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写论文?写好论文?免费论文网提供各类免费论文写作素材!
当前位置:免费论文网 > 范文百科 > 踩踏文章

踩踏文章

来源:免费论文网 | 时间:2016-09-09 15:44:14 | 移动端:踩踏文章

篇一:上海踩踏事件作文素材

以生命的名义反思上海踩踏事件-安全作文素材

时间凝固在2014年12月31日23时35分,上海外滩观景台发生拥挤踩踏事件,36人死亡,40多人受伤。罹难者满怀对生活的憧憬,却未能迎来新年的钟声。惨烈的悲剧令人扼腕至痛,深刻的教训必须认真汲取。

保障大型公共活动安全,首先要求有关部门事先进行科学细致的预判预警。对参加活动的人数、聚集规模应作出充分的估计,对人流数量、行进路线、疏散路线进行有效调控,对正常情况下的警力保障作出充分部署,对一旦发生人群异动、拥挤踩踏等事件的应急处突,更须作出周密的安排,包括事先进行实战演练,确保紧急时刻能控制局面,救急救人。这次上海踩踏事件发生后的应急处置表明,之前有关部门的预判预警工作存在着不小的疏漏,导致安全隐患未能及时排除,安全预警未能及时发出,进而导致风险不断积累,最终酿成大祸。

官方消息中多次提到,这是群众自发参与的跨年夜欢庆活动中发生的踩踏事件。“自发”之说当然是实情,因为往年官方对跨年夜活动有更多的组织协调,今年群众自发参与的比重有所加大,但官方减少对公共活动的直接参与,并不意味着在保障公共安全方面的工作和责任可以随之减少。恰恰相反,鉴于今年群众参与环节更多、参与程度更深的新情况,有关部门在公共安全保障上面临的工作难度更大,责任和压力也骤然加重,因此更是须臾不可松懈,不容有丝毫草率马虎。

仿佛就在一瞬间,悲剧突如其来,悲剧并非毫无征兆,却未能引起及时的警惕。一边是外滩观景台上的人急于向下回到陈毅广场,一边是陈毅广场上的人急于往上登上观景台,其中有人高声起哄,有人用力推搡旁人,直到两股人流发生对冲,都没有警察和保安人员维持秩序、劝阻疏导。踩踏事件发生后,尽管紧急增调500名警察赶赴现场,但相对严重混乱的局面已是力不从心,有关方面在公共安全教育上的欠缺,公共活动预判预警的粗疏,以及应急处置的迟滞均暴露无遗。

现代社会是一个复杂、多元的综合治理体系,保障公共活动安全的责任和压力,不能全部集中于政府职能部门,社会和个人也要参与治理并分担责任。此次上海踩踏事件起于细小的诱因,造成重大人员伤亡,这从一个侧面表明,一些市民、游客的个人素质和文明素养存在“短板”,在公共生活中缺乏基本的规则意识、秩序观念,缺乏克制忍让、协商合作以及与他人和环境和谐共处的自觉,认知和抵御风险、自救和他救等多方面能力都亟待提高。

从1987年上海黄浦江踩踏事件(致66人死亡),到2004年北京密云彩虹桥踩踏事件(致37人死亡),再到这次上海外滩踩踏事件,类似的场景已不陌生,“汲取教训”、“举一反三”之类言辞也没少说,然而悲剧还是一次次令人痛心地发生了。事故发生后,当务之急要尽全力救人、妥当善后,在处置及善后过程中要将损失和影响降到最低,但是,本着对事实负责、对人民负责的态度,认真调查事故真相,反思事故原因,依法严格追究有关部门和人员的责任,这些工作也不能有任何耽误和含糊。

逝者长已矣,生者当有为。以生命的名义反思上海踩踏事件,我们还有大量艰苦的工作要做,还要担负沉重责任继续走下去。

另一种解读:我认为,导致这次事故的根本原因是由于我们爱“凑热闹”以及在“凑热闹”的过程中的“争”----也就是“争先恐后”的心理所导致的。看看这些年的黄金周,大家都“争”着往景点扎堆;高速公路或街道开车的、骑车的都在“争”,甚至连应急车道都不放过;排队买票也在“争”;公共汽车“争”座位;就连平时生活中,去饭馆、的商场也在“争”?? 这些年来,“能做鸡头,不做凤尾”、“执输行头,残过败家”(广东话吃亏比败家还糟糕的意思),“争”,好像成了普遍的文化。事实上,近年来由于“争”而导致的血的教训也时有发生,例如由于抢道导致的车祸等等。

