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写论文?写好论文?免费论文网提供各类免费论文写作素材!
当前位置:免费论文网 > 范文百科 > 作物受灾减产

作物受灾减产

来源:免费论文网 | 时间:2016-10-17 14:30:35 | 移动端:作物受灾减产

篇一:新时期救灾工作情况调研报告

救灾工作是党和政府的一项重要工作,是社会保障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肩负着缓解社会矛盾,调节社会关系,维护社会稳定的重任。同时救灾工作又与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息息相关,做好救灾工作是民政部门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随着经济发展,社会进步,新情况、新问题层出不穷,如何适应形势、与时俱进,开拓性地开展我州的救灾工作,使救灾工作走上规范化、制度化、科学化的管理轨道。 一、近10年来我州灾害的基本情况 1998年—2008年,每年都不同程度地遭受洪涝、冰雪、风雹、干旱、病虫、低温冷冻、滑坡、泥石流等自然的袭击,而且发生频率高,受灾范围广,持续时间长,损失程度大。10年间,平均每年受灾280万人,成灾185万人,因灾死亡35人,农作物受灾25万公顷,成灾15万公顷,因灾倒塌房屋25000间,直接经济损失12亿元,需救济人口25万人。其中,尤以1998年的洪涝灾害和2008年的冰雪灾害最为严重。但是,我们在各级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省民政厅、财政厅的大力支持下,灾害救助工作有序开展。及时派出工作组,指导地方开展救灾工作。及时调拨救灾物资,确保受灾群众的临时安置。及时下拨救灾资金,保证受灾群众的生活安排,同时还抓紧做好灾区恢复重建工作。基本做到了不冻死人、不饿死人、不发生逃荒乞讨现象,灾区社会稳定,灾民生活安定。 二、救灾工作面临的主要问题 (一)没有建立统一协调的灾害管理救助体制。在灾害救助工作中,各部门职责不清,职能分散,相互间缺少沟通,影响了救助的时效性。农业、国土、水利、交通等部门掌握的灾情数据与民政部门不统一,没有很好地配合起来进行报灾、查灾、核灾。在开展救灾工作时,也是相互之间不协调,各自为政。 (二)救灾资金投入不足。一是上级投入不够。以1998年为例:我州遭受了特大洪涝灾害,全州320万人受灾,200万人成灾,因灾死亡102人,农作物受灾46万公顷,因灾减产粮食42万吨,倒塌农房4万多间,需救济人口达50万人,直接经济损失20亿元。而当年上级只安排救灾款1910万元,仅恢复重建都不够。二是地方政府投入不够。按照国务院关于救灾工作分级负担的原则,主要以地方政府为主,但在实际执行过程中,各级政府虽然在财政困难的情况下安排了部分()应急资金,但主要还是依赖上级投入,地方安排的救灾资金数额较小。从全国情况看,地方依赖中央,缺乏积极性、主动性的现象普遍存在,从而使灾民救济面大为缩小,只限于重灾区的重灾户,其次是五保户、优抚对象,而且项目少、数额小。 (三)救灾物资储备品种单一数量少。从我州情况看,目前只有州府所在地有一个能够储备5000床棉被的仓库,而且还不是标准的救灾物资储备库。8县市也没有像样的储备库,普遍都只有一个能够存放200—500床棉被的临时性小型仓库,而且储存的数量少、品种单一。如有大的突发性灾害发生时,极易出现救灾物资短缺,难以满足临时需求。从近10年来的情况看,只要遇见大的自然灾害,都得临时向省厅申请调拨棉被和帐篷,从而使救灾物资很难及时运往灾区,影响了救灾工作的时效性。 (四)灾害数据核实困难,灾情评估没有统一标准。灾情统计数据是救灾、资金分配的主要依据。灾情统计是否准确,直接影响到资金分配的准确性和政策落实的有效性。但实际工作中,没有一套科学、客观、完整的灾害评估系统,灾情数据的采集主要是依靠人工实地查看,灾情数据不能准确、客观地反映受灾的具体情况,随意性很大。因而有的地方为了多要钱存在多报、虚报、夸大灾情数据的状况。 (五)救灾工作法规不健全。直到目前,全国只有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救济法(草案)(修改稿1996年12月24日),救灾工作基本处于有政策规定,缺乏法律保障的状态,以致干部、群众对救灾工作的法律意识不强,社会法律责任不清,造成损失难以法律制裁。如对使用救灾款中出现的偏亲向友,挪用、占用、私分等问题,往往按违纪处理,不追究法律责任,甚至不了了之,致使这类问题屡禁不止;有的部门、团体、单位以及个人,因无法律约束,以种种借口,拒绝承担救灾任务和义务。 三、问题产生的原因 面对自然灾害的威胁,各级政府都采取了积极的应对措施,“积极防灾,坚决抗灾,大力救灾”是我们同自然灾害斗争的三大组成部分。由于我们防灾、抗灾的能力还很有限,自然灾害的损失不能避免,因而在同灾害斗争中,

