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写论文?写好论文?免费论文网提供各类免费论文写作素材!
当前位置:免费论文网 > 范文百科 > 媒介批评范文

媒介批评范文

来源:免费论文网 | 时间:2016-08-30 10:33:12 | 移动端:媒介批评范文

篇一:媒介批评读书笔记

第一章:传媒是文本(Ⅰ) (我完整地读完这一章)

综述:(形式主义分析理论)

在第一节的符号学分析中,主要提到这样几个概念:符号、能指、所指、文本、意识形态等。按照索绪尔的理论,符号是由能指和所指构成的,而这里的能所指仅仅是最初的符号层次。从哲学上来说,能指是物质性的,所指是主观的,仅仅是一种概念的存在。能指是一种可以看得到或是听到的物质性的东西,是可以进行量化的。同时索绪尔还发现,能指和所指是任意的,也就是说符号的两个构成部分无必然的联系。

在索绪尔的符号理论中,所谓符号,就必须有意义,不然就不能称之为符号。而符号的意义又与它在结构中的位置息息相关。在这里我们不提所谓的横向结构或是纵向结构,简单地说,就是在不同的环境中,符号有不同的意义。但是这个意义是怎么来的?其实也很简单,以另一个事物作为陪衬或是对照,就显示出了事物本身的意义所在。因为单一的事物是没有意义的,也是不能够认识它自己的意义的,只有通过别人的视角,相对于“他者”来说你存在有什么价值,这才是符号存在的意义所在。这就是索绪尔提到的“二元对立是符号系统最基本的结构形式”

当然,符号的意义也是不固定的,前面已经提到过。同时,不同的语境,不同的时代,符号所处的不同位置,同一符号所表达的意义也是不同的,这里就不一一阐释。当然,符号也不是随机产生的。既然符号是一个系统结构,那么符号的使用必然要遵守一些结构规则,所谓“无规矩不成方圆”就是这个道理。不然符号就是混乱的,就不能够准确地表达出符号使用者所想要表达的意思。就不能够进行符号与符号之间的交流与沟通。用传播学的话来说,就是不能够很好的进行符号的编码和解码。

关于意识形态介入符号和文本的产生,符号归根到底还是由人构建的,是人赋予了符号以意义。可以说符号的意义是在人类诞生之后才出现的。其实不仅仅是文中“古惑仔”意义的产生,就拿近期大家热议的话题“城管事件”来说,“城管”一词,其实也产生了在其本身意义之外的另一层符号意义:暴力、不讲理等,这也许就是第二层次的符号系统。而第二层次的符号系统中的所指以我个人理解来看就是符号本身的外延,也就是符号所代表的一种象征意义,是刨去符号本身物质和概念之外的一种精神的代表。 在第二节的叙事学分析中,从卜罗普的叙事模式引出英雄这一符号。

在这一节中,最主要的莫过于格雷马斯的表意结构,即“符号矩形”,其实这一结构说白了就是对一个故事开始而后往后发展可能出现的种种情况进行地一个概括性的总结,发现这些之后发生的情况背后隐藏的叙事结构。而之后的一些研究者在此基础上对这一结构进行了一系列的补充。先后提出了“中介”“二元对立”等概念。在我看来,“中介”就是事件的开始状态,引导事件进一步发展的因素,这一因素可以是人,也可以是物,甚至可以是一种精神情怀等等。而杰姆逊则认为这一矩形叙事结构必须代入价值观念,而有价值观念就必然会有意识形态。价值观念赋予这一叙事结构以意义,而意识形态又通过价值观念反映在出来。举个简单的例子:文革时期不管是电影还是话剧都有表现明显的好人和坏人,地主和贫农,这一叙事结构就是阶级斗争的意识形态的具体反映。杰姆逊提到的“英雄是不存在的,英雄只是意识形态上的一种完美”,对此我表示十分赞同。英雄其实就是意识形态的一种理性状态,人们总是期望某个事件或是某个人是完美的,这其实就是意识形态的一种反映。

对于叙事学结构在新闻中的体现,说白了,就是换汤不换药,叙事模式基本上已经固定了,就是把每天发生的不同事件按照固定的叙事模式添加进去而已。以我在实习期间的经历来看,事实就是如此。不同性质的事件有不同的叙事模式,而通过不断地重复,从而加深人们对此类事件的定性认识,因此再发生类似的事情时通过新闻的报道往往会形成舆论,而这种舆论恰恰就是这种叙事模式长此以往造成的影响所导致的。

接下来的后结构主义分析则对前面已经构建在起来的语言学模式进行批判,颠覆了传统学说的一些观点。在德里达的眼里,所谓的“终极”是不存在的,他认为真理是不断发展变化的。这一观点也符合哲学上事物是发展变化的这一观点,真理也一样。不同的时代,必然产生不同的声音和观点。就如同牛顿的力学理论一样,在牛顿的年代是正确的,是“真理”,但是在爱因斯坦的年代就显示出了其局限性。为此,德里达提出了“补充”的概念,所谓“补充”,是在原有的基础以上加上一些新的意义,而不是简单地数量上的增补。因为没有终极意义的存在,所以这一增补的过程是无限制的,永不停歇的。而巴特的能指碎片就比较符合文本的规则。所为符码,其实就是文本应用的规则,说的再通俗一点,就是语法规则。这样不管是什么文本,什么故事,其实就是各种规则的重组、交织,从而衍生出新的意义。为什么说他的文本复数直接宣布了文本原作者的死亡呢?其实很简单,因为不管是什么文本,在进行语言的组织时,总会不知不觉地引用到外来话语,不管是有意的还是无意的,即使不是直接引用,在话语的表达上也会跟别人的话语有意义上的相似,“作者”的思维也是受外来话语的影响的。

