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情系‘三农’,关注农民工”社会实践调查报告
“情系‘三农’,关注农民工”社会实践调查报告
化工学院2010级3班 程灏旻20100443011
一、摘要:
改革开放以来,在我国工业化、城镇化的进程中,形成了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农民工。农民工主要指户籍在农村,进城务工和在当地或者异地从事非农产业的劳动者。农民工的出现和发展,是中国国情的产物,将长期存在于现代化事业的进程中。农民工作为我国现代化建设的一支新型劳动大军,为社会创造了财富,为农村增加了收入,为城乡发展注入了活力,为国家现代化做出了重大贡献,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依靠力量。
二、调查目的:
掌握本镇农民工的现状,了解和研究这部分群体的工作生存环境、社会保障、就业培训等问题,为家乡制定小区域经济协调可持续发展政策提供科学参考依据,为社会特别是我们大学生了解、关注农民工提供一个有效的平台。
三、调查地点、调查对象及其一般情况
调查地点:四川省内江市东兴区
调查对象:外地或本地乡村来我市务工经商的和东兴区区管农村里外出务工经商的农民工
调查对象的一般情况:这部分人是年龄在16—60周岁,户籍在农村,由外地或本地农村来我市务工经商,或者我市管辖农村在区外或在当地市区务工经商的农村居民。
调查方式 :本次调查根据农民工居住情况和工作情况进行了抽样问卷调查。在本市区抽查5个行政片区, 55个居民区中,总共调查了150名农民工(其中:外来人员75户,本地人员75户)。本次调查共发出问卷150份,回收问卷150份,回收率100%。
四、调查时间:2011年11月20日---2011年11月24日
五、调查内容:
(一)我镇农民工现状
1.农民工的基本情况
A、东兴区农民工以初中文化的青壮年为主。据调查,在被访问的农民工中16—20岁的占17.3%,21—30岁的占25.3%,31—40岁的占38%,41—50岁的占14.7%,51—60岁的占4.67%;男性占62%,女性占38%,初中文化程度的占64.7%,高中文化程度的占22%。可以看出,农民工的主体是农村的壮劳力,也是在农村劳动力中受
教育程度相对较高的群体,他们总体素质已经有所提高,不再局限于从事简单的体力劳动。
B、从事的职业分散。被访农民工中生产工人有 48%,个体户有10.67%,服务员有4.67%,技术工人有9.33%,小摊贩有18%,建筑工人共占9.33%。农民工从事的职业正从以前简单的体力劳动向多种职业延伸,对城市发展所作的贡献也越来越大。
C、以长期务工经商人员为主。“亦工亦农、亦城亦乡”,呈季节性的“候鸟式”的这一务工经商方式已被固定式务工经商方式所取代。据调查,有97.33%的人是常年外出务工经商,只有2.67%的人是兼业式的农闲时节打工和临时性外出。农民外出务工经商仍主要依托以亲缘、地缘关系为基础建立起来的社会信息网络。据调查,76%的农民工靠亲友或熟人推荐获得现有工作,21.33%的人是通过自己应聘找到工作,中介组织介绍的占2.67%。靠亲友介绍或帮带依然是农民工务工经商的主要渠道,因为这种就业方式的就业成本低且成功率高,这与农民获得就业信息的渠道少、对社会职业中介机构诚信的认同感低有关。
D、农民工外出务工经商仍以挣钱改善生活为主。在外出务工经商的4个主要原因中,选择“出来磨练自己,增长见识、学技术”的有3.33%,选择“寻找更适合自己发展的地方和职业”的有2.67%,选择“家乡收入低,外出挣钱改善生活”的有86.67%,选择“其他原因”的有7.33%。由此可看出,农民工在经过常年的务工经商磨练后,挣钱糊口观念仍为主导,也有少数人员开始规划自己未来的发展方向,关注个人自身的发展。
2、农民工的收入和生活现状
A、收入水平有所提高,收支相抵有结余。据调查,16%的人收入在501—1000元,45.3%的人收入在1001—1500元, 22%的人收入在1501—2000元,2001元以上的有16.7%;从农民工月平均支出来看,支出300元以下的占2%,301—500元的占10%,501—700元的占58%,701—1000元的占24%,1001元以上的占6%。相同档次的收入和支出的比例基本一致,大部分农民工收支相抵有一定结余,能够给家里一些经济支持。
B、居住条件较好,家庭为单元的租房户增多。据调查,在75个外来务工经商人员和15个本区外出务工经商人员中,有56.67%的人是一家人租房居住,与他人合租的有14.44%,6.67%的较高收入农民工在购房自住,还有22.22%的人居住在由所在单位提供的宿舍。
C、生病以选择私人诊所为主。由于城市医院的检查费和药费又贵,因此,农民工生病时,由于难以承担城市医院高额的医疗费用,使92%的农民工在生病时选择去私人诊所,只有8%的人选择上医院。
