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两学一做个人先进事迹
两学一做个人先进事迹
两学一做个人先进事迹
愿作一抹微光再为党徽增彩
**市**街道**社区位于**市区东部,近年来,**社区创新工作机制,优化服务功能,探索出了一条基层党建引领居民自治的的路子,陆续获得省州近20 多项荣誉表彰。而这一切的荣誉则离不开**社区党支部书记**多年来的奉献与探索。
倾情服务只为“一句诺言”
“退休不代表退出,我还想继续发挥我这个党员应有的作用。”这是**在1995 年退休之时在社区参与志愿活动时所说的话。从此,这句话就成了他的诺言。从泸定公路局退休后,倔强的他闲不住,总想着能做些事情回馈社会。当时,**镇正在招募社区义务工作者,五十多岁的他便主动报名参与,以义工身份开始从事社区工作,而这一开始,就延续了二十余载。
刚到社区工作时,他利用空闲时间走访,熟悉社区、熟悉工作,记录每家每户的生活状况、人口多少,特别是对下岗失业人员、残疾人、孤寡老人等更是详细记载。3 个多月时间,便摸清了400 多户居民的家庭情况,甚至连每家米、油有多少都做到心中有数。社区居民“三无户”王云家庭十分贫困,他便从自己退休工资里每月固定拿出100 元长期帮扶;针对社区里的“两放”人员,他自掏腰包先后为在押人员家属、“两放”人员送去价值5000 多元的米、面、油等生活用品,为5 名刑满释放人员重新找到了工作。就这样,他慢慢也与社区群众结下深厚的感情。
通过长期的工作积累,他结合自身走访实际,总结出了“用脚步走进群众,真心与群众交朋友;用耳朵倾听群众,真诚为群众服务;用实干贴近群众,真正为群众办实事”的“一进一听一贴”群众工作方法。因为他的和蔼与尽心尽力,群众们都习惯的称呼他为“刘爷爷”。
务实创新只为“一个目标”
“我自愿加入中国共产党,拥护党的纲领...”2001 年9 月,**成为一名光荣的中共党员,这一荣誉也激励着他更加倾力投入社区工作。** 年,**担任**社区党支部书记,对于如何发挥党组织作用,更好的服务群众便成为了他最坚定的一个目标。他把支部定义为团结群众、服务群众、奉献群众、凝聚群众的核心,以支部的先进带领各类社会组织和各级单位参与到社区的合作共治中来。经过多年在社区工作积累,** 年,他结合甘孜藏区实际,发挥支部核心作用,多方动员组织力量,多元搭建服务平台,提出了“宣传教育‘育民’、平安社区‘安民’、提升服务‘便民’、改善民生‘助民’、共建共
创‘惠民’、丰富文化‘乐民’”的“六民工作法”。按照“六民”工作方法,他定期组织召开“民情恳谈会”,在全社区设立宣传专栏24 个,组织党员干部入户征求意见建议,了解民生民情,推进学习型社区创建;他以创建平安和谐社区为目标,努力构建维护社会稳定第一防线,形成了以党支部为核心,社区干部为主力,居民共同参与的“四知四清四掌握”工作机制;他创新并推行干部“坐班代办制”和“错时服务制”,极大的方便了群众办事;他依靠无职党员设岗定责活动,组织社区党员骨干、居民代表、楼栋长等15 人组成社区义务巡逻队和“红袖套”开展各类矛盾隐患排查,保证社区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他大力发展面向社区群众的公益性文化事业,成立社区各类文化骨干队伍,组建了2支文化宣讲队、4 支舞蹈队和3 支腰鼓队,扩大党组织的影响力,营造文明祥和的社会环境。在他的带领下,敬老爱老、团结互助、邻里和睦、平等友爱,科学文明、健康和谐的生活方式正在**社区形成。** 年,被州委表彰为先进基层党组织,并被**省委授予“全省服务型示范社区党支部”。
