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写论文?写好论文?免费论文网提供各类免费论文写作素材!
当前位置:免费论文网 > 范文百科 > 起承转合的意思

起承转合的意思

来源:免费论文网 | 时间:2016-10-07 12:07:01 | 移动端:起承转合的意思

篇一:起承转合

起承转合

摘要:古诗教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按照起、

承、转、合的思路,依次从情境导入、内容理解、链接拓展、本源

回归的板块流程梳理出古诗教学的一般模武,使古诗学习形成一股

气脉贯穿的优美意境,体现出古诗教学的张力与活力。

关键词:古诗教学;情境导入;链接拓展;本源回归

古诗是我们民族文化的瑰宝。它语言凝练,音韵和谐,感情充沛,

内涵丰富。古诗教学的方法多种多样,我根据自己的教学经验及众

多名家的教学案例,归纳出古诗教学的一般模式:起、承、转、合,

使古诗教学气脉贯穿,意境悠远。

一、起——情境导入

巧妙的导人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探究欲望。古诗教学

的导人方法很多,可采取以下几种方法进行:

1.复习旧诗法

可以复习同题材、同主题的诗,也可以围绕同一作者的诗来复习。

当然,也可以仅仅是复习古诗,内容不一定是相关的,如于永正老

师教学《草》这首诗时,就复习了学过的古诗《锄禾》《鹅》《画》。

2.以文引诗法

“春天像刚落地的娃娃,从头到脚都是新的??”这是一位老师

执教《春日》一诗时,通过朱自清《春》中的片段转入“春”的话

题。

3.目标探究法

教学中也可以在直接揭示学习内容后组织学生讨论,确定学习目

标,再实施探究活动。

4.开门见山法

开门见山,就是直接呈现学习内容,如薛法根老师教学《夜雪》

时就直接让学生和他—起先抄写该诗,要求抄写正确、端正。

5.歌曲引入法

古诗是中华民族的国粹,很多音乐创作也把古诗引入歌唱内容。

6.知人论世法

“文章合为时而著,诗歌合为事而作。”古诗创作都跟作者的生活

背景紧密相连。如:孟郊的《登科后》就表现了他46岁考中进士

之后春风得意的心情。介绍相关背景,有助于学生加深对诗歌的理

解。

7.诗句引入法

对于—些哲理诗的教学,可以采用复习哲理诗句的做法引入。

二、承——内容理解

1.朗读古诗,体现节奏

把诗歌读准读顺,并能读出古诗特有的节奏和韵味,是古诗学习

的基本要求。2.质疑交流,理解诗意

(1)根据注释提示,自己试着说说诗句意思,质疑不懂的词语。

(2)讨论交流难懂的词语、诗句意思,整体说说诗句的意思。

低段教学,可在老师的引导下逐句讨论、理解;高段教学,可先

让学生根据注释等资料自行弄懂词语意思,然后再组织讨论、交流,

弄明白诗句的意思。

3.链接背景,体会意境

为了增加学生对古诗的理解和感悟,要适当补充诗歌的背景材料,

如作者生平、诗歌创作的特殊环境和有趣的典故等。如,柳宗元“独

钓寒江雪”的孤傲气节,贾岛“僧敲月下门”的“推敲”之功,《赠

汪伦》中李白被“骗”桃花岛的典故等,适当的补充会更好地促进

学生对诗歌的理解。有了丰富的感受,再引导学生通过画面、表演、

朗诵等形式来体悟,让自己与作者感同身受、共鸣共情。

4.揣摩特色,欣赏品味

在学生对古诗理解有了更多的体悟后,再引导学生理性地审视古

诗,从描写内容、表达方式方面去揣摩,欣赏、玩味、涵咏、品味

其中的奥妙。如“春风又绿江南岸”中“绿”字之精妙、“两个黄

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的对仗之工整等,都值得琢磨。

三、转——拓展链接

针对本课学习的古诗内容进行适当链接、补充、延伸,达到学一

