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读《少年中国说》有感
读《少年中国说》有感
11级工商管理 1131050213 孙冬雪
文章的开头这样写道:“ 日本人之称我中国也,一则曰老大帝国,再则曰老大帝国。是语也,盖袭译欧西人之言也。呜呼!我中国其果老大矣乎?任公曰:恶!是何言!是何言!吾心目中有一少年中国在。”梁启超先生,这样评价当时的中国,他觉得中国应如少年,充满希望。
我也觉得,中国应该是一个少年,少年人常常喜欢考虑将来,由于考虑将来,由于思考未来,各种事情都是他所未经历的,因此常常敢于破格。所以产生希望之心,由于希望,所以进取,由于进取,所以日日更新。
老年人如夕阳残照,少年人如朝旭初阳。老年人如瘦瘠的老牛,少年人如初生的虎犊。老年人如坐僧,少年人如飞侠。老年人如释义的字典,少年人如活泼的戏文。老年人如抽了鸦片洋烟,少年人如喝了白兰地烈酒。老年人如告别行星向黑暗坠落的陨石,少年人如海洋中不断增生的珊瑚岛。老年人如埃及沙漠中矗立的金字塔,少年人如西伯利亚不断延伸的大铁路。老年人如秋后的柳树,少年人如春前的青草。老年人如死海已聚水成大泽,少年人如长江涓涓初发源。人固然有这种不同,国家也应当如此。只有如同少年的中国才充满希望。
梁启超在文中这样阐述:黄帝子孙,聚族而居,自立于这个地球上既有数千年,然而问一问这个国家叫什么名称,则竟没有名称。前所谓唐、虞、夏、商、周、秦、汉、魏、晋、宋、齐、梁、陈、隋、唐、宋、元、明、清的,都是朝廷的名称罢了。所谓朝廷,乃是一家的私有财产。所谓国家,乃是人民公有的财产。朝代有朝代的老与少,国家也有国家的老与少,一个朝廷老化是可以的,称为一个国家老化就不可以。那么,我们中国,只不过以前尚未出现在世界上,而今才刚刚开始萌芽罢了。天地是多么广大啊,前途是多么辽阔啊,多么美啊我的少年中国!
梁任公说:造成今天衰老腐朽中国的,是中国衰老腐朽人的罪孽。创建未来的少年中国的,是中国少年一代的责任。我们少年人,前程浩浩远大,回顾辽阔深远。
中国的希望,掌握在当代人的手中,我们只有把建设好我们的国家作为我们的奋斗目标,中国才有希望真正的毅力在世界民族之林,现在,我们已不是懵懂的少年,更应该明确自己身上的责任,努力充实自己,勇敢的承担起历史和人民赋予我们的责任。
《少年中国说》不仅说明了中国是个有待发展的,可进步的、有希望的国家,更说明了,只有少年的觉醒才能适应时代发展,虽然是和平的今天,我们仍然应该不懈努力,我们怎样做才不会愧对于这伟大而光荣的称谓呢?
首先,我们要形成坚定的革命信仰,树立远大的人生目标。我们现在正处在一生中最阳光最得意的时候,也是最迷茫最没有方向感的时候。改革开放至今已三十多年过去,我们所面临的世界环境比我们祖辈父辈那时要更加复杂,所经受的诱惑也更加繁多。这就需要我们拥有坚定的立场和信仰。坚持马克思主义,树立共产主义的理想。听从党的领导,立志建设伟大的国家。维护祖国的荣誉。 其次,我们要追求上进,提高修养。我们像一团熊熊燃烧的烈火,用我们澎湃的激情去点亮建设社会主义的火炬。
再次,做好自己,带动他人。作为一名青年马克思主义者,我们不仅要深入的学习理论知识,更要起到模范带头作用。须知“今日之责任,不在他人,而全
在我少年”,少年不是个人而是群体,只有当我们这个群体的力量强大了,我们的祖国才会强大,我们的民族才会振兴。同时,我们要尽自己之所能引领健康积极的校园文化,构建和谐的校园氛围。建设少年中国要从细微入手,从你我做起。 恰同学少年,我们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我们身上所担负的使命不仅仅是自己个人的前途和亲人的期望,更有祖国发展和民族复兴的历史重任。我们正在展开一段激情燃烧的岁月。博采众长,求知求真,这是我们这些少年应该努力的方向。
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我们要倍加珍惜这短暂的少年时光,大学时光。修身储能,厚积薄发。这样的我们在走出大学校门的时候肯定不会因“碌碌无为而羞耻,因虚度年华而悔恨。”
《少年中国说》给了我莫大的鼓舞,它的每一字每一句都印在我的脑海之中,那种强烈的责任感和对中国少年的谆谆教诲震撼人心。“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建设少年中国时不可待,因为我们恰同学少年!
