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写论文?写好论文?免费论文网提供各类免费论文写作素材!
当前位置:免费论文网 > 范文百科 > 存在主义哲学

存在主义哲学

来源:免费论文网 | 时间:2016-11-01 15:10:10 | 移动端:存在主义哲学

篇一:海德格尔的存在主义哲学

海德格尔的存在主义哲学

一、 海德格尔哲学产生的背景

1、 一个悖论/哲学难题:(1)、存在者必须通过存在来解释:存在是存在者的根据,不理解

存在,就不可能真正地理解存在者;另一方面,存在本身又是看不见、摸不着的。

(2)、存在又必须通过存在者来阐明(即存在是存在者的存在,一切存在者都是存在的显现与见证)

2、对这个哲学难题的历史解决:从柏拉图开始,西方哲学完成了一大转变——从追问存在变成了追问“本体”,直观的“逻各斯”变成了理性的逻辑,“思”也就变成了“思想”,“存在论”也就变成了“本体论”。

(1)、赫拉克利特的“逻各斯”源于《荷马史诗》的《奥德赛》,意为“集聚”。所谓存在就是从自身出发向着自身的集聚,犹如一团日新月异、永恒燃烧着的大火,在这团燃烧着的大火中,生与死、光与暗、上升与下降达到同一。故“火是万物之始基”。

(2)、巴门尼德的思:思不等于我们今天所说的思想,思想只是从思中派生出来的一种方式。在“思”中,没有思想的主体,也没有思想的客体,“思”是“主体”、“客体”乃至“思维活动”得以成立的根据。这样,存在根本就不是与思想对立的“实在”,而是与思同一。故产生了哲学史上的著名命题:“思与在是同一的”。

(3)在本体论战场上,几千年来,各家各派杀得难解难分,大家都要找出那个作为各种各样的“什么”背后的“根据”,都宣称惟有自己的哲学才真正失找到它。殊不知,这个根据,本体一经说出,仍然成为一个新的“什么”,也就是说,无论中世纪的“共相”与“个别”;近代的“物质”与“心灵”,都是一种什么,即一种不同的“存在者”而已,存在仍在空旷的野地里流浪,他呼唤的声音越来越弱,渐渐被人遗忘。

3、这个哲学魔圈的解决关键在于它超出和打破了知性逻辑所划地的界限,故批判的武器有这里失去了它原有的效用。问题在于对武器本身进行批判。

马克思:新问题的提法已包含了问题的解决。

我们来看海德格尔是怎样解决的?

二、 亲在/此在

存在总是存在者的存在,于是存在进入了时间,或者说存在干脆摆脱不了时间。但是,存在者形形色色,“存在的意义”应当通过哪一种存在者身上来被破解呢?存在的展开究竟选择哪一种存在者作为出发点呢?随意的吗?

1、作为出发点的存在者应当是这样一种存在者:对它来说,首要的是作为存在,而不是仅仅作为存在者,换言之,它不是为了成为什么东西而存在,而是“为存在本身而存在”。人作为存在问题的发问者,就是这样的存在者,亲在/此在。

2、亲在/此在这种存在者与其他存在者不同之处:

(1)、亲在就是不断地亲临存在,在它的存在中,至关重要的是这个存在本身。

(2)、亲在不仅仅是生存者的亲在,而且总是从它的生存来领会自己本身,即它还能自问自己的存在。

(3)、科学的目的在于探究各种各样的存在者的规律,但科学作为人的活动都是亲在的存在方式。即其他一切以非亲在的存在者为课题的存在论都依赖于亲在自身的状态结构为根基并得以说明的。即询问一般存在意义的问题也就首先成了询问亲在的存在,也就是询问生存的意义问题。

3、另一个难题:亲在是什么?也就是问“人”是什么?归根到底是问“我”是什么?我们马上又遇到一个再清楚不过又糊涂的问题。

当年笛卡尔用“普遍怀疑”的利刃横扫一切时最终也未能突破“我”这道防线。

两种存在:“我”——大写的“人”;大写的“世界”。

两者都是存在,那么,有没有不同?有何不同?凭什么不同?这就是哲学史上长期说不清、道不明的老问题:我们如何能证明我们之外的世界的客观实在性?

