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写论文?写好论文?免费论文网提供各类免费论文写作素材!
当前位置:免费论文网 > 范文百科 > 事件特稿范文

事件特稿范文

来源:免费论文网 | 时间:2016-09-01 10:55:32 | 移动端:事件特稿范文

篇一:特稿中的人物和故事及写作通病

特稿中的人物和故事及写作通病

2009-01-07 19:35:00| 分类: 编辑传道|字号 订阅

[转帖]特稿中的人物和故事及写作通病

A.人物是新闻特稿的主体

人物是新闻报道的主体,这句简单的话在我们长期的新闻实践中并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每天翻开报纸,大量的新闻报道无论是消息还是通讯,都很少看到真正意义上的新闻人物。事实上,任何新闻都是人造的。每一条消息中都应当有人物出场,不见人的新闻是算不上一条好新闻的。举世震惊的兵马俑是一个农民一锄头挖出来的;影响全球股市的道琼斯和纳斯达克指数的波动,是格林斯潘清晨泡澡时的念头决定的;每一场战争都是由某个具体的人挑起,由一个人下令开火、让很多人生命的付出作为代价。生活中不是缺少新闻人物,而是缺少对他们的发现。

优质的新闻即使是一条短消息,都有具体人物的出场,让人感受到记者是从一个或一群人物所做的某件事情中发现了新闻。“和平号”空间站的坠落,新华社转发了一张照片,一位工作人员托着腮帮在沉思,这张照片就很经看。因为它表现了这一新闻事件中具有代表性的个体。还有不久前在44届世界新闻摄影比赛上得一等奖的照片《不在人口记录上的美国人》,是一个偷渡到美国的墨西哥人家庭的生活照片,这些都是通过具像反映世界的成功的新闻实例。

特稿的选材与写作与上述例子有相似之处。本文探讨的特稿,是在八十年代中期改革开放的背景下,出现在一些报纸的扩版之中,最初被称为“大特写”的新闻样式。它们以5000到1万字左右的篇幅(通常在一份报纸中占一个整版)来描述一个新闻人物和事件,或扫描一种社会现象。但与同期出现在杂志上的数万字的报告文学相比,它们显得更简练、快捷,更具新闻的特点。这种新时期的报道样式,体现了更人性化的需求。经过十多年的演变,许多报纸上的“大特写”已被更名为“特稿”,这个称呼似乎更专业一些,与国际媒体上“FEATURESTORIES”的衔接也比较得当。

从采访和写作上,特稿可以视为“通讯”的延伸与扩展。一般的通讯以数百或上千字来描述一个新闻事件,而特稿能比较从容地展示人物、事件与现象,还可以比较深入地对那些事件进行调查和分析。因此,在写作形态上,特稿比一般的通讯样式显得更丰富多彩。它是一个或几个人的特写照片,有时只是局部的工笔,而不是一个时代和某个城市的全景图。但是,若干年之后,这些细节清晰的特写,或许就构成了一幅生动的“清明上河图”。

文学和历史是新闻学的天然伙伴。董桥说:“新闻是历史的初稿”,具有记载人类历史功能

的新闻也是人学。历史长河是因奔腾的生命个体、某个特殊的性格和命运而鲜活的,这个特征也应体现在新闻报道中。而在展示新闻事实和特别报道见长特稿写作中,这个特征更应该获得充分而鲜明的展示。

最糟糕的是从抽象的概念出发,试图写出有“教育意义”的新闻。这种苍白无力的报道其实是不受读者欢迎的,它的“教育功能”是永远达不到预期效果的。几乎家家媒体都把读者称为朋友,但有太多的媒体在做报道时忘记了自己的宣言,而把读者视为每分钟都需要提醒和教导的3岁毛孩。

特稿与一般消息报道在选择和表现上是有区别的。一次地震、一场洪水发生了,人们在自然灾害最初到来时,希望了解这次灾难的级别、程度,以及如何躲避的信息。灾情稳定之后,人们则希望知道大家如何度过那些大难当头的日子、在劫后余生的救灾中又将怎样重建家园?这些故事就是特稿写作的题材。这种类型的新闻强调的是故事而不仅是信息。故事是用场景来表达的。故事中有人物,有对话,还有细节描写。故事的背景是人物生活和事件发生的地方。写作者如果能够把握好这些元素,就能令读者更多地体验到故事的意义。 在特稿故事写作中,新闻消息元素5个“W”的内容是略有变化的。“什么人”变成“人物”;“什么事”变成“情节”;“什么地方”变成“背景”;“什么时候”变成“时间顺序”;“为什么”变成了“动机”。这些变化使特稿具备文学的潜质。