无私奉献只为“一种信念”
因为他倾力工作、倾智探索,** 年**获得全省优秀村(社区)党组织书记的荣誉。在获得了这份荣誉后,他说了这样的话,“生命不息、战斗不止,我会将这个荣誉当作一种鼓励、一种鞭策,以党性为后盾,以政治责任感为动力,作一名优秀的社区工作人员,以满腔热情服务社区居民,以一抹微光再为党徽增彩”。他将参与式理念推进到社区工作中来,定期组织居民会议、议事会、听证会、协调会等,主动向党员群众汇报工作,推动居民依法自治、民主管理社区公共事务,组织社会组织参与社区服务,建立行政管理与群众自治有效衔接和良性互动的基层自治机制,推动社区工作规范化、制度化、公开化。
他带领社区党支部与开展“双报到”的党员和党组织一起,积极探索建立了“党建联抓,共建坚强堡垒;经济联帮,共谋发展大计;治安联防,共保一方平安;卫生联管,共创美好家园;服务联办,共筑民心工程;教育联抓,共育时代新人”的“六联共建”机制,充分挖掘社区资源,组织和引导辖区单位参与社区建设,实现“优势互补、社区共建、资源共享”,两年来,组织开展各类活动15 次,走访关心社区贫困群众等弱势群众57 次,发放各类慰问金(物折资)7.6 余万元。
他以社区网格化为基础,将社区划分为 8 个网格,由专职网格服务管理员负责处理对应网格的服务,实施党员服务、计划生育、劳动保障、低保等10 余个项目全程代办,极大地方便了居民办事。同时积极配合市直部门,全面做好开展廉租房和再就业等工作,5 年来,解决200 多户困难群众住房难的问题,及时协调辖区内企业为社区群众提供就业岗位125 个。
对待困难群众,他就像亲人一样,然而对待自己的子女,他却如同“恶人”一般。他担任书记以后,取掉了女儿的低保,拒绝申请廉租房,至今都是三代6 人挤在** 多平米的房子里。而他总是说:“还有更困难的”。
作为一名老党员,**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了一个共产党员“立党为公,勤政为民”的坚定信念和伟大情怀。聚沙成塔,平凡的琐事虽然不起眼,但经过时间的打磨,却让他如同冬梅傲于雪中,让党性在基层熠熠生辉。
篇二:两学一做先进事迹材料:一心做事 干净做人
两学一做先进事迹材料:一心做事 干净做人
两学一做先进事迹材料:一心做事 干净做人
xx省发改委一张办公桌上的台历,留在2015年11月17日那一页。左xx,xx省发改委原副主任,这位“拼命三郎”,永远停下了他奔忙的脚步,年仅51岁。
“当我老了,谈起xx铁路,希望有得可说。”xx发改委的同事至今记得,左xx曾经说起这段话时,“自豪感洋溢在眉宇之间”。
青山在,人已去。左xx用自己的辛勤付出,推动了xx多条铁路的陆续动工建设,更用自己的一言一行,树立起“一心做事,干净做人”的好干部形象。
“关键是兢兢业业做事了没有”
“人呐,官多大都不重要,关键是在现任的职务上,兢兢业业做事了没有。”——左xx对身边的同事说。
11月17日那天,下班回家后的左xx,还在忙着准备第二天的会议。大约6点30分,左xx感到身体不舒服,随后突发脑溢血瘫倒下去,再也没有醒来。
早在2015年上半年,湘雅医院的医生就叮嘱体型偏胖的左xx入院检查,左xx总是说“等忙完这段工作”。然而,病魔没有给他忙完工作的时间。
在此之前,左xx已经持续多日连轴转。在他的日程安排上,11月18日上午是沪昆动车所征拆协调会,下午是沪昆外电源协调会,晚上还要赶往岳阳开会??
