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写论文?写好论文?免费论文网提供各类免费论文写作素材!
当前位置:免费论文网 > 范文百科 > 校园心理剧的不足之处

校园心理剧的不足之处

来源:免费论文网 | 时间:2016-09-29 12:19:40 | 移动端:校园心理剧的不足之处

篇一:校园心理剧在国内普及度不高的原因分析及建议

龙源期刊网 .cn

校园心理剧在国内普及度不高的原因分析及建议

作者:周琦 张婷 蒋梦岚

来源:《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14年第01期

摘要:校园心理剧是一种心理健康教育的手段,通过学生“自己演,演自己”,把生活上的事搬到舞台上以表演的形式表现出来,以此让大家得到情感的共鸣,这种教育方式也广受心理教育者们的认可,但这种方式在国内大学的普及度并不高,此文针对此问题进行分析与建议。关键词:心理剧 校园心理剧 心理健康教育方式 普及度 策略

校园心理剧作为一种心理健康教育的手段,它为观众提供一种发现、思考及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生动形象,针对性、参与性、互动性强,集知识性、趣味性于一身,成为一种新型的有效的教育手段。现代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越来越受人们的重视,但是方法的运用却并不新颖。因此,我们可以将此新型的教育手段结合实际运用,以此来提升教育的效果。1 校园心理剧概述

心理剧(psychodrama)是一种团体咨询和集体心理治疗的形式,是由维也纳精神病学家莫雷诺(Moreno)首创。它通过特殊的戏剧形式,让参加者扮演某种角色,以某种心理冲突情景下的自发表演为主,将心理冲突和情绪问题逐步呈现在舞台上,以宣泄情绪、消除心理压力和自卑感,增强当事人适应环境和克服危机的能力。它集戏剧、小品、心理问题为一体,既能帮助当事人解决自己的心理问题,又能使参与者获得心理健康教育。

校园心理剧是以心理剧为依据,也是我国近年来心理学研究上的一个比较热门的话题,校园心理剧就是把学生在生活、学习、交往中的心理和感情冲突、困惑、烦恼等,以小品表演、角色扮演、情景对话等方式编成一个个“小剧本”进行表演。在剧中融入心理学的知识原理和相关技巧,学生表演发生在他们身边熟悉的,甚至是亲身经历的事,从中体验心理的细微变化,引起大家的共鸣和重视并加以改正,促进参与者们的认知领悟和行为纠正,进而达到宣泄、释压的作用。通过学生“自己演,演自己”,把生活中的事搬到舞台上以艺术性的形式表现出来,既能够让学生从中受到心灵上的启迪,又能够使学生感受到现实生活的美好,还能够增进学生间的互动和交流,进而增进学生间的感情和友谊,使学生正确的认识自我、接纳自我。

校园心理剧是一种富有成效和极具特色的团体心理辅导方式。心理剧围绕问题展开而不是为了塑造人物典型,重在通过问题展现人物的心理发展历程和对问题的感受,探寻整个事件对个体心理发展造成的影响,并且通过对心理问题的陈述、辨别和澄清,将当代大学生中现在存在的一些比较普遍的心理问题,比如:新生的环境适应问题、学习压力问题、人际关系处理、对家庭依赖的问题、恋爱问题、就业压力问题等通过舞台剧、小品的形式表演出来,让学生们

篇二:校园心理剧活动计划总结

“阳光生命,和谐校园”校园心理剧活动总结

校园心理剧作为一种新兴的心理健康教育形式,以其生动性、直观性、体验性、灵活性等特点,在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发挥了很好地作用,我校根据区教育局的要求,在全校开展了“阳光生命,和谐校园”校园心理剧评选活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一、 达到了“润物细无声”的教育效果。