特稿作者还要在生活中发现新闻人物或典型人物,发现他们的特殊性格,发现他们所蕴含的时代信息,这一个体对于社会和历史的发展是否具有特别的意义。一次换心术使一个濒临死亡的青年新生;一个民工成了老板;生活中的这些故事都是特稿取之不尽的题材。1979年获首届普利策特稿奖的《凯利太太的妖怪》(乔恩·富兰克林著),写一个医生为一个患脑瘤57年的妇女开刀的故事。结局是悲剧性的:手术失败,病人死亡。但这位医生和病人仍然令读者产生敬意,因为他们共同向神经医学、向生命的极限作出了挑战。记者选材的眼光是独特的,写作上尝试用契柯夫的方法,很精致。

意大利女记者法拉奇的世界政坛人物采访,以深入挖掘对方的内心世界而闻名。她思维敏捷,善于观察,提问尖锐,并以不经裁剪的特点发表对话全文。而其间插入的描写,更是用不多的篇幅就把那些风云人物的性格刻画得栩栩如生。在编著《风云人物》一书时,她写道:“这本书在7年中编成。7年中,我为《欧洲周刊》作了26次采访。我本着这种精神去访问我所要会见的人,除了获取新闻以外,每次访问都力求弄清这些人物与我们普通人到底有什么不同??每当遇到一个事件或参加一次重要的会见时我总是焦虑不安,担心自己没有足够的眼睛、耳朵和头脑来进行观察、倾听、思考,以便从中理解一条蛀虫如何钻入历史这块木头中去的??有哪一种别的什么其他职业允许你把正在发展的历史写下来,作为它的直接见证呢?新闻工作就有这样一种非凡的和可怕的特权。理会到这一点后,很自然地会深感到自己的不足。”(《风云人物采访录》)

走进特稿中的人物,他的新闻性可以是与一般消息相同的,做了一件新鲜的事情,具有一种轰动效应。但是,对特稿人物新闻性的理解还可以更宽泛一些,包容性更强一些。如果一个人物的故事很奇特,足以引起公众的兴趣,也应在特稿作者的视野之内。比如,一个家徒四

壁的人养了一屋子猫;一个“打工皇帝”把周末做义工看成是运动和休息,等等。林语堂说,这趣字最好,有益身心,人生快事莫如趣,科学发明也是靠这个趣字而已。沃特·李普曼把报纸描述为“永无止息的、不会长时间停留在某一点上的、覆盖面不断扩大的探照灯”,有时候我们不妨把读者的兴趣看成探照灯,她照到哪里,记者就该跟到哪里。一份报纸,如果人们连看它一眼的欲望都没有,空谈“教育”、“导向”又有什么意义呢?

B、故事是最基本、最具生命力的表达形式

清华大学国际传播研究中心主任李希光教授说:“新闻学是一门采集故事和讲述故事的学问”,这句话给我印象很深。读者爱听故事,报纸讲故事也有悠久的传统,在这一点上并没有东西方文化的差异,也没有伟人与庶民之分。故事是一种满足人类求知和娱乐需求的很好的形式,也是新闻表达艺术中最基本、也是最具生命力的形式。

纽约大学教授路易丝·罗森布拉特把阅读分成两类:传达和审美。传达的意思是从中获取信息。大部分新闻作品都属于这个类别。另一种阅读是审美,它指的作品是艺术地写出来的,比如《哈姆雷特》,一个虚拟的现实,它不是要给我们信息,而是让我们在体验中形成自己的看法。体现在写作上,除了上述两类,还有第三种方法:既为信息、也为故事的阅读而写作。记者可以写含有故事因素的信息,也要写含有信息因素的故事。故事能使信息闪光,信息能补充故事。

