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写论文?写好论文?免费论文网提供各类免费论文写作素材!
当前位置:免费论文网 > 范文百科 > 女娲补天教学设计

女娲补天教学设计

来源:免费论文网 | 时间:2016-10-30 18:24:55 | 移动端:女娲补天教学设计

篇一:人教版三年级下《女娲补天》优秀教学设计

女娲补天(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进入课文

1、导入:同学们,让我们穿越时空隧道,继续走进那个神秘的远古时代。齐读课题《女娲补天》。你们还记得“娲”是什么意思吗?(专门为女娲创造的字,代表女娲崇高地位)老师来考考你们,这些词语都会读吗?

PPT出示:(燃烧、熄灭、冶炼、挣扎、喷火、塌下来、露出、轰隆隆、熊熊烈火) 点拨:第一行都有火字旁的字,第二行字结构左窄右宽,第三行字结构上下结构。(齐读)

2、师:同学们朗读的这些词语,把老师带进了一个远古时期,女娲用泥创造了人类,她用柳条这么轻轻一甩,上面的你就变成无数的小人儿,从此,大地上到处是欢歌笑语,人们过着幸福快乐的生活,就这样不知过了多少年,可是有一天夜里,你们听??(音响:一阵震耳的雷电声)发生了什么事情啊?同学们轻声读课文的第一自然段,找出相关的句子用“ ”划出来。

二、品读———好可怕的灾难

反馈“ ”句子。

生:我找到的句子是:“远远的天空塌下一大块,露出一个黑黑的大窟窿。地被震裂了,出现了一道道深沟。山冈上燃烧着熊熊大火,田野里到是洪水”

师:这位同学找的可真准确!看(课件出示课文段落),这就是女娲看到的景象,自己读一读,看看究竟发生了什么事情。(生自由读。)

生1:我知道天塌下来了。生2:天塌下来,山冈上也燃烧着很大很大的火,田野里也到处是洪水。生 3:还有地被震裂了。

师:天塌地陷,这就是女娲看到的景象。水淹火烧,人们在无助地挣扎,这是一场怎样的灾难啊? 生1:这是一场可怕的灾难。生2:这是一场恐怖的灾难。生3:这是一场悲惨的灾难。 师:人们随时都会被灾难夺去———

生:生命。

师:谁来读出这灾难的可怕、恐怖与悲惨?(生自由练读,指名读文,学生评价。) 生:我觉得她在“远远的天空塌下一大块”中的“一大块”加重了语气。

生:还有“黑黑的大窟窿”这六个字也加重了语气。(出示课件)

师:黑得伸手不见五指!透过“黑黑的”一词,可怕的感觉加重了,后面还有两个这样的词语,应该怎么读好?(指导边朗读边体会“熊熊大火”、“一道道”深沟)

师:(课件出示词语:黑黑的、一道道、熊熊)你发现了什么?

生:在读的时候语气都加重了。

师:你说它的感情都要很深,读的时候要加重语气,是吗?还有没有发现?

生:发现了每个词都是两个重复的字组成的。

师:老师告诉大家,这叫叠词。让我们自由地、大声地将这些词语送到课文中,体会这样写的好处。 (师生合作读课文。)

师:读着读着“许多人被围困在山顶上,许多人在水里挣扎”的画面浮现在我们眼前,许多人被围困,在挣扎,听,他们可能在喊什么?

生:救命呀!

生:大火就要烧到我了,我要没命了!

生:在水里挣扎的人一句话也说不出来!

生:还有人在大哭。

师:看到这画面,听到这求救声,女娲是什么样的心情?

生:女娲很悲伤。

师:课文中是怎么说的?赶快找一找?

师:一起读出来吧!(生齐读“女娲难过极了。”)

师:人类有灾难了和她有什么关系吗?

生:人类是她造的。

师:女娲是人类的母亲啊,看到自己的孩子们在水深火热之中挣扎,她无比焦急,所以———(生读“女娲难过极了。”)

师:以前的欢歌笑语变成了痛苦的哭喊,自己的孩子们随时会被夺去生命,女娲还没想出解救他们 的办法,所以———(生读“女娲难过极了。”)

师:望着山顶上、洪水中那许多许多的生命,女娲知道必须立刻想出办法来。

三、诠释———天神的大爱

师:曾经的欢歌笑语没有了,曾经的快乐幸福没有了,有的只是天塌地陷、烈焰洪水呀!请默读第

二、三、四自然段,为了拯救人类女娲都做了哪些事情?

