陷入了唯心主义。这说明,把人类实践视为一种客观实在并将其包含到对物质概念的理解中去,对于唯物主义地说明历史过程,对于整个马克思主义哲学,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2.物质的存在形式

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观是与它的运动观、时空观密切联系在一起的。辩证唯物主义认为,物质是运动的载体,而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时间和空间是运动着的物质的存在形式。物质世界之所以千姿百态、具有丰富多彩的、生动的样态和形式,正是因为运动是其内在的根本属性,由此而形成了世界的变化、发展和多样性。

(1)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

①物质和运动不可分割

物质处于永恒的运动中,是运动的载体,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物质形态、属性、结构和功能只有在运动中才能表现出来。

“运动”是标志宇宙间一切事物、现象和过程的变化的哲学范畴。运动同物质一样,具有最大的广泛性和普遍性。

物质和运动是不可分割的,一切物质都是运动的,一切运动都是物质的。世界上不存在没有物质的运动,也不存在没有运动的物质。物质是运动的承担者,是一切运动和发展的实在基础;运动是物质固有的属性,是一切物质形态的存在方式。这是因为,运动的基础在物质,运动的原因也在物质自身,在于物质自身内部所包含的矛盾;任何现实的物质形态都包含有相反的成分于自身,都必然包含着矛盾,事物自身的矛盾正是事物永远处于运动状态的内在根源。事物之间以及事物内容诸要素的相互联系、相互作用构成了整个物质世界的运动。设想非物质的运动将导致唯心主义;设想无运动的物质将导致形而上学唯物主义。

人类全部实践和科学都不断证实,任何事物都在不停地运动着。正如恩格斯所说:“从最小的东西到最大的东西,从沙粒到太阳,从原生物到人,都处于永恒的产生和消灭中,处于不断的流动中,处于无休止的运动和变化中。”同脱离物质的运动一样,脱离运动的物质也是根本不存在的,这表明运动作为物质所固有的存在方式和属性是绝对的、无条件的。

②相对静止

物质运动是永恒的、无条件的、绝对的。在肯定运动绝对性的同时,辩证唯物主义并不否认物质也有某种静止的状态和稳定的形式。例如,一个物体没有位移,一个细胞没有分裂,一种社会形态没有变革,等等。这就是运动的特殊状态――静止,但是这种静止和稳定并不是绝对静止和绝对稳定,静止和稳定总是暂时的、有条件的,因而是相对的。

相对静止有两种基本情形:一是机械运动中特定事物之间没有发生位置移动;二是事物处在量变阶段,没有发生根本性的质变。

运动的绝对性与静止的相对性是物质运动的两个属性,决不能只重视绝对运动而忽视相对静止。承认相对静止有重要意义:相对静止是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必要条件;是人们认识事物的必要条件;是测量和计算运动的尺度。在坚持运动绝对性的前提下,应当肯定相对静止的存在,并充分强调静止的作用。离开相对静止来谈运动,就会使一切都变成不可捉摸、无法认识的东西,从而导致相对主义和诡辩论。

总之,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具有相互辩证的关系:物质的运动是普遍的、无条件的、永恒的,因而是绝对的;静止是有条件的,相对静止是绝对运动的一种特殊形式。

(2)时间和空间是运动着的物质的存在形式

①什么是时间、空间

运动的物质又以时间和空间作为自己的存在形式。要深入把握物质的运动或运动的物质,就要把握时间和空间范畴。

时间是物质运动过程的持续性。这种持续性表现为:一事物存在和一种运动过程进行的久暂,一事物和另一事物、一种运动过程和另一种运动过程依次出现的先后顺序,它们之间间隔的长短。在科学和日常语言中经常使用的“过去”、“现在”、“未来”、“长久”、“短暂”这些词,表示的就是时间形式或时间关系。时间的特点是一维性和不可逆性。这是指时间只有从过去、现在到将来一个方向,

