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写论文?写好论文?免费论文网提供各类免费论文写作素材!
当前位置:免费论文网 > 范文百科 > 十月围城台词

十月围城台词

来源:免费论文网 | 时间:2016-09-25 17:16:37 | 移动端:十月围城台词

篇一:《十月围城》影评

《十月围城》影评 作为21世纪的中国青少年,战争似乎离我们非常遥远。现在的我们生活在一个歌舞升平的世界里,享受着革命先驱为我们带来的太平盛世,慢慢地,我们越来越习惯了这样的生活,认为一切都是理所当然的。但是当我们看各种抗战、民主活动的视频,通过自己的感官去想象一下那种战火纷飞年代里的动乱与不安,我想我们一定会更加珍惜当前,感慨国家民主独立的来之不易。一部《十月围城》,台词精简,场景却令人惊心动魄。

《十月围城》这部电影主要讲述的是:在清朝末年,政府孱弱,外强入侵,民不聊生,国父孙中山率领一批仁人志士,誓以鲜血,在呐喊着“驱除鞑虏,恢复中华”的口号背景下,为了民族独立而奋斗。当孙中山先生要来香港与13省的革命代表开会商讨武装起义大计,组织一场全国性的反清运动,苟延残喘的满清政府派出暗杀部队,要刺杀孙中山先生,而一群由社会小人物组成的仁人义士,为了不曾某面的中山先生,奋不顾身,不惜牺牲自己竭尽全力保护中山先生,浴血拼搏的故事。该片把看似主角的孙中山虚化,用一群来自社会各阶层的人物作为主体群像,讲述他们如何卷入其中,该片用饱含深情的镜头语言,描绘了那个时代的中国风貌,刻画了一群为走向共和国奋死不顾、引颈就戮的英雄人物,他们以自己强大的人格魅力唤醒了民众沉睡的意识——商人、学生、脚夫、苦力、赌徒甚至乞丐,这些人参与营救孙中山的目的多种多样——为了老板、为了兄弟、为了爱情、为了救赎,甚至有的人根本不知道这么做事为了谁。这些小人物各自怀着夫妻情、父子情、兄弟情和儿女情加入到这次救援行动中,当尘埃落定之后,那些安静的灵魂已浸染了一份革命的崇高,值得所有人仰望和铭记。

清末民初是个英雄辈出的年代,捐躯赴国难的能人志士不可枚举。革命难免要历经苦痛,流血牺牲更是不可避免。林觉民的《与妻书》曾打动很多人, “不幸而生今日中国”的诀别道出了满腔无奈,然而他说过死无余憾,放不下的只是所爱之人。革命者若有志向高远,确实不足奇。更有儿女情长,那真是难能可贵。《十月围城》恰好兼而有之,形成了剧烈的情感冲撞。《十月围城》是讲牺牲,不同之处在于是小人物和无名无姓者的牺牲。他们人数众多,名字无法一一铭刻。影片用字幕交代了几个主线人物的姓名籍贯和生卒年份,大有为无名者立碑正名的意思,背后声音就是“请不要忘记我们”。这些人的思想觉悟可能跟林觉民有很大差距,不知革命为何、不知道要保护的人是谁。他们只是平平无奇的凡夫俗子,临危时刻受人之托,容不得反复掂量比较,就此扛过了重任,一去不回头。屈原也曾感慨:“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影片采用纪实的手法,谱写了一曲感人肺腑的忠魂悲歌,最终,孙先生安全离境,身后的街道上已染满保镖和杀手们的鲜血。那些为革命而牺牲的壮士们是值得我们所有人敬畏的。

整部戏以“家国情怀”为中心,贯穿于各个人物的心理活动以及剧情的发展。而整部剧最好的篇幅落在孙文到港的前三天:一方是清廷鹰犬磨刀霍霍,一方是革命党人紧张应对,各路人马交替登场,营造出“山雨欲来风满楼”的压迫感,可谓剧力万钧,为随后的“六十分钟”连场恶战做足铺垫。李家父子的“小家观”与孙文救国的“大家观”几度交锋,最终上升为“舍生取义”,演来丝丝入扣,极具层次感;其中报馆王学圻VS曾志伟、囚室梁家辉VS胡军等几场对手戏更是火花四溅,对白精炼,表演到位,看起来十分过瘾。

