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写论文?写好论文?免费论文网提供各类免费论文写作素材!
当前位置:免费论文网 > 节日庆典 > 元宵节 > 关于元宵节的论文

关于元宵节的论文

来源:免费论文网 | 时间:2016-10-27 12:07:18 | 移动端:关于元宵节的论文

篇一:2014.12论文

当技术邂逅教育

现代社会的发展,使得信息技术逐步渗透到了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教育教学也不例外,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的有效整合能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改变传统教学的单调模式,从而使学生的乐学落到实处,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达到提高学生素质的目的。但要达到与课程整合的目标,也并非轻而易举,整合过程中在观念、能力等方面会出现一些种种问题,需要很好地去解决。同时信息技术与教学整合的过程中,在认识和操作时还会出现一些误区,盲目使用和不当使用信息技术不仅不能优化教育教学,有可能还会出现事与愿违的结果。“信息技术与教学整合”这一模式只有在先进的教育思想指导下,把以计算机及网络技术为核心的信息技术作为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认知工具、情感激励工具、教学环境的创设工具,使各种教学资源、教学要素和教学环节,经过组合、重构,相互融合,在整体优化的基础上产生聚集效应,从而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本文将从信息技术在数学教学方面的优势、信息技术与教育结合易出现的问题、当下教师在信息技术与教学结合中的困惑三个方面探讨关于信息技术与教育结合的一些思考。

信息技术在数学教学方面的优势

数学是一门抽象性、逻辑性很强的学科,传统教学方法往往重视告诉了学生最后的结果,而忽略学生得到这个结果的原因和过程,使学生缺乏感性认识,只能靠自己理解去消化它,无形中给学生创设了一个难以逾越的鸿沟。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多媒体技术越来越广泛的应用于课堂教学之中。适时恰当的将多媒体技术应用在中学数学教学中,是现代信息技术发展的需要,是数学新课程改革的需要,更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需要。尤其在中学数学教学中,适时应用多媒体来辅助教学,可以有效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自主性,大大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数学课程标准》指出:“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对数学教育的价值、目标、内容以及学与教的方式产生了重大的影响。”作为现代信息技术的多媒体技术不仅创造了有利于学生学习的情境,通过多种感官的感觉,直观、形象生动的学习,在轻松的环境中理解、分析、掌握和运用知识,而且有利于促进学生思维发展空间观念,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因此,在教学中要因材施教、因势利导,找准教学的切入点,根据学生的特点把多媒体运用到现实的教学中,使得多媒体这一科学技术在中学教学领域得到较好的应用和有效的推广。 1、多媒体辅助教学打破了传统教学模式

信息技术将电视视听合一功能与计算机的交互功能结合在一起,产生出一种新的图文并茂的、丰富多彩的人机交互方式,而且可以立即反馈。这样一种交互方式对于教学过程具有重要意义,它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产生强烈的学习欲望,从而形成学习动机。此外,信息技术提供的外部刺激不是单一的刺激,而是多种感官的综合刺激。这对于知识的获取和保持,都是非常重要的。

信息技术与教学整合, 意味着在传统的教学过程中结合使用信息技术,利用信息技术对文本、声音、图像、动画等的综合处理及其强大交互式特点,编制的系列计算机辅助教学课件,能充分创造出一个图文并茂、有声有色、生动逼真的教学环境,为课堂教学的顺利实施提供形象的表达工具,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真正地改变传统教学的单调模式,从而使学生的乐学落到实处。多媒体技术既能让学生看得见,又能听得见,还能用手操作。而对教师来说在运用多媒体课件上课时,能有效地实现精讲,取得传统教学无法比拟的教学效果。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多媒体教学可以利用各种教具、学具、投影、电影、录像、录音、计算机等多种媒体技术,集光、形、色于一体,直观形象,新颖生动,让学生既能看得见,又能听得见,还能用手操作。能够直接作用于学生的多种感官,实验证实:人类获取的信息83%来自视觉,11%来自听觉,这两个加起来就有94%。还有3.5%来自嗅觉,1.5%来自触觉,1%来自味觉。这些多种感官的综合刺激,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信息技术还可以创设情境调动学生的潜能,使有意识的学习活动和无意识的学习活动相结合,不仅丰富了教学内容,也活跃了课堂气氛,调动了学生求知的自觉性和积极性。彻底改变了教师“一支粉笔,一张嘴的满堂灌”式的教学方式,完成了“教师+课本+黑板”的传统教学模式无法达到的教学效果。

