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写论文?写好论文?免费论文网提供各类免费论文写作素材!
当前位置:免费论文网 > 范文百科 > 落日怅望古诗赏析答案

落日怅望古诗赏析答案

来源:免费论文网 | 时间:2016-09-23 08:06:12 | 移动端:落日怅望古诗赏析答案

篇一:古诗文阅读理解:落日怅望(含答案解析)

古代诗歌阅读(11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8—10题。落日怅望马戴孤云与归鸟,千里片时间。念我何留滞,辞家久未还。微阳下乔木,远烧入秋山。临水不敢照,恐惊平昔颜。

8.本诗以“落日怅望”为题,从全诗内容看,作者惆怅的原因是什么?(3分)答:9.请对“孤云”“归鸟”“微阳”“秋山”创造的意境进行赏析?(4分)答:10.若颔联和颈联对调次序,在谋篇布局上和原诗相比,哪个表达效果更好?(4分)答:参考答案

8.(3分)客中久滞、思乡情切;年华渐老、感时伤逝。9。(4分) “孤云”“归鸟”、“微阳”“秋山”营造出了秋日傍晚的萧瑟与清冷,寄托着作者的伤感之情。“孤云”“归鸟”:晚云孤飞于天际,归鸟投宿于林间,这种景象触发诗人乡关之思、伤感之情。“微阳”“秋山”:夕阳西下余晖返照秋山之景,不但加重了诗人的乡愁,而且更深一层地触发了诗人内心深处感时伤逝的情绪。10(4分)原诗最好。诗人见景生情,诗歌景、情分写,层次鲜明。一、三句景,二、四句情。相间写来,诗情就被分成两步递进:先是由落日时,云去鸟飞的景象,勾起思乡之“念”;继而是夕阳下山、日光返照的情景,唤起迟暮之“惊”。有曲达其意之妙。如改成前半景后半情格局,则失去这层妙处。

篇二:2014年安徽教师招聘语文古诗词鉴赏之《落日怅望》

2014年安徽教师招聘语文古诗词鉴赏之《落日怅望》

2014年安徽教师招聘公告已经发布,笔试在即,参加语文考试的学生中公教育安庆分校为大家准备了部分考试备考资料,希望对大家能有所帮助。

最后:祝大家考试成功!

落日怅望

马戴

孤云与归鸟,千里片时间。念我何留滞,辞家久未还。

微阳下乔木,远烧入秋山。临水不敢照,恐惊平昔颜。

【问题】

(1)本诗以“落日怅望”为题,从全诗内容看,作者惆怅的原因是什么?

(2)请从语言、表达技巧方面任选一个角度,写一段50字左右的鉴赏文字。

【答案】

答:(1)A客中久滞、思乡情切,可从颔联得到答案;B年华渐老、感时伤逝,可从尾联得到答案。

(2)角度举例:

A、作者见景生情,由“孤云”“归鸟”疾速飞去,想到自己的久滞不归;由夕阳落山,想到自己年华老去。联想自然,抒情真切感人。

B、对比,云、鸟行去之快于自己留滞之久形成对比,表达对家乡的深深的思念。

C、比兴,首联、颈联既兴且比,“孤云”“归鸟”既引起乡情,又是自比;由夕阳引出年老,又是以夕阳自喻。表现了自己离家的孤寂与老去的伤感。

D、炼字潜词形象传神,“孤云”“归鸟”“微阳”“秋山”营造了秋日傍晚的萧瑟与清冷,寄托着作者的伤感之情。“烧”字的使用,是静中有动;“远”字又写出了意境的空阔,增强了对孤寂之情的表现。

E、“不敢照”的心理描写,明抑暗扬。照了才愁,是原本无愁;不照已知,表明愁思深重。

F、情景分写,层次鲜明。一、三句景,二、四句情,相间写来,诗情就被分成两步递进:先是落日时云去鸟飞的景象勾起乡“念”,继而是夕阳下山回光返照的情景唤起迟暮之“惊”。有曲达其意之妙。

更多考试信息请关注:安庆人事考试网 2014年安庆市教师招聘信息公告|教师招聘职位|教师招聘笔试面试复习资料汇总专题

安庆中公地址:安庆市菱湖南路中公教育(安庆二中大门隔壁)

安庆中公教育 祝您考试成功!