我认为,如果我们大家都多讲点秩序,多讲点规则,小“争”点,或许这类的事故就不会发生,我们的社会会更和谐!当今浮躁的社会,我们太需要老子 ----- 平和、宽容、自然的“为而不争”的处事态度!令我们欣慰的是在本次事件出现的“后退哥”们,多方信息显示,正是他们,事发时现场齐声喊出“后退!”“后退!”,正是因为他们的冷静与作为------“为而不争”避免了更大的伤亡,感谢他们!愿死者安息!

【学生作品】 不用取消来“解决”

又是一年这个正月,元宵节如约而至。我本想趁今年开学较晚,去赏了花灯,看了舞龙,却被父母告知的一个消息打破所有年头,他们说今年瑞安政府出于安全考虑将叫停”曹村大型灯会“。一场热闹的活动这样被取消,每个人心中都生出些许不满。回忆往年灯会的热闹景象,今年显得如此落寞冷清。曹村至今已有八百年的历史,更成为温州“申遗”的宝贵项目。如此被取消,不免可惜,可取消原因是令每一个人无法忽视、无法反驳的安全问题。毕 竟这一年来,发生的不少大大小小的踩踏事件。

想起上海2014年12月31日晚上那场踩踏事件,至今都令人心有余悸。因为聚集在上海外滩迎接新年的市民游客过多,当广场进入与退出的人流对冲时,有人意外摔倒,导致的惨剧的发生。这场事故致36人死亡,49人受

伤,伤者大多数是学生。这是件多么令人痛心惋惜的事。

这不禁令人们反思,究竟问题出在哪?社会上的呼声大都把问题集中在政府应急预案、现场安保措施、公共安全教育、个人应急避险能力等等。

可是,人们在最后“解决”问题的方法是叫停大型群众活动。我了解到,上海外滩事故发生以后,对于当时上海正在开展或即将开展的大型活动被紧急叫停,其中还包括已举办二十年、被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豫园灯会。诸如此类的,不少超市取消了促销活动,原定1月17日在河南郑州举行的林俊杰演唱会被叫停。

这样看来,这种“解决方法”未免有因噎废食之嫌,根本无法从源头上解决问题。同时,没还让我们错失了许多机会。“元宵灯会”、“豫园灯会”这样有价值、有传承意义的活动被叫停,不仅令传统文化传承受到阻碍,还使传统的节日变了味道,再无往年的欢乐,这种做法是治标不治本的。

当事情发生后,人们把舆论的矛头指向政府,政府便出此下策。但每个人在遇到这件事时,谁又无则一身轻呢?可人总会把错误怪在别人身上,这便是人性的弱点吧,怎么都发现不了自身的缺点。

悲剧的酿成是每个人所不愿意的,但想从本质上避免悲剧,难道只要政府准备一系列应急预案就好了吗?只要现场保安措施做足就行了吗?只要加大公共教育就可以了吗?这当然不够,也更不是叫停活动。我想,只有每一个人认识到公共秩序的重要,公共安全的重要,然后遵守公共秩序,有条不紊地。不只想着自己,也要考虑别人,这样事故的发生率会大大降低。如果每个人能把自己做好,也就不存在一些极端的“解决”方式了。

传统的活动以后还是要举行,大型的活动不再被叫停,所以,每个人肩上都抗起自己那份责任吧,不用取消来“解决”。

【新材料作文一】

1、阅读下面这首诗,根据要求作文。

星 星 (雷抒雁)

仰望星空的人\总以为星星就是宝石\晶莹,透亮,没有纤瑕\飞上星星的人知道\那儿有灰尘、石渣\和地球上一样复杂。

读这首诗可以产生不同的联想或感悟。请根据你的联想或感悟写一篇文章。

注意:联想或感悟要与整首诗的寓意有关。立意自定,题目自拟。不少于800字。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提炼观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哲学家维特根斯坦说:“我贴在地面步行,不在云端跳舞。”这句名言表达形象,意义深刻,它会引发我们不同的联想或感悟。

请结合这句名言,选择一个角度,自定立意,自拟题目,自选文体,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提炼观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篇二:踩踏事故

