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写论文?写好论文?免费论文网提供各类免费论文写作素材!
当前位置:免费论文网 > 工作报告 > 辞职报告 > 法院辞职报告

法院辞职报告

来源:免费论文网 | 时间:2016-08-29 18:48:22 | 移动端:法院辞职报告

篇一:法官,辞职信

篇一:一封300多字的辞职信

一封

300多字的辞职信、三张制式统一的表格,终结了基层法官张伟16年的职业追求。

微博上晒出的工资

条,曾引来上千网友围观:实发5555.8元。在北京,这个收入,几乎宣告购房、买车的事儿

将与你无关。但张伟反复强调,真不是钱的事儿,“加薪能保证法官不挨骂吗?能保证不加班

吗?能保证岗位轮换按意愿发展吗?能不用做维稳化解信访回复吗?”

7月9日,最高人

民法院通报了《人民法院第四个五年改革纲要(2014-2018)》的核心内容,法官的状况有望

改观。在法官流失加剧的大环境下,系统内尤其是基层的司法人员,对司法改革寄予了更为

迫切的期待。但39岁的张伟,两个孩子的父亲,等不及了:“我没有另一个青春洋溢的十年

用来试水。”

在他做决定前后,

该法院又有两名年轻法官选择离开。

微博记录了

张伟最后的法官生

敲碎的法槌

“爸爸,你作案时

为什么总拿一把锤子呀?”7岁小儿子的雷人提问,曾被张伟发到微博上当段子。当上父亲

后,职业构想中糅进了更多的家庭元素,他希望,有一天,儿子可以自豪地跟别人说“我爸

爸是法官”。

这个构想最近被迫

中断。今年5月22日,张伟向所在法院政治处递交了辞职申请,短短的300多字,甚至没铺

满一页a4纸。在文末,他用节制的语言总结:“努力工作快乐生活是我的宗旨,但是现在的

工作与我的追求相矛盾,所以不得不痛下决心离开。”

落在纸面上的文字,

无法纾解现实中的苦闷与失落。他几次强调:“我是主动辞职,但是被迫失去这些东西。”说

着,用力吸了一大口冰饮,垂下眼睑,盯着在杯中上下浮动的吸管。

今年两会上,全国

人大代表、北京市高院院长慕平透露,近5年,已有500多人离开法院,北京的“法官流失”

现象严重,流失法官主要集中在基层法院,骨干比例增加,流失速度加剧。而最高人民法院

政治部负责人更早之前接受媒体采访时也曾透露,5%的法官干不到退休年龄即离开法官队伍。

在法官出走的分析

中,工作压力大、待遇相对低、晋升空间小、职业荣誉感下降等是主因。几十字,足以将困

境分析到位,但只有个体,更能体味其间的分量。起码,这是16年前的张伟无法想象的一种

抉择。那会儿,刚进郊区法院的小书记员,暗自崇拜着大法官,憧憬有朝一日能扬起庄严的

法槌,就自己审理的案件作出负责任的裁判。

1998年的法院,这

名23岁的新人看到的,是“跟现在绝对不一样”的图景。法院工作清闲:案件少、审理周期

漫长。跟当事人吃吃喝喝的风气,彼时正侵蚀着系统。民众的吐槽精炼而形象—“大檐帽两

头翘,吃完原告吃被告”。

彼时,人民法院即

将实施第一个司法改革5年纲要,启动一轮路径明朗的司法改革。“那段时间也是我最坚定要

考法官的日子。”回顾过往时光,讲述者消沉的声音活泼了起来。

媒体评价中,将

2007年最高法收回死刑复核权,作为这一轮司法改革中最重要的突破,但对张伟的职业之路

而言,推行法袍、法槌,司法礼仪,倡导法官职业道德等,更令他印象深刻—法官庄严、专

业的职业形象由此塑造完成。

有一道练习题,张

伟至今仍记得大概:“如果中午头疼,已经不适于继续工作,但下午还有庭审,最正确的选择

是什么?”最后一个选项让人觉得不可思议:不能开庭,回家休息。

不少答题人对此设计表示不适,习惯性选择“克服困难,继续审案”。但正确答案恰是最后一

项。出题人的理由是,法官要以最好的精力与智慧投入工作,如果不能保证则不能勉强工作。

年轻人感受到法官

这一职业前所未有的荣光。“我好像挺笨的,每次都差两三分。”2001年起,初任法官必须通

过国家司法考试,中国从此告别以政治合格为主的法官任用标准。张伟前后尝试了七八年。

其间,有同学放弃,转而进入行政机关,此后一路升迁。他还在坚持啃一摞摞的法条,“就想

当法官”。

2008年,法槌已近

在手边。这位民事庭法官审案越来越顺手。可他发现,司法环境却在改变。如同在玩一局漫

长的俄罗斯方块游戏,张伟拼命移动、消减,力图守住自己的空间,但未消掉的名为“麻烦”