与一般的抗战剧不同的是,《十月围城》里的死亡不是振臂高呼口号完事,它的煽情时刻固然要引导多数观众往感动方向走——这也是一个商业片的正常做法,情有可原。但是如果仔细考察结尾,革命党的理想和血淋淋的现实形成了巨大反差。无数人会问,这样做真的值得么?为一个不相干的人甚至奉献出自己有限的生命,真的值得吗?人性的自私总会让人抛出类似疑问,但是剧中的一个简短的对话,似乎已经回答了这个问题:一方说“为一个女人这样,值得么?”一方说“那这样做(出钱卖力搭性命去保护孙中山),值得么?”这最弱一线反而引出了最需要正面回答的问题,明知有错又怎样,我自己没有好下场,看不到光明未来又怎样。国难当前,要装作浑然不知、偏安蜗居也可以,但有热血情怀的人无法坐视不理,一条命价值有限,他要唤醒周围人,卷入其中。四万万同胞命运由谁来主宰,他们需要找一个人,权当做历史的选择,正确错误无从知晓。看到这里,一个平凡的商人形象顿时变得如此更加伟大。

从另外一个角度来看这部片子,它以写实的手法将历史洪流中小人物的命运,最终书写成了一个宏伟的命题,成就了一个悲壮又哀婉的故事,其内涵丰富,并成功地将“一个好看的故事”和“一个深刻的故事”有机地融合在了一起。影片使观众在观念上真正得到了一个转变,那就是几秒中能念完的“革命”二字,此刻却显的那么地沉重。影片中人物虽然很多,但没有一个会是干瘪的,寥寥数语,便能勾勒出一个个侠骨柔情的热血男儿。“小贩”王复明,外表粗糙,但内心细腻;“打女”方红,性格倔强,但内心向往平静安逸;“乞丐”刘郁白因为恋上父亲的女人而堕落于街头,为了救赎也为了解脱而加入此次行动;“少爷”李重光,稚嫩与天真,却拥有着坚定的革命信念;“车夫”阿四,天性纯朴、忠诚;“革命党”陈少白:坚定不移的革命党;“商人”李玉堂:守旧但爱国,“别忘了我们是中国人”,言犹在耳;“赌徒”沈重阳:嗜赌如命,但心本向善;“刺客”阎孝国的愚忠、顽固和病态,更是入木三分。但是强大的敌对势力也无法阻挡住革命的发展,先进的革命势力终究要战胜腐败的封建王朝。

当然,这部剧也并不只是单方面地歌颂革命,更不是简单的正邪之战或者好坏之争。无论是革命党还是清廷杀手,却都具备一腔精忠报国的热血,各怀信仰并为之努力、奋斗直至死亡。只是时代动荡如此,谁又能逍遥活在人世?只有走出一条适合时代发展的正确道路,才能真正使国家稳定,让百姓过上幸福的生活。而这个过程避不可及的会与封建旧势力产生摩擦,也就不可避免的会有很多流血牺牲。整个故事十分惨烈,结果更是悲剧,但是让人们看到希望。《十月围城》演绎着牺牲,剧中那逝去之人,都算是死的其所,各为所爱,无论是对革命的爱,对女儿的爱亦或是对恋人的爱,结局是那么地令人为之动容,而心生感慨。比起做出革命浪漫主义姿态或者直接升华主题拔高一切的做法,《十月围城》的结尾一幕,让人介于动容和落泪间的

情感往往是最复杂的。孙文看见的只是香港风光,山顶、半山还有近海码头,可他的视线好像穿透建筑遮挡,见到那些为之流血付出、不计回报的人。也许他还看见了中国未来和民主之光,即便我们知道他耗费一生也没能做到。