“现在有些干部为官不为,不在状态,左xx却是认真负责、敢于担当。”xx省发改委办公室主任龚新平说,左xx“走”之前,还打电话给他交待有关重点项目的事情。“白加黑”“五加二”,是左xx工作的常态。
同事们经常说起左xx“8天没换衣服”的故事。那是2015年4月,左xx陪同国家稽查组一行到xx省澧县、冷水江市稽查,连续8天时间白天到基层看项目,晚上听取反馈意见、部署整改工作,身上的衣服湿了又干,干了又湿。左xx淡然地说:“我们铁路人早就习惯了。”
由于工作太忙,左xx时常顾不上家里的事。左xx的父亲左承植回忆说,11月14日左xx来看望他,只待了十几分钟电话就响了。左xx把短信给父亲看,说“爸,我有事先走了”。没想到,这一走竟成永诀。
左xx去世后,不少同事写诗悼念:“重点建设忙,左公扛大梁,积劳成疾撒人寰??”“废寝忘食事躬亲,四处奔波常进京,全为百姓路畅行??”
“既当指挥员,更当战斗员”
“我要求自己既当指挥员,更当战斗员,经常自己写报告、写纪要、修改图纸,始终以严、细、实的作风对待工作。”——左xx在述职报告中写道。
左xx的办公室里,没有豪华的陈设,桌上的笔记本里记满了工作纪要和心得,几大箱有关铁路的专业书籍和技术资料,安静地码放在墙边。
“1984年9月25日,购于北方交通大学。”在左xx办公室的书堆中,记者翻到一本纸张泛黄的《铁路站场及枢纽》。这是左xx读大学时购买的,扉页上留有他的字迹,一直伴随着左xx的“铁路生涯”。
1986年从北方交通大学毕业后,左xx从技术员做起,最后成为铁路建设管理的专家,并获得过铁道部最高荣誉——“火车头奖章”。
2012年,左xx从沪昆客专xx公司调任xx省发改委工作,主要负责铁路等重大项目的申报和协调。任职期间,xx省铁路建设完成投产里程近1000公里,完成投资1134
亿元,其中2014年开工项目投资规模达1000亿元左右,是历年xx铁路投资额度最多的,建成铁路和在建铁路投资也一直位列中部六省前列,xx一跃成为全国的“高铁大省”。
为了推进湘西地区的铁路建设,左xx创造性地提出“高铁环线”概念,并多次到北京向国家部委汇报,使张吉怀铁路、怀邵衡铁路等xx西部铁路项目成功获批。2016年,连接张家界、吉首和怀化的张吉怀铁路有望正式动工,当地老百姓将迎来期盼已久的扶贫线、致富线。
“吃碗辣椒炒肉就是幸福”
“要那么多钱干什么,吃碗辣椒炒肉就是幸福,不要追求物质的东西。”——妻子回忆左xx说过的话。
左xx去世后,到他家吊唁的友人都很惊讶,想不到一位副厅级干部的家如此“简朴”:房子位于老旧小区,面积不足100平方米,客厅里摆放着老旧的沙发、一台老式显像管电视机,厕所的天花板上墙漆已经剥落。
身为xx省发改委副主任,左xx在很多人眼中是“位高权重”。但左xx流传最广的却是“三个不得”的廉政故事:一次是某地发改委主任希望左xx牵头邀请省发改委业务处长一起吃饭,他说“这个头牵不得”;一次是高中同学希望他帮忙承包沪昆高铁南站工程,他说“这个忙帮不得”;一次是儿子考上了清华大学,同事们想表示祝贺,他说“这个客请不得”。
xx省发改委重点项目办副主任胡建生记得,有一次,他看到一名地方发改委干部被左xx从办公室轰了出来。一问才知道,这名干部汇报情况时递送红包,被左xx一顿斥责。左xx当时对他说,“物质利益的来往有经济契约,生活的来往有精神契约,工作上的来往就应该清清白白”。
左xx的清正廉洁还体现在对家人的严格要求。妻子朱曼君是长沙铁路办事处一名普通会计,有一次跟左xx说想调动工作,左xx说,“你在这里工作挺好的。”朱曼君从此不再提这事。左xx的弟弟回忆说,左xx一直要求作为企业负责人的他“绝对不能收受别人钱财”。