2009年12月7日21时30分许,湖南省湘潭湘乡市东山育才中学晚自习下课,学生在下楼梯的过程中,一名学生跌倒,引发踩踏事故,造成8人死亡,26人受伤。

一.当事者说

“那个同学刚开始还大声呼喊着‘救命’,后来就听不见声音了。”14岁的育才中学初三学生小杰(化名)从湖南湘乡育才中学重大踩踏事故中死里逃生,谈起事发时的情景,他仍然心有余悸。

“我当时根本没办法动弹,更可怕的是,我感到呼吸极为困难,于是,我张大嘴巴,通过左边的一个小空隙透过来的一丝凉风维持呼吸。”小杰在病床上回忆着那惊魂一刻。

2009年12月7日晚9时10分下晚自习后,小杰从4楼的教室走到3楼楼梯口时,发现好多同学挤成了一团。人流缓缓挤到二楼至一楼的楼梯间,拥挤变得更加厉害。突然,有七、八人摔倒在楼梯间的平台上。

前面的学生摔倒后,后面的学生还以为前面有人在故意拦他们,于是拼命往前挤,小杰懵懵懂懂地感到被人从背后猛然一推,便趴倒地面。危急时刻,他用右手撑在地上,头顶着一个靠在墙角同学的脚上,身体下面还有一个学生,上面也有一个学生压着他。

湘乡市育才中学是一所占地120多亩,拥有3500名学生的私立初级中学。12月7日晚发生事故的教学楼大体呈回字形结构,大楼四个方向都有楼梯通达一层,楼梯为水磨石结构,宽度约1.5米以上。发生这起事故的楼梯口,位于教学楼与学生宿舍最近的一处。

事发当晚天降大雨。学校规定,21时10分下晚自习,21时30分就必须熄灯就寝。孩子们为了躲雨和早点回寝室,都不约而同地选择了这个通道,一时间人流高度密集。 据事发时最早赶到现场的老师和踩踏中侥幸生还的学生们说,事故发生时,先是有1名女生滑倒,后面潮水般涌来的人群,一层叠一层地压了上去。在面积只有3至5平方米的楼梯间,瞬间就堆积了数十人。压在下面的学生,由于严重挤压导致窒息,非死即伤。

二.救人

目睹楼梯上层层叠叠压着的人,以及刺耳的呼救声,所有赶来营救的老师都惊呆了。半晌,有人回过神来,大声呼喊“快救人!”

老师们在楼梯上排成了一条“人链”,将成堆的孩子从最上层抱出来,一个接一个地搂着传递下去。现场,有人将110、120、119电话打了个遍,20分钟之内,救护车、消防车、警车纷纷呼啸而至。

受伤的孩子很快被送往医院。一位参与现场救援的卫生部门官员说,压在最下层的孩子,很多在救出来时就已经停止了呼吸。 这起事件导致了该校34名学生受伤,其中8人在送往医院途中已经死亡, 26人住院治疗。

湘乡市人民医院主任医师、普外科主任唐振华介绍说,2009年12月7日晚,医院收治了8名学生。他们被送到医院时,脸部、颈部、胸部等不同程度出现淤血点,这是典型的挤压综合征,主要由于受到严重挤压,引起毛血管破裂所致。 唐振华说,经过几个小时的连续救治,这8名患者除1名情况比较严重外,其余病情基本稳定。

2008年12月16上午,重庆市合川区龙市中学发生学生踩踏事故。当天中午12点左右,歌咏比赛结束,同学们搬着凳子返回教室。由于跑得快的学生急着下楼吃饭,而还没上楼的学生又急着回教室还凳子,下楼的学生和上楼的学生在综合教学楼一楼楼梯口相遇发生拥挤,不少学生倒地,被踩踏受伤。

教训与反思:学校作为学生的聚集场所,比赛、早间操是正常的活动,如何保证学生聚集是的安全,是每个学校必须解决的为题,作为学生,也应该时刻注意安全,不拥挤,按学校的规矩上下学、参加活动,否则吃亏的是自己。

2009年12月7日晚,湖南湘乡市育才中学发生严重踩踏事故,造成了8名学生罹难、26人受伤。从各种传播渠道我们了解到,类似的踩踏事故并不鲜见:同年的11月3日,湖南常宁市西江小学曾发生踩踏事故;22天后,重庆彭水县桑柘镇中心校也发生了学生踩踏事件;还有更早的内蒙古丰镇市第二中学发生楼梯护栏坍塌事故、江西都昌县土塘中学踩踏事故、四川巴中市通江县一所小学的拥挤踩踏事故、湖南省娄底市第四小学校园内发生的学生拥挤事件、安徽亳州市谯城区估衣小学发生学生上下楼梯时踩踏事件……

