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写论文?写好论文?免费论文网提供各类免费论文写作素材!
当前位置:免费论文网 > 范文百科 > 课题采用的研究方法

课题采用的研究方法

来源:免费论文网 | 时间:2016-11-05 14:39:07 | 移动端:课题采用的研究方法

篇一:课题研究的主要方法

二、调查法 :

同样是为了了解事实情况,分析事实情况,得出结论,证实某种问题,以便改进工作(包括改进研究方法)或形成新的研究课题。

包括问卷调查、访问调查等。了解事实情况、分析情况、认真研究,得出结论,寻找解决办法或进一步研究的方案。

举例说明调查法的操作过程: 抽样调查的主要步骤大致分为如下步骤:

1.确定调查的目的(确定问题,形成假说;通过调查验证假说,使问题明确化,得出结论)。

2.确定抽样总体。要从中进行抽样的总体应与要得到信息的总体(目标总体)一致。从样本得出的结论适用于被抽样总体,超出这个范围结论的适用程度取决于被抽样总体与目标总体的差异程度。

3.确定待收集的数据。一般只收集与调查目的有关的数据,过长的调查表会降低回答的质量。

4.选择抽样方法。这时总体中的哪种单位作为个体基本上可定下来。

5.编制抽样框。如学校名录、学生花名册等。

6.确定需要的精确度。因抽样调查是要由样本推断总体,会带有某些不确定性。一般是对相对误差或绝对误差作出概率水平上的要求。

7.估计样本容量,估计费用。

8.抽样试验,在小范围内试填一下调查表,做些必要的改进。

9.实地调查工作的组织。按抽样方案进行调查。对收回的调查表的质量及时进行检查。对不回答的表要有处理方案。

10.根据所用的抽样方法进行数据分析。

11.可对同样的数据采用其它的分析方法,以作比较。

12.写出调查报告。留存有关总体的信息,它们可能对将来的抽样起指导作用。

对于教育现象,有时难于进行严格意义上的概率抽样,可以考虑采用下列方法抽样:从总体中选出若干有代表性的大单位(群),在群内进行概率抽样;从一个小总体中选出接近于研究者对总体平均数的印象的那些个体;样本限于总体中易于取到的部分;样本是随便选取的;样本由自愿被调查的人员组成;等等。但对这样得到的样本要选择适当的数据分析方法,对结论也要慎重,应充分利用

其它信息进行核查、确认。在教育现象的研究中,研究者的智恝、经验和抽样技术的有机结合,是获取好样本的关键。

五、文献法:

分类阅读有关文献(包括文字、图形、符号、声频、视频等具有一定历史价值、理论价值和资料价值的材料),得出一般性结论或者发现问题,寻找新的思路。

文献按内容性质分,有零次文献、一次文献、二次文献和三次文献。零次文献是未经发表和有意识处理的最原始的资料。一次文献指直接记录事件经过、研究成果、新知识、新技术的专著、论文、调查报告等文献。二次文献是指对一次文献进行加工整理,包括著录其文献特征、摘录其内容要点,并按照一定方法编排成系统的便于查找的文献。三次文献是指工具书和在二次文献的基础上,又对众多一次文献的综合研究结果

六、个案研究法:

个案研究法就是对单一的研究对象进行深人而具体研究的方法。个案研究的对象可以是个人,也可以是个别团体或机构。前者如对一个或少数几个优生或差生进行个案分析,后者如对某先进班级或学校进行个案研究。个案研究一般对研究对象的一些典型特征作全面、深入的考察和分析,也就是所谓“解剖麻雀”的方法。

个案研究中,原始的资料积累是非常重要的。同时个案研究不仅停留在对个案的研究和认识的水平上,而且需要认识教育与发展之间的因果关系,提出一些积极的教育对策,以改革教育教学方法。也可能通过对某个案的研究而形成假说,进而产生新的研究课题或教改实验。

观察或追踪一个人、几个人、一个团体、一节课??的过程,时间可长可短,依需要而定,进行分析概括,透过现象看本质,得出规律性的结论,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个案研究的对象少,研究规模也较小;同时个案研究一般都是在没有控制的自然状态中进行的,也不要在一段时间内突击完成。所以,个案研究就特别适合教师的研究。教师可以抓住一两个典型的学生或一类学生,结合教学、教育工作实践进行研究。对于每一个教育实践工作者来说,总可以在班上找到研究对象,而且也不需要什么特殊的处理,不影响正常的教育活动)。

