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写论文?写好论文?免费论文网提供各类免费论文写作素材!
当前位置:免费论文网 > 范文百科 > 我和妈妈做朋友

我和妈妈做朋友

来源:免费论文网 | 时间:2016-09-21 10:10:03 | 移动端:我和妈妈做朋友

篇一:我与父母做朋友

第二课 我与父母交朋友

严也是一种爱说课稿

八道河中学 马建伟

各位评委、老师 :

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严也是一种爱》。本课是人教版思想品德八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二课第一框的内容。下面我将从六个方面进行说课(展示课件):

第一方面:说教材

本课依据的课程标准是“我与他人的关系”中的“交往的品德”;“学会与父母平等沟通,正确认识父母对自己的关爱和教育,以及可能产生的矛盾,克服逆反心理”。

本课是人教版思想品德八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相亲相爱一家人》第二课《我与父母交朋友》的第一框内容。第一框“严也是一种爱”由成长也会有烦恼切入,讲到父母对子女的高期待、严要求反映父母的爱和一片苦心。然后讲逆反心理及可能带来的危害。

本课在第一框的内容为第二框提供了铺垫和前提。该课在本单元中占有重要地位,起到承上启下作用。

第二方面:说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了解与父母产生矛盾的原因,知道逆反心理的具体表现和造成的实际危害。。

2、能力目标:

正确理解家长的心情,分析亲子矛盾产生的原因,辩证地分析逆反心理及危害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体会父母对自己的心情和期待,正确对待父母教育,克制逆反行为

第三方面:说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

正确看待父母对自己的关爱和教育,认识逆反心理及危害。

2、教学难点:

代沟产生的原因和逆反心理的危害

第四方面:说教法:

1、情感教学法 :

情感教学以情景的直观性、情感的陶冶性为特征,以激励学生主动参与、主动思考与探索为动力。

2、探究学习法:

积极引导学生发现问题,进行探究学习。

第五方面:说学法

1、自主学习法:家庭、父母是学生最熟悉的,所以本课时中的教学问题主要通过激发学生自己的体验来完成

2、情感体验法:父母与子女的亲情是人最重要的情感,学习中让学生在创设的情景中体验亲情,感受父母的爱。

3 、探究学习。

4、合作学习。

第六方面:说教学流程:共五个环节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3分)

新课开始,播放歌曲《常回家看看》把学

生带入本课的情景中。

设计意图:歌曲导入,意在通过播放歌曲叩击学生的心扉,激发学生对父母的爱,增强对父母的情感,油然而生对父母的敬意,从而激发学习知识的兴趣。

二、情景导学 知识探究 (10分钟)

(一)学习第一目

第一步 课前独白

1、从你记事起至今有没有和父母发生过争吵?如果有,主要发生在什么时候?

2、进入中学后父母对我们说的最多的一句话是什么?听到这句话你的反应如何?心理感受怎样?

第二步 展示漫图片(见课件)及材料

来自同龄人的心声

——“我都上初中了,父母还把我当成小孩子看待。无论我做什么事儿,他们总是不放心,一遍一遍地嘱咐,没完没了,真烦死我了!”

——“我的父母很固执,根本听不进我的意见。”

——“父母不理解我,无论我交朋友、穿着打扮,还是吃东西、看课外书,只要是我的事,他们都要干涉,我一点自由都没有。”

第三步 学生探究与思考

(看了以上漫画和同龄人的心声,)

请讨论:

1、为什么原来和谐的亲子关系,现在变得格格不入?

请思考:

在学习、生活中你有没有类似的烦恼呢?

要想改变这种状况,你认为应如何努力?

第四步 知识梳理

比较我们与父母的差异,探讨造成两代人隔阂的原因:

第五步 知识小结

产生烦恼的原因

1、从学生角度讲:

小时候对父母依附崇拜,认为他们无所不能;到青春期,渴望独立,挑母的权威,过了青春期,又客观地看到父母的价值

2、从家长角度讲: 战父

对孩子的关爱之心没有变,只是要求更加严格,免不了多叮嘱几句。孩子听不进时,就觉得家长特别唠叨、罗嗦。

于是,我们与父母之间就产生了矛盾

(二)学习第二目

第一步展示图片第19张

第二步知识小结

逆反心理的产生:

我们对父母的思想观念、管教方法、严格要求,常常产生反感,即反心理。

三、创设情境 合作探究(15分钟)

第一步展示图片第21张

小组合作:

你如何看待小黄的做法?逆反心理表现为什么呢?