它的流逝总是沿着单向前进,去而不返,不可逆转。

空间是运动着的物质的广延性。这种广延性表现为:物体彼此之间的并存关系和分离状态,物体的体积、形态、位置和排列次序等等。在科学和日常语言中经常使用的“位置”、“场所”、“距离”、“体积”、“角度”这些此,表示的就是空间形式或空间关系。空间的特点是三维性,即任何物体都有长、宽、高三个方向。通常又把时间和空间联结起来,称之为四维时空。

②运动着的物质同时间和空间不可分离

时间和空间作为运动着的物质的存在形式,它们同物质运动是不可分离。一方面,时间和空间离不开物质运动,离开物质运动的时间和空间是不存在的。时间是以物质在空间的运动来度量和认识的,离开物质在空间的运动,它就成为无法度量、神秘莫测的东西;另一方面,物质运动也离不开时间和空间,离开时间和空间的物质运动也是不存在的。无论在宏观领域,还是在微观领域,物质运动都有其空间特性和时间特性。

时间和空间同物质运动的不可分离性,表明了时间和空间的客观性,表明它们作为物质运动的存在形式同物质运动一样,也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的客观存在。

③时间和空间的绝对性和相对性的辩证统一

辩证唯物主义的时空观一方面同唯心主义对立,认为时间和空间作为的物质的存在形式,它们的客观实在性是不变的、无条件的,因而是绝对的;另一方面又同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相区别,认为时间和空间的具体形态、具体特性是可变的、有条件的,因而是相对的。辩证唯物主义时空观是绝对性和相对性的统一。

形而上学唯物主义把时间和空间同运动着的物质割裂开来,认为时间和空间可以脱离物质的运动而独立存在,具有不受物质形态和运动形式变化影响的绝对不变的特性。在这种观点看来,时间是与物质运动无关的绝对均匀流逝的纯粹的持续性;空间是与物质相脱离的绝对空虚的框架,虽有物质充塞其中,但它本身却是不变的。牛顿力学的“绝对时间“和”绝对空间“的时空观就是如此。

现代科学证明,绝对空虚的空间是不存在的。即使是物理学上所说的真空,并不是真正的空虚无物,而是以各种场(引力场、电磁场等)的形式存在的特殊的物质形态。特别是爱因斯坦的狭义和广义的相对论,不仅进一步证明了时间和空间的客观实在性,而且更深刻地揭示出时间和空间同物质运动的联系:物质的运动和质量都制约着时间和空间的特性和变化形式。

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对于揭示时间、空间同运动着的物质之间的深刻联系,具有特殊的重要意义。爱因斯坦以真空中光速不变和狭义相对性原理为基础建立了狭义相对论。他用光速不变重新审定了时间的概念。按照他的理论,某一事件在时间上的先后顺序是确定的、不可逆的,如炮弹总是先发射后落地,发射和落地不可能同时发生,更不可能先落地后发射。但是,两个事件的“同时”性却不再是绝对的而是相对的,“同时”或“不同时”只有在和运动着的物质体系联系起来才能确定。不同地点发生的两件事如果在地面上看来是同时发生的,那么在高速运动的观察者看来则不是同时发生的。就是说,“同时”的概念随着物质运动状态的变化而变化,没有不变的时间,没有绝对不变的同时性。狭义相对论还揭示出,物质客体尽管有其空间的广延性和时间的持续性,但在不同的物质运动体系中,空间广延的长短时间间隔的快慢也不是绝对的而是相对的。根据相对论的公式,尺子的长度在不同的运动着的物质体系中是不一样的,会随着运动速度的增加而缩短,运动的速度越快,长度就变得越短,即空间的广延性或伸张性是随

篇三:物质的变化教学反思

教学反思模板


世界的物质性教学反思》由:免费论文网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
链接地址:http://www.csmayi.cn/show/29248.html
转载请保留,谢谢!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