记得美国“9·11事件”发生后,一位当时正在世贸大厦上班的华裔在事后写了一篇文章,他回忆当时的情景时,有一个细节让他始终难忘:灾难发生后,人们有序地从消防通道疏散,忽然,一名女士惊呼:“眼镜,我的眼镜!”原来慌乱中,她的眼镜掉到了地上,而高度近视的她失去眼镜尤如睁眼瞎,无法行走。正在她惊慌失措的时候,一位先生摸着了她的眼镜,拍了拍她的肩膀,将眼镜递了过去。随后,疏散的人群仍安静、有序地向出口走去,似乎什么事也没发生过一样。这位华裔回忆到,如果当时由于那件事情发生混乱,后果将不堪设想,因为在他们刚刚撤出世贸大厦几分钟后,那座摩天大楼便轰然倒地。另一件发生在美国的突

发性事件也由于井然的秩序而使当事人安全脱险。去年1月中旬的一天,一架载有150名乘客和5名机组人员的美国客机由于引擎失灵,坠入了曼哈顿附近的哈德逊河。一名挪威乘客回忆说,在机组人员的组织下,乘客们有序地从紧急出口爬上了机翼,站成一排,先是儿童、妇女、老人,然后是男士被一一送上了救生艇。虽然当时大家心理很恐慌,但是没有一个人擅自行动。试想如果当时有一点点混乱,飞机都可能因失衡而倾覆。

列举两个案例,并不是想说明美国人或其他国家的人素质有多高,而是为了证明在面对突发性事件的时候,井然的秩序对预防悲剧发生的重要性。在多起校园踩踏事故中,学生的秩序极其混乱,虽然事发瞬间已挤成了一片,可后面的学生丝毫没有感觉到危险,仍然懵懵懂懂加入到人潮中,以致于楼梯上层层叠叠压着的人,充斥着刺耳的呼救声时,学生仍没有及时的、有组织的自救意识和行为,白白耽误宝贵的救援时间。出口不足、楼梯狭窄、夜间停电、调皮学生的恶作剧等等,这些都是造成事故的客观理由,学校管理的漏洞也只是一个方面,并不是全部,惨剧的根源还在于学生秩序意识的缺失。

当然,面对灾难,淡定与从容远非一朝一夕可以生成,我们也不该责问那些年幼的孩子,需要反思的是我们的文化和文明的教育。真正的文化和文明,是对“价值”和“秩序”的坚持。当校园踩踏事件成为人性的悲剧体验时,它其实是以最惨烈的形态向公众展示着从社会制度到国家文明的深层缺陷。没有敬畏的制度,没有文化的教育,没有文明的秩序,只能让谁都可能成为受害者,包括未成年的孩子。增强安全意识,尊重和爱护自己的生命,其实也是尊重和爱护他人的生命。排队,或者说秩序,既是保障他人的安全,也是保障自己的安全,更可促进效率的提高。

接孩子放学的家长明明看见楼上走廊里一群群学生在往楼下走,却在楼梯口等不到孩子出来,吃惊的家长跑近楼梯一看,上百个拥抢着下楼的学生正踩踏滚翻成一团,一层一层压在一起堆成了一座“人山”!前日中午,营山县云凤实验学校小学部发生一起学生踩踏事件,

9名学生受伤住进了医院,2人重伤。本报记者接到热线报料后,于昨日凌晨1时许赶到了南充市营山县。

家长惊呼 上百正下楼的娃娃们出事了

前日中午,南充市营山县城笼罩在蒙蒙雨雾中。家长赖玉华急冲冲地赶到云凤实验学校小学部去接儿子,她7岁的儿子陈昶霖在该校读书。也许下雨的缘故,很多家长都赶到了学校。等到中午11时40分许,放学铃声响起。看着教学楼楼上的教室门被打开,接孩子的家长们都向教学楼下涌去。