首带几首的目的,从而为学生开阔视野,增加积淀。

拓展形式有多种,可以围绕同一作者的诗拓展,如教学李白的《赠

汪伦》,可拓展他的另一首《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等;也可围

绕同一主题去延伸内容,如戴建荣老师教学《送元二使安西》时,

就补充了送别主题的诗,有高适的《别董大》、王维的《渭城曲》、

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拓展时,只要基本了解诗的大概意

思和重点诗句即可。

四、合——本源回归

九九归一。教学内容适当拓展后,还要回归原诗,进行呼应、巩

固、迁移和运用,以达到内化提升的目的。

1.低段教学

可当堂背诵、默写古诗,并能初步说出诗歌的大概意思。如于永

正老师教学《草》这首诗时,最后环节是老师分别扮演妈妈、奶奶、

哥哥几个角色和学生对话,变相引导学生背诗,同时就有关诗的内

容进行简单的对话、交流,让学生内化古诗内容。

2.高段教学

在诵读、默写、知晓诗歌内容基础上,可进行练笔迁移等。如管

建剐老师在教学《四时田园杂兴》一诗时,让学生分别围绕“昼出

耘田”“夜绩麻”“学种瓜”画面,展开想象,用自己的文字把当时

的情景写出来了。王树华老师在教学《观书有感》时通过出示语境,

让学生联系实际理解“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的意思

等。

起承转合、张弛有度,使古诗教学过程形成一股意境悠远的气场,

如一幅饱蘸浓墨的山水画,流淌着诗意浓情,涵养心灵。

篇二:起承转合

“起、承、转、合”:写作赋形思维最佳模型

四川/马正平

一、对“起、承、转、合”章法理论的重新解读

中国古代写作学关于写作原理的最高成就应该是关于文章章法的“起、承、转、合”的模型理论。“起、承、转、合”能够给学写文章的人提供一个从无话可说到有话可说的文本内容结构的思维操作模型。

“起、承、转、合”的思维模型,最先形成于汉语诗歌的韵脚格律中:第一、

二、四句协韵,第三句不协韵。后来作为绝句写作的内容、情感的基本逻辑:第

一、二、四句渲染某种基本情调、意思,第三句则宕开一笔,转向另外的情调、意思。这样,强化、渲染那种基础的情调、意思,而第三句则反衬了作品的基础情调、意思。例如李白的《朝发白帝城》: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第一句的诗意是清新美丽欢快的情调、意思,这是“起”;第二句便重复着这种明丽欢快的情调、意思、节奏,这是“承”;第三句则宕开一笔,转到愁怨凄厉的情调、意思和节奏上去,和一、二句的情调、意思形成强烈的反差、对比,这是“转”;最后一句回到第一、二句清新美丽欢快的情调、意思、节奏上去,这便是“合”。文章通过“起、承、转、合”的过程,基本形成了一种文章主题、立意的感觉界域。

八股文、桐城古文的文章内容结构规范就是以这种思维模型为基础建立起来的。“起、承、转、合”的章法结构思维模型,基本反映文章写作思维的基本规律,因此,即使到了现代写作中,仍然为作家自觉或不自觉地作为规律来遵循。 在60年代,杨朔的散文《海市》是一个典型。这篇散文的开头是对“海市蜃楼”这种虚幻的“海市”美丽景色的描绘,其情调、色彩是欢快的,这是文章主题、立意、情调、色彩的“起”;第二部分,是对长岛新村的美丽景色(真正的海市)

的描绘,其情调、色彩和第一部分相同,这是对文章基本主题、立意、情调、色彩的“承”;文章第三部分是对解放前长岛渔民苦难生活的回忆,情调、色彩是悲凉、心酸的,是情调色彩、意思上的“转”;最后,文章放歌长山列岛的美好未来,情调、色彩、意思显然又回到了文一、二部分的主题、意思基调上去了。这便是文章章法上的“合”。可见《海市》一文是一个“起、承、转、合”标准的章法框架。