第二步 小组汇报展示

逆反心理的表现

①要我这样,我偏要那样

②你说这个好,我非说那个好

③让我相信这个,我非相信那个不可

④强硬态度的顶撞;粗暴行为的对抗;

⑤对父母的冷淡; 对父母的厌恶感;

第三步 知识归纳 产生逆

篇二:《我和爸爸妈妈做朋友》教学随笔

《我和爸爸妈妈做朋友》教学随笔

综合科 心理健康教育

每逢遇到父亲节、母亲节、教师节、重阳节等等与感恩教育有关的节日,我都会为孩子准备一份份地感恩大餐,我的目的很明确,希望我们的孩子能迟早地读懂长辈的爱,长辈的心,从而激发学生强烈的自我完善的欲望,确立正确的学习动机,以及良好的行为素养。我的感恩大餐里,有时是活动课,有时是家庭作业,总结前两年的经验,今年,籍感恩节来临之际,我在二年级开展了《我和爸爸妈妈做朋友》的班级心理活动课。

一上课,我跟孩子们说:“同学们啊,爸爸妈妈非常地了解我们,知道我们的生日,知道我们喜欢吃什么,朋友之间应该是互相了解才对,那么你们了解自己的父母吗?”我立刻在课件中展示《父母档案卡》的制作方法:“亲爱的同学们,感恩节快到了,请同学们跟随我的脚步,一起来做一个精美的《父母档案卡》送给我的尊敬的父母,好不好?”同学们的热情可高了:“好。”卡片一张张发下去,同学们也填了起来。随着时间的推移,课室里逐渐多了议论的声音,我走近一听,有的说:“我不知道爸爸妈妈的生日,我不知道他们吃什么,我不知道??等等,有的甚至说,我全部都不知道,这时,我心中暗自高兴,因为这就是我意料之中的事情,我仍保持微笑,轻轻地说:“没关系,先看一看,等一下我们大家一起讨论,好吗?”有的同学伤心地低下头。

讨论开始了,略知一二的同学把手举过头顶还不够,他们甚至要站起来,他们可以班里能说出一二的几些个同学,于是乎我大力表扬了他们,因为,他们是好的榜样,总结了,我先让同学们安静下来:“同学们,老师也来分享一下我的父母档案卡,可以吗?”同学们异口同声地说:“好。”我轻轻的说:“我在写档案卡时,也遇到了困难,我不知道妈妈喜欢吃的菜和喜欢做的事。我后来想了想,其实是因为妈妈总煮我和爸爸喜欢吃的,总问我喜欢吃什么,我却没有关注过妈妈喜欢吃什么。你们说,妈妈的这份爱多值得我们去感谢啊。同学们,请你们今天回去跟爸爸妈妈好好地聊一聊,然后把表格填写完整,下节课黎老师检查,大家觉得怎样?”“好。”同学们听了我的话,急切地答应了,因为每个孩子都爱自己的父母,但很多时候,需要我们的老师从细节中教会他们爱父母的方法。下一节课,我还会从家务活中感受父母的爱,我想同学的的感受会逐渐加深的。

篇三:我和孩子做朋友

我和孩子做朋友

现在的孩子都是独生子女,都是家长的宝贝,他们身上肩负着爷爷奶奶,爸爸妈妈,甚至更多人的期望。其实,他们也很累,也很孤单,所以,对于我来说,我更想和孩子做朋友,去了解他的想法,去感受他的内心。

虽然我们的孩子年龄都不大,可是他们已经有自己的思想了,在他们看来,他们和我们之间是不能很好的交流的,所以,只有我们放下家长的身段主动去和孩子交流,沟通。很多的时候,我们会觉得,孩子有什么事情已经不愿意和我们诉说了。孩子有什么心里话更愿意跟自己的好朋友说,父母有时反而不知道孩子在想些什么。我们不禁想到:假如我们是孩子的好朋友该多好!同时我们也不妨认真想一想,我们是否为孩子提供了如同朋友间那种可以倾吐的氛围呢?