“我们在楼下等了很久,只看到每一层露天走廊上都有一群群学生往楼下跑,却没有看见有学生从楼梯间走出来。开始都没有想到会出事,几分钟后就听见楼梯间在喊:‘学生踩到学生了!’”赖玉华说。听说学生遭踩到了,所有家长们慌了,赶紧冲到楼梯口。眼前的一幕将有些家长当场就吓哭了,更多家长则像触了电似的,张大嘴巴半天说不出句话来。“一二十个学生重重叠叠地倒在一起,楼上的学生不知情,还在往下挤,前面还站着的学生被卡得无法动弹。”赖玉华摸着病床上的儿子,回想起当时看到的一幕,不禁连打了几个寒噤。 “人山”里刨人 抠出别人的孩子做人工呼吸

“快救人啊?学生在楼梯间踩踏成一团了。”所有家长们慌了,纷纷涌向教学楼的楼梯间,在人山里寻找自己的孩子。由于压在下面的孩子太多,他们很难认出自己的孩子。一时间,呼唤儿女的哭声,“救命”的求救声不断,整个学校乱成了一团。赖玉华冲到楼梯间后,脑子里闪过一下赶紧在里面寻找自己的儿子,但是现状立刻让她意识到,只有不分你的孩子、我的孩子,时间就是生命!

慌乱中,赖玉华抓住一个小孩的双臂,拼命将其从人堆里往外拖,当她费尽九牛二虎之力将其拖出来时,不是她的儿子。赶紧再抓第二个娃娃!救一个算一个!就在这时,有家长传递给她一个昏迷不醒的小男孩,一看,就是自己7岁的儿子陈昶霖!“真的太可怕了,我的娃娃人事不省,脸色发青发紫,我的脑子一片空白!就在这时,一个可能懂医的家长冲过

来,接过我的儿子,给他做口对口的人工呼吸。我亲眼看着孩子的脸色转红,很快清醒过来。直到现在,我都不知道救我儿子性命的那位好心人是谁??”

当时也参与了救人的该校唐副校长告诉记者:事发原因是因为下雨,楼梯间打滑造成前边学生摔倒,后面学生拥挤发生踩踏,对于此事校方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同时事情发生后,他和很多老师尽快赶到现场救人,以最快速度将受伤孩子们送到了医院抢救。共有9名学生受伤住进了医院,其中两个分别为8岁、9岁的女孩为重伤。

据抢救医生透露,幸好事故发生后,家长老师们保持冷静、有序地进行抢救,才挽回了孩子们的小生命。假如当时稍显混乱,再耽搁一些时间,压在最下面的几个孩子恐怕很难生还。

事件回放:

昨日上午,记者见到了在踩踏事故中最早滑倒、并被压在最底层的两个小女孩9岁的黄佳和8岁的邓洋洋,她俩分别住在营山县人民医院普外科病房和胸外科病房。邓洋洋告诉记者,她和黄佳手拉手下楼时,感觉被后面的人推了一把,地面又很滑,两人当即就滑倒了。黄佳被压在最下面,她倒在黄佳身上,越来越多、越来越重的同学压在自己身上。当时她拼命想把黄佳推开,但推不动;她想喊,喊不出;想哭,听不到自己的声音??她感到胸口越来越堵,憋得难受,没办法呼吸??等她醒来时,已经被家长们抱到了一辆警车上。 在普外科病房里,受伤最重的黄佳声音依然很虚弱,眼睛肿得像红玻璃珠,满脸都是细小的红点点(出血点),嘴唇苍白,医生说大概是被长时间挤压时憋气所致。黄妈妈说,女儿被送到医院时,看上去似乎已经没有生命,几个小时后才苏醒,又过了几个小时,她才能够开口简单地说几句话。压在倒数第三个的陈家敏的妈妈王小芳告诉记者,她听说孩子出事后,匆匆忙忙地往学校跑去,陈佳敏刚被救出来,站在人群中,全身发抖看到了妈妈,但仍直打哆嗦“好多人踩在我身上??”

篇三:散文精练

鸭子捉兔

昔有人将猎而不识鹘①,买一凫②而去。原上兔起,掷之使击。凫不能飞,投于地,又再掷,又投于地。至三四,凫忽蹒跚而人语曰:“我鸭也,杀而食之,乃其分,奈何加我以抵掷之苦乎?”其人曰:“我谓尔为鹘,可以猎兔耳,乃鸭耶?”凫举掌而示,笑以言曰:“看我这脚手,可以搦③得他兔否?” (《艾子杂说》)

【注释】①鹘:一种打猎用的凶猛的鸟。②凫:野鸭子。③搦(nuò):持握、捕捉。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字:

(1)原上兔起( ) (2)投于地()

(3)凫忽蹒跚而人语曰( ) (4)我谓尔为鹘( )

2.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句。

3.本文给你的启示是什么?