在80年代,韩少华的散文《温馨的风》也是这样的典型。《温馨的风》全文以作者在旅行中沿途所见为基本的文章素材和内容。文章共九个段落。第一、二段写的是在从青岛到上海的海轮上,见到一位陌生少年彬彬有礼的文明言行,他为此而动情。全文的基调、色彩是温馨的美丽的,这是全文的主题、立意、基调、色彩的“起”;第三、四段,描写在西湖的飞来峰下,一场雨中,一位瘦小的女子举伞为自己避雨的动人情景,并热情护送自己,自己因此而动情,感激不已。其意思、情调、色彩和一、二段一样,显然是全文的主题、立意、基调、色彩的“承”;第五、六段,描写在黄山旅游登山危险时,一位小青年立即把拐杖送给自己助行,使得自己安全登上了山顶。自己感到难以名状的温暖,这是为了强化突出温馨的人情味的感受而再一次地“承”。第七、八段是回忆“文革”浩劫中年轻人的无知野蛮、失去人性的丑恶行为,其情调是愤慨、悲悯,这是意思、情调、色彩上的“转”;最后,文章第九段则是用黄山莲花峰下的当空丽日、温煦芳馨的清风,来比喻这些年轻人的心灵和形象,回到文章开头的基本主题、意思、情调、色彩上去了。这就是“合”。

虽然,这篇散文“承”的部分的内容差别比较大一些,但是,从全篇来看,仍然不失为一个标准的“起、承、转、合”的章法结构思维模型。

鲁迅曾引瞿秋白的话说:“什么起承转合、文章气韵,都没有一定标准,难以捉摸。”其实,“文章气韵”是一种文章的审美效果,它的确是“难以捉摸”“的,但是,起、承、转、合”作为实现达成“文章气韵”手段的章法结构的思维模型,是有“一定标准”,是容易“捉摸”的。它反映了汉语文章写作思维的一种规律本质原理。正是因为如此,所以鲁迅先生虽然反对“起承转合、文章气韵”,但是,他的所有写作(杂文、小说、散文、诗歌等)中,我们分明看到了“起、承、转、合”章法结构思维模型的英姿是那么的清晰,那么丰富,那么动

人。在写作艺术方面,鲁迅之所以为鲁迅,在我们看来,就是他在掌握了“起、承、转、合”的章法结构思维模型之后,做了一定的调整、变幻、淡化、消解而已。

在杂文方面,《论费厄泼赖应当缓行》除去开头的解题的引子以外,其余的内容是一个标准的“起、承、转、合”的章法结构思维模型:第二部分论述“落水狗”有三种,大都在可打之列,这是全文主题、立意的“起”;第三部分论述“叭儿狗非打落水里不可”,这是对文章主题、立意的阐述,这是“承”的部分;第四部分论“如不打落水狗,便是误人子弟”。这是“转”;第五、六、七部分论述“现在和不能一味‘费厄泼赖’”还是主张打落水狗。显然主题、立意又回到文章的开头的主题、立意的基调和意思上去了。这便是“合”。在这里,鲁迅采取了一种巧妙的伪装,即在“起、承、转、合”的章法结构思维模型前面加上一个“引子”,其二,加大了“合”这部分的份量,以反常态。但是,仍然掩盖不了文章主体部分那个“起、承、转、合”的章法结构思维模型。

小说《故乡》若除去结尾部分以后,前面的内容又是一个标准的“起、承、转、合”的章法结构思维模型。小说开头是对故乡荒凉萧索的景色的描绘,为小说的内容定下了一个荒凉萧索凄凉的情调、色彩、主题、意思,这是全文在主题、意思、情调、色彩上的“起”;第二天回到家中,但见“西风”、“枯草”和“凄凉”的母亲,这是对文章开头部分的情调、色彩、主题、立意的渲染,这是“承”的部分;然后,当母亲提到润土的时候,便引起了大段大段的“美丽故乡”的种种美丽回忆,其情调是欢快的,其人情关系是融洽的,其生活是充满乐趣的,其人物性格是血气方刚充满生气的。显然这是为了和文章的感情基调、色彩、主题进行对比、反衬故乡的苦难,这是典型的“转”;之后,见到润土和杨二嫂之后又是对他们的外在的丑陋形象和内在被扭曲的灵魂性格进行描绘,同样是对故乡的凄凉萧索的具体体现,这显然是回到小说的主题基调色彩上去了,这便是“合”。而结尾与前面的所有内容形成强烈的对比、反差,这是一种“转”。