加强救灾工作尤为重要。针对救灾工作中暴露出的种种问题,分析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重救灾轻防灾。一些地方政府和部门缺乏防灾、减灾意识,把主要力量都用在救灾工作上,缺乏防灾减灾工作的宣传教育。对救灾工作采取“亡羊补牢”的方式,即使救灾工作做的很好,但造成的损失却无法挽回。 (二)救灾体制僵化。 救灾工作还是依靠伸手向上要钱,单纯依赖国家拨款,地方政府缺乏多方筹措资金的积极性、主动性。现在各地市都列支了自然灾害救济事业费预算,但列而不支的现象普遍存在。 (三)救灾工作方式老化。救灾工作还是国家包办,民政部门封闭管理,还没有实现救灾救济工作社会化。应动员一切可以动员的力量参与抗灾救灾活动,充分发挥社会、团体、社区、个人灾害救助的整体效能,共同参与到救灾救济工作中来,探索救灾工作新途径。 (四)救灾工作管理落后。救灾工作还主要以行政手段为主,缺乏法制化建设,对新形势下如何进一步拓展救灾业务,完善救灾体系,处理好不断涌现出的新情况、新问题缺少必要的调查研究和政策措施。旧的救灾法已难以适应新时期救灾工作的需要,出台新的综合性救灾法规已迫在眉睫。

(五)救灾业务建设滞后。这项工作还仅限于“发钱、发物”的简单劳动。如果要扎实有效地做好这项工作,必须深入基层,深入灾区,组织灾民开展生产自救,做好倒塌房屋重建的选址、规划,使复建房屋远离林缘地带或低洼处,避免火灾和洪涝的侵袭,使减灾工作同时纳入到救灾工作中来。 四、建设性意见 人类社会发展进程中随时有各种灾害发生,我们必须承认现实,面对现实,与灾害共存,同灾害抗争,既要防灾于未然,又要救灾于及时,采取积极措施和有效办法,努力将灾害的损失减少到最低程度,通过救灾工作实践,积极探索救灾工作新途径,开拓性地开展救灾工作。 (一)加强防灾减灾宣传教育,增强全社会的防灾减灾意识。全民防灾减灾意识的增强和防灾减灾科技的普及,是深入开展防灾减灾活动的重要条件。要充分利用报纸、广播、电视、互联网等各种媒体,正确宣传我国的抗灾救灾和自然灾害情况、防灾减灾基本知识和技能,增强人们对灾害的忧患意识和防灾减灾责任心,增强自救和互救能力。防灾减灾教育要从小抓起,常抓不懈,这样才能不断提高全民的减灾素质。。 (二)科学制定救灾应急预案,并及时启动。在实际救灾工作中,我们深刻体会到防御和减轻自然灾害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救灾应急工作是否及时、有效。迅速采取应急措施,组织开展有效救援活动,可以减少和避免灾害造成更大的损失。只要制定了科学的救灾应急预案,重大灾害一旦发生,立即启动预案,作出相应等级的响应,政府和各部门各司其职,救灾工作有条不紊进行,变被动救灾为主动出击。目前,州及8县市都相继出台了救灾应急预案,今年我们还要求乡镇出台预案。但能否及时启动,科学运用,还要进行演习,以便尽快应用到实际工作中。 (三)加强灾害管理信息系统的研制开发。灾害管理信息系统在大多数地区已实现了以省为单位的省市县三级联网。这一网络的建立,在近几年的救灾工作中发挥了很好的作用,基本实现了灾情收集、统计、汇总、上报的电算化,大大提高了灾情管理的准确程度和时效性,但在一些贫困地区还没有得到普及与应用。还应进一步研制和开发,建立省、市、县、乡四级()联网,在各级政府灾害管理部门实行救灾资源共享,实现灾害管理信息化。 (四)加大救灾人员培训力度,全面提升救灾工作水平。随着灾害管理信息系统的逐步建立,救灾工作日益科学化规范化,对救灾人员的要求也日益提高,特别是基层救灾部门专业技术人才缺乏,对现代科学知识和信息技术掌握的不多,甚至不会应用。为此,必须加大力度,培训救灾人员的专业知识和现代信息技术知识,熟悉掌握灾害管理信息系统的操作与应用,不断提高救灾工作的整体工作。 (五)建立和完善经常性社会捐助工作接收服务网络。“一方有难、八方支援”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当有大的自然灾害发生时,发动社会力量进行援助,这样可以多方筹措救灾资金,减轻政府负担。所以,要切实加强对社会捐助工作的管理,建立经常性捐赠工作接收站点,逐步完善社会互助体系。

