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写论文?写好论文?免费论文网提供各类免费论文写作素材!
当前位置:免费论文网 > 范文百科 > 坚持四项基本原则读后感

坚持四项基本原则读后感

来源:免费论文网 | 时间:2016-09-13 01:27:15 | 移动端:坚持四项基本原则读后感

篇一:第十五章《坚持四项基本原则》读后感

《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邓小平同志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理论的提出者,更是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和大战略家。寒假,我怀着无比崇敬的心情读了《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为了深入理解领会《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精神,我通过上网查资料、读历史文献等方法了解到其背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拨乱反正,确立了党的正确的政治路线、思想路线和组织路线,但是,党内一部分人受林彪、“四人帮”、“极左思潮”的毒害,认为所实行的一系列方针政策违反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还有,当时我们一直没有摆脱经济比例严重失调的问题。如果不坚决搞好党风,进一步恢复党的实事求是、群众路线和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就可能出现一些本来可以避免的乱子,严重阻碍现代化建设。

1979年3月30日,邓小平同志阐述了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是实现四个现代化的根本前提和立国之本的深远意义。四项基本原则的提出,不仅牢固地确立了实现四个现代化的根本前提,也为新时期精神文明建设指明了正确的方向。

“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即“,必须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必须坚持无产阶级专政;必须坚持共产党的领导;必须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

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这是中国人民从五四运动到现在九十多年来的切身体验中得出的

不可动摇的历史结论。

坚持无产阶级专政:无产阶级专政对于人民来说就是社会主义民主,是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和其他劳动者所共同享受的民主,是历史上最广泛的民主。中国人民今天所需的是适合我国的国情和符合国家性质的民主。

坚持共产党的领导:党要密切联系群众,实施正确而有效的领导。

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是中国现代化进程的指导思想,只有把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同中国现代化建设结合起来才是真正的坚持科学的发展观。

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揭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反映了基本矛盾运动规律的要求,是制定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客观依据。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全党就有一个明确的政治方向,全国各族人民就有一个团结凝聚的核心,一切活动和工作就能在一定的法制和规范的范围内进行。

现在的中国,我们任然处于社会主义社会。尽管无论是经济还是政治都比当时的国情要好得多,但官僚贪污严重,农民走向城市众多,以至于城乡差距拉大,贫富差距严重。所以我们就要重视我们现在的国情。我们必须适应国内外形势的新变化,顺应各族人民过上更好生活的新期待,把握经

济社会发展趋势和规律,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的基本目标和基本政策构成的基本纲领。

只有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我们的国家才能长治久安,我们才能走向新的胜利!

篇二:邓小平、四项基本原则读后感

从邓小平同志的视野看中国的社会主义道路

——《坚持四项基本原则》读后感

“坚持四项基本原则”,这几乎是每一个中国公民熟知的号召语。《坚持四项基本原则》,这也是我们在初中、高中、大学的政治课本上常见的标题。但是对此我也只是背得了其中的一些重要句子,了解了其中的一些核心思想,却从未把《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看完,从未真正主动地去了解邓小平同志的主张、思想和政治魅力。

而在这次老师提供的资料中,我看到了这篇《坚持四项基本原则》。于是我毫不犹豫地一口气看完了,甚至还重新看了三遍。虽然这只是节选,却让我受益不浅,它让我领略到了邓小平同志长远的目光、卓越的政治才能和可贵的人格魅力;也让我对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社会主义道路的内涵有了更深的理解。 经过查阅资料,我分析了《四项基本原则》诞生的背景。1979年1月18日, 中共中央在北京召开理论务虚会,讨论工作重点转移后的理论工作问题。邓小平在会上作了“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讲话。

拨乱反正工作全面开始后,社会上极少数人曲解“解放思想”的口号,打着“社会改革”的幌子,夸大党在过去工作中的错误,企图否定党的领导,否定社会主义道路。党内也有极少数人思想发生了动摇。针对这种情况,邓小平受中央的委托,在党的理论工作务虚会上旗帜鲜明地指出: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坚持无产阶

