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写论文?写好论文?免费论文网提供各类免费论文写作素材!
当前位置:免费论文网 > 范文百科 > 汉代,寓言故事

汉代,寓言故事

来源:免费论文网 | 时间:2016-10-20 23:28:25 | 移动端:汉代,寓言故事

篇一:寓言故事

哲学寓言故事

德载物。

寓言是一种用故事来寄寓道理的文学体裁,是比喻精彩的文学高级形式。它篇幅短小,具有明显的讽谕意义,以述说的故事为喻体,以阐述的教训和哲理为本体,具有极大的思想启示力量。一些传统的成语故事,也许通过FLASH的方式表现出来会更生动一些,希望大家会喜欢。

刻舟求剑 选自《吕氏春秋》,楚国有个人乘船渡江,不小心把佩剑落进了江里。他赶紧在船弦上刻下一道记号,说道:?我的剑就是从这里掉下去的。?等船驶到了对岸,停下来时,那人便按记号处跳下水去寻找自己的剑。 文章刻画了一个墨守陈规,死抱教条的楚人,不懂得用发展的、变化的观点看问题,因而为后人所耻笑。

揠苗助长 宋人有闵其苗之不长而揠之者,芒芒然归,谓其人曰:?今日病矣!予助苗长矣!?其子趋而往视之,苗则槁矣。天下之不助苗长者寡矣。以为无益而舍之者,不耘苗者也。助之长者,揠苗者也。非徒无益,而又害之。 这个故事告诉人们:任何事情都有自己的发展规律。我们办任何事情都不能只凭主观愿望,不顾客观规律,否则,?欲速则不达?,甚至弄巧成拙。

鲁侯养鸟 从前鲁侯养了一只海鸟,每天向它献酒,演奏乐曲,设牛、羊、猪三牲供奉。但海鸟却忧郁不食,三天就死了。 这个故事告诉人们:办事情要看对象,不同的对象应采用不同的方法来对待,不可千篇一律,强求一致。如果单凭主观愿望办事,不看具体对象,就会把事情搞坏。

唇亡齿寒春秋时候,晋献公想要扩充自己的实力和地盘,就找借口说邻近的虢(guó)国经常侵犯晋国的边境,要派兵灭了虢国。可是在晋国和虢国之间隔着一个虞国,讨伐虢国必须经过虞地。?怎样才能顺利通过虞国呢??晋献公问手下的大臣。大夫荀息说:?虞国国君是个目光短浅、贪图小利的人,只要我们送他价值连城的美玉和宝马,他不会不答应借道的。?晋献公一听有点舍不得,荀息看出了晋献公的心思,就说:?虞虢两国是唇齿相依的近邻,虢国灭了,虞国也不能独存,您的美玉宝马不过是暂时存放在虞公那里罢了。?晋献公采纳了荀息的计策。 虞国国君见到这两们珍贵的礼物,顿时心花怒放,听到荀息说要借道虞国之事时,当时就满口答应下来。虞国大夫宫之奇听说后,赶快阻止道:?不行,不行,虞国和虢国是唇齿相依的近邻,我们两个小国相互依存,有事可以自彼帮助,万一虢国灭了,我们虞国也就难保了。俗话说:‘唇亡齿寒’,没有嘴唇,牙齿也保不住啊!借道给晋国万万使不得。?虞公说:?人家晋国是大国,现在特意送来美玉宝马和咱们交朋友,难道咱们借条道路让他们走走都不行吗??宫之奇连声叹气,知道虞国离灭亡的日子不远了,于是就带着一家老小离开了虞国。 果然,晋国军队借道虞国,消灭了虢国,随后又把亲自迎接晋军的虞公抓住,灭了虞国。 故事出自《左传?僖公五年》。成语?唇亡齿寒?,比喻双方关系密切,相互依存。

对症下药 华佗是东汉名医。有一次官吏倪寻和李延都感到头疼发热,找华佗看病,华佗诊断病情后,给倪寻开了下泻药,给李延开了发汗药。两人感到奇怪,问华佗问什么同样的并用不同的药,华佗说:?倪寻的病是由内伤引起的,李延是因为外部受凉而引起感冒。病因不同,治疗方法也不一样。?他们回去后按药方服药,第二天 病都好了。 孔子是春秋时代的思想家。学生子路问孔子:?听到一个很好的主张,是不是应该马上去做呢??孔子说:?家里有父亲兄长在,你应该先向他们请教再说,哪能马上去做呢??学生冉有也这样问,孔子说:?听到了就去做。?学生公西华就问孔子:?您老人家为什么给他两个不同的答复呢??孔子就说:?冉有做事退缩,所以我要鼓励鼓励他;子路胆量有两个人的大,做事果敢,所以我要抑制抑制他。? ?对症下药?比喻针对事物的问题所在,采取有效的措施。