篇二:九年级政治_第二单元试卷(二)_人教版

九年级思想品德第二单元试卷(二) 7.2010年3月5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十一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上作政府工作报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告时指出,要积极开展应对气候变化工作,明确提出2020年我国控制温室气体排放1.漫画《愚公难移之“山”》说明() 行动目标和政策措施。这体现的基本国策是( )A.节能减排B.节约资源和A.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是我国现阶段的主保护环境 C.依法治国 D.可持续发展 要矛盾 B.教育、医疗、住房是社会高度关注但又无法8.中国的北京、上海、南京等30多个城市积极参与“地球一小时”熄灯活动,全球解决的民生问题C.解决教育、医疗、住房问题,最根本有6000多个城市10多亿人共同参与。这说明( )的措施是减少人口增长D.我国地大物博,资源总量大、① 我国积极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 ② 解决环境与资源问题的关键是靠科技 种类多,但开发难度非常大 ③节能减排已成为每个人的自觉行动 ④倡导低碳生活得到世界各国的积极响应 2.党制定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客观依据是A . ①④ B .①②C .②③D .③④ ( )A.我国人口、资源与环境的基本状况 B.现9.2010年2月至11月,中国面向全球开展首届中国农业科技创新创业大赛,其主题阶段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C.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 为“创新改变世界,创业成就梦想”。这说明()A举办创新创业大赛是创造D.我国的基本国情 财富的唯一源泉B我国在农业科技领域的各方面仍然处于较低水平C成就任何梦想3、2009年12月20日,澳门回归祖国十周年。十年来,“一国两制”显示出强大的都必须依靠农业科学技术D我国高度重视科技创新对发展农业的重要作用 生命力,澳门经济持续发展,社会繁荣稳定。这表明 ()A、澳门也实行了社10.以下属于我国人口基本特点之一的是 ( )A.农村人口多 会主义制度 B、祖国统一大业已经完成C.“一国两制”是完全正确的 B.男女性别比失衡C.人口素质偏低D.人口老龄化的速度加快 D、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适合澳门的 11.如果说北京奥运会是中国展示给世界看,那么上海世博会就是世界展示给中国4.2009年1月25日,教育部发布《学校民族团结教育纲要(试行)》,要求全国看。世博会既是一次世界科技交流的盛会,更是一次世界文化的碰撞会。面对不同中小学要设臵专门的民族团结教育课程,并根据不同年级开设不同课程、保证相应文化的差异,我们的正确态度是 ()① 照搬照抄 全盘吸收② 平等交流 互的学时。作为中学生,维护民族团结就要 ( )① 实行民族区域自治政策 ② 相学习③ 相互借鉴 求同存异④ 尊重差异共同繁荣 尊重其他民族的风俗习惯 ③ 与各民族同胞平等相处 ④ 严厉制裁民族分裂分子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③④ A.①④ B.②③ C.②④ D.①③ 12.2010年伊始,面对雪灾、旱灾、地震、水灾等一系列灾难,武警官兵、各地人5.去冬今春,我国西南五省市遭受了60年一遇罕见的严重旱灾。仅云南一省近3000们抗击灾难,保家卫国的精神、气势、壮举令世人提气、感慨,这精、气、神是贯多万亩秋冬播农作物受灾,全省夏粮将因灾减产一半以上,农业直接经济损失达100穿祖国天地之间的浩然正气,是我们民族的无价之宝。对此理解正确的是亿元。西南大旱警示我们 () ① 要保护环境,保持生态平衡 ② 要节约()A.人对自然的破坏和过度索取是导致灾难发生的主要原因B.中华民族创造资源、合理利用资源 ③ 环境问题、资源问题已成为当今时代的主题 ④ 保护资了大量灿烂的中华文明C.人与自然很难相处,在灾难面前人是无能为力的 源,节能降耗迫在眉睫 A.①②③ B.②③④C. ①②④D.①③④ D.抗击灾难所表现出来的精气神展现了中华民族精神 6.2009年6月金砖四国峰会首次在俄罗斯举行,在金融危机的大背景下,此次峰会二、综合题(13、14、15、16题各10分,17题12分,共52分) 备受各方关注。“金砖四国之父”、高盛公司全球经济研究部主管、全球首席经济13.材料一2009年11月25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到2020年我国单位国内学家吉姆.奥尼尔表示,除了每年的GDP增长率之外,世界500强企业名单中,53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一45%,将其作为约束性指标纳入国民个来自金砖四国,其中29个来自中国(包括中国香港),10个来自印度,9个来自经济和社会发展中长期规划,并制定相应的国内统计、监测、考核办法。 巴西,6个来自俄罗斯。由此可见 ()① 中国经济已经成为世界经济的重要组材料二2009年度最流行的词汇低碳生活,简单的说就是减低二氧化碳的排放,保护成部分 ② 我国的国际地位不断提高,国际影响力不断增强 ③ 中国发展有力促地球环境不再持续变暖,就是低能量、低消耗、低开支的生活。它是关系到人类未

进了世界经济和贸易增长 ④ 我国是推动世界经济发展的唯一力量 来的战略选择。“低碳”正在渗透到百姓生活、城市建设、经济发展各个领域,在A. ①②④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

用心 爱心 专心

1

我们身边已经有越来越多的人自觉地改变着固有的生活习惯,成为“低碳生活”的践行者。

联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上述材料反映我国在现代化建设中必须坚持什么发展战略?