反馈交流。

师:你能在第二自然段中找到女娲做的事情吗?

生:同学概括。

师:你找得很仔细,能不能用四个字概括一下她做的事情,让我们听得更明白?

生:女娲去找雨神求他下一场雨?

师:可以概括为?

生:求雨熄火。

生:女娲还造船救人。

师:学的真快,你也能用四字概括。

师:看看下文,还有什么事情吗?

生:找石补天。

师:三件事中文章重点写哪一件?

生:我觉得找石补天是课文重点写的。要是不补天的话,大窟窿还会再喷火,洪水就会越来越多。 师:补天太重要了?为什么?

生:要是不补天的话,大窟窿还会再喷火,洪水就会越来越多。

师:还有补充吗?

(生回答)

(可以根据段落字数、题目去进行评价)

师小结:对啊。重点的内容应该围绕着题目去写。求雨灭火、造船救人只用了区区40 个字,而找石补天却用了两大段。看来啊,文章从内容的表达上做到了有所侧重。我们写作文的时候也要注意去详细写一件事和略写一件事。下面我们就来学习重点的段落。请同学们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读第三、四自然段,找出这两个自然段是围绕着哪句话写的?

生:我认为是围绕着“女娲决定冒着生命危险,把天补上。”这句话写。(PPT课件出示)生读句子。 师:你有什么感受吗?

生:我觉得女娲很勇敢,因为她冒着生命危险,都不顾自己的生命把人类给救了。

师:你能不能把这种勇敢读出来?(生读)

师:要想补上天必须要———

生:找五彩石。

师:(课件出示女娲找五彩石的段落)自己放开声音读一读,这一部分中哪个词语最能打动你? 生:我觉得应该是“几天几夜”。

师:说一说你的理由。

生:说明了时间很长,女娲找的非常艰辛、辛苦。

生:还有一个词就是“终于”,我可以看得出来女娲忙了许多许多天,如果不用终于就感觉找了那么一会儿。

师:你很会读书,这位同学能够联系整个自然段,联系上下文去理解,非常好!

生:我找到“零零星星”,这里看到女娲找石很艰苦,因为“零零星星”说明石头是碎块,又少不好找,女娲还是坚定找石补天的想法。

师:你看见女娲这些举动,你想说什么?

生:我想对女娲说,她非常伟大!她不顾艰辛,不顾自己的生命去拯救她心爱的那些人们。

师小结:同学们,刚才我们通过抓住几个重点词语,感受到了女娲寻找五彩石的艰辛,但是女娲在找五彩石的过程中,她都遇到了哪些困难,她又是怎么克服的呢?文章并没有写出来,下面就让我们展开丰富的想象,一起去感受女娲为拯救人类做出的努力。

(课件出示,引导想象)

PPT1:女娲跑到山上,山上全是零零星星的碎块,女娲只好用手一块块的翻找, 即使手被划伤了 ,也不放弃寻找五彩石 。

师:同学们,女娲面对的困难还不止划伤手,她可能面对的是又高又陡的悬崖,当黑夜降临,野兽开始出没了,她又会遇到哪些情况呢?她又是怎么做的呢?下面请同学们拿出本子,选择其中的一项,把你想象到的写下来。

(课件出示,启发学生)

2、女娲走上一座座高山, 。

3、女娲爬山陡峭的悬崖, 。

4、当黑夜来临, 。

(先讨论,生回答自己的答案)

相信每一位同学都通过自己的想象感受到了女娲寻找五彩石的艰辛,现在就让我们带着想象走 进文章,一起去感受女娲的艰辛。(出示PPT,师生配乐朗读。)

(女娲忙了几天几夜,找到了红,黄,蓝,白四种颜色的石头,可是还缺少一种纯青石。)(朗读) 师:她历经千辛万苦,可是还差一种纯青石,有放弃过吗?

生:没有。

师:她有可能去过哪些地方?

生1:沙漠。

师:可能去过了———

生2:长江。

师:可能去过了———

生3:高山。

师:还可能去过了———

生4:还可能去过了悬崖。

师:是啊!她走遍了大江南北,踏遍了天涯海角,许多地方都留下了女娲艰辛的足迹,许多地方都留下了女娲疲惫的身影,在历经千辛万苦之后,终于———生齐:在一眼清清的泉水中找到了! 师:同学们,在找寻五彩石的过程中女娲有没有过忧郁?生齐:没有。

师:有没有过退缩?生齐:没有。

师:有没有过放弃?生齐:没有!