篇三:8年级上册古诗赏析及答案

八年级上册古诗赏析

(一)

春日偶成

程 颢

云淡风轻近午天,傍花随柳过前川。

时人不知余心乐,将谓偷闲学少年。

6.春日里,诗人被什么景色所感染?(2分)

7.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怎样的心境?从哪句诗可以看出来?(3分)

答案 6.(2分)徐徐春风 飘飘淡云 依依杨柳 簇簇春花

7.(2分)宁静恬淡 无忧无虑

(1分)时人不知余心乐,将谓偷闲学少年。

(二)阅读王昌龄的《送魏二》,完成下列题目(5分)

醉别江楼橘柚香,江风引雨入舟凉。

忆君遥在潇湘月,愁听清猿梦里长。

(1)这首诗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1分)

(2)说说第二句中的“凉”字好在哪里?请简要分析(2分)

(3)这首诗在艺术构思上虚实结合,请简要分析这种艺术手法的作用?(2分)

答案:

9.(1)对朋友的留恋,对友人离去的惆怅。

(2)“凉”不仅写出了秋风秋雨中身体上感受到的寒冷,更写出了此时因朋友分离而倍感凄凉的内心感受。

(3)第一、二句两句是写眼前实景。后两句诗人以“忆”字为行人虚构了一个典型的旅夜孤寂的场景:诗人想到的是在于朋友分别后,朋友在遥远的潇湘之上,愁听猿猴清幽的啼声,就连梦中也无法排除。这首诗虚实结合,借助想象,拓展了表现空间,扩大了意境,使诗更具朦胧之美,深化了主题,更有助于表现作者对朋友的留恋及惆怅的别情。

落日怅望

唐·马戴

孤云与归鸟,千里片时间。

念我何留滞,辞家久未还。

微阳下乔木,远烧入秋山。

临水不敢照,恐惊平昔颜!

9.这首诗是日落时分作者遥望家乡所作,请找出诗中直接表达情感的句子。(2分)

10.试说说首联中“千里”与“片时”的表达效果。(2分)

9.念我何留滞,辞家久未还(1分);临水不敢照,惊恐平昔颜(1分)。

10.以“千里”与“片时”作强烈比照,点明云、鸟的自由和飞行之速,进而引发作者久客

异地的乡思。(大意相同即可)(2分)

敷浅原见桃花

刘次庄

桃花雨过碎红飞,半逐溪流半染泥。

何处飞来双燕子?一时衔在画梁②西。

注释①敷浅原:古地名,在今江西境内。②画梁:彩绘屋梁。

7.有人评价本诗“避俗避熟”、自出心裁,对此你是怎样理解的?(2分)

8.诗歌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和志趣?(2分)

7.答案:示例一,立意新颖,跳出借落花写惜春或伤春之情的窠臼,通过写飞花的活泼灵动

和美好际遇来抒写情志,不落俗套。示例二,构思独辟蹊径,别出心裁,将桃花飘

落与燕子衔花联系起来,写飞花的经历曲折有致。示例三,发现独到,捕捉飞燕衔

花的细小情景,并从中发现其审美价值,独具慧眼。

评分:答对一种示例即得2分。意思对即可。

8.答案: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美的执着追求。

评分:情感、志趣各占1分,共2分。意思对即可。

济宁 晚春江晴寄友人

唐 韩琮

晚日低霞绮,晴山远画眉。

春青河畔草,不是望乡时。

6.这首诗在写景上的主要特点是 ,表达了诗人的 。(3分)

6.以写景为主、情景交融 怀乡、思友(3分)

阅读下面两首诗歌,完成8-9题。(6分)