2、抽象的说教变形象的演示,是多媒体教学的最主要的特色。

由于多媒体技术形象具体,动静结合,声色兼备,具有无可比拟的优点。所以恰当地运用多媒体手段可以化抽象为具体,使教学内容形象化、生活化、清晰化,拟人化,调动学生各种感官协同作用,解决教师难以讲清、学生难以听懂的内容,从而有效地实现精讲,使得在运用多媒体课件上课时能取得传统教学无法比拟的教学效果。在多媒体计算机辅助教学中,教学已由讲授型向创新型过渡发展。它不仅仅是教师操作,更多的是让学生自己动手操作。它可以把学生丰富的想象力形象表现出来,还可以使教师的板书更加清晰更具有整体性和系统性,可以把多层次、多方位的思维集中在一起进行比较、研究。因此,计算机辅助教学为学生理解教学内容、表现自我提供了一种充满乐趣和信心的途径,从而使课堂教学更为生动活泼。可见,恰当地选用多媒体制作课件来辅助教学,能使学生思维活跃、兴趣盎然地参与教学活动,使其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从而提高教学质量,优化教学过程,增强教学效果,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

3、充实和丰富了课堂教学内容,扩展了学生的视野。

因为网络教学能提供界面友好、形象直观的交互式学习环境,能提供图文声像并茂的多种感官综合刺激,还能按超文本、超链接方式组织管理学科知识和各种教学信息,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利于情境创设和大量知识的获取。目前在Internet上按这种方式组织建构的知识库、信息库浩如烟海,并已成为世界上最大的信息资源,这不仅有利于学生的主动发现、主动探索,还有利于发展联想思维和建立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因而对学生认知结构的形成与发展,即促进学生关于当前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是非常有利的,也是其他的教学媒体或其他学习环境无法比拟的。比如在小学科学课《太阳系》、综合实践课《十二生肖》,我校教师都利用现代的信息技术教育为学生营造了一个网络化的学习环境,使学

生的学习观念发生了重大变化,学生由过去的被迫学习向主动学习转变,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对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和创新精神具有重要的作用。同时Internet的出现,极大地缩短了知识和信息的传播时间和传播周期。并且形式更加生动,方法更加简便,范围更广,效率更高。因此,我们的课堂教学可以充分地利用网络,获得最新的教育资源,开发新的教学内容,探索新的教学方法,并开展学生之间、学校之间、省市之间和国际之间的学生作品、教师教学成果等方面的交流。利用互联网进行教学,可以拓宽学生的视野,所学的知识也更全面多样,同时还培养了学生搜集知识、获取信息的能力。 避免在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整合中出现误区

信息技术引入课堂,大大地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率,但随着信息技术引入课堂教学,教师对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的理解和能力的不同,在整合的过程中出现了比如由原来的“人灌”变“机灌”、为了整合而整合等各种误区。假如教师在进行整合的过程中不能很好地领会整合的实质和精髓,整合时目标不够明确,忽略了年龄和学科特点,那整合将出现整而不合的现象,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更无从谈起。

1、现代信息技术的运用并不是说放弃其他教学技术。

现代信息技术发展迅猛并不断为教育教学提供更为强大的支持,但功能强大的信息技术的出现并不意味着传统教育技术价值的消亡。较为传统的教育技术,黑板、粉笔、挂图、模型等传统教学工具在教学中曾经发挥了重要作用并仍然具有独特的教育价值,伴随这些传统技术和工具产生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式仍然具有很强大的生命力和纵深发展价值。教师不能为了要用信息技术而在教学过程中盲目地加入这些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甚至连简洁清晰的板书在一节课中也都没有了。教师在通过教学设计不断整合信息技术的新功能的同时,应结合本校与本课堂的教学实际,注重现代信息技术工具与其他传统的教学工具、数字化教学资源和非数字化教学资源之间优势互补,综合运用,发挥整体效益。明确信息技术在课堂中所处的位置,避免本末倒置。

不管信息技术如何好用,作为课堂,我们必须明确学生才是课堂的主体,而信息技术则应是学生学习的辅助者。因此,信息技术必须与教学内容进行整合。做到既能进学生对学科知识的全面掌握和理解,又不喧宾夺主,淡化课堂上的学科特色。