(2)我国政府为什么高度重视二氧化碳的低排放工作?

(3)“今天你低碳了吗?"你认为我们青少年能为过低碳生活做些什么?

14、为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打好节能减排攻坚战,浙江省应立足省情积极行动。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材料一显示,目前浙江省在能源生产和消费上存在什么问题? (2)联系材料一、二,分析浙江省在节能减排中应采取哪些措施? (3)对材料三中企业家的做法或农民的想法,请选择一种加以评析。

15.小亮家准备搬进新居,需要购臵冰箱、空调等家庭生活用具。小亮和几个同学来到一家电器商店进行考察,下表是他们了解到的相关信息: (1)根据低碳生活的要求,你认为小亮家应购买哪款冰箱?请你用两个具体实例对

小亮家其它生活用具的购臵提出建议。

(2)请你谈谈国家对节能产品给予补贴的理由。

(3)由以上信息及对问题的思考,你能得出哪些发展低碳经济的启示?

16.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表的《中国的民族政策与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白皮书。白皮书说,新中国60年的实践充分证明,中国的民族政策适合中国国情,符合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得到各族人民的拥护,是正确和行之有效的。这一政策指引下,中国各族人民维护了国家统一,维护了社会稳定,维护了民族团结,开辟了一条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的光明大道。

(1)60年的实践充分证明,中国的民族政策适合中国国情。请你联系所学知识谈谈适合中国国情的民族政策是什么?

(2)建国后我国形成了怎样的新型的民族关系?

(3)通过对白皮书的学习我们知道国家为了实现各民族的共同繁荣,采取了很多行之有效的措施,请举两例?

17.世博会又被誉为“人类经济、科技、文化领域内的奥林匹克盛会”,它使各种新思想、新理念、新技术、新文化在这里聚会、碰撞。梳理历届世博会,即可发现人类历史上有很多重大发明都是从这里走向世界的。

(1)请你指出新技术、新文化以及重大科技发明的内在本质。这对我们青少年提出了怎样的要求?

据调查,人口膨胀、空气污染严重、水电缺口、工业能耗高、交通拥堵等因素会使人们的城市生活变得焦虑而没有幸福感。城市,如何让生活更美好?是此次世博会带给人类的深思。

(2)使人们城市生活变得焦虑而没有幸福感的因素归根结底可以概括为哪几大问题?这对我国的城市化建设带来了哪些启示?

“人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上”,这是人们对美好生活的一种向往,也是“理想城市”所要达到的最终目标。

(3)请你从生态文明建设方面描述你心目中“人诗意地栖居在赣鄱大地上”的美好情景。 作为赣鄱小市民的你能为实现此情景做些什么?

2

用心 爱心 专心

参考答案(二)

1 A 2 D 3 C 4 B 5 C 6 B 7 B 8 A 9 D 10 C 11 B 12 D

13.(1) 可持续发展战略(或科教兴国战略)。 (2) ① 这是严峻的资源、环境形势决定的;

② 这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客观要求; ③ 这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

④ 这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生态文明、低碳社会的迫切要求; ⑤ 中国做一个负责任的大国形象,维护国际公共利益。

(3) 节约用水,实现水的可循环利用;节约用电,随手关灯,使用节能灯具;出行尽可能步行或骑自行车、乘坐公共交通工具;不用一次性筷子或餐具,回收废弃物等。

14、(1)消费量远远大于生产量,能源短缺严重;消费以煤炭和石油为主,水电、风电、核电和天然气的比重较低,能源消费结构不合理。

(2)利用科技,提高煤、石油资源的利用率;加大 对本省水电、风电和核电等的开发和利用;依托西气东输二线工程,尽量提高天然气的消费比重。

(3)企业家的做法是正确的。因为这样既保护了环境,又做到变废为宝,提高资源利用率。农民的想法是不对的。因为在使用农业机械、化肥和农药的过程中会产生污染;稻草、秸杆等在田里燃烧会造成大气污染。

15.(1)B款冰箱。 ① 购买节能灯。② 购买太阳能热水器。③ 购买节水龙头和马桶等。

(2)① 我国面临严峻的资源、环境形势。② 我国实施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③ 国家鼓励、支持、引导消费者使用节能环保产品。④ 促进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⑤ 符合可持续发展战略(或科学发展观)的要求。

(3)① 发展低碳经济需要技术创新。② 发展低碳经济需要国家政策的引导。③ 发展低碳经济需要每个公民自觉承担起相应的责任。④ 发展低碳经济需要全社会的广泛支持和参与。

16.(1)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民族平等、团结和共同繁荣作为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则载入了我国的宪法和法律。

(2)新中国的成立,开辟了中国各民族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新时代。

(3)如:修建青藏公路,成昆铁路、滇藏公路等(1分);国家把开发优势资源,发展现代工业,作为支持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加快发展的重大举措。如:新疆