(1)、笛卡尔:从毋须怀疑的“我思”出发,通过上帝的存在保证了客观物质世界的存在,从而建立了心物二元论的哲学世界观。

(2)、洛克:从认识论的白板说也发,通过我的感觉内容的客观性质推论出作为其来源的客观物质世界的存在。

(3)、贝克莱则相反:从“我”的感觉的主观性、相对性出发,通过洛克理论的内在矛盾揭露,推演出所谓的物质世界并不存在,只不过是“感觉的复合”这般极端唯我论的结论。

(4)、休谟:在经验论道路上走得最远,他从彻底的经验论和彻底的无神论立场出发指出,既然一切知识都是从感觉经验发源的,人就不可能超出感觉经验的范围,因此,对在我的经验之外有无一个客观世界的问题,我们只能不置可否——持怀疑的态度。

这样,哲学的知识与常识发生了激烈的冲突,从小到大,常识告诉我们,在“我”之外有一个世界客观存在着的外部世界。可哲学告诉我这个客观世界是幻想、只是我的感觉、我的观念。理性难道这般无能。这简直是“哲学”和一般人类理性的耻辱。

(5)、康德:我从我的感觉意识出发并不预先假定有一个外部世界存在,我感觉到什么呢?

我感觉到我的感觉、意识在一刻不停地流动,这并不涉及以往引起争议的关于感觉内容的问题。所以一切人都是可以接受的。

但不停地流动意味着有不动的东西作为参照系与之相应,既然在感觉、意识之内所能发与的都是“流变”,那么,“不动”的就一定在感觉、经验之外了,感觉、经验之外的“不动”东西就是自在之物(nothing)。虽然我们不可能具体地、真实地说出它的内容,但我们起码知道它在我们感觉、经验之外独立存在着。

评价:当康德设定主观感觉的“流动性”与内在性时,已经同时隐含着设定某种“不动性”和“外在性”的东西,也就是说,康德先设定了外部世界的存在,然后再去证明它的存在。问题依然存在,症结究竟在何处呢?

尽管笛卡尔、洛克、休谟、康德等人的结论不一致,但他们都持有一个共同的立场:就是笛卡尔创立的“我思”立场。笛卡尔把思维着的我作为整个形而上学之树的根基,而没有再深入一步地去分析这个“思着的我”。

预先设定一个无世界的“主体”,然后再为这样一个“主体”担保或否定一个外在于它的世界。这种做法本身就是值得怀疑的。

那么,“我思”是什么呢?总是“我思某物”,“思”统括了“物”和“我”,先有“思”,然后才分得出“物”和“我”来。

(6)、海德格尔:“我思”是“我在”的一种方式,“我在”总有一种指向性,也就是说,说到“我”,总已经“什么”。从来没有一个孤立的、脱离世界的我,我就是亲在,就是在世界中在,“在”是第一位的,然后才分得出在世界中存在的“我”和“世界”。离开了“世界”,我不复存在。

由此可见,所谓大写的“我”与“大写的世界”本非两个东西,而是无分彼此,“吾心即是宇宙,宇宙即是吾心”。哲学的耻辱并不 于我们至今尚未完成对外部世界存在的证明,事情的本来面目是:我们正一而再、再而三地长期地期待着、尚试着这些证明。

三、操心

1、操心的含义(现身情态)

此在就是“如此这般地在世界中在”,人生在世本为“操心”(Sorge),这也是人之为人的本质规定性。人若如木石一般悠悠,则何烦之有,何心之操?关于人的起源的神话:很久以前,“操心”女神在河边看见一片黏土。她若有所思地从中取出一块,将之塑造成形。当她思量这自己选就的玩意之际,朱庇特神走过来了。“操心”女神请求朱庇特给予赐于灵气。然而,在组之命名时,两位天神+地神发生了争执,三位天神请家神裁决:朱庇特神赋予了灵气,在他死后得到他的灵魂;地神提供了身体,在他死后取回他的躯体;“操心”女神既然第一个造出了他,那么就在他活着时占有他。故只要人活着,他就得操心。