2、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整合不能忘记学科特点

选择信息技术“整合”不是把学科教学整合到信息技术中,而是把信息技术有机地融入学科教学中去支持学科教学。学科不同,对信息技术的需求也不同。例如,数学教学中的三角形边与边的关系、二次函数中a、b、c与抛物线的关系、

动态问题等学生不易理解,而计算机屏幕显示的动画及视频却能使学生一目了然。因此,“整合”就需要在新的教学环境中重新对教材教法进行深入的分析,以决定信息技术使用的原则和方法。又如,传统的数学给人的印象就是逻辑推理和计算,有了计算机可以把实验引入数学教学,把计算机的“着色”、“隐藏/显示”、“变换”、“动画”功能引入几何教学,帮助学生认识和理解图形等等;用Flash制作数学中关于“圆的形成和定义”的课件进行教学,用Geogebra制作正方体的平面展开图等学生既容易理解,又容易掌握,因为把一段干巴巴的文字变成了图文并茂的动画片,学生在轻松愉快中也把知识学到了。技术的作用在于“如虎添翼”,但用得不好,可能会使学生只关注结果而淹没了思维的过程,所以信息技术要用在那些没有了它就难以进行的教与学的活动中。在教学设计中,教师应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适时、适度、适量地选择信息技术,创设教师、学生以及信息技术相互促进的教学环境。

3、学生和教师在整合过程中主导与主体地位的误解

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并不等于放弃教师的主导作用。在传统的以“教”为中心的教学结构中,教师是教学进程的控制者,教学活动的设计者、实施者,这种传承多年的主宰课堂的教学方式为广大教师普遍接受。而现在强调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就是改变传统教学中的教师全权控制为新型教学环境下尽量实现学生的主体地位的回归。这是大部分教师能达到的学生主体作用时的理解。然而有事老师在实际教学中却把主体回归的课堂变成了主体放任自流的课堂,过度弱化了教师的作用。于是在教学中出现了放手让学生在网络中自学而不进行监控,让他们在讨论区中自由发言而不围绕主题的现象;同时面对网络上的浩瀚资源,有不少的学生会迷失方向,不按老师的要求去完成任务,而是沉迷于局域网内的游戏,聊天,谈些与学习无关的话题。不但信息技术环境下数字化学习的优势没有发挥出来,连传统教学中教学任务的完成,必要的师生情感交流,教师人格魅力的熏陶都等丢失殆尽。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还需要教师的监控与督促。教师要定位为教学情境的创设者,学生运用信息技术进行学习的指导者,学习工具运用的帮助者,协作学习的组织者。尤其是中小学学生的认知水平较低,自制力有限,那么以多媒体和网络资源为主的信息技术学习环境下,教师的主导地位就更加重要了。

4、重活动形式,轻活动效果

课堂中的教学活动要和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密切相关,所有的教学设计要围绕教学目标进行。教师在设计学生的活动更要准确地体现教学重点,且能体现出学生在活动参与中的理解、表达能力的培养,活动参与后达到意义建构的程度即活动效果。然而很多课堂教学中我们发现有些教师花了很多力气设计的活动,只重视活动形式,而忽视了活动效果。以一堂小学的综合实践课“节日风俗”为例,

教师在课件中设计了三段关于元宵节、端午节、中秋节的的民间故事。然后让学生根据上网查询的资料及自己已有的对节日的理解,表演了三个节日,但是都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原因一是没有体现出某节日最核心的风俗特点,如元宵节不是简单地吃汤圆,端午节也不只是做出划船的样子,中秋节更不应只表现嫦娥和吴刚相聚的故事,风俗中元宵节所体现的欢乐团圆,端午节划船比赛体现的力量、友谊,中秋节亲情的表现及对亲人的思念,在学生活动中是没有办法体现出来的;原因二是没有达到学科教学中让学生加工、概括、表达学习材料的能力的目的,看上去课堂气氛很热闹,但教学目的没有达到;原因三是一些常用的技术设计、操作上也要对学生提供帮助。如不易频繁使用过于嘈杂的声音、主题页的设计尽量简洁、加强对材料的提练总结等。