一部电影要能够捕捉住人的眼球,除了有群星荟萃,大牌云集的表面功夫,还要有精湛的演技,优秀的表演,达到人戏合一的境界,真正做到了“城中皆义士,无人似明星”,才能使得我们这些看片之人为之动容。而《十月围城》中的演员的演技也着实让观看者身临其境,为他们提心吊胆。跟着剧中人物一起奔跑,一起紧张。看完这部剧,我们不免会想,这群为了改变的人真的很疯狂,想法也很伟大,都是群热血青年,在如今和平的年代我们无法真真把自己融入其中,设身处地地去理解他们当时的冲动。电影也许艺术化夸大化了这件事,但是让我更加深刻的知道了一场革命的爆发真的很不容易,纠结了如此多的爱恨情仇,国仇家恨。最后记住那句经典的话“欲求文明之幸福,不得不经历文明之痛苦”,而这些痛苦是血的代价。

震撼,让人再度回顾历史时,更加能够想像革命的艰辛与现在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 这部电影不仅给人带来一种视觉上的刺激,更是让人的心灵受到

篇二:解剖《十月围城》

十月围城《 Bodyguards and Assassins》(2009)

一、作为商业片的《十月围城》

作为工业时代的产物,电影从一开始就是作为大众文化出现的,由于其强烈的视觉冲击力决定了电影娱乐至上的特性。

20世纪德国心理学家闵斯特伯格在论述电影时就指出:“相对于把娱乐和消遣带给大众的基本任务而言,电影通过传播信息和知识以补充学校、报纸、图书馆的功能,毕竟是第二位的。”

1、商业片

商业片是以商业利润目标为唯一重要追求而摄制的影片。这类影片并非一定不考虑艺术性,而是把艺术性作为赚取利润争取观众的手段。

《一个国家的诞生》(英语:The Birth of a Nation)因为电影播放时间长达三小时,门票收入超过一千万美元(相当于2007年的两亿美元)。成为有史以来,世上首部具有真正意义的商业电影影片。此片由戴维·沃克·格里菲思执导,情节设定在南北战争期间及战后,于1915年2月8日首映。由于拍摄手法的创新,以及因为对白人优越主义的提倡,以及对三K党的美化所引起的争议性,使得此片在电影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

商业片必须具有一定的商业元素:当红明星,大导演,大投资,大宣传,大规模上映,复杂的特效,热闹的故事情节等等。

电影是一种耗资巨大的特殊产业,在制作、发行、放映各领域都需要先进的技术、巨额资金的支持,这一特性决定了电影必须讲究投入产出比。本片投资

1.5亿人民币

根据片方提供的数据:剧组400人,单日拍摄最多派发盒饭1000盒,服装、化妆、道具每天开工时间是凌晨四点半,单场拍摄最多时有五台摄影机同时拍摄,群众演员最多一场为1000人,单日平均工作时间达12个小时。可见该片工作量之大。

院线以资本或供片为纽带将众多影院捆绑在一起,其基本作用是减少流通环节。1995年上海电影制片厂与23家影院以签约的方式组建了国内第一个具有院线性质的发行渠道——上海东方影视发行公司,当年即取得两个亿的票房收人。此后各地借鉴上海经验,逐步形成了以城市电影为主体,以行政划分为单元的院线机制。

《十月围城》的类型定位是:动作、悬疑、剧情三位一体,其中动作是支撑其整部电影的核心元素,不论从影片内部的叙事结构还是从外部表现形态上看,《十月围城》都更切近于一部动作电影。

2、巨大的回报

最终票房:1665万(香港) 2.93亿(内地) 5025万美金 (亚洲)

第29届香港电影金像奖(Hong Kong Film Award) 《十月围城》获18项提名,创历史新高

最终拿下八项大奖:最佳影片;最佳导演:陈德森;最佳男配角:谢霆锋;最佳摄影:黄岳泰;最佳美术指导:麦国强;最佳服装造型设计:吴里璐;最佳动作设计:董玮、李达超;最佳原创电影音乐:陈国荣、金培达

甚至受到了国家广电总局及电影局的高度赞扬,被誉为“年度最佳华语片”。 这是一部从1999年开始,历时十年的片子。所谓十年磨一剑,所以,不要错过了片子的苦心。

二、虚构中的真实

《十月围城》虽有着刺杀孙中山这样显赫的历史背景,但从本质上来讲它依然是部“本故事纯属虚构”的香港制作。《十月围城》作为一部直指贺岁档期的商业大片,其主旨并不在于叙述一段与孙中山、与革命有关的历史,更不在于借影院向观众来讲授近代历史课,而毋宁说,它是试图将一段似乎与历史有关的故事表述为具有高度观赏性和视听冲击力的历史传奇。在这儿,历史是个由头,是个借口,传奇才是核心。在这里不是在描述history,而是his story。