现在来看看哪些传媒作品符合后结构主义的理论,其实那些对现行体制构成直接或潜在威胁的传媒作品其实都符合后结构主义的理论。自然而然的,这些作品都不是主流的作品,从而是边缘的。因此后结构注意的分析对象大多是边缘的作品。

问题:

我并不是完全同意书中的一些观点,就拿索绪尔认为语言包括所有的符号使用的规则,而言语则是我们日常的话语,它是上述符号和规则的具体应用。(P4)在我看来,语言主要是以书面的形式呈现,以文字为载体。而言语主要是以口头的形式呈现,具体表现就是我们日常的说话。至于索绪尔提到的符号使用规则,我个人认为应该独立于语言和言语,是这两个方面的应用规范。

还有一些地方不太好理解,如符号的三个不同层次问题。(P7)前两个层次我基本上能够理解,但是第三个层次我是无论如何让也想不清。还有杰姆逊的批判叙事学理论中说的“第三者”本身就是一个意识形态的角色,它的功能是实现某个神话或某种意识形态观念,(P13)这就不太好理解。“第三者”的意识形态体现在哪里?为什么说它的功能就是实现某个神话或是某种意识形态观念。在后结构主义分析中,德里达的“延异”观点不是很清楚,(P21)能指和所指的对应关系是怎样的?能指和所指为什么不是步调一致,符号为什么不再有自己固定的位置?

启发:

读完这一章,我感觉对自己的研究启发最大的就是符号这一概念的理解。不管是写论文还是做研究,最终都可以归结为对符号的研究上来。 其实,我们日常的生活、学习都是在跟符号打交道。吃饭有饮食符号,日常交往有礼仪符号,穿着有服饰符号等等。伴随着对符号的理解,我们可以清楚地感受到符号的魅力和重要性。而符号必然伴随着意义的产生,可以说符号跟意义是分不开的。这就要求我们在运用符号时一定要注意符号的意义,既不能混淆,也不能滥用。只有按照一定的符号规则来组织符号,才能更好地发挥符号的作用。这一点在传播学上显得尤为重要。因为传播学就是对符号传播进行研究的一门学科。在这里,我们不仅仅要弄明白每个符号的意义,还要分析研究符号与符号直接的直接或是间接的关系。不仅要弄明白每个符号自己的涵义,还要从整体把握发现符号的整体所体现的背后的意识形态或是符号意义。当然,也少不了符号之间的交流与沟通。这就涉及到符号的编码与解码,在这之间更应该弄清楚符号的意义,以及符号之间的规则。只有这样,才能准确地进行符号之间的沟通,受众才能更好地理解编码

者的意图,从而避免出现误解或是信息的遗漏。

再者,通过这一章的学习,我还了解到十分重要的一点,那就是符号的意义是不固定的。它会随着社会的变迁而进行改变。另一方面,一个符号的意义也是多样的,符号的意义也分好几个层次,在不同的社会环境中会有不同的意义。这就要求我们在进行研究的时候要准确地把握符号在当前社会环境下的意义,不可生搬硬套。在研究时,既要准确地把握符号的本身含义,又要很好地理解符号在整个整体中的意义。

在进行研究时,不要忘了符号背后所反映出的意识形态的问题,这一点也是十分重要的。符号的意义往往是意识形态的反应,意识形态在符号意义的行程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占主导地位的阶级往往在符号意义的形成过程中占有优势,这既是所谓的主流价值观。而其他人群的话语权虽然有时也会发出声响,但是远远不能构成主流,只能沦为边缘形态。这也是后结构主义极力在做的,他们分析处于边缘的传媒作品,力争从中找出反映社会现实的声音。其实研究也是这样,兼听则明偏听则暗。在做研究时,要尝试吸纳百家之长,多听听各方面的意见和建议,这样你的研究才有说服力。因为你最大程度上做到了统筹兼顾,不会因为只听从了一方面的声音而显得没有说服力。

第二章:传媒是文本(Ⅱ)(我已经读完全章)

综述:(意识形态批评理论)

在第一节意识形态批评中,着重讲到了文本背后的意识形态。在这些批评家的眼中,那些文本的意义,已经不仅仅局限于文字的表面意义,而是更深一层的其背后所存在的意识形态。正是这些意识形态,决定了文本的深层含义。可以说文本是意识形态的表现形式。