级专政即人民民主专政,坚持共产党的领导,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这四项基本原则,是“实现四个现代化的根本前提”。他尖锐地批判了那些鼓吹所谓“社会改革”的人的实质就是指望在中国搞资本主义。

在节选篇的开始,邓小平同志阐述了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原因。他指出要在“本世纪内实现四个现代化”,指出中国目前的现状是“要使中国实现四个现代化,至少有两个重要特点是必须看到的: 一个是底子薄。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长时期的破坏,使中国成了贫穷落后的国家。”和“人口多,耕地少。”。于是,邓小平同志指出我们要在政治原则方面“坚持四项基本原则”而这四项基本原则是“第一,必须坚持社会主义道路;第二,必须坚持无产阶级专政;第三,必须坚持共产党的领导;第四,必须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而这便是我国的立国之本了。

在分析中国中央粉碎了“四人帮”,总结取得成就这一部分,邓小平同志指出“我们破除了林彪和“四人帮”所制造的精神枷锁,坚持领袖是人不是神;坚持完整地准确地掌握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科学体系;坚持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这就恢复了毛泽东思想的本来面目,维护了毛泽东同志作为一个伟大革命家在中国革命史和世界革命史上应当享有的崇高地位。”这是对神化领导人物现象委婉的批评,是对个人崇拜主义的抨击,也展现了邓小平同志对辩证法的深刻思考和理解,因为,他明白,“人无完人”,伟人也会犯错。

在分析四项基本原则中的第一天“我们必须坚持社会主义道路”

中,邓小平同志指出“中国绝大多数人决不允许历史倒退。其次,社会主义的中国在经济、技术、文化等方面现在还不如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这是事实。但是这不是社会主义制度造成的,从根本上说,是解放以前的历史造成的,是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造成的。”他以这样简洁的一句话推翻了极少数人对社会主义道路可行性和社会主义科学性的怀疑的观点,科学地论证了社会主义是有前途的,中国目前落后的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为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在历史上对中国的摧残。这是多么掷地有声的话语!而且他还表示了他对于中国未来的信心,他说:“我们的经济建设曾经有过较快的发展速度。现在我们总结了经验,纠正了错误,毫无疑问将来会比任何资本主义国家发展得都快,并且比较稳定而持久。”这是一个国家领导人应有的坚定决心和远大志向,无疑是对全中国人民最好地鼓励和号召了。我想,如果没有像邓小平这样一代领导人的在大方向的领导作用,今天的中国也不能让世界重新审视甚至叹服。

邓小平同志还指出了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区别,“社会主义的经济是以公有制为基础的,生产是为了最大限度地满足人民的物质、文化需要,而不是为了剥削。由于社会主义制度的这些特点,我国人民能有共同的政治经济社会理想,共同的道德标准。以上这些,资本主义社会永远不可能有。资本主义无论如何不能摆脱百万富翁的超级利润,不能摆脱剥削和掠夺,不能摆脱经济危机,不能形成共同的理想和道德,不能避免各种极端严重的犯罪、堕落、绝望。”在这之前,还没有人能像邓小平同志这样如此系统而科学地讲社会主义和资本

主义加以细致区分,因为,他指出社会主义国家里人民因为有“共同的政治经济社会理想,共同的道德标准”,所以众志成城,一心就向着共产主义社会走去,而资本主义国家里有的只是私欲横流,所以,社会主义比资本主义科学。

在第二条“我们必须坚持无产阶级专政”中,邓小平同志阐述道“无产阶级专政对于人民来说就是社会主义民主,是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和其他劳动者所共同享受的民主,是历史上最广泛的民主。”他还进一步指出“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就没有社会主义的现代化。当然,民主化和现代化一样,也要一步一步地前进。社会主义愈发展,民主也愈发展。这是确定无疑的。”“没有无产阶级专政,我们就不可能保卫从而也不可能建设社会主义。”他科学地阐述了在社会主义性质的中国社会里,何谓民主,何谓无产阶级专政,也进一步指出了二者的重要性。

