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写论文?写好论文?免费论文网提供各类免费论文写作素材!
当前位置:免费论文网 > 范文百科 > 周汝昌答疑红楼梦

周汝昌答疑红楼梦

来源:免费论文网 | 时间:2016-09-22 11:18:06 | 移动端:周汝昌答疑红楼梦

篇一:周汝昌答疑红楼梦积累

周汝昌答疑红楼梦

——课前积累4

知识背景

周汝昌:红学泰斗、古典文学专家,胡适之后“中国红学第一人”,红学研究集大成者。享誉海内外,著作等身,有六十多部学术著作问世,95岁辞世。91岁高龄上央视百家讲坛答疑红楼梦。

一、 关于学问中的疑问

1、一切学问、事业都从疑问开始。

2、我不是个解疑答疑的人,我自己头脑里装着很多疑问,我不是冒充解释者,而是共同商量,同诸位商量。

3、60年红学研究,才有了一点信心。

二、钟情红楼梦

1、少年周汝昌“不知天高地厚,知识浅陋,就是胆子大”,立志于红楼梦研究。

2、不满时人“连原文都辨不清,就指长道短”,“我这个少年就是看不通、想不通”。91岁高龄仍“我不相信”。

3、曾发誓不要有瑕疵的程乙本,而要亲自弄出一个最接近曹雪芹原文的本子。时隔56载,十卷本《石头记会真》付梓,周汝昌在《五十六年一愿酬》中说:“我不知以何言词表我心情,悲喜二字,是太简单太无力了。”

4、2002年,周汝昌曾对采访他的记者说:“我84岁了,经历了大悲、大喜,但我很留恋人间事。我现在靠半只眼睛拼命干,就

是因为我还有没做完的工作,我积累了几十年,不就是要把成果留给后人吗?”

5、去世前几天,周老还在工作,“5月23日他刚口述完新书的大纲;他还有许多头绪,心里还有很多东西想写,但就是顾不上了。”

6、最后一次接受采访时说:读懂《红楼梦》是个大难事。

三、与胡适的交往

1、当时还是燕京大学在校学生的周汝昌,与北大校长胡适争论红学版本。指责胡适“把西方标点、分段硬搬硬套进红楼梦,不适合中华语文,甚至有破坏”。

2、胡适表示“尽我所能帮助你”,周汝昌说他“平等待我,和平待我”,显示出大学者的气度和胸怀。

3、二人典故:

1948年周汝昌给胡适写信说,“先生所藏《四松堂集》稿本……都是海内孤本、稀世之宝,未知先生肯以道义之交不吝借我一用否?”“先生如自己无作续考之意,可否将以后续得材料及线索一举而畀余?”

胡适回复:“我可以给你一切可能的便利与援助。”并在周汝昌来信上批示 “许他一切可能的帮助”。

篇二:百家讲坛周汝昌答疑红楼梦笔记

周汝昌答疑《红楼梦》

《百家讲坛》2003.10.29,11.05.

是时周先生86岁。

如何理解曹雪芹的创作动机?

答:我本人头脑里也有许多疑问。甲戌本成书的时候,不过是乾隆十九年,作者年龄不大。《风月宝鉴》写的是男女关系。(贾天祥正照风月鉴)受明朝小说影响。“字字看来都是血,十年辛苦不寻常”,那还是小说?中华文化的文史哲,无所不包。有人认为脂砚斋起的作用很大。

研究《红楼梦》是文本重要还是作者重要?

答:并行不悖。我的红学研究就是从文本开始的。可是,你不了解曹雪芹,你能看得懂《红楼梦》?

学术问题和政治问题相联系的副作用。

答:毛泽东说中国文化没剩什么,只有一部红楼梦。你得去体会他说话的风格。正面作用副面作用都有。

《红楼梦》到底是百八回,还是百十回?

答:大石高12丈,脂批说这照应正钗;大石方形,长24丈,四面加起来96丈,脂批说照应副钗。96加12正好108,这是文本里说的。脂批说书的后面是情榜,一排十二,九排是古老的中华文化品评人的格,品评艺术品都是用这个办法。上中下,里边又分上中下。古话叫做九品中正。这又是一百零八。《东周列国志》108回。《歧路灯》108回。这部书是针对《红楼梦》的。他那个少爷住的碧草轩。108是中华民族最喜爱的数字。庙里撞钟,紧十八,慢十八,不紧不慢又十八。还是108。脂批书的时候是78回,贾宝玉读完《芙蓉女儿诔》后戛然而止。所以,说后面还有30回,不多不少正好108回。108个女儿,正对《水浒》108好汉。这都是文化内容,不是文字数字游戏,内容深刻得很。

冯其墉先生为其作序,重论庚辰本的脂砚斋重批《红楼梦》,为何同任何一个版本都不尽相同?