前面我们讲了,“此在”不是一个“主体”,而是包含了“主体”和“世界”的“在世”。“此在”在世本为操心,那么,也就无所谓“操心”的主体和客体。这就是说,操心不是心理学意义上的人的活动,不可以问“谁”操心,操心“什么”。“操心”就是“操心”,它是一种不知其来、不晓何往的纯情绪状态。这种操心首先不是人生在世的具体过程中为某个确定的事情“操持”,也不是为某个确定的个人的“操劳”,而是为人生在世的整体本身操心。看上去什么也不“操”是“全无”状态,实际上什么也不“操”方能什么都“操”,是“全有”。海德格尔认为,这种操心状态是人生在世的基本状态和原始状态,因此也是最实际的状态。这种状态弥漫着一种情绪:一种真正的“无聊”(Langeweile)。这种“无聊”并不具有消极意义,而是一种深刻的“无聊”。例:“虚无”并不仅仅具有消极意义。

正是在这种“无聊”的情绪中,在世本身显现出它自身的真容。因此,人生在世之为操心的第一个规定性就是“现身情态”(Befindlichkeit)。

2、 筹划/领会

作为操心的此在在世处于“无”的状态中,但它决不安于这种状态。它在自身中蕴涵一种从“无”到“有”的冲动。操心的这种情形称之为“筹划”(Entwurf)。筹划是可能层次上的事情,是自由的真正体现,它是“能存在”。例:生命、爱情需要“承诺”;筹划未来。 筹划作为自由,不是人的“事务”,而是一种存在论上的规定性。也就是说,人生在世,不得不筹划,不得不自由。萨特:“人是被罚为自由的”。

从另一个角度讲,操心的筹划性质又可以称之为“领会”(Verstehen),“领会”不是认识论上的操作,而是我们生存的基本方式,“领会”体现我们能存在,是我们筹划意义、筹划我们存在方式的过程。领会对象其实不是对象,而是领会者自己。领会的过程是世界自我展

开的过程,而不是主体认识客体的过程。当然,除了原始的存在论意义上的领会外,也可以有认识论意义上的技术性的理解。这时,方法认统治可以用上派场了。正是由于人生在世的这一领会性质,人的具体认识才成为可能。例:问题的解决关键在于领会问题的性质。 例:东西哲学两个智慧巨人平等地对话和会通,是当代哲学的最大任务,是为了拯救人类文明。

例:真正听音乐——我们完全忘我地进入音乐展开的世界,完全与之融入一体。陶渊明:“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恰好是对这种状态的描述。反例:象解剖尸体一样来解剖音乐。

3、 沉沦

要筹划,要选择,就不能仅仅停留在“是”的领域,必须从“是”进入到“是什么”。这一过程也就是从“存在”进入到“存在者”,从“无”到“有”、从“可能性”到“现实性”的过程。(科学的眼光)而从哲学的眼光一来看,这一过程恰好是此在在世的日常状态。海德格尔称之为“沉沦”(Verfallen)。注意:这里的沉沦绝不是道德谴责的意义,而是此在不得不然。因此,海德格又称之为人生在世为“被抛状态”(Geworfenheit).

(1)、操持与操劳

在沉沦的状态中,此在在世作为操心有两种方式被揭示:在“我”与“物”的关系上表现为“操持”;在“我”与“他人”的关系上,表现为“操劳”。

(2)、现成物与上手物

在操持烦忙与万物打交道中,人们对“物”有两种不同的态度:当作物体来看待,是“现成物”,即是已具有某种固定不变特质的东西;当作“用具”,称之为“上手物”,即正在运用着的东西。前者是一个“死东西”,后者才是一处“活东西”。从前者,我们只能看到它在我们眼前表现出的那个样子;而从后者,我们能“看出”一个世界。