在《故乡》中,鲁迅先生淡化、消解、掩盖“起、承、转、合”的章法结构思维模型的手法是两个,第一,在小说主要部分的“起、承、转、合”的章法结构思维模型之后,加上一个“对比”的“光明”的尾巴,形成一个“起、承、转、合、转”的章法结构,以此冲淡前面的“起、承、转、合”的章法结构思维模型。

第二个手法是,一反常态,加大“对比”部分内容的份量,反客为主。通过这样的淡化、消解的手法,似乎看不出小说中包含的“起、承、转、合”的章法结构思维模型。其实,这个“起、承、转、合”章法的精彩“内核”,是分析得出来感受得出来的。

《藤野先生》的消解、淡化的方法又有不同。在一般的情况下,“起”总是正面而“起”,但是,鲁迅在《藤野先生》这篇散文中却是一种反“起”。因此,其“起、承、转、合”的章法结构思维模型比较隐晦。文章的主旨是对藤野先生的高贵品格的歌颂,但是,文章一开头却写清国留学生的丑态。这是明写清国留学生,实际是衬托自己和藤野先生的辛勤治学的品格。这是反“起”。中间部分首先正面叙述藤野先生认真教学、科研的精神和对自己很和蔼的善良态度,这是“承”;接着叙述“泄题事件”和“电影风波”中日本学生会的干事们的丑恶行径,这是“转”;最后,写藤野先生劝我学医、依依惜别的深情厚谊,从而讴歌了藤野先生的高尚精神。这便是“合”。上述以反“起”为特色的“起、承、转、合”的章法结构思维模型,是从文章的基本主题和基本立意的角度分析出来。如果,仅仅从表现手法上来看,全文是一个“起、转、转、转”的章法结构。但这样分析是不对的,因为,文章的主题和立意并非是清国留学生和日本学生会干事的丑恶行为的揭露。这从文章标题和主体内容便可看出来。因此,《藤野先生》一文运用的是一个以反“起”的特色的奇特的“起、承、转、合”的章法结构思维模型,这样认识较为准确。

从这里可以看出,所谓艺术创作思维创新,其实就是对标准的“起、承、转、合”的章法结构思维模型的淡化、消解、变形、掩盖而已。这种淡化、消解、变形、掩盖的手段越高明,越复杂,作品的艺术性就越高。但是,作者的心目中存在一个“起、承、转、合”的章法结构、思维模型,这是毫无疑义的。

其实,鲁迅的写作中,处处包含着“起、承、转、合”的章法结构这个事实,说明“起、承、转、合”的章法结构的确是文章写作的基本规律和原理,不管你自觉也罢,不自觉也罢,它总是一个真实的存在。据金克木先生研究,在《论语》中,已经有“起、承、转、合”的章法结构存在了,例如,《论语·季氏》首章的内容就是如此。这说明,“起、承、转、合”的写作赋形思维的方式和习惯,是人们很早就在进行尝试和运用了,只是后来的写作理论家们把它概括成清晰完

整的规范的模型罢了。

如果从人类写作和艺术思维的一般规律来看,似乎“起、承、转、合”的章法模型,还不一定是汉语写作和中国艺术的专利。例如,勃朗宁夫人的十四行诗,往往都有一个标准的“起、承、转、合”的章法结构模型。而法国的现代散文家波特莱尔的名著《巴黎的忧郁》中的《疯子与维纳斯》一文也是如此。至于音乐曲式结构中的“起、承、转、合”章法更无需细说了。

