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名言警句
一、爱国
位卑未敢忘忧国。——陆游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顾炎武
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顾宪成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林则徐
愿将血泪寄山河,去洒东山一掊土。——李清照
二、奉献
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棵草去。——陶行知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诸葛亮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李商隐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龚自珍
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鲁迅
三、公正
公平正义比太阳还要有光辉——温家宝
公生明,偏生暗。——《荀子》
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孔子
公正无私,一言而万民齐。——刘安
治身莫先于孝,治国莫先于公。——苏轼
为政之道,莫若至公。——司马光
以天下论者,必循天下之公。——王夫之(明末思想家)
四、执法
不以规矩,不成方圆。——孟子
治国者,必以奉法为重。——《三国演义》 天下之事,不难于立法,而难于法之必行。——张居正 有治法而后有治人。——黄宗羲(明末思想家) 执行法,比制定法更重要。——杰弗逊 五、勤政 克勤于邦,克俭于家。——《尚书》 为官长当清、当慎、当勤。修此三者,何患不治乎?——刘义庆 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欧阳修 恪尽职守的精神比个人的声望更重要。——林肯 六、廉洁 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行。——孔子 临官莫如平,临财莫如廉。——白居易 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周敦颐 廉者民之表也,贪者民之贼也。——包拯 世路无如贪欲险,几人到此误平生。——朱熹 七、服务 为人民服务没有终点站。——李素丽 什么叫领导?领导就是服务。——邓小平 最高的道德就是不断地为人服务,为人类的爱而工作。——甘地 船锚是不怕埋没自己的。当人们看不到它的时候,正是它在为人类服务的时候。 ——普列汉诺夫 八、责任
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孟子
为人臣者,以富乐民为功,以贫苦民为罪。——贾谊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诸葛亮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范仲淹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顾炎武
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李大钊
一个人若是没有热情,他将一事无成,而热情的基点正是责任心。——列夫·托尔斯泰
以上只是名言警句的“冰山一角”,要想让自己的面试更有特色,需要平时加大积累,点滴才能成就大河。祝愿广大考生朋友能够在即将到来的面试考试中“乘风破浪,直挂沧海”。(
篇二:中国古代名人名言
中国古代名人名言
一志向·事业
天下之难事,必作于易;
天下之大事,必作于细。
——韩非(战国末期哲学家)引自《韩非子·喻志》
德不优者,不能怀远;才不大者,不能博见。
——王充(东汉哲学家)引自《论衡·别通篇》
立志欲坚不欲锐,成功在久不在速。
——张孝祥(南宋词人)引自《论治体子·甲申二月九日》
不登高山,不知天之大也;不临深谷,不知地之厚也。
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
——孔丘(春秋时代思想家,教育家)引自《礼记。学记》
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学,如炳烛之明。
——刘向(西汉经学家,文学家)引自〈说苑〉
多见者博,多闻者智,拒谏者塞,专己者孤。
——桓宽引自《盐铁论。制议》
人若志趣不远,心不在焉,虽学不成。
——张载(北宋哲学家)引自《经学理窟。义理篇》
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
——曹雪芹(清代文学家)引自《红楼梦》第5回
好问,是好的。……如果自己不想,只随口问,即能得到正确答复,也未必受到大益。所以学问二字,“问”放在“学”的下面。
二读书·求知
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有弗学,学之弗能,弗措也;有弗问,问之弗知,弗措也;有弗思,思之弗得,弗措也;有弗辨,辨之弗明,弗措也;有弗行,行之弗笃,
弗措也。人一能之,已百之,人十能之,已千之。果能此道矣,虽愚必明,虽柔必刚。 ——孔丘引自〈礼记·中庸·博学〉
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
——韩愈引自《进学解》
读书有三到,谓心到、口到、眼到。心不在此,则眼不看仔细,心眼既不专一,却只漫浪诵读,决不能记,记不能久也。三到之中,心到最急。心既到矣,眼口岂不到乎?
