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写论文?写好论文?免费论文网提供各类免费论文写作素材!
当前位置:免费论文网 > 范文百科 > 存在主义哲学

存在主义哲学

来源:免费论文网 | 时间:2016-09-04 18:03:37 | 移动端:存在主义哲学

篇一:《浅读存在主义哲学》

《探索存在主义哲学》

——论人的选择与自我实现

摘要:浅谈萨特存在主义哲学,发现新的价值和意义。

关键词:萨特 存在主义 自由选择

存在主义哲学产生于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第一次世界大战使人们摆脱了对宗教思想的依赖性。尼采喊出“上帝死了”,惊醒了全世界,人们开始试图摆脱宗教思想的束缚,获得一种前所未有的自由和权力,但于此同时人们也变得迷茫,丧失了自己存在的价值,人不但变的一无所有,也变成了没有意义的存在物,变成了精神世界的行尸走肉,这就迫切需要一种思想来作为人心灵的替代物,化解这种孤独的存在感,帮助人们从新认识自己,审视自己,找到人生的意义。因此,存在主义哲学潮流便应运而生了。存在主义思想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叔本华的哲学思想,尼采的唯意志主义以及胡塞尔的非理性主义等(叔本华:德国著名哲学家,意志主义的创始人和主要代表之一,他对柏拉图,康德的哲学推崇备至,受到了深刻的影响,对同一时代的黑格尔哲学感到厌恶,他的哲学著作《关于意志和表象的世界》一书系统地阐述了他的哲学思想,对十九世纪思想界造成了很大的影响,也对后来的存在主义的产生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存在主义的主要创始人是海德格尔,而集大成者是萨特。

一九零五年萨特出生在法国巴黎的一个海军军官家里,他和父亲相处的时间并不长,在萨特出生不久,他的父亲就因病去世。所以后来萨特才会一直对别人说:“我不曾有过父亲。”海军军官父亲死后,他的母亲带着萨特一直在外祖父家居住,他的外祖父是个教师世家,藏书颇多,所以萨特在小时候就受到良好的教育,萨特在童年时代阅读了大量的世界名著,思想得到了启蒙,三岁时萨特右眼因病造成斜视,引发失明。后来萨特考入了巴黎高等师范大学,专攻哲学,仔细了研究了柏格森、柏拉图、笛卡尔等人的名著,这对他后来存在主义哲学思想的形成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在大学幸福的学习时光里,他结识了他的终身伴侣波伏娃,并一起同居了五十一年。(波伏娃是法国著名的存在主义作家,女权主义的创始人之一,她将存在主义哲学和现实道德结合在一起,写过多部小说和论文,其中最重要的作品是她的《第二性别》。)到萨特二十四岁,萨特服兵役结束后,经朋友介绍,萨特进入了法兰西学院,并且受教于著名哲学家海德格尔门下,

系统地研究了胡塞尔,黑格尔的哲学思想,为日后构建存在主义哲学体系打下了基础。一九三八年,萨特小说《厌恶》的出版,使他的名声响遍世界。《厌恶》这部以日记体形式写成的小说情节简单,内容枯燥,毫无趣味可言,作品宣扬了世界的偶然性和荒谬性,认为“世界是荒谬的,人生是痛苦的。”小说中的人物常常是痛苦和绝望的,生活也变得毫无意义,在荒诞的世界里,永远陷入无尽循环的痛苦、厌恶和绝望之中,深刻表达了世界的偶然性和荒诞性。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在二十世纪五十年代萨特的存在主义大行其道,声名大振。这时,萨特又作了“存在主义是一种人道主义,是绝望者的希望”的著名讲话,萨特成为了用笔战斗的作家,写出了很多有战斗意义的作品,有剧本《恭敬的妓女》等,除此之外,他还参与了许多政治活动,出席公共场合,宣扬自由、民主、正义,成为了一个有正义感的演说家。直到六十年代末,存在主义才逐渐失去光彩,被结构主义所取代。

一九六四年十月,瑞典皇家学院以萨特的作品充满“自由的气息,对后世产生深远的影响。”决定授予萨特诺贝尔哲学奖金。萨特却不接受,拒绝领取奖金,因为他认为自己从未接受过任何奖励。一九八零年四月,萨特病逝在医院,享年七十五岁。全国上下一片轰动,《解放报》认为“无限伟大的萨特,占领了整个世纪,正如伏尔泰及雨果各自占领他们的世界一样。”巴黎数万人民自发送葬,自雨果和左拉以后,从来没有任何一个作家获得过如此享誉世界的赞誉。

萨特哲学著作主要有《存在与虚无》,《存在主义是一种人道主义》,小说有《墙》,《厌恶》,剧本主要有《苍蝇》,《死无葬身之地》,《恭顺的妓女》等。

在萨特的存在主义哲学著作《存在与虚无》中,萨特系统地论述了他的存在主义哲学思想。对于“存在”与“本质”先后问题的讨论上,人们一般认为“本质先于存在”,就比如说,一个书架,设计师脑海中先要想他要做一个放书的东西,也就是先决定物体的用处,然后设计师再开始设计它是一个怎样的存在,开始设计书架的原型,设计各式各样的书架,采用不同的材料等,这就是“本质先于存在”。而存在主义哲学认为,“本质先于存在”不是一种绝对的,它不适用与人,只适用于物体。所以存在主义认为“存在先于本质”,就是说世界上本来就存在这个东西,人主观地赋予它的一些特性。所以在人与人的问题上,存在主义哲学认为人首先要存在着,人的实质则由后天的自由选择所决定。所谓存在,首

先是“自我”的存在,“是自我感觉到的存在”,我认为不存在,则一切都不存在。“存在先于本质”即“自我先于本质,也就是人的自我决定自己的本质。可见,人的本质是人通过自己的选择而创造的,即自由选择,人首先存在着,然后通过选择去决定自己的本质,在这一方面,存在主义体现出了它积极的一面,它具有改变一个人的力量,我认为这与教育学上“人的发展具有无限的可能性”不谋而合,不论遇到任何境遇,只要人自己不放弃自己,它就可以通过自己的选择重新认识自己、改变自己的命运。

萨特的哲学观认为世界是荒诞的,人与人之间生活在一个互不联系的时代中,人们之间存在着隔阂。但是,人却有自由选择的权力,上帝、理性、道德等都不能用来约束人的自由,因为这些都不能来让你真实的认识世界,所以说“一千个存在主义者,就有一千个存在主义”。既然每一个人都有绝对的自由选择权,那么每一个人在选择的同时,就势必会影响他人的选择,干预他人的自由,所以萨特认为“他人即地狱”,在反复循环的抉择和无意义的选择中,人生变得没有了意义,正如萨特的一句名言“世界时荒诞的,人生是痛苦的”。这些思想在他的小说《隔绝》中都被很好的表现出来。萨特的存在主义哲学不仅是存在主义文学的思想核心,而且也成为后现代主义文学各个流派的思想基础。

在新的时代背景下,我认为萨特的存在主义哲学依然有它闪光的价值。萨特的存在主义哲学能够在当时大行其道,说明他的思想是符合当时人们的价值观念的,世界大战之后,人们处在极度的消极、恐惧和无助中,人与人之间没有的交流和沟通。在尼采大声的向全世界呼喊出“上帝死了”以后,人们从宗教的禁锢中释放出来,突然变得没有存在感,只能在暗无天日,充满死亡和恐惧中徘徊游荡,找不到精神居所,人生变得没有了意义。而萨特的唯心主义哲学就恰如其分地解答了人们心中的疑惑,给人们的心灵找到了回归之路。正如萨特所说的那样,如果存在先于本质,那么人就永远不能参考一个已知的或特定的标准来衡量自己的行动,即决定论是没有意义的,同样也排斥了宿命论和有神论。每个人都作为了自己的尺度,人便是自由的,人在事物面前,如果不能按照自己的意志作出“自由选择”,那么他就丢掉了自己的个性,丧失了自我,就不能算是真正的存在。这样以来,人就能根据自己的主观愿望来决定自己的行为,强调人个性的释放,使每个人能成就他自己,找到了一个思想基础和答案。后来萨特作了“存在主义

是一种人道主义”的著名演讲,也肯定了存在主义哲学对人性的关注。

失望和绝望在你面前,都只当是寻常之事罢了,因为常人不由得你改变。但你仍旧可以依照初心,改变自己。太阳下山了,黑夜中隐没了星星也遮盖了月亮,没有人来陪你,你被整个黑夜无情的淹没了,那些可怕的事情真的都发生了,你的心也碎了,但你不必害怕和惊慌。因为明天太阳照常升起,明媚的阳光照射大地,你只需去摘取一朵属于自己的鲜花。这朵花,就是你自己的整个世界。

篇二:海德格尔的存在主义哲学

海德格尔的存在主义哲学

一、 海德格尔哲学产生的背景

1、 一个悖论/哲学难题:(1)、存在者必须通过存在来解释:存在是存在者的根据,不理解

存在,就不可能真正地理解存在者;另一方面,存在本身又是看不见、摸不着的。

(2)、存在又必须通过存在者来阐明(即存在是存在者的存在,一切存在者都是存在的显现与见证)

2、对这个哲学难题的历史解决:从柏拉图开始,西方哲学完成了一大转变——从追问存在变成了追问“本体”,直观的“逻各斯”变成了理性的逻辑,“思”也就变成了“思想”,“存在论”也就变成了“本体论”。

(1)、赫拉克利特的“逻各斯”源于《荷马史诗》的《奥德赛》,意为“集聚”。所谓存在就是从自身出发向着自身的集聚,犹如一团日新月异、永恒燃烧着的大火,在这团燃烧着的大火中,生与死、光与暗、上升与下降达到同一。故“火是万物之始基”。

(2)、巴门尼德的思:思不等于我们今天所说的思想,思想只是从思中派生出来的一种方式。在“思”中,没有思想的主体,也没有思想的客体,“思”是“主体”、“客体”乃至“思维活动”得以成立的根据。这样,存在根本就不是与思想对立的“实在”,而是与思同一。故产生了哲学史上的著名命题:“思与在是同一的”。

(3)在本体论战场上,几千年来,各家各派杀得难解难分,大家都要找出那个作为各种各样的“什么”背后的“根据”,都宣称惟有自己的哲学才真正失找到它。殊不知,这个根据,本体一经说出,仍然成为一个新的“什么”,也就是说,无论中世纪的“共相”与“个别”;近代的“物质”与“心灵”,都是一种什么,即一种不同的“存在者”而已,存在仍在空旷的野地里流浪,他呼唤的声音越来越弱,渐渐被人遗忘。

3、这个哲学魔圈的解决关键在于它超出和打破了知性逻辑所划地的界限,故批判的武器有这里失去了它原有的效用。问题在于对武器本身进行批判。

马克思:新问题的提法已包含了问题的解决。

我们来看海德格尔是怎样解决的?

二、 亲在/此在

存在总是存在者的存在,于是存在进入了时间,或者说存在干脆摆脱不了时间。但是,存在者形形色色,“存在的意义”应当通过哪一种存在者身上来被破解呢?存在的展开究竟选择哪一种存在者作为出发点呢?随意的吗?

1、作为出发点的存在者应当是这样一种存在者:对它来说,首要的是作为存在,而不是仅仅作为存在者,换言之,它不是为了成为什么东西而存在,而是“为存在本身而存在”。人作为存在问题的发问者,就是这样的存在者,亲在/此在。

2、亲在/此在这种存在者与其他存在者不同之处:

(1)、亲在就是不断地亲临存在,在它的存在中,至关重要的是这个存在本身。

(2)、亲在不仅仅是生存者的亲在,而且总是从它的生存来领会自己本身,即它还能自问自己的存在。

(3)、科学的目的在于探究各种各样的存在者的规律,但科学作为人的活动都是亲在的存在方式。即其他一切以非亲在的存在者为课题的存在论都依赖于亲在自身的状态结构为根基并得以说明的。即询问一般存在意义的问题也就首先成了询问亲在的存在,也就是询问生存的意义问题。

3、另一个难题:亲在是什么?也就是问“人”是什么?归根到底是问“我”是什么?我们马上又遇到一个再清楚不过又糊涂的问题。

当年笛卡尔用“普遍怀疑”的利刃横扫一切时最终也未能突破“我”这道防线。

两种存在:“我”——大写的“人”;大写的“世界”。

两者都是存在,那么,有没有不同?有何不同?凭什么不同?这就是哲学史上长期说不清、道不明的老问题:我们如何能证明我们之外的世界的客观实在性?

(1)、笛卡尔:从毋须怀疑的“我思”出发,通过上帝的存在保证了客观物质世界的存在,从而建立了心物二元论的哲学世界观。

(2)、洛克:从认识论的白板说也发,通过我的感觉内容的客观性质推论出作为其来源的客观物质世界的存在。

(3)、贝克莱则相反:从“我”的感觉的主观性、相对性出发,通过洛克理论的内在矛盾揭露,推演出所谓的物质世界并不存在,只不过是“感觉的复合”这般极端唯我论的结论。

(4)、休谟:在经验论道路上走得最远,他从彻底的经验论和彻底的无神论立场出发指出,既然一切知识都是从感觉经验发源的,人就不可能超出感觉经验的范围,因此,对在我的经验之外有无一个客观世界的问题,我们只能不置可否——持怀疑的态度。

这样,哲学的知识与常识发生了激烈的冲突,从小到大,常识告诉我们,在“我”之外有一个世界客观存在着的外部世界。可哲学告诉我这个客观世界是幻想、只是我的感觉、我的观念。理性难道这般无能。这简直是“哲学”和一般人类理性的耻辱。

(5)、康德:我从我的感觉意识出发并不预先假定有一个外部世界存在,我感觉到什么呢?

我感觉到我的感觉、意识在一刻不停地流动,这并不涉及以往引起争议的关于感觉内容的问题。所以一切人都是可以接受的。

但不停地流动意味着有不动的东西作为参照系与之相应,既然在感觉、意识之内所能发与的都是“流变”,那么,“不动”的就一定在感觉、经验之外了,感觉、经验之外的“不动”东西就是自在之物(nothing)。虽然我们不可能具体地、真实地说出它的内容,但我们起码知道它在我们感觉、经验之外独立存在着。

评价:当康德设定主观感觉的“流动性”与内在性时,已经同时隐含着设定某种“不动性”和“外在性”的东西,也就是说,康德先设定了外部世界的存在,然后再去证明它的存在。问题依然存在,症结究竟在何处呢?

尽管笛卡尔、洛克、休谟、康德等人的结论不一致,但他们都持有一个共同的立场:就是笛卡尔创立的“我思”立场。笛卡尔把思维着的我作为整个形而上学之树的根基,而没有再深入一步地去分析这个“思着的我”。

预先设定一个无世界的“主体”,然后再为这样一个“主体”担保或否定一个外在于它的世界。这种做法本身就是值得怀疑的。

那么,“我思”是什么呢?总是“我思某物”,“思”统括了“物”和“我”,先有“思”,然后才分得出“物”和“我”来。

(6)、海德格尔:“我思”是“我在”的一种方式,“我在”总有一种指向性,也就是说,说到“我”,总已经“什么”。从来没有一个孤立的、脱离世界的我,我就是亲在,就是在世界中在,“在”是第一位的,然后才分得出在世界中存在的“我”和“世界”。离开了“世界”,我不复存在。

由此可见,所谓大写的“我”与“大写的世界”本非两个东西,而是无分彼此,“吾心即是宇宙,宇宙即是吾心”。哲学的耻辱并不 于我们至今尚未完成对外部世界存在的证明,事情的本来面目是:我们正一而再、再而三地长期地期待着、尚试着这些证明。

三、操心

1、操心的含义(现身情态)

此在就是“如此这般地在世界中在”,人生在世本为“操心”(Sorge),这也是人之为人的本质规定性。人若如木石一般悠悠,则何烦之有,何心之操?关于人的起源的神话:很久以前,“操心”女神在河边看见一片黏土。她若有所思地从中取出一块,将之塑造成形。当她思量这自己选就的玩意之际,朱庇特神走过来了。“操心”女神请求朱庇特给予赐于灵气。然而,在组之命名时,两位天神+地神发生了争执,三位天神请家神裁决:朱庇特神赋予了灵气,在他死后得到他的灵魂;地神提供了身体,在他死后取回他的躯体;“操心”女神既然第一个造出了他,那么就在他活着时占有他。故只要人活着,他就得操心。

前面我们讲了,“此在”不是一个“主体”,而是包含了“主体”和“世界”的“在世”。“此在”在世本为操心,那么,也就无所谓“操心”的主体和客体。这就是说,操心不是心理学意义上的人的活动,不可以问“谁”操心,操心“什么”。“操心”就是“操心”,它是一种不知其来、不晓何往的纯情绪状态。这种操心首先不是人生在世的具体过程中为某个确定的事情“操持”,也不是为某个确定的个人的“操劳”,而是为人生在世的整体本身操心。看上去什么也不“操”是“全无”状态,实际上什么也不“操”方能什么都“操”,是“全有”。海德格尔认为,这种操心状态是人生在世的基本状态和原始状态,因此也是最实际的状态。这种状态弥漫着一种情绪:一种真正的“无聊”(Langeweile)。这种“无聊”并不具有消极意义,而是一种深刻的“无聊”。例:“虚无”并不仅仅具有消极意义。

正是在这种“无聊”的情绪中,在世本身显现出它自身的真容。因此,人生在世之为操心的第一个规定性就是“现身情态”(Befindlichkeit)。

2、 筹划/领会

作为操心的此在在世处于“无”的状态中,但它决不安于这种状态。它在自身中蕴涵一种从“无”到“有”的冲动。操心的这种情形称之为“筹划”(Entwurf)。筹划是可能层次上的事情,是自由的真正体现,它是“能存在”。例:生命、爱情需要“承诺”;筹划未来。 筹划作为自由,不是人的“事务”,而是一种存在论上的规定性。也就是说,人生在世,不得不筹划,不得不自由。萨特:“人是被罚为自由的”。

从另一个角度讲,操心的筹划性质又可以称之为“领会”(Verstehen),“领会”不是认识论上的操作,而是我们生存的基本方式,“领会”体现我们能存在,是我们筹划意义、筹划我们存在方式的过程。领会对象其实不是对象,而是领会者自己。领会的过程是世界自我展

开的过程,而不是主体认识客体的过程。当然,除了原始的存在论意义上的领会外,也可以有认识论意义上的技术性的理解。这时,方法认统治可以用上派场了。正是由于人生在世的这一领会性质,人的具体认识才成为可能。例:问题的解决关键在于领会问题的性质。 例:东西哲学两个智慧巨人平等地对话和会通,是当代哲学的最大任务,是为了拯救人类文明。

例:真正听音乐——我们完全忘我地进入音乐展开的世界,完全与之融入一体。陶渊明:“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恰好是对这种状态的描述。反例:象解剖尸体一样来解剖音乐。

3、 沉沦

要筹划,要选择,就不能仅仅停留在“是”的领域,必须从“是”进入到“是什么”。这一过程也就是从“存在”进入到“存在者”,从“无”到“有”、从“可能性”到“现实性”的过程。(科学的眼光)而从哲学的眼光一来看,这一过程恰好是此在在世的日常状态。海德格尔称之为“沉沦”(Verfallen)。注意:这里的沉沦绝不是道德谴责的意义,而是此在不得不然。因此,海德格又称之为人生在世为“被抛状态”(Geworfenheit).

(1)、操持与操劳

在沉沦的状态中,此在在世作为操心有两种方式被揭示:在“我”与“物”的关系上表现为“操持”;在“我”与“他人”的关系上,表现为“操劳”。

(2)、现成物与上手物

在操持烦忙与万物打交道中,人们对“物”有两种不同的态度:当作物体来看待,是“现成物”,即是已具有某种固定不变特质的东西;当作“用具”,称之为“上手物”,即正在运用着的东西。前者是一个“死东西”,后者才是一处“活东西”。从前者,我们只能看到它在我们眼前表现出的那个样子;而从后者,我们能“看出”一个世界。

例:海德格尔在《林中路》对凡·高作品为例来讨论艺术品的存在根据。物在艺术品中的出现意味着什么?比如凡·高画中的那双农民鞋意味着什么?它既不是我们概念思考的对象,也不是我们可以拿下来穿用的实际器具,那么,在此情况下,它有怎样的意义呢?从凡·高的画上,我们甚至无法辨认这双鞋是放在什么地方的,除了一个不确定的空间外,这双鞋的用处和所属只能归于无??只是一双农鞋,再无别的,然而——从鞋具磨损的内部那黑洞上的敞口中,凝聚着劳动步履的艰辛,聚积着那寒风陡峭中迈动在一望无际的永远单调的田垅上的步履的坚韧与滞缓。在这鞋具里,回响着大地无声的召唤,显示着大地对成熟的馈赠,表征着大地在空闲的荒芜田野里朦胧的双眼。这器具,浸透着对面包的稳靠性和无怨

篇三:萨特的存在主义哲学观

浅析萨特的存在主义哲学观

【摘 要】 本文介绍了萨特的存在主义产生与发展,分析了存在主义哲学的思想内涵,并对其进行了文学阐释。指出萨特的哲学思想在他的很多文学作品中都有体现。萨特存在主义思想的产生、发展都对社会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关键词】 哲学观;存在主义;存在;本质;自由

让·保罗·萨特是法国20世纪最重要的哲学家之一,法国无神论主义者的主要代表人物。他也是优秀的文学家、戏剧家和社会活动家。主要哲学著作有《想象》、《存在主义是一种人道主义》、《存在与虚无》、《辩证理性批判》。这些著作已成为二十世纪资产阶级哲学思想发展变化的重要思想资料。《百年萨特》的作者黄忠晶[1]说“:萨特倾注一生心力探求人的生存和自由问题,探求如何解决人根本上的自由与人在实际处境中的不自由这个永恒的难题。”因此,萨特的哲学常被称为“自由的哲学”,萨特自己也曾说“:自由是我存在的要素”。本文就萨特的存在主义哲学观作一简要分析。

一、萨特存在主义的产生与发展

存在主义是20世纪现代西方哲学的主要流派之一,存在主义强调个人、独立的观念和主观经验。在哲学史上,存在主义被分为基督教存在主义和无神论存在主义。丹麦的神秘主义者克尔凯郭尔著有《恐惧的概念》,为基督教存在主义奠定基础。他认为,世界是客观的,唯一的,但又承认上帝是存在的,这就使基督教存在主义哲学家们陷入“上帝是否与人同在”的矛盾当中,即使基督教存在主


存在主义哲学》由:免费论文网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
链接地址:http://www.csmayi.cn/show/35322.html
转载请保留,谢谢!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