[b]文献研究法[/b]

文献研究是从事教育科学研究的基础,可以避免不必要的重复劳动。大量的文献信息,是教育科学研究的理论依据。

文献研究中查阅文献应把握的限度:①是否已经找到了本领域的、频繁为其他研究者引用的“三”份关键文献或者“三”个“重要作者”?②所找到的文献是否已经显示出“三”个不同的意见和立场,是否找到了正方和反方以及具有综述研究性质的关键文献?③所找到的文献是否已经显示出“三”个不同的研究阶段,后面的阶段在哪些方面超过或遗忘了前面的研究?

[B]调查研究法[/B]

调查研究是研究者采用问卷、访谈、观察、测量等方式对现状进行了解,对事实进行考察,对材料进行收集,从而对教育问题、教育现象进行探讨的研究方法。调查研究包含两层意思,一是调查,指运用观察、询问、测量等方式收集事实和数据,这是一种感性的认识活动;二是研究,指通过对事实资料进行思维加工,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活动。

进行问卷调查的步骤主要是:明确调查目的(从目的出发,估计可能的阻碍因素和要注意的相关问题)→确定问卷内容(个人基本资料、态度问题、行为问题)→编制问卷(拟定问卷题目、问卷题目数量控制、回答问卷时间控制)→问卷的试用与修改→问卷的发放与回收

虽然早已知道日本人对动漫的喜爱,但真正到了日本后,笔者还是为日本无处不在的动漫元素所触动。对于日本人,漫画的作用早已超出娱乐的范畴。不用去宫崎骏工作室的所在地三鹰,也不必专门去集中了大量动漫产品商店的秋叶原,你只需在大街上、地铁里就能感受到这一点。

日本地铁里贴的挂的各式广告,串起来好像一本漫画书。就连消防局大门上的防火海报,也是一幅卡通画,甚至连大量的教学材料、某个新法令的阐释,也常常用易于理解的动漫来完成。

日本战后的一代是动漫儿童

在很多日本人心中,都有一个和他们单调沉闷的现实世界格格不入的动漫空间。有人把漫画比作日本人减轻生活工作压力的麻醉剂。在车上看漫画的日本人,的确有些像找空抽上一口大烟的瘾君子,上车的时候买一本漫画开始过瘾,到站的时候便从那个虚幻的世界里定神醒来,伸伸懒腰把漫画书往垃圾箱里一扔,又变成了循规蹈矩、道貌岸然的职业人士。

笔者曾经向日本姬路大学比较文化学者土屋龙太先生询问过日本人如此痴爱漫画的原因。土屋先生的解释很有意思,“在美国,上世纪60年代有一批电视儿童,我们日本人战后的那一代啊,是动漫儿童”。在二战结束之前,日本也有少量的漫画,但影响不大。现代意义的日本漫画在二战后才真正兴起。1945年日本向盟军投降,麦克阿瑟来了,带来了美国大兵,也带来了米老鼠漫画和好莱坞电影。

这些漫画和电影在日本深受欢迎。很多人可能没有意识到,今天的日本虽然是发达国家,但战败后直到上世纪50年代,日本却是一个废墟上兴起的“发展中国家”。在沉重的生活负担下,卡通和好莱坞商业电影给当时的日本人带来了极大的精神安慰。不过,它们毕竟都是舶来品,于是,日本人按照自己的口味对之加以改造。可以说,日本的动漫是西方文化和日本文化相互碰撞后生下的“混血儿”,日本也凭借这个“混血儿”开始在世界市场上收获自己的成果。

动漫成为日本第三大产业

据业内人士统计,动漫已是日本第三大产业,年营业额达230万亿日元。据日本贸易振兴会2004年公布的数据,销往美国的日本动画片以及相关产品的总收入为43.59亿美元,是日本出口到美国的钢铁总收入的4倍。

看看下面一组数字就知道这样的成就从何而来了:日本一年的出版物大约60亿册,其中漫画期刊和单行本就占到21亿,超过30%,而如果单单计算销售出去的数量,则占到总数的50%以上。全日本今天拥有430多家动漫制作会社和不计其数的自由动漫制作人,电影院年上映动漫大片80余部,电视台年播出动漫4000多部集。

