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2016年人教版思想品德八年级下册期末试题及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思想品德期末试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以下各题都有四个选项,其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选出该选项,并将其字母标号填在下面的表格内。每小题2分,共50分。)
1.下列人群属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是()
(1)所有居住在中国的人 (2)具有中国国籍被剥夺政治权利的人
(3)加入中国国籍的外国人(4)刚出生的中国婴儿
(5)在国外讲学的中国籍教授
A、(1)(2)(3)(4) B、(1)(2)(4)(5)
C、(2)(3)(4)(5)D、(1)(3)(4)(5)
2.2011年“两会”期间,一些网站继续推出“总理请听我说”、“我有问题问总理”等互动栏目。中学生小华在网上就校园周边安全问题给总理提了建议。小华这是在行使( )
A.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B.建议权 C.集会、结社的自由 D.决定权
3.对公平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A.公平一直是人类孜孜以求的目标 B.任何社会都会存在一些不公平的现象
C.经过努力绝对公平是可以达到的 D.公平是在比较中产生的
4.2012年2月28日新华社电:国家食品药品监督局投诉举报中心昨日在京正式挂牌运行,并开通了网络、信件、走访等便捷通道,接受药品、保健食品、化妆品和餐饮等方面的投诉举报。这说明了( )
A.人民是国家的主人 B.我国人民群众处于法律之上
C.公民是国家的主人 D.人民直接管理国家各项事务
5.正义的基本要求包括( )
①不侵犯他人的基本权利②面对不良社会现象,要勇敢地加以制止
③面对不正义的行为,能学会理解、宽容④任何情况下都要有一颗同情心
A.①③ B.①② C.②④ D.①④
6.下列选项能体现法律最主要特征的是( )
A.全国人大通过刑法修正案 B.邻居谴责李某不孝敬父母
C.法院判决李某给付父母赡养费D.学校批评教育违纪学生
7.“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这句话说明( )
①不要盲目从众②要有明确的是非观念,能够独立思考
③人云亦云,随波逐流④无论正确与否,始终坚持自己的看法
A.①③ B.①② C.③④ D.①④
8.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嗜好,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所有嗜好都是不良行为B.有些嗜好本身并没有错
C.好嗜好如果把握不住“度”,也会发展成为不良嗜好
D.不良嗜好发展下去,会诱发不良行为,甚至引发犯罪
9.不良诱惑就像小小的吸血蝙蝠,静静地靠近你,慢慢地腐蚀你。这表明不良诱惑()
A.是无法战胜的,因而不能沾染B.会侵蚀毒害人,必须自觉抵制
C.是可以战胜的,沾染以后再改D.会强烈吸引人,无法真正抵制
10.下列行为属于正确行使权利的是( )
(1)李影拒绝父亲让她打工的要求,坚持回学校读书
(2)某市民在政府网站上留言,建议政府提高依法行政能力
(3)王丽受到同学欺负,事后找人教训了那个同学
(4)赵丹的父亲是个体户,要求赵丹辍学帮忙
A、(1)(2) B、(2)(3) C、(3)(4) D、(1)(4)
11.下列行为不属于侵犯别人隐私权的是()
A.将朋友的犯罪证据交给公安机关
B.未经同意在网上查看好朋友的聊天记录
C.偷看别人的存折的帐号和密码 D.父母、老师查看学生的私人信件
12.下列选项中哪两部法律是“母法”与“子法”的关系()
A.义务教育法;未成年人保护法B.合同法;反不正当竞争法
C.宪法;刑法 D.商标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
13.对于道德与法律关系,右边的图示表示的是()
A.道德规范要强于法律
B.道德作用要大于法律
C.道德的强制力要大于法律
D.道德调整的范围要大于法律
14.2012年4月10日临川晚报讯:工地4名保安抓住小偷不依法教给警方处理,却私自拘
禁殴打,并强迫其家人用钱赎人。近日,戴某等4人因非法拘禁他人被依法刑拘。这个案例告诉我们( )
A.我国法律保护公民的人身自由和生命健康不受侵犯
B.所有公民的人身自由和意志完全由自己支配,他人不得干涉
C.任何个人和机关都不得拘禁他人