一个能够吸引我们的人物,通常会有一些特别的故事和鲜明的个性。而一个引人注目的新闻事件中,往往包含着一个或几个甚至一批人物的故事。因人生事(一件事由谁来做),由事出人(一件事推出一个人),二者走向不同,但可见新闻事件与新闻人物是紧密纠缠的。在采访中,对这两方面因素的收集缺一不可。如何取得采访对象的信任,进入他的内心,采集到他的故事,及其大量生动的细节,这是要经过长期的训练、花很多工夫才能胜任的。其中不仅包含一些采访技巧,还要具备对新鲜事物的敏感、对普通生活的兴趣,和善于理解、包容人的心情。当然,还有学习与批判的精神。

当我们把新闻人物和故事挖掘出来之后,还只是成功了一半。如何讲述这个故事,能否把它说得曲折动听,是决定一篇特稿成败的另一半原因。记者写特稿,是要向读者传递有价值的信息,试图影响他们对这些人物、事件或某个问题的看法,这是特稿的内容和观点。把这些东西恰当地表述出来,才能使文章具有较强的吸引力,使读者愿意接受你传递的信息,其中有很强的技巧性。

讲故事不能平铺直叙:从前有座山,山上有座庙,庙里有个小和尚??

普利策新闻奖特稿评选的标准是“一篇杰出的特稿首要关注的应该是文学性和

创造性。”《普利策新闻奖特稿卷》的编者戴维·加洛克说:“这些代表作堪称文学的纯正典范,它们的作者都是真正会讲故事的人,他们让戏剧效果和情节自然展开,懂得冲突和解决在叙事中的角色,假如需要的话,他们会毫不犹豫地在叙事中注入他们的强烈情感。”

我理解新闻特稿与小说和戏剧的相同之处,是它们都可能包含一些故事。在小说中,故事也许会表现得比较隐性,作者倾注他以往生活的经验和感受,可以完全主观地、带有强烈个人色彩地去虚构一个故事,安排故事的进展,以丰富的文学手段(包括夸张和变形)来表现人物、情节和细节。而戏剧因为是在舞台上表演的,故事的演变比小说更强调悬念、冲突和人物动作,情节的逻辑性也比小说强。优秀的小说和戏剧带给读者与观众的惊喜是通过艺术审美过程来完成的。

新闻特稿故事的迷人之处在于它是完全真实的。虽然并不排斥文学手段的应用,但它的基本点是非虚构性的,人物和情节是真实清晰的、通俗易懂的,它提供的信息与时代的联系是直接的,是供人毫不费力去阅读的。作者的经验和态度却是比较隐性、客观的。特稿故事必须满足公众的利益、兴趣和需求。

我们在判断与构思写作中不妨先把自己置身于故事之外,想一想,如果我是读者,我对这个东西到底有多少兴趣。大众媒体必须有大众化的口味与感觉,爱默生说,一个人所拥有的思想能够映射普遍的真理,会让读者和作者产生相似的欣慰。记者不能过于自我陶醉。因而在写特稿时要具备一种能力,这就是在自身的心理感受与客观的评判标准之间找到平衡点,这才能使特稿表述的内容更接近客观事实。

要使故事有吸引力,除了本身内容要扎实,写作者的表达方式也有讲究。在什么地方抖出你的包袱,将故事中最精彩的冲突和解决方法以层层推进的手法来表现,真正达到扣人心弦的效果。新闻写作常见的风格是“倒金字塔”结构,最重要的东西放在最前面。而小说和戏剧往往相反走向,首先是悬念,冲突和解决都在最后。“倒金字塔”结构在特稿中,可以把故事进展与信息披露糅合在一起,最适合于同时间顺序密切相关的爆炸性新闻。虽然“倒金字塔”型的写作方式是电报时代的产物,但它对于时间显得越来越宝贵的今天的读者,依然是合乎潮流的。也许有些特稿作者担心把最重要的信息放在前面会影响到文章“关节”的埋伏,这就需要研究在“倒金字塔”结构中保持故事弹性的技巧。即便将冲突与结局放在开首,也要有足以让人看下去的魅力。一个再好的故事,如果没有提供一般读者智力水准之上的表述,也是失败的。