5、对学生思维方式的误导

在信息时代,学生以一种非传统的方式接受知识,获取信息,思考评价,解决问题。正确的数字化学习的思维方式对于学生一生都有很重要的作用。尤其网络信息容量巨大,同时也良莠不齐,有的只是对某一问题的观点罗列,有的则带有片面性甚至误导性,那么这种数字化学习的能力培养就要求学生能够站在较为客观的立场进行分析,再结合自身的知识结构做出相应的判断。但有的教师只是提出“从网站找出一条信息来表达或证明你的观点即可”。这种引导学生分析学习资料的思维方式就带有误导。它易使学生人云亦云,甚至以偏概全,有碍其正确判断,有理有据地分析事物的能力。如果教师连逻辑思维,辩证思维都无法对学生进行正确训练的话,那么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就更无从谈起了。

我们知道,教学内容是繁多的,信息技术手段更是不断更新的,因此,“信息技术与教学整合”这一模式的内容是丰富的,意义是深刻的,作用是巨大的。它要求在先进的教育思想指导下,把以计算机及网络技术为核心的信息技术作为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认知工具、情感激励工具、教学环境的创设工具,使各种教学资源、教学要素和教学环节,经过组合、重构,相互融合,在整体优化的基础上产生聚集效应,从而促成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结构和过程模式的根本性变革,达到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提高学生素质的目的

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结合易出现的问题

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的整合是在现代教育思想指导下,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把信息技术、信息资源、信息方法和教学内容、教学过程结合起来,有机统一在一个时空平台上,借以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的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这种模式强调以人为本,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强调信息技术要服务于教学,要应用于教学,使之既能增加教学良性效应,提高学习效率,而且能帮助学生掌握更多的知识和能力,有助于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已成为我国新世纪基础教育改革的一个热点,取得了一定的教学效果,但是比如在观念的更新、整合的手段及整合的能力等方面,呈现出来的问题也很多。从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复杂性来看,这一过程是对教师掌握、

篇二:民俗论文

民俗文化

——语文教学不可忽视的瑰宝

内容摘要:高中语文教材中含有丰富的民俗文化资源,这是语文教学中不可忽视的

文化瑰宝。本论文基于一份有关民俗文化的问卷调查了解学生对于民俗文化的知晓程

度以及对待民俗文化的态度,试图从中找出主要矛盾,并寻求切实可行的有关民俗文化教育的教学策略。

关键词:问卷调查 民俗文化 教学策略

民俗文化是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语文学科又是所有基础学科中最富人文性的

学科,她理应承担起文化传承的重要作用。所以语文老师得充分挖掘苏教版高中语文教材中丰富的民俗文化资源并以此为载体提升学生的文化素养。

一、高中语文新课标对民俗文化教育有明确要求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在课程目标(应用?拓展)中明确要求:“增强

文化意识,重视优秀文化遗产的传承, 尊重和理解多元文化,关注当代文化生活,学习对文化现象的剖析, 积极参与先进文化的传播与交流”。课程标准中所述的优秀文化遗产、多元文化中就包括民俗文化。作为民族文化重要组成部分的民俗文化是弘扬和培育学生民族精神、提高学生认为素养的最好素材。因此,充分挖掘苏教版高中语文教材中的民俗文化,在语文课程中积极进行民俗文化教育,是贯彻落实语文课程标准要求的需要,完全符合当前新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和所规定的培养目标。

二、高中生民俗文化底蕴亟待增强

《中国新闻周刊》于 2004 年 5 月 3 日做了一个题为“传统文化与当代青年”

的调查报告,调查对象为大学生,其结果说明当代大学生对我国几千年传承下来的传统文化普遍感到陌生,对民俗文化知识更是不甚了解。那么中学生对民俗文化又了解多少?对民俗文化又是一个怎样的态度?为了了解我校高二年级学生对民俗文化的知

晓程度以及对待民俗文化的态度,笔者拟定了一份有关高中生对于传统文化认知与态度的问卷调查(问卷调查内容详见附录)。

此次问卷调查的主要目的是想了解学生对民俗文化的知晓程度以及对待民俗文

化的态度,并试图从学生对问卷试题的回答情况中找出主要矛盾,寻求最佳解决方案。

以下表格为问卷调查数据统计结果:

(备注:表格中的“--”表示此题没有该选项)