所谓意识形态分析,就是解读文本所隐藏的深层含义。这种深层含义可能是作者的弦外之音,又或者是一种背景的声音。而意识形态分析也不仅仅局限在文字和话语上面,它还从各个方面来批判。如权利、阶级等。它从生活的各个方面来揭示生活中的不同阶级,不同声音。在此,意识形态批评便构建了一个文本的世界,这一世界与现实世界一样,有不同的阶级,不同的声音,而不同的则是子民变成了文本。在这个世界中,同样有不同的阶级,有阶级就有阶级压迫,这是毫无疑问的。而意识形态批评理论做要做的,就是揭示文本世界中的阶级压迫。说的通俗一点,就是揭示在这一文本的世界中,处于劣势和边缘的文本,以及产生这种阶级压迫的原因。既然是批评分析,那么就少不了分析方法。在这里我们来看看意识形态分析的三种方法。

1、意识形态反应理论:从能指的有序处寻求有序的意识形态。听着好像很深奥,其实很简单。就是对一个作品及其作者所代表的意识形态进行分析,从而找出这种意识形态是怎样通过他或她以及他们的作品反映出来的。分析发现往往存在这样一种现象:在现实社会上占统治地位的阶级的意识形态其在文本世界中代表的文本也占统治地位。这种现象不仅仅在文本世界中,在现实世界中的大众传媒中也很普遍,即话语失衡。那些占统治地位的阶级话语权总是占优势。这也是当前社会的一种普遍现象。这种理论分析方法在传媒中的运用表现就是传媒文本如何曲解“事实”,例如如何错误地表达普罗大众的“真正利益”。

2、意识形态结构理论:从能指的无序处寻求有序的意识形态。这一理论的代表人物是阿尔图塞。他的观点阐释了这样一个道理:意识形态的本质是社会上阶级关系或是权力关系的再现。也就是说从文本反映出的意识形态我们就能看出当时的社会权利或是阶级关系。他在书中举出的俄国改革前后的农民的矛盾和阶级关系的变化其实在中国的社会关系中也并不少见。中国历史中也出现过类似的社会关系,如:辛亥革命之后的农民状况。这一时期的文本是无序的,但是从这些无序的文本中能够看出其背后有序运作的意识形态。这一理论的具体应用就是传媒文本批评家更关心这种结构性的规限和由此造成的意识形态效果。

3、意识形态构建理论:从能指的无序处寻求无序的意识形态。这一理论的批评家们认为意识形态是构建的,而不是预设的。这一理论的代表人物霍尔认为意识形态的命运是通过斗争产生的。只有通过抗争才能才能在众多的意识形态中生存下来。而且简单的斗争是远远不够的,还要兼收并蓄,要学会包容。俗话说海纳百川,有容乃大。意识形态也是这样的,否则就很难持续生存下去。试想虽说如果只有一种声音固然独占鳌头,但是很难发现自己的不足并且进步。只有存在不同的声音,才能有竞争,才能有压力迫使自己不断前进。其次,他还认为语言不属于特定的群体和阶级,这一点是十分正确的。每个阶级都有自语运用语言的权力。虽然存在阶级差异,但是不可否认语言是无国界的。其次,每个阶级也拥有自由解释语言的权力。对语言的不同编码就会产生不同的意义,这也是同一符号被不同的人运用会产生不同的意义的原因所在。自然,解码的不同同样会导致这种结果。这种斗争胜利的外在表现之一就是对文本的占有和使用。胜利的阶级在文本的使用上占有优势。应用这一分析方法的批评家则偏重于意识形态生产过程的分析。

在第二节女性主义批判理论批评家认为主流话语是男性压迫的工具,主流话语基本上是单声道的,男性支配的。这是有一定的道理的, 虽然古代有一段时间是母氏社会,但是近代还是男性社会的,从权力顶层,企业高管等以男性居多就能看得出来。这就导致话语权掌握在男性手中,而女性的声音总是那么地微不足道,且关注的人很少。即使发出了话语权,也会受男性声音的影响。而马克思主义学派的女性主义批评家们则在女姓话语权的批评上存在两极的倾向。要么是温和的,要么是激进的。而在对女性话语权较男性少的问题的原因分析上,他们从经济和性别两方面来分析。这本无可厚非,但是却并不全面。在经济问题上他们认为经济制约了女性话语权,而性别上的男性压迫则使得他们是男人为敌人。这就有点偏见和激进。

至于激进的女性主义批评,则认为女性在男性的压迫下不得不采用迂回的方式表达自己,即采取一种比较委婉的方式来发出自己的声音。而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男女生理和心理上的差异不同。他们强调男女差异,而非平等。他们中的代表人物卢宾认为女性受压迫的根源是性别制度,而非经济因素。

后结构主义学派的女性主义批评主要目的是解构父权制话语。他们利用男性话语所提供的空间,巧妙地解构和垫付这一话语。这一理论中的女性主义精神分析学者认为借助话语和写作可以来解构男性的话语权和象征世界。他们也为此付出了一系列的实践。 在第三节后殖民主义批评中,主要以萨伊德的“东方主义”为主要内容,所谓后殖民主义,简单那概括就是西方霸权主义在话语方面的表现。萨伊德的“东方主义”理论的观点主要有“东方”:西方的发明;“他者化”了的东方;“失语”的东方;“东方话语”:霸权的话语以及东方主义:统治东方的权利机制这几个观点。简单来说,“东方主义”观点认为东方无论从哪个方面都是落后的,而西方则是先进的,是文明的代言,西方对东方的一切都是合理的,是理所应当的。这些也符合了西方霸权主义的需要,为其入侵东方提供了理论上的基础和借口。但这一理论也是有缺陷的,那就是太绝对了,把什么都说成必然的,不管是西方的霸权主义和东方的落后都是绝对的。这显然是不正确的,带有偏见的。后殖民理论应用于传媒上就是传媒的后殖民主义批评,这一批评主要关注西方传媒在关于第三世界的报道中如何体现出后殖民主义的。这些作品大都将东方丑化、妖魔化,而且在一定程度上延续了西方对东方的落后、愚昧的看法。