当然,描述一个人物、表达一件事情,方法是多种多样的,特稿的谋篇布局也可以有很多种办法。所谓条条道路通罗马,有100个导演就有100个哈姆雷特。有时我们读到一篇优秀的特稿,会受到震撼:我也知道这个人和这件事,甚至我也参加了那次采访,怎么他就可以表达得如此出色而我却做不到呢?特稿也可以参照有些小说讲故事的手法,尤其是一些结构精巧的短篇小说,如欧·亨利和莫泊

桑的小说。值得注意的是,今天一些小说也在吸取新闻的特长,作者千方百计地营造逼真的效果,想让读者相信他们的故事就是生活中真实的存在。

C.特稿写作病例几则

常常看到一些特稿,可以感觉到它的题材不错,涉及到一些鲜为人知的领域,或一些奇人奇事,有时还能在其中看到一些有意思的素材,但是写出来很乏味很平庸,或见事不见人,或干脆人事皆空,用大道理和“新概念”来填空,让人没有耐心读完它。其中有几个“常见病”:采访不深入,抓到好题材,只在表皮上刨了一下,并没有挖到点子上;写作上没有下功夫,等等。以下是比较常见的几种现象。

一、见事不见人

这个问题经常发生在一些以新闻事件为题材的特稿中,作者着眼于叙述事件的来龙去脉,忽略了事件中的人物。比较特稿和电视在表现一个新闻事件中的区别,可以发现文字特稿应有的作为。电视新闻是同步拍摄的,它跟踪事件的过程、拍下大场面,给观众强烈的视觉形象。但摄像机不能叫人物表演,更无法拍到每个与事件有关的人物表现、了解他们的内心。电视的短处,正是文字特稿所长。比如一些国际新闻,人们看了电视报道不过瘾,还要找报纸看,读者想获取的就是电视无法给予的东西———不仅是与事件有关的人物做了什么,还有他们是怎么做的,为什么?

二、人物没有个性

这个问题容易发生在以先进人物、典型人物为主角的稿件中,作者惟恐文章没有思想深度,就让对象说一些在作者看来能体现“高度与深度”的话。其实那些话如果不是被作者逼出来,那个人物在生活中是不大会讲的。试想一个人如果在生活中老是说着报纸社论里的话,这个人又有什么可爱可亲之处呢?生活是如此丰富,人生的高度远非几句豪言壮语能够表达。至少我见过的能够代表时代精神的典型人物,如物理学家谢希德院士、瑞金医院副院长俞卓伟教授,他们都很平易,讲话很实在,他们的逻辑很个性化,而不是概念化的。比如谢希德年轻时留美后回国服务,历经许多磨难,父亲还为此与她断绝了关系。为什么?值得吗?她也只轻轻说了一句:“因为我是一个中国人”。所谓洗尽铅华,就是这种至高无上的境界。这才是真正打动人心、耐人寻味的。

人物个性,比如豪爽、张扬、内向、犹豫,都得通过动作或情节的表现才显出生动与灵性。在生活中对一个人的个性需要长期的观察才能作出判断,即使简单地把人分为好与坏两大类,他们的日常表现与一般的标准也会有很多不吻合的地方。好人未必全是优点,坏人也许比好人还要“好”,他的坏是有深度的。特稿提供的是浓缩的信息,必须有一些具体的情节和动作让读者迅速了解他正在认识

篇二:如何写好一篇新闻特稿

想要写好一篇新闻特稿,十二个元素不能少,即细节,展现,虚实,起伏,呼应,棒喝,冲突,人物,情感,开局,收束和结构。而我认为最重要的,是细节。常说细节决定成败,而我认为细节细节也决定这篇新闻的动人程度。既然是要真正打动读者,那么就要从细节入手。其次,是结构。一篇文章最基础的,是结构,像人体的骨架一样,支撑起我们的血与肉。然后,是起伏和冲突。文章有起伏和冲突,才具有生命力。像人的呼吸一样,令人欲罢不能。接着,是开局、收束和呼应。这相当于填充物一样,而且是重要的填充物。开局开好,让人有读下去的冲动,收束收好便使人荡气回肠,前后呼应则给人连贯性和完整感。内容的展现,人物,情感,虚实是一篇文章里最实在的东西。最后,棒喝,我的理解是文章的高潮,给读者醍醐灌顶之功效,这是展现文章的深度的有力元素。