七、1.(1)原野 (2)掉落 (3)像人那样讲话(4)以为 2.我是鸭子,杀了吃肉,才是我的本分,怎么把乱抛乱扔的痛苦加于我呢? 3.“人尽其才,物尽其用”是本文的基本主题。实际上是借物喻人,告诉我们,在选用人才时,一定要避其所短,用其所长。

猩猩馋酒

猩猩,兽之好①酒者也。大麓之人设以醴尊②,陈③之饮器,小大具列焉④。织草为履,勾连相属⑤也,而置之道旁。猩猩见,则知其诱之也,又知设者之姓名与其父母祖先,一一数而骂之。已而谓其朋曰:“盍少尝之?慎毋多饮矣!”相与取小器饮,骂而去之。已而取差大者饮,又骂而去之。如是者四,不胜其唇吻之甘也,遂大爵而忘其醉。醉则群睨嘻笑,取草履着之。麓人追之,相蹈藉而就絷,无一得免焉。其后来者亦然。

夫猩猩智矣,恶其为诱也,而卒不免于死,贪为之也。 (刘元卿《贤奕编?警喻》)

【注释】

①好(hào):喜欢。②麓(lù):山脚下。醴(lǐ)尊:装满甜酒的酒壶。醴,甜酒。尊,同“樽”,酒壶。③陈:陈列,陈设。④具:全部。⑤属(zhǔ):连接。

【练习】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字:

(1)已而谓其朋曰( ) (2)相与取小器饮( )

(3)骂而去之 ( ) (4)遂大爵而忘其醉 ( )

(5)醉则群睨嘻笑( ) (6)取草履着之 ( )

2.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句。

3.从这则故事中,你读懂了怎样的道理?

二、1.(1)随后 (2)共同,一起 (3)离开(4)酒杯 (5)斜看 (6)穿,套 2.(1)咱们为什么不去尝它一小杯呢?当心不多喝(不上当)就是了。 (2)埋伏在周围的猎人扑向猩猩,喝醉的猩猩互相踩踏,被拘囚,没有一个能逃脱。 3.文中的猩猩明明知道是猎人设下的圈套,却忍不住甜酒的诱惑,最终还是陷入了圈套。故事嘲讽了那些因为经不起诱惑,贪图享乐而铸成大错的人。

(三)巨商蓄鹦鹉

一巨商姓段者,蓄一鹦鹉甚慧,能诵《陇客》诗及李白《宫词》《心经》。每客至,则呼茶,问客人安否寒暄。主人惜之,加意笼豢。一旦段生以事系狱,半年方得释,到家,就笼与语曰:“鹦哥,我自狱中半年不能出,日夕惟只忆汝,汝还安否?家人喂饮,无失时否?”鹦哥语曰:“汝在禁数月不堪,不异

鹦哥笼闭岁久。”其商大感泣,遂许之曰:“吾当亲送汝归。”乃特具车马携至秦陇,揭笼泣放,祝之曰:“汝却还旧巢,好自随意。”其鹦哥整羽徘徊,似不忍去。

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1)半年方得释 ( )

(2)就笼与语曰 ( )

2.用现代汉语解释文中的画线句。

遂许之曰:“吾当亲送汝归。”

3.文章说“鹦鹉甚慧”,它的“慧”表现在:(1)能诵读诗文;(2)向客人问安;(3) ;(4) 。

4. 读了这篇文章,你明白了什么道理?

【参考答案】

1、(1)才(2)说话

2、 (商人)就许诺它,说:“我应当亲自送你回归大自然 。”