在第三条“我们必须坚持共产党的领导”中,邓小平同志指出“没有中国共产党,就没有社会主义的新中国。林彪、“四人帮”的倒行逆施所以不但引起全党而且引起全国人民的坚决反抗,正是因为他们踢开了久经考验并与人民群众建立了血肉联系的领导者中国共产

党。”“在今天的中国,决不应该离开党的领导而歌颂群众的自发性。党的领导当然不会没有错误,而党如何才能密切联系群众,实施正确的和有效的领导,也还是一个必须认真考虑和努力解决的问题,但是这决不能成为要求削弱和取消党的领导的理由。”“我们党经历过多次错误,但是我们每一次都依靠党而不是离开党纠正了自己的错误。”

在此,邓小平并没有将党的科学性夸大化和理想化,而是实事求是地指出“党的领导当然不会没有错误”,但之后也指出“这决不能成为要求削弱和取消党的领导的理由”。这是何等全面而精密的辩证法思想的体现!

在第四条“我们必须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中,邓小平着重谈了毛主席,他说:“我们能在今天的国际环境中着手进行四个现代化建设,不能不铭记毛泽东同志的功绩。毛泽东同志同任何别人一样,也有他的缺点和错误。但是,在他的伟大的一生中的这些错误,怎么能够同他对人民的不朽贡献相比拟呢 ? 在分析他的缺点和错误的时候,我们当然要承认个人的责任,但是更重要的是要分析历史的复杂的背景。只有这样,我们才是公正地、科学地、也就是马克思主义地对待历史,对待历史人物。”这是对毛主席功过的科学评判,是对毛泽东思想的最有力的支持。从而巩固了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的地位,稳定了民心,引导全中国人民更坚定而饱含信心地迈向共产主义的彼岸。

以往的读后感我总是绞尽脑汁,难以下笔,或者是支离破碎地拼出了足够的字数。而在这篇读后感里,我却显得有些“滔滔不绝”了。原本只需2000字,我却写了3000多字。我想,这就是这篇《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对我的触动如此之深的缘故了,这就是邓小平同志对我的启示如此之大的缘故了,这就是中国的社会主义道路的科学性决定的了。

人们常说“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在这里我也想套用这句

篇三:论文--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就是坚持社会主义制度,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 泽东思想和邓 小平理论。邓 小平同志一贯强调,在整个改革开放的过程中,必须始终注意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是立国之本 ;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是我们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健康发展的根本前提和根本保证;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是我们党领导革命和建设取得成功的一条根本经验。 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是邓 小平首先提出的。改革开放伊始,针对当时社会上存在一股怀疑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道路的错误思潮,邓 小平坚定地提出:“必须在思想政治上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即必须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坚持无产阶级专政即人民民主专政,坚持共产党的领导,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 泽东思想。今天重温邓 小平关于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论述,对现阶段我国的改革与发展有着深刻的指导意义。 四项基本原则发挥了立国之本的作用。四项基本原则提出后,先后被载入党章和宪法,成为全党全国人民必须遵循的基本准则。党的十四大修改通过的党章明确强调四项基本原则“是我们的立国之本”。“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整个过程中,必须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四项基本原则是我们党一贯坚持的,它是中国人民长期流血奋斗取得的历史经验,是党和国家团结、稳定、发展、进步的最重要政治基础。 四项基本原则保证了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正确方向。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就是通过改革开放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为确保社会主义方向,必须坚持四项基本原则不可动摇。邓 小平指出:我们“在四个现代化前面有‘社会主义’四个字,叫‘社会主义四个现代化’。”我们通过改革开放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是为了完善和发展社会主义,而不是损害和背离社会主义;是为了改善和加强党的领导,而不是削弱和否定党的领导;是为了巩固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政权,而不是动摇这个政权。四项基本原则是我们立国的根本,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就是坚持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社会主义性质和方向。 四项基本原则保证了国家和社会发展的稳定。邓 小平指出,“不认真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就不能保持安定团结的局面”。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全党就有一个明确的政治方向,全国各族人民就有一个团结凝聚的核心,一切活动和工作就能在一定的法制和规范的范围内进行。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对稳定有利,对大局有利,对人民有利,也对中华民族的前途和命运有利。历史的经验和教训告诉我们:我们需要这样的一个政治基础。 四项基本原则来源于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伟大实践,也必然随着实践的发展而不断丰富、充实。邓小平指出:“这四项基本原则并不是新的东西,是我们党长期以来所一贯坚持的”。 中国共产党立党为公、执政为民。 社会主义道路是我们“立国”的根本方向。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四项基本原则是立国之本。正确处理好“改革、发展、稳定”三者之间的关系,是建设社会主义过程中一个极其重要的问题。 只有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我们的国家才能长治久安,我们的事业才能从胜利走向新的胜利。 稳定是发展的前提。稳定是发展和改革不可缺少的条件。邓小平指出:“中国的问题,压倒一切的是需要稳定。没有稳定的环境,什么都搞不成,已经取得的成果也会失掉。”在改革、发展的同时必须保持稳定。只有保持社会稳定,才能在中国“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只有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才能保持社会稳定。 坚定不移地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消除一切不稳定的社会因素,努力创造稳定的社会政治环境,落实科学发展观和以人为本的精神,积极构建和谐社会。