据日本三菱研究所调查,有87%的日本人喜欢漫画、84%的人拥有与漫画人物形象相关的物品,动漫迷组织的动漫俱乐部多达数百,并定期发行会刊。在海外,日本动漫同样势头猛烈:据初步统计,目前全球播放的动画节目约有60%是日本制作的,世界上有68个国家播放日本电视动画、40个国家上映其动画电影,许多日本动漫形象成为各国观众耳熟能详的明星人物。

实行完全的市场筛选机制

和战后许多产业一样,日本动漫的崛起,离不开工业化、产业化的功劳。

笔者曾向在日本动漫圈内工作的朋友提出,希望采访一个动漫公司从初稿到成品“全流程”的生产程序,这位朋友笑称“这完全不可能”,因为日本动漫产业链的生存模式产销分离,由市场的淘汰筛选机制规避动漫产业的风险。动漫故事连载受欢迎后出单行本;单行本热卖后进入影视制作的阶段;同时,与该动漫相关的各种周边产业也一起上马,启动铺天盖地的宣传推广。

正因产销分离,不同的动漫角色会有两重天般的命运,有的没过多久就“夭折”,有些却会像《名侦探柯南》里的主人公一般十几年如一日地连载下去。只要观众爱看,影视公司和出版社就会想尽一切办法,鼓励作者一直创作下去,反之则立即淘汰。

产销分离使得许多制作公司和独立创作人不敢在资金上过多投入,以免血本无归,这就使得日本动漫不能亦步亦趋地模仿美国的高科技大制作、以画面生动造型细腻逼真见长的道路。它们的主人公往往长着一个模子刻出来的面孔,场景和动作也相对简单。

在这种条件制约下,动漫产品的故事性、亲和力和想象力就成了创作者取悦观众的最有力武器,以拿来主义著称的日本人在动漫上同样兼收并蓄,从古代中国历史到西方骑士传说,从虚幻的未来和魔怪世界到严肃写实的社会题材,都成了日本动漫最好的灵感源泉。

在生产过程中日本动漫还广泛采用外包,把大量制作放到中国、菲律宾等劳动力价格低廉的国家,这样一来,在世界上物价指数较高的城市东京,一本

几百页厚的动漫杂志只卖250日元(10多块人民币)。日本人对自己动漫产品的生命力充满感情和自信,并普遍相信,以动漫为中坚的日本文化产品,会继电器和汽车后成为又一种具有世界性影响力的日本制造。

繁荣背后的隐忧

动漫繁荣的后面也有着隐忧。传统日本动漫作品中科学幻想的成分在上世纪80年代以后逐渐削弱,变成了对超能力没有边际的描写,情节渐趋荒诞。色情内容同时进入动漫世界,并且愈演愈烈。1990年夏天,和歌山妇女界发动了反对色情漫画的大游行。此后,对色情和暴力漫画的抗议和钻空子的游击战一直持续至今,构成了动漫世界的另一道风景线。

同时,由于产销分离造成大量无名作者投入多、收益少,即使走红的作品,利润也由投资该片制作的制作委员会分享,作者和创作工作室只能获得很小收益。由于竞争激烈,创作者们不得不接受越来越苛刻的条件,并将之转嫁到自己的雇员身上,这导致薪水微薄、工作条件恶劣,令许多年轻人再也不愿从事动画工作。同时,外包的普遍化也成为一柄双刃剑,据一些圈内朋友说,担心外包导致“日本动漫产业被掏空”的业内人士已一天天多了起来。

我对于动漫的一点思考

2007-11-16 21:21:18| 分类: 心情日记|字号 订阅

长期以来,动漫在我的生活中占据了很大的地位,但是这经常会引起我周围的大人们的“误会”,而且这种“误会”也不仅在我的身上发生了,和我一样的很多动漫爱好者也都遇到了这个问题,大人们总会认为那么大的人了还喜欢看那些动画片,觉得我总是长不大。但是其实他们的这种想法都太自我,太陈旧,甚至可以说是迂腐,因为时代已经变化了,考虑事情的方法已经不能再以以前的那种观点和想法去对待了。