二、“起、承、转、合”的章法结构思维模型的终结

但是,如果今天我们心存一个“起、承、转、合”的章法结构去进行文章写作和艺术创作,还是有一个框框约束的不自由的感觉。这是因为,“起、承、转、合”毕竟是关于文章的篇章结构的章法规定,这个规定便成了约束人们思维的框框,长此以往便会造成写作思维的僵化,从而缺乏文章结构方面的思维创造力。于是,“起、承、转、合”的方法理论成了一把“双刃剑”:一方面提供了文章结构的思维模型,使文章结构有模型,有操作技术。另一方面,如果每篇文章的写作都遵循这样的文章章法,就会约束我们的写作思维衰减我们的写作思维创造力,像“八股文”那样。

那么是否有一种办法能走出这个写作思维的“怪圈”,既能掌握写作思维的基本操作模型、技术,又不会导致写作思维的僵化,反而更具创新性呢?我们认为这个办法是有的,它就是对“起、承、转、合”的方法模型作深度阐释,解读出“起、承、转、合”的方法理论的真正的深刻的内涵来。

在我们看来,实际上,“起、承、转、合”的章法原理的本质,是把“重复”和“对比”两种思维操作模型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了。也就是说,“起、承、转、合”的本质就是“重复”和“对比”。因为,“起”是文章写作中首先推出的文章基本的主题、立意、意思、情调,而“承”是沿着“起的主题”、“立意”、“情调”、“色彩”进行渲染、铺陈,这两个部分的构成是运用了“重复”的赋形思维操作模型。“转”的内容是转到文章主题、立意、意思、情调、色彩的对立方向去和“起”、“承”部分的内容构成强烈的反差、对比,这正是“对比”的赋形思维操作模型。而“合”的部分其内容主题、立意又回到了文章“起”、

篇三:起承转合的文章体例..

起承转合的文章例话

对于文章作法,人们常讲的一句话是“文无定法”。但这决不是说文章可以

毫无章法地随意挥写。这句话的完整意思应该是,文章有法,但无定法。我们今

天讲文章要结构完整、层次清楚,这就是文章在结构上的基本要求。古人称之为

“起承转合”。元代杨载在《诗法家数》一文中有这样一句:“一篇之中,先立

大意,起承转合,三致意焉,则工致矣。” 所谓“起”,就是在文章的开头开

门见山明确地提出论点或论题;所谓“承”,就是承接,就是承接中心论点或从

正面或从反面阐述自己的观点; 所谓“转”分三种情况:由正面论述转入反面

论述叫“反转”,由反面论述转入正面论述叫“正转”,由正面论述进而转入更

深一层意义的论述叫“进转”;所谓“合”,就是文章全文的总结、综合,是全

部论证的结束。简单一点讲,“起”,就是开头;“承”,就是承接上文加以申

述;“转”,就是转折,从另一方面生发开去;“合”,就是结束上文。这四字

是对文章章法的总括。事实上,起承转合这种行文的格式,只要我们能古为今用,

灵活运用,不但能将观点阐述的全面、充分,而且能使文章严密、深刻。在中学

作文,尤其是高考应试中很有可取之处。 【起部】

我国元代乔梦符说,文章的开头要像"凤头"。这种说法形象地说出好的开头

应具备的两个特点--短小、漂亮。短小,便于让读者了解论点或论题,从而把握

全文主旨;漂亮,才能吸引读者。正如明代谢榛所说"起句当如爆竹,骤响易彻。

"爆竹之起爆,何等干脆利落!不可拖泥带水,拖沓冗长。爆竹是吸引人的,把

人的注意力一下子吸引过去,好的文章开头,也应如此。

第一,要明。好的开头,要一下子让读者知道你要说什么,也就是让读者了

解你的论点或论题。白居易说:"首句标其目",主张开宗明义。李涂在《文章精

义》里说:"文字起句发意最好。"总之,要让读者知道你在谈哪方面的问题,开

篇知其旨意。

第二,要美。只有美,才能达到吸引读者的目的。文章开头的美,主要指技巧美,

如"设悬念"、"用典故"、"引名言"、"摆问题"、"亮靶子"、"反弹法"等等。形式

美是内容美的保证,二者相辅相成。切不可低估文章开头形式美、技巧美的作用,

有了这种美,才能先声夺人,吸引人看你的文章。在这个意义上说,"好的开头

是成功的一半。"