通过开展自编自演校园心理剧活动,避免了生硬说教,把当前学生所面临的心理问题和应当受到的心理健康教育融为一剧,寓教于剧、寓教于乐,学生在愉悦身心的同时,感悟到了人生的哲理,树立了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促进学生健康、全面、协调发展,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特别是八年二班排演的“小小的爱”,真实的反映了他们班某某同学的心理变化情况,他们是一个温暖的大家庭,入学两年的时间里,他们班主任用爱来浇灌这个班集体,从不会让任何一个孩子掉队。面对本班这个同学的家庭困境,他们组织过多次募捐,一起到该同学家送温暖。

二、 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参与性。

通过此次活动,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参与性。发挥了学生的内在潜能,调动了他们学会心理调节,积极参与改变自身现状,获得健康人生,学会表达,学会健康的人际交往的模式。在同伴中推广心理健康知识,使更多的同学在遇到心理困惑时获得了积极正确的引导。

在排练的过程中有许多同学提出了宝贵的意见,大家都蛮认真的听,积极主动的改正,在有的环节当中为了更真实,还增加了剧情,例如“小小的爱”剧本中本来是没有父亲摔下床来的情节的,同学们为了在小品中

更能表现气愤的父亲,于是加了这个角色,我们评委看了之后特别感动。真是做到了真实的一幕,也让其他班级为他们的表演感到震撼!

三、 点滴成绩

本次校园心理剧比赛,我校共评选出

团体奖:一等奖一名、二等奖一名、三等奖两名。

一等奖:8年2班

二等奖:8年1班

三等奖:7年1班7年2班

单向奖:最佳剧本奖1名:八年二班

最佳表演奖1名:席雪琪(八年二班)

最具感染力奖1名:王泽伟(八年一班)

获奖班级和个人都获得了由学校领导颁发的荣誉证书及精美奖品。 本次评选活动后,8年2班的心理剧《小小的爱》代表我校参加了南片的校园心理剧活动大赛,虽然还没有评出奖项。可是我们相信努力就有收获,就算不获奖,我们也很感谢有这样一次交流心理剧经验的机会,这将对我校校园心理剧继续良好的开展指明了方向。

四、 不足之处

在本次活动中我们也有做得不足的地方:①在会前没有把座位安排好,同学们都随意找位子坐,导致会场开始的秩序很乱。②没有很好的估计同学和演员的人数,以致于演员们及后来的同学没有位置坐而站在一旁。③在观看比赛的过程中,有些同学没有保持安静,一直在聊天讲话。

最后,我们也将从本次比赛中汲取经验,在活动开始前就做好一切准备工作,把我们的经验利用网络资源分享给其他学校的同学们,争取在下

次活动中能够做好。最后,感谢学校为我们提供这样一个锻炼和学习的机会,也希望我们学校的心理情景剧大赛在以后能够越办越好!

红石乡中学 2012年11月

篇三:浅谈对小学校园心理剧的认识

浅谈对小学校园心理剧的认识

南宁市云景路小学李芷涵

内容提要:校园心理剧是近年来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又一创新形式,它是调节学生心理问题的有效方式。笔者在参与校园心理剧比赛后,从正确认识校园心理剧的定义、校园心理剧的内容及注意事项三方面来谈自己的收获和体会。

关键词:心理剧、校园心理剧、心理健康

校园心理剧是近年来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又一创新形式,它是调节学生心理问题的有效方式。2011年11月我初次参加了青秀区校园心理剧培训,第一次接触到了“校园心理剧”,经过短期培训和自学,终于完成了《妈妈,我爱您》校园心理剧处女作,成功地参加了青秀区首届校园心理剧比赛,并以第一名的成绩参加南宁市小学校园心理剧比赛。从参与培训、创作、参赛、总结,自己对于校园心理剧有了一定的认识和思考,现将从以下几方面谈谈。