【论文关键词】邓小平 改革开放思想 实践意义

【论文摘要】在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之际,回顾改革开放的历史,总结改革开放的成绩,重温邓小平关于改革开放的论述,对于构建和谐社会,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邓小平是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他以高超的领导智慧和胆略,对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事业作了深刻的理论思考和实践把握,创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也形成了邓小平改革开放思想。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到2008年,改革开放成为这一时期最鲜明的特征。

一、 邓小平改革开放思想的历史回顾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拉开了我国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的序幕。如今重读《邓小平文选》、《邓小平年谱》,我们会发现邓小平改革开放思想构成了一个完整的思想体系,其内容十分丰富。主要表现在:

(一)关于改革开放的必要性

邓小平从正反两个方面做了阐释。从正面说,“发展才是硬道理”;中国“要做到发展,必须坚持对外开放、对内改革”;“中国一定要坚持改革开放,这是解决中国问题的希望” ;“是决定中国命运的一招”。从反面说,“如果现在再不实行改革,我们的现代化事业和社会主义事业就会被葬送”;“不开放不改革没有出路,国家现代化建设没有希望”;“如果放弃改革开放,就等于放弃我们的根本发展战略”。邓小平认为,改革是社会主义发展的直接动力,改革是当代中国不可抗拒的时代潮流,改革是一场革命,改革是中国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关于对外开放,邓小平从历史、现实与未来等不同角度做了论述:其一,回顾历史,“中国长期处于停滞和落后状态的一个重要原因是闭关自守”;其二,面向现实,“现在的世界是开放的世界”,任何一个国家要发展,孤立起来、闭关 自守是不可能的;其三,展望未来,“关起门来搞建设是不能成功的,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 。

(二)关于改革的历史地位和重要意义

邓小平认为,改革是一场革命,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改革的意义“是为下一个十年和下世纪的前五十年奠定良好的持续发展的基础,没有改革就没有今后的持续发展……这件事必须坚决干下去”。邓小平说:“改革开放要贯穿中国整个发展过程,不是三年、五年、八年、十年,也不是二十年。”他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社会主义事业的兴衰成败来看改革的地位和意义,认为“这场革命不仅影响中国,而且会影响世界” ,“可以对世界上的社会主义事业和不发达国家的发展提供某些经验”。

(三)关于改革的性质和方向

邓小平明确指出:“改革的性质同过去的革命一样,也是为了扫除发展社会生产力的障碍,使中国摆脱贫穷落后状态。从这个意义上说,改革也可以叫革命性的变革。”这次革命的特点在于:其一,其性质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而不是对它的否定。其二,这种革命不再采取阶级对抗的形式。改革“不是对人的革命,而是对体制的革命。”其三,这种革命是为了改变阻碍生产力发展的旧体制,为生产力的大发展开辟道路。其四,这种革命是在党和国家的领导下,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依靠社会主义制度本身的力量,依靠亿万人民的实践自觉进行的。