第三,要简。简洁是明朗的保证。有的考生在写给材料作文时,好把原材料

复述一下,这就太罗嗦了。既要从原材料说起,又不能复述原材料,怎么办?办

法有两个:一个是对原材料"一言以蔽之";另一个是选取原材料中一句有代表性

的话,让读者知道原材料大致是个什么意思就行了,千万不要较多地引述原材料。

【起部六式】

一、 材料开篇:“材料开篇,引入正题”是材料型作文最稳健的开头招式。

不过,以“材料开篇”,绝不是不动脑筋地照抄原材料。而是应该在整体把

握材料的基础上,精要地概述,合理地取舍,精选角度,突出重点,引入正

题。

丹麦人钓鱼会用尺子量,将不够尺寸的小鱼放回河里,这是一种智慧,因为

他们不赶尽杀绝,以便收获更多、更大的鱼;孟子“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

食也”的教诲同样也是智慧的体现,因为他倡导的是确保资源长盛不衰、可持续

发展的思想。中外共通的“钓鱼之道”对我们应该是莫大的启发和指导。(《人生的大智慧》,2010上海高考)

“板桥体”看似单个字形歪歪斜斜,但总体感觉错落有致,别有韵味。如果

有人因此而羡慕郑板桥的成就,想借模仿他的风格来出名,那么他必定会走入一

条死胡同。因为有人说,这种作品“不可无一,不可有二”。说“不可无一”,是

肯定了“板桥体”独特的艺术价值和不朽的艺术地位;说“不可有二”,则揭示

了艺术创作中的真理。正如贾平凹在信中对小妹所说:“对于大师,你只能学习,

不能效仿。”(《传承与创新》,2009上海高考)

二、 引用开篇:引用与论题相匹配的古诗、佳对、名言,略加衔接和阐述引

出论点,使文首充盈丰富的内涵和人文气息。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是文天祥的选择,“我自横刀向天笑,

去留肝胆两昆仑”是谭嗣同的选择,“宁可饿死,也不吃美国的救济粮”是朱自

清的选择。历览前贤,我发现选择竟有着如此丰富的蕴含。背负着五岳的沧桑与

巍峨,他们用一种亘古不变的声音呼喊:“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

(《人生的选择》)

有人问:幸福是什么?答案是丰富多彩的。尼采认为;“能把蜈蚣、碎玻璃、

肉虫、石头一齐吞下肚,但却毫不恶心,这种人是幸福的。”而思多葛派却认为:

“拥有无穷的财富和威力,而且能够处事不惊,那才是真正的幸福。(《幸福在你

心中》)

三、 开掘题旨:题目中的概念往往是抽象的、理性的,只有把题意阐释清楚,

方能清晰地推出论点。这就是所谓“是什么”。

自尊是什么?自尊是廉者不受嗟来之食的千古佳话;自尊是志士不饮盗泉之

水的高风亮节;自尊是“我辈岂是蓬蒿人”的豪言壮语;自尊是“富贵不能淫,贫*

不能移,威武有能屈”的浩然正气! (《自尊无价》)

宽容,是一种坦荡,可以无私无畏,无拘无束,无尘无染。宽容,是一种豁达,是比海洋和天空更为博大的胸襟,是宽广和宽厚的叠加,延续和升华。宽容有度,宽容无价,宽以待人,这是人生处世的基本法则。(《宽容的魅力》)

四、 提问切入:文章一开始就设置疑问,能引发思考吸引读者往下看。你可

以在开始就给出答案(即先给出结论,再论证其合理性),也可以通过逐步深入的议论(议论的过程也就是释疑的过程)最终给出答案。

当虚荣蒙蔽了求真的双眼,当名牌充当了彰显身份的外衣,当攀比之风在校园里蔚然盛行,我们不禁要问:攀比从何而来?有人说攀比源自财富,有人说攀比源自虚荣,但我要说,攀比源自贫乏。(《攀比源自贫乏》)