在每个人牺牲之后,银幕上都打出他们的籍贯和生卒年。这是这一安排增添了影片的真实感。另一个用意,某种意义上来说,这是为无名烈士做的碑铭(重光、重阳、复明,这些编剧为他们安排的名字,也都寄托了美好的寓意)。

1、布景真实

2008年10月,新的“1906年的香港中环”在上海胜强影视基地开工,历时8个月竣工。剧组以4300万元人民币的大手笔史上首度1:1在上海还原了1906年香港中环实景,总占地面积超过100亩,相当于五个足球场那么大。

之所以如此不惜代价,因为他要这一切不只是历史,而更是真实的生活。

2、人物的真实

张学友扮演的杨衢云(1861-1901),名飞鸿,字肇春,别号衢云,广东东莞出生,中国近代革命家,早年任招商局总书记,及沙宣洋行副经理。1890年与谢缵泰等十余人于香港创立最早的革命组织辅仁文社,由杨衢云任社长,以“开通民智”、“尽心爱国”为宗旨。文社购买新学书报,讨论中国的发展及改革路向,主张推翻满清,建立合众政府。1895年1月孙中山到香港,经孙之好友,辅仁文社成员尢列撮合;将孙于1894年11月在檀香山设立之兴中会与辅仁文社合并。合并后的组织名为兴中会,杨衢云被选为会长(当时亦称总办或百理玺天德,即President),孙中山为秘书,在香港中环成立一商号“乾亨行”作掩饰。

杨开始搞革命时,孙文尚未决心推翻帝制 ——1894年,他还亲赴天津,意图上书李鸿章,可见思想仍属温和。虽然进言书有否送达李鸿章是个谜,但如唐德刚的戏言:“如果李鸿章英雄识英雄而重用了孙文,中山不也就是清政府的‘能臣’了吗?”孙文也说过“予少年主张,谓汉人作皇帝,亦可拥护??杨衢云(因而)与予大斗,几至动武,谓非民国不可”,正好印证唐的观点。

唐德刚如此评价杨衢云:“一部‘中国近代革命史’,是应该从杨衢云开始写的。”(《晚清七十年》第五册)

李玉堂原型为李煜堂(1851-1936),原籍广东省台山市,幼年随父赴美国经商,数年后积资赴香港创设金利源、永利源两药材行。并创立多间保险公司,分店遍布中国口岸及南洋诸岛。人称“保险大王”。1905年加入中国同盟会。民国后曾出任财政司司长。

1899年孙中山在香港创办《中国日报》,宣传革命。后因涉讼多年而有被拍卖停版的可能。李煜堂于是拨款承购,使这一革命喉舌的日报不致停刊,并支持该报经费达六年之久,直到辛亥革命成功。

李重光的原型为李自重(1889—1971),一说生于1882年,原名李炳星,是李煜堂的长子。少年读于私塾,1900年赴日本留学东亚商业学校。1901年,组织广东独立协会,同年加入兴中会。1905年与冯自由等奉命返广东、香港、澳门设立同盟会分会。1917年,任护法军政府筹饷专员。

陈少白(1869—1934),广东新会人。原名闻韶,号夔石。曾入广州格致书院(岭南大学前身),后与孙中山结交。在香港读书期问,陈少白与孙中山、杨

鹤龄、尢列四人因志趣相投,抱负一致,“放言”纵谈反清之志,亲如兄弟,紧为团结,成为一体,有人妄称他们为“四大寇”。1895年参加兴中会,1899年受命创办《中国日报》,第二年正式创刊。成为机关报。1911年广州光复,任广东都督府外交司长,过了不长的时间,陈少白见内部权力之争激烈,他又鄙于营营,于是放弃政治,开始从事实业。1914年,组织粤航左司。1921年任孙中山总统府顾问。晚年注全力于其家乡建设。著有《兴中会革命史要》、《兴中会革命史别录》。