答:姑妄言之,姑妄听之。这个本子出现以后,五十年代,北京师范大学买入,范明先生认为这就是庚辰本照抄的。今天藏在北京大学,原在燕京大学的庚辰本。这个本子经过陶心如借了我的甲戌本校勘的。您有疑,我也有疑。我也查了一下,北大本子与北师大本有异同。

秦可卿之谜并谈谈刘心武先生的秦学。

答:中国古来没有作家这一行当。刘心武先生是位作家。他搞红学,谁强迫他的?这里头名声好听啊?这是个挨骂的地方。刘心武给红学研究开辟了一条新的路径。他走的是探佚学的路子。最早听到的时候,我也疑,有那么回事吗?后来,觉得有一定道理,但我并不是说他每一个论点都接受。秦可卿这个人物不寻常,人家说出来了,我有点服气。我同意他的主要观点。我和他见过一面,通过信,没有深交。我们坚决拒绝什么门户,什么流派。我的一个考证给刘心武的论点增加了论据。“天香”是古诗里边“桂子月中落,天香云外飘。”皇家规格。给秦可卿买棺材,什么好木头也看不上。义忠亲王老千岁,康熙废太子。曹家本来就是太子那一边儿的。删去的那四五页,是这个,借焦大骂街掩盖。只有胡风先生看见了,第一个指出。

怎么看林黛玉和薛宝钗,更喜欢谁。

答:过去一谈钗黛的问题,是受了高鹗的误导。让人们看来,只是个小爱情,为这么个小悲剧,塑造六百多个人物,写一百二十回?什么叫“千红一窟,万艳同杯”?小女孩处在一起吵个小架,那个稀奇吗?曹雪芹批评林黛玉,真的批评。她谁也不关心。他表扬史湘云,从不把儿女私情略萦心上,宽宏大量。林黛玉就是这个缺点,太自我,太狭小,紫娟雪雁大概也没有太多的关怀。有才,有貌,可怜。薛宝钗,我们认为她像高鹗写的结党,一言一动都暗含杀机,我不认为她是这样的人,如果是这样曹雪芹他干吗写红楼梦?这女儿太可怕了。其实薛宝钗非常关心林黛玉。高鹗居心不可测。

您为什么不写续写红楼梦?

答:为了解真正的曹雪芹,真正的红楼梦。探佚学,这是我起的名字,是我建立的这门学问。续写,不敢,没有那水平。想续,不敢落笔。写过一个《真故事》,那不是文学作品,是开账篇儿,现在还有改变。

可不可以认为宝玉的“情不情”有两个条件,一是自己心情好,二是对方是美女。

答:没考虑过这个问题。这涉及到后世从西方借来的一些观念。没有脱离历史。贾宝玉是个富家公子,他宝贵娇养,那并不隐讳。哪有什么平等?哪儿有博爱?他可以跟丫鬟发脾气。金钏儿,“我这里是新搽的胭脂,你要不要吃啊?”那金钏就是个不好的人?就是个轻薄女子?她是王夫人房里的大丫头,如果她是个坏女人,打一巴掌算什么?玩笑是玩笑,人格是人格,她活不了。宝玉跑了,他哪里知道金钏怎么着了?他怎么救?踢袭人,宝玉是一连串的倒霉。什么叫情不情,就是物我平等。

如何评价王熙凤?

答:一部红楼梦,两大主角,男主角是贾宝玉,女主角王熙凤。她的戏在后半部分,“家亡人散各奔腾”。她有错,但那个才干,那个人品,曹雪芹是佩服有加。抄捡大观园,抄谁呀?第一个是林黛玉,结果抄到自己的亲戚。王熙凤站哪边儿?

恳求为刘姥姥的为人说句公道话,以正视听。

答:才拿到本新书,我里边有一篇:《姥姥才是奇女流》。贾府这一家子,你以为是拿她开涮?你错了。只不过开点小玩笑。真正写贾府,是由刘姥姥开始,败落以后的收场人物是她。

关于《红楼梦》的主题和俞平伯的“色空观”。

答:一僧一道在全书里起什么作用?他不设这些,没人爱看。“漫言红袖啼痕重”,空还悲什么呀?“更有情痴抱恨长”,临死那恨也没解,这个恨不是仇恨,这是空吗?“字字看来皆是血,十年辛苦不寻常”,我要是空,我还写《红楼梦》,我吃饱了撑的?他要写人,人生,社会。

今后《红楼梦》研究的方向和重点。

答:当时胡适的工作,一个是版本,一个是作者,新红学从来没有离开这两条路。今后,一个是文学的方向,一个是中华传统文化的方向。

您从红楼梦中得到什么人生感悟?