郑人买履郑国有个人想去买一双鞋,他量了自己的脚,把尺码放在座位上。等他走到集市,看中了一双鞋子时,才想起:我忘了拿尺码了。于是他又回去拿。 等他赶回来时,集市已经散了,鞋子没有买到。有人问他:"你为什么不用自己的脚去试试鞋子呢? 他说:?我只相信尺码,不相信自己的脚。? ?郑人买履?比喻只信教条,不顾实际的人。 ( 出自《韩非子?外储说左上》)守株待兔宋国有个农夫,一天,在地里干活时,看见一只兔子飞奔过来,撞在树桩上,折断脖子死了。从此他每天到地里也不干活,只是守着那棵树桩,等着兔子撞过来。结果,什么也没等到,反而被人们耻笑。 ?守株待兔?比喻不想努力,而希望通过侥幸获得成功。 (出自《韩非子?五蠢》)

枭将东徙 汉代的刘向为了说明?知己者不怨人?的道理,举了个寓言故事:枭(一种猛禽)遇到鸠(一种水鸟)。鸠问它:?你要去哪里??枭说:?我要搬到东方去住。?鸠问它为什么,枭说:?这里的人都讨厌我的叫声,所以我要搬到东方去。?鸠说:?那你就改一改你的叫声吧,如果你不改的话,你到了东方,东方的人也会讨厌你的。? ?枭将东徙?比喻解决问题要从根本上着手。刮目相看 吕蒙是三国时期吴国将领,武艺高强,战功卓著,可是不爱读书。起初,吴主孙权对吕蒙说:?你现在身当居要职,要多读些书。?吕蒙说军务繁忙没有时间,孙权说:?我难道是要你精通经史而成为学问渊博的学者吗?只是要你读点书,增长一点见识,开阔一些视野。你说军务繁忙,难道比我还忙吗?我常常抽时间读书,感到收获很大。?吕蒙于是开始利用空余时间读书。 后来鲁肃要到陆口,路过吕蒙的辖区时,鲁肃觉得吕蒙是个大老粗,不想去见他。有人劝他说:?吕将军已经今非昔比了,应该去看看他。?于是鲁肃来见吕蒙。大家喝酒喝得高兴时,吕蒙问鲁肃:?现在将军重任在身,要与关羽为邻了,要怎么防备他呢??鲁肃说:?还没想过,到时候再说吧。?吕蒙说:?现在吴蜀虽然结成了联盟,但关羽是虎狼之人,怎么能不早作准备呢??于是给鲁肃筹划了五条计策。 鲁肃非常惊奇,说:?你如今的才干谋略,已不再是过去吴下的阿蒙了!?吕蒙说:?对于有志气的人,分别了数日后,就应当擦亮眼睛重新看待他了!? ?刮目相看?比喻重新认识事物。

胸有成竹 文同(字与可)是北宋人,他画的竹子远近闻名。 为了能画好竹子,他在自家房前屋后种了各种各样的竹子,经常观察这些竹子,每当有新的感受就回到书房,铺纸研墨,把心中的印象画下来。目积月累,不同季节、不同天气、不同时辰的竹子都了然于心中,只要凝神提笔,栩栩如生的竹子便立刻浮现在眼前。当人们夸奖他的画时,他总是说:?我只是把心里琢磨好的竹子画下来罢了。? 有位青年想学画竹,得知诗人晁补之对文同的画很有研究,前往求教。晁补之告诉他说:?与可画竹,胸中有成竹。? ?胸有成竹?比喻做事之前已经作好了充分准备。 (出自苏轼《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邯郸学步 《庄子〃秋水》燕国寿陵地方有一个青年,到赵国的国都邯郸去学走路(赵国人善于走路)。他没有把本领学到手,反而把自己原来走路的步法也丢掉了,只好用两只手爬着回家。后来把"邯郸学步"用为成语,比喻摹仿别人不到家,反而连自己原有的本领也丢掉了。

杞人忧天 《列子〃天瑞》周朝时候,杞国有一个人怕天崩地坠,自身无处寄托,因此连睡觉吃饭都没有心思了。后来就把"杞人忧天"用为成语,比喻毫无必要的忧虑。

按图索骥 春秋时候,秦国有个叫孙阳的人,擅长相马,无论什么样的马,他一眼就能分出优劣。他常常被人请去识马、选马,人们都称他为伯乐(?伯乐?本是天上的星名,据说负责管理天马)。 有一次,孙阳路过一个地方,忽见一匹拖着盐车的老马冲他叫个不停,走近一看,原来是匹千里马,只是年龄稍大了点。老马拉着车艰难地走着,孙阳觉得太委屈了这匹千里马,它本是可

以奔跑于疆场,可以发挥更大作用的宝马良驹,现在却默默无闻地拖着盐车,慢慢地消耗着它的锐气和体力,实在可惜!孙阳想到这里,难过得落下泪来。 为了让更多的人学会相马,使千里马不再被埋没,也为了自己一身绝技不至于失传,孙阳把自己多年积累的相马经验和知识写成了一本书,配上各种马的形态图,书名叫《相马经》。 孙阳有个儿子,看了父亲写的《相马经》,以为相马很容易,就拿着这本书到处找好马。他按照书上所绘的图形去找,一无所获。又按书中所写的特征去找,最后发现有一只癞蛤蟆很像书中写的千里马的特征,便高兴地把癞蛤蟆带回家,对父亲说:?爸爸,我找到一匹千里马,只是蹄子稍差些。?父亲一看,哭笑不得,没想到儿子竟如此愚笨,便幽默地说:?可惜这马太喜欢跳了,不能用来拉车。?接着感叹道:?所谓按图索骥也。?故事出自明朝杨慎的《艺林伐山》。成语?按图索骥?,比喻机械地照老办法办事,不知变通;也比喻按照某种线索去寻找事物