如今的日本动漫处于亚洲的领军地位,80年代的一代人很多都是在日本动漫的熏陶中长大的,有多少的漫迷们为日本动漫如痴如醉。而日本动漫的真正意义已经完全超出了作为动漫本身的作用,他不再是纯粹的娱乐,其中的很多优秀作品已经很全方位的涉及到理想、信念、爱情、友情、亲情等诸多很成熟的主题,并很深刻的通过不同的方式来展现、置疑、讨论,有些甚至还涉及到了战争、正义、人性这些更高层次的主题上。有些动漫不再是儿童们娱乐开心的道具,他已经是“动漫人”们讨论问题、表达思想的方法。不可否认动漫的主要意义还是在于娱乐,不过他已经开始升华,不在是儿童们的“专利”,不少年轻人、成年人甚至中老年人都开始接受并且喜欢上。有文章就曾经这样说过:“在日本,动

篇二:课题研究的方法和策略

课题研究的方法和策略

课题名称就是课题的名字。这看起来是个小问题,但实际上很多人写课题名称时,往往写的不准确、不恰当,从而影响整个课题的形象与质量。这就是平常人们所说的“只会生孩子,不会起名字”。那么,如何给课题起名称呢?

名称要准确、规范。

准确就是课题的名称要把课题研究的问题是什么,研究的对象是什么交待清楚,比如我们现在有一个课题名称叫“佛山市教育现代化进程研究”,这里面研究对象就是佛山市,研究的问题就是教育现代化问题。有时候还要把研究方法写出来,比如鸿业小学的“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实验研究”,这里面研究的对象是小学生,而不是中学生或者大学生,研究的问题的心理健康教育,研究的主要方法是实验研究,这就说的很清楚,别人一看就知道这个课题是研究什么。而有些课题名称则起的不是很准确,比如,“学科教学中德育渗透的研究”这个名称,就没有把研究的对象、问题说清楚,你是中学生或者说是小学生、大学生,是所有的学科或者是单指语文、数学等。再比如,“集中识字口语突破”这个名称,我想,别人只看题目,就无法看出研究的是什么问题,好象是语文,又好象是英语,是中学或者是小学,是小学高年级或者是小学低年级更没办法看出来。后来我看了一下内容,知道是小学英语教学方面研究,我想能不能改为“集中识字口语突破”小学英语教学模式研究。总之,课题的名称一定要和研究的内容相一致,不能太大,也不能太小,要准确地把你研究的对象、问题概括出来。

规范就是所用的词语、句型要规范、科学,似是而非的词不能用,口号式、结论式的句型不要用。因为我们是在进行科学研究,要用科学的、规范的语言去表述我们的思想和观点。这里有一个课题名称叫“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这个题目如果是一篇经验性论文,或者是一个研究报告,我觉得不错,但作为课题的名称,我认为不是很好,因为课题就是我们要解决的问题,这个问题正在探讨,正开始研究,不能有结论性的口气。

研究的目的、意义也就是为什么要研究、研究它有什么价值。这一般可以先从现实需要方面去论述,指出现实当中存在这个问题,需要去研究,去解决,本课题的研究有什么实际作用,然后,再写课题的理论和学术价值。这些都要写得具体一点,有针对性一点,不能漫无边际地空喊口号。不要都写成是坚持党教育方针、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等一般性的口号。主要内容包括:⑴ 研究的有关背景(课题的提出): 即根据什么、受什么启发而搞这项研究。 ⑵ 通过分析本地(校) 的教育教学实际,指出为什么要研究该课题,研究的价值,要解决的问题。

课题研究的指导思想 。指导思想就是在宏观上应坚持什么方向,符合什么要求等,这个方向或要求可以是哲学、政治理论,也可以是政府的教育发展规划,也可以是有关研究问题的指导性意见等。对于范围比较大,时间又很长的课题来讲,大家在总的方面,有了一个比较明确的指导思想,就可以避免出现理论研究中的一些方向性错误。

小学教育科研工作,大都来源于实际工作中遇到的问题,找出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并进一步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是我们开展课题研究的最终目的。选择适当的符合课题研究工作需要的科研方法,是课题研究成败的关键。教育科学研究方法有许多种,如观察法、调查法、测验法、行动研究法、文献法、经验总结法、案例研究法、实验法等。在一个课