调查结果分析显示:接受调查的大部分高二年级学生对中国民俗文化有一定的了解,并且对民俗文化印象较好,知晓有关节日的常见传统习俗;还有部分学生对中国的民俗文化不是很熟悉,更不清楚有关民俗节日的相关习俗,但总体来说,绝大部分学生对于一些节日及相关习俗的来历基本不甚了解,大多是口耳相传,人云亦云。由此可见,高中生对民俗文化知之但不甚解,他们的民俗文化底蕴亟待增强。青年学生是祖国未来的希望,如果他们对于自己的民俗文化能达到如数家珍的程度,那么我们的优秀民俗文化就能够一直传承下去并发扬光大。这份问卷调查结果也有可喜的发现,即学生对民俗文化的习得有一定的期许,这为教师很好地挖掘利用教材的民俗文化来提升学生的民俗文化素养提供了很好的契机,一定程度上增强了老师做好这项工作的自信心。

三、高中语文教材中含有丰富的民俗文化内容

苏教版高中语文课本中有着丰富多彩的民俗内容。涉及物质民俗、社会民俗、精神民俗、语言民俗、岁时节令民俗和人生仪礼民俗等各个方面。除了有些课文中涉及民俗文化的,如:《祝福》中捐门槛为阴界赎罪的迷信观念、封建礼教思想对祥林嫂的吞噬以及“祝福”这一江浙过年习俗、《鸿门宴》的座次折射出刘邦和项羽的不同性格以及他们最终的不同命运结局、《边城》整部小说以端午节为故事发生的背景等。还有些篇目专门介绍了民俗文化,如叶圣陶先生的《景泰蓝的制作》全面而系统地介绍了景泰蓝这一民间工艺品的制作流程。而选修教材《现代散文选读》中整篇介绍民俗文化内容的文章更是异彩纷呈,同时也体现了选修课程是对必修课程的有益补充和延伸拓展的特征。如:老舍先生的《北京的春节》以时间为顺序,细致地描写了北京春节的一系列风俗习惯;金曾豪《家里的灶头》抓住江南农村具有特征性的事物“灶头”,把江南农村家庭生活的侧面展现在读者面前,在描写中穿插民俗民风的介绍,充满生活气息;王振忠的《老房子》给我们介绍了徽州一带的皖南古民居,它是典型的徽派建筑风格,以黛瓦、粉壁、马头墙为表型特征,以砖雕、木雕、石雕为装饰特

色,以高宅、深井、大厅为居家特点,集中反映了古徽州的山地特征、风水意愿和地域美饰倾向,它伴随明清时期徽商演绎出“无徽不成镇”的传奇,成为我国建筑史上有名的一大流派。张爱玲的《更衣记》评述了满清、民国各个时期的女装,是一部满清以来服饰的变迁“近代史”,同时这篇文章力图从不同时期的服饰特点写出当时的文化氛围和社会心理。服装是小,但体现出的是时代的大转变。语文教师在日常的教学实践中切不可忽视这些宝贵的文化资源,要充分挖掘教材中的民俗文化资源,带领学生体验丰富多彩的民俗文化之旅。

四、高中语文新课标提供了切实可行的操作建议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对于民俗文化教育不仅在内容上提供了丰富的选择,而且在方法上还提供了切实可行的操作建议。

(一)内容上提供了丰富的选择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选修课程“举例十一”中提到本课程可供选择的内容专题,包括:“民族、氏族、宗教、婚姻、家庭、姓氏,天文、地理、历法、纪时、风俗,艺术、文教、汉字、文献,衣、食、住、行、用等”。这就为语文教学中引入民俗文化教育提供了丰富的选择。比如以“风俗”作为教学的切入点,可以引导学生在自主学习中扩大文化知识面。

(二)方法上提供了切实可行的操作建议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选修课程“举例十一”中明确建议:“??关心并学习调查自己身边的文化现象,探求其历史根源和演变轨迹,讨论传统文化对现代社会及社会发展的影响”,该建议中的“调查”、“探求”、“讨论”等表述的是一种对民俗文化的学习方法。这些方法为高中语文进行民俗文化教育提供了切实可行的操作建议。比如在民居民俗教育这方面就可以指导学生调查南京的民居文化现象,探究民居文化的历史根源和演变轨迹,探求其历史源流,并深入思索在现代社会发展冲击下传统民居的生存尴尬及民居文化对现代社会发展有怎样的影响。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选修课程举例中还提出“教学方法上既要给学生介绍古代文化知识,也要引导学生关注现今文化现象,探求其历史源流,??可根据本地区历史、民俗、文物、古迹等文化资源,设计专题内容,因地制宜地引导学生做调查研究”。从这则表述中可以看出指导高中生研究本地区的春节民俗文化,对节日文化进行深入的调查研究具有一定的可行性。在这过程中既可以给学生介绍有关春节的文化知识,也可以引导学生关注现如今人们对待春节的态度及庆祝方式,探究其变化缘由。