1921年他们四人再次聚首,重提当年事,陈少白认识最为清醒:“我可以说,当时我们不过是志同道合‘作乱’之青年小子,相见时就大谈特谈清朝专制政府来继续太平天国未竞之事业,互相激励,共同造反而已,不特对于革命理论、主义,没有详细研究过,进行步骤没有一定程序,组织政府、建设国家等更谈不到。”

三、电影艺术中的《十月围城》

看电影,与其说是编剧和观众的角力,不如说是编剧和观众的一次恋爱。双方都在饶有兴致地猜测着对方的弦外之音,偶有感应则暗中欣喜。

1、观众进入

《十月围城》中大部分被某些观众质疑的逻辑缺陷,实际上完全是“胎里疾”,是这个故事本身的预设所带来的。比如,孙中山为什么一定要来香港开这个会?他就不能把那些代表叫到船上去开吗?他非要这么大张旗鼓地上岸吗?就不能化妆潜行吗?对一个商业片来说,只要开场能解决掉“观众进入”和“建立视角”的问题,孙中山来香港的问题就能被掩盖住,起码在电影时间内不是一个致命问题。

几乎所有的观众都能意识到电影不是真的。如果让观众承认眼前虚构的真实,就需要让观众自愿打消怀疑的状态,观众心甘情愿地被带入这种虚构的真实。所以影片开始不超过十分钟,就需要把观众吸引住,使观众“入境”。

本片的开场很快地就完成了“观众进入”,张学友的角色出场就死掉直接建立了杀机四伏的故事设定,然后马上就设定坏人要在香港干掉孙中山的前提,观众完全来不及考虑,或没意识或干脆就不在乎为什么要在香港杀他。只要观众过了这一关,后面观众就会以此为出发点来看这个故事,就是我说的“建立视角”的完成。

移情是指读者、观众将自身的情感转移到角色上的人物。也就是说观众走进电影院时一定是将他们的情感寄托在一个人物身上的,然后完全放松,跟随着他,最后走出影院为他的所谓人物涅磐而感动。

2、时间

倒计时式的时间处理,目的在于强化故事悬念的紧张感与紧迫感。而正是这一个倒计时,让我们始终明白为何如此众多的小人物会去打、会去死。孙中山的到港,在影片所建构的故事中成为众义士慷慨赴死的叙事动因。在《十月围城》中,义士们需要保护的,是孙中山和他与各省革命领袖开会的一个小时时间。用片中梁家辉的话说:“这一个小时的时间,就是我们四万万同胞的希望。”

另一方面,则是通过影片中不断出现的钟表,提示时间,加强紧张感。 人物性格如何塑造,各人物之间的关系和矛盾怎么交代,台词怎样才有张力,情节如何发展,如何才能在高潮之时让矛盾尖锐突出激化,这些都是一个好剧本应该具备的。

3、叙事结构

A、我们对电影的结局有一个明晰的认识。虽然整个故事是虚构的,但是确

实以历史为出发点,所以孙中山不能死也不会死。

B、故事套路简单并不新鲜。《十月围城》可以简单地归纳为:好人来香港,坏人要杀他,政府束手旁观,民间义士主动来保护。

但是这部片却让人产生一种深沉的敬意和深深的感动。因为回归电影本质:讲故事、讲一个好看又动人的故事,一个虚构简单又有血有肉的故事。它遵从了电影的原则:有终极目标,于是前面有伏笔有构建,中间有冲突有高潮点,并轻重缓急,前后各有情节点,迈向最终的高潮落幕。它非常严谨地遵从了技法,又恰如其分地运用了演员,你能跟随剧情进展一直揪心,落幕后又久久不能缓和心跳。它是一部很严谨的电影,但不忘记人之常情,寥寥几笔已洞察世情。

4、叙事线索

本片的主人公是谁?标准答案一般是“这是一部群戏电影”,也即复合主人公。群像戏其实是最不好写和处理的。第一,复合主人公这个小团体中每个角色的塑造都必须达到让观众满足。第二,人物众多,线索自然就多。第三,观众的观感必须跟着一个明确的剧情往下看吧。

