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2016的国庆节是建国几周年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于1949年10月1日,所以XX年国庆节是新中国成立66周年。 国庆一词的由来
国庆一词,本指国家喜庆之事,最早见于西晋。西晋的文学家陆机在《五等诸侯论》一文中就曾有国庆独飨其利,主忧莫与其害的记载、我国封建时代、国家喜庆的大事,莫大过于帝王的登基、诞辰(清朝称皇帝的生日为万岁节)等。因而我国古代把皇帝即位、诞辰称为国庆。 这个词沿用至今,现在我们称国家建立的纪念日为国庆。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庆节的来历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第一届,全国委员会的第一次会议上,许广平发言说:马叙伦委员请假不能来,托我来对大家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应有国庆日,所以希望本会决定把10月1日定为国庆日。毛泽东说:应作一提议,向政府建议,由政府决定。1949年10月2日,中央人民政府通过《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庆日的决议》规定每年10月1日为国庆日,并以这一天作为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日子。从此,每年的10月1日就成为全国各族人民隆重欢庆的节日。
国庆节是新中国成立的纪念日。1949年10月1日在许多人的印象中是个重要的日子1949年的10月1日在北京天安门广场举行了有数十万军民参加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大典。但其实,人们头脑中的这一印象并不准确。因为,1949年10月1日在天安门广场举行的典礼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盛典,而不是开国大典。实际上,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开国也就是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早在当年10月1日之前一个星期就已经宣布过了当时也不叫开国大典而是称作开国盛典时间是1949年9月21日。这天,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准备会主任毛泽东在政协第一届会议上所致的开幕词中就已经宣告了新中国的诞生。
XX年国庆节放假安排:XX年10月1日至10月7日放假,共7天。10月10日(星期六)上班。
篇二:建国60周年
时间进入21世纪,距离曾经轰动全世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已经过去66年了,每次回想起毛主席身穿中山服站在天安门城楼上向全世界大声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全国人民热血沸腾的场景,我都会眼眶湿热。我能想象到当这激动人心的消息经无线电的传播到达五洲四海时 ,举国上下为之欢跃,为之振奋,千千万万颗心都紧紧地联系在了一起的画面。28年的浴血奋战,多少英勇奋战的英雄们,多少血洒战场的勇士们,多少为中国解放而奋斗的革命前辈们,终于换来了这一天,先辈们的努力并没有白费,我们成功了!那是东方巨人发出的声音,那是中国崛起的声音,那是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的巨吼。从1840年开始一直到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中国人民承受了太多的苦难,1949年10月1日,一个崭新的社会主义国家出现在世界的东方,名字叫做中国!!!
但是我们也应该清楚地认识到新中国的成立只是万里长征的第一步。新中国成立后,国内外局势动荡不安,新中国成立后不久,1950年6月25日,朝鲜战争爆发。韩国军队在朝鲜的强大攻势下,节节败退。韩国政府向美国等盟国求救,美国为了维护其在亚洲的领导地位和利益,立即出兵干涉,由于实力悬殊,朝鲜人民无力抵抗,损失严重,转入战略后退,美国的节节逼近威胁到中国的国防安全,美国不顾中国政府的多次警告,10月1日美军越过北纬38°线,并公然声称:“在历史上,鸭绿江并不是中朝两国截然划分的、不可逾越的障碍。”10月8日,中国应朝鲜政府的请求,作出“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决策,迅速组成中国人民志愿军入朝参战。10月19日,