例:海德格尔在《林中路》对凡·高作品为例来讨论艺术品的存在根据。物在艺术品中的出现意味着什么?比如凡·高画中的那双农民鞋意味着什么?它既不是我们概念思考的对象,也不是我们可以拿下来穿用的实际器具,那么,在此情况下,它有怎样的意义呢?从凡·高的画上,我们甚至无法辨认这双鞋是放在什么地方的,除了一个不确定的空间外,这双鞋的用处和所属只能归于无??只是一双农鞋,再无别的,然而——从鞋具磨损的内部那黑洞上的敞口中,凝聚着劳动步履的艰辛,聚积着那寒风陡峭中迈动在一望无际的永远单调的田垅上的步履的坚韧与滞缓。在这鞋具里,回响着大地无声的召唤,显示着大地对成熟的馈赠,表征着大地在空闲的荒芜田野里朦胧的双眼。这器具,浸透着对面包的稳靠性和无怨

篇二:存在主义是一个哲学非理性思潮

存在主义是一个哲学非理性思潮,存在主义的思想渊源主要来自于索伦·克尔凯郭尔的神秘主义、尼采的唯意志主义、胡塞尔的现象学等。存在主义的主要创始人是海德格尔,将存在主义发扬光大的是萨特。其哲学主张包括存在先于本质,存在是偶然的荒诞的,人生是场悲剧。其中它讨论了自由与责任的关系,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对比理性主义思潮,存在主义这一非理性思潮恐怕就会遭受不少非议。在不少人心中都有一种感觉,情感和理智相冲突时,人们往往选择后者,避开前者。而理智往往被我们用理性代替,是否理性就能解决一切,就该是合乎真理的呢。笛卡尔的主客二元对立对我们影响深远,并以我思故我在肯定理性的主体能力,后来经验主义者伯克莱,休谟不断质疑修正,康德三部批判著作将理性进行了无情的批判,乃至后来马克思、韦伯等人,哲学传统几乎要完全瓦解。后来胡塞尔重要弟子海德格尔提出了与笛卡尔完全相反的理论,“我在故我思”,认为哲学不该从“知识”入手,而该从“此在”入手,此在不只涵盖传统理性,他是全人,是有情感、有时间、有历史的主体。 从此哲学界封闭性的本体论研究不再囿限于人的理性。新的认识论肯定想像、潜意识、原型、挑战、希望、信仰、同情、抉择以及意志。 (这也是非意识流小说兴起发展的重要原因)

在前不久我看的一本《心理学和人类困境》书,是由著名心理学家罗洛·梅的数篇论文和演讲稿辑录而成。其中就谈到到现代人普遍存在的焦虑感,过去我们用理性极力回避它,而我们的心理学家在阐述中提出最好的治疗是直面焦虑,焦虑往往是人进步的动力。笛卡尔将情感和理性分开,越来越影响许多人的选择,逃避那些不确定的情感因素,如我们直觉意识等,而分化出合理的理性。实际上我们的理性理论,真实存在必将有感情渗入。罗素在他的《西方哲学史》首篇提出,人类的很多成就往往带着某种沉醉的成分,这种沉醉成分就是激情和人的无意识等不确定情感。存在主义正是将曾经哲学封闭本体论的研究拓宽。

存在主义强调个人自由选择,人被丢在自由的真空中,打出生那天起人注定要受自由之苦,他要抛开一切传统习俗的束缚做出种种选择,因为只有自为的选择才能感受到存在,人在行使选择权利同时,也为自己的选择承担责任。这种理论就像把人变为一张白纸,图案得由你来画。存在主义诞生于第一次世界战争后,人类体验到科技,权利带来无限文明,以及包容一切的宗教信仰结构的瓦解,人们感觉自己无家可归,是人类社会的外人,极力寻找归宿感,迫切需要一套理论来化解自己异化的感觉。

当人们感受到自己如白纸一样,并预料到涂上颜料后的情景时,人们或许就会更谨慎的作出选择,调整前进的步伐。虽然存在主义强调存在先于本质,不但不是对意义的轻视反而更加在意,轻视的是不加思索的传统意义。因此我想所谓文学上的局外人,零余者,实在不少是对意义特别在意的人,但他们找不到生的意义,传统的约定俗成的章程赶着他们往前走,他们感觉不到自为的选择,也就是自我的存在,如行尸走肉。这也反映存在主义其引起的弊端,过分在乎自由选择而导致的悬浮感。在龙应台的文章《我离世界有多远》也可见到这点,她说“存在主义彷徨为我们青涩的迷茫找到了一个气质相配的解释:人除了必须是他自己之外,其余什么都不是;人孤独的被弃臵在这个世界,处于无穷无尽的责任当中,没有任何援助,人除了建立自己之外,没有别的目的;人除了在此世上锻造自己之外,也没有别的宿命。除非人首先理解这些,否则人不能做什么。”我想从这段文字,我们可以得到两点,存在主义的任务是让我们建立我们自己,即我们的目的,这指向未来;另外我们寻找我们的归宿,即我们的根,这指向过去,我们的存在即在未来和过去的时空中。