的方块,仍越积越高。

2011年冬天,一个

大麻烦来了。因立案申请不符合程序被拒后,一名78岁的老者天天跑到法院来骂娘。

“就在法院大门口,

骂了我一个多月。”再提及此事,张伟如同置身事外的旁观者,不怒反笑。当时,他站在办公

室窗口,顺着窗台望下去,罩在当事人头顶的黄草帽在冬日显得格外不搭调,当然,这丝毫

不影响老者宣泄怒意。时间久了,他甚至研究出老者出没的规律:一天两次,早上当事人较

多时骂一回,下午再来一趟。

“关键是没人给你

解决。”2011年冬天的寒意,是从心底开始涌上来的。张伟说,他理解单位的做法,毕竟对

方年龄大了,院方没办法采取强制手段,而领导也不愿招惹麻烦。

老者的不懈辱骂,

导致其他当事人的不信任:你要没问题,别人能骂你吗?他无奈摇头:“我没法解释。”

多名基层法官反映,

曾有类似遭遇,且这种情况有泛滥的趋势。对法官的不尊重,甚至直接体现在上诉状中。有

当事人直接写“一审的混蛋法官”,截图在法官圈里流传,一片哗然。而张伟曾被女当事人堵

在楼道里,对方凑上前揪扯拉拽他的法袍,而他只能高举双手。

甚至有被威胁的时

候。庭审后,一名当事人带着两名小混混堵住张伟:“我记住你了。”

“记住就记住呗。”

“你家住××吧?”

“怎么了,有种你

就去!”

法警后来告诉张伟,

该当事人为当地的一个小地痞。

在岗的最后一段时

间,张伟也未能平稳度过。一个老头与同村村民打架,因缺乏有效证据被驳回起诉。老头冲

进庭审现场,一把抢过法槌,梆梆乱敲一顿,嘴里还念念有词:“让你不立案,让你不立案??”

细碎木屑在张伟眼前飞舞。法槌被敲碎了。

“没了理想中的职

业荣誉感,简直是别人宣泄垃圾情绪的对象,太没有尊严了。”他坦言,这种感觉很痛苦,却

也没辙。在群众的法律意识停留在“为己用”的阶段,对不利于自己的判决、裁定,总有当

事人会采取一定偏激行为。没有司法制裁,或许任何一个当事人都敢辱骂法官,甚至动手动

脚。而法院如果因为怕出现矛盾,不敢采取司法制裁的“绥靖政策”,只会纵容违法者变本加

厉。

浏览微博,吐槽在

法官圈子里相当普遍,但鲜有人愿意跟家人提及,“穷担心”。

倾斜的天平

办理离职手续期间,张伟曾走进中国照相馆,以“留念一段过去的岁月”。这是一家老字号。

摄影师前面端坐的,是一名面貌清爽、举止谦和的男青年,鼻梁上架着黑色半框眼镜,身上

捂着浓黑色法袍,红色领口上钉有五粒金色纽扣。细看,纽扣上嵌有象征司法公正的天平图

案。

付出与所得的失衡,

也在考量着系统内每一个体。法官的人生天平,说不清何时开始倾斜了。

刚入行时,张伟特

别崇拜庭室一名前辈。老同志“文革”前就在法院工作,每天抽最便宜的烟,从不受当事人

吃喝邀请,两袖清风、生活简单、爱好很多,“办完案就顾自己玩”。

年轻人曾从老同志

身上看到了自己的未来。自我感觉最好的,是2003年前后至2007年前的时光,《法官法》通

过了,身边的法官也颁发了等级证书,法官对职业前景充满了美好的预期。“但紧接着,公务

员法就颁布了。哗,整个倒车就开始了。法官成为体制内的一个工具,再想找独立的司法裁

判者定位,很难找得到了。这些年,倒车开得太厉害了。”