塔里木油田、广西平果铝厂等;(1分)2000年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以来,国家把支持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加快发展作为西部大开发的首要任务。如:修建了“青藏铁路”等一批重点工程;(1分)不断加大财政支持力度;积极组织对口支援。 17.(1) 创新。

从转变学习方式做起,根据自己的特点,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和方法,进行创造性的学习;从日常的学习生活做起,培养自己的创新精神和能力;树立终身学习观念,不断学习,不断创新,为国家作贡献。

(2) 人口、环境、资源问题。

正确处理好人口、资源、环境和经济、社会发展之间的关系,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深入贯彻落实以人为本的、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坚持计划生育、保护环境、节约资源的基本国策。

(3)范例:生活环境优雅,布局合理、空气清新;生产生活节能环保,强调低碳。 树立可持续发展观念,宣传计划生育、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国策;从身边点滴小事做起,如爱护花草树木、随手关灯、节约纸张等,为可持续发展做贡献。

用心 爱心 专心 3

篇三:第三章 社会救助

第三章 社会救助

第一节 自然灾害及救灾

自然灾害

张家川县境内山峦重叠,沟壑纵横,东西南北垂直差异很大。由于地理环境复杂,导致气候多变,灾害频繁。历来以干旱、冰雹灾害最为严重,霜冻、雨涝、暴洪、大风等灾害时有发生。据气象站1957年至1989年观测记录,全县共出现干旱35次,冰雹182次,大雨和暴雨130次,连阴雨169次,霜冻281次,大风411次,这些灾害性天气和气候直接影响着农业生产的发展,对人民生命财产造成了严重损失。

1949年解放以来,每逢灾害年馑田地荒芜,人民逃散,吃树皮、草根、鬻妻卖子,饿殍载道,甚至发生易子而食、人相食的惨绝景象。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各级人民政府关心人民生活疾苦,重视抗灾救灾。每遇公害,及时给予救济和扶持,并组织全社会发扬“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精神,对灾区人民捐款捐物,济困扶贫。同时,组织灾区人民自力更生,开展生产自救,重建家园,使人心安全、社会稳定。

1990年,张家川县先后遭受各种自然灾害8次,全县19个乡镇的266个村、1294个小组程度不同地受灾,成灾面积5.4万亩,因灾减产粮食(夏粮)531万斤,受灾6.81万人,成灾5.25万人,轻灾民4.5万人,重灾民0.75万人,因洪水灾害受伤1人。倒塌房屋122间(民房115间),损坏民房75间。因灾死亡牛20头,羊53只,冲毁河堤0.23公里,公路41公里,桥涵11座,农电线路1.2公里,因灾减产粮食造成次年缺粮23.7万人,缺粮1100万斤,直接经济损失143.4万元,其中群众损失88.7万元。

1991年4月中旬以来,张川县出现代温霜冻天气达半月之久,有16个乡镇257个村、1177个小组的4.07万户群众不同程度受灾,受灾农田面积18.69万亩。5月下旬以来,全县先后遭受冰雹灾害7次,洪涝灾害1次,灾情涉及16个乡、135个村、572个小组,受灾人数14522户、71746人,受灾面积135200亩,成灾面积75900亩,减产粮食186.7万斤,油料12.9万斤,因灾死亡6人,大家畜4头、羊44只,倒塌和损坏民房55间,冲走小麦78657捆,折合小麦23.4万斤。6月6日,四方乡四方村四、五组村庄山体因暴雨出现长80米,宽10厘米裂缝,险区内有16户、118人、110间房屋受到威胁。6月14日至7月24日,由于高温干旱,使处于生长期的玉米、洋芋、蚕豆以及东部高海拔、晚熟地区的马鹿等6乡的小麦减产,农作物受灾面积238765亩,减产粮食2802万斤,受灾的小麦面积达6.5万亩,减产小麦300万斤,减产蚕豆292.5万斤。

1992年,全县有13个乡(镇)、183个村、874个组、36040户、198629人受灾,成灾10个乡、136个村、673个组、26510户、150731人。农作物受灾面积323100亩,其中夏粮188100亩,秋粮111500亩,经济作物23500亩。成灾面积24010亩,其中夏粮129400亩,秋粮93500亩,经济作物17200亩,因灾减产粮食2312万斤,油料100万斤。有6个乡(镇)、8个村、58户、261人宅基地出现了山体滑坡,倒塌房屋174间,直接经济损失13.9万元。

1993年6月23日,张川镇、渠子等13个乡镇的97个村、449个组遭受了多年罕见的特大风雹袭击,受灾群众19358户、83790人,农作物受灾面积16.5

万亩,成灾面积14.2万亩,绝收6万亩,因灾减产粮食3080万斤,造成直接经济损失3330.17万亩。

1994年,全县受到干旱、冰雹、洪水等自然灾害侵害,农作物成为面积288200亩,其中旱灾238200亩,风雹灾50000亩。减产粮食3545万斤,造成特重灾民10152人,重灾民26943人,轻灾民113405人。

