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千字文教案
千字文教案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识记《天地玄黄》中生僻的字
2、找出韵律,熟读《天地玄黄》并尝试背诵 教学过程:
一、教师有感情、有节奏、有韵味地范读。
天地玄黄(tiān dì xuán huáng),
宇宙洪荒(yǔ zhòu hóng huāng)。
日月盈昃(rì yuè yíng zè),
辰宿列张(chén xiǔ liè zhāng
1、学生看教材认真倾听,标记出生字、新词、难点。
2、结合注释初步感知诵读内容。
3、体会教师诵读的节奏和韵律。
二、结合注释帮助学生理解句子的意思
1、学生结合注释理解意思。
2、全班交流。
3、解析句子。
天地玄黄 宇宙洪荒: 玄,天也;黄,地之色也;洪,大也;荒,远也;宇宙广大无边。
日月盈昃 辰宿列张: 太阳有正有斜,月亮有缺有圆;星辰布满在无边的太空中。昃:读音zè ,意为太阳偏西。
4、教师小结。
三、学生练读
1、学生认真跟读。
2、学生自读。
(1)学生自读,教师巡视指导,帮助朗读有困难的学生,及时发现学生朗读中出现的共性问题并随时加以指导。
(2)同桌互读。相互评价优点与不足,通过练习加以纠正。
(3)同桌合作读,一人一句。
3、小组交流。
4、指名读,师生针对诵读时是否正确、流利、有感情进行评价。
5、师生共同放声齐读。
四、拓展活动:神奇汉字
五、课外延伸:二十四节气歌。
课下搜集古时描写四时更替、宇宙变化的语句,并交流。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识记生僻的字
2、找出韵律,熟读并尝试背诵
教学过程:
一、教师有感情、有节奏、有韵味地范读。
寒来暑往(hánl ái shǔ wǎng),
秋收冬藏(qiū shōu dōng cáng)。
闰余成岁(rùn yú chéng suì),
律吕调阳(lǜ lǚ táo yáng)。
二、解释句子
寒来暑往:秋收冬藏:寒暑循环变换,来了又去,去了又来;秋季里忙着收割,冬天里忙着储藏。
闰余成岁:律吕调阳:积累数年的闰余并成一个月,放在闰年里;古人用六律六吕来调节阴阳。
三、学生练读
1、学生认真跟读。
2、学生自读。
(1)学生自读,教师巡视指导,帮助朗读有困难的学生,及时发现学生朗读中出现的共性问题并随时加以指导。
(2)同桌互读。相互评价优点与不足,通过练习加以纠正。
(3)同桌合作读,一人一句。
四、小组交流。
1、指名读,师生针对诵读时是否正确、流利、有感情进行评价。
2、师生共同放声齐读。
五、拓展活动
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
1、识记生僻的字
2、找出韵律,熟读并尝试背诵
教学过程:
一、教师有感情、有节奏、有韵味地范读。
云腾致雨 (yún téng zhì yǔ),
露结为霜 (lùjiéwéishuāng)。
金生丽水 (jīnshēnglìshuǐ),
玉出昆冈 (yùchūkūngāng)。
二、理解句子意思
云腾致雨:露结为霜:云气升到天空,遇冷就形成雨;露水碰上寒夜,很快凝结为霜。黄金产在金沙江,玉石出在昆仑山岗。
【注释】①丽水:即丽江,又名金沙江,出产黄金。 ②昆冈:昆仑山。
三、学生练读
1、学生认真跟读。
2、学生自读。
(1)学生自读,教师巡视指导,帮助朗读有困难的学生,及时发现学生朗读中出现的共性问题并随时加以指导。