篇三:怎么写特稿

一篇好的特稿,必定是个人天赋与后天努力的结合体。

个人天赋无法多说,各人情况不同,但落实到技术层面,特稿也还是有一些基本的技术和规律可循。我从事特稿记者7 年,也试着做些归纳。

文章里面采用的例子,多为这些年发表稿件的一些段落。并非这些段落写得有多好,只是对自己的作品比较熟悉,相对好举例子,权当抛砖引玉。

一、标杆

想成为一个好的特稿记者,入行的时候,心里一定要有一个标杆,要知道这个行业的优秀前辈们留下的最高的标准是什么,然后从模仿文体做起。

2004 年刚入行的时候,我背过很多经典特稿,在家里一个字一个字地朗读背诵。跟我一块进《冰点》的一个女记者,部门给她一个任务,很多好的特稿是没有电子版的,让她一个个字打出来。打了三四十篇后,她写的稿子完全不一样了。

对于新人来说,特稿写作,没有任何捷径可走。但如果非要找一条最容易到达峰顶的路,这也许是唯一一条。

二、意象

意象是什么?从定义上讲,是主观情感在客观世界中找到的对应物。

《第22 条军规》——第22 条军规就是意象。

《肖申克的救赎》——藏在圣经里的那把锤子。

《辛德勒的名单》——那个穿红大衣的小女孩。

从操作性来说,意象就是我们写作的把手,有了这个把手,我们抓得牢,文本才能呈现出高人一筹的东西。

从写作上,意象就是一条线,不断地在你写作中出现。它是文章节奏的一个掌控器,是你文章的一个聚光点,是升华情感,吸引读者往下读的东西。

但是意象不是大白菜,它一定是长期思考以后,对新闻事件以及背后的社会运行规则和人性因素有了深刻的理解,你才能在现实世界找到它的对应物。

《南方周末》2006 年年度特稿致敬,是中国青年报“冰点”记者包丽敏的《无声的世界杯》。这篇稿子就是在特稿中巧妙运用意象的范本。

2006 年是世界杯年。一个偶然的机会,时任冰点周刊主编杜涌涛看到一张新闻照片,一群农民工撑着伞,在雨中的街边,看着对面夜总会大屏幕上的世界杯比赛直播,因为没有声音,他们只能插着耳机听电台里的解说。杜涌涛马上意识到,这就是“冰点”要寻找的意象——这块无声的屏幕,其实也正是农民工这个沉默群体的象征。记者在操作中,就能够用这块大屏幕,来串起那些原本看上去散漫的细节和素材。

三、记录

从业头三年,我是依赖录音笔的。我现在采访基本不用录音笔了,我的采访本上记关键的故事,给我印象非常深的细节,那些打动我的东西,我会用速记的、用我自己能看得懂的方式,把这个故事记下来。

这样做的道理很简单,如果这个故事,采访对象说出来,连你本人都打动不了,你又怎么能指望用这个故事去打动读者呢。

除此之外,采访不仅仅是问问题,采访的时候要调动你一切的感官。除了耳朵之外,视觉、味觉、触觉、嗅觉,你记录一切不寻常的环境细节。阳光、风、水声、味道,甚至触觉,你要把自己想象成一部摄像机,一部有人工智能的摄像机,这是我除了关键细节外,记录最多的东西。

5 月2日早晨8 时,修路队的人们吃过早饭,陆陆续续来到程家的大门口集合。这儿热闹得“像赶集似的”,就连路旁猪圈里的几头大肥猪,也兴奋得嗷嗷直叫。

开工之前,程林祥把自家的饭桌端到门口,搭成一个临时香案,举行了一个简短的“开工仪式”。桌上摆着四碗供品——土鸡蛋、豆花、蛋糕,以及一块切成方块的肥肉。他点燃了蜡烛和香,烧了一叠纸钱,又磕了三个头,求山神保佑施工顺利。

进入4 月中旬以来,这里便进入了连绵的雨季,雨陆陆续续下了半个多月。但开工这天却是个大晴天,十几天都隐没在云层后面的太阳,此刻从云缝中探出头来,阳光温暖地铺在山路上,香案上的两个酒杯,反射着柔和的白光。