D.人身自由是公民享有的最根本权利
15.关于违法行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不履行法律规定义务的行为 B.所有的犯罪行为都是违法行为
C.做出法律所禁止的行为 D.所有违反道德的行为都是违法行为
16.我国公民应履行的义务有()
①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 ②言论、出版、集会、游行 ③依法纳税④受教育
A.①②④B.①②③ C.②③④D.①③④
17.学生小王从学校乘车到市区,每次按车里程表计算应付5元,但一次司机以天晚为由要
他付10元。这个司机侵犯了小王的( )
A.公平交易权 B.自主选择权C.依法求偿权D.人身权利
18.实施正义行为,不做非正义的事,是做人的基本要求。下列属于正义行为的是( )
(1)电脑黑客通过网络盗取用户个人信息
(2)看到有人在风景区乱扔垃圾,小王立即上前制止
(3)看见有人打架,小马及时拨打110
(4)某律师免费为农民工提供法律援助
A、(1)(2)(3) B.(1)(2)(4)C.(1)(3)(4)D.(2)(3)(4)
19.下列成就属于智力成果权的有( )
(1)袁隆平试验成功的杂交水稻 (2)小明在杂志上发表了一篇文章
(3)农民辛勤劳作收获了丰硕果实(4)1851年辛格发明了缝纫机
A(1)(2)(3) B(1)(2)(4) C(1)(3)(4) D(2)(3)(4)
20.三鹿奶粉因添加三聚氰胺导致近30万名婴儿患泌尿系统疾病,这严重侵犯了消费者的
( )
A.监督权 B.自主选择权 C.依法求偿权 D.安全权
21.某校初三年级举行篮球赛,裁判误判一球,初三一班的参赛人员要求改判,裁判没有理睬,
该球队拒绝继续比赛,篮球赛不欢而散。裁判的做法()
(1)违背了公平原则,不利于合作 (2)是不负责任的表现
(3)是在正确行使裁判权利,无可厚非(4)是非正义行为,应受到谴责
A.(1)(2) B.(2)(3)(4) C.(1)(2)(4)D.(1)(3)(4)
22.有正义感的人,应该做到()
(1)如果非正义的事情发生在自己身上,自己能够采用正当方式,奋起抗争
(2)如果看到非正义的事情发生在他人身上,能够见义勇为、匡扶正义
(3)能及时对受害者给予声援和救助
(4)身为未成年人,要做到见义巧为,尽量在不伤害自己的前提下,维护正义
A.(1)(2)(3)(4) B.(1)(3)(4)C.(1)(2)(4) D.(2)(3)(4)
2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不同的时代、不同的个体,面对不同的问题,对公平有着相同的理解
B.公平是得到自己该得的,不必分担自己该做的
C.社会的稳定发展需要公平
D.有了公平,社会才能为人的发展提供平等的权利和机会,但每个社会成员的生存发展
却不一定有保障
24.电子探头是一种固定式交通技术监控设备。有些司机在有电子探头的地方小心驾驶,在没
有电子探头的地方随意违规。对此,下列认识正确的是()
(1)司机应该提高自己的守法意识和公德意识
(2)司机不遵守社会规则的行为,是非正义行为
(3)司机在行使自己的人生自由权
(4)司机的行为虽然不道德,但不违法
A.(1)(2)B.(3)(4) C.(2)(4) D.(1)(3)
25.下列能够表现人的浩然正气的是()
(1)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2)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3)远看山有色,近听水无声 (4)富贵不能淫
(5)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要知松高洁,待到雪化时
A.(1)(2)(3)B.(4)(5) C.(1)(2)(5) D.(2)(3)(4)
二、非选择题(共50分)
26.材料一:2011年11月16日上午,甘肃正宁县榆林子镇“小博士”幼儿园校车撞上了一辆大翻斗运煤车,21人因此丧命,其中包括19名幼童。
材料二:人民日报消息:国务院法制办2011年12月11日公布《校车安全条例(征求意见稿)》,面向社会各界征求意见。《征求意见稿》规定校车享有三项优先权。其一,交警应当指挥疏导校车优先通行。其二,校车可在公交专用车道行驶。其三,校车停车上下学生时,后方车辆应当停车等待,禁止超越。
(1)在上述校车事件中,你认为伤亡学生的什么权利受到了侵害?(2分)
(2)结合所学知识,谈谈国家为什么高度重视校车安全问题。(4分)
(3)联系自身实际,谈谈你打算怎样积极行使自己的生命健康权。(3分)
27.阅读材料和漫画,回答问题。
以下是某班级同学在QQ群上对此问题的讨论:
小石头:“渔翁”在QQ群上发布该消息是他的权利啊!
小东西: 啊,怎么会被拘留、罚款呢?
小博士: 谣言止于智者!