(2)同桌互读。相互评价优点与不足,通过练习加以纠正。
篇二:千字文教案
《千字文》教学设计
一、简介
根据史书记载,《千字文》是南朝梁武帝在位时期(502 -549 年)编成的,其编者是梁朝散骑侍郎、给事中周兴嗣。《梁史》中说:“上以王羲之书千字,使兴嗣韵为文。奏之,称善,加赐金帛。”唐代的《尚书故实》对此事做了进一步的叙述,该书说:梁武帝肖衍为了教诸王书法,让殷铁石从王羲之的作品中拓出了一千个不同的字,每个字一张纸。然后把这些无次序的拓片交给周兴嗣,让他编成有内容的韵文。周兴嗣用了一夜时间将其编完,累得须发皆白。这件事在唐宋两代多有记载,如《刘公嘉话录》、《太平广记》等书都曾加以记录,其内容与《尚书故实》基本相同。
《千字文》每4 字一句,共250 句,一千个字。其中有一重复的字,即“洁”字,此字在文中出现两次:“女慕贞洁”、“纨扇圆洁”,一些古人曾试图加以修改,如宋人吴枋、明人郎瑛等。《千字文》通篇用韵,朗朗上口,其用韵数字是7 个。
《千字文》行文流畅,气势磅礴,辞藻华丽,内容丰富。千字文》在内容上熔各种知识于一炉,并通篇贯穿以统一的思想,脉络清晰,语言洗炼,这些长处是此前读物所缺少的。由汪啸尹纂辑、孙谦益参注的《千字文释义》将《千字文》分为四个部份,他们称之为四章。从第一句“天地玄黄”开始,至第三十六句“赖及万方”为第一部
份;从第三十七句“盖此身发”开始,至第一百零二句“好爵自靡”为第二部份;自第一百零三句“都邑华夏”起,至第一百六十二句“严岫杳冥”为第三部份;自第一百六十三句“治本于农”起,至第二百四十八句“愚蒙等诮”为第四部份。最后还有两句“谓语助者,焉哉乎也”,没有特别含义,将其单列出来。
二、教学目的
采用各种方法让学生了解我国的传统文化知识,感受国学的魅力,采用诵读的方式,让学生具有一定的国学文化基础。
三、教学方法
平时以学校课程为主,加上早课前的诵读为为辅,以比赛,组织表演等形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四、教学安排
本学期共18课时。全文分四个部分,每部分四个课时。
第一部分-------4课时
第二部分-------4课时
第三部分-------4课时
第四部分-------4课时
自由安排-------2课时
第一部分
《千字文》第一部分从天地开辟讲起。
有了天地,就有了日月、星辰、云雨、霜雾和四时寒暑的变化;也就有了孕生于大地的金玉、铁器(剑)、珍宝、果品、菜蔬,以及江河湖海,飞鸟游鱼;天地之间也就出现了人和时代的变迁。在此,《千字文》讲述了人类的早期历史和商汤、周武王时盛世的表现,即文中所说的“坐朝问道,垂拱平章。爱育黎首,臣伏戎羌。遐迩一体,率宾归王。鸣凤在竹,白驹食场。化被草木,赖及万方”。
第一课时
一、教学目标:
1.学生初步背诵《千字文》1---16句;
2.教育学生珍惜时间,让学生了解千字文的大体内容。
二、教学准备:
国学经典诵读本《千字文》,小印章
三、教学重点:
背诵本节所学内容
四、教学难点:
学生初步理解所学内容
五、教学过程:
1.介绍今天的奖励图标,以激起学生的好胜热情;
2.《千字文》简介
公元六世纪初,南朝梁武帝时期在建业(今南京)刻印问世的《千字文》被公认为世界使用时间最长、影响最大的儿童启蒙识字课本,比唐代出现的《百家姓》和宋代编写的《三字经》还早。《千字文》可以说是千余年来最畅销、读者最广泛的读物之一。明清以后,《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是几乎家诵人习的所谓“三百千”。过去有打油诗讲私塾:“学童三五并排坐,天地玄黄喊一年”,正是真实写照。
《千字文》乃四言长诗,首尾连贯,音韵谐美。以“天地玄黄,宇宙洪荒”开头,“谓悟助者,焉哉手也”结尾。全文共250句,每四字一句,字不重复(全文仅重字6字,见下【重字表】),句句押韵,前后贯通,内容有条不紊的介绍了天文、自然、修身养性、人伦道德、地理、历史、农耕、祭祀、园艺、饮食起居等各个方面。
【重字表】《千字文》实录九百九十四个汉字,重字凡六,以汉语拼音为序列于下: “发”:周发殷汤;盖此身发 “巨”:剑号巨阙;巨野洞庭
“昆”:玉出昆冈;昆池碣石 “戚”:戚谢欢招;亲戚故旧
“云”:云腾致雨;禅主云亭 “资”:资父事君;务资稼穑
相传,梁武帝一生戎马倥偬,他很希望自己的后代能在太平时期多读些书。由于当时尚没有一本适合的启蒙读物,起初,他令一位名叫殷铁石的文学侍从,从晋代大书法家王羲之的手迹中拓下一千个各不相干的字,每纸一字,然后一字一字地教学,但杂乱难记。梁武帝寻思,若是将这一千字编撰成一篇文章,岂不妙哉。于是,他召来自
己最信赖的文学侍从员外散骑侍郎周兴嗣,讲了自己的想法,说:卿家才思敏捷,为朕将这一千字编撰成一篇通俗易懂的启蒙读物。
周兴嗣接受任务回到家后,他苦思冥想了一整夜,方文思如泉涌,他乐不可支,边吟边书,终将这一千字联串成一篇内涵丰富的四言韵书。梁武帝读后,拍案叫绝。即令送去刻印,刊之于世。这就是流传至今已1400多年的《千字文》。周兴嗣因出色地编撰了《千字文》深得梁武帝的赞赏,将他提拔为佐撰国史。不过,据说周兴嗣因一夜成书,用脑过度,次日,已鬓发皆白。
明代古文大家王世贞称此书为“绝妙文章”,清之褚人获赞其“局于有限之字而能条理贯穿,毫无舛错,如舞霓裳于寸木,抽长绪于乱丝”。《千字文》不仅各地蒙馆塾师用作儿童课本,亦为社会上诸多行业所采用,如考场试卷编号,商人帐册编号,大部头书籍编号之类皆以《千字文》字序为序。《太平广记》是一部收录唐五代以前小说、杂录的集大成之作,其中也引用了不少用《千字文》语作文、说话的资料,读来显得非常幽默风趣。 所谓“写书容易注译难”,此乃作者一大心得。为了弘扬国学之精粹,怀揣自己知识浅薄,斗胆为《千字文》注译,在此先谢古国网的“谈者”。注译有不妥之处,尚求有识之士指教,网上朋友或有见教,鄙人于此先行谢过。
学习《千字文》1-16句;
3.教师伴乐有感情的范读所学内容两遍;
4.教师伴乐领读,学生跟读初步熟悉所学内容;
5.让学生认真朗诵所学内容,找出多音字,教师进行讲解让学生认识;
篇三:千字文教案
千字文教案
第1课《天地玄黄》
第一课时
执行时间:2011、
教学目标:
1、识记《天地玄黄》中生僻的字
2、找出韵律,熟读《天地玄黄》并尝试背诵
教学过程:
一、教师有感情、有节奏、有韵味地范读。
天地玄黄(tiān dì xuán huáng),
宇宙洪荒(yǔ zhòu hóng huāng)。
日月盈昃(rì yuè yíng zè),
辰宿列张(chén xiǔ liè zhāng
1、学生看教材认真倾听,标记出生字、新词、难点。
2、结合注释初步感知诵读内容。
3、体会教师诵读的节奏和韵律。
二、结合注释帮助学生理解句子的意思
1、学生结合注释理解意思。
2、全班交流。
3、解析句子。
天地玄黄 宇宙洪荒: 玄,天也;黄,地之色也;洪,大也;荒,远也;宇宙广大无边。
日月盈昃 辰宿列张: 太阳有正有斜,月亮有缺有圆;星辰布满在无边的太空中。昃:读音zè ,意为太阳偏西。
4、教师小结。
三、学生练读
1、学生认真跟读。
2、学生自读。
(1)学生自读,教师巡视指导,帮助朗读有困难的学生,及时发现学生朗读中出现的共性问题并随时加以指导。
(2)同桌互读。相互评价优点与不足,通过练习加以纠正。
(3)同桌合作读,一人一句。
3、小组交流。
4、指名读,师生针对诵读时是否正确、流利、有感情进行评价。
5、师生共同放声齐读。
四、拓展活动:神奇汉字
五、课外延伸:二十四节气歌。
课下搜集古时描写四时更替、宇宙变化的语句,并交流。
执行时间:2011、
教学目标:
1、识记生僻的字
2、找出韵律,熟读并尝试背诵
教学过程:
一、教师有感情、有节奏、有韵味地范读。
寒来暑往(hánl ái shǔ wǎng),
秋收冬藏(qiū shōu dōng cáng)。
闰余成岁(rùn yú chéng suì),
律吕调阳(lǜ lǚ táo yáng)。
二、解释句子
寒来暑往:秋收冬藏:寒暑循环变换,来了又去,去了又来;秋季里忙着收割,冬天里忙着储藏。
闰余成岁:律吕调阳:积累数年的闰余并成一个月,放在闰年里;古人用六律六吕来调节阴阳。
三、学生练读
1、学生认真跟读。
2、学生自读。
(1)学生自读,教师巡视指导,帮助朗读有困难的学生,及时发现学生朗读中出现的共性问题并随时加以指导。
(2)同桌互读。相互评价优点与不足,通过练习加以纠正。
(3)同桌合作读,一人一句。
四、小组交流。
1、指名读,师生针对诵读时是否正确、流利、有感情进行评价。
2、师生共同放声齐读。
五、拓展活动
执行时间:2011、
教学目标:
1、识记生僻的字
2、找出韵律,熟读并尝试背诵
教学过程:
一、教师有感情、有节奏、有韵味地范读。
云腾致雨 (yún téng zhì yǔ),
露结为霜 (lùjiéwéishuāng)。
金生丽水 (jīnshēnglìshuǐ),
玉出昆冈 (yùchūkūngāng)。
二、理解句子意思
云腾致雨:露结为霜:云气升到天空,遇冷就形成雨;露水碰上寒夜,很快凝结为霜。黄金产在金沙江,玉石出在昆仑山岗。
【注释】①丽水:即丽江,又名金沙江,出产黄金。 ②昆冈:昆仑山。
三、学生练读
1、学生认真跟读。
2、学生自读。
(1)学生自读,教师巡视指导,帮助朗读有困难的学生,及时发现学生朗读中出现的共性问题并随时加以指导。
(2)同桌互读。相互评价优点与不足,通过练习加以纠正。
(3)同桌合作读,一人一句。
四、总结
执行时间:2011、
教学目标:
1、识记生僻的字
2、找出韵律,熟读并尝试背诵
教学过程:
一、教师有感情、有节奏、有韵味地范读。
剑号巨阙 (jiànhàojùquè),
珠称夜光 (zhūchēngyèguāng)。
果珍李柰 (guǒzhēnlǐnài),
菜重芥姜 (càizhòngjièjiāng)。
二、学生练读
1、学生认真跟读。
2、学生自读。
(1)学生自读,教师巡视指导,帮助朗读有困难的学生,及时发现学生朗读中出现的共性问题并随时加以指导。
(2)同桌互读。相互评价优点与不足,通过练习加以纠正。
(3)同桌合作读,一人一句。
三、理解字句意思
【注释】①巨阙(què):越王允常命欧冶子铸造了五把宝剑,第一为巨阙,其余依次名为纯钩、湛卢(zhàn lú)、莫邪(mò xié)、鱼肠,全都锋利无比,而以巨阙为最。②夜光:《搜神记》中说,隋侯救好了一条受伤的大蛇,后来大蛇衔了一颗珍珠来报答他的恩情,那珍珠夜间放射出的光辉能照亮整个殿堂,因此人称“夜光珠”。③柰(nài): 果木名,落叶小乔木,花白色,果小。
【译文】最锋利的宝剑叫“巨阙”,最贵重的明珠叫“夜光”。水果里最珍贵的是李子和奈子,蔬菜中最重要的是芥菜和生姜。
四、分组比赛背