D、农民工保障制度仍不完备。据调查,有98.67%的人参加了农村新型合作医疗,有3.33%的人参加了农民工社会养老保险,有15.33%的人参加了工伤保险。
E、具有一技之长者不多。技术是农民工在城市立足的根本,但大多数都没有经过正规的技术培训,一般都是边干边学,没有过硬的技术,就不可能有稳定的工作和较好的收入。据调查,只有35名在从事现在的工作前接受过技能培训,占被访者的23.33%,在这部分人中,有6人受过半个月的培训,有29人接受过1个月的培训。
3、农民工的心愿
近几年来,我国经济得到快速发展,农民工也享受到了一定的成果,他们对未来的期望也发生了较大的变化,更多人开始关注自己的健康、家人和子女的教育问题。在打工最大的心愿(多选)调查中,有100%的人希望提高工资水平,有62%关注自己的健康问题,有100%的人希望家人平安,有28.67%的人希望保障自身合法权益,有30%的人希望子女受到良好的教育。
(二)农民工面临的问题
1、工资水平和工作环境仍不理想
一是工资水平偏低,欠薪现象依然存在。二是工作环境条件较差,缺乏最基本的劳动保护。许多企业为降低生产成本,没有配备必需的安全培训,使农民工成为了职业病和工伤事故的高危群体。三是超时间、超强度劳动现象普遍存在,休息权利没有保证。据调查,农民工日工作时间平均在10小时,每月工作时间超过29天。
2、农民工保障体系还不够健全和完善
由于现行的农村、城镇社会保障制度的局限性,以及各级政府财力和企业的认识差距等因素,绝大多数农民工没享受到基本的社会保障。一是工伤保险参保率低,从调查数据来看,农民工工伤保险参保率仅为15.33%。二是养老保险覆盖面太小,农民工后顾之忧难以解决。调查表明,被访农民工社会养老保险参保率仅为3.33%,
3、农民工维权比较困难
一是维权成本太高。目前,涉及农民工的高发维权案件,主要是工伤和劳资纠纷。按照相关法律规定,向有关部门投诉,维护自己的权益确实困难,请律师维权成本又太
高,因此大多数农民工在遇到侵权时,都放弃了维权。二是农民工面对企业处于弱势。农民工大多在劳动密集性的私营企业工作,很多就业岗位会随着产业更替和市场周期而频繁流动和变化,许多农民工面临随时被解聘的风险,因此签订劳动合同率很低。
4、政府的关怀不能使农民工满意
据调查,只有8%的人认为政府关心农民工,有74.67%的人认为政府关心得不够,有17.33%的人认为不关心,这说明政府和政府部门对农民工的关怀工作只是得到了近1成农民工的肯定。
六、调查建议:
1.大力发展和规范劳动力市场 ,监督和规范用工单位的用工行为。
2.拓展农民工的就业服务和教育培训,切实加强政府对农民工培训工作的领导。
3.适时提高工资标准,抓紧解决农民工工资偏低和拖欠问题
4. 健全和完善农民工保障体系,积极稳妥地解决农民工社会保障问题。
5. 进一步改善农民工的居住条件
6. 健全维护农民工权益的保障机制,切实维护农民工的合法权益。
7. 切实保障农民工职业安全并提高农民工的职业安全卫生意识。
七、调查总结:
此次对家乡农民工现状的社会调查增进了我对家乡农民工的了解与认识,对这一弱势群体有了全新的感受。农民工现象将伴随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全过程,还有很多需要思考、探索、解决的问题,让我们共同努力,为解决农民工问题以构建和谐社会做出力所能及的奉献。
附表1
问卷调查表
篇二:情系三农 -关注农民工 调查报告 实践感想
******大学
关于情系“三农”,关注农民工的调查报告
题目:
调查者: ***
学号: 院系: *** ***
专业班级: ***
日期: ***
关于情系“三农”,关注农民工的调查报告
家乡农民工的现状调查
调查人:*** 指导教师:*** 时间:2010年8月3日-2010年8月16日 地点:***市***区**镇***村
正文:
一、调查情况介绍;
1.调查背景:
改革开放以来,在我国工业化、城镇化的进程中,形成了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农民工。农民工主要指户籍在农村,进城务工或在当地或者异地从事非农产业的劳动者。农民工的出现和发展,是中国国情的产物,将长期存在于现代化事业的进程中。农民工作为我国现代化建设的一支新型劳动大军,为社会创造了财富,为农村增加了收入,为城乡发展注入了活力,为国家现代化做出了重大贡献,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依靠力量。
可是,并不是许多人都能正确认识农民工的现状,并没多少人在真正关注农民工,特别是作为当代大学生的我们,在象牙塔里待久了,更是对农民工知之甚少。因此,我们大学生很有必要,有这份责任,有这份义务走出校园,走进农民工群体,去真正认识他们、了解他们、关注他们、关心他们。