每个人都喜欢生活在一种和睦温暖、轻松愉快的环境中。在这样的氛围里,一个人的身心得到释放,更容易显出活泼、和善、易相处、易合作的性格。相反,人在一种沉闷压抑的氛围中会紧紧关闭自己心灵的窗户。家庭是孩子唯一的避风港,他们幼稚无助,对环境缺乏自我适应能力,就更依赖于这样的家庭氛围了。可惜许多父母并没有意识到家庭环境对孩子的深远影响,给孩子营造的恰恰是消极不利的气氛,大大阻碍了父母与孩子之间的正常交流。下面几种是比较典型的,提出来大家一起探讨。

1.高高在上型

这样的家长信奉“威严式“教育,视孩子为自己的私有财产,认为孩子就该全听父母的。他们很少过问孩子个人的想法和感受,谈话也多用命令式的口气。若孩子做错了事更是不分清红皂白地训一顿,就算发现错怪了孩子也不肯承认。在这样的家庭氛围中,孩子总处于一种屈从被动的地位,没有自由发言权,更谈不上相互沟通了。

父母应把孩子当作一个有思想、有感情的独立生命来尊重。彼此间多交流、少命令。教他做任何事时应让他懂得:只有这样做才是对的,而不仅仅因为要听从父母。这样孩子才能感受到父母是真为自己好,才会愿意把父母当作可靠的大朋友。

2.学习至上型

在这样的家庭中,父母最关心的是孩子的学习成绩而不是孩子本身。每每孩子回到家父母问得最多的一句话就是:“考得怎样?“见了好成绩就喜笑颜开,一旦成绩不佳马上沉下脸来训斥孩子,不分析具体情况如何,也不管孩子的感受怎样。孩子感受不到父母的爱,久而久之就金口难开了。

这些父母中,最不可取的是拿孩子当门面以满足自己的虚荣心或光宗耀祖;或是拿孩子当寄托以实现自己未了的梦想。

但大多数的父母只是把关注孩子的学习成绩当作关心孩子了。因为他们认为只有把学习搞上去了,孩子将来才可能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才。这种认识无可厚非。

只是如果父母能以理解开路,把关心的焦点集中在切实有效地帮孩子提高学习能力上,效果就会大不一样。要知道,孩子自己也愿意

学好。只不过有的从小没培养起好的学习习惯;有的基础太差,心有余而力不足;有的可能因什么事分心;有的可能只是没发挥好等等。只有通过关心孩子的感受,与他进行真诚的沟通才能找到问题的根结并对症下药。只要家长真心付出且方法得当,孩子是会体会到父母的苦心的。

3.沉闷无趣型

这种家庭中父母本身性格内向,不喜言语,连夫妻之间都很少沟通,家庭气氛自然沉闷。而有的父母(尤其是父亲)认为跟孩子不能没大没小,“正事“说完就没话了,更谈不上和孩子有说有笑了,家庭生活没什么趣味可言。在这种家庭中成长的孩子心灵得不到舒展。他们有的向外寻求释放,可能做出些让父母震惊的事情。更多的孩子则容易形成孤僻、神经质的性格。长大后不善与人相处、多愁善感,严重者甚至由于久久找不到可以释放的空间而形成心理障碍

因此,作父母的不应只关注自己的情绪,而应把对家庭的爱化为实际行动,以笑语打破沉默,以笑脸代替愁容

正是以上种种不良的家庭氛围,无形中把孩子远远地推了出去。家庭不应该只是孩子生存的地方,更应是他们心灵的港湾,孩子的人格塑造大多是在家庭中完成的。愿每一对父母携起手来,跳出认识的误区和个人利益的小圈,共同为孩子营造一个温馨美丽的家。


我和妈妈做朋友》由:免费论文网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
链接地址:http://www.csmayi.cn/show/49193.html
转载请保留,谢谢!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