师:同学们,看啊,她此时在想些什么?你们能不能用其中的一组词语说一说?

(PPT课件出示三组关联词)

女娲心想:无论??都??

即使??也??

为了??一定??

师:此时此刻,你眼前出现了一位怎样的女娲?(生回答,师板书:坚强、勇敢、

不怕困难、不怕危险??)

师:同学们,在经过了千辛万苦之后五彩石终于找齐了,于是她又炼了五天五夜,(板书:炼石)自己读一读这句话。

(生自由读)

师:联系一下前面这句话,你又有什么新的感受吗?(课件出示“她忙了几天几夜

??纯青石”和“炼了五天五夜??很稠的液体”两句话)

生:她实在是太辛苦了。

生:女娲补天也很非常危险,但是为了人类她不怕,她要拯救人类。

师:是啊!同学们,这就叫责任,这就是她对全人类的爱啊!为了拯救人类,即使是付出生命也再 所不惜,这就是她坚持下的动力。看吧!同学们,这就是我们的女娲,一位坚强的女娲,一位——— (指板书)

生齐:勇敢的女娲。

师:一位———

生齐:不怕困难的女娲。

师:一位———

生齐:不怕危险的女娲。

师:同学们,女娲虽然是神,但她有着人类的情感,有着美好的品质,这也是神话的一个特点。好,石头终于炼好了,让我们一起随着女娲把天补上吧!(师引读,课件出示“女娲把它装在??被补好了”)(生齐读)

四、遐思———天边那片云霞

师:天补好了!大地上又充满了欢歌笑语,人们又过上了和乐安康的生活。据说那天边五彩的云 霞,就是女娲补天的地方。此时此刻除了看到五彩的云霞,你还看到了什么?

(课件出示一幅迎着朝霞的天空图片)

师:你看到了什么?

师:是啊。看到人们又重新过上了和乐安康的生活,她怎么能不微笑呢?

师:同学们,女娲补天的故事被一代又一代的人传颂着,她那坚强勇敢、不怕牺牲、不怕危险的精 神已经深深地融进了每个炎黄子孙的血液里,今天在课堂上她又深深地印在了每个同学的心里。课文学完了,课下大家可以把这个故事讲给你的爸爸妈妈听,让他们也去感受女娲的神奇、女娲的奉献!

女娲补天

找石坚强

女娲炼石勇敢

补石 无私奉献

??

篇二:女娲补天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这是人教版三年级第八单元的一个流传千古的神话故事。讲的是古时候女娲为了拯救处于水深火热中的人们,冒着生命危险补天的故事。赞扬了女娲的勇敢、善良的品质;不怕危险、甘于奉献的精神。本组的主要学习目标有三:一是通过朗读、讨论和复述课文等多种方式,引导学生感受古人丰富的想象;二是识写生字词,积累生动语言;三是扩展开去,引导学生阅读其它民间故事和神话传说,酌情给学生提示一些有关神话故事的知识,让学生明白它们并非现实生活的科学反映,而是过去人类科学解释世界和自然现象,以他们贫乏的生活经验为基础,借助想象和幻想把自然力和客观世界拟人化的结果。

【学情分析】

三年级的孩子,想象力丰富,对神话故事感兴趣,学习《女娲补天》是让学生了解我国古代经典的神话故事,能复述该故事,从中有所得,有所悟。

【教学目标】

1、会认5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能正确读写“轰隆隆、塌下、露出、燃烧、熊熊大火、围困、挣扎、熄灭、喷火、缺少、冶炼、液体、金光四射、云霞”等词语。

2、复述故事,积累优美生动的词语。

3、学习女娲为了拯救人类不怕危险、不怕困难、甘于奉献的精神。

【教学重点】

了解女娲为拯救人类,怎样冒着生命危险、克服重重困难把天补好的过程

【教学难点】

是在阅读中感受神话故事的神奇

【课时安排】2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会写燃、熄、炼3个生字,能正确读写“露出、燃烧、挣扎、熄灭、冶炼”等9个词语