公开报道显示,

2006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颁布,将法官、检察官纳入公务员体系。这一规定曾在

法学界引起很大争议,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胡锦光指出,将法官、检察官纳入公务员管

理体系,忽视了法官、检察官的职业特点和社会公众对法官、检察官不同于其他人员的期望。

更有专家直言,此举将给行政干预司法留下隐患。

而在基层法院—社

会矛盾最集中的层面,法庭日益成为群众解决所有纠纷的单一渠道,承受相当大的工作压力

下,执法者还要面临来自各方的监督干预。如张伟一样的基层法官,大多有过被“信访不信

法”的群众搞得疲惫不堪的经历。当事人拨打一个政府热线投诉,法官就要抽时间向其征询

意见,化解矛盾。为解决案件纠纷,北京市高院2010年推出递进式化解方式。申诉案件先转

回基层法院筛查化解,反复处理,力争让当事人息诉。张伟直言,作为基层法官,对这种程

序很反感但又不得不做,“这是一个正常程序加了一个非正常的递进式。我判了当事人输,他

能对我满意吗?”

一名去年辞职读博

的基层法官也有相似体验,在接受媒体采访时,他阐述称:“即使一个案件完结,如果有上访,

上级还会要求你对此案作出说明。对于不服的民众,还要一次又一次接待安抚。一些案件,

已经不能单纯依据事实来作出审理了。”

还有“坏人”利用

制度缺陷及维稳需求,来达到自己诉求,比如,明明没有继承权的当事人,通过四处闹,迫

使法院最终把房屋判给他。

向庭长解释离职时,

张伟也有些小牢骚:“我发现工作被兑水了。”兑水,指的是在法定审判职责之外,基层法官

还要搞调研、做宣传、写论文,当然也包括参与维稳,跟当事人化解矛盾。

关于论文、外宣及

上报案例数量,据了解,每个法院都有一系列指标,然后量化到庭室,再具体到个人。比如

张伟,今年上半年要完成一篇论文、一个案例。诸如他这样的法官岗,也有宣传任务,需要

上电视、广播做节目,给报纸供稿。年底考核时会有加分,而化解涉诉信访,只有扣分。

后来,他悟出来了:

指标跟我没有任何关系,只会让一个单位在数据上好看,说白了,是考核领导的。

刚参加工作时,当

年被评为全院标兵、全市先进的法官,一年结案100件。效率之高已经让同事们觉得不可思

议,年结案四五十件在当时比较正常。而去年获评先进时,张伟全年审理案件256件,仅剩

3件没结案,“但真累得够呛”。而今年上半年的受案数量,已超过去年全年。

互相作证的是,前

几年,他手里的未结案一般不超过10个,去年不超过30个,到今年上半年,一下子超过100

个,“我觉得自己数不过来了。”办公系统列出了全庭室的案件分配,每名法官审理任务都不

轻松。有年轻法官为开庭,甚至中午饭都来不及吃。

他晚上会被案件有

瑕疵的梦惊醒。然后早上到单位,第一件事就是赶紧翻卷。偶尔在家加班,儿子伏案写作业,

父亲在旁边写判决。

去年年底,这名棒球爱好者的一个队友在其眼前猝死,这事深深触动了他:长期在重压工作

环境下,健康出问题了家人怎么办? 答案已经有了。

封存的法袍

6月底,张伟将领

到的最后一张工资条晒到微博上,5555.8元,自己调侃“还挺顺”。上千网友转发,包括大v。

有人转发时解读为北京法官嫌工资低离职。

“懒得去解释。”当

事人称没想到大家“炒”这件事。39岁的北京土著,有车有房,父母有丰厚退休金,生活没

太大负担。

他周围的年轻法官

们,更为生计所迫。一名北京名校法学院硕士,买不起商品房又排不上两限房,同爱人住单

位宿舍,每天从上地赶到顺义上班。甚至有人调侃基层法官、书记员都不用买钱包,反正没

钱可装。“北京的基层法官很敬业的,司法改革如果能做到让这些人得到应该得到的,我觉得

这是最基本的。”

张伟曾期待在努力

与回报间寻得平衡,如果法官算专业技术岗,按年限、考核标准去定职级、晋升,他们也不

必眼巴巴地望着难以企及的正科、副处。但据《2013年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工作报告》,近5