3、(3)思维灵敏,及时倾诉自己的不幸 (4)离别时情真意切

4、不要剥夺他人的自由,不要剥夺其它生命的自由

闾丘先生说齐宣王

齐宣王猎于社山,社山父老十三人相与劳王。王曰:“父老苦矣!”谓左右赐父老田,不租。父老皆拜,闾丘先生独不拜。王曰:“父老以为少耶?”谓左右复赐父老无徭役。父老皆拜,闾丘先生又不拜。王曰:“拜者去,不拜者前。”曰:“寡人今日来观,父老幸而劳之,故赐父老田不租。父老皆拜,先生独不拜。寡人自以为少,故赐父老无徭役,父老皆拜,先生又独不拜。寡人得无有过乎?”闾丘先生对曰:“唯闻大王来游。所以为劳大王,望得寿于大王,望得富于大王,望得贵于大王。”王曰:“天杀生有时,非寡人所得与也,无以寿先生;仓廪①虽实,以备灾害,无以富先生;大官无缺,小官卑贱,无以贵先生。”闾丘先生对曰:“此非人臣所敢望也。愿大王选良富家子有修行者以为吏,平②其法度,如是臣可少得以寿焉;春秋冬夏振之以时,无烦扰百姓,如是臣可少得以富焉;愿大王出令,令少者敬长,长者敬老,如是臣可少得以贵焉。今大王幸赐臣田不租,然则仓廪则虚也;赐臣无徭役,然则官府无使焉。此固非人臣之所敢望也。”齐王曰:“善。愿请先生为相。”

(刘向《说苑?善说》)

【注释】①廪:米仓;粮仓。②平:公平。

【练习】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字:

(1)父老皆拜,闾丘先生独不拜 ( )

(2)愿大王选良富家子有修行者以为吏( )

(3)愿大王出令( )

(4)无烦扰百姓( )

2.“父老幸而劳之”中的“之”指代的内容是( )。

A.无徭役 B.闾丘先生

C.赐父老田 D.齐宣王

3.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句。

4.下列叙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闾丘先生面对齐宣王恩赐,能保持清醒的头脑,指出国君的恩赏虽符合百姓的长远利益,但是作为人臣的却不能接受。

B.闾丘先生提出修明政治、公平法度、提高全社会的道德水平,才是国君应关注的当务之急,反映了他高明的政治见解。

C.闾丘先生讲究进谏的方式,先用“不拜”引起齐宣王的注意,然后提出自己的见解。

D.闾丘先生指出:如果选用贤明有修养的人为吏,公平执法,百姓就不会含冤而死,社会也能相对稳定,不发生战乱。

城市是乡村的纪念碑

刘贤冰

①很久没有回家乡了。那个炊烟袅袅的小村子,是一剂良药,须得按时服用。想必是,在田野里耍大的孩子,即使在城里呆得再久,部份散漫的野性也难以去除吧。这些年,想念村庄,已然成了一项必修的功课,或者是一种间歇性痛灶,而且,其频率随年岁的增长而增长。

②这种想念,实在不是什么轻松的事。想念一个人,是可以有所凭借的,所谓睹物思人,至少给思念留了个出口;而且,还有现代通讯工具帮忙。可是,在喧嚣的城市里想念村庄,就如笼中之鸟想念山林般,找不到一草一木一石的依据,所有的想像,都会被金属丝无情地阻隔,只剩下烦躁的心绪。我可以给家乡的亲人通电话,可是,村庄是一个集合概念,是一部完整的童年历史。我的思念,又怎能通过一根电话线真正抵达村庄的内心呢?

③坐在公共汽车上,各种建筑物扑面而来,马路两旁的景物快速移开。我知道,它们是不会彻底地给我的目光让路的;我不会天真地以为,那些物体移开之后,我会看到我所熟悉的田野和牛羊,还有从屋瓦缝隙里钻出的炊烟。

④我了解,城市在不停地讨好我。它永无休止地制造着陌生的事物,不断地变幻着色彩,让各种车辆像池塘里的鱼一样游动??这样看起来它是多么鲜活,多么富于动感。它所有的企图,就是让我忘掉村庄。可是,城市的表演,并不符合我的性情,它不断离间着我和村庄的关系,这只能增加我对村庄更加深切的思念。

⑤每天,我在城市里坐车,在城市里漫步,看城市上空偶尔飞过的小鸟,打量城市马路旁的树木花草,试图寻找关于村庄的蛛丝马迹。因为我始终不肯相信,城市会将村庄彻底地掩埋,将村庄彻底地阻断??