2、理解女娲补天的原因,能按一定的线索复述故事部分内容

3、了解叠词的作用,积累词语

【教学过程】

一、看图激趣、导入新课

1、亲爱的同学们,还记得他么?(出示盘古图片)他就是盘古。你能用一个词形容形容他么?(顶天立地、力大无穷)是呀,他在中国古代神话故事中能够开天辟地,有着非常神奇的本领,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通过丰富的想象创造出来的。 (设计意图:让学生了解神话传说的特点,感受我国古代劳动人民丰富的想象力,是本文教学的目标之一。于是,在导入时,我出示了上学期学过的神话故事《盘古开天地》中的人物盘古,让学生回忆人物的特点,简短的谈话,唤起了学生对神话特点的认识,很顺利地进入了下一环节。)

2、她,大家认识么?(出示女娲图片)女娲。今天,老师就来和同学们一起学习一个和她有关的神话故事,这个故事叫做——师板书:女娲补天。 谁来读一读。请你!(女娲补天)正确。你来!(女娲补天)响亮。一起读一遍。(生齐读)

3、读了课题,你有什么疑问?

根据学生回答提炼a、女娲为什么要补天? b、女娲怎样补天?

c、女娲是谁?

二、初读感知、把握文脉

1、孩子们,读书是解决问题的好方法,现在我们就先来读读课文吧! (出示:①读准字音,难读的字圈出来多读几遍。

②把句子读通顺)

2、检查生字词:

出示词语:(第一行)塌下 熊熊大火 缺少

请个同学读读看

出示词语:(第二行 )轰隆隆 露出 挣扎

谁来读读这几个词?指名读。

预设:① “隆”这个字本来读第二声,在这个词语里变调为第一声,例如有“绿油油”、“沉甸甸”

②“露”是个多音字,还能读作——lòu,组词“露马脚”、“露馅” ③“挣”也是多音字,还能读作zhèng,组词“挣钱”、“挣脱”

全班齐读。

出示词语(第三行) 冶炼 燃烧 熄灭

A、谁来读读?指名读。

B、同学们观察变色的字,你发现了什么?(预设:1“火”字旁2形声字)

C、我们来写写这几个字吧!同学们请你们观察一下,这些字在字形上有什么特点?(预设:1“火”捺变成点1“火”写窄些,右边写宽些)

D、把手伸出来,和老师一起写第一个字“炼”。 “火”稍微窄点,尤其要注意右边的写法,笔顺是横、撇折、横折钩、点、点。

E、请同学们在写字本上,把这个字写三遍。

F、“燃”、“熄”这两个字写的时候也要注意,左窄右宽,同学们在写字本上再各写一遍。同学们写字时要注意写字姿势,三个一要做到。

然后和同桌互评。写得好的为同学画颗五角星表扬他,还不规范的帮他指出来,请他再写一遍。

3、同学们写得很认真,咱们一起来把这几个词读一读。全班齐读。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观察发现的能力,用学生的眼睛去发现这些字的结构和规律,加深理解,教师进一步地指导,反复训练,并及时少量书写,利于学生积累运用,让生字的读与写相得益彰。)

4、同学们这几个词都理解意思了么?预设:冶炼

冶炼:a用培烧、熔炼、电解、化学等方法从矿石或其它原料中取得所需要的金属。 b结合课文说说冶炼成什么?很稠的液体。

5、默读课文,借助课题说一说课文主要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指名生回答,预设:女娲补天。(原来借助课题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是个这么好的方法。)

三、品读第一段,探究“为什么”

(一)女娲补天的原因

1、下面我们就来解决同学们一开始提出的问题:女娲为什么要补天?

2、找找看课文中写女娲为什么补天的是哪些自然段。(第一自然段)

3、请同学们默读第一自然段,用喜欢的符号勾画出女娲补天的原因。 生勾画,指名汇报

4、师范读出示:不知过了多少年,一天夜里,女娲突然被一阵“轰隆隆”的巨大响声震醒了,她急忙起床,跑到外面一看,天哪,太可怕了!远远的天空塌下一大块,露出一个黑黑的大窟窿。地被震裂了,出现了一道道深沟。山冈上燃烧着熊熊大火,田野里到处是洪水。许多人被火围困在山顶上,许多人在水里挣扎。

5、我们一起来读一读女娲为什么要补天。生看大屏幕,齐读。 

(二)想象画面,感受可怕

1、读完这段话,想想你仿佛看到了怎样的景象?来谈谈你的感受。同桌间可相互交流。

2、交流反馈:

预设:a、远远的天空塌下一大块,露出一个黑黑的大窟窿。地被震裂了,出现了一道道深沟。我们脚下如此坚实的大地怎么都会被震裂了?天上塌下的那块太大了、太重了。所以文中不用掉下、落下而要用----生接说塌下,不但地被震裂了,还出现了一道道深沟,这天塌地裂的景象真——可怕!(天塌地裂)男生读。 b、山冈上燃烧着熊熊大火,田野里到处是洪水。许多人被火围困在山顶上,许多人在水里挣扎。人们在挣扎,在惨叫,大火烧到身上,火辣辣地疼,洪水淹到了脖子,透不过气来了!这水深火热的处境——可怕!(水深火热)女生读。

3、同学们发现了么,在描写天塌的情景时,文章用了这些词语(词语变红:轰隆隆、黑黑的、一道道、熊熊大火)发现这些词的特点了么?这类词叫做叠词。

4、(出示去掉叠词的句子),去掉这些词语,大家再读读看什么感觉。叠词的使用更能逼真传达出人间的惨状。

5、洪水中,火海里,有多少人家破人亡,妻离子散啊!来,咱们一起把可怕的场景读出来吧!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进行有感情朗读,让学生借助文字想象画面。在反复朗读中让学生感受到情景的可怕,在反复朗读中让学生幻化出一幅幅画面,在读中感悟的同时,训练思维。

学生在转换语言的过程中,把神话故事真正读进自己的心灵。)

(三)复述故事的第一部分

同学们,通过刚才的学习,你能用自己的话说一说女娲补天的原因吗?如果能把这些词语都用上,就更了不起了。课件出示文中的词语(轰隆隆、黑黑的、一道道、熊熊大火)指名复述。(1、真好,能用自己的话把女娲补天的原因说清楚。2、你把女娲补天的原因说具体了2、真不错,用上了老师给的这些词,把这个部分说得更生动了。)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抓住关键字词进行课文内容复述,利用评价语指导学生复述时要用自己的话,具体生动地把故事讲出来。)

四、总结

本节课,我们解决了上课时提的第一个问题——女娲为什么补天。课后请同学们找一找接下来两个问题的答案,女娲究竟是怎么补天的呢?女娲到底是谁呢?语文书中找不到答案的,同学们可以查找课外资料。

(设计意图:学生对课堂的所学进行了及时的回顾和整理,加深了记忆,而且将课堂的情感延伸到了课外,让学生带着问题走进课堂,又带着新问题走出课堂。体现了语文教学源于生活,溶于课堂,用于实践的学科特点。)

五、作业

1、抄写词语和印象深刻的句子

2、阅读更多的神话故事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指导书写其余10个生字,能用自己的话复述故事大意。

2、了解女娲为拯救人类,怎样冒着生命危险、克服重重困难把天补好的过程

3、感受我国古代劳动人民丰富的想象力,认识中华传统文化的深厚博大

【教学过程】

篇三:31女娲补天公开课教案

31、女娲补天

教学内容:

人教版语文三年级下册 31 、女娲补天

教学目标:

1、会认5个生字,正确读写“塌下、挣扎、熄灭、冶炼、金光四射”等词语。有感情朗读课文,了解女娲冒着生命危险,克服重重困难补天的过程。

2、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激发学生的表达兴趣。培养学生品读、感悟课文的能力,丰富自己的语言积累。

3、学习女娲为了拯救人类不畏艰险、甘于奉献的精神。

4、体会女娲补天精神。认识中华传统文化的深厚博大,激发学生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难点 :

重点:引导学生了解女娲补天的故事内容,激发他们阅读神话故事的兴趣,培养想象力。 设计特色:

运用多媒体手段,创设情境,通过品读、想象、描述,感受语言文字的美,拓宽学生思维,引导探究性学习,激发学生阅读神话故事的兴趣。

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女娲补天》的动画片及简单演示文稿程序) 学生预习准备:

1、熟读课文,自学生字新词。理解“挣扎”“冶炼”的意思。

2、 要求学生课前查找有关女娲造人、补天的资料。

课时安排:两课时

教学流程

第 一 课 时

一、揭题导入

1、同学们,你们爱听神话故事吗?你们都读过哪些神话故事?说说看。

2、今天,我们再来读一个神话故事。指导看图。图上是谁?她在干什么?(板题:女娲补天)这就是今天我们要学习的神话故事,一起来读一读课题。

3、看到这个课题,你有什么疑问?(女娲是谁?女娲为什么补天?女娲怎样补天???)