记住:“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
篇二:《少年中国说》读后感
《少年中国说》读后感
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强则国强。
——题记
每每读到《少年中国说》中这段文字,我总会被梁启超
对少年所怀的热烈激情所感染。俗话说的好:“今日之责任,不在他人,全在我少年”。少年的朝气蓬勃,就代表了一个国家的进步、发展、创新和强盛。 记得在报纸上看过一则新闻:
芬兰学生在自然科学能力评估中高居榜首,在数学能力方面排名第二。这一项评估是在全球15岁学生中展开的。在三年一次的评选中,芬兰学生已经连续三次称冠。因为芬兰学生的优异表现,引起了全世界的瞩目。
近几十年来,芬兰政府正是凭借对基础教育的大力投资,才培养了一批批优秀人才,实现了经济发展和教育的进步。令一个只有500多万人口的北欧小国成为全球最富有竞争力的国家之
一。在2004年和2005年,芬兰均名列全球最具竞争力经济体榜首。
古人云:时间如同东流水。像我们生活在这样快节奏、
高效率时代的少年,必须要珍惜光阴,加倍努力。并且去掌握各种知识、不断地进行实践,还要勇于开拓新思维。
今天的刻苦学习、发奋读书将是明天实现理想的基础。
因此,我们从小就要养成良好的学习的习惯,孜孜不倦、勤勤恳恳。“敏而好学,不耻下问。”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做未来的主人。 的确,“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
祝愿我们的祖国和少年一样有朝气,蓬勃向上。
篇三:读《少年中国说》有感
年轻人当意气风发
——读梁启超的《少年中国说》有感
“天穹高高鸿雁飞,
书院深深松竹茂。
晓雾重重盼日出,
大地茫茫风雨骤。
咏长夜,攀北斗,
蝶恋花,梦难留。
书翻千秋史,谈尽古今愁。
美哉湘潇伟少年,踏浪湘江竞风流!
名与利,莫问候。
书并剑,到心头。
挥毫万山红,举臂托飞舟。
美哉湘潇伟少年,他日神州竞风流!”
这是我在考研复习期间常读的用来鼓励自己的一首诗,回想去年独自在家中复习那段难熬的岁月,今日能如愿以偿成为深大金融学的一名硕士研究生,一路走来是多么不易。我怀抱着梦想,不远千里从家乡湖北来到激情四射的深圳,来到活力奔放的深大。初来之际,一切都是那么新鲜,所以斗志昂扬,马不停蹄,各种班级活动、联系导师、选课听课??日子一天天过去了,同学熟了、导师见了、课听腻了,新鲜感逐渐减退了,正如经济学规律边际效用递减一样,到了现在竟也觉得乏味,偶尔还会感叹一句:“读研生活也不过如此。” 于是,考研的初衷忘了,可怕的迷茫来了,心头的斗志去了,消极的情绪生了。
前几日,我们同门一行7人与导师一起吃饭。席间,导师询问我们读研的感想,与我同一级的那个男生是工作两年后才考研的,有社会经历的他表达出在社会闯荡的艰难,有家庭背景的人如鱼得水平步青云,自己总感觉前途渺茫。研三的师兄师姐们也表示找一份满意的工作不容易。导师见我们情绪不高亢,斥责道:“你们年纪轻轻的竟这般缺乏生机!对于年轻人而言,你的精神状态能够反映出你的潜能。生龙活虎的年纪却像垂老的老朽一样,以后还能有什么发展!这样的
精神状态应该被骂骂!回去好好读读梁启超的《少年中国说》,那是专骂颓丧腐朽的人的!”
回去后,我抱着完成任务的心态搜出了古老的《少年中国说》,读着读着情绪竟如过山车一般跌宕起伏,先是愧疚,再是亢奋,而后沉思,最后按捺不住要写出以下感想:
一、少年不识愁滋味,为赋新词强说愁。
现在有一种现象,90后们茶前饭后谈论的焦点不是偶像明星,不是时尚热点,亦不是花前月下,而是房价走势、股票涨跌、升职捷径。即使身在宁静单纯的校园中,90后们也常常感叹亚历山大、社会黑暗、寒门无望。于是,深感“读书无用”。因而,精神萎靡,任由自己堕落。当初劈荆斩棘,千军万马过独木桥才得来的读研的机会,竟也忘了珍惜。在朝阳旭日般的大好年华里虚度光阴,在本该“没心没肺”地拼搏奋斗的人生阶段中杞人忧天。这与梁公的少年“惟好事也,故常觉一切事无不可为者”之说背道而驰。
遥想当年,秦二世何其凶残,赵高指鹿为马,颠倒黑白,秦王朝风雨飘摇,民不聊生。而一介草莽陈胜,放在今天他算是文盲一个,也能慷慨激昂地喊出:“王侯将相宁有种乎?”也能举旗为杆,一呼百应,开辟光明大道。看看今天的中国,今天的社会,纵有几丝阴霾,几分不公,纵有拼爹的闹剧。但与赵高当权时的指鹿为马,秦朝的动荡不安相比,我们的生活也算有保障,社会也算稳定。作为受过高等教育、满腹韬略的我们怎却少了一介莽夫都具有的霸气?