年市高级法院开展了6次法官遴选工作,仅有83名优秀法官从基层法院遴选到市高、中级法

院任职。

出离体制前,他还

动过调动的念头,起码16年工龄没白费—却被告知没相关途径。知情人透露,部分法院内部

有条不成文规定,即不准调动,要么辞职,要么留下。

这种不平衡感无处

宣泄。“不可能没有怨,因为我的理想被毁了,但似乎跟每个人都没关系。制度是无形的,我

又能去怨谁?” “制度设计的不合理,将他们逼上街头,砸碎自己的铁饭碗。”盈科律师事

务所律师易胜华对骨干法官们的流失表示相当惋惜。他与张伟在网上认识,两人调侃、逗贫,

也探讨法律事务,交情不错。

很久以前,易律师

就隐约感觉到张伟有离开法院的意念,后者的离职,在易律师的法官、检察官朋友圈里,已

经不是第一例。但他感慨,如今动摇的多是被单位重用的骨干,有的甚至已经是处长、副处

级别。一个标志便是,这些人之前从未流露出转行的情绪,但近来见面会以开玩笑的形式打

听律师行情,还有人沉默观望。

易律师呼吁,制度

设计者要充分考虑基层及实际情况,让真正“做事的人”享受到司法改革的红利,激发他们

的活力。保持法官、检察官的队伍稳定,也是为了保证司法质量。

张伟是等不到红利

了。利用这段时间,张伟开车到农村,同曾经打过交道、关系不错的村干部、民调主任告别。

对方很惊讶:“公务员多好的工作,怎么说辞就辞了?”

几天前,“瓷器”的

副庭长劝他再考虑考虑,新一轮司法改革路径日益明晰,法官的状况会有改观。

至7月9日,最高

人民法院通报了《人民法院第四个五年改革纲要(2014-2018)》的核心内容。《纲要》里提及

了问题:我国对法官沿用普通公务员管理模式,不能充分体现司法职业特点,也不利于把优

秀人才留在审判一线;也提出对策,要坚持以法官为中心、以服务审判工作为重心的法院人

员管理制度。将对法官、审判辅助人员和司法行政人员实行分类管理;建立法官员额制;完

善法官等级定期晋升机制等。

张伟态度消极,“39岁,我等不了。我16年里没有达到在这个职业里应该达到的职级、收入

与尊严。司法改革几次阵痛后能解决一些实际问题,但如果这是5年、10年以后的事情,那

时候我都快50岁了。一辈子都在改革中度过,我会觉得太悲剧了,没有任何意义。”

他的手机中还存有

两张旧合影。第一张是同一庭室的5个人。都已先后离开法院,有3人是今年离开的,其中

包括他自己;另一张摄于五六年前,10个人的庭基层组织,至今提拔两人,一人退休,一人

退居二线,剩下的6人都走了。绝大部分转型做律师或公司法务。张伟准备选择前者,收入

应该会翻数倍,但他几次叹气:“我追求的这些东西,都没有办法通过这次转型来实现了。”

他现在的微博名叫

“时间的灰烬”;注册邮箱是“时间的印迹”。7月15日,法袍上交,16年就此封存。

“这既是我抛弃了

过去,也是所有的努力离我而去。”

篇二:一名辞职法官的遗憾

一名辞职法官的遗憾

2014-07-19

篇二:一位律师写给辞职法官的信

一位律师写给辞职法官的信

致T兄--写给一位即将辞职的法官的信

北京市盈科律师事务所易胜华

T兄:

许久未联系,突然接到你的来电,既出乎意料,又在情理之中。你在电话里告诉我,已下定决心辞去法官工作,出来做律师,问我能否接纳。我一时不知如何回答,只能说,让你慎重考虑,我一定尽力相助。怕你误会我是搪塞之词,所以决定写一封长信与你交流,希望能够完整地表达我的意思。

T兄,虽然我离开老家多年,仍然记得你当年对我的帮助。我俩年龄相近,我入行做律师时,你已是资深法官,而且取得了律师资格。你没有像别的法官那样傲慢地对待我这个律师新手,也没有以各种名目向我提出非分要求。在法庭之上,给我足够的发言机会,尽可能采纳我的观点;在法庭之外,我俩平等探讨一些法律问题。你曾经说过,把我当成朋友相处。而在我心中,对你一直敬重有加。我在北京发展的这些年里,你一直在关注我,给我鼓励。我们的友谊和感情,不因时间、地点而变化。