4、问题提得真好!女娲是谁?传说中的女娲长着蛇的身子,人的头,她见大地上没有人类,就用黄泥捏成了小人,创造了人类。她为人类的生存,不辞劳苦,不停地工作,为人类造福,创造出了一个个动人的故事。

5、女娲为什么补天?女娲怎样补天?同学们一定很想知道啊,别着急,让我们一起走进这个故事吧!

二、初读,检查生字

1、 为了更好地了解这个神话故事,老师要来检查一下你们昨天预习得怎么样?这些生字,你们自学得怎么样了?请看大屏幕,

(1)(课件出示带拼音生字)这四个词你会读吗?谁来试试?

a、指名读(重点正音“冶炼”)

b、小老师带读。(对的跟读,错的纠正)

(2)( 课件出示去掉拼音的生字 )生字的帽子去掉了,你还会读吗?

a、自由读

b、指名读(真不错,声音洪亮,字正腔圆。)

c、齐读

2、现在这些生字都跑到课文里去了,你还认得吗?请同学们快快打开课文,自由轻声读课文,想想文中哪些段落分别在讲女娲为什么补天?(第一段)怎么补天?(第三、四段)(注意:拿起书本,注意坐姿,胸离桌子一拳)

三、学习第一、二段,解决问题一

1、女娲为什么补天?其实答案在课文中了,请一个同学来读读第一段, 其他同学用横线画出描写女娲为什么补天的有关语句。

2、指名答,交流:哪些语句在写女娲为什么补天?再出示:

课件6出示语段:天哪,太可怕了!远远的天空塌下一大块,露出一个黑黑的大窟窿。地被震裂了,出现了一道道深沟。山冈上燃烧着熊熊大火,田野里到处是洪水。许多人被火围困在山顶上,许多人在水里挣扎。

(1) 天地间发生了什么可怕的事?

a、 指名说

b、 可怕吗?指名读这句话,读出可怕的场景

c、齐读

d、指导读“天哪,太可怕了!”

(2)“天塌地裂”造成什么后果呢?

a、指名说

b、课件出示熊熊大火 师述:山冈上燃烧着熊熊大火。熊熊大火会烧掉什么?可怕吗?再读读这句,指导读“天哪,太可怕了!”

c、课件出示滚滚洪水。师述:田野里到处是洪水。滚滚洪水会冲走什么?许多人无家可归,许多人在水里挣扎,可怕吗?再读读“天哪,太可怕了!”

d、(课件出示)洪水中,火海里,有多少人,家破人亡,妻离子散啊!谁来读读这几句话?读出你的担心、焦急,读出场景的可怕。

3、我们再来看看灾难之前,人们过着怎样的生活?快速找出文中的句子。 (课件出示语段)

自从女娲创造了人类,大地上到处是欢歌笑语,人们一直过着快乐幸福的生活。 ........

(1)自由读句子,思考:这时候人们的心情是怎么样的?

(2)从哪些词语感受到?

(3)齐读句子,读出人们的开心、快乐。(听你们的朗读是一种享受,你们不但读出了声,而且读出了情)

4、可是如今呢?大地上再没有?人们再也不能过着?

5、看到这些,女娲的心情会怎么样?(难过,因为人类都是她的子女,她的子民,她是人类的母亲啊!)

(课件出示:女娲难过极了!)指名读、齐读

6、女娲难过极了,她想拯救人类。自由读第二段,思考:女娲为了救人们,先做哪些事?用简洁的语言说说。(板书:求雨灭火 造船救人)

7、过渡:是呀,正因为,“天塌地裂”,人们处在水深火热之中,为了救人们,女娲先做了两件事:求雨灭火;造船救人。这样,人们是否真正脱离了危险?从哪里看出?(不久,

天火熄灭了,洪水中的人们被救上来了。可是,天上的大窟窿还在喷火。)是呀,虽然天火被熄灭了,可是天上的大窟窿还是在喷火,人们依然生活在苦难之中。

所以,女娲为了彻底拯救人们,决定怎么做?(冒着生命危险,把天补上。)

是呀,女娲发誓,一定把天补上。(板书:补天)那她又是怎么样补天的呢? 四、学习第三、四段,解决问题二:女娲是怎样补天的?