篇二:文言寓言故事15则

文言寓言故事 1、牵牛蹊田①

牵牛以蹊②人之田而夺之牛,牵牛以蹊者,信有罪矣③,而夺之牛,罚已重矣④。

【作者介绍】

《左传》是《春秋左氏传》的简称,又名《左氏春秋》,是传述《春秋》的编年史 。《左传》的作者历来说法不一。汉代司马迁编著的《史记》说,作者是左丘明,东汉时班固编著的《汉书》说,左丘明曾任鲁国太史,显然,也肯定了《左传》的作者问题。但后人 多有异议。现在一般认为最早可能是左丘明所作,后来经过很多人增益。成书年代大约在战国初期或稍后一段时间。书中记载了一些萌芽状态的寓言故事。

【注释】

①选自《左传·宣公十一年》。②蹊:读xī西,旧读xí席,践踏。

③信:确实。④已:太,过分。

【译文】

有个人牵着牛践踏毁坏了别人地里的庄稼,结果被论罪,夺了他的牛。

牵牛毁田的人,确有过失;但因此便夺去他的牛,惩罚实在太重了。 【题旨】罚应当罪。

2、 楚王好细腰①

昔者,楚灵王好士细腰②。故灵王之臣,皆以饭为节③,胁息然后带④ ,扶墙然后起。比期年⑤,朝有黧黑之色⑥。

【作者介绍】

墨翟(约公元前480——420年),战国初期鲁国人,墨家学派的创始者。他的学说在当时影响很大,与儒学并称“显学”,有很高的声誉,《汉书·艺文志》著录《墨子》七十一篇,今 存五十三篇。其文朴质,不尚文采,大部分是由其弟子整理的。书中记录了不少寓言故事, 言简意赅,发人深思,是我国较早见于文字记载的寓言作品。

【注释】

①选自《墨子·兼爱》。②楚灵王:名围。公元前540——520年在位。好:用作动词。喜 好,爱好。③节:控制。④胁息:吸气,屏气。带:用作动词 ,束带。⑤比:至,到。期 :读jī基。期年,一年。⑥黧:读lí离。黑色。黧黑之色:形容饿得面黄肌瘦。

【译文】

从前,楚灵王喜欢纤细的腰身。所以,朝中一班大臣,唯恐腰肥体胖,失去宠信。因而不敢 多吃饭,把“一日三餐”减为“只吃一餐”。每天起床整装,先要屏住呼吸,然后把腰带束紧;时间长了,一个个饿得头昏眼花,扶住墙壁才能站立起来。

一年之后,满朝文武都成了面黄肌瘦的废物了。

【题旨】上有所好,下必为甚。

 3、 帮人笞子①

昔人于此,其子强梁不材②,故其父笞之③。其邻家之父,举木而击之, 曰:“吾击之也,顺于其父之志。”则岂不悖哉④?

【注释】

①选自《墨子·鲁问》。②强梁:凶暴强横,胡作非为。不材:不成器。③笞:读chī痴 。鞭打、杖击。④悖:读bai倍。荒谬。

【译文】

从前有一个人,他的儿子强横凶暴,胡作非为,不务正业,他就鞭打他的儿子。邻家的老人 ,也拿木棍来打他,还说:“我打你,完全是顺应你父亲的心意啊。”

这难道不是太不合理了吗?

【题旨】干涉者无理。

 4、公输为鹊①

公输子削竹木以为鹊②,成而飞之,三日不下,公输子自以为至巧③。子 墨子谓公输子曰④:“子之为鹊也,不如匠之为车辖⑤,须臾刘三寸之木⑥,而任五 十石之重。故所为功,利于人谓之巧⑦,不利于人谓之拙。”

【注释】

①选自《墨子·鲁问》。②公输子:即公输般,也称公输班、鲁班。是春秋时代鲁国的一名 能工巧匠。③以为:认为。至:极。④子墨子:即墨翟。子是尊称。⑤辖:古代车轴两头的键,有木制的,也有金属制的,为扁平长方形,插在车轴的孔内。⑥刘:即“杀”。据说是 秦、晋、宋、卫一代的方言。⑦功:成效。

【译文】

公输子用竹木削制了一只鹊鸟。做成以后,开动机关,鹊鸟展动翅羽,直上九霄,飞了三天 ,还没落下来。公输子十分得意,自以为巧极了。

墨子知道后,对公输子说:“您沤心沥血制做这只会飞的木鹊,实在不如一个普通匠人做车辖有意义。您看,他们花费很短的时间,使用极少的木料,做成之后插在车轴两端,便可载 重负荷,经受五十石的重压。所以说,制做的东西,对人有利益,才能称为‘巧’;否则, 没有实用价值,只能叫‘笨拙’罢了。”

【题旨】务实务民为巧方有益。

 5、 东郭敞多愿①

齐人有东郭敞者,犹多愿,愿有万金②。其徒请焉③,不与。曰:“吾 将以求封也④。”其徒怒而去之宋。

【作者介绍】

商鞅(约公元前390——338年),战国时卫国人,姓公孙,名鞅,封于商,故史称商鞅,是当时著名的法家代表人物。商鞅初为魏相公孙痤的家臣,后入秦,得秦孝公的赏识和重用,先 后任左庶长、大良造。在执政的十九年中,两次实行变法,使秦国由弱变强。秦孝公死后,他被诬告谋反,身遭车裂,全家被害。后人搜其著述,编辑成集,名曰《商君书》。

【注释】

①选自《商君书·徕民》。②金:指黄铜。秦以二十两(一镒)为一金,汉以一斤为一金。③ :读hoū周。周济,救济。④求封:求取封爵。当时用钱可以买到官爵。

【译文】

齐国有个叫郭敞的人,怀有很多的愿望。他梦想获取万金财产。一次,他的门徒请他周济一 下,他非但不肯,还煞有介事地说:我将用那笔钱买官求封呢!”他的弟子一听,十分生气 ,不愿再为他效劳,便投奔到宋国去了。

【题旨】吝则人财两空,众叛亲离,事与愿违。

 6、五十步笑百步①

梁惠王曰②:“寡人之于国也③,尽心焉耳矣④。河内凶⑤,则移其民于河东⑥,移其粟于河内。河东凶亦然⑦。察邻国之政,无如寡人之用心者。邻国之 民不加少⑧,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孟子曰:“王好战,请以战喻。填然鼓之⑨, 兵刃既接⑩,弃甲曳兵而走B11。或百步而后止B12,或五十步而后止。以五 十步笑百步,则何如?”曰:“不可,直不为百步耳B13,是亦走也。”曰:“王如知 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作者介绍】

孟轲(约公元前372——289年),战国邹(今山东邹县东南)人,字子舆,是当时儒家的主要代表人物,曾一度为齐宣王客卿。他死后,门徒编辑其著述为《孟子》,共七篇。孟轲言辞犀 利,长于

比喻,文章气势磅礴,善于雄辩。在《孟子》中引用的一些寓言故事,精粹深刻,富有风趣,标志着寓言这一文学形式的成熟。

【注释】

①选自《孟子·梁惠王上》。②梁惠王:即魏惠王,因魏都由安邑迁至大梁,故称梁惠王。 名莹。公元前370——335年在位。③寡人:古代国君自称。国:作动词用,治国。④耳:而已、罢了。⑤河内:指黄河北岸,今河南济源县一带。凶:灾荒。⑥河东:指黄河以东,今 山西西南部。⑦亦然:也是这样。⑧加:更。⑨填:象声词,形容鼓声。⑩兵:兵器。

B11曳:拖着。走:逃跑。B12或:有的人。B13直:副词,仅仅。

【译文】

梁惠王说:“我治理国家,可算尽心了。河内遭灾,我便将灾民移至河东,并调河东的粮米救济河内。河东遭灾,我也这样处理。看看邻国的政治,没有象我这样尽心竭力的。可他们 的百姓并未减少,而我的百姓也不见增多,这是为什么呢?”

孟子回答说:“大王喜欢打仗,请让我用战争来作比喻吧。在战场上,双方对阵,战鼓一擂,开始交锋。败者丢盔弃甲,拖着刀枪,掉头就逃。其中,有的士兵逃了一百步停下来,有 的逃了五十步停下来。逃了五十步的嘲笑那些逃了一百步的,您看行不行呢?”

梁惠王说:“当然不行,他们只不过是没有逃到一百步而已,但同样也是临阵逃跑啊!”孟子说:“大王既然知道这个道理,那您也就不必希望您的百姓比邻国多了。”

【题旨】量略有别,但本质相同,均可笑。

7、以羊易牛①

王坐于堂上②,有牵牛而过堂下者。王见之,曰:“牛何之③?”对曰:“ 将以衅钟④。”王曰:“舍之!吾不忍其觳觫⑤,若无罪而就死地⑥。”对曰:“然 则废衅钟与?”曰:“何可废也,以羊易之。”

【注释】

①选自《孟子·梁惠王上》。②王:指梁惠王。堂:殿,这里指庙堂。③之:作动词,到? ?去。④衅:读xìn信。古代新钟铸成,杀牲用血涂填钟上之砂眼,叫做“衅钟”。⑤觳 觫:读hú sù斛速,恐惧战栗的样子。⑥若:象这样。就:走向。

【译文】

梁惠王坐在庙堂上,正好堂下有人牵牛走过。惠王看见,便问:“将牛牵到哪儿去啊?”牵 牛人回答道:“要杀掉它,用它的血涂钟。”惠王说:“赶快放掉它?我不忍心看它那惊恐 战栗的样子,象这样没有罪就被杀死。”牵牛人问:“那就不必涂钟了吧?”惠王忙说:“ 怎么可以不涂钟呢,换只羊吧!”

【题旨】仁爱之心人皆有之,眼不见则不顾。

 8、揠苗助长①

宋人有闵其苗之长而揠之者②,芒芒然归③,谓其人曰④:“今日病矣

⑤!予助苗长矣⑥!”其子趋而往视之⑦,苗则槁矣⑧。天下之不助苗长者寡矣。以为无益而舍之者,不耘苗者也⑨;助之长者,揠苗者也。非徒无益⑩,而又害之。

【注释】

①选自《孟子·公孙丑上》。②宋:春秋时代国名,都城在今河南省商丘县一带。闵:读m ǐn敏。忧虑。揠:读yà亚。拔。③芒芒然:十分疲倦的样子。④其人:指家里人。⑤病:疲倦。⑥予:我。⑦趋:跑去。⑧则:已经。槁:枯萎。⑨耘:锄。⑩非徒:不但。

【译文】

宋国有个人,忧虑自己田里的禾苗长的太慢。这天,他干脆下田动手把禾苗一棵棵地从泥里 往高拔了一节。他疲惫不堪地回去,对家里人说:“今天可累坏了!我一下让禾苗长高了许 多。”他的儿子听了,连忙跑到田去看。满田的禾苗全都枯萎了。

世上不愿意帮助禾苗生长的人太少了。但有的人看到事情不能马上见效,便舍弃不干,这象 是只种田,不锄草的懒汉;而有的人却又脱离实际,争于求成,就象这拔苗助长的蠢汉。这样不但无益,反而有害。 【题旨】违背规律,欲速则反为害。

9、王良与嬖奚①

昔者,赵简子使王良与嬖奚乘②,终日而不获一禽。嬖奚反命曰③:“天 下之贱工也。”或以告王良。良曰:“请复之。”强而后可④,一朝而获十禽。嬖奚反命曰:“天下之良工也。”简子曰:“我使掌与女乘⑤。”谓王良,良不可,曰:“吾为之 范我驰驱⑥,终日不获一;为之诡迂⑦,一朝而获十。诗云⑧:‘不失其驰⑨,舍 矢如破⑩。’我不贯与小人乘B11,请辞。”

【注释】

①选自《孟子·滕文公下》。

②赵简子:即赵鞅。春秋末年晋国的卿。王良:当时善于驾车的人。又名王子期、王于期。 嬖:读bì闭。受宠信的小臣。奚是其名。

③反:同“返”。命:报告。④强:勉强。⑤掌:执掌。这里指驾车。女:同“汝”。

⑥范:规范,规矩,作动词用。范我驰驱:即把我的驰驱纳入规范中。古时驾车打猎,有一 定的“御法”:尘土不能扬出轨道,马蹄应该发足相应,快慢得当。

⑦诡迂:多变迂回,不依法驾御。

⑧诗:指《诗经》。

⑨驰:即“驰法”,不作动词。

⑩破:射中目标。

B11贯:同“惯”。小人:品德低下的人。

【译文】

从前,晋国大夫赵简子命王良驾车和他的宠臣嬖奚一起外出狩猎。不料劳累一天,一无所获 。嬖奚回来报告说:“王良是天下最低劣的车夫。”

有人将嬖奚的告诉了王良。王良说:“请再去打一次猎。”嬖奚勉强同意了。结果马到功成 ,一个早上就猎获十只飞禽。嬖奚回来高兴地报告说:王良真是天下最优秀的车夫。”

赵简子听了,对嬖奚说:“我让他为你驾驭车马吧。”

他对王良一讲,王良却执意不肯,说:“第一次虽然一无所获,但我是按御法驾驭!第二次 我只好违法迁就,一举猎获十只飞禽。《诗经》说:‘不违反驰驭的方法,射出的箭才能命 中目标。’我从来不给小人驾车,请允许我谢绝吧。”

【题旨】因地制宜,事半功倍,反之,一事无成。

 11、楚人齐语①

有楚大夫于此②,欲其子之齐语也。??一齐人傅之③,众楚人咻之④ ,虽日挞而求其齐也⑤,不可得矣;引而置之庄、岳之间数年⑥,虽日挞而求其楚,亦 不可得矣。

【注释】

①选自《孟子·滕文公下》。

②大夫:官名。夏、商、周三代以卿、大夫、士三者为等级。大夫又分上、中、下三等。③傅:教。

④咻:读xiū休。喧哗,取笑。

⑤齐:作动词。讲齐语。下文“楚”同。

⑥庄:当时齐国都城临淄的街道名。岳:当时临淄的里巷名。

【译文】

有个楚国大夫,想让自己的儿子掌握齐国的方言,请了一位齐人做老师专门教授。但由于儿 子生活在楚人中间,一个教师教导,许多楚人喧哗取闹,所以尽管每天鞭打督促,仍然没有多少长进。

后来,他把儿子安置在齐国都城老百姓聚居的庄、岳地方,儿子很快就掌握了齐语。即使每 天打着让他说楚地的方言,也办不到了。

【题旨】客观条件好坏是事情成败的重要因素。

12、月攘一鸡①

今有人日攘其邻之鸡者②,或告之曰:“是非君子之道。”曰:“请损之 _郏氯烈患Γ源茨耆缓笠裓-④。”如知其非义,斯速已矣⑤,何待来年!

【注释】

①选自《孟子·滕文公下》。

②攘:读rǎng嚷。偷。

③损:减少。

④已:停止。

⑤斯:则。

【译文】

有一个人,他每天偷邻家的一只鸡。有人劝告说:“这可不是好人的行为。”他听了以后, 说:“即然如此,请让我先少偷一些,改作每月偷一只,到明年再停止偷。”

既然已经知道这样做是错误,就应很快改正,为什么还要等到来年呢!

【题旨】对待错误应痛改之,杜绝根苗。

 13、齐人乞①

齐人有一妻一妾而处室者。其良人出②,则必餍酒肉而后返③。其妻问 所与饮食者,则尽富贵也。其妻告其妾曰:“良人出,则必餍酒肉而后返;问其与饮食者,尽富贵也,而未尝有显者来④,吾将 良人之所以也⑤。”早起,施从良人之 所之⑥,遍国中无与立谈者⑦。卒之东郭间⑧,之祭者乞其余⑨,不足,又顾而 之他⑩。此其为餍足之道也。

其妻归,告其妾,曰:“良人者,所仰望而终身也,今若此!”与其妾讪其良人B11, 而相泣于中庭,而良人未之知也B12,施施从外来B13,骄其妻妾B14。 

【注释】

①选自《孟子·离娄下》。

②良人:这里指丈夫。

③餍:读yàn厌。饱食。

④显者:指地位高贵的人。

⑤ :读jiàn见。窥探。

⑥施:读yī夷。同“迤”,斜行。这里指跟踪。

⑦国:国都。⑧卒:最后。:读fán凡。坟地。

⑨之:向。余:指祭毕的酒食。⑩顾:四顾。他:别的祭者那里。

B11讪:读shàn扇。骂。

B12未之知:即“未知之”。

B13施施:洋洋得意的样子。B14骄:作动词用。炫耀之意。

【译文】

有个齐国人,和妻妾一起生活。他每次外出,总是酒足肉饱而归。他的妻子十分奇怪,问他 和谁一起饮宴,他说都是些有钱有势的显贵人物。

妻子听了,心中疑惑,便和妾商量说:“我们的丈夫每次外出,总是酒足肉饱而归,问他和 谁在一起吃喝,他说都是些有钱有势的人物。可家里却从来没有什么高贵人物来过。我想看 看他究竟到哪些地方去。”

第二天清早起来,她便偷偷地跟在丈夫后面,观察他的去向。然而,走遍全城,竟没一个站 住和他说话的人。最后,却见他走到东门外坟地里,向上坟祭奠的人乞讨祭毕的酒食。而且一处不够,

篇三:关于马的寓言故事

王亥驯马

马,原是一种野生动物,最早叫“火畜”。在5000年前的黄帝时代,人们过着迁徙不定的游牧生活。传说有一次,黄帝的部下捕获了一匹野马,每当人们接近它时,它就前蹄腾空,昂头嘶鸣,或把后腿崩起,但它并不伤害人和其它动物,只以草为食。当时人们都还不认识这种动物,便把黄帝请来辨认。黄帝观察很长时间,也未能认出是什么动物,只让大家不要杀掉,派驯养动物的能手王亥用木栏先把它圈起来。

过了一段时间,王亥发现栏杆外边又来了几匹这种红色的野马,它们对着栏杆内的那匹野马叫个不停,不肯离开。过了一天,王亥把木栏门打开,不料外边的好几匹野马一下子都冲进木栏,和圈在栏内的野马混在一起,互相嘶叫了一阵,然后又都卧了下来。王亥把栏杆门关住,用割来的草喂它们。过了不长时间,其中一匹马突然生下了一只小马驹。王亥高兴极了。消息传开,人们也都纷纷前来观看。这些野马和人接触的时间一长,好像发现人类并不想伤害它们,所以在人面前也不惊慌,变得十分温顺。特别是小马驹,很喜欢和人在一起玩耍。有一天,王亥喂过马后,牵出一匹性格温顺的马,纵身跳上马背。马一受惊,猛地四蹄腾空飞奔起来,把毫无精神准备的王亥一下子抛下来跌了个仰面朝天。等王亥从地上爬起来,马已跑得很远了。王亥站起来望着越跑越远的马,心里十分着急,以为它再也不会回来了。正要往回走,不料,这跑得很远的马,又扭头跑回来了。王亥高兴极了,忙把马引进栏杆内圈好。后来他想出了一个办法,用桑树皮拧成一条绳子,把马头绑好,慢慢牵出来。然后又跳上马背。马仍像头一次一样,四蹄腾空,飞奔起来。这回王亥吸取了上次教训,一只手紧紧抓住绑在马头上的绳子,另一只手又紧马鬃,任凭马怎么飞跑,王亥总是不松手。跑了一阵后,马的速度减慢下来,直到马不再跑时,王亥这才勒过马头,缓缓地骑着回去。

王亥骑马成功后,一下子轰动了许多人,风后、应龙、常先、大鸿等前来观看,很快黄帝也知道了。应龙是黄帝身边的一员大将,对骑马当然更感兴趣。他积极协助王亥驯马,练习骑马。就在这时,一件不幸的事发生了,一天清早,王亥、应龙起来练马,忘记把栏杆门关上,一只老虎乘无人时闯进圈里,把可爱的小马驹咬死,正张口要吃的时候,被人们发现了。老虎来不及吃掉小马驹,跳出栏杆逃走了。王亥和应龙一见小马驹被老虎咬死,气得快要发病,立刻带上弓箭,骑上马向老虎逃去的方向追去。他们一口气奔跑了几十座山。终于找到了这只老虎。两人看准目标,连发几箭,把老虎射死在山谷中。在返回路上,王亥、应龙又骑在马上顺便射死了几只鹿。不料他们的行动,引起了风后的注意。风后一向智多谋广,他脑子一动,便对黄帝说:“既然骑在马上能追老虎,能射杀野兽,那么,打仗时能不能也骑在马上,追杀敌人?”风后建议黄帝下一道命令:“各部落所有打猎的人,今后出外打猎,一律不许射杀野马。凡能捉回野马者,给予奖励。”黄帝不仅同意这个建议,而且自己也开始练习骑马。他命应龙、王亥对捉回来的200多匹野马要精心饲养,进行训练。应龙专门挑选200多名精干的小伙子,每天从早到晚,既驯马,又练人。经过两年多的训练,中华民族最早的一支骑兵就这样诞生了。这支骑兵在后来的涿鹿大战中起了重大作用。

指鹿为马

秦二世时,丞相赵高野心勃勃,日夜盘算着要篡夺皇位。可朝中大臣有多少人能听他摆布,有多少人反对他,他心中没底。于是,他想了一个办法,准备试一试自己的威信,同时也可以摸清敢于反对他的人。 一天上朝时,赵高让人牵来一只鹿,满脸堆笑地对秦二世说:“陛下,我献给您一匹好马。”秦二世一看,心想:这哪里是马,这分明是一只鹿嘛!便笑着对赵高说:“丞相搞错了,这里是一只鹿,你怎么说是马呢?”赵高面不改色心不慌地说:“请陛下看清楚了,这的的确确是一匹千里好马。”秦二世又看了看那只鹿,将信将疑地说:“马的头上怎么会长角呢?”赵高一看时机到了,转过身,用手指着众大臣们,大声说:“陛下如

果不信我的话,可以问问众位大臣。” 大臣们都被赵高的一派胡言搞得不知所措,私下里嘀咕:这个赵高搞什么名堂?是鹿是马这不是明摆着吗!当看到赵高脸上露出阴险的笑容,两只眼睛骨碌碌地轮流盯着每个人的时候,大臣们忽然明白了他的用意。 一些胆小又有正义感的人都低下头,不敢说话,因为说假话,对不起自己的良心,说真话又怕日后被赵高所害。有些正直的人,坚持认为是鹿而不是马。还有一些平时就紧跟赵高的奸佞之人立刻表示拥护赵高的说法,对皇上说,“这的确是一匹千里马!” 事后,赵高通过各种手段把那些不顺从自己的正直大臣纷纷治罪,甚至满门抄斩。

“拍马屁”的由来人们把阿谀奉承称为“拍马屁”。“拍马屁”一词最初来自蒙古族。古代蒙古人凡是牵马与别人相遇,就要互相拍拍对方的马屁股,连声称道:“好马,好马。”以示赞赏和友好。但在那时,也确有些趋炎附势之徒,只要遇到王公贵族牵的马,便不分好差优劣,总要跑上去拍拍马屁股,不断赞叹:“好马,好马,大人真有福气!”久而久之,“拍马屁”就变为诌媚巴结之意的贬义词,流传至今。

“露马脚”的起源人们把不小心露出原形称为“露马脚”。那么,“露马脚”之说是怎么来的呢?有两个版本。一说源于唐代,每逢喜庆活动,人们有舞麒麟的习俗。其实世上没有麒麟,是古人想象出来的吉祥仁兽。为此,人们便把绘制的麒麟皮包裹在马身上假作麒麟。马在翩翩起舞时,若麒麟皮包裹不严密,则会露出马脚来,于是被称之为“露马脚”。另一说源于明代,那时妇女均是小脚,而明太祖朱元璋的马皇后却有双未经缠裹的大脚。女子大脚为当时一大忌讳,故马皇后终日用长裙掩饰,从不将脚露出裙外。一次,马氏乘轿游览金陵街头,不料轿帘忽然被一阵大风掀起,结果她搁在踏板上的一双大脚露了出来,故称“露马脚”。

“马虎”的来历人们把办事粗枝大叶称为“马虎”。宋朝有位画家,一次刚画好一只虎头,此时又有人请他画马,于是他不假思索,居然就在画好的虎头后面画上了马的身子,成为马身虎头的“马虎图”。此时,画家的大儿子问他“是马还是虎”?他说是虎。可是他的小儿子问他,他又说是马。岂料,后来大儿子去打猎,遇见一匹马,他误为是虎,将马射死,结果不得不给马主赔偿损失;小儿子在野外遇到一只虎,他误为是马,便跑上前去骑它,结果被虎吃掉。最后,这位画家痛心疾首,愤然把“马虎图”付之一炬,并作诗一首引以为戒:“马虎图马虎图,似马又似虎。大儿依图射死马,小儿依图喂了虎。草堂焚烧马虎图,奉劝诸君莫学吾。”

伯乐相马

伯乐本来的名字叫孙阳,他是春秋秦穆公时的人,很会辨别马匹的好坏,是著名的相马师,所以人们叫他伯乐(天上星宿名称,传闻专管天马)。有一次,伯乐经过虞阪,眼睛一亮,看见一匹千里马;但是这匹马却被人当成劣马,用来拉车。伯乐觉得十分的痛心,不禁泪如雨下。这匹马彷佛也知道伯乐很同情它,也口吐白沫,连连嘶叫起来。伯乐有一个朋友名叫方九皋,也很会相马。有一次,他找来了一匹骏马,告诉秦穆公说这是黄色的雌马。秦穆公牵来一看,却是一匹栗色的雄马,不禁大失所望。事后,穆公对伯乐说:「方九皋连雄马、雌马,以及毛色都分不清楚了,怎么可能看得出马的好坏呢?」伯乐不以为然,他认为方九皋看重马的内在精神,而不重外形。穆公听了,再牵出马仔细的察看,果然是天下最好的马。

人们常把具有赏识人才的眼力的人比做伯乐,而把有用的人才比做千里马,这就是「伯乐相马」。

老马识途

春秋战国时期,齐国的齐桓公和丞相管仲讨伐孤竹国,被敌军骗到了沙漠地带。看看天晚,但见白茫茫一片平沙,黑黯黯千重惨雾,冷凄凄数群啼鬼,乱飒飒几阵悲风。管仲说:“久闻北方有旱海,是极厉害之处,就是此地,不可前行。”急教传令收军,带来火种,遇风即灭,吹之不燃。随行军士,各各敲金击鼓,一来以屏阴气,二来使各队闻声来集。管仲见山谷险恶,急教寻路出去,却东冲西撞,盘盘曲曲,全无出路。管仲说:“我知道老马识途,老马多从漠北而来,可择老马数头,观其所往而随之。”桓公依其言,取老马数匹,纵之先行,委委曲曲,遂出谷口。

马革裹尸

马援是东汉的开国元勋,他平定了边境的动乱,威震南方,被封为伏波将军。

马援回到京城洛阳,大家都来向他祝贺,其中有个名叫孟翼的官员。马援对孟翼说:“为什么先生不说些指教我的话,而一味夸奖呢?”孟翼不知如何应对。马援说:“汉武帝时的伏波将军路博德,开拓了七个郡的土地,他的封地只有数百户。我的功劳比路将军小得多了,封地多达三千户。赏大于功,先生为什么不在这方面指教指教我呢?”“如今,匈奴和乌桓还在北方不断侵扰,我打算向朝廷请求当个先锋,作一个有志的男儿。男儿应该战死在边疆荒野的战场上,只用马的皮革裹着尸体就行了(马革裹尸),怎么能躺在床上,死在儿女的身边呢?” 孟翼听了由衷地佩服。

一个月后,马援又奔赴北方前线。63岁时马援病死在军中。

汉血马经典故事

汉血马以前脖子流出的汉有红色物质,像流血一般,故称之。中国古代称为「大宛马」、「两极天马」,现称为「阿哈马」。

二千年前,世界马种处于原始土种状态,中亚土库曼斯坦干旱少雨的沙漠绿洲中,已曾有十分优秀的快马——汉血马。张骞出塞发现了汉血马。当张骞向汉武帝汇报大宛马后,武帝便命张骞带百余人的使团去了大宛国(今土库曼斯坦)求马,带一尊黄金马的模型,希望以此重新换回大宛马。结果大宛国不允,归途中汉使被杀,金马遇劫,大宛国是一封闭小国,并不知中国的强大,此种行为使汉武帝大怒,逐作出武力取马的决定,从此爆发了两次大宛马战争。李广利将军率兵数万人首次惩罚失利,第二次大获全胜,大宛国献出三千匹马给汉朝,二次战争始得大宛马,可见汉朝重视马匹到何种程度。

当今纯血种中含有百分之二十多的汉血马血统,而今汉血马是最长寿马,可活到二十三岁。

【解释】:伯乐:相传为秦穆公时的人,姓孙名阳,善相马。指个人或集体发现、推荐、培养和使用人才的人。

【出自】:汉·韩婴《韩诗外传》卷七:“使骥不得伯乐,安得千里之足。”唐·韩愈《杂说》四:“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语法】:主谓式;作定语;用于选人才

伯乐:相传为秦穆公时的人,姓孙名阳,善相马。指个人或集体发现、推荐、培养和使用人才的人。汉·韩婴《韩诗外传》卷七:“使骥不得伯乐,安得千里之足。”唐·韩愈《马说》:“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马踏飞燕

马踏飞燕为东汉青铜器,形象矫健俊美,别具风姿。马昂首嘶鸣,躯干壮实而四肢修长,腿蹄轻捷,三足腾空、飞驰向前,一足踏飞燕着地。一匹躯体庞大的马踏在一只正疾驰的小燕子背上,小燕子吃惊地回过头来观望,表现了骏马凌空飞腾、奔跑疾速的雄姿。其大胆的构思,浪漫的手法,给人以惊心动魄之感,令人叫绝。艺术家巧妙地用闪电般的刹那将一只凌云飞驰、骁勇矫健的天马表现得淋漓尽致,体现出汉代奋发向上、豪迈进取的精神。该作品不仅构思巧妙,而且工艺十分精湛;不仅重在传神,而且造型写实。按古代相马经中所述的良马的标准尺度来衡量铜奔马,几乎无一处不合尺度,故有人认为它不仅是杰出的艺术品,而且是相马的法式。


汉代,寓言故事》由:免费论文网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
链接地址:http://www.csmayi.cn/show/76447.html
转载请保留,谢谢!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