这一次的司法改革,让很多法官、检察官感到失望,他们纷纷出走。没想到,你也会成为其中一员。我知道,你是个有法律理想的人。你说过,在法官这个岗位上,更能实现你的目标。你也说起过你的痛苦,领导的指

示、舆论的压力,让你不能按照自己的意愿行事。这么多年都熬过来了,终于你还是扛不住了。我非常理解你。年过四旬,升迁无望,收入不高,理想落空,不如抓着青春的尾巴,过自由自在的生活。我这些年的发展,让你看到了律师职业的前途。连我新聘的大学刚毕业的助理,工资是你现在的两倍以上,对你来说这是个极大的刺激。

T兄,如果你已经拿定了主意,我一定尽自己最大的努力来帮助你。不过,你还是先听我说几句。而且,你不以坐在审判席的心态听,我也不以律师对法官的口吻说。下面有些话,可能会刺耳,但一定是我的肺腑之言。T兄想必不会介意。

在你打算辞去法官职务从事律师工作之前,我认为你必须想清楚三个问题:

1、你会失去什么?

2、你想得到、能得到什么?

3、从你现有的,到你想得到的,你应该做些什么?

在电话里,我也问了你第一个问题。你笑着说:辞职出来,失去的只是锁链,得到的是整个世界。没错,你解放了,获得了自由。但是,这是诗意的表述,也是问题的一个方面。我相信,在你的心中,肯定知道自己会失去哪些东西,比如稳定的工资和奖金福利、社保、级别待遇等。那些都是表面的。你是否知道,你还失去了职业的尊荣和安全感。

在中国,法官的地位远远没有到至高无上的地步。但是,除了那些到法院打过官司、见过某些法官真实面貌的人,在大多数受港剧、美剧毒害的群众眼里,法官这个职业还是受到尊敬的。你虽然有万般委屈与厌烦,但是在你的心中,必然已经习惯了这个职业带给你的尊严和荣誉。坐在审判席上,你就是帝王,所有人都要听你指挥。在法庭之外,当事人和律师对你点头哈腰、毕恭毕敬。你习以为常,这些是你工作和生活的一部分,已经长在了你的身体上,成为你肉体的一部分。现在,这些东西就要离你而去,就像从你的身上挖去了一块肉,而且是很重要的一块肉。

十几年的公务员生活,给你也带来了足够的安全感。无论自然灾害还是金融风暴,你的工资虽然不多,但是每个月都会准时足额发放,不会让你断顿,孩子的学费、老人的药费、房贷等等,不会没有着落。当你年老生病、做不动的时候,也不愁没有饭吃。摊上个什么事情也不怕,你是有单位有组织的人,他们会出面,为你解决,为你做主。

但是,如果辞去了公职,你也将失去这份安全感。我刚入行做律师的时候,父母最担心的就是我收入不稳定。即使是做到今天这个份上,已经衣食无忧了,我自己也有一分隐忧:如果有一天摊上个重大变故,谁来养我,谁来管我的一家老小呢?正是基于这种不安,我只有不断挣钱,给自己多一些安全感。

你还失去了一种安定、安稳的生活。做法官这些年,你想必已经习惯了朝九晚五、准点吃饭、周末和家人在一起团聚的有规律的生活。律师职业,尤其是入行之初,哪怕是业务做大了,这样的生活必然不复存在了。

没业务做的时候,为了找业务而忧心如焚,业务忙的时候,随时可能被一个电话喊去加班、出差。

你也许会说:我不要挣那么多钱,有个差不多了就行,生活和家庭还是第一位的。但是,生活的压力让你身不由己。拿我来说,已经有了点积蓄,几年之内没有收入也不会饿死。但是,律师这个职业犹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你若停下来,只会被淘汰。所以,除非彻底退出,否则不可能随心所欲安排自己的时间和生活。

你还会失去什么呢?你可能认为经过这些年,自己已经积累了不少的人脉资源,这些对于你从事律师职业,会有很大的帮助。

确实是这样。和刚进入律师行业的年轻人相比,你有着他们无法比拟的优势,除了工作经验、社会阅历,还有你多年积累下来的人脉,我只是你的朋友之一,想必还有很多很多,他们分布在各个法院、检察院、公安,还有其他的行政机关。还有一些民间的资源,例如企业老板等等。