1、请同学们快速读课文第三、四自然段,用简洁的话填空:

女娲补天先 ,接着 ,最后 。 想完后,和同桌讨论一下

(女娲补天的经过可以概括为这三个词语: 课件14出示 先找五彩石一一接着炼五彩石一一最后补天空。)请在文中圈出这三个字,就是板书“找一一炼一一补”。

2、女娲是怎么找五彩石的呢?请同学们自由读读第三段。

女娲找五彩石容易吗?(不容易)请你们再读读这几句话,把你认为找五彩石不容易的词句多读几遍,好好练练,能读出她的艰辛就更好了。

3、交流:你从哪里感受到她找五彩石的不容易?重点从两个句子的读中体会,读中感悟。

(机动)A , 到山上一看,全是一些零零星星的碎块。(链接课件32、33)

a 你从“零零星星”体会到什么?(看出找五彩石很艰难)

b 读一读

B,她忙了几天几夜,找到了红、黄、蓝、白四种颜色的石头,还缺少一种纯青石。(链接课件34、35)

a 从这句话,你感受到了什么?为什么?(看出找五彩石很艰难。)

师:你很会读书思考,透过字面看到了里面的东西。

b 指名读,(从你的朗读中,我也感受到了女娲的辛苦不容易。)

c “几天几夜”显屏 你为什么要突出这个词语?(“几天几夜”不是“一天一天”,说明她找五彩石的不容易)

C,于是,她又找啊找啊,终于在一眼清清的泉水中找到了。(链接课件36、37) a 指名读,为什么突出“找啊找啊,终于”这两个词?谁知道?

(我从“找啊找啊”“终于”这个词看出寻找五彩石很艰难。)

b 对呀!学着他的样子一起来齐读。

c 同学们,女娲为了寻找纯青石历尽千辛万苦,我们想象一下,女娲在寻找纯青石时,可能会遇到哪些困难呢?

d 同学们想象了女娲可能遇到的困难,现在再读这个句子,相信你肯定会读得更好 指名1-2人(个人读,齐读)

3、女娲历尽千辛万苦终于找齐了五彩石,她是怎么炼石、补天的呢?

(1)课件16出示 请同学们默读第四段,想想这段共几句话?哪些句子在写“炼石”?哪些句子在写“补天”?用圆圈圈出描写女娲炼石、补天的动词。

(2)交流,课件17出示,

五彩石找齐了,女娲在地上挖个圆坑,把五彩石放在里面,用神火进行冶炼。炼了五天五夜,五彩石化成了很稠的液体。女娲把它装在一个大盆里,端到天边,对准那个大黑窟窿,往上一泼,只见金光四射,大窟窿立刻被补好了。

(3)这段写了“炼石”“补天”两个部分,你喜欢哪个部分?为什么?

(我喜欢“炼石”这部分,因为它表现了女娲炼五彩石的艰辛)

(4)还有喜欢别的部分吗?你为什么喜欢这部分?(因为我从这几个动词,体会出女娲很了不起,这看似轻松的动作却是常人不能做到的,这就体现了女娲具有神力。)

(5)谁来读描写女娲补天时的句子链接课件34:“女娲把它装在一个大盆里,端到天边,对准那个大黑窟窿,往上一泼……”

(6)女娲往上一泼,天空出现了什么变化?课件35、36出示“金光四射”图

(7)太神奇了,谁来读读?链接课件37出示女娲把它装在一个大盆里,端到天边,对准那个大黑窟窿,往上一泼,只见金光四射,大窟窿立刻被补好了。(指名读、齐读)

4、女娲补天的地方,人们经常可以看到天边有什么出现?

(板书:五彩云霞)出示课件19-23五彩云霞图片

5、五彩云霞太漂亮了,原先天塌地裂,经过女娲补天,那地方变成了五彩云霞,人们又过上了快乐幸福的生活。此时此刻,你想对女娲说些什么?

(女娲,你真是一个善良的人,勇敢的人。女娲,你真神奇!真了不起!)

板书“了不起”完成板书

五、回归整体,歌颂升华

(课件24出示女娲图)(音乐:神话伴奏)这个神话故事展示了一个神奇的女娲,一个了不起的女娲。


女娲补天教学设计》由:免费论文网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
链接地址:http://www.csmayi.cn/show/83932.html
转载请保留,谢谢!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