问题:

1、在这一章中提到意识形态是预设的这一概念,何为预设的?具体表现是什么?而在意识形态构建理论中又提出意识形态是构建的,构建体现在哪些方面?与预设的有什么不同吗?(P34)

2、在后结构主义学派的女性主义批判中提到父权制二元对立,是哪二元对立?为什么说父权制二元对立的思想模式和话语模式才是深层次的原因。(P45)

3、后殖民主义中提到的宗主国是什么意思?有哪些代表?(P52)

篇二:媒介批评 笔记

媒介批评

一、媒介批评的内涵与视角

媒介是人的延伸 新媒体发展 社交媒体 媒介化社会

媒介批评:媒介批评就是对大众传播媒介的批评。是对媒介产品以及媒介自身所作的理论分析和价值判断。媒介批评是一种理论思维,依托某中思想理论对媒介进行分析。在分析中包含着价值判断。

媒介=真实?

什么是谣言?

真实的现实?虚拟的现实?

媒体框架:

中国媒体对灾难进行的报道

外媒

不同的媒介观,造成了不同的媒介框架

我们通过媒介的认识框架获取对现实的认识。

媒介、文化、社会之间的建构关系:

媒介批评理论解决的核心问题

媒介和文化社会之间具有不可脱离的关系(深刻、互动。媒介体现出文化形态,本身是社会文化反映的形式,影响社会建构)

误读、认识偏差

媒介给了我们什么样的世界?(机制、形成原理?)