我有很长段时间在存在主义的理论中走不出来,要自己做选择,得去客观了解你存在的世界,自己和周围的一切,而且需要常常保持怀疑。你对任何条规不假思索的接受就是对自我选择的背叛,把自己等同于物。大家知道,人最本质的属性是人会思维,人是唯一能意识到自己存在的生物。可是我改变太快,今日的我推翻昨日的我,没有人与我说话,落寞之霜使我发颤,我究竟想在高处寻找些什么。其实这样的怀疑不确定,让我对世界包括自身充满着好奇,但同时使我的选择毫无章法,好象一只没有航向的扁舟。存在主义自由选择空间很大,我得给它建立意义,我得建立自己的文化,让小船不再迷茫,做一座孤岛也好,毕竟有自己的坚持。

我个人较喜欢那些不太激昂拥有丰富心灵美好人格魅力的智者,他们的生活总是那样祥和宁静,从他们的文字中我们往往可以得到安抚和启示,那些朴素的文字总是那么缓缓的流入我们的心坎里。在美国作家阿尔.博姆《相约星期二》中,我们看到那个饱含深情注视着谈话者的莫里教授,他是本书作者的大学老师,此书是莫里临终前给学生上的人生最后十四堂课的记录。他在论爱的永恒这一章节时,提到“在大问题上——如何思想,如何评判——你必须自己选择,你不能让任何一个人——或任何一个社会——来替你作出决定”打破折号的地方是教授说话呼吸十分艰难的停顿。他同时告诉我们也不是处处做抉择,比如一些交通规则等人类共同达成的协议。他还提到”我们应该看到自己的潜能,让自己尽量去适应各种发展和变化“从中我想可以提取部分信息,选择可以因事情而定,除了我们自己为自己选择,我们还需要去适应社会已经形成的某些好的选择。其实我想我们产生的许多虚无感,荒谬怪诞意味是可以通过我们人与人间交流达成更多共同选择而得到消除的,当与社会认同和自我认同更多重合时,人的归宿感会更强,建立自己将更有信心。

篇三:萨特的存在主义哲学思想

萨特的存在主义哲学思想(2008-05-01 02:02:22)

标签:哲学思想 萨特

萨特的存在主义哲学思想大致有三点:

(1)“存在先于本质”。在萨特看来,人像一粒种子偶然地飘落到这个世界上,没有任何本质可言,只有存在着,要想确立自己的本质必须通过自己的行动来证明。人不是别的东西,而仅仅是他自己行动的结果。

(2)“自由选择”。上帝死了,人在这个世界上是自由的,人的行动选择是自由的。这是因为人的选择既没有任何先天模式,没有上帝的指导,也不能凭借别人的判断,人是自己行动的惟一指令者,但是人应该为自己的行为负责。

(3)“世界是荒诞的”。人偶然地来到了这个世界上,面对着瞬息万变、没有锂性、没有秩序、纯粹偶然的、混乱的、不合理的客观外界,人感到处处受到限制、阻碍。在这茫茫的世界里人无法左右自己的命运,人只有感到恶心、呕吐。

1、“自在”与“自为”

萨特认为哲学的基本问题是存在问题,并将存在区分为自在的存在和自为的存在两种。想要理解萨特的存在主义,必须首先弄清这两个概念的涵义。

所谓“自在的存在”,是指超出意识之外的东西,相当于一般所说的事物和人的未知之根源与本质,这种本质是“超现象的”,掩蔽在深处的东西。它永远、绝对地存在,但却是偶然的,没有必然性,无法真正认识。因此它是一个异己的、荒诞的、令人厌恶的世界。