忍是懦弱,还是坚强?是逃避的借口,还是另一种直面的方式?其实万事都不绝对。忍与不忍的取舍,需要我们根据情况,灵活把握。(《忍》)

五、 创设情景:开头或创设情境,或描述形象,情感饱满,文采斐然,然后

引出论点,往往能在第一时间给读者留下一个非常深刻的印象,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

我知道他们一定在外面等着。他们不像母亲们那样焦急地聚坐在一起,谈天说地。他们一定就那么静静坐在角落旁,抽着根烟,不时看着这学校的大门,微微磕一下烟,考虑着自己的孩子是否一切顺利。他们不说话,只抽着那危害了他们一辈子的烟,粗糙的指间有着烟熏的痕迹,脸上刻着令人生疼的岁月印迹。他们,是父亲。(《他们》,2008上海高考)

“人是不能被打败的,你可以把他消灭,但你却不能打败他。”

每每看到这句名言,我的脑海里便浮现出这样一幅画面:汹涌澎湃的大海上,一只小渔船,一只由一位老渔民驾驶的渔船,老人正用他古铜色的身躯,铁一般的臂膀,挥动着船桨,与鲨鱼搏击。溅起的浪花,洒在老人的身上,射出落日的余辉。这就是桑提亚斯——海明威笔下的响当当的铁骨。

六、

这个世界,真的是“大”千世界。大人物,大环境,大趋势,大事等等,可反面切入:从反面入手,经过抒写描叙,再由反入正,转到文章的主旨和中心上来,在相反相成、彼此映衬之中形成气势。

以说,一个“大”字,充斥了我们这个日益发达的社会。不论正确的还是错误的,凡是跟“大”沾上边,就是大新闻,就能吸引无数人的眼球。

可那些细微之处呢?我们怎么能够忽略呢?无论是从艺术、科学,还是人生,我们都无法忽视那些看似微不足道的东西。正是细微,才有深度。(《细微深处》,2008上海春考)

没完没了的会议,从早到晚的宴会,城市繁华喧嚣,畸形滋长的欲望,都使我们的生命很满而生活很空。 丹麦人和孟子有一个共同的智慧——将小鱼放回大海,经过成长繁殖,反而能带来更多的鱼。其中的道理并不深奥,可我们实行的并不好,“余”仿佛一张通行证,贯穿在生活的各个方面。(《“余”味绵长》,2010上海高考)

【承部】

文章中间的主干部分,通常被比作“猪肚”,就是说要像猪的肚子那样,充实饱满。有的文章把重心放在“是什么”,重在概念的界定;有的文章把重心放在“为什么”,重在分析原因;有的从不同的层次、不同的角度进行分层说理;有的用逐层推进的思路,层层深入;或对比论证;或假设论证。各显其能,各尽其妙。总之,文章主体部分的展开要做到四个“有”:

言之有理,分析道理,充分合理,自圆其说。更高一级,做到透彻辩证。 言之有物,材料充分,能结合具体实际。

言之有序,条理清晰,层次分明,过渡自然。

言之有文,有文采,语言流畅生动。

【承部六式】

一、 概念界定:名正则言顺,对于抽象的概念最好加以界定,从而明确对象,

便于下文有的放矢。在界定概念时,要注意揭示概念的具体内涵,包含有哪些义项,涉及怎样的内容范畴,给予怎样的态度倾向(肯定还是否定,褒贬)。概念一旦加以明确的界定后,后文就要注意概念的统一,一以贯之。

2008年江苏高考高分作文

好奇心

好奇心,无疑是一颗希望知道自己所不知事物的心。如果只将眼光聚于此,那在我看来,似乎古今中外男女老少大多都有这样一颗“心”。

有一种“好奇心”在鲁迅的文章中最为常见:那驱使国民争先恐后看“砍头节目”的是好奇心;那驱使乡邻听祥林嫂哭诉的是好奇心;那驱使阿Q“革命”的亦是好奇心。但,也许这些都只能称为“好奇”罢了,“心”却是失去了的。这样的“好奇”,建立在对他人痛苦的窥探上,建立在“铁屋子”一般黑暗的愚昧上,如果这也是真正意义上的“好奇心”,那么没有,也罢。

那么放眼世界呢?这样的“好奇而无心”也是比比皆是的。火刑柱上的贞德满足了中世纪人们的好奇心;怒吼的伽西莫多满足了芸芸众生的好奇心。这样的“好奇心”似乎成了“赤子同心”的世界语言,在这样的语言之中写的尽是愚昧,平庸,衰亡与了无生机。

试问:真正的好奇心又为何物呢?