2.调查目的:
走进农民工群体,掌握本村农民工的现状,了解和研究这部分群
体的工作生存环境、社会保障、就业培训等问题,为社会特别是我们大学生了解、关注农民工提供一个有效的平台,也不断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的针对性、实效性和感染力,继续探索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活动的新模式。有利于大学生深入社会、了解国情、增长才干、培养品格。这种实践是理论联系实际,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实效性和针对性的重要教学环节。通过实践教学形式训练和提高学生的工作能力、理论素养和对政策的认识水平。
3.调查对象及其一般情况:
调查对象:我村有典型代表性的5户农民工家庭。
调查对象的一般情况:户籍在农村(本村),已经多年在外地务工,有完整的家庭,在农民工群体中很具有代表性。
调查方式 :走访农民工的老家或亲自与回乡的农民工面对面的交谈。
二、调查内容;(分家庭概述)
家庭一:
1.家挺的基本情况:
谭某(户主),男,现龄37岁,初中毕业,与其妻在浙江一带打工已有11年时间,家里有两小孩,女儿在镇上刚上初中,儿子还在老家上小学四年级;由于家庭经济压力,当初狠心扔下两小孩给孩子爷爷奶奶抚养直至现在;平均每三年时间回家一次看望父母小孩;因为其女儿今年小学毕业要进县里去读初中,所以今年六月份专程回家了一次送女儿上初中,因此我也意外有了和他面对面交谈的机会。
2.务工状况:
一直和妻子一起,进过木柴厂伐木,进皮鞋厂做皮鞋,大多数时候是在建筑工地做苦工;由于工资拖欠、工资低下、老板严厉或是工作时间过长等原因平均每两年换一个务工单位;从未参加过就业培训,一般是托熟人介绍工作;他说虽然打工辛苦,但仍比待在农村家里要好多了,两个人每月在外地挣的钱除了花销外还能结余3000-3500元,因此可以供孩子上学,给家里父母寄点零花钱,在就是储蓄起来供孩子上大学或是以后在镇上买房。
3.农民工的心愿:
最大的心愿是两个孩子在学校能好好学习,将来能考上一所好大学;现在能多攒点钱,为孩子备好学费,提高生活质量。
家庭二:
1.家挺的基本情况:
唐某(户主),男,现龄45岁,小学未毕业;家里有妻子和现龄22岁未婚的儿子,妻子小学毕业,儿子初中毕业,只上了一年高中。原本夫妻两都在农村务农,勉强维持着家庭生活,可9年前,儿子上了初中,这沉重的学费等负担压得夫妻两喘不过气来,于是唐某不得不加入到农民工行列外出打工,留下妻子在家照顾儿子。可是,就在去年乡亲们看到唐某拖着疲惫的身子回到了家中,原来他得了尘肺癌,没钱也舍不得花钱医治,不得不回到家中休养;后来大家才知道,唐某近几年在外地的一个水泥厂务工,那厂里防尘措施极差,因为每月工资有近300元,所以唐某像其他工人一样一直舍不得离开,
这样一来唐某每天就在尘土中生活了好几年;可是就在去年唐某一病不起,原来得了尘肺癌。由于原先唐某并没有与工厂签订劳动合同,于是厂里就给了唐某2万余元让他自己去医治;其实工厂的本意是打发唐某走人,因为这种病史很难医治的,而这样打发唐某也无话可说,因为没有合同工厂可以否认与唐某有过任何关系;其实,在这厂里原来也出现过类似病例。现在,唐某整天待在家里养病,不能干活;而其妻子也整天一副沉重的苦脸,忙着里里外外的农活;而其儿子呢,虽然现在也在外面打工,但只够他一个人花,看来这对夫妻指望儿子也是不大可能了……
2.务工状况:
从未参加过任何就业培训,靠着亲朋好友介绍工作,凭着自己体力及吃苦耐劳的精神干着体力活;虽然说工资待遇平均每月有3000元左右,对他来说心满意足了,可是劳动环境极差,自我防护意识较差,对劳动合同法等知识知之甚少,可以说是用生命换取的血汗钱。
3.农民工的心愿:
虽然自己不久将离开人世,可很希望自己的妻子能过上好一点的生活,儿子能够早点成家立业。
家庭三:
1.家挺的基本情况:
张某(户主),男,现龄31岁,高职毕业,家有妻子,一个女儿及父亲;张某今年5月份从日本务工回家,现在和妻子在镇上逢赶集是去镇上摆摊卖猪饲料,其女儿刚进幼儿园,其父在家里还种了三
篇三:暑期实践报告通知
海经院学[2011]77号
关于开展2011年暑期大学生社会调查的通知
各二级学院:
为积极响应胡锦涛总书记向青年学生发出的“向实践学习,向人民群众学习”的号召,充分发挥社会调查在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积极作用,增强广大学生社会使命感和责任感,坚定跟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理想信念,促进其全面发展,学工部、院团委决定在全院学生中开展以“永远跟党走,青春献祖国”为主题的2011年暑期大学生社会调查活动。现将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纪念建党90周年为契机,以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成才为目标,在以往暑期社会实践活动的基础上,广泛发动青年学生投身社会调查,引导青年学生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利用暑期到农村去、到基层去、到群众中去。通过调查研究,了解社会、认识国情、发现新知、运用真知、奉献社会、增长才干,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贡献力量。
二、活动主题
永远跟党走,青春献祖国。
三、调查报告选题
为引导广大青年学子更好地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积极研究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特拟定了以下选题方向供学生进行构思、调研、写作时作参考。
1、“调研家乡,建言献策”社会调查。利用暑期返乡的机会,了解家乡的发展变化,为推进家乡社会、经济、文化建设建言献策。
2、“国际旅游岛战略”专题调研。组织学生,利用所掌握的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对海南省社会民生状况、旅游文化资源开发以及国际旅游岛战略实施进行调研,深入思考海南经济发展战略,为海南省的经济发展贡献力量。
3、“科学前沿、社会热点、重大事件”专题调研。引导学生从专业视角出发,以科学创新的理念,对社会中某些领域呈现出来有较大发展潜力的新事物、社会热点问题等方面给予重点关注,寻求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和发展路径。
4、“心系三农,关爱农民工”专题调研。引导学生到农村去,关注农村,对农村综合改革问题、农村文化生活状况、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现状、农村现阶段义务教育状况、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现状的调查、农民工养老保险、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以及农民工生活状况及相关问题进行深入调研,探讨当前状况的形成原因,寻找可能的解决路径。
5、其他选题。
四、调查报告内容和要求
(一)主题:新颖深刻,从具体问题入手,贴近社会和群众,深入调查研究,阐述自己的独到观点,并提出相关建议与对策,体现大学生对社会的关注与思考。
(二)字数:个人单独完成的一般不少于3000字,合作完成的一般不少于5000字。合作完成人数不得多于4人(包括4人)。指导老师可由学生自行联系,也可由二级学院指定。
(三)结构:调查报告由标题、作者、内容摘要、关键词、正文、参考文献等部分组成。内容上要求由调查数据、实证分析和研究、调查结论等组成。结构完整,条理清晰,文字通顺。文末附上作者二级学院、专业/班级、学号、联系电话、指导老师。
(四)格式:标题用小二号黑体(加粗),内容摘要、关键词用小四号黑体,正文用四号宋体,其他用小四号宋体。
(五)调查报告的材料和数据必须真实;不得剽窃,抄袭别人成果;字数需按要求规定,不得以感想、实习总结代替报告。
五、活动要求
(一)各二级学院要结合本学院实际情况,积极贯彻落实通知精神,高度重视,加强领导,精心组织,在学生中开展广泛的宣传动员,号召全体同学踊跃参加此次活动。
(二)活动中,各二级学院既要鼓励学生广泛参与,又要抓重点,在安排专业教师对学生的调查报告进行指导和评审的同时,对推荐参评的优秀作品进行重点指导和修改。
(三)各二级学院要坚持“安全第一”的原则,教育学生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开展暑期社会调查活动,保证活动的效果和质量。
五、活动评比
(一)优秀调查报告
1、初评工作由各二级学院组织实施,2010年9月10日前,各二级学院推荐10—15篇优秀作品,将纸质稿(一式二份)及电子稿报院团委。
2、各二级学院上交推荐稿件时,同时上交《2011年暑期优秀调查报告推荐稿件登记表》及电子版。
3、奖项设置:一等奖 4名、二等奖 8名、三等奖12名、优秀奖若干名,优秀指导教师若干名。
(二)优秀组织奖
学校根据各二级学院调研活动组织情况,结合各学院优秀论文的比例,评选出优秀组织奖2—3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