——朱熹引自《训学斋规》
读书,始读,未知有疑;其次,则渐渐有疑;中则节节是疑。过了这一番,疑渐渐释,以至融会贯通,都无所疑,方始是学。
——朱熹
道成于学而藏于书,学进于振而废于穷。
——王符(东汉思想家、哲学家)引自《潜夫论·赞学》
看文字须大段精彩看,耸起精神,竖起筋骨,不要困,如有刀剑在后一般。就一段中须要透,击其首则尾应,击其尾则首应,方始是。不可按册子便在,掩了册子便忘。
——朱熹引自《朱子语类大全》第10卷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河。
——荀况引自《荀子·劝学篇》
境遇休怨我不如人,不如我者尚众;学问休言我胜于人,胜于我者还多。
——李惺(清代作家)引自《西沤外集·药言剩稿》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崖苦作舟。
——韩愈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王之涣(唐代诗人)引自《登鹳雀楼》
三更灯火五更鸡,
正是男儿读书时,
黑发不知勤学早,
白首方悔读书迟。
——颜真卿(唐代书画家)引自《劝学》
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罔不经过三种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界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界也。“众里寻他千白度,回头蓦见,那人正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界也。
——王国维(清代学者)转引自《人间词话新注》
三天才·勤奋
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垒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老聃引自《老子·道德经》
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荀况引自《荀子,劝学》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周易·乾》(秦汉前儒家经典)
********************************
春秋战国时期:
公元前770--公元前221年
1.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易经》[《周易·乾》(秦汉前儒家经典)]
2.发奋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论语》
3.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论语》
4.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大学》
5.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孟子》
6.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孟子》
7.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庄子》
8.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离骚》
9.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屈原《离骚》
10.不鸣则已,一鸣惊人--《史记~滑稽列传》
秦汉时期:
公元前221年--公元220年
11.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史记~陈涉世家》
12.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后汉书~陈番传》
13.有志者,事竟成--《后汉书~耿弇传》
14.精诚所致,金石为开--《后汉书~广陵思王荆传》
15.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汉乐府~长歌行》
晋魏南北朝:
公元220年--公元581年
16.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曹操《龟虽寿》
17.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曹植《白马篇》
18.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诸葛亮《出师表》
19.宁为玉碎,不为瓦全--《北齐书~元景安传》
隋唐宋:
公元581年--公元1271年
20.天生我材必有用--李白《将近酒》
21.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王安石
22.生当作人杰,死亦成鬼雄--李清照《夏日绝句》
23.位卑未敢忘忧国――陆游《病起书怀》
元明清:
公元1271年--公元1840年
24.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过零丁洋》
25.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顾炎武
26.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我生待明日,万事成蹉跎--文嘉《明日歌》
27.天下兴亡,匹夫有责--顾炎武
28.千磨万击还坚韧,任尔东南西北风――郑板桥《竹石》
29.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郑板桥《对联》
********************************
中国古代名言117则
1、人为刀俎,我为鱼肉。
2、前事不忘,后事之师。
3、尺有所短,寸有所长。
4、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5、失之东隅,收之桑榆。
7、千羊之皮,不如一狐之腋。
8、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
9、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10、狡兔死,走狗烹,飞鸟尽,良弓藏,敌国破,谋臣亡。
11、不飞则已,一飞冲天;不鸣则已,一鸣惊人。
以上出自《史记》
********************************
12、当断不断,反受其乱。
13、前车之覆,后车之鉴
14、失之毫厘,谬以千里。
15、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
16、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
17、不可同日而语。
18、百闻不如一见。
以上出自《汉书》
********************************
19、精诚所至,金石为开。
20、举大事者,不忌小怨。
21、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22、阳春之曲,和者必寡;盛名之下,其实难副。
以上出自《后汉书》
********************************
23、读书百遍,其义自见。
24、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
25、强弩之末,力不能穿鲁缟。
26、士别三日,须刮日相看。
27、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以上出自《三国志》
********************************
28、世无英雄,遂使竖子成名。(《魏书》)
29、貂不足,狗尾续。(《晋书》)
30、不为五斗米折腰。(《晋书》)
31、宁为玉碎,不为瓦全。(《北齐书》)
32、当局者迷,旁观者清。(《旧唐书》)
33、千里送鹅毛,礼轻情义重。(《路史》)
34、贫贱之交不可忘,糟糠之妻不下堂。(《资治通鉴》)
35、兼听则明,偏听则暗。(《资治通鉴》)
********************************
36、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司马迁)
37、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傅玄)
38、塞翁失马,焉知非福?(《淮南子》)
39、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也。 (汉·韩婴)
篇三:名言名句
一、爱国
○○○ 位卑未敢忘忧国。——陆游
○○○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顾炎武
○○○ 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顾宪成 ○○○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林则徐
○○○ 愿将血泪寄山河,去洒东山一掊土。——李清照
二、奉献
○○○ 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棵草去。——陶行知
○○○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诸葛亮
○○○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李商隐
○○○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龚自珍
○○○ 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鲁迅
三、公正
○○○ 公平正义比太阳还要有光辉——温家宝
○○○ 公生明,偏生暗。——《荀子》
○○○ 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孔子
○○○ 公正无私,一言而万民齐。——刘安
○○○ 治身莫先于孝,治国莫先于公。——苏轼
○○○ 为政之道,莫若至公。——司马光
○○○ 以天下论者,必循天下之公。——王夫之(明末思想家)
四、执法
○○○ 不以规矩,不成方圆。——孟子
○○○ 治国者,必以奉法为重。——《三国演义》
○○○ 天下之事,不难于立法,而难于法之必行。——张居正
○○○ 有治法而后有治人。——黄宗羲(明末思想家)
○○○ 执行法,比制定法更重要。——杰弗逊
五、勤政
○○○ 克勤于邦,克俭于家。——《尚书》
○○○ 为官长当清、当慎、当勤。修此三者,何患不治乎?——刘义庆
○○○ 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欧阳修
○○○ 恪尽职守的精神比个人的声望更重要。——林肯
六、廉洁
○○○ 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行。——孔子
○○○ 临官莫如平,临财莫如廉。——白居易
○○○ 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周敦颐
○○○ 廉者民之表也,贪者民之贼也。——包拯
○○○ 世路无如贪欲险,几人到此误平生。——朱熹
七、服务
○○○ 为人民服务没有终点站。——李素丽
○○○ 什么叫领导?领导就是服务。——邓小平
○○○ 最高的道德就是不断地为人服务,为人类的爱而工作。——甘地
○○○ 船锚是不怕埋没自己的。当人们看不到它的时候,正是它在为人类服务的时。 ——普列汉诺夫
八、责任
○○○ 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孟子
○○○ 为人臣者,以富乐民为功,以贫苦民为罪。——贾谊
○○○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诸葛亮
○○○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范仲淹
○○○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顾炎武
○○○ 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李大钊
○○○ 一个人若是没有热情,他将一事无成,而热情的基点正是责任心。——列夫·托尔斯泰
以上只是名言警句的“冰山一角”,要想让自己的面试更有特色,需要平时加大积累,点滴才能成就大河。祝愿广大考生朋友能够在即将到来的面试考试中“乘风破浪,直挂沧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