(四)关于改革的目标和任务

邓小平对改革目标设计给予了高度重视。改革伊始,他就对中国社会发展的目标做了高度概括,即在大幅度提高社会生产力的同时,改革和完善社会主义的经济制度和政治制度,在建设高度物质文明的同时,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水平,发展高尚的丰富多彩的文化,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此后,随着改革的深入,邓小平反复论述了这个问题,使中国社会主义发展的战略目标内涵越来越清晰。l987

年党的十三大明确提出要“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这样,“富强、民主、文明”就成了我国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的总目标。关于改革的任务,邓小平说得更为明确。他指出:“改革是解放生产力的必由之路”,“革命是解放生产力,改革也是解放生产力”,社会主义改革的任务是发展生产力。 (五 )关于改革开放的内容

改革是全面的改革,开放是全方位的开放。邓小平指出:“改革是全面的改革,包括经济体制改革、政治体制改革和相应的其他各个领域的改革。”改革涉及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的所有方面和环节,是社会经济、政治、科技、教育、文化体制的全面改革。开放有两个内容:对内开放和对外开放;对外开放不只是对西方国家开放,而是对世界所有国家开放,对所有类型国家开放。中国要谋求发展,就“必须大胆吸收和借鉴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吸收和借鉴当今世界各国包括资本主义发达国家的一切反映现代社会化生产规律的先进经营方式、管理方法” 。

(六)关于改革开放必须坚持的原则

为保证改革的航向,邓小平明确了改革开放的方向和原则。其一,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他说:“改革开放是一个新事物,没有现成的经验可以照搬,一切都要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来进行。”他强调:“改革开放必须从各国 自己的条件出发……别人的经验可以参考,但是不能照搬。”中国有自己的实际情况,我们只能按照中国的国情进行改革。“我们既不能照搬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做法,也不能照搬其他社会主义国家的做法,更不能丢掉我们制度的优越性。”其二,在改革开放过程中,必须始终坚持四项基本原则。邓小平认为,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是实现中国现代化的根本前提。如果动摇了这四项基本原则中的任何一项,那就动摇了整个社会主义事业、整个现代化建设事业。其三,既要反“左”,又要反右。邓小平多次强调,搞改革不会一帆风顺,“一定会有来自多方面的干扰,有?左?的干扰,也有右的干扰” 。要坚定地执行改革、开放政策,必须坚决排除这些干扰。其四,必须始终保持稳定。邓小平指出:“中国一定要坚持改革开放,这是解决中国问题的希望。但是要改革,就一定要有稳定的政治环境。”他曾反复强调:“中国的最高利益就是稳定”,“稳定压倒一切”,“没有安定的政治环境,什么事情都搞不成”。

(七 )关于改革的领导核心

邓小平强调,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关键在于坚持、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他曾明确指出,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核心是坚持党的领导,“我们的改革不能离开社会主义道路,不能没有共产党的领导,这两点是相互联系的,是一个问题。没有共产党的领导,就没有社会主义道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各条战线举世瞩目的伟大胜利,都是在党的领导下取得的。

以上这些思想系统阐释了社会主义改革进程的不可逆性、改革地位的重要性、改革目标的科学性、改革方向的明确性、改革内容的全面性、改革原则的坚定性、改革实践的创新性、改革方法的灵活性和改革过程的长期性。这些思想是邓小平改革开放思想的主要内容,形成了一个体系,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发展与改革的思想。

二、邓小平改革开放思想的实践经验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在邓小平改革开放思想的指导下,我国社会生产力得到极大的解放和发展,国民经济保持了持续快速增长,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日趋完善,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不断加强,综合国力大幅度提高,人民生活显著改善,社会政治长期保持稳定。

(一)基本实现了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根本性

转变

一是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已经确立。二是多种层次、比较完备的市场体系已经形成。商品和服务价格基本上由市场决定。资本、土地、劳动力、技术等要素市场加快发展。三是政府职能转向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以间接手段为主的宏观调控体系趋向成熟,国家计划、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相互配合的机制初步形成。四是以城镇职工养老、医疗、失业保险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保障制度逐步健全。五是全方位、宽领域、多层次的对外开放格局基本形成,实现了从封闭型经济体系向开放型经济体系的转变。六是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法制建设取得显著进展,相关法律法规不断完善。