题研究过程中,根据不同的研究目的和要求,往往会用到两种以上方法。用哪种研究方法好,应该看哪种方式方法有利于解决实际问题。具体选择何种研究方法要根据课题研究内容和研究目标来确定,下面我给大家介绍几种常用的研究方法。

(一)行动研究法

1、行动研究法的起源与发展

行动研究法作为一种研究方法和途径,起源于二战后的美国。最早由社会心理学家勒温于1944年明确提出了这个概念。他认为,“没有无行动的研究,也没有无研究的行动”,强调认识和改进社会实践,专家和实际工作者必须针对实际问题进行合作研究。该方法20世纪70年代后期,在西方较为盛行,80年代初传入我国。

2、行动研究法的涵义

“研究”就是探索,而行动就是参与。所谓行动研究法充分肯定实践者在认识实践和在知识产生中的作用,充分肯定实践对理论、思想的检验作用,鼓励人们从实际问题出发,提倡研究者和实际工作者的参与协作,共同研究,从而解决问题,探索新理论。这种以教育实际工作者为主体所开展的教育方法,一般被称为行动研究法。确切地说,行动研究法是指研究者基于解决实际问题的需要,与专家合作,将问题发展成研究的主题而进行系统研究,它是以解决实际问题为目的的一种研究方法。

行动研究法大体分为两类:一类以科学方法研究别人的问题,研究者通常为专业人员,目的在于建立新理论,发展新规律;另一类是以科学方法研究自己的问题,研究者通常为教师和教育行政人员,目的在于解决教育教学及管理方面遇到的实际问题。

3、行动研究的主要特征

第一,以中小学教师为教育研究的主体。形成由中小学教师、专职教科研人员和教育行政人员参加的教育科研队伍,教师得到专家的帮助和行政的支持。研究结束后,教师又成为成果的应用者。

第二,以解决现实问题为研究的首要目标。行动研究以解决实际问题为宗旨,研究的问题是中小学教师在教育活动中遇到的需要解决的问题,而不是为了去发现什么规律,去发展什么理论。参与研究者根据教育实践中遇到的问题做为课题,将解决问题的各种方法为变量,在研究过程中逐个加以检验。一边研究,一边解决问题。问题初步解决也就是研究的初步成果。

第三,以自然状态为研究背景。行动研究法基本以学校、班级、学生等自然状态为研究对象和背景,要求教师在实际工作中观察现实中发生的现象(因变量),分析说明现象可能与什么因素(自变量)相关,提出假设,通过调查搜集资料,证实或否定提出的假设,为教育改革提供依据。

第四、以研究方法灵活为策略。行动研究不强调严格控制实验条件或进行对比,在研究过程中,允许在总目标的指引下,边行动边调整方案,即所谓“走一步,看一步”。研究者可依据逐步深入的认识和实际情况,修改总体计划,而且还可以根据需要更改研究课题。

4、行动研究与实验研究的比较

(1)实验研究以验证假说为首要目标,而行动研究则以解决实际问题为首要目标。 实验研究的过程是封闭的,方案确定后,不能根据具体情况的变化而作相应的调整,易与

教学实际相脱离。行动研究注意研究过程中的不断学习、探索,计划是暂时的、开放的,允许不断地修正计划,把未考虑到的情况纳入计划。它克服了研究者以主观假设为研究出发点的缺陷,使研究的问题更加客观和具有针对性。

(2)实验研究的过程是探求既定的自变量与因变量之间的因果关系,控制是实验研究的最基本要求。行动研究的过程是企图寻找影响教育效果的一切因素的过程,它要求一方面按计划进行,另一方面可根据实际情况调整方案。开放、灵活是行动研究的显著特点,这一特点使行动研究更符合实际,有助于解决实际问题。

(3)实验研究客观性强,准确度高;行动研究主观性大,经验成分多。

(4)实验研究对研究者的专业素养要求较高,而行动研究通常不需要进行严格的研究设计和分析,对设计和研究方法方面的知识要求不高。

(5)两种经验都是在一定理论指导下的有目的的实践,它们既是科研性的教育实践活动,又是实践性的教育科研活动。同时两者又相互依赖,相互结合,彼此渗透,二者难以截然分开。