(1)运用所学知识对“小石头”的观点进行评述。(5分)
(2)根据漫画《谣“盐”止于智者》的提示:当类似谣言出现时,该怎么办?(3分)
28. 材料一: 现实生活中,消费者合法权益受到损害的现象时有发生。当侵权行为发生后,
消费者常常由于各种原因不去维权,比如,有的嫌程序繁琐;有的认为购买
的产品价格低不值得去维权;有的考虑到维权成本问题,选择了忍气吞声。
材料二 : 地沟油是一种将下水道中的油腻漂浮物、泔水等经过简单加工,提炼出的油。
据《中国青年报》报道,估计我国每年有200-300万吨地沟油流回餐桌。而
地沟油中含有有害物质黄曲霉素,它的毒性是砒霜的100倍(1)
请你评价材料一中消费者的做法。(5分)
(2)材料二中经营地沟油的行为损害了消费者的哪些权利?(3分)
(3)当消费者的合法权益遭受侵害时,我们应该怎样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4分)
29.八年级学生小张沉迷于游戏机和上网冲浪,一放学就到游戏厅打游戏机或到网吧上网,后来干脆旷课玩游戏上网,甚至整夜不回家,学习成绩直线下降,性格也变得寡言少语,存在怕动脑筋、抄袭作业等现象。家长、班主任老师多次耐心地批评教育他,他却听不进,还说,接受教育是自己的权利,受不受教育是自己的事,与别人无关。
阅读材料,请回答:
(1)你认为小张的行为对吗?为什么?(3分)
(2)正在接受义务教育的学生应该承担哪些基本义务?(3分)
(3)你有什么好办法、好建议帮助小张转变?( 2分 )
30.阅读《沈芳的一天》,运用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2012年3月15日,早晨6∶00,沈芳吃完早饭,安慰了生病的妈妈,背起书包上学去。她按着绿灯指示,沿着斑马线穿过十字路口来到学校。老师告诉她,她写的两篇小说在《微型小说》杂志上发表了,她听了很高兴。
中午,沈芳在学校食堂吃过饭,在回教室的路上,看到几个同学在欺负畲族同学,立即上前制止,并对几个男生批评教育,要求他们团结少数民族的同学。
下午4时,为了配合“3·15”宣传,沈芳所在的普法小组在老师的带领下,走上街头进行了一次法律宣传,解答了消费者提出的有关问题。
放学回家,沈芳路过菜市场,看到市场管理人员在维持市场秩序时态度粗暴,回到家马上写信给工商局,建议工作人员要文明执法。
晚上,沈芳吃完饭,做完功课,给远方工作的爸爸写了封信就睡觉了。
(1)在沈芳这一天的活动中,享受的权利和自由有哪些?履行的义务有哪些?(6分)
(2)青少年应该怎样正确行使权利?(4分)
(3)青少年应该怎样忠实履行义务?(3分)
篇二:天津市和平区2015-2016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政治试题带答案
篇三:2015-2016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政治试题及答案
2015年下册初二思品综合练习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2分,共24分)
1.下列符合正义要求的行为是
A.革命烈士后代就“上海清明活动挂蒋介石题词”愤慨抗议
B.中国既得利益集团积极推广转基因有毒食品
C.《炎黄春秋》杂志编造谎言污蔑共和国历史
D.为了提高GDP,许多地方政府对环境污染“视而不见”
2.言情小说让许多初中女学生迷失了方向,失去了自我。对这些受害的女中学生,你想说
A.好奇心可以激发我们学习的兴趣和提高生活的品味
B.从众心理会扼杀我们的创造力,使人变得缺乏主见
C.不良诱惑是潜在的杀手,影响了个人的身心健康、学习进步
D.人们只有心怀正义,才能驱除内心的自私和恐惧
3.如果要在校园中张贴标语,号召同学们抵制网络低俗文化,你认为合适的是
A.加强网络建设,繁荣文化市场
C.提高自身素质,抵制网络污染 B.恪守职业道德,规范网络经营 D.整顿市场秩序,打击网络违法
4. 2015年2月25日,成都青羊区人民法院以“涉嫌寻衅滋事罪”和“涉嫌非法经营罪”判处坚持长期反共的著名作家铁流有期徒刑两年六个月,缓期四年执行,并处罚金三万元人民币。这说明:法律最主要的特征是
A.法律具有普遍约束力B.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C.法律是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 D.凡是触犯法律都要受到法律制裁
5. 14岁的中学生张某发现邻居家里没人,于是“拿”走了邻居家的一部手机。从这以后,他不间断地从邻居家“拿”走近万元的钱物。最终他被法院判处有期徒刑3年。这说明
A.违法犯罪行为都要承担刑事责任 B.法律对未成年人采取了特殊保护
C.违法犯罪行为要受到法律制裁 D.法律维护正常的经济秩序
6. 2014全国法制宣传日主题是:弘扬宪法精神,建设法治中国。之所以突出宪法,是因为
A.违犯宪法要受到刑法制裁B.宪法是由国家制定和认可的
C.宪法具有普遍约束力 D.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
7. 下列选项中,体现道德和法律关系的是
A.道德作为一种行为规范约束着人们最基本的行为
B.违反道德的行为,一定是违反法律的行为
C.违反法律的行为不一定是违反道德的行为
D.法律和道德都是调整人们的行为规范
8. 跳楼身亡的姜某,在生前的博客中,记载了丈夫王某的一些不良行为。姜某死后,
网友口诛笔伐王某的同时,启动了“人肉搜索”,王某大量的个人隐私被传到网上。网友的
行为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