⑥忽然有一天,当我的目光无意中停在一块站牌上时,一下子惊呆了。我坚信,我找到了村庄!确切地说,我发现了村庄的名字。那块很不起眼的公共汽车站牌上,密密麻麻地写满了村庄的名字:上钱村,下钱村,吴家湾,马家庄??虽然不是我的家乡,但它们作为村庄,也意味着一群乡人的远徒??我突然感到,那块站牌,不就是消逝了的村庄的纪念碑吗?而此时,汽车广播里,正一遍遍地播报着村庄的名字,仿佛在召唤着村庄的亡魂。

⑦又岂止是那块小小的站牌上写着村庄的名字,每一块站牌,每一条马路,甚至每一个街巷,到处都是村庄的名字,人们每天都在念叨着村庄的名字??村庄消失了,村庄的名字顽强地生存下来了。或者说,当村庄消失的时候,它把名字传给了城市。如此说来,城市不过是一个谎言。它生长在乡村的土地上,沿袭着村庄的名字,延续了乡村的生命,但它却在一天天地背叛着乡村,制造着关于城市的谎言。

⑧当我回到家,急切地打开城市地图时,惊讶地发现,我们整座城市,我们引以为豪的繁华都市,它实际是由一个个小村庄连接而成的。地图上,那些村庄的名字,星罗棋布,赫然在目;那些名字,灵动鲜活,栩栩如生,即使历经千年,也不可能被钢筋混凝土彻底掩埋。

⑨而我们所谓的城市,看起来则更像一座硕大无比的纪念碑,矗立在乡村的土地上,无

时无刻不在祭奠着被它掩埋在地下的村庄。

(有改动)

16.文章开头说“那个炊烟袅袅的小村子,是一剂良药,须得按时服用”,这句话的意思是什 么?根据文意作简要概括。(4分)

17.阅读①~④段回答:(6分)

(1)作者写自己对村庄的思念,为什么在文章第②段写“想念一个人”?

(2)为什么在第④段写城市的鲜活,富于动感?

18.作者写道,城市“在一天天地背叛着乡村,制造着关于城市的谎言”。联系全文看,为什么说城市背叛了乡村,制造着谎言?(6分)

19.下列对这篇文章的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4分) , ( )( )

A.这篇抒情散文感情浓郁,脉络分明,以对乡村的眷恋深情将文章逐层推进,使文章布 局严谨而又自然。

B.本文的标题形象、凝练,意味深长,引人思考。城市,像一座纪念碑,默默地矗立在乡村的土地上,纪念着逝去的人们,尤其是那些为城市建设作出贡献的乡村人。

C.作者在第一段中,连用比喻,把家乡村庄比作“一剂良药”“一项必修的功课”一种间歇性病灶”,把抽象的思乡之情描绘得生动形象。

D.“而此时,汽车广播里,正一遍遍地播报着村庄的名字,仿佛在召唤着村庄的亡魂。” 作者巧妙地插入广播的播报,结合自身感受,恰到好处地表达了顿悟时产生的神圣庄严的感觉。

E.在作者心中,村庄是一种象征,是精神的寄托,是心灵的归宿,是一个难舍的人生情 结。

五、1.(1)只有 (2)贤明修养 (3)颁布(4)打搅;干扰 2.D 3.这本来就不是当臣子的所敢奢望的。4.A

(五)16.【答案】(4分)答题要点:思念家乡能平息城市喧嚣带来的烦燥心绪。(写出思念家乡得2分,写出平息城市喧嚣带来的烦燥心绪得2分)

17.【答案】(6分)①通过与“相念一个人可以有所凭借”比较,突出了在城市里想念村庄找不到依据,没有出口,因而感觉特别辛苦,不易。(“想念一个人可以有所凭借”与“在城市里想念村庄找不到依据,没有出口”形成了鲜明的对比,通过对比,突出了作者身处城市思念 村庄的辛苦和不易。)(3分)②城市的鲜活,富于动感,在作者看来,是对他的一种讨好,是别有用心的表演,想借此让他忘掉村庄,因此让他反感,而这种反感更增添了对村庄的思念。(3分)

18.【答案】(6分)因为城市生长在乡村的芏地上,沿袭着村庄的名字,延续了乡村的生命(2分),但却失去了乡村的宁静自由,它的喧嚣让人烦躁、压抑,它已经不是原来的村庄(4分)。所 以作者说城市背叛了乡村,制造着谎言。

19.【答案】(4分,)BC(B项中“纪念着那些为城市建设作出贡献的乡村人”,原文无此意。C项错 在把家乡村庄比作“一项必修的功课”“一种间歇性病灶”,应该是把思念家乡比作“一项 必修的功课”“一种间歇性病灶”。)


踩踏文章》由:免费论文网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
链接地址:http://www.csmayi.cn/show/39590.html
转载请保留,谢谢!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