“真是个好兆头哩!”有人兴奋地叫道。

这是南方周末2008 年特稿致敬的《回家》中的一部分文字。这些细节,都是我记在采访本上的。

四、地点

在什么地点和你的采访对象见面。

这是重要的,也是基本的。现在很多记者就是电话采访。当然,电话采访是很有必要的,有时候它是省时省力,性价比也很高,有的采访,也确实不需要面对面见面。但是对于特稿写作的采访来说,你必须要到采访对象生活的地方,你要用脚去采访,你只有走进了那个环境以后,你才能真实的感觉到采访对象生活在什么样的环境里,他每天接触到什么,他受到什么东西的影响。

在《回家》那篇稿子里,有一个反复被读者提起的细节。

“离坟不远,就是程家住的救灾帐篷。通讯中断后,他们只能通过一台小收音机,来了解外面的信息。5 月19日的全国哀悼日,一家人觉得也应该做点什么。

村子里找不到旗杆,也没有国旗,他们便在帐篷边竖起一根竹竿,在竹竿的中部捆上一块红布,就算是下半旗了。每天下午的2时28 分,这户农民就在旗杆下站上一会儿,用自己的方式,来表达对死难者的哀悼。

偶尔有微风吹来,这块微微抖动的红布,和天蓝色的帐篷布,构成了山坡上的一缕亮色。”

这个细节,是我采访结束后准备离开时,无意间看到的。起初,我并不清楚这是面自制的半旗,老程告诉我,他听了电台里说,国家要下半旗致哀。他们没有国旗,只能用这个替代。

但如果不是去了当地,只是通过电话采访,你怎么可能看到这样的细节?

五、人物与环境

这是经常被忽略的关键点,把新闻人物放到所处的环境里来写。

记得贾樟柯的电影《小武》吗?一个破败的小城街头,一个国营工厂的荒废澡堂,一个很劣质的、很魅惑的粉红色灯光的KTV,在这些环境里,故事的主人公存在着。把人物放在这样的环境里头,你可以看到他的性格和经历的源头,能让读者更深地理解这个人。

这是记者经常忽略的东西,我们经常写一个人物,就是些他说了什么,我们又跟他说了什么。但是你忽略了这个人所在的环境,你又怎么能精准地刻画出这个人物呢?在《路》这篇稿子里,有刘志珍祭拜在地震中死去的儿子的段落。

程磊的坟离家很近,走上5 分钟就到了。她蹲下身去,熟练地插上蜡烛和香,用烛火点燃了纸钱。

已经整整一年了,这座用石头垒起的小小的坟茔上,爬满了茂密的野草。坟前还有不少供品,这一年来,陆陆续续地有不少来访者,在这儿祭奠过这个17 岁的男孩。几个月前,在清理程磊的遗物时,刘志珍意外地发现了儿子初三时写的一篇作文,是儿子写给她的,题目是《成长的路上,她牵着我的手》。虽然那些用蓝色钢笔墨水写成的字迹,已经略微有些褪色,但每一个字,刘志珍都记在了心里。

在作文的结尾,儿子这样写道:“……在我成长的路上,她总是牵着我的手,带着我越过一道道高坎,翻过一座座大山,她从不放开,也从不厌烦,她,就是我的妈妈。”可现在,这个母亲却不能确定儿子的灵魂是否已经回家。程磊死后,刘志珍许多次地梦见儿子,可他几乎没有在家里出现过。

只有一次例外。2009 年的春节,家里大门上的门神画像旧了,刘志珍把它揭了下来。当天晚上,她就梦到程磊从外头回来了,坐在堂屋的饭桌前,说自己要吃炒黄瓜。可吃完后,他放下饭碗,转身出门,就再也没有回来。

“我总担心他回不了家。”回忆起这个梦,她揉揉被纸灰迷住的眼睛,低声说道:“等路修好了,他来来回回的,也好走多了。”