从社会文化、意识形态、政治经济技术层面,揭示媒介与人、社会、文化、技术的深层次关系。

基本的价值立场 反思性的批判

基本取向 价值 批判 阐释

立足批判价值立场,传播观念、背景,通过人文学科

批判视角 宏观 哲理 思辨 抽象的归纳 批判哲学(康德 三大批判理论 反思性) 批评视角 中观 理论 针对个案展开 两种含义

评论视角 微观 现实 感悟 新闻评论 新闻稿 观察 感悟

篇三:媒介批评的文本理论

[内容摘要] 媒介批评是用解释学的方法对媒介和新闻作品进行解读,通过剖视文本把

媒体和外部世界的关系或新闻的意义提示给受众。新闻文本是一个思想载体,对这个文本世

界的充分体悟和分析,才能使人们达到对媒体和新闻的真正理解。克服文本与解读者之间的

陌生和距离,和文本融合在一起,从而同化文本的意义,并创造另一个文本,把批评的见地

和机智表现出来,是媒介批评的完整过程。媒介批评最终要对媒体和新闻作出解释,再现和

重构记者的意指,揭示潜藏的文字背后的原意和内在意义。 [关键词] 媒介批评;新闻的

解读;文本的构成;文本理论 媒介批评者对媒介与新闻作品的解读,包括理解、解释和文字

表达,需要掌握文本理论。展示媒介行为与新闻作品的语言篇章,称作媒介文本,媒介批评

间对上述文本的解释,即把解释学的方法应用于媒介批评 “解释学”可以宽泛地定义为对于

意义的理解和解释的理论。① “意义”是一个抽象的,很难有明确、统一定义的概念,却是

人们最普遍,最常见、最不可缺少的东西。媒介批评就是批评者把媒介现象的意义通过剖视

文本揭示给受众。 一、 新闻文本的构成 西方解释学者认为,“文本就是由书写而固定下来

的语言”。②文本之所以被看作是言语的作品,因为它是一个构造起来的整体。这个整体已经

不能还原为它的句子。同样,新闻作品的文本不是语言的简单组合,也不是由导语、主体构

成的惟一形式,而新闻事实的有机整体,其意志和心理的意义具有不同的效果。一旦摆脱了

报道者的即时性,文本可以超出报道者的语境所具有的种种历史的、心理的、社会学的限定,

表现出更广泛、更重要、更奇特的意义。质言之,新闻文本及它说的东西,已不是记者要说

的东西,它表现为文本内容要素的结构方式,揭示内容的外部特征与形态。 揭示文本生成与

构成的特征与规律,是解读新闻,把握媒介批评对象的主要程序。 新闻文本对于受众来说,

是一个思想载体,能够沟通本体论与方法论。正是通过对文本和这个文本世界的分析和解说,

人们才达到了对新闻的理解,使认识同现实联系了起来。通常,如果我们不能直接指出一个

我们所说的东西或事情,我们至少可以将它置于一个对话者共有的、独特的时空网络。而在

文本中,就不再有记者和受众的共同处境,指称的直接特征消失在作品中。新闻的指称是新

闻文本中所指示的事物,它可能是直接 的宣示,也可能是悬置的意图,受众不付诸联想就意

识不到它的存在。新闻确实有指称悬置的现象,但这只适用于某种类型的指称,并不是一切

新闻都把自己的意义悬置于文本之外。 下面这条新闻,可以帮助我们认识新闻文本在构成上

的这一特点: “花12万,就是让你淘汰我” 私企老板经营观念惊人 哈尔滨消息 “我们花

12万元请总经理助理,不是请你来帮我,而是让你来淘汰我的!”17日下午,在和平金属公

司招聘现场,一位来自哈市某国企大厂、拥有硕士学位的厂长,被只有小学文化的私企老板

抛出的这一观点深深触动。 17日下午,一位“曾管理过5000余人国企大厂的厂长”来到“和

平金属”,应聘标出年薪12万元总经理助理一职。在对“企业的效益是谁给带来的”和“总

经理助理是做什么的”两个问题的回答上,这位厂长的含糊其辞不能令私企老板满意。这位

私企老板当即提出:“企业的效益就是你自己的!这是我们私企老板与你们国企领导在观念上

的本质区别!我请总经理助理,就是要他来淘汰像我这样知识水平不能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