一、 再次理解“校园心理剧”定义

最近在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所热门的“校园心理剧”,其实就是美国心理治疗专家Moreno所创的“心理剧“在学校心理健康教育领域中的应用。结合众多专家的观点,我个人较赞同以下的说法:校园心理剧就是把个人在成长中的心理冲突、烦恼、困惑等,以情景对话等方式编成“小剧本”进行表演。剧情中融入心理学的知识原理和技巧,学生表演发生在他们身边熟悉的,甚至是亲身经历的事,从中体验心理的细微变化,进而达到宣泄、释压和领悟其中道理,使学生正确地认识自我和完善自我。

一个完整的心理剧阶段一般分为:1.破冰阶段:即是将生活中的心理冲突问题,形成剧本;

2.演出阶段。将剧情通过小品表演、角色扮演等再次呈现。3.谈论分享阶段。演出结束后,老师组织主角和配角相互交流角色扮演的感受和领悟,使当事人从不同角度看待问题,了解别人的反应和感受,学会换位思考,改变不正确的认知,从而达到自我完善的过程。所以我们说它是一种富有成效和极具特色的团体心理辅导方式。

二、小学校园心理剧的内容

学校心理咨询室已向学生开放多年,根据多年来的接待和来信咨询。我们发现小学生的心理问题来源于以下几方面:一是同伴之间交流的矛盾;二是与父母之间的亲子关系问题;三是师生之间的误会冲突;四是来源于学习成绩方面及身体成长的压力。因此,小学校园心理剧也不外乎以上四方面。校园心理剧必须来源于学生的实际生活,具有真实性和代表性。我在选

材方面,首先考虑到学校是属于接收外来务工子女这类的,关爱农民工子女成为社会的热点,她们纯朴善良,但也有个别易出现自卑心理。我们学校曾经有个孩子表现出明显的自卑感,每次路过摆地摊的父母跟前总是绕道而行或视而不见。为此,我们以此为原素材编写《妈妈,我爱您》,该剧情主要叙述小龄是外来务工子弟,父母没有固定职业,爸爸是建材市场搬运工,妈妈摆地摊。与城里条件优越的孩子相比,小龄因自己出身不好而自卑,因虚荣心作怪常向同学撒谎。无意中被同学发现妈妈的职业而恼羞不己,与父母矛盾激化。无意中发现好朋友小涵的出身,跟自己一样,不同的是小涵是那样乐观和阳光,相同的身世和不同的心态引起了小龄的反省,一场班会让小龄茅塞顿开,从此她摆脱了自卑的阴影,学会爱父母。

但是不同的年龄和心理特点,选材的侧重点也不同。如我们可以要根据一、二年级的学生还不会处理与同伴之间的矛盾,可编以学会和同学友好相处为辅导目标的剧本,如《好朋友》之类的剧本;对于过分依赖父母的可以编《妈妈,我长大了》之类。根据三、四年级喜欢嘲笑别人、给同学起绰号、抄作业的现象,可编以学会欣赏、理解他人为辅导目标的剧本,如《考试风波》《同桌的你》等;根据高年级在青春期成长中的烦恼,如自卑,觉得自己不如别人;或是怀疑別人说自己的坏话;喜欢拉帮结派,孤立他人,要求別人只对自己好之类的问题,可编以关注他人、多角度思考问题等为辅导目标的剧本,如《小胖的烦恼》《妈妈,我错了》等剧本。总之,并不是每个剧本都可适合任何年龄段的孩子,我们可以根据孩子的年龄段及表现出来的共性的心理特点来选择适合的事件来进行创编剧本。

三、校园心理剧注意事项

1、从文体上来说,心理剧不完全等同戏剧、小品等艺术作品。 心理剧是集戏剧、小品、心理问题为一体,既能帮助当事人解决自己的心理问题,又让其他人获得心理的修复和改善。因此校园心理剧有别于一般的戏剧、小品,它是借助戏剧或小品等艺术形式把当事人的内心冲突、心理变化及自我调节的过程体现出来,因此它也具有戏剧性的特点,但也有自己独特的特点。与戏剧相比,它更侧重于心理矛盾,这种心理矛盾可以解决的,也可以依然存在的,主要是反应学生的心理现象和矛盾、冲突,校园心理剧情节并不是很复杂。而戏剧或小品源于生活,高于生活;往往通过夸张的手法来表达某种情感、理念或达到某种目的,更追求舞台上的艺术效果。