1995年4月份以来,全县大部分地区出现了较为严重的旱灾,4至6月累计降水比历年同期减少160毫米,5月4日,大部分地区遭受不同程度的霜冻灾害。全县粮食作物受灾45万亩,经济作物受灾4.43万亩,其中8成以上15050亩,减产粮食56665.41吨。6月28日17时50分,连五乡遭受长达23分钟的冰雹、暴雨袭击,农作物受灾6696亩,成灾1800亩,洪水冲断公路20公里,冲死2人。

1996年,西部9乡和中部部分乡镇连续遭受旱灾,同时,部分乡、村又先后遭受水灾、风雹灾害的袭击,受灾面积20万亩,其中夏粮12万亩,秋粮6万亩,经济作物2万亩。因灾减产粮食1871万斤,油料66万斤,死亡大家畜2头、羊14只,毁坏民房3间,滑坡7户35人,房屋21间。全县农村缺粮群众28910户,147600人,分别占全县农业户数和人口的54.5%和55.4%,其中需要救济的14763户、81955人,分别占缺粮户和人口的51%和56%。无自救能力的特困户和重灾民5200户、27158人,分别占救济户和人口的35%和33%。

1997年,遭受七十年来从未遇过的旱灾,干旱持续时间长,受灾面积大,危害重。全县19个乡(镇),269个村委会,1294个村民小组,都遭受不同程度的损失,全县播种面积507288亩,亩产69.6公斤,总产35314.85吨,比1996年面积、亩产、总产分别减少5.88%、52.8%和55.61%。其中夏粮面积257583亩,亩产78.4公斤,总产20197.69吨,比1996年面积、亩产、总产分别减少

3.46%、33.73%和36%。秋粮面积249705亩,亩产60.5公斤,总产(包括复种)15117.16吨,比1996年分别减少8.26%、65.68%和68.5%。西部四方等8个乡镇受灾特别严重,部分农作物绝收。其中夏粮减产在50%以上至72.4%的8个乡镇,50%以下30%以上有6个乡镇;秋粮减产80%以上7个乡镇,减产60%以上80%以下的有4个乡镇,60%以下的8个乡(镇)。5月6日,恭门、上磨、闫家、平安、张棉驿、张川镇6乡遭受暴雨,有34个村、152个组的3177户13415人受灾,农作物成灾面积19662亩,冲毁桥梁3座、农路3条10公里、河堤230米,农田380亩,冲倒高压电杆2根,冲毁恭门学校大门一座,围墙80多米,有65户农户房屋进水。

1999年入春以来,长达170天无一次有效降水,夏粮的生长受到影响,17个乡(镇)的部分村组不同程度遭受了冰雹和暴雨的侵袭,东部的马鹿等4乡遭受了罕见的病虫侵害,全县夏粮大幅度减产,秋粮后期也因旱情影响,减产幅度较大。

2000年6月以来,8个乡(镇)、66个村遭受了雹灾和暴雨的侵袭,受灾面积55.1165万亩,成灾面积31.2176万亩,绝收面积7.0839万亩,成灾人口3.95万人。全县因灾减产粮食4.12万吨,造成农业直接经济损失5112.93万元。秋季受连续暴雨的影响,刘堡乡郑家村湾湾组7户、41人的住地出现滑坡,裂缝长76米,宽1米。连五乡黄家村南山组5户、32人住地周围出现裂缝长10至20厘米,院内多处下陷。张川镇西关村四组3户群众住地因山体滑坡裂缝逐渐增大,16人急需搬迁。闫家乡闫家村1户6人受特大洪水冲击,冲倒院墙和民房。

2001年,农业生产先后遭受了干旱、低温、冷冻、冰雹、暴雨等自然灾害,农作物大幅度减产,农村经济遭受了较大的损失。灾情涉及19个乡镇,269个行政村、55385户、276923人,农作物受灾面积24.10万亩,成灾面积13.70万亩,绝收面积2.81万亩,因灾减产粮食2520.45万斤,损失80.60万斤,减产油料折价969.75万元。因灾造成直接经济损失2095.64万元,其中农业直接经济损失2079.94万元,因灾倒塌房屋5间,损坏31间,因灾死亡1人。全县“三无户”5739户,28324人,分别占全县农业总户和人口的9.96%t 9.87%,重灾民和特困户8996户、45858人,分别占总农户和人口的15.61%和15.98%。全县缺粮的有24328户、126923人,其中:2001年底前缺粮的有6200户、31452人,分别占全县农业总户和总人口的10.76%和10.96%,缺粮125.81万斤。4月10日,龙山镇官泉村洪家堡子出现山体滑坡,两条裂缝宽7厘米,长250米,两条裂缝间距7米,下陷10厘米,滑坡面积约15000平方米,直接威胁18户、95人的生命及财产安全。9月10日至24日,连续半月中雨致使张棉驿乡东峡村5户群众民房倒塌13间。