真正的好奇心需要观察。“一花一世界,一叶一乾坤”,世界上并不缺少美,只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用心观察,即使最寻常的事物也会化为“神奇”。在远古时代,先人们仰望星空,探斗转星移的奥秘,品云淡云聚的风采;到现在,我们通过望远镜与另一个星球招手,通过显微镜感知微观宇宙。可以说,没有观察与帮助我们更好观察的工具,好奇心也会闭上心房上的窗,落满灰尘。

真正的好奇心需要思考。如果“我们头上的灿烂星空”是供我们观察的无限舞台,那么,“我们心中的道德法则”则是激发与约束我们将观察成果深化的不二法门。如帕斯卡尔所言,“思维成就人的伟大,我们的一切尊严都在于思考——即使你只不过是强大自然下的苇草。”如果没有这种“灵魂在场”之下的思考,那么无论多少个苹果掉下来,恐怕也砸不出“万有引力”的发现;无论人类是多么费尽心思地观察与学习,也难有一丝一毫的创造与进步。

真正的好奇心不是“猎奇”,它的存在不是为了以平庸或愚昧的心态去“发掘”别人的痛苦,去践踏真理。它的存在,需要观察的双眼来定位,需要思者的头脑来彰显其价值。

有了这样的好奇心,困难得以排解,社会得以进步,人类得以更好的生存并维护自己的尊严??

《哈姆雷特》中有言:“身处果壳之中,也自以为无限宇宙之王。”也许,正因为有了真的“好奇心”在,我们才能以更有力的声音爆发出这样的呐喊。

更何况,因为有了好奇的心,我们的世界远比果壳广阔得多。

2008年广东高考高分作文

不要轻易说“不”

说“不”,在轻浮者那里,是一种无知浅薄的炫耀,而在智者那里,则是一种洞明世事的睿智拒绝;说“不”在意气用事者那里,是一种狂妄的表现和无谓的牺牲,而在真正的勇者那里,则是一种大义凛然的坚守和毫不怯懦的抗争。所以,请不要轻易说“不”。它不是逞强的工具,也不是逃避的借口。

然而生活中的我们,却从不吝啬说“不”。推选班长,为逃避重担,以“‘不’敢为天下先”标榜自我而无人毛遂自荐;而上学迟到,却以强悍的姿态拒绝让门卫登记姓名,来表现自己的勇敢。殊不知,老子当时说出“吾有三宝:一曰慈,一曰俭,一曰不敢为天下先”,是在一个诸侯争霸、天下大乱的时刻,他的“勇于不敢”,劝诫人们不要为争名逐利而蜂拥而上,以致兵戈相见,生灵涂炭,这是智者渴望人们和睦的呼喊,而不是逃避职责的理由。而勇敢,不是蛮横不讲理,孔子说过“知耻近乎勇”,对自己的错误检点省察而幡然知耻,那才是勇敢。

不要轻易说“不”,在世事尚未洞明,人情尚未练达的时候,在没有深刻理解什么是“不”前,理智地运用“不”。

不要轻易说“不”,还因为它需要我们付出代价,有时候甚至是血的代价,生命的代价。兵败垓下的项羽对乌江亭长说“不”,放弃东山再起的机会,自刎乌江,从此霸王别姬成为一曲绝唱;而韩信,不对漂母说“不”,不拒绝她的帮


起承转合的意思》由:免费论文网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
链接地址:http://www.csmayi.cn/show/63253.html
转载请保留,谢谢!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