不过我要给你泼冷水的是,有个成语叫做“人走茶凉”。你想必还记得《廉颇蔺相如列传》中的那句话吧:“夫赵强而燕弱,而君幸于赵王,故燕王欲结于君。今君乃亡赵走燕,燕畏赵,其势必不敢留君,而束君归赵矣”。

也就是说,你自以为的那些丰厚的人脉资源,他们存在的基础大多是基于你的法官身份。你在那个岗位上,可以为他们做一些事情,所以他们愿意结交你,跟你称兄道弟,信誓旦旦。你离开这个岗位以后,他们中间

讲点情义的,也许会请你吃饭、喝酒,举手之劳、顺水推舟之事,也许会帮帮你。真要他们付出一定代价、承担一定责任去为你做一些事情,我想是不太可能的。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感情会越来越淡,最后沦为点头之交而已。

而且,从事律师职业,这层熟人关系有时候还不如没有。有时候,你承办的业务,他们如果有不合适、不妥当的行为,你不认识他们,还可以严正交涉。你认识他们,反倒是不好说他们什么了。

所以说,你拥有的人脉资源,其实正是你马上要失去的东西,甚至是你未来从事律师职业的阻碍。当然,特别特别好的交情,那又另当别论。只是,如果你光是索取,无以回报,这样的交情又能持续多久呢?

离开法院,离开公职机关,你失去的东西必然有很多很多。以上只是一小部分,更多的,要等到你进入这个职业以后再慢慢去体验了。第二个问题:你想得到、能得到什么?

在电话里,我问过你对待遇的要求。你很认真地说,只要比现在的工资多个两三倍就好了。听得出来,你认为这个要求一点都不高,可能在你的心中,有一个更高的期望。

我必须承认,以你的资历、水平,要求十倍于现在的工资都不过分。但是事实上,你辞职出来以后,能得到的工资待遇,恐怕会让你大大的失望。

篇三:法官辞职信走红作文800字

新闻背景

4月14日早晨,一封辞职信引发热评,辞职的理由仅有10个字:“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网友评这是“史上最具情怀的辞职信,没有之一”。经采访得知,作者为2004年7月入职河南省实验中学的一名女心理教师,已经任职11年之久。如此任性的辞职信,领导最后还真批准了。

为啥一封辞职信能火烧朋友圈 这封醉人的辞职信,来自河南省实验中学教心理的顾姓女教师,最新消息说校长已经准奏,教了十一年书的顾老师这就可以出去看世界了。 而顾老师自己肯定也没料到,这短短十个字,会在两天里风靡朋友圈。

怎么就火成这样了呢?

想来是因为这十个字,说出了大伙的心声,世界那么大,我们都想去看看,所以她这么一说??等等,类似“想去看世界”这样的话,每天得有几万人在说吧,怎么偏偏到顾老师这儿就火了呢?

是因为她把这话写在辞职报告上了。“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是理想,是情怀,而“辞职申请”四个字和那张印有“河南省实验中学”的信纸,是现实,是生路。在这个社 而顾老师这么干了。她勾起了我们内心斗争已久的冲突,让我们看到居然有人在这冲突中的做了我们原以为不可能的选择,也看到了理想跳脱现实的可能性。所以我们为之惊诧,继而心情复杂。对这种率直洒脱,又有点天真任性的行为,我们心中感性那一半想鼓掌叫好,理性那一半却在嗤之以鼻。借网友的话说:世界那

么大,可钱包这么小,这该如何是好?

这几年,越来越多的人在提倡多元价值观,但不可否认,绝大部分人始终还是被困在“赚钱为大”的价值牢笼里,而中国人也习惯了压抑自我,埋葬情怀,一切以生计和事业为重,要透过在“正经事”上取得成就,来获得别人的尊重和自我的安全感。“情怀”这东西,是留给不谙世事的小姑娘或者功成名就的大咖大佬抒发的,普通人一般不怎么敢谈,怕人笑话。而若想将某种情怀付诸行动,就更加需要胆量和魄力。你说要扔了饭碗,去体验另一种美妙人生,身边篇二:阅读下面一则材料,按照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60分)阅读下面一则材料,按照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60分)

阅读下面一则材料,按照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60分)阜阳城郊李卫全 阅读下面一则材料,按照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60分)

河南省实验中学任职11年的心理老师向他的领导递上了一封仅有十个字的辞职信:“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这封辞职信引发了你怎样的感想和感悟?