《十月围城》片长不到两个小时,在这么短的时间里,不但交待了事情的来龙去脉,而且还把每个人的背景都交待了一番,实在是难能可贵。每个人的背景交代,都极其精简,但又特别到位,节奏很快,毫不拖泥带水,但是又能立竿见影,观众会马上知道这人是什么来路。

我个人认为本片主人公其实是孙中山,因为一切故事线都在围绕着他,没他就没这故事。但是孙中山只是一个隐性线索,能够使整部影片有机地联系在一起的,则是靠接力赛把剧情张力维持到孙中山出场,是几个穿针引线的人物。

可以将《十月围城》分为两个部分,前半部是文戏,写筹备,这个人物是李玉堂。后半部是武戏,写保护,这个人物换成了陈少白。此外,有两个人物是贯彻始终的,一个是拉车的车夫阿四,上半部跟李玉堂,下半部跟陈少白发生关系。还有一个是沈重阳,为了也让这个巨贵的明星戏份跟满,给了他不同的任务,前半部是跟踪告密,后半部是保护李玉堂。

前半部分实际上是通过陈少白将各个人物串连起来。

前半部分所有的剧情张力也都来自于李玉堂这个角色。我个人认为本片前半部分在剧作结构上是相对最出色的,因为出场人物众多,但杂而不乱,每个人都有清晰的人物线和伏笔,性格建立也有足够的空间。

作为主打动作场面的后半段,整体都非常精彩。

因为导演和编剧要搞死李玉堂的儿子,所以他作为主谋就必须要从后面的故事中脱离出来,否则故事就讲不下去了。但是作为观众一直在跟随的主线人物,李玉堂忽然开始打酱油了,陈少白开始主导故事走向了,能及时跟上的观众没问题,跟不上的观众就有出戏的可能。

17 岁的他原本是美国耶鲁大学的留学生,香港未来的头一个华人大班,他对拉着他一边奔跑一边哭泣的阿四说:“你跟我说过,你每天晚上闭上眼,梦到的都是阿纯;我每天闭上眼,看到的都是中国的明天!”李重光在影片中是没有任何个人目的的革命者,他的牺牲使影片的革命主题更具有了理想主义的光辉。 下一代也要牺牲,这才能触动年轻人的心。如果光讲上一代,可能他们没什么感觉,这个触动不够。

最关键的是,所有的人物都被李玉堂串联了起来,并被他带向故事的终点。这个结构是非常自然地完成的,观众在李玉堂的冒险过程中,逐次地认识了所有后面要出场的人物,并伴随着李玉堂的视角而接受了他们。但是李玉堂与众人建

立联系又都离不开阿四。

个案分析

李玉堂——阿四——臭豆腐,通过这样的人物关系,他穿在了主线上。 此外,“臭豆腐”拿过李玉堂的白米,听过他的演讲,把这层关系敲得更紧实细密。

每一个小人物都这么做下来,搭建细密可靠的人物关系。李玉堂——警察局局长史密夫。李玉堂——四奶奶——沈重阳。李玉堂——乞丐。

5、人物塑造

就像《2012》,总统是可以死的,但是总统肯定不是男主人公,男主人公一定是一个失败的男人,通过这个事件完成救赎,救了自己,救了世界。

如果说,《十月围城》与过去革命历史题材的影片在叙事上有什么不同的话,最突出的是作者并没有忽视人物的个人情感。不管他们的社会角色是什么——是赌徒、车夫、乞丐还是小贩,在保护孙中山的历史决战中他们不仅个个都是慷慨赴死的革命斗士,同时他们也是有血性、有真情的热血男儿。

《十月围城》中的人物不是黄花岗七十二义士。他们的目的不纯粹,他们并不是每个人都像李重光一样“一闭上眼看到的就是中国的明天”,他们有的为报恩,有的为尽忠,有的为私情。我们看见了民主和救国这样的大故事,也看见了“忠诚”,“报恩”,“亲情”,“诺言”这样的个人小故事。

在革命的主旋律中嵌入了朋友间的忠义、恋人间的情意、父子间的亲情、个人尊严的重塑等人情味十足的元素,让人感动,这就是剧本的成功之处。

《十月围城》的突出成就,在于其中的人物都有人味、有人气,有各自的悲苦和欢欣,让人能够真正认同。

(1)私情

虽然写的是革命,是国家大事,但是每个人物的动机,都是个人感情,是“小事”。阿四一心想帮助少爷和老爷,他的梦想是和阿纯结婚,(老板平安就好、能让老板高兴就好了);沈重阳想得到女儿和前妻的认可,找回尊严;玉堂是为了帮助失踪的老友;方红是为了死去的父亲(我爹做什么,我做什么);“臭豆腐”是为了证明自己(打坏人);乞丐是为了了断,为了一个女人??