经营管理者。”应聘的国企厂长表示,私企老板的这些“激进”观点让他始料不及。

[!--empirenews.page--]另一位国企办公室主任在应聘中表示:“老总让我做啥我都能做好,

保证每件事都不出错!”对此,私企老板则当场“点评”:不出错,就意味着不开拓!国企厂

长感慨道:“我们和私企的确存在观念差距。来这应聘,对我来说是上了生动的一堂课!” (《北

京日报》2000.4.20) 这篇新闻语言展示的意义,令人深思,而悬置的指称更为丰富,这就

是国企厂长为什么没有私企老板那样的观念?私企老板主动找能人淘汰自己,某些国企老板

却占着位置不干事,不想让能人代替自己,二者的差别是如何产生的?这条新闻中的意义和

记者的意图也许不同,但通过文本却自然地显露出来。新闻的意义悬置,不能脱离文本的语

言和内容结构,但它是在新闻事实之外、由新闻暗示的某种更为重要的思想。如果批评者在

联想中不纵身一跃,就触摸不到高悬于新闻之上的这种思想,我们可以把它称作新闻文本的

内在意义。 新闻文本是个事实复合体系,若干小事实的链结和相互作用,表明文本的外在和

内在意义,其构成方式如下: (一) 事实序列形成新闻作品的外在结构,而新闻事实互相

揭示的联系则是新闻的内在结构,新闻文本是事实的外在和内在结构的统一。新闻中以人事

为核心的事态链,可划分为若干连续性环节,获得事实在空间和时间上的互动性。新闻文本

的外在结构是这些事态的关联组合,受众凭感官可以观察到;但要显示一条新闻报道的要旨,

则要把事实中的若干倾向性要素,有机地组合起来。要达到这一报道目的,需要巧妙地安排

文本中的事实,让新闻透露某些本质的东西,使受众获得可感性和可悟性。媒介批评面对事

实中现象和本质之间的关系,不能只看一面,不顾另一面;也不能只看文本的外在意义,不

看文本的内在意义。新闻文本的外在意义是新闻直接告诉受众的思想,而内在意义是新闻事

实的悟性世界,是新闻的潜在思想。 (二) 新闻事实是一种被记者消化、加工的事实,在

文本中的展示都带有媒介主体的色彩。事实作为被媒介涵化的制成品,是一切新闻文本建构

的特征。这不单指事实选择的详略,而主要是指报道的事实带有记者的释义性安排。每一幅

电视新闻的图像及其解说,都是被媒介加工的文本,记者的理解飘浮在画面上。可见,新闻

的文本是新闻的意识形态化,借助传播技术隐蔽地发挥作用,越来越产生不可理喻的奇效。

(三) 以非语言手段表现记者的倾向,构成新闻文本意义的明确暗示,是文本外在和内在结

构的中间状态。对新闻事实评价可用非语言手段表示,一条新闻的是非、是否重要、是否有

意义,可以通过处理信息的顺序和显化方式透露出来。版面位置、字号对于报纸新闻是常用

的非语言涵化,广播电视新闻按一定主题组成有机的序列,包括文字稿、音像素材和播录制

等环节,被赋予更多的意义。把关人使新闻信息在总体上得到把握,包括删改、安排播出顺

序、撰写评论,让整个节目达到最佳的听觉或屏幕效果。 (四) 使用特殊语体润色新闻内

容,给文本打上主观烙印,新闻便呈现出特殊的格调,往往带有思想色彩和媒介风格。 文本

的语义信息,其实就是指语言载体自身所包含的意义,文本的字、词、句以及某些语段、修

辞手法等,都是对语义信息的诠释。离开了语言的载体性诠释,几乎不可能读懂每一条新闻。

不管新闻内容和意义如何,语言诠释是由文本的载体性质和类别形成的,了解这一点对解读

新闻作品是不可缺少的。 [!--empirenews.page--]就新闻文本构成的纵向要素,是一个“多

层结构”,即由4种异质的层次构成的有机整体。第一个结构层次是语言和建立在语句基础上

的高一级的语言构造,可以说是“语言学的现象层次”。第二个结构层次是“不同等级的意义

单元”,也叫做意义系列层次或“意群”层次。由于有意义的句 子和句子系列展现出具体事

实,人物和事件构成特定的有机世界,我们能感受到这一世界的存在。第三个结构层次是由

多种图式观相和观相系列所构成,是一个“系统方向层次”,指的是作品陈述的世界。每一种

记者观相都是现实的一种被观察到的存在模式,不仅[1][2][3]下一页 在记者头脑里预先形成,而且绝大多数受众根据经验也有某种印象。第四个结构层次是由再

现的事实及其变化构成的展望层次,使人们联想到未来,这个层次包括再现的意向性和再现

客体及其变化的方向。 上述这4个结构层次之间的关系是层层递进。第二个层次是由第一个

层次启动的;第三个层次又是由第一、第二两个层次孕育的;最后一个层次则是由前三个层

次延伸的结果。从总体看,新闻文本是连动式的层叠结构,可分为深层的暗示结构和表层的

再现结构。表层的再现结构是记者自觉构思的结果,批评者常常停留在这个层次而不能把握

文本的深层世界。深层的暗示结构是记者所未意识到的,即所谓“内在机制的投射”,对文本

整体的传播效果起着决定作用。 媒介批评理论排斥绕开文本的再现层次而走向深层的暗示结

构,因为缺乏对作品共时性内容的分析,往往会陷入神秘主义。一般来说,文本的表层结构

更多地包含着共时性的特征,而深层结构则更趋向于历时性,体现着文本意义的某些延续。

对两种层次的结构,在解读中注意分析和综合把握,能发现记者选择什么样的结构形态。从

这个角度说,任何一个文本都存在一种内层的思维结构,即作品潜在的思维状态。这是抽象

的,动态的,孕示着文本发展的多种可能性,成为报道倾向的一种扩充过程。在文本构成的

分析中,批评家力求揭示内在的思维结构,才能深入地把握内在意义的组构。 二、 由文本解读向批评过渡 面对文本世界中具有意义的各种事实作出自己的理解,追问它们的意义,是对文本进行探究。所以,解读是寻求理解和自我理解的活动,不仅表现为对客体把握的技术(方法),也是批评者的基本行为方式。 基于这种认识,解读新闻作品,是对作品文本的理解、解释和建构,是“主体与客体”的对话和交流。有人认为解读“首先是一种感觉活动,人们通过视觉器官认识了语言符号,这些语言符号反映到大脑中转化为概念,许多概念又组合成较大的单位,成为完整的思想,然后发展成为更复杂的思维活动,联想、评价、想象等”。③这是说,解读的本质有三:一是解读需要“结合头脑中储存的思想材料”;二是解读是一种复杂的、动态的思维活动;三是语义信息的筛选和提取要有读者思维的参与,语言材料本身不是信息,必须到文本内容中寻找信息。还有人认为,“解读活动和人的其他活动一样,具有复杂的心理因素,在解读活动中不但可以获取语义内蕴的信息,而且直接影响人的情感、影响人的个性和品格的形成”。④从这些解释来看,解读的内涵包括对作品理解、解释和意义的获取,是一种复杂的思维过程。[!--empirenews.page--]解读中的“理解与解释”是体现在文本中的精神活动,从文本外部世界理解其“内在的东西”,必然把体验对象的感悟融注到新闻作品中去。批评者希望在对“他人的世界”的理解和解释过程中,扩展自己的世界,获得没有被别人发现的意义。按照西方著名文艺理论家乔治·布莱的说法,解读就是理解和探寻作品的“我思”,“应是一个主体经由客体(作品)达至另一个主体”的过程。⑤换言之,解读新闻,不是简单地对文本呈现的世界加以评论,而是感悟和理解记者在文本中流露出来的意识,发现和认识记者的过程。这是一个从主体经由客体再到记者的探索,反转过来,则是一个与客体有关的主体转移到摆脱了任何客观现实的主体。总括而言,批评者的活动正是与新闻文本的情感和理智的交融与同构。 实际上,一切解读的目的都要克服文本与解读者之间的陌生和距离,使自己和文本融在一起,从而同化文本意义。这一批评同构能够揭示媒介文本的深层意义。所谓文本同化,就是使最初难以发现的东西成为自己的东西,再现自我的理解,把客体的隐蔽意义显化于人们的视觉,并被他人所认同。在解读中,把理解力凌驾在文本之上,向文本敞开自己,接受和创造一个扩大了的自我,使媒介批评在更真实、更深刻的境界中再现现实。所以,批评者的自我创造能力就是发掘文本外在结构不能显露出来的思想追求,在建构批评文本的同时也建构自己,并以另一个文本的创造把自己的机智表现出来。 对新闻文本的解读并非是单方面的解释,而是批评者与文本作者共同破解,把文本包含的丰富内容复现出来,并加以充分地体悟。由于渗入自己的重新开拓,再构出批评者在解读之前所不曾想到的东西,从而使文本的意义更为丰富而厚重。批评者这种能动性的参与,不是对文本“原意”的追索或还原,而是积极的理解、解释和建构过程。这需要批评者以自己的各种感官去品味、去探究,调动全部思索融注入思想悟性。在这里,理解的主体与客体、感性与理性、具体与抽象、事象与思想、有限与无限达到历史与现实的“整合”,消解了其间的对峙和鸿沟。 解读者的特殊心理活动、独特的情感意志,都将在解读过程中打上印痕,在文本中感悟到的只能是他自己感悟到的东西,是对世界、对人生的一种关照和透视。凡是真正优秀的批评者,无不具有这种能动性,无不能够通过表层的文本结构,对文本中唤出的世界作出深层的开拓和创构,见人之所不能见,感人之所不能感。 任何新闻作品都存在“未定点”,这是一种未完成的图式框架。我们可以把新闻的“未定点”界定为新闻无须公开说明的一些情况和思想,由此产生的意义缺漏。对于新闻主题来说,称作新闻价值的隐缺。这种情况恰恰使人对新闻的内容产生某种联想。当批评者把文本中的未定点补充起来,新闻批评就铸造了意义圆满。对于记者来说,文本往往是不圆满的,意义的阐发总是相对的,这恰好为批评者驾驭文本提供了难点,也提供了发挥才干的机遇。在解读“对话”中,由于解读主体把新闻价值的隐缺加以填充,文本的意义和价值才获得真正的实现。高层次的媒介批评与新闻解读,绝非仅仅探寻和领悟作品的思想主题,表层地解释文本的结构,而是切入文本的深层领