中国人民志愿军赴朝参战。10月25日,志愿军打响了驻军朝鲜后的第一仗,拉开了伟大的抗美援朝战争的序幕。一直到1953年7月,签订《朝鲜停战协定》,抗美援朝胜利才结束。
而此时国内正在经历战后经济恢复期,经过三年的艰苦奋斗,国民经济基本恢复,而此时我国还是新民主主义社会,但新民主主义社会只是我国国家形态的过渡型社会,我们应该摆脱这种过渡型社会,逐步进入社会主义社会。基于此,1953年开始实行社会主义改造,改造分为两个步骤:第一步是把资本主义转变为国家资本主义;第二步是把国家资本主义转变为社会主义。经过几年的努力,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完成。
与此同时20世纪50年代是二战之后两极格局对峙最为激烈的时期。随着冷战的逐渐展开,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与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阵营之间的矛盾不断激化。两个阵营不仅在政治制度与军事实力上展开全方位竞争,还围绕着两种不同的经济发展道路展开了激烈较量。
1953年,中国实行了第一个五年计划,一五期间,中国身处社会主义阵营,对外采取“一边倒”的外交策略。资本主义阵营对中国进行政治孤立、经济制裁与军事封锁,导致相比于战后处于资本主义阵营的日本与西欧各国,中国无法充分利用资本主义阵营充足的资金与先进的技术进行经济建设。另一方面,苏联与一些东欧国家以资金与技术援助的形式积极支持中国的经济建设,来自苏联与东欧的经济援助在中国工业化的进程中起到了重要作用。经过几年的艰苦奋斗直至
1957年,“一五”计划超额完成了规定的任务,实现了国民经济的快速增长,并为我国的工业化奠定了初步基础。
随后,进入1958年,中国共产党在全国范围内开展的极“左”路线的运动,也就是我们所熟悉的大跃进运动,1958年5月,中共八大二次会议,正式通过了“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会议提出要使中国在15年或更短的时间内,在主要工业产品产量方面在十年内超过英国、十五年内赶上美国(所谓“超英赶美”)。尽管这条总路线的出发点是要尽快地改变我国经济文化落后的状况,但由于忽视了客观经济规律,根本不可能迅速地改变我国经济文化落后的状况。总路线提出后,党发动了“大跃进”运动。“大跃进”运动,在生产发展上追求高速度,以实现工农业生产高指标为目标。要求工农业主要产品的产量成倍、几倍、甚至几十倍地增长。在这样的目标和口号下,基本建设投资急剧膨胀,三年间,基建投资总额高达1006亿元,由于硬要完成那些不切实际的高指标,必然导致瞎指挥盛行,浮夸风泛滥,广大群众生活遇到了严重的困难。从1958年“大跃进”开始的三年“左”倾冒进导致了国民经济比例的大失调,并造成严重的经济困难。又加上期间出现的自然灾害,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当中,全国一度陷入困境,人民开始担忧祖国的前程。
“大跃进”打乱了国民经济秩序,浪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造成了工农业比例严重失调。党中央意识到“大跃进”的严重错误,及时纠正,在1962年1月召开的7千人参加的扩大的中央工作会议
上,初步总结了“大跃进”中的经验教训,开展了批评和自我批评。提出了恢复与发展国民经济的方针,即“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八字方针。1962年到1965年,我国国民经济逐渐恢复。
1966年,国民经济的调整基本完成,国家开始执行第三个五年计划的时候,一场长达十年、给党和人民造成严重灾难的“文化大革命”爆发了。毛泽东发动这场“大革命”的出发点是防止资本主义复辟、维护党的纯洁性和寻求中国自己的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但他对党和国家政治状况的错误估计这时已经发展到非常严重的程度,认为党中央出了修正主义,党和国家面临资本主义复辟的现实危险,过去几年的农村“四清”、城市“五反”和意识形态领域的批判,都不能解决问题,只有采取断然措施,公开地、全面地、由下而上地发动广大群众,才能揭露党和国家生活中的阴暗面,把所谓被“走资派篡夺了的权力”夺回来,但这场运动后来被林彪和江青两个反革命集团利用,给中华民族带来了严重的灾难。
我们党是经过长期残酷的战争后迅速进入社会主义历史阶段的,对于如何在一个经济文化落后的国家建设社会主义,缺乏充分的思想准备和科学认识。过去革命战争时期积累下来的丰富的阶级斗争经验,使人们在观察和处理社会主义建设的许多新矛盾时容易去沿用和照搬,因而把在一定范围存在的阶级斗争仍然看作占主要地位的阶级斗争,并运用大规模群众性政治运动的方法来解决。战争时期在革命队伍里行之有效的近乎军事共产主义的生活经验,也容易用来作为规划理想社会的某种依据。