(二)经济体制发生根本性转变,极大地解放和发展了生产力

从1978~2007年,我国GDP从 3645.2亿元增长到 24.7万亿元,年均增长速超过 9%,增长了l3.86倍;财政收入从 l132亿元增长到 5万多元,外贸进出口总额从 206亿美元增长到2.17万亿美元;外汇储备从 1.67亿美元增长到 15282亿美元。目前,我国GDP位列世界前 4位,外贸进出口总额居世界第 3位,外商直接投资居世界前列,国家外储备居世界第 l位。

(三)政治体制改革不断深化,使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在实践中取得重大进展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等国家民主制度不断完善和发展,城乡基层民主不断扩大,公民的基本权利得到尊重和保障,中国共产党民主执政能力进一步提高,政府民主行政能力显著增强,司法民主体制建设不断推进。国家领导制度、立法制度、行政管理制度、决策制度、司法制度、人事制度和监督制约制度等方面的改革取得了显著成效。例如,邓小平提倡废除领导干部终身制,实行退休制度,并且身体力行。这是他对政治体制改革的重大贡献

主要内容:第一节 改革是中国发展生产力的必由之路

第二节 对外开放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

第三节 四项基本原则是我国的立国之本

教学重点:改革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

授课时间:4学时

▲第五章 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和四项基本原则

前一章我们已经阐明了发展问题是当代中国面临的根本问题。那么,如何不断推动当代中国社会的发展?如何保证当代中国社会发展的正确方向?这就是今天这堂课我们所要研究的问题——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和四项基本原则。 准备讲三个问题:

第一节改革是中国发展生产力的必由之路

第二节对外开放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

第三节四项基本原则是我国的立国之本

▲第一节改革是中国发展生产力的必由之路

我国从1956年进入社会主义社会之后, 如何进一步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在理论上有四个重大问题需要作出准确回答:一是社会主义社会还有没有矛盾;二是推动社会主义发展的直接动力是阶级斗争还是改革;三是改革是一种什么性质的改革;四是用什么标准检验改革实践的成败得失。

对第一个问题作出正确回答的是毛泽东,从而形成了毛泽东关于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学说。对第二、三、四个问题作出完整而科学回答的是邓小平,从而形成邓小平社会主义改革理论。

▲一、改革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

按照历史唯物主义观点,社会基本矛盾是任何社会革命的根源,也是任何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要认识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必须对社会主义的基本矛盾及其与改革的相互关系进行深入具体地分析。

▲(一)马克思恩格斯科学地揭示了社会基本矛盾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第一次科学地阐明了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正确地解决了社会发展的动力问题。马克思主义认为,事物内部的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也是事物发展的动力。社会基本矛盾即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之间的矛盾、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之间的矛盾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人类社会的发展是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的结果。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对生产力有反作用;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又反作用于经济基础。这种交互作用,形成了生产力──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系统。这个矛盾体系的运动,推动人类社会的发展。在构成社会基本矛盾的诸因素中,生产力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原动力,是推动人类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最,它制约着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的性质和变革,要求它们必须与自己相适应。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只有与生产力状况相适应,才能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同时,生产力又是最活跃的因素,它具有易变性和向上性的特点,总不会停留在一个水平上,而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却具有相对独立性和相对稳定性。生产力的发展必然造成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生产力的持续发展必然使矛盾走向尖锐化,导致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发生相应的变革。矛盾的解决,新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的建立,反过来又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在新的基础上又会产生新的矛盾。这样循环往复,推动着人类社会不断由低级向高级发展。可见,社会的发展,就是一个基于生产力发展的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的过程。人类社会正是在不断地解决这个矛盾的过程中向前发展的。


坚持四项基本原则读后感》由:免费论文网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
链接地址:http://www.csmayi.cn/show/42181.html
转载请保留,谢谢!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