【双调】寿阳曲

江天暮雪

马致远

天将暮,雪乱舞。半梅花半飘柳絮。

江上晚来堪画处,钓鱼人一蓑归去。

江雪

柳宗元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8.请赏析《江天暮雪》中“半梅花半飘柳絮”的妙处。(2分)

9.(1)这两首诗歌描绘的画面有何不同?(3分)

(2)寄托了两位诗人什么样的共同情感?(1分)

8.把纷飞的雪花比喻为盛开的梅花和飘飞的柳絮,具体形象地表现了“雪乱舞”的景象。

9.(1)《江天暮雪》描绘动态的“雪乱舞”的自然景象和钓后归去的人物形象;《江雪》描绘静态的千山无鸟、万径无人的空寂雪景和孤舟垂钓的人物形象。(2)都通过孤傲的钓翁寄托了作者清高脱俗的感情。

阅读下面这首古诗,按要求答题。

襄邑道中

陈与义 ①

飞花两岸照船红, 百里榆堤半日风。

卧看满天云不动, 不知云与我俱东。[来源:学科网ZXXK]

【注】这是陈与义27岁时进京待选途中写的一首纪行诗。

2. 本诗第一句中的“飞”字意蕴丰富,请简要分析。(4分)

答:

3. 本诗三、四两句历来为人称道,你认为好在哪里?请简要回答。(4分)

答:

2.(共4分)(1)描绘了(暮春时节)落英缤纷的美丽盛景(2分);(2)表现了船行

的轻快(1分),传达出诗人愉快的心情。(1分,意对即可)

3.(共4分)(1)运用了静中见动的写法,写出了因船云俱动,使人误以为云不动的情

趣。(2分)

(2)诗人的所见所感还含有智慧和哲理(与苏轼的“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有异曲同工之妙)。(2分,意对即可)

23.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完成(1)(2)两小题。(5分)

春山夜月

唐·于良史

春山多胜事,赏玩夜忘归。

掬水月在手,弄花香满衣。

兴来无远近,欲去惜芳菲。

南望呜钟处,楼台深翠微。[来源:学科网]

(1)“欲去惜芳菲”中的“惜”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2)“掬水月在手,弄花香满衣”这两句诗妙趣横生,为后人传诵,请作赏析。

23.(1)表达了诗人沉醉于山中月下的美景,将要离开时依依惜别的深情。(2分,意思符合即可,有欠缺酌扣)

(2)“掬水”句,将明月与泉水合而为一,写泉水清澄明澈照见月影;“弄花”句,将花香衣香浑为一体,写山花香气溢满衣衫。诗句表现了诗人可爱的童心和游玩的兴致。(3分,三个要点各1分,意思符合即可,有欠缺酌扣)

湖州

(一)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15~16题。(4分)

淮上渔者

(唐)郑谷

白头波上白头翁,家逐船移江浦风。

一尺鲈鱼新钓得,儿孙吹火获花中。

【注释】①逐:跟随。②浦:水边,岸边。③获:草本植物,形状像芦苇。

15.本诗第二句中体现渔家生活特点的两个字是 ▲ 、 ▲ 。(2分)

16.诗的三、四句展现了怎样的情景?请用几句话进行描述。(2分)

③①②

15.(共2分,各1分)逐 移

16.(共2分)诗的三、四句展现了欣喜欢快的情景:白发老人钓得一条尺把长的鲈鱼,儿孙们兴高采烈地忙着在获花丛中吹火煮鱼。(意思对即可)

丽水

㈠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18—19题。(4分)

访城西友人别墅

雍陶

①澧水桥西小路斜,日高犹未到君家。

②村园门巷多相似,处处春风枳壳花。

【注释】①澧(lǐ)水:指唐代的澧州城(今湖南北部的澧县)。 ②枳(zhǐ)壳花:枳树的花。

18.诗中“犹未”二字写出了诗人怎样的心情?(2分)

19.这首诗只写村野风光,没有具体写友人和别墅,这样写符合题意吗?为什么?(2分)