2002年7月23日,大阳、渠子、胡川、川王、连五5乡(镇)遭受了特大冰雹的袭击,秋粮和果园遭受了巨大损失。全县农作物受灾面积366769亩,成灾面积230089亩,受灾人口57901户290329人,成灾人口227106人。冬令至接新期间缺粮11200户56100人,缺粮404.01万斤。

2003年,由于局部地区降暴雨,部分乡村农户住地发生山体裂缝,大阳乡阳沟村10户50人、中庄村13户73人、豁岘村15户29人、川王乡马达村7户39人、胡川乡张堡村摆湾组28户145人、王安村高庄组17户82人住地发生山体裂缝灾害。刘堡乡董家村6户31人、张良乡海河村后沟组16户72人、胡川乡仓下村25户130人住地发生滑坡、塌方灾害。3月份,冬小麦受干旱影响,植株普遍单一,矮小瘦弱。4至5月,全县28.6万亩小麦感染了条锈病。6月份,大部分小麦正处于授粉灌浆的关键时期,因受高温气候的影响,干旱秕籽。7月份,全县的“三无户”达5206户25909人,分别占全县农业总户和人的8.83%和8.86%;特困户8172户30620人,分别占全县农业总户和人的13.86%和10.47%;夏不接秋缺粮的有6084户、30612人,缺粮180.97万斤。8月6日至9月2日,我县出现阴雨、暴雨天气,降水量达560多毫米,降水比较集中,全县19个乡(镇)、249个村、13286户、61115人不同程度受灾。8月28日至29日,由于持续暴雨,加之大风、水毁,4乡、36村、379户、19202人的农作物受灾,受灾面积3507亩,秋粮437亩,经济作物大麻3000亩,胡麻70亩。成灾面积3277亩,其中3—5成1500亩(大麻),5—8成1700亩(秋粮130亩,经济作物大麻1500亩,胡麻70亩),绝收面积307亩(全部为水毁秋粮)。因灾造成农业直接经济损失97.54万元。8月18日至9月2日,倒塌居民住房的有802户、3366人,住房1574间,住人窑洞9眼。倒塌大门19处,围墙668米,毁坏耕地277亩,便桥18处,农路16公里。因灾死亡人口2人,大家畜牛8头、驴1头,羊4只。因房屋损坏、倒塌、人畜伤亡造成直接经济损失419.78元。

2004年,受去年持续阴雨气候的影响,4至接新全县共有缺粮户22121户、121032人,共缺粮654.61万斤。4月30日至5月2日平均气温下降了11.9℃,降水过后5月3日至5日连续3天出现了霜冻天气,全县15个乡(镇)269个行政村的农作物遭受冻灾。受灾29.2万亩,受灾面达58.3%,成灾15.8万亩,成灾面达31.5%。夏粮受灾9.6万亩,其中冬小麦6万亩、蚕豆3.6万亩,夏粮成灾2.7万亩。秋粮受灾15万亩,其中玉米13.2万亩、洋芋1.8万亩,秋粮成

灾面积9.5万亩。经济作物(以冬油菜和胡麻为主)受灾3.9万亩,成灾2.3万亩。有0.488万亩果园和0.8万亩蔬菜受灾并成灾。5月27日下午,龙山镇官泉村(洪家堡子)一组、七组村民居住的山梁发生山体塌陷地质性灾害,塌陷区面积达17279平方米,险区涉及龙山镇官泉、北街2村的90户、438人,其中最危险区域内64户、318人。6月9日晚8时,恭门镇河北村一组群众居住地山体发出闷响,10时许,该山体发生较大面积塌方,塌陷体长180米,宽26米,下陷平均深度约1.5米,险情涉及9户40人,共损坏主房3间,辅助用房5间,造成直接经济损失约5万余元。6月14日下午7时,木河乡遭受冰雹灾害,涉及7个村、27个组、1651户、8032人,冰雹持续10分钟,雹粒直径5至6毫米,坪王、毛家、八卜3村受灾严重,受灾面积1920亩,其中夏粮690亩、秋粮1070亩、油菜160亩。成灾面积950亩,其中夏粮20亩、秋粮810亩、油菜120亩。因灾减产秋粮28.8万斤,夏粮0.32万斤,经济作物损失折价1.44万元,因灾造成农业直接经济损失18.944万元。7月19日下午2时许,张棉驿乡、闫家乡、五星牧场遭受冰雹、暴雨灾害,受灾最严重的五星牧场特大暴雨持续1小时多。农作物受灾涉及2个村、33个组、1228户、5798人,受灾面积2030亩,其中夏粮1230亩、秋粮130亩、经济作物670亩,成灾面积915亩,其中3—5成375亩(夏粮325亩,经济作物50亩),5—8成夏粮20亩,绝收面积经济作物大麻520亩,因灾减产粮食4.76万斤,经济作物损失折价28万元,造成农业直接经济损失31.57万元。受山洪冲击,五星牧场椅子山牧点倒塌职工宿舍4间、羊圈2间,经济损失1.5万元,暴雨冲毁张棉驿乡土桥4座、道路2条5公里,五星牧场土桥3座、道路2处2公里,直接经济损失2.8万元。冲走张棉驿乡耕牛4头,重伤4头,冲走五星牧场牧牛14头,直接经济损失1.88万元。本次灾害,共造成直接经济损失37.75万元。