域和内层境界,抵达文本深层的意义。 [!--empirenews.page--]新闻解读和媒介批评,不可分离地联系在一起,二者互为条件,互为因果。这表明解读与批评是一脉相承的,但从本质上看,解读是批评的第一步。解读切入文本的实体,化身于文本,对作品本体进行细致的重构;而媒介批评则是把这种解读表达出来,对新闻文本进行判断和评价,带有浓厚的思辨成分。媒介批评产生于解读,又独立于解读,因为它需要组构一个新的文本。媒介批评超出解读活动,是解读的升华,也是同新闻理论并行的另一种理性化。解读的目的是要达到理解文本意义,批评则不仅要把握文本意义,而且还要创造新的文本揭示这种意义。因此,解读可以加深对新闻的批评,但又不等同于新闻批评。 三、 媒介批评中的解释 解释是指对媒介现象及其意义作出说明,以对文本的理解为基础,要把作品放到更广泛的关系中去看它的倾向,并用准确的语言表达出来。没有理论层面上的解释,就不会有媒介批评,人们就看不出一篇新闻的更多的价值。 解释新闻作品的前期活动是对它的理解。“理解”这个概念人们通常是这样使用它,即这个概念不仅意味着对记者意指的把握,而且也意味着如何与记者内心世界相吻合这个事实的把握。“理解”包含着认识,像对词义的把握属于真正的认识一样,对意义的把握也同样属于真正的理解。但是,新闻中词义和意义之间存在明显的区别,严格界定分析的目标是必要的。如果要揭示新闻作品中的含义,那么表述含义就是目标所在,这就是解释活动的目的。表述的含义就是作品中文字意欲传达的含义。那么,揭示出它的含义,就体现了批评者的意志,演绎出解释的话语。但这种揭示应是一种客观认识,批评者从记者那里解放出来只是为了使自身有更广泛的理解的可能,以便把与记者的作品发上一页[1][2][3]下一页 生关联的现实真实地反映出来。据此,把“解释”视为对记者意指的再现和重构,不只是说明本文给我们提供的现有的东西,而且还要阐发那些“未定点”的内容。读完下面这篇新闻,会对这一点有所领悟。 江西省原副省长胡长清被判死刑 新华社讯 昨天,江西省南昌市中级人民法院对江西省人民政府原副省长胡长清受贿、行贿、巨额财产来源不明案作出一审判决,胡长清因大肆收受、索取巨额贿赂被判处死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 根据检察机关起诉指控,法庭经审理查明,自1995年5月至1999年8月,胡长清在担任国管院宗教事务局副局长,江西省人民政府省长助理、副省长期间,先后90次收受、索取江西奥特汽车租赁有限公司总裁周雪华(另案处理)、江西金阳光企业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李卫东(另案处理)等18人及江西省商业储运公司的钱物,折合人民币共计544万余元。其中人民币280万余元,美元8万元,港币94万元以及价值97万余元人民币的贵重物品。胡长清还利用职务之便,多次为有关行贿人谋取利益,造成国家巨额财产损失。 法庭审理还查明,胡长清为了自己职务提升及工作调动拉关系,从1997年初至1999年6月,先后5次向他人行贿共计人民币8万元。此外,胡长清还对明显超过其合法收入的价值人民币161万余元的财产,不能说明合法来源。 [!--empirenews.page--]法庭认为,被告人胡长清身为国家工作人员、政府高级领导干部,大肆收受、索取巨额贿赂,并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为他人谋取利益,已构成受贿罪,且数额特别巨大,造成国家财产的重大损失,社会影响坏,情节特别严重,应依法严惩。法庭还认为,胡长清为谋取不正当利益,向国家工作人员行贿,并对其巨额财产明显超过合法收入的差额部分,不能说明合法来源,分别构成了行贿罪和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 江西省南昌高中级人民法院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有关条款的规定,以受贿罪判处胡长清死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并处没收全部财产;以行贿罪判处有期徒刊2年,以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判处有期徒刑4年,非法所得予以没收。数罪并罚,决定执行死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并没收全部财产。 (《北京晚报》2000.2.16) 从字面上看,这篇新闻的意指是否只是胡长清的犯罪事实和执行死刑的原因?当然不是,如果我们调动理解的创造性,就会发现记者的其他意欲。比如:胡长清是通过行贿升任江西省副省长的,说明现行干部制度存在严重的缺失;他行贿的8万元给了谁?收受这笔贿赂的人比副省长的权力更重要,为什么没有追究,或者追究了没有报道?这是否在说,