5,行动研究与常规工作的区别

(1)从对教师工作出现的问题看,常规教学工作遇到问题时,只要不影响大局,一般是回避问题,回避矛盾。而行动研究则把教育教学中发现的问题为契机,正是问题,正视矛盾,把它做为课题来研究。

(2)从教师对工作的态度看,搞常规工作只是单纯为完成当前任务而工作,重结果,轻过程,急功近利。而行动研究则即重结果,更重过程,需要借助理论来分析问题,研究问题,是有头脑、有眼睛的研究。

(3)从工作结果上看,做常规工作结果是获得一般教学成绩,而行动研究既获得工作上的成绩,还获得科研成果,是工作、学习、研究上的成果。

6、行动研究的基本步骤

行动研究做为一种教育科研方法,符合教育科研的一般程序,又有其自身特点。研究过程可分为三个循环阶段,即实现“概括问题———实施研究———解释结果———反馈、概括问题”的三个循环。每个循环阶段“反馈”后的“概括问题”都是新的问题。 实施步骤可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1)发现问题,在教育教学实验工作中,通过思考发现存在的问题。

(2)鉴定问题,从所发现的问题当中选择研究的课题,调查问题存在的原因,为有效解决问题奠定基础。

(3)查阅文献,作好行动研究的策划和筹备成立课题研究小组,利用研究者自身的现有条件,深入研究有关文献和信息,了解、掌握“问题”研究的国内外、省内外现状,了解解决问题的相关理论。

(4)建立假说,假说是某种行动可能产生某种结果的预测,是未经证实的结论。假说应包括两部分,一是将要采取的行动;二是对行动结果的预测。

(5)拟订计划,应遵循可行性、协调性、同步性和操作性等原则。计划应包括如下内容:标题、目的、假说、被试的选择、变量的控制、方法、步骤、材料与实施工具的选择、人员与分工、经费、研究时间及研究措施等。

(6)实施行动,根据计划和研究假说进行研究行动,在行动过程中,通过观察、调查、

问卷、测验等研究方法,不断搜集各种资料和数据,并根据行动中得到的信息,不断对计划内容加以改进。

(7)评价结果,实施研究行动结束后,采用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办法,在专家指导下,将研究结果加以整理,得出结论,供评价行动研究效果和推广之用。

(8)反馈,中小学教师和教育工作者把行动研究获得的科研成果运用到教育教学实践中去,发现新的问题,在以往基础上进行深入研究,转入下一轮行动研究。

篇三:几种常用的课题研究方法

几种常用的课题研究方法

开展课题研究,尤其在填写项目申请书时,都会涉及到研究方法的问题。下面介绍几种常用的课题研究方法,供大家参考。

1、观察法。研究者按照一定的目的和计划,对研究对象进行系统的、连续的观察,并做出准确、具体、详尽的记录,以便全面掌握材料,正确理解研究对象。

2、文献法。通过阅读有关图书、资料和文件,全面掌握所需材料,以利研究工作。查阅的文件资料最好是第一手材料,如果是第二手材料,必须鉴别其真伪后才选用。

3、调查法。通过访问、发问卷、开调查会、测验等方式去收集反映研究现象的材料。必要时可同历史研究法、实验法等配合使用。

4、统计法。通过观察、测验、调查、实验,把得到的大量数据材料进行统计分类,求出数量分析结果,用于支持研究。

5、历史研究法。通过对人类历史上发生过的历史现象进行分析研究,吸其精华,探索事物发展的规律性,用于指导今天的研究。

6、比较法。对某类研究现象在不同时期、不同地点、不同社会背景情况下的不同表现,进行比较研究,以揭示事物发展的普遍规律或特殊性。

7、实验法。在人工控制情况下,有目的有计划地观察研究现象的变化和结果,并分类记录下来。它能使观察、记录更为精密,便于弄清每一条件对研究对象所产生的影响,保证研究工作的准确性。

8、个案研究法。对单一的人或事进行深入具体的研究,然后再作比较,找出规律性的东西。个案可以是典型的,也可以是非典型的,但要达到一定数量,才有说服力。


课题采用的研究方法》由:免费论文网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
链接地址:http://www.csmayi.cn/show/89891.html
转载请保留,谢谢!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