对马列著作中某些论点的误解或教条化,使人们日益陷于阶级斗争扩大化的迷误之中。坚持这种迷误被认为是保卫马克思主义的神圣事业,对这种迷误持怀疑态度者则难以理直气壮地起来反对。这时,毛泽东在全党全军和全国人民中的威望达到高峰,党内个人专断和个人崇拜现象逐渐滋长。加上建国以来党和国家政治生活民主化、法制化的进程没有能够顺利发展,权力过分集中于个人,这就使为人民尊重的领袖所犯的错误难以得到纠正,也使林彪、江青这些野心家能够受到信用而得势横行。在“文化大革命”中,包括党和国家领导人在内的大批中央党政军领导干部、民主党派负责人、各界知名人士和群众受到诬陷和迫害。党和政府的各级机构、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政协组织,长期陷于瘫痪和不正常状态。公安、检察、司法等专政机关和维护社会秩序的机关都被搞乱了。在长时间的社会动乱中,国民经济发展缓慢,主要比例关系长期失调,经济管理体制更加僵化。
1970年9月13日,林彪集团覆灭,“批林整风”运动开始,周恩来在毛泽东支持下主持中央日常工作。1976年1月8日,周恩来总理逝世,在人民群众中引起巨大的悲痛。但是“四人帮”不仅发出种种禁令压制悼念活动,而且加紧展开了对邓小平的“大批判”。广大干部群众长期郁积的对“文化大革命”的不满和对“四人帮”的愤恨,终于在1976年清明节前后爆发出来,他们举行了强大的抗议运动,但是很快被镇压下去。
1976年9月9日,中国共产党的创建人之一、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党和国家的主要领导人毛泽东逝世全国人民沉浸在巨大的悲痛之
篇三:建国一百周年的我和中国
建国一百周年的我和中国 中国目前建国65周年,经过三十多年的发展,真是一日千里,国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富足,开放,时尚,跟得上世界的潮流。 由一个贫穷落后的国家,发展成为今日的世界老二,实属奇迹。我们作为90后的一代,见证了国家飞速发展的一代,感同深受,深深体会到国家的进步。但是有一个问题摆在我们的面前,国家再发展38年样子是怎么样的?即是建国100周年后的样子。 2049年,35年后。那时候的我,55岁,通过三十多年的打拼,或许在一家企业做着高层管理。或者经营着自己的小公司。那时候的我,应该有一份稳定的高薪收入,有充裕的时间休息,享受美好。那时候的我,有自己的家庭、儿女。那时候的我,可以和家人到处游玩,享受天伦之乐。
35年后的我的祖国,100岁生日,举国同庆。经济上,我国的综合国力已经追上了发达国家,甚至超越了美国。人均GDP也位居前列,全面小康已经完全建立,丰衣足食。满足了基本要求,我们当然也更加追求心理和精神上的提升。我国的教育大力发展,二十年前就已经实行了十二年义务教育,大学也不再是难以跨过的门槛。十年前大学教育也成了义务教育。没有文盲,人均受教育程度都是大学以上。
我国作为政治经济的大强国,在世界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始终坚持以和平为主的外交理念,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同世界各国建立了友好外交关系。我国和平统一问题已经解决。钓鱼岛问题解决了,台湾独立的事也解决了。在分隔百余年后,我国已经实现了统一。五十六个民族和谐相处。科学技术上也取得巨大进步。神州系列任然继续探索月球的秘密。一批批优秀的科研人员已经研发出新型能源。替代了煤、石油等能源。农业规模化,企业核心科技
化。Made in China的时代一起不复返,像中关村等技术村到处都是。国家培养出这么多优秀人才,国防科技实力也跻身前列。航母自研发几十艘,海陆空军实力匹敌美国俄罗斯。
文化上,我们国家加大对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延续。开展各种活动弘扬优秀文化。汉语也成为了世界的官方语言之一。对我们来说,政府为了保障我们的利益。实施了很多的办法。医疗保险,养老保险,留守儿童、空巢老人问题都得到了解决。人与人之间更加亲切。坚持可持续发展的道路,节能减排,绿化环境。严重的雾霾,严重的水污染问题也得到了解决。政府实施一些规则,我们不用担心食品安全问题、医疗卫生问题。人们的素质都很高,发挥助人为乐的优良传统。也没有类似出现见人摔倒扶不扶的争议。环境一天比一天好,生活一天比一天富裕充实。
那时我们的国家,富强繁荣。那时的我和我的家人,享受着国家和政府带给我们的福利。在安定和谐的社会中幸福每一天。
自动1331班 胡国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