所谓“自为的存在”就是指人的主观意识。它是真正的存在,同时却又是一种虚无。因为它是自由的,不确定的。它永远不是什么东西,它总要成为什么东西。因此它使“现在”永远成为对自我的否定和不满足,就此成为虚无。

自在的存在和自为的存在在性质上是相对立的,但二者又是统一的。一方面自为的存在不能离开自在独立地存在,没有自在的自为将流于抽象,就像没有音高和音色的声音一样不能存在。另一方面,自在的在仅仅是,至于是什么,这是自为或意识所赋予的。如果没有自为的出现,自在就只是一种毫无意义、毫无价值、本身不含有任何区别的浑然一体的东西。自在只有依赖人的意识才能得以说明,才能成为有意义的真实性的存在。

2、存在先于本质

萨特即是把纯粹的主观性,即自为,当作人的基本存在;把它作为哲学的出发点,并由此推导出外部客观世界的存在。因此“人的存在”或者说“纯粹主观性”被当作了宇宙间一切事物的基础和本原。人的存在被认为是第一性的。基于此,对于人的存在及本质问题,萨特一反“本质先于存在”的传统观念,提出了“存在先于本质”的观点。

所谓“存在”是指“人的实在”或“自我”。即个人的主观性。所谓“本质”是指人按照自己的意志在行动中造成他自身的规定性。存在先于本质这个命题的基本意思是:人最初只是作为一种纯粹的主观性而存在,人的本质,人的各种特征都是后来由主观性自行选择和造就

的。所以说,世间并无人类本性,因为世间并无设定人类本性的上帝。人,不外是由自己造成的东西。物则不同,它们不能选择和造就自己的本质。物的本质是由人的意志所给予的,是人按照自己的需要、目的,通过意识的作用,使之具有某种意义和价值,也就是使它具有本质,然后才作为某物而出现在世界上。显然某物出现之前,它的本质已先存在于人的意识之中了。所以物是本质先于存在的。这样人和物便截然区别开来,从而肯定了人的价值和尊严,强调了人的主观能动性,强调了人的地位和作用,激发人们采取积极的行动,去创造自己的本质。因此萨特的存在主义事实上是一种行动哲学。

3、自由理论

萨特认为自为是绝对自由的,不受任何东西,包括自身的束缚,它不断否定、创造着自己,发展着自己,正因为人是完全自由地造就他自己,人从根本上说就是自由的。同时人的自由亦先于人的本质,人并不是首先存在以便后来成为自由的,人的存在和他“是自由的”这两者之间没有区别。但是萨特所说的自由并不意味着达到目的和是否成功,而只意味着选择的自主。只要可以选择,即是自由,甚至不选择,也是一种选择,即选择了不选择,也是自由。在萨特看来,人的绝对自由只是说明人被抛入尘世是孤立无依的。因为什么也决定不了他。他就只得自己决定自己,自己选择,自己造就自己。人的一生也就是一个不断选择的计划,不断地自由选择,创造着自己的本质,不断地向着未来的道路自我造就自己。

4、责任与人道主义

萨特分析了人之所以被判定为自由的原因:第一,上帝不存在,没有天赐的戒律可以依据。个人无依无靠,必须自己去探索和选择;第二,没有先验的、普遍的人性,因而也就没有一种普遍的伦理学指示你该如何做,你的意志是绝对自主的,可以在各种可能性中进行选择;第三,世界是荒诞的,无所谓必然性,没有客观的必然性能束缚自我的自由选择。既然如此,那么还有什么能够为个人提供普遍的价值标准呢?没有。人的一切行为准则,一切是非善恶的区分都是由个人自己确定、自由选择的,没有什么客观的伦理道德规范和准则。但是萨特认为,人既然是绝对自由的,那么,不管发生什么情况,每个人必须对自己的选择、行动和价值承担全部责任。此外,在现实世界中人的存在不是孤立的、纯粹的,而总是处于某种境况之中。通过某个人的选择,他牵连到全人类。这就是说,我们不仅对自己负责,而且要对一切人负责,这就是人的意义和价值。在这里,萨特把存在主义变成了一种人道主义。


存在主义哲学》由:免费论文网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
链接地址:http://www.csmayi.cn/show/86286.html
转载请保留,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