要求:选择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主确定立意,确定文体,确定标题;不脱离材料内容和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开拓视野,行万里路

近日,一封辞职信引来网友的热议,河南省实验中学任职11年的心理老师向他的领导递上了一封仅有十个字的辞职信:“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被网友评为最具有情怀的辞职信。对于想开阔视野的人来说,只有两个办法可以帮助他们达到目的,正如古人云:“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辽宁省实验中学北校2015届12班

张芷晴

指导教师:孙延堂

【修改与点评】

1.题目《开拓视野,行万里路》能够深刻地解读材料的共性问题:开阔视野,增长见识。八个字的题目,揭示中心,前后对称,内容并列,十分整齐。

2.开篇简练地引用材料,提出中心论点,“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3.中间的三段并列式结构,分论点+论据=论述+结论。结构谨严。

4.结尾除了照应开头以外,再现了读书、行路的好处;引导人们走出去增长见识,帮助 自己走向成功。篇三:女教师辞职信走红:世界那么大 我想去看看

2015年辽宁省公务员考试网校课程

2015抚顺省考交流群:262086573

辞职报告

学校官网上顾老师的照片

4月14日早上,一封辞职信在朋友圈热评如潮,有人评这是“史上最具情怀的辞职信,没有之一”。经证实,作者为河南省实验中学一名女老师~

另据中原网讯4月14日一早,一封辞职信引发热评,辞职的理由仅有10个字: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有人评这是“史上最具情怀的辞职信,没有之一”。经采访得知,作者为2004年7月入职河南省实验中学的一名女心理教师。如此任性的辞职信,领导最后真批准了。如此辞职 获赞字漂亮做事潇洒

信中写到辞职的理由仅有10字:“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落款是一位顾姓人。信笺透露这位辞职者可能就职于河南省实验中学。

如此任性且潇洒的辞职态度,让网友羡慕不已。河南省实验中学到底有没有这个顾老师?如此任性的辞职信,领导批了吗?4月14日下午,中原网记者进行了采访。

辞职者为河南省实验中学女教师 已获批准

记者也联系到了顾少强老师,对于辞职的原因,顾老师出于个人方面的考虑,不愿接受采访,现确已经从学校辞职回家。

更多公务员资料详情:

此外,记者在河南省实验中学官方网站“教师风采”一栏找到了顾少强老师的个人简介:顾少强,中教一级,2004年毕业于河南师范大学教育系心理学专业,2004年7月到我校工作至今,现为校级骨干教师。

毕业学生称顾老师教课浅显易懂

记者随后又联系了一名河南省实验中学的毕业生,他说初中高中时还上过顾老师的心理课。她教课说话跟常人语气不同,浅显易懂,比较有深意。

河南省实验中学的贴吧网友“落寞high”说,上周刚给我妹纸上完最后一节课。

[page]网友热评: 【点击观看更多精彩资讯】

@1年12个月52周365天 :我也想去,但我五行缺钱。

@ciccii:我带着你,你带着钱。

@新浪无锡: 你一定要带着钱啊!

【延伸阅读:辞职,为了那些另类的梦想】

33岁小伙辞职搞无人机航拍月入十多万(图)

在《爸爸去哪儿》《舌尖上的中国2》中,都有航拍无人机的身影,当它嗡嗡升起,节目中的很多镜头一下子高大上起来。1982年出生的何筠从小就喜欢模型和摄影,航拍恰好就是这两种爱好的结合。从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计算机系毕业后,何筠在外企从事it工作,业余购买了一个几千块钱的入门级航拍器,自学影视拍摄、后期制作等知识,并把自己的一些作品上传到视频网站??

大学生放弃国企工作辞职返乡养野猪

姚春侨从集美大学机械专业毕业后,先在厦门的一家国企上班,月薪近5000元。去年6月,考虑到家里人常年养猪,家猪价格起伏大,销路不好,并不怎么赚钱,他开始在工作之余自学养殖知识,寻找合适的养殖方案帮助家里提高收入?

男子辞职去荒野铸剑

很难有人,在33岁的时候,已经尝试过两种截然不同的人生,而贾怀进就是。在28岁之前,他在滚滚红尘中逐浪,开过汽修厂,承包过鱼塘,卖过高尔夫用品,也曾借渔会友,而且还当过国企的中层领导。


法院辞职报告》由:免费论文网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
链接地址:http://www.csmayi.cn/show/31795.html
转载请保留,谢谢!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