再看近代,当时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历经了鸦片战争的摧残,军阀割据的动乱。真可谓内忧外患,社会黑暗得伸手不见五指。可我们的毛主席也能在黑暗中寻找光明,写出“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的豪迈。旧中国的人尚能意气风发,迎难而上,舍我其谁,身在新世纪的我们怎能庸人自扰,无病呻吟,灭了自己的志气?
《少年中国说》有云:“老年人常多忧虑,少年人常好行乐。惟多忧也,故灰心;惟行乐也,故盛气。惟灰心也,故怯懦;惟盛气也,故豪壮。惟怯懦也,故苟且;惟豪壮也,故冒险。惟苟且也,故能灭世界;惟冒险也,故能造世界。” 90后的我们正如春前之草,长江之初发源,理应初生牛犊不怕虎,怎能做过于忧愁的老者?况且,缺乏社会经验、生活打磨的我们哪有资格说忧愁?不过是“少
年不识愁滋味,为赋新词强说愁”的无病呻吟罢了。
二、有三岁老翁,有百岁儿童。
西方有句民间谚语:“有三岁的老翁,有百岁的儿童。”的确,心若如朝阳旭日,人则能朝气蓬勃、意气风发;心若如夕阳残照,人则易颓丧泄气,缺乏生机。一个人的精神状态反映了一个人的潜能。意气风发者,敢闯敢拼,前途不可限量,纵然撞得头破血流,亦可洒脱地拍拍身上的灰尘,收拾心情,满怀希望地重头再来,高喊:“年轻没有失败!”意志消极者,心情沮丧,行动有气无力,终日浑浑噩噩,一生碌碌无为。
我十分喜爱苏轼的这首词:“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年过不惑的苏东坡亦能胸怀一颗灼热的少年之心,抒发“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的豪情壮志。青春年少的我们能心安理得地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吗?老翁尚能“老骥伏枥,志在千里”,少年岂能得过且过,不思进取?
“狂”字用在少年身上真是恰如其分,此时不狂更待何时?正所谓“年少轻狂”、“不知者无畏”。年轻的我们正因为憧憬未知的前途,才拥有强大的拼劲、闯劲。正如《少年中国说》中提到的:“少年人常思将来。惟思将来也,故生希望心。惟希望也,故进取。惟进取也,故日新。惟思将来也,事事皆其所未经者,故常敢破格。”我们就是要敢于破格!若怀着一颗过于成熟的老年之心,过于看重社会的种种阴暗,则容易感慨前程渺茫,滋生颓丧之气,致使丧失奋发的动力而安于现状,随波逐流。再者,国家的老与少又是随着国民人心的力量变化而增减的。若90后们个个心如百岁,死气沉沉,泱泱中华又有何精神气?国家谈何发展?个人谈何前程?因此,90后们就该意气风发!
三、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
人们常说在什么阶段做什么事情,那对于如乳虎般朝气蓬勃的90后们而言,现在正是“没心没肺”勇往直前施展抱负的时候。红日初升,道路充满霞光。90后若去思虑60、70后的事,行事瞻前顾后,犹豫徘徊,俨然一副蹑手蹑脚的小家子气,怎能担当大任,承接国家的未来?实现自我价值?
当下,虽然靠背景走后门的现象不少见,但这种现象在任何一个国家包括以民主著称的美国都是避免不了的。水至清则无鱼,改变不了就得适应,物竞天择,适者生存。况且,与13亿人口的庞大基数相比,“走后门”的挤占也只是少数,
留给我们平民竞争的空间还是很大的,只要肯努力,我们的前途是光明的。现实中,平民英雄的事例也屡见不鲜。像新东方的创始人俞敏洪——一个普通农民的儿子,经历三次高考,北大的磨砺,创业之苦,终于成就了一段平民企业家的传奇故事。当初,他若思前想后,踌躇不前,恐怕今日的他也只是一个在田间耕作的普通农民。
虽说现今的社会体制存在一些问题,住房、医疗、教育这新的三座大山压着我们年轻的一代。但改革已势在必行且深入人心。社会环境虽给了我们诸多压力,却也为我们创造了诸多机会。都说时势造英雄,能否成为英雄关键在于自己的内心是否足够刚毅,积累是否足够深厚,是继续堕落,还是一往无前。
90后们,请记住,这是属于我们的时代!未来由我们开创!前程由我们谱写!年轻的我们如白兰地烈酒,如海洋中不断增生的珊瑚岛,如西伯利亚不断延伸的大铁路,难道我们不该意气风发吗?
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在校园中蓄势待发的我们,张开双臂,拥抱未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