18.写出了诗人会友急切的心情。

19.符合题意。这首诗巧妙地运用了烘托手法,通过对自然而优美的村野风光的描写,

让读者想象到友人别墅的幽雅和友人的风采。

评分标准:第18题2分,意思对即可。 第19题2分,答出“烘托”的意思即

可。

台州

阅读下面古诗文,完成16—25题。

(一)(4分)

田园乐

(唐)王维

①萋萋芳草春绿,落落长松夏寒。

②牛羊自归村巷,童稚不识衣冠。

【注】①落落:松高貌。 ②衣冠:士大夫的穿戴。

16.你是怎样理解第二句中的“夏寒”一词的?(2分)

17.三、四两句描绘了一种怎样的生活?(2分)

,给人以阴凉之意(1分)。(一)16.这里的“夏寒”应该理解成松树葱郁、茂盛(1分)

评分标准:意对即可。共2分。

17.描绘了一种闲适、平和、质朴的田园生活。评分标准:点出“恬淡、悠然、平和、闲适”等其中一个,得1分,指出质朴或“淳朴”等,得1分。共2分。

温州

移家别湖上亭戎昱

好是春风湖上亭,柳条藤蔓系离情。

黄莺久住浑相识;欲别频啼四五声。

15.补充点评。(2分)

诗人搬家作别久住的湖上亭,亭边柳条、藤蔓轻展,枝头黄莺鸣声悠悠,一“系”一“啼”别有意味,仿佛是它们 ▲ 之情的自然流露。

16.完成随感。(2分)

花草本是无情物,但诗人笔下的一草一木却多情多义,那是因为 ▲。

15.(2分)依恋(不舍、挽留)

16.(2分)

示例1:诗人久住湖上亭,与这里的一草一木建立了深厚的感情。

示例2:诗人移情于花鸟,借花鸟抒发自己的不舍之情。

示例3:诗人视花鸟为挚友,达到了物我相通的地步,故能心心相印。

舟山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古诗文,完成15—24题。

(一)书院二小松(4分)

唐·李群玉

一双幽色出凡尘,数粒秋烟二尺鳞。

从此静窗闻细韵,琴声长伴读书人。

[注释]秋烟:比喻小松初生的枝叶。

15.诗中“ ”“”两个词写出了二小松“小”的特点。(2分)

16.这首诗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情感?(2分)

15.数粒、二尺。(写“粒”、“细”或“细韵”也可。)

16.抒发了作者对二小松的爱怜、赞美之情。(流露了作者对有小松的清雅脱俗的读书生活的喜爱之情。)

义乌

15. 阅读下面这首古诗,按要求答题。(4分)

秋日行村路[来源:Zxxk.Com]

乐雷发

儿童篱落带斜阳,豆荚姜芽社肉香。

一路稻花谁是主?红蜻蛉伴绿螳螂。

【注释】①社肉:祭土地神的肉。

(1) “一路稻花谁是主?红蜻蛉伴绿螳螂”是千古名句,句中“伴”字用得妙,请写

出你的理解。(2分)

(2) 这首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

15. (1) “伴”,运用了拟人的手法,把红蜻蛉与绿螳螂这两种可爱的小生物营造在

一个相依相伴、和美融洽的氛围里。(2分,意思对即给分)

(2)热爱农村自然风光,追求自由、闲适、和谐的田园生活。(2分,意思对即给

分)

金华

㈠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18—19题。(4分)

访城西友人别墅

雍陶

①澧水桥西小路斜,日高犹未到君家。

②村园门巷多相似,处处春风枳壳花。

【注释】①澧(lǐ)水:指唐代的澧州城(今湖南北部的澧县)。 ②枳(zhǐ)壳花:枳树的花。

18.诗中“犹未”二字写出了诗人怎样的心情?(2分)

19.这首诗只写村野风光,没有具体写友人和别墅,这样写符合题意吗?为什么?(2分)㈠(4分)

18.写出了诗人会友急切的心情。


落日怅望古诗赏析答案》由:免费论文网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
链接地址:http://www.csmayi.cn/show/51811.html
转载请保留,谢谢!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