xx省发改委重点项目办副主任胡南说,重大项目建设领域长期存在不正之风,左xx不仅严于律己,更是积极推动权力在阳光下运行。当前经济下行压力大,改革进入深水区,国家需要更多左xx这样敢于担当、清正廉洁和有家国情怀的好干部。
篇三:两学一做先进事迹材料:用实干赢得百姓信任
两学一做先进事迹材料:用实干赢得百姓信任
两学一做先进事迹材料:用实干赢得百姓信任
高高扎起的马尾辫,标准的普通话,娴熟的藏语,初见xx央宗(简称:德央)就像刚从学校毕业没多久的小姑娘,很难把她同村党支部书记联系起来。然而,当问及白堆村的人口、耕地、人均收入、村里的发展思路等情况时,德央却侃侃而谈,了若指掌。2010年,23岁的德央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毕业后,通过招考成为一名大学生村官。刚到村里时,村民们七嘴八舌地议论:“恐怕待不了一个月!”“城里孩子也能吃这个苦?”面对质疑,德央并没有辩解,而是暗下决心:定要干出个样子来证明自己。耐心宣讲惠民政策,让群众明白是个什么事
2010年上任伊始,德央便挨家挨户走访,了解村民的生活状况。不到一个月,她几乎把全村情况摸了个透。她的笔记本上工整地写着三句话:在群众最“盼”处出实招!在群众最“想”处见行动!在群众最“急”处抓整改!
到村不久,德央便赶上了白堆村实施“安居工程提升改造及村容村貌整治工程”,涉及每家每户,事务庞杂而琐碎。“刚开始,不管我怎么讲,他们都无法理解。这令我非常困惑,开始怀疑自己的能力。”德央说,但她并没有放弃。
在三个多月时间里,她总是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她每天到村民家,跟他们同吃同住,与村民吃糌粑、喝酥油茶,有时候还跟村民们喝上几碗青稞酒。就这样,挨家挨户耐心地讲解工程,宣传政策。德央说:“我是政府和群众之间的桥梁,让村民了解惠民政策,明白是个什么事儿,是我的责任。虽然有时候嗓子哑了,两腿像铅一样沉,但是渐渐得到村民们的信任和理解,我特有成就感。”
虽然离家只有一个多小时的路程,她却常年待在村里,用她的话说“我的责任重大,既是驻村工作队成员,也是村党支部成员,村里大大小小的事情我放心不下”。现在,她完全适应了农村的生活,开拖拉机、骑摩托车都不在话下。低保户、藏族老阿妈边巴说:“德央就像我的亲女儿。”由于腿脚不便,她把身份证和存折交给德央到县农行取钱,交还时数都不数。“她做事我放心!”边巴老人说。
察民情、跑项目、拉资金,带领乡亲奔上致富路
白堆村地处拉萨河下游,地少山多。村民主要靠种植青稞、油菜为生,收入单一,生活贫困。德央看在眼里,急在心头。
德央跑项目、拉资金,成立村级农机合作社,使白堆村成为拉萨市首个机械化耕作的村子,不仅村里土地的耕、播、收全部实现机械化,还可跨村作业挣钱。同时她还推广青稞新品种“藏青2000”、调整结构种植玛咖、推广藏鸡养殖等项目。
如今,白堆村家家都住上了二层藏式小楼,村容整洁,还建起文化室、健身广场等。白堆村从昔日的贫困村一跃成为“家富、村美、人和”的先进村。人均年收入由德央进村前的6000元增长到目前的1万元,比全自治区平均水平多出近3000元。
德央以自己的实干、耐心,受到当地干部群众的肯定和称赞。问起这5年的工作感受,德央颇有感触地说:“当村干部,有汗水,有辛苦,有泪水,但更多的是欣慰和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