这么多的感情和动机,为了直接而简单的传达出来,每个人物都有一件道具: 阿四是绣着“纯”字的围巾,沈重阳是女儿的布娃娃,李玉堂是那支陈少白的钢笔,方红是那件被撕破又补好的外衣,臭豆腐是头顶的戒疤,重光摔坏了又补好的父亲的怀表??虽然简单,但是有效。

开篇为李重光庆祝,不笑。见到陈少白的灿烂笑容。

一直刻画李重光在李玉堂面前的恭恭敬敬。在抗议场景中,“不做亡国奴”导致父子冲突,怀表被摔坏。

(2)无知

第一,大多数人,不知道孙文。戏班方红,乞丐刘郁白,车夫阿四,捕快沈重阳,“臭豆腐”王复明。其中,少爷似乎知道孙文,但他的了解也仅限于报纸主编送给他的两本孙文著作。

第二,大多数人,不知道他们那天要赴死。方红想着之后回老家天津,车夫阿四憧憬着之后的洞房,“臭豆腐”王复明是打算回少林的。捕快沈重阳和乞丐刘郁白一个为赌,一个为情,都是把生死置之度外。而少爷虽然经常慷慨激昂,但是在生命终结前的两个细节,一个是在孙母面前的发抖,另外就是在黄包车里的惊恐,则表明他至少没想到这种危险是如此骇人。

篇三:观十月围城有感

观十月围城有感

观十月围城有感

最近一直用手机追剧,电视剧《十月围城》一集没漏的看完了,心里面有种空唠唠的感觉,就像送走了一群老友,留下一片空荡荡和一群生疏的新友。剧很好看,演员表演精彩,剧中的歌也好听,主题曲、片尾曲、插曲以及背景音乐和剧情配合得恰到好处,将剧中人物的悲欢离合烘托得格外动人,最爱其中的《故乡香》和《红豆南国》两首歌曲,暖暖的温情击中人心。

钟汉良一直是很喜欢的演员,阳光谦逊充满亲和力,是充满了正能量的小太阳。借着《十月围城》的标题,电视剧版本的《十月围城》讲述了一个全新的>故事,主人公从一个拉车的市井小民慢慢蜕化成长为敢于为革命抛头颅洒热血的革命者,当个人命运和国家命运连在一起时,主人公阿四变得坚强勇敢而有力量。刚看前两集时哭得一塌糊涂,革命者的信仰真的很让人感动,尽管他们脱离了劳苦大众仅凭少数人的一腔热血,希望推翻旧王朝推行新政,但是对信仰的执着真的很震撼。电视剧从编剧、拍摄、剪辑到台词都很棒,真的是很用心的一部剧。

电视剧中几位主角表演很精彩,作为配角的老戏骨演技更是大放异彩,尤其是吴刚的隐忍内敛和吴孟达的奸滑老谋深算,真的是刻画得入木三分,看多了吴孟达自嘲的喜剧片,在这部剧里看到了不一样的吴孟达。阿四、区舒云、李老爷和区巡抚之间剪不断理还乱的关系,以及交杂着的信任、亲情、友情和爱情,很多地方都被深深感动着。

在这样一个复杂的生死校场中,各方力量纷纷登场,在设局与解局中各方势力在不停的权谋和较量,各自拼智力玩手段,推动着故事的发展。在这股变革和反变革的洪流中不管是被迫卷进来的,还是顺应洪流变革的各方力量都在为着各自的目标斗争着,构成了一个精彩的故事。幕卸下来,故事也看完了,各个人物形象也印入脑海,有了一段美好的回忆……


十月围城台词》由:免费论文网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
链接地址:http://www.csmayi.cn/show/54746.html
转载请保留,谢谢!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