山林里一片寂静,回应她的,是微微抖动的烛火,与纸钱燃尽后冒起的一缕青烟。坟边有一大片不知名的黄色野花,它们只在春天开放。

六、追问

采访的时候不断地追问细节,要求对方演示,直到在你的脑子里形成画面感。

特稿和其他新闻写作不同就在于,它不仅仅是和采访对象聊的东西成稿,而是所有的动作还原成一个场景,成一个画面,这是特稿记者必须的东西。

而怎么来还原,就是通过追问,不断地追问。

2006 年,包丽敏曾经做过一篇稿子《火车惊魂记》,还原了一列从新疆开往北京的列车,在戈壁滩上遭遇沙尘暴后,乘务人员与乘客们自救的故事。

当时,包丽敏找到在北京的五六名乘客,把他们聚拢到中青报的食堂里,让这些乘客还原当时的细节。

那列火车的车窗,被沙尘暴卷起的鹅卵石砸了无数窟窿,包丽敏就不断地追问乘客们鹅卵石砸到玻璃上到底是什么样的?玻璃碎了到底是什么样的?采访对象中有一位男士,爱喝酒,被包丽敏问急了,激动地说,“你真想看看是什么样的是不是,我告诉你是什么样子。”

他拿起一个啤酒瓶,咣一下砸到餐厅的玻璃窗上。大家都愣住了,包丽敏也吓傻了。“看明白没有,没看明白再砸一次。”那天下午,餐厅的玻璃窗户一共碎了四个洞,还赔了玻璃的钱。

这个细节就被包丽敏写到了文章的结尾处,成为点睛之笔。

七、框架

我个人的写作习惯,是先整理出所有的素材——采访录音、采访本上的关键故事与细节、背景与资料,然后思考出一条逻辑线,在此基础上搭出一个框架,把素材分类往里填。在写作过程中,再做一些相应的微调,但大体上来说是不会变的。

八、开头

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对于一篇稿子来说,好的开头,就为整篇文章定下了调子——用什么样的节奏、什么样的语气、什么样的笔调写,开头出来以后,心里就有数了。做特稿记者这些年,最多的一次,一篇稿子我写了8 个开头,然后从中选择感觉最好的一个。这种感觉,来自于我对稿子要传达的东西的最后思考。

开头一定要进入得快,头三个自然段,你就要让读者明白你这篇稿子究竟要写什么,你要表达什么样的主题,它的新闻价值与社会价值何在。在这个过程中,要尝试制造悬念,寻找反差,以及矛盾冲突强烈的场景与情节,吸引读者往下读。

写稿前,可以寻找自己的第一读者。写完开头,给他看。第一,能不能知道我在写什么,第二,想不想往下看。如果他的反馈不太好,那么,赶紧重写吧。

九、细胞

语句,乃至字词,是组成一篇稿子的细胞。

请用最简洁的方式,句子尽量使用主谓宾结构,少用或尽量不用被动语态。

不用大词、热词,或者有明显价值判断的词,尽量使用中性词。举个简单的例子,经常听到“解放军官兵”,其实写“士兵”足矣。“新中国成立”,不如写“新政权成立”。

十、骨架

逻辑,是一篇特稿的骨架。

起因、发展、高潮、结果……这是一种最简单的,以时间顺序为逻辑的叙事方式。

但一篇特稿,有时候长达七八千字,如果只用时间逻辑,很难吸引读者。这个时候,需要写作者在写作逻辑上动点脑筋。

我们可以动用所有的结构方式,倒叙、插叙、蒙太奇,两条线索,一条暗线一条明线交织来写……拥有高度自信心的写作者,甚至可以用主观的情感逻辑,来串起所有的素材。

这是值得特稿写作者下大功夫的地方。

当然,如果是一个刚刚上手的特稿记者,先在通晓简洁明白上下功夫,文章的逻辑和结构,编辑会帮你改。这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十一、节奏

一篇稿子通常由四种类型的素材构成:叙述、描写、背景资料、直接引语。

从可读性的角度来说,一篇好稿子是有节奏的,它是通过叙述、描写、直接引语、背景资料这四者有机的结合,不断地来回转换,把故事写得跌宕起伏。

十二、背景

在社会与历史大背景下发生的典型个案,在操作时都会遇到这个问题。怎么把具体的故事和很多枯燥的背景完美地结合,这是考验记者讲故事能力的重要标准。好的记者,一定是一个非常棒的裁缝,他能把个案和背景很完美地融合,不露痕迹,拙劣的裁缝,痕迹很明显。

十三、过渡

过渡段是考验记者能力的重要标志,怎么递进、怎么过渡。

一个好的记者,一定是高明的缝纫师,能把所有的素材织得天衣无缝,让你挑不出破绽来。

十四、递进

所有的特稿写作者都会碰到这个问题,尤其是篇幅比较长的稿子,它一定是在不断地发展,你用什么样的方式来推动它的发展?

第一个是制造悬念,第二个是制造冲突。矛盾、冲突、戏剧性,这是一个故事必要的元素。我们在写作中,一定要有意识地凸显它们的存在。

十五、比喻

特稿能不能用比喻句,这是很多年一直在争论的问题。传统学院派的人会说,新闻怎么能用比喻句呢,这太不客观了。因为,比喻是完全主观的东西。

但是,在我看来,特稿完全可以使用比喻句,在分寸上适当地把握。一个精练的比喻甚至是一个画龙点睛的地方,因为特稿具有高度的文学性和作者的原创性,那么比喻句就是考验这个东西的重要指标,好的比喻句就是点睛之笔。

十六、细节与选择细节

特稿需要有画面感,而细节是为画面感服务的。

其实,故事的走向,记者本人的情感取向,乃至于这篇稿子所要传达的一切……也隐藏在所选择的细节中。

是不是所有的细节我们都要用?细节分两种,一种是有效细节,一种是无效细节甚至是有害细节。每篇文章都有一个明确的主题,所有的细节都是为主题服务的。无效的细节,会冲淡主题。

对于新闻的客观性来说,不同记者进入同一个新闻现场的时候,他的观察力、对细节的把握、直觉,有高下之分。

这个场景里的细节都是客观存在的,有的记者能发现,有的记者就是发现不了或者发现了也不当回事。从这个角度来说,客观的细节,其实也隐藏在主观的寻找中。而我们为什么要做这个选题,我们本身对这个选题有判断、有立场才会做它。

所以,我认为客观是一种技术性的手段,我们需要用客观的细节,来表达主观的立场。

当然,记者本身的立场,应该是中立的。这是另外一个问题。

比如说,在《回家》这篇稿子里,在碰到程家父亲背着儿子的尸体回去时,孩子在废墟里已经捂了两天了,那几天大太阳,天气炎热,已经可以明显地闻到遗体的异味。在写稿子时候,我考虑了很久,还是把这个细节去掉了。

十七、笔调

特稿的叙述,你的笔调必须是冷静的、客观的,而你要表达的情感、立场、价值观,其实都是隐藏在你所选择的细节里面。你要用这些细节,来表达你的情感,读者是很聪明的,他们是可以读出来的,千万不要急着自己跳出来去表达。

稿子最高的境界,是悲悯。你的文笔是克制的,你的感情是隐藏在里面的,但是你的心是热的,有愤怒、有悲伤、有喜悦、有同情。

《回家》这篇稿子,是我从业至今写得最痛苦的稿子。因为这个故事直接冲撞的,是亲情,是每个人心里最柔弱最没有防御能力的地方。

痛苦不在于遣词造句,而在于一种对悲伤情绪的克制与抵抗。虽然故事如此悲伤,但对一个特稿写作者来说,你不能让读者看到直接的情绪表露,必须用冷静克制的笔调,用你采访到的细节和故事呈现,所以一边写,一边把那些情绪往回摁。

但总有摁不回去的时候,有几次是崩溃的。房间外面的服务员总走来走去,我不敢哭出声,只能躲在被子里面,用枕头蒙着头哭,难过得全身发抖,直到情绪被我控制下来摁回去了,我才起身继续写。

这是一个天人交战的过程,但也是对特稿记者的专业性的要求所在。

你不是不能表达私人情感,但这些东西,都应该通过你选择的细节和故事,通过冷静克制的叙述来表达,这就是所谓的“冷眼热肠”。

以上这些,这只是一些特稿的基本技巧。

真正写出好的特稿,技巧固然重要,但作品最终的呈现状态,更重要的是,取决于写作者的阅历、态度、敏感性、以及有一颗怎样看待事物与世界的心。

(作者林天宏,系中国周刊总编辑助理


事件特稿范文》由:免费论文网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
链接地址:http://www.csmayi.cn/show/33313.html
转载请保留,谢谢!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