称:有人说宝玉没刚性,你要看他对什么人没有刚性。

篇三:周汝昌解红楼梦

◆《红楼梦》是一部自传性质的小说。

◆红楼梦的创作思想:

第一、 红楼梦之所以成为文化小说,实际上它记载了中华民族文化万紫千红的大观与奇境。读懂了《红楼梦》, 就能了解认识中国文化。

第二、以写妇女人材的屈辱、不幸、悲惨,来写中国人材的悲剧,甚至人类人材的大悲剧。可惜这样一部伟大作品, 硬是被狭隘地庸俗化为哥哥妹妹的爱情悲剧。

◆《红楼梦》的主旨:大旨谈情(而非色空),具体就是:体贴,即孔子所说的“恕”,推己度人之义。

◆《红楼》文化有三纲:曰玉、红、情。

◆《红楼梦》的艺术手法,非仅仅是“形象塑造、心理刻画、描写逼真、分析细密”等西方文艺理论所言,更重要的是在于具有中华一切文学艺术的总特征:“传神写照、追魂摄魄”。

◆《红楼梦》的结构章法:整部书所采用的是“大对称”的结构法,包涵了三次重要的元宵节与三次重要的中秋节,这是全书的六大关目。理解了它,又可发过来推考八十回以后的情节轮廓。

◆《红楼梦》是了解中华文化的“总钥匙”。

◆ 红学包括曹学、版本学、探佚学、脂学,《红楼梦》文本的鉴赏、审美、批评不在红学范围内,若“红学”仅局限“小说文艺学”(特别是移植西方的一套) 必然是路子越走越窄,必须回到“学”———即中华文化之学上来,那才海阔天空,前程万里。

◆ 红学是中华文化震动世界的三大高峰和三大显学之一。

◆ 红学应定位于新国学。

◆程伟元、高鹗所刊行的120回《红楼梦》,是有政治目的在内,程高本的后四十回是狗尾续貂,是对曹雪芹前八十回的主旨思想的弱化与歪曲。

◆《红楼梦》原本108回,全书是12×9的大结构,以53、54回为分水岭。原书末有情榜,榜上108位女子,与《水浒传》的忠义榜相对应。

◆ 曹家的败落与康雍乾年间的政治斗争有关。

◆ 曹雪芹,满族正白旗包衣人。

◆ 曹雪芹是一位奇人异才,是大诗人、画家、思想家、历史家的“聚合体”,也是是一位创教之人:情教。

◆ 曹雪芹父亲曹頫,祖父曹宣,曹寅之子曹颙死后,曹頫过继给曹寅,继任江宁织造。

◆ 曹雪芹,关内祖籍河北丰润,关外祖籍辽宁铁岭。

◆ 曹雪芹卒于癸未年(乾隆二十八年)除夕,出生于雍正二年闰四月廿六。 ◆ 脂砚斋即是史湘云,畸笏叟是脂砚斋的化名。

◆ 脂砚斋并非如金圣叹、毛宗岗、张竹坡、李卓吾等与原批点作品毫无瓜葛,而是一位与着《红楼梦》及作者极其密切关系的人,他对《红楼梦》的创作有着很大的影响与贡献。

◆《红楼梦》的主线:宝玉之经历、家亡、人散。

◆《红楼梦》的主角:

一、从贾府衰落史上,贾宝玉男主角,王熙凤女主角。

二、从宝玉情途史上,贾宝玉男主角,林黛玉、薛宝钗、史湘云女主角。 ◆ 史湘云在八十回后,和宝玉结为夫妻。

◆ 黛玉之逝,是在中秋之月夜,自沉于寒塘冷月之地。

◆ 贾宝玉一生所亲厚、所依伴的《红楼梦》三部曲。

第一部是与黛玉的情缘,不幸她早亡(木石前盟)。

第二部是与宝钗的情缘,虽然成婚也没有白头偕老(“终身误”的金玉良姻)。

第三部是家亡人散之后,经历了千辛万苦,最后宝玉、湘云会和而白天偕老(因麒麟伏白首双星)。


周汝昌答疑红楼梦》由:免费论文网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
链接地址:http://www.csmayi.cn/show/50138.html
转载请保留,谢谢!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