由以上梳理的高中语文新课标的相关表述可以看出,高中进行语文民俗文化教育

是可行的,新课标给我们的民俗教学提供了很大的选择空间和切实可行的操作建议,让我们的民俗教学不再雾里看花,而是找到了操作性很强的理论依据。

五、民俗文化教学策略

(一)阅读教学与写作教学是中学语文教学中非常重要的两个方面。而且通常情况下两者密不可分,阅读为写作奠定基础,写作又在一定程度上为阅读提供思考的深度。通过阅读有关民俗文化的书籍或文章可以让学生增进对民俗知识的了解和认识;通过写作的方式可以让学生自行地去探寻民俗文化发展轨迹或自己对民俗文化的独特认识,加强阅读的深度。如:学习金曾豪的《家里的灶头》,可推荐学生阅读他的散文集《蓝调江南》,感受江南小镇的生活情调 ,系统领略江南一带农村风土人情与日常生活情景。张爱玲的《更衣记》是一部满清以来服饰的变迁“近代史”,文章力图从不同时期的服饰特点写出当时的文化氛围和社会心理,小小的服装折射出的是大的时代变迁。学习这篇文章时可引导学生仿照作者写这篇文章的构思来写写当下人们的服饰,并挖掘服饰所反映出的时代特征和社会心理;或者让学生写写什么样的服饰才最适合中学生,让学生自行分析探究,树立正确健康的审美观和价值观。

(二)研究性学习与探究性学习也是新课程极力倡导的两种学习方式,民俗文化教学中的很多内容都比较适宜采取这两种学习方式。如:学习老舍先生的《北京的春节》,可设计一个有关岁时节令或者就有关春节的研究性学习活动,探寻这些传统节日的发展轨迹及当下人们对这些节日的态度和庆祝方式,以期传承并发扬传统习俗;学生在这些活动中可以学到更多的传统文化知识,对传统民俗也会有更加深入的了解,对传统习俗亦会倍觉亲近。如:学习王振忠的《老房子》时可与学生一起探究徽州皖南古民居这一独特建筑风格形成的原因。并思考在新时代下如何实现传统与现实的兼容。引导学生更多地关注我们的现实生活,而不是一味地沉浸在课本知识中,对身边世界发生的一切冷漠对之。

(三)实地参观访察也是很好的学习民俗文化的渠道。教师在教学教材中的一些有关民俗文化的文章时可以依据具体情况联系当地民俗,带领学生去切身体验具有当地特色的民俗文化之旅,实现教材资源和当地资源的巧妙链接。如:教学《景泰蓝的制作》时,可以适时引导学生关注南京自己家乡本土的手工艺品,如云锦。有条件的学校可以带领学生去实地参观南京云锦博物馆,了解因“美如天上的云霞”而得名,元明清三朝为皇家御用贡品,被誉为东方瑰宝、中华一绝的南京云锦。走进采用传统花楼织机手工织造的云锦生产现场。当学生与这一皇家御用贡品零距离接触

的时候,一种民族自豪感和优越感油然而生,对劳动人民的智慧和精湛的技艺的敬佩之情亦会溢于言表,这种实地参观访察学习民俗文化的方式或许比传统的知识讲授式教学方式要效果显著,也更能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也更利于学生对民俗文化知识的汲取和内化。

小结:目前中国的民俗文化教育虽然相对于以往受到了一定程度的重视,但依然不容乐观,需要一线语文教师继续研究探索。课程标准对民俗文化教育这方面提出了具体的要求和建议,同时苏教版语文教材中也有比较丰富的民俗文化资源。因此,一线的语文教师应该要义不容辞地承担起充分地开掘教材中的这一资源的责任并能够做出一些有益的实践探索。让我们的民俗文化发扬光大并期在学习探究的过程中提升学生的文学素养。

参考文献:

1. 陈娟 高中语文新课程资源开发应重视民俗文化 教材课程(2008.1)

2. 陈勤建 中国民俗中国民间文艺出版社(1989)

3. 丁帆 杨九俊 苏教版高中语文教科书(1-5册)江苏教育出版社(2008)

4. 丁帆 杨九俊 苏教版高中语文选修教材江苏教育出版社 (2007)

5. 关中梅 语文教学中不可忽视的民俗教育 美与时代(2003)

6.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 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篇三:中国传统节日研究性学习论文

中国传统节日研究性学习论文

翻开日历,总能看到一些传统节日,但又有多少人去留意,并加以重视。而如今人们格外热衷一些外来节日,如圣诞节,愚人节,特别是青少年。针对这一现象,本小组各成员对青少年对中国传统节日态度进行了研究与调查。我们对学校的3000多名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结果令人咋舌。调查表明,对于中国传统节日,55%的青少年对部分传统节日已遗忘,全部了解的更是只占38.3%,而外来节日已渗透到我们的生活中,有相当一部分同学更热衷过外来节日。由此可见,青少年不重视甚至遗忘中国传统节日而热衷于外来节日,对其情有独钟。

那么,为何会出现这种现象呢?经研究调查发现,导致这一现象的一些原因如下:其一,调查中40.8%的同学认为外来节日新奇好玩,这一新鲜感,促使青少年的好奇心,而且有节日气氛,能收到礼物,赶得上时代潮流。其二,中国是多民族国家,许多传统节日多为地域节日,地域文化差异性很大。而西方节日是宗教文化发展的产物,覆盖所有基督教地区,可以跨国家、跨地区同时举行,相比之下更易于传播,西方文化与工业文明相接轨,与现代经济融合度高,更容易包装,更适应现代社会。其三,外来节日代表的是一种新生文化,契合当代生活,更有吸引力,加上国家的不太重视、中国对外来文化保有兼收并蓄的态度以及一些人的崇洋媚外心理,使得外来节日更受青少年的热衷。

作为祖国的一部分,我们应该重视传统节日,珍惜这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为什么呢?中华传统节日作为中华传统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和表现形态,千百年来经久不衰,历久弥新。它以一种潜移默化、寓教于乐的形式,展示着对美好的理想、智慧与伦理道德的追求和向往,是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和传承中华传统美德的重要载体。如,端午节,吃粽子是这节日的象征物,而龙舟竞渡则是其最具活力的体现,展示的是民族奋发向上的精神,本质上蕴含着屈原强烈的爱国主义和忧国忧民的情怀,包含着人们对屈原所代表的民族品格的追求;中秋节,它体现了当时的人们对于自然界的尊敬,表明了人们对于人与人之间关系的认识,几千年来,人们由天上的月圆联想到人事的团圆。因此,中秋节就代表了一种特别的期盼。中秋团圆,家园和谐是中秋节俗的中心意义,是中华民族特有的价值理念和永恒追求;春节,传统节日的开篇之作,是我们全世界华人心中最重要、最隆重的节日。从过小年开始到大年三十除夕夜,从初一到初七再到正月十五的元宵节,每一天都有它独特的内涵。在这个过程中,春节有开始、有尾声,有思想、有仪式,有对遥远过去的追忆,也有对美好愿景的展望,通过无数形式和内容的统一,谱写了合家团圆、辞旧迎新的篇章。这样的节日在世界上都是罕见的,它揭示着中华民族的传统和传统的力量。所以说,在当今世界多元文化并存、东西方文化交融的形势下,我们用现代社会的理念和视角,揭示传统文化的内在价值,发挥、拓展和强化其功能,对于保持民族特色,弘扬民族精神,增强民族凝聚力具有重大意义。因此,作为青少年的我们更应该重视,弘扬中华传统节日。

那么,应该怎样做呢?首先,要让全社会,特别是年轻人,深入了解传统文化,借以认识民族的根,认识文化的意义,自觉地关心传统文化。 第二,传播媒介要担负起传播优秀传统文化的重任,向公众推介优秀的文化成果,有意识地地抵制低劣、腐朽的东西。第三,国家和民间力量要齐心协力鼓励、赞助传统文化事业,把优秀文化一代代传承下去。

在全球化的条件下,中国以文化为核心的软实力受到严峻挑战,如在外来节日文化冲击下,中国的一些传统节日文化被青少年所遗忘。虽然我们要在经济文化等多方面开放,但在吸收外来节日文化的同时,我们不应该迷失自己的精神家园,所以作为文化代表之一的传统节日,更应该值得我们去学习,弘扬,而不是遗忘。


关于元宵节的论文》由:免费论文网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
链接地址:http://www.csmayi.cn/show/82220.html
转载请保留,谢谢!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