在法律面前仍有“优惠者”。反腐败的弹性空间如此之大,胡长清的犯罪就不是个人的问题了。批评者挖掘到这些意义,并在解释中阐述这些意义,才能作出中肯的解释。 记者的意指是新闻作品的原意,隐晦地潜藏在文字后面,新闻作品公开表达的意义称作新闻的文本意义,借助文本结构曲折表现出来,二者的统一和容纳是新闻报道的全部意义。媒介批评对新闻作品的理解不仅探求文本意义,而且要揭示文本背后的原意,准确地对新闻作出解释。 法国哲学解释学的精神领袖保罗·吕格尔,就解释(explanation)和理解(understanding)与“意义”(meaning)之间的关系,得出如下结论:“在解释说明中,我们展开意义与命题的层次;而在理解中,我们由综合从整体上把握或理解了各个部分的意义。” ⑥理解和解释的内容都被规定为意义,当意义在整体关系中凸现时,我们就视为理解的实现;当意义被表达或逐次展开时,就是在解释说明。解释和理解不断地相互渗透、相互作用,二者始终是媒介批评中融汇在一起的思维链。解释属于方法范围,理解产生、伴随、完结着解释,因而也包容着解释。它本身并不是方法,但却与解释结合在一起。 解释反转来又以分析的方式推进着理解。 传统解释学从来就把理解作为方法问题来研究。在解释一篇新闻作品中,对于字义、作品意义的理解,首先考虑的是如何用恰当的方法去达到理解。方法在这时相对理解而言,要服务于批评。传播解释学解释一部作品,是要通过理解发现作品文字中蕴含着的“原意”或“意义”,这样,理解不过是揭示意义的思维过程和结果,把握文本意义运生的原因。解释始终不能离开理解,或是作为理解的结果,其任务首先是克服历史偏见或个人偏见,以便正确地使用理解的方法。 所有解释的可能性最终都在语言之中,语言的特殊功用是作为理解的外壳,溶合理解的视野并把它呈现出来。 我们生活的世界本质上是语言的,在语言之外,没有一个理解和意义的“自在世界”。也就是说,解释主要借助语言才能实现,但不应狭义地认为,解释仅是语言的理解。从形式上讲,理解在非语言的心理层面也可能发生,更确切地说,心理活动卷入语言和非语言方面,但解释只能是语言的。非语言的理解成为可能,是语言提供了心理和文化上的基础,塑造着人的理解力。媒介批评家的解释只能在占有语言之后才会发生,同时要借助语言表达自己的理解。解释新闻中的含义离不开语言,这是指新闻中的语言,同时还包括批评家自己的语言。在新闻中,有许多言外之意可以理解到,媒介批评家的目的之一就在于解释新闻文本中可以意会到的东西。 [!--empirenews.page--]人总是在某一特殊历史时间对新闻文本进行理解,那么联系他所生活的背景和眼前的现实不仅是可能的,而且是必须的。如果说过去和现在可以同时在我们的解释中交互作用,人在历史中理解历史,也在历史的名义下,进入历史的解释。批评者面临一篇新闻,他所得出的结论一旦联想到历史和未来,它的正确性就有可能建立在广阔的时空检验的基础上。每一代人理解自己,是根据他的现在和他对未来的期望,以及他对历史的体验这三向联系展开的。在解释的每一时刻,历史决不能被视作与现在分离的过去,而现在又总指向未来。解释也意味着接纳不熟悉的世界,表现为解释者的视野拓宽,提高对所不熟悉的作品的理解能力。要求对新闻作品的解释达到统一,是对人的理解提出的非历史性的要求。人只要思想着,理解着,就会出现“百家争鸣”的思想状态。解释总是多元的。 解释具有创造性,这是来自理解的独到性。媒介批评家不要观察别人的理解,更没有必要服从记者的理解,那样的话,就无法客观地解释文本。 解释是理解的外化,而理解同时是创造的过程,创造性的深度和正确程度,决定对新闻作品解释的科学性。创造之所以成为解释过程中要发生的事,在于理解永远是个人的,每个人都在与作品的接触中,瞬间形成了与历史和文化上的交汇,依据生活经验给这种交汇烙上个性。由此推断,批评家们总是以自己的经验占有他人无法取代的理解视野,容纳他所感知的解释对象。解释者所理解的范围,并不一定是他所理解的内容,有时甚至会与之无关。但另一方面,从认识能力来讲,批评家们不可能在理解中穷尽对象的全部内容。因此,来自个人生活经验形成的视野,使解释必然在认识难局中发挥创造性。 在永远无法消除批评主体的个性的前提下,解释媒介时就难免注入个人的东西,甚至歪曲新闻文本的意义。这是媒介批评的最大不幸。


媒介批评范文》由:免费论文网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
链接地址:http://www.csmayi.cn/show/32309.html
转载请保留,谢谢!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