2005年受霜冻、干旱、持续降雨等自然灾害影响,农村经济损失较大,全县“三无户”达5741户、28005人,分别占农业总户和人的9.56%和9.28%,其中五保户840户874人,重灾民和特困户16072户76825人。至年底,全县18860户92228人缺粮,分别占全县农业户和人的31.4%和30.5%,缺粮184.46万斤。

2006年7月8日18时38分至19时,大阳乡遭受冰雹灾害,受灾涉及6个村15个组(中庄5个组,豁岘3个组、阳沟2个组,汪洋2个组、陈阳1个组,刘沟2个组),共计552户2715人,农作物受灾面积2105亩,其中夏粮小麦805亩、秋粮玉米980亩、经济作物320亩,绝收面积120亩,因灾减产粮食17.82万斤,造成农业经济损失13.21万元。7月9日16时至16时30分,刘堡乡米家村遭受冰雹灾害,灾情涉及2个组108户、520人,面积600亩,其中小麦210亩、玉米390亩,董家村2个组50户230人,面积200亩,其中小麦100亩、玉米100亩。同时,木河乡高山村、桃园村、马关乡上窦村、上河村、小庄村、石川村、八杜村、庙湾村8村受灾涉及25个组782户3434人,受灾面积4430亩,其中小麦1760亩、玉米2370亩(390亩水冲毁)。马关乡上窦村7月9日出现山体裂缝,居住带上居住11户28人,涉及1个组,在半山中出现裂缝最宽处20厘米,长度约700米左右,3户农户房屋均出现裂缝。8月2日12时55分至13时10分,我县遭受严重的冰雹灾害,雹粒最大直径为5厘米,持续时间最长为30分钟,冰雹将受灾群众房屋上40%以上瓦片砸碎,给我县灾区群众的生产、生活造成了严重的损失。受灾涉及12乡114村549组的22704户113998人,农作物受灾面积65943亩,绝收面积3156亩,因灾减产粮食1465万斤,造成农业直接经济损失1410万元。据统计,春荒至接新期间共有缺粮户25698户、

123822人,分别占全县农业总户数和总人数的47.7%t 44.3%,共缺粮396.2万斤,其中“三无户”有5567户、26816人,分别占全县农业总户数和总人数的10.3%和9.6%,共缺粮142.9万斤。

2007年3月中旬以来,全县夏、秋粮全部受旱,西部9乡(镇)川台区域及阳山的农作物全部绝收,玉米严重减产,洋芋绝收,经济作物减收,农作物受旱面积34.71万亩,绝收面积7.48万亩。7月26日零时30分至2时55分,闫家、马鹿、恭门、平安4乡镇普降暴雨,暴雨伴随冰雹持续20分钟,雹粒最大直径达4厘米。本次强降雨伴随冰雹持续时间之长、降水量之大、破坏程度之高均为近年来所罕见,形成了严重的风雹灾害,受灾区域内的农作物大面积受损,部分居民住房和企业厂房倒塌,部分道路河堤被冲毁,对灾区群众的生产生活和企业的生产造成了严重影响。本次风雹灾害涉及4个乡(镇)、31个村、123个组,受灾人口达4630户22456人,因灾受伤1人,造成直接经济损失2364.81万元。农作物受灾面积达44067亩,其中,夏粮24376亩、秋粮11764亩、油料7827亩、蔬菜100亩。成灾面积41192亩,绝收面积9505亩,因灾减产粮食1527.48万斤,经济作物损失折价517.6万元。因灾造成农业直接经济损失1510.46万元。本次风雹灾害致使13户群众的33间房屋倒塌,其中住房13间,辅助用房20间。有38户群众的房屋成为危房,其中住房89间,辅助用房44间。同时,有312户群众的房屋遭受了轻度灾害(瓦裂、房屋进水等)。有2头牲畜因灾死亡,其中大家畜1头,因灾造成群众直接财产损失62万元。大水冲毁河堤3520米、桥梁6座(其中水泥桥3座,便桥3座)、乡村公路7条共49公里、140米围墙(涉及2所学校)因灾倒塌,因灾造成基础设施方面的经济损失357.75万元。陈家庙矿区的鑫达矿业公司因灾致使部分生产设施毁坏,造成企业停产,直接经济损失434.6万元。全县全年农作物受灾面积41.73万亩,绝收面积8.52万亩,因灾减产粮食11718万斤,经济作物损失折价2671.94万元,因灾造成直接经济损失10708.39万元,其中农业直接经济损失10288.64万元。有重灾民9768户47788人。


作物受灾减产》由:免费论文网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
链接地址:http://www.csmayi.cn/show/73317.html
转载请保留,谢谢!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