2、从创编剧本来说,校园心理剧要遵守几个原则。

一是真实性原则。校园心理剧源于生活,忠于生活。它追求的是“真”。校园心理剧应该忠于生活,通过具体真实的情景让学生展现真我的风采,让学生充分释放自我。从这次青秀区心理剧比赛来说,有个别剧情不是真实发生在学生身边的事件,学生表演起来没有感情。

二是主体性原则。由于校园心理剧素材来自于学生的生活实际,所以从剧情的创作、表演、分享等环节均是由学生自主参与,但是要注意定好主角和辅角角色,重点是分析和解决主角的

心理问题,不能让辅角成为积极主动变化的主体。但是,在比赛时,我们看到个别的剧情辅导主体不够清晰。如有个剧情《失败之后》,主角要参加歌唱比赛,配角完全一副小明星样隆重出场,又唱又跳,所占的戏份较多,而主角的失败表演仅是走过形式,让人感觉主次不分。在辅导该生失败后沮丧的心理问题时,也是通过两个学生轮流疏通该主角的心理问题,并不是主角自我的积极成长,而是在外在力量推动下,自我的被动变化。

三是心理辅导原则。校园心理剧是通过把学生在成长过程中的典型心理问题表现出来,并探索解决心理问题的方法,让学生得到心理教育,使学生学会如何应对或正确处理心理问题的一种团体心理辅导方式。常见的校园心理剧的基本技术主要有角色互换、内心独白(主角以独白的形式谈出自己此时此刻内心的真实感受和想法)、镜像法(看别人演自己)、未来法和过去法。我在撰写《妈妈,我爱您》剧情时,因为主人公是自卑的孩子,当看到同样出身(来自外来务工家庭)小涵阳光心态时,这个参照系的出现引起了她内心的变化,因此,在剧情中我主要是以内心独白的形式把自卑变化的过程一步步表现出来,这种辅导方式在心理变化描写很自然,而且达到水到渠成的感觉。又如《母子之间》这个剧本,因为孩子向往妈妈“自由自在”的生活,讨厌自己整天写作业的日子。于是采取了角色互换的辅导方式,在换角色的过程,孩子理解了妈妈对自己态度的原因,妈妈也反思了自己,双方消除了误解和冲突,在以后的生活能有意识地替对方考虑。通过角色互换辅导形式达到辅导的目标。

四是发展性原则。校园心理剧表演结束后并不像小品那样给人留下笑声就嘎然而止,表演结束了,但教育还没有结束。所以心理剧的结局一般要有深意,能够引起观众的回味与反思,使观众有所体验和领悟,以此来改变一些不恰当的行为。

校园心理剧是近年来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又一创新形式,它是调节学生心理问题的有效方式。这种辅导方式答少年儿童活泼好动的特点,更容易得到学生的接受,避免了枯燥的灌输式教育;对于那些有心理问题的人而言,正可以“一边欣赏,一边自我疗伤”,促进了学生心理的自我成长和自我完善。 因此我用以下几句话来表达我的观点:

校园心理剧的舞台很小,但是校园里孩子们的心很大;

校园心理剧虽然很简单,但是校园里孩子们的心理很丰盈;

校园心理剧的表演虽然很短暂,但是校园里孩子生命之树却永远长青。

参考文献:

1、 周国韬:《中小学校园心理剧再析》,《现代教育科学》,2009年第3期


校园心理剧的不足之处》由:免费论文网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
链接地址:http://www.csmayi.cn/show/59415.html
转载请保留,谢谢!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