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期中试卷分析教案
第 2页
第 3页
篇二:期中考试班级的质量分析
高一(17)班期中考试班级的质量分析
在学校统一组织安排下,高一年级于9月底对全体学生进行了第一次月考,在此我就这次考试作个小结,然后谈谈下半学期的工作思路和安排,期待大家在以后的学习中更上一层楼。 一、成绩分析
1、班级综合成绩:
本班学生51人,参评人数48人,年级前300名:10人;年级前500名:24人;年级前750名:39人;本次考试,32名学生成绩较进校时有所进步。
各科平均成绩及名次:
班级前10名:
进步大的学生:陈 威 678→256付博涛 604→272张旭阳 501→282白小凡 920→412 退步大的学生:吴艳娇 268→552薛源杰 575→862徐宇婕 587→946 总的来说:
(1) 本次月考,本班整体成绩良好;
(2)班级中有60%左右的学生成绩都进步了,而且大多数同学的进步幅度大; (3)数学、物理、化学是本班的强势科目,但语文、英语是很多同学的拉分科目; (4)通过各科的试卷分析可以看出,学生存在的最大问题是“懒惰”,该记该背的东西没有按要求完成,甚至讲过的原题也会出现错误。 二、存在问题
本次考试暴露出本班如下问题
1、高分分数不高,高分学生均存在学科不平衡现象,在看题、读题、审题及答题过程中均有不细心,不仔细等问题,制约了学生分数的提高。
2、学生中普遍存在偏科甚至跛腿的现象,使部分学生成绩不稳定,与历次考试成绩比较,变化较大。通过一段时间的复习,学生的基本知识、基本能力有了一定的提高,但仍然存在许多的问题,比如计算能力、综合分析和推理能力,还存在许多的知识缺陷和漏洞,非智力因素造成的失分仍很严重。
3、学生学习习惯、学习能力、学习目标、学习态度等都不同程度地存在一些问题,还需要进一步引导。
4、一些学生学习压力增加,心理变得焦虑,心态问题开始突显,有些学生自信心不足,这对学习效果产生了不良影响。
5、本次考试很多题目都是老师多次提及的,但是考试效果却不理想,这说明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差,对待老师布置的作业经常敷衍了事,并没有认真完成。 三、改进措施
通过跟优秀班主任交流沟通,在下半学期的工作中我将加强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1、加强培优补差工作,特别是针对高分和部分偏科较严重的学生,要有针对性的辅导和监督,促进薄弱科目前进。
2、认真落实复习资料和单元测试,增强复习效果。
3、与个别同学谈心,帮助学生选择合适的复习方法和复习策略,缓解学生的心理压力,帮助学生调整好心态。必要时与家长交流,家校配合,达到教育学生的目的。
4、对学生加强学习方法的引导,帮助学生选择正确的目标,形成良好的习惯,减少做题过程中的非智力因素的失分。
5、加强班级管理工作,在班级实行值日班干部政策,让班干部更好的加入到班级管理工作中来,积极监督班级的自习纪律,维持良好的自习学习环境。
6、自习时间要让学生好好利用。建议学生在自习上对数学、物理、化学等理科方面多多练习。同时还要利用早上早读前的一段时间对一些记忆性的东西进行背诵。
7、最后在班级的学风和班风建设上进一步加大力度,从迟到、早退、说话、玩手机等小事上抓起。树正气、扬学风。学生只有在这样的班集体中才能认真学习、奋发向上。
一次考试已经结束,暴露出问题并不可怕,只要认真审视自己的不足。迎头赶上,为时未晚!
篇三:历史期中考试分析
期中考试:
三、答卷分析
考生普遍存在的问题有以下几点:
1、答题不注意规范性,粗心大意。部分学生书写太草,乱涂乱画,错别字多。有个别同学把 “孔子”写成了“孙子”。
2、相关历史学科基础知识掌握不牢。考生对知识点掌握不够牢固,答题含糊不清。如第四大题的第2题,“简述商鞅变法的主要内容”,导致失分现象严重。
3、知识运用的灵活性差。考生在答题过程中不能灵活地运用所学知识答题,缺乏一定的答题技巧。
4、史实混淆,审题能力不强。(如材料分析题第1题“与历史上的哪一成语有关?”),写出的成语典故,张冠李戴。
5、历史思维能力、从材料中获取信息能力、概括归纳能力差。如材料分析题第2问,学生失分较多,失就失在不能从材料中获取有用的东西,对材料不加分析,只知找书或材料分析不透。
四、教学建议
1、落实好基础知识,对于课本的一些历史基本知识,一定要扎扎实实的落实好,让学生要掌握准确无误。2、培养基本能力,培养学生读图、识图、从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培养学生简洁、准确的语言表达能力;培养学生全面分析问题的思维能力。3、提高答题技巧,加强审题能力的培养,使学生学会从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的方法;加强答题规范性的培养,使学生答题时做到点化、序列化和段落花;加强学科语言组织能力的培养,使学生学会按题目的要求取舍和重新整合知识。4、重视课本历史图片,对于课本的一些历史图片,一定让学生看图、读图、识图,以图来读史、用图来讲史,使学生明确历史图片也是学习历史的有效手段,进而能掌握课本的一些历史图片。5、重视历史知识的总结,对所学的历史知识一定要及时的进行单元总结,小专题总结,用线把所学的历史知识贯穿起来,便于学生对所学的知识有一定的理解,条理清楚的掌握。6、加强材料题的训练,加强培养学生对信息的解读、分析、提取与处理能力,引导学生学会抓材料中的关键字、词、句和前言、引文出